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_第1頁
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_第2頁
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_第3頁
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_第4頁
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塔分布圖

上海河北北京安徽湖北江蘇甘肅江西寧夏山西四川浙江吉林內蒙古黑龍江河南湖南福建廣東遼寧山東陜西云南青海貴州廣西臺灣海南天津重慶香港澳門樓:是兩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層曰樓"之說。樓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於廳堂之後,在園林中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用來觀賞風景。由於樓高,也常常成為園中的一景。

閣:與樓近似,但較小巧。平面為方形或多邊形,多為兩層的建筑,四面開窗。一般用來藏書、觀景、也有用來供養(yǎng)巨型佛像。

榭:它的突出特點是建于水邊,架臨水上。結構輕巧、立面開敞,跨水局部由立于水中的石構梁柱支撐。它的主要作用是點飾水岸和欣賞水景。

廊:是園林中的突出建筑。它不僅是連接建筑之間的有頂建筑,而且是劃分空間,組成景區(qū)的重要手段,同時它本身又成為園中之景。一般廊上都有彩畫。

2.試讀課文1—3段,簡要答復以下問題:我國古塔從什么地方傳入的?什么年代?古塔原來是做什么用的?古塔的特點是什么?請概括大意。古印度東漢魏晉時代用土、石聚集起來埋藏佛骨的墳墓聚集、高顯說明我國古塔的分布、淵源古塔的形制建筑平面立面造型喇嘛塔帶檐塔亭式樓閣式密檐式建筑層檐單檐多檐建筑材料設計構思木塔、磚塔、石塔、土塔、琉璃塔、鐵塔、銅塔、還有用金、銀、琺瑯、陶瓷、料器等材料。組合方式圓形、方形、六邊形、八邊形、十二邊形高聳、低平、粗壯、精巧、繁復、簡潔單塔、雙塔、三塔、五塔、群塔精心的設計和安排蘇公塔〔圓形〕開寶寺塔〔六邊形〕開寶寺塔,位于開封市東北隅。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塔為六邊形,共計十三層,為仿木結構樓閣式,通高57米余。六和塔〔八邊形〕浙江杭州磚構塔身為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興元年〔1163〕建成。塔剎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層木檐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觀十三層。嵩岳寺塔〔十二邊形〕河南登封縣,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40余米,12邊形,15層。此塔的平面為12邊形,是國內的一個孤例。北京妙應寺白塔建于元代,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喇嘛塔建筑,距今已有700余年的歷史。通飾白色,塔頂那么為金色,金白對襯,顯得圣潔而崇高。該塔是當時尼泊爾王國著名的匠師阿尼哥所督建。凈藏塔河南登封,建于唐天寶五年〔746〕,是最早的也是唐塔中極少見的八角形平面的亭式塔。亭式塔取法于亭,都是單層,多作高僧墓塔。凈藏塔高約9.5米,下有高大基臺和不高的須彌基座,塔身八角各砌角柱一,塔頂原狀損毀較重。四門塔在山東濟南神通寺,是現存最早的亭式塔,建于隋大業(yè)七年(611)。四門塔全用灰青色石料砌成,每邊面寬7.4米,高度略同面寬,四面各開一圓券門。塔內中心有大石柱,柱四面各有石佛像,繞柱一周為回廊。塔總高10.4米。

悟穎塔

位于汝南縣城南側。建于宋代晚期。塔平面呈六角形。為九層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通高29米。上海龍華塔

樓閣式

天寧寺塔

北京地區(qū)現存建造年代最早的古代建筑,原來的天寧寺已毀,唯留此建于遼代的密檐式實心磚塔。此塔平面八角形,高57.8米,飛檐十三層,立于方形平臺上。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泌陽市城東南隅原天寧寺遺址上。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塔平面呈正方形,為十三層密檐式磚塔,通高29.35米。

嵩岳寺塔現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佛塔。在河南登封縣高40余米,12邊形,15層。此塔的平面為12邊形,是國內的一個孤例。塔身下層的倚柱和券面細部造型頗帶印度風情,二層以上,各層面依次遞減,密檐層層外挑,檐層逐漸向上減小與密集,此塔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云南大理縣西北。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密檐式空心磚塔,方形16層,高69.13米。南北兩座小塔為10層八角實心磚塔,各高42.19米。崇圣寺千尋塔山西應縣木塔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佛塔。該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層直徑30米,高67.13米,五層六檐,平面為八邊形。歷經900多年。位于許昌市博物館內,建于明代萬歷43年(公元1315年〕,13層,高52米。八角型,造型玲瓏,結構謹嚴,氣勢雄偉,為河南省200余座明代磚塔之冠?!拔姆迓栃悒暈樵S昌十景之一。雙塔寺始建于元代,史稱“玲瓏塔〞,高12米,位于河南,為全國罕見的大石塔之一。莫爾佛土塔現存最大的琉璃塔------廣勝寺飛虹塔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的上寺內。這是一座樓閣式的琉璃塔。建於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此塔為八角形,十三層,通高47.31米。塔體磚砌,外包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色琉璃構件。綜觀全塔,色彩斑斕,華麗美觀。塔外,各層皆有塔檐和平座欄桿。全塔上下均布琉璃佛像、菩薩像、金剛像及其他裝飾圖案,人物形象傳神,造型無一重複,令人嘆為觀止。塔內,從一層到十層,有樓梯相通。玉泉寺鐵塔湖北當陽玉泉寺前,屬樓閣式塔。此塔建于宋嘉六年〔公元1061年〕。塔身上鑄有塔名、重量和鑄造時間。八角十三層,高17.9米。塔的外形輪廓纖巧,玲瓏挺秀,為中國現存鐵塔中保存得極為完整的一個。神通寺塔在山西省五臺山北側。兩塔鑄于明代〔元1368-1644年〕,原有五座,象征著五個臺頂,人們至此朝拜,猶如登上了五臺山?,F只存兩座完好無損?!炽~鑄成,取名“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寶塔。〞雙塔形制柵,十三層,均高8米,須彌座塔基。塔基上鑄有精致的小殿、佛像,塔身內置佛像,外鐫經文,中有四大金剛托塔像。西塔下層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銅廟,內坐小指大的土地像。河南淮陽博物館藏的銅制喇嘛塔。銀塔

塔平面呈方形,仿樓閣式,共計十一層,殘高0.135米。陶塔福州涌泉寺前兩側的一對陶瓷千佛塔,此塔燒制于宋元豐五年〔1082〕,立于東者名“莊嚴劫千佛寶塔〞,立于西者名“賢劫千佛寶塔〞。通高8.3米,座徑1.2米,木構八角九層樓閣形式,現東塔有佛像1092尊,西塔有佛像1122尊。懸掛陶制塔鈴72枚。這兩座陶塔國內罕見,是涌泉寺的一大寶。

崇文塔〔高聳〕位于涇陽縣城東,是我國至高磚塔,歷史久遠。該塔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屬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層,總高度83.218米,全部塔身為八棱形狀,底層每邊九米,周圍共計72米,每層各有四窗,每層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由塔內可曲折攀登,直至塔頂,每層內外均可游覽。此塔距今約360年,為全國保存最好的磚塔之一。大緣禪師摩崖石塔〔低平〕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合澗鄉(xiāng)北庵溝村南的摩崖上。塔鑿于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塔龕通高1.4米,寬0.88米。雕刻十分精美。

大雁塔相傳唐代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為經塔。后世人稱它為大雁塔。這座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志。

大雁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是“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論〞是唐高宗為“圣教序〞所作的紀文。天寧寺塔

位于河南省安陽西北隅的天寧寺內。塔建于金元時期。平面為八角形,共計五層,整座塔的建筑和塔身畫面雕刻佛像,制作精巧,細致美觀。該塔上大下小形成獨特的建筑風格,為我國現存最典型的倒塔之一。繁塔繁塔,位于開封市東南天清寺遺址上。塔建于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塔為六角形樓閣式磚塔,通高36.68米。塔身通體鑲嵌各種像千余尊,為一磚一佛,襯托得該塔十分壯觀。法行寺塔

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內東北隅法行寺遺址上。塔建于唐代中期。平面呈正方形,塔身以上砌疊成八角形,共計九層,通高26米。中國最高古塔--文峰塔

位于山西省汾陽市的中國最高古塔---文峰塔。這座磚塔始建于明末,有八角十三層,高八十五點五米,是中國最高古塔。該塔不設塔基和基座,從上到下全用磚造,在中國眾多古塔中獨樹一幟,南翔五代磚塔公元502—519年〕,兩座古塔,七級八面,高11米。

雙塔寺,在山西省太原市東南部,因寺內筑雙塔,故改名為雙塔寺。雙塔系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年建造。兩座塔形制相似,磚結構,平面八角形,十三層,高54.7米,密檐式。

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磚結構樓閣式塔,風格與上海磚木混合結構的龍華塔十分接近,都是八角七層,也都相當瘦高,再加上比例極高的鐵鑄塔剎和起翹很高的檐角,形象相當清秀,代表了江南建筑風格。雙塔東西對峙,相距十余米。塔北20米處中軸線上有大殿遺址一處。

蘇州羅漢院雙塔云南大理縣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方形16層,高69.13米南北兩座小塔為10層八角實心磚塔,各高42.19米。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座落在動物園北。塔竣工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是我國現存同樣形式塔中最古老、最精美的一座。這種形式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精舍,是在高臺〔金剛寶座〕上,建造五座小塔。五塔寺銀山塔林位於北京市昌平縣銀山南麓古延壽寺遺址上。這里峰巒疊翠、松柏成蔭,高高突起的銀山主峰,由黑色花崗巖組成的山崖陡峭蒼黑,山頂冬有冰雪層積,色白如銀,人稱“鐵壁銀山〞。山上開闊地中,密檐式寶塔巍然屹立。淡黃色的石塔外表用各種石雕、石刻或琉璃剪邊,脊獸裝飾,華美挺拔。人稱“銀山寶塔〞。這里有金、元兩代磚塔七座,是昌平八景之一。其中五座是金代(1115-1234年)墓塔,兩座是元代(l271-1368年)墓塔,塔的高度都在20-30米之間,比少林寺、靈巖寺塔林中的墓塔要高大得多,七座塔

少林寺塔林是中國最大的塔林。它座落在河南嵩山之麓。它是少林寺歷代高僧埋骨之處。因塔多,而且高、低、大、小、粗、細不一,又散布如林,故稱塔林?,F存唐----清各代磚石塔228座,為我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塔林。塔林內磚塔多,石塔少,七層、五層、三層者甚多,有單層單檐、單層雙檐,平面有正方形、六角形、八角行、圓筒形及喇嘛形等。高度約2--15米。浮雕塔林寧夏青銅峽108塔古塔群最高一座3.5米,其余均高2.5米。隨著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數排列成12行,整體成三角形狀。曼飛龍塔位于云南景洪縣大勐籠寨后山頂上。建于傣歷565年〔1204年〕。它由九座白塔組成,主塔四周分布著8個小塔,主塔高16.29米,小塔均高9.1米。塔上的各種雕塑、浮雕、彩繪造型優(yōu)美。塔身潔白如玉,塔尖金色,宛如玉筍,是傣族著名的勝跡之一。九頂塔與一般佛塔的最大不同是山東濟南在亭頂叢建九座小塔。塔平面八角,塔身每面弦長2米,檐高6.78米。塔身分上下二段,九座小塔集中臺上:中央一座稍大,周圍各一座較小,都是方形密檐式。九頂塔約建于中唐或晚唐〔八、九世紀之交〕。祖始塔在山西省五臺縣東北32公里佛光山佛光寺內。塔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是創(chuàng)立佛光寺的初祖禪師的墓塔,磚結構,平面六角形,二層,高約8米,式樣古樸。塔的形制是國內僅見的孤例,也是全國僅存的兩座北魏石塔之一。

龍角塔

位于河南南陽市臥龍崗西南。建于清代晚期。平面呈六角形,共計七層,因塔頂每角雕刻龍頭狀,故名龍角塔,高約12米。

海寶塔位于銀川市北郊,北塔寺內,始建于公元5世紀,塔通高54米,塔身呈“亞〞字形,風格獨特。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中國現存最早的佛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為磚筑密檐式,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塔外壁直徑約10.4米余,總高約40米。嵩岳寺塔的輪廓線各層重檐均向內按一定的曲率收縮,輪廓線非常柔合豐圓,飽滿韌健,似乎塔內蘊藏著一種勃勃生氣。塔體通刷白色,高高聳出于青瓦紅墻綠樹之上,為山色林影增添了一段神奇。嵩岳寺塔近于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都與印度“Stupa〞相當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態(tài)。

河南開封祐國寺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1年—1048年〕,因建在開寶寺內,故稱開寶寺塔。又稱祐國寺塔,又因塔之外壁為褐色琉璃磚鑲嵌,似鐵色,俗稱鐵塔,該塔為六角十三級仿樓閣式,高55.08米。塔外壁用花紋磚鑲嵌,計有飛天、降龍、麒麟、坐佛、立僧、伎樂、菩薩、獅子和花卉等50余種。塔內外結構鞏固形成抗震體。千百年來,歷經屢次水患、地震、暴風雨、炮擊等破壞,仍巍然屹立。造型秀麗峻拔,氣勢宏偉,有天下第一塔之稱。鐵塔是我國最大的琉璃磚塔。河北定縣中國寶塔之王——定州塔,又稱開元寺塔、料敵塔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11〕。塔磚砌樓閣式,八角十一層,周圍64步,座基周長127.65米。高83.7米。內部雙層套筒,梯級設于塔心,是中國現存最高佛塔。除一、二層之間有平座外,其他各層均無。各層外壁四正面開門,四斜面浮雕假窗。塔檐只是磚疊澀挑出,檐下沒有斗拱,檐端連線柔和。全塔簡潔無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