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必刷05動態(tài)平衡及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01關(guān)鍵能力
【考點一共點力動態(tài)平衡分析】
1.共點力動態(tài)平衡問題
在共點力動態(tài)平衡過程中物體始終處于一系列的平衡狀態(tài),在問題的描述中常用“緩慢”等語言敘述。
2.解決共點力動態(tài)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
(1)解析法
確定研究對象并進行受力分析,先畫出受力示意圖,再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列式求解,得到因變量與自變
量的函數(shù)表達(dá)式(通常為三角函數(shù)關(guān)系),最后根據(jù)自變量的變化確定因變量的變化。
⑵圖解法
此法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問題中,已知一個力是恒力、另一個力方向不變的情況。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解題。
受
力化“動”為“靜”畫不同狀態(tài)下的受力平衡圖(力的
分
析平行四邊形或力的矢量三角形)
“靜”中求“動”
確定力的變化
(3)相似三角形法
三力平衡問題中,正確作出力的三角形后,如能判定力的三角形與圖形中的線、桿、壁等圍成的幾何三角
形相似,則可用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邊成比例求出力的比例關(guān)系,進而求解。注意構(gòu)建三角形時可能需要畫輔
助線。
三個共點力,其中一個力為恒力,另兩個力的方向均發(fā)生變化,則通常用相似三角形法分析。
(4)正弦定理法
如圖所示,物體受三個共點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三個力中任何一個力的大小分別與另外兩個力的夾
角的正弦成正比,即"=,3=上匚。
sinasinPsiny
儲
(5)外接圓法
三力平衡問題中,一力恒定,另外兩力方向一直變化,但兩力的夾角不變,作出不同狀態(tài)的矢量三角形,
利用兩力夾角不變,可以作出外接圓,恒力為圓的一條弦,根據(jù)不同狀態(tài)的矢量三角形邊角關(guān)系判斷各力
的大小、方向變化,如圖所示。
考向1解析法
【典題例證1】(23-24高一上?江蘇連云港?期末)如圖所示,繞過滑輪的輕繩一端A固定在豎直墻上,站在
地面上的人用手拉著繩的另一端3,動滑輪下吊著一個小球處于靜止?fàn)顟B(tài)?,F(xiàn)將3端豎直向上緩慢移動一小
段距離,手與繩無相對滑動,滑輪未到達(dá)A端,不計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則該過程中()
A.繩上張力變小B.人對地面的壓力變小
C.滑輪受到繩的作用力變大D.地面對人的摩擦力不變
【答案】D
【詳解】A.因為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相等,所以兩個繩子是對稱的,與水平方向夾角是相等的。設(shè)繩子的
長度為乙繩子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得,兩桿之間的距離等于/cos。,人緩慢向上移動
一小段距離,繩子的長度不變,兩桿之間的距離不變,則角度不變,由
2Tsin。=(加球+加滑)g
解得
1(一球+一滑)g
2sin8
可知,。不變,繩上的張力T不變,故A錯誤;
BD.對人分析,由平衡條件有
N=m人g+Tsin。
/=Tcos0
由上述分析可知,T和。均不變,可知,地面對人的支持力不變,地面對人的摩擦力不變,由牛頓第三定律
可知,人對地面的壓力不變,故B錯誤,D正確;
C.對滑輪與小球整體分析可知,滑輪受到繩的作用力為
尸=(切球滑)g
即滑輪受到的作用力不變,故C錯誤。
故選Do
考向2圖解法
【典題例證2】(23-24高一下?云南紅河?期末)掛燈籠是我國年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甲中燈籠豎直懸
掛在輕繩。/和的結(jié)點。處,OA.03與水平桿的夾角均為60。,CM、08的拉力大小分別為月、月。
現(xiàn)保持O/方向不變,僅將。8沿順時針緩慢旋轉(zhuǎn)至圖乙所示的水平位置02',則此過程中()
A.片大小不變B.月先變小后變大
C.片與片的合力變小D.片與片的合力變大
【答案】B
【詳解】以。點為對象,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兩繩拉力的合力等于燈籠的重力,片與耳的合力恒定不變;
受到ON拉力片,方向保持不變,OB拉力F2,CM方向不變,僅將沿順時針緩慢旋轉(zhuǎn)至圖乙所示的水
平位置。3',根據(jù)閉合三角形定則,如圖所示
可知片變大,鳥先變小后變大。
故選B?
考向3相似三角形法
【典題例證3】(23-24高一下?陜西榆林?期末)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機的物體由兩根繩子吊在半空中處于靜止
狀態(tài),右側(cè)繩子的另一端固定在高樓的/點且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左側(cè)繩子由人拉著且與豎直方向的
夾角為當(dāng)人不動而緩慢釋放繩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根繩子對物體的合力變大B.兩繩子的拉力都變小
C.地面對人的支持力變小D.地面對人的摩擦力變大
【答案】B
【詳解】A.兩根繩子對物體的合力與重力等大反向,不變。故A錯誤;
B.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
由相似三角形得
GTF
ACAOOC
當(dāng)人不動而緩慢釋放繩子,則/C增大,/O不變,OC減小,可知?減小,/減小。故B正確;
C.對人,由平衡條件得
Fcos/3+N=MgF減八、,0增大,則N增大。故C錯誤;
D.對整體有
Tsina=/7減小,a減小,則/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考向4外接圓法
【典題例證4】(多選)(23-24高一上?湖南衡陽?期末)如圖所示,三根等長的光滑桿構(gòu)成三角架,桿Q4豎
直放置。質(zhì)量均為加的兩小球用細(xì)線相連后,分別套在兩桿上,在圖示位置能保持靜止。現(xiàn)將三角架繞/
端在豎直平面內(nèi)沿順時針方向緩慢轉(zhuǎn)動,直到02桿豎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4桿對小球的彈力先增大后減小
B.08桿對小球的彈力一直減小
C.轉(zhuǎn)至48桿水平時桿上的彈力大小為2加g
D.轉(zhuǎn)至48桿水平時繩上拉力為
【答案】BC
【詳解】AB.將兩小球看成一個整體,構(gòu)建整體受力的矢量三角形,如圖所示,兩彈力間的夾角大小不變,
整體重力大小方向均不變,可構(gòu)造該矢量三角形的外接圓,在CM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由水平變化的過程中,
OA桿對小球的彈力一直增大,OB桿對小球的彈力一直減小。故A錯誤B正確;
C.末狀態(tài)時,兩彈力的夾角為120。,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60。,根據(jù)合成規(guī)律可知末態(tài)時兩桿對球的彈
力大小相等
2mg=2Ncos600
解得
N=2mg
故c正確;
D.以02桿上的小球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平衡可知
T=Nsin60°
解得
T=sfimg
故D錯誤。
故選BCo
1.臨界問題
在問題的描述中常用“剛好”“剛能”“恰好”等語言敘述。臨界問題常見的種類:
(1)由靜止到運動,摩擦力達(dá)到最大靜摩擦力。
(2)繩子恰好繃緊,拉力尸=0。
(3)剛好離開接觸面,彈力廠彈=0。
2.極值問題
在力的變化過程中存在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解決共點力平衡中的臨界問題和極值問題的方法
(1)極限法:首先要正確地進行受力分析和變化過程分析,找出平衡的臨界點和極值點;臨界條件必須在變
化中去尋找,不能停留在一個狀態(tài)來研究臨界問題,而要把某個物理量推向極端,即極大或極小。
(2)數(shù)學(xué)分析法:通過對問題的分析,依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寫出物理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或畫出函數(shù)圖像),用
數(shù)學(xué)方法求極值(如求二次函數(shù)極值、公式極值、三角函數(shù)極值)。
(3)物理分析法: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作出力的矢量圖(力的平行四邊形或力的矢量三角形),通過對物理過
程的分析,在力的矢量圖上進行動態(tài)分析,確定最大值或最小值。
考向1極限法
【典題例證5】(23-24高一上?江蘇泰州?期末)如圖所示,輕繩。系物塊A懸掛在O點,A、B之間用輕
繩6水平連接,物塊B靜止于傾角為。的斜面上,。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也為a0=30。,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
數(shù)〃=半,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lOm/s?。若電plkg,機B=4kg,求:
(1)輕繩。拉力北的大??;
(2)物塊B與斜面之間摩擦力廳的大小;
(3)若加小7處數(shù)值未知,其它條件均不變,系統(tǒng)始終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求為的最大值。
外
水平面
【答案】(1)3巫N;(2)25N;(3)(
33
【詳解】(1)對A、B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對A在豎直方向有
mAg=Tacos0
解得
辿IN
3
(2)根據(jù)A、B的受力分析可得
TT-n20陋1T10%
Th=?;sm6>=^—x-N=-j—N
而對B在平行于斜面方向有
Tbcos0+mBgsin夕=4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耳=25N
UI
(3)當(dāng)A的質(zhì)量達(dá)到一定值后,B與斜面間的摩擦力將達(dá)到最大靜摩擦,此時4的比值也將達(dá)到最大值,
加B
對物體B,在沿著斜面方向有
TbcosO+m9gsvaO=F{
在垂直斜面的方向上有
旦+說sin夕=mBgcos0
其中
Tb=mAgtaaO,然
聯(lián)立解得*的最大值
%
加B3
考向2物理分析法
【典題例證6】(23-24高一上?安徽黃山?期末)某商場為應(yīng)對經(jīng)濟不景氣、客源不足,推出了用筷子夾金磚
的游戲來刺激消費。商家為了不讓顧客夾起金磚,將金磚的豎直剖面設(shè)計為等腰梯形,并要求顧客按如圖
所示方向夾金磚,若筷子與金磚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75(滑動摩擦力等于最大靜摩擦力)則梯形的底角
必須滿足()
C.小于60。D.大于60。
【答案】A
【詳解】設(shè)體型底角為0,對金磚進行受力分析,如圖
商家需要無論金磚質(zhì)量如何,都不能夾起金磚,則應(yīng)有
2ysine=2/zFNsin0<2FNcos6
解得
6453°
故選Ao
【關(guān)鍵能力提升】
(1)共點力平衡中的臨界與極值問題常與動態(tài)平衡問題結(jié)合起來考查,應(yīng)用圖解法進行分析,作出力的平行
四邊形或矢量三角形,常常有助于直觀地得到結(jié)果。
(2)由靜摩擦力變?yōu)榛瑒幽Σ亮?、摩擦力方向改變、彈力有無及方向改變常常是臨界與極值問題中要特別注
意的。
02必刷提升練
【刷基礎(chǔ)】
—*>單選題
1.(23-24高一上?云南昆明?期末)單杠是一項大眾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運動,如圖所示,健身者上杠后雙
手間距增大后且再次穩(wěn)定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健身者所受重力就是兩手臂拉力的合力
B.當(dāng)健身者兩手臂夾角到達(dá)120。時,健身者每只手臂拉力大小等于健身者所受重力
C.健身者所受重力和兩只手臂拉力的合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健身者兩手臂所受的拉力增大,健身者所受的合力增大
【答案】B
【詳解】A.兩手臂拉力的性質(zhì)為彈力,所以健身者所受重力不是兩手臂拉力的合力,故A錯誤;
B.當(dāng)健身者兩手臂夾角到達(dá)120。時,根據(jù)
2Fcos60°=mg
解得
F=mg
可知健身者每只手臂拉力大小等于健身者所受重力,故B正確;
C.健身者所受重力和兩只手臂拉力的合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健身者上杠后雙手間距增大后且再次穩(wěn)定時,健身者受力平衡,所受的合力仍為0,故D錯誤。
故選Bo
2.(23-24高一上?寧夏銀川?期末)如圖所示,某健身愛好者手拉著輕繩,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緩慢地移動,
保持繩08一直處于水平方向,在。點懸掛重物C,則()
A.若健身者緩慢向右移動,繩。(的拉力變小
B.若健身者緩慢向右移動,繩的拉力變大
C.若健身者緩慢向右移動,繩04。2拉力的合力變大
D.若健身者緩慢向右移動,健身者與地面間的摩擦力變小
【答案】B
【詳解】對結(jié)點。進行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
F0Acos0=mg
FOAsin0=FOB
可得
*4=嵯小FOB=mg^6
COS”
ABC.當(dāng)健身者緩慢向右移動時,e變大,則%、%均變大,繩。/、拉力的合力一定等于重物C的
重力加g,保持不變,故AC錯誤,B正確;
D.對健身者進行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健身者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和所大小相等,即健身者與地面間
的摩擦力變大,故D錯誤。
故選Bo
3.(23-24高一上?浙江嘉興?期末)如圖甲為消防員在搶險救災(zāi)工作中從頂樓直降到某一樓層的瞬間,其下
降過程可簡化為:消防員的腳與墻壁接觸點為《點,人的重心在3點,/到2可簡化為輕桿,為輕繩,
。點為輕繩懸掛點且保持固定.已知消防員初始時NOA4=90。保持靜止,緩慢下降過程中長度以及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保持不變,如圖乙所示.在消防員下降過程中()
A.AB桿對人的力方向從N指向B且變小B.AB桿提供拉力且大小保持不變
C.03繩拉力先減小后增大D.消防員所受合力增大
【答案】A
【詳解】由分析可知,AB桿提供支持力,否則無法平衡。兩種情況相比較,重力大小方向不變,桿的支持
力方向不變,作出受力圖如圖所示
消防員下降一定高度后,再次保持靜止時,此過程中消防員所受的合力為零不變,相對于初始位置桿的
支持力變小,。2繩拉力逐漸增大,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4.(22-23高一上?浙江杭州?期中)如圖所示,輕繩。/將一質(zhì)量為機的小球懸掛于。點,與豎直方向
的夾角為£=30°,在水平力尸作用下,小球靜止。現(xiàn)使力尸沿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zhuǎn)至豎直向上,小球位置
始終不變,上述過程中()
o
A.力尸逐漸減小B.力廠逐漸增大
C.輕繩CU對球的拉力先增大再減小D.力/最小值為g切g(shù)
【答案】D
【詳解】小球受重力加g、拉力廠和輕繩的拉力br,其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輕繩的拉力的方向不變;
三力平衡時,三個力可以構(gòu)成首尾相連的矢量三角形,作圖如下
力尸沿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zhuǎn)時,由圖可看出,力尸先減小后增大,且當(dāng)力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30。時,尸最
小,最小值為
4山=〃?gsin30°=~mg
而輕繩OA上的拉力丹一直減小。
故選D。
5.(23-24高一上?浙江?期末)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將重物緩慢提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工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工人對繩的拉力大于繩對工人的拉力
C.重物緩慢拉起過程,繩子拉力不變
D.重物緩慢拉起過程,人受到的支持力變小
【答案】D
【詳解】A.對人受力分析有
F^+Fr=mg
可知工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工人對繩的拉力和繩對工人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錯誤;
CD.對滑輪做受力分析有
2cos。
則隨著重物緩慢拉起過程,6逐漸增大,則尸7逐漸增大,根據(jù)
F^+Fr=mg
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變小,故D正確,C錯誤。
故選D。
6.(23-24高一上?浙江?期末)如圖所示,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點,另一端拴一個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
。點的正下方N處有一垂直于紙面的光滑細(xì)桿,為橡皮筋的自然長度。已知橡皮筋的彈力與伸長量成正
比,現(xiàn)用水平拉力尸使物體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從2點沿水平方向勻速向右運動至C點,已知運動過程中橡
皮筋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且物體對水平地面始終有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水平面的摩擦力保持不變
B.物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先減小后增大
C.橡皮筋對細(xì)桿的作用力先增大后減小
D.水平拉力廠變小
【答案】A
【詳解】設(shè)橡皮筋的勁度系數(shù)為后,剛開始運動時,橡皮筋伸長量為方則物體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F^=mg-kl0
所受的摩擦力
/=〃&=〃(加g-〃o)
物塊從2向右移動了x,橡皮筋伸長量為/,與水平方向夾角為0,橡皮筋對細(xì)桿的作用力
N=klcos6=kx
對細(xì)桿的作用力先增大;
物塊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Fr=mg-左/sin0=mg-kl0=FN
因此,物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保持不變;
所受的摩擦力
f'==〃(加g_〃o)=/
所受的摩擦力保持不變;
水平拉力
F=klcos0+f=kx+/d(mg-k[)
因此水平拉力逐漸增大。
故選Ao
7.(23-24高一上?湖北武漢?期末)如圖所示,一根輕繩的一端固定在墻上/點,另一端繞過動滑輪懸掛一
重物,其中滑輪與/之間的細(xì)繩水平,另有一根輕繩8尸,其一端與動滑輪的轉(zhuǎn)軸尸相連,另一端點B固定
在直角墻壁的頂點上,此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凡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光滑輕質(zhì)滑輪的大小可以忽略,
現(xiàn)緩慢移動輕繩端點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端點B沿墻壁水平向左移動,則e變大,8尸繩上拉力變小
B.若端點3沿墻壁水平向左移動,則e變小,8尸繩上拉力變大
c.若端點8沿墻壁豎直向上移動,則e變大,AP繩上拉力變小
D.若端點&沿墻壁豎直向上移動,則e變小,AP繩上拉力變大
【答案】D
【詳解】
AB.由題意知PN是一根繩子,并且以段水平,而PN段豎直,所以
ZAPN=90Q
故/尸、詆段繩子受的力大小始終等于重物的重力,兩段繩子拉力的合力在N/PN的角平分線上,即合力
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兩段繩子拉力的合力為
F=垃mg
又由于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3P段繩子的拉力與/尸、2VP段繩子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即3P段繩子與
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大小為?g;若端點3沿墻壁水平向左移動,則。不,BP繩上拉力不變,故AB
錯誤;
CD.若端點B沿墻壁豎直向上移動,PA、尸N夾角變小,合力變大,則6變小,繩上拉力變大,故C錯
誤,D正確。
故選D。
8.(23-24高一上?山西朔州?期末)一個小朋友在搭積木時,將兩個相同的三棱柱甲、乙相鄰置于水平地面
上,表面光滑的圓柱體丙架在兩個三棱柱之間,截面如圖所示。三塊積木的質(zhì)量均為加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重
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受到3個力的作用
B.甲對丙的支持力為加g
C.若增大甲、乙間的距離,丙未落地且三者仍靜止,則甲對丙的作用力不變
D.地面對甲的支持力大小為3mg
【答案】C
【詳解】A.分析可知,甲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丙對甲的壓力,而由于丙對甲的壓力斜向左下方,因
此甲有向做運動的趨勢,所以甲還受到地面對其水平向右的靜摩擦力的作用,即甲一共受4個力的作用,
故A錯誤;
B.對丙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甲乙對丙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有
N、=N]
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2N2cos45°=mg
解得
V2
=m
N2~S
故B錯誤;
c.若增大甲、乙間的距離,丙未落地且三者仍靜止,此時甲、乙對丙的支持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a將不變,
而根據(jù)
2Mcosa=mg
可知,甲乙對丙的支持力不變,故C正確;
D.將甲乙丙看成一個整體,整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
3mg=No
而根據(jù)對稱性可知,地面對甲、乙的支持力相等,設(shè)為乂,則由
3mg=2N;
解得
故D錯誤。
故選C。
9.(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小明在觀察如圖所示的沙子堆積時,發(fā)現(xiàn)沙子會自然堆積成圓錐體,且在不
斷堆積過程中,材料相同的沙子自然堆積成的圓錐體的最大底角都是相同的。小明測出這堆沙子的底部周
長為31.4m,利用物理知識測得沙子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估算出這堆沙子的體積最接近(圓錐體的體
積公式憶=;酣,其中S是圓錐體的底面積,〃是圓錐體的高,兀取3.14)()
A.20m3B.60m3C.100m3D.140m3
【答案】B
【詳解】沙堆底部周長為31.4m,則圓錐體的底部圓半徑為
31.4二
r=----------m=5m
2x3.14
對錐面上的一粒沙粒分析,當(dāng)沙粒剛好靜止時,則有
jumgcos0=mgsin6
可得
〃=tan6=一
r
解得圓錐體高為
h=2.5m
圓錐體的體積約為
V=-Sh=-x3.14x52X2.5m3?65m3
33
可知這堆沙子的體積最接近60m3。
故選Bo
10.(23-24高一上?重慶沙坪壩?期末)如圖所示,一玻璃清潔工人坐在簡易的小木板8C上,通過樓頂?shù)幕?/p>
輪和輕質(zhì)繩索04在豎直平面內(nèi)緩慢下降。在下降過程中,工人腿部與豎直玻璃墻的夾角〃=60。,且保持
不變。玻璃墻對腳的作用力始終沿腿方向,小木板2C保持水平且與玻璃墻平行。某時刻輕繩04與豎直玻
璃墻的夾角c=30。,連接小木板的兩等長輕繩/2、/C的夾角6=120。,且與在同一傾斜平面內(nèi)。已知
工人及工具的總質(zhì)量m=80kg,小木板的質(zhì)量可忽略不計,g=10m/s2。假設(shè)工人姿勢保持不變,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此時,玻璃墻對腳的作用力大小為400?N
B.此;時,AB、/C繩上的張力大小均為400N
C.從該時刻起,工人緩慢下降過程中,玻璃墻對腳的作用力逐漸減小
D.從該時刻起,工人緩慢下降過程中,ON繩上的張力逐漸減小
【答案】C
【詳解】A.對工人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mg
此時,玻璃墻對腳的作用力大小為
F=mgcos0=800x;N=400N
故A錯誤;
B.此時OA繩上的張力大小為
TOA=mgcosa=800xN=400V3N
由于N5、NC具有對稱性,且4?、NC繩上張力的合力大小與OA繩上的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為零,
則可得
&2&cos60。=之
解得
&=*=400屬
故B錯誤;
CD.從該時刻起,工人緩慢下降過程中,作出力的矢量三角形,如圖所示
隨著工人緩慢下降,繩。N與豎直方向的夾角0逐漸減小,根據(jù)動態(tài)變化過程可知,玻璃墻對腳的作用力逐
漸減小,04繩上的張力逐漸增大,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o
11.(23-24高一上?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期末)如圖所示,物體的質(zhì)量為2kg,兩根輕細(xì)繩和/C的一端
固定于豎直墻上,另一端系于物體上(/A4C=6?=60。),在物體上另施加一個方向與水平線也成6角的拉
力尸,若要使繩都能伸直,下列尸中不可能的是(取g=10m/s2)(
A.4V3NB.8V3ND.12A/3N
【答案】A
【詳解】由平衡條件有,水平方向有
TRDcos0+TCL=Fcos6
豎直方向有
心sin6+尸sine=mg
整理有
T=9一F
Bsin。
…KF
若要使繩都能伸直,則1和心均大于零,所以應(yīng)該有
〃陪?。簃g
2sin6sin。
解得
33
本題選不可能的,故選A。
12.(23-24高一上?山西陽泉?期末)如圖所示為機械手抓取籃球的照片。為便于研究,將機械手簡化為三根
"手指",且不考慮籃球的明顯形變。抓取點平均分布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抓取點與球心的連線與該水平面夾角
為,"手指"與籃球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4,籃球的重力大小為G,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只要"手指"對籃球的壓力足夠大,a不論取何值都能將籃球抓起
B.若〃與a的關(guān)系滿足〃〉tanc,則一定能將籃球抓起
C.若能抓起籃球,則每根"手指"對籃球壓力的最小值為三——G
3(//coscr-sina)
D.若抓起籃球豎直向上做加速運動,則每根"手指"對籃球的壓力一定變大
【答案】C
【詳解】ABC.對籃球受力分析,豎直方向滿足
3fcosa=3bNsina+G
因為靜摩擦力
解得
3(〃cosa-sma)
所以想要抓起籃球,則每根"手指"對籃球壓力的最小值為4——G.、,且可得夾角a滿足
3(〃cosa-sma)
G
〃2tana+--------------
3"cosa
時,才能將籃球抓起。且〃>tana時,不一定能將籃球抓起,故AB錯誤,C正確;
D.若抓起籃球豎直向上做勻加速運動,且恰好達(dá)到最大靜摩擦?xí)r,滿足
3〃綜cosa-3&sina-G=ma
可得
F_G+ma
N3(〃cosa-sina)
則每根"手指"對籃球的壓力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13.(23-24高一上?湖北恩施?期末)如圖所示,一光滑的輕滑輪用輕繩必懸掛于M點,站在地面上的人用
輕繩跨過滑輪拉住漏斗,拉漏斗的繩與M4延長線的夾角為人所拉輕繩與M4延長線的夾角為尸,在砂
子緩慢漏出的過程中,人握住輕繩保持不動,則在這一過程中()
wxwww
A.a不一定等于?B.輕繩M4的拉力逐漸增大
C.人對地面的壓力逐漸減小D.人對地面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答案】D
【詳解】A.繩子拉力始終等于漏斗和砂子的重力,對滑輪受力分析可得
垂直于M4方向有
耳sin0=Ksina
可得
a=[3
故A錯誤;
B.設(shè)漏斗和砂子總質(zhì)量為機,則
沿M4方向有
F=KCOSa+耳COS/3=2FTcosa=2mgcosa
在砂子緩慢漏出的過程中,漏斗和砂子總質(zhì)量為〃,在減小,故輕繩的拉力逐漸減小。故B錯誤;
D.設(shè)人的質(zhì)量為“,對人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水平方向有
Ff=耳sin0
其中
9=cc+(3=%
耳=4=mg
在砂子緩慢漏出的過程中,e不變,sin。不變,漏斗和砂子總質(zhì)量為加在減小,理減小,故地面對人的摩
擦力逐漸減小,故D正確;
C.對人受力分析,豎直方向有
然+4'cos0=m'g
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為
氏=加&-4%05。。不變,COS。不變,號減小,故地面對人的支持力逐漸增大,故C錯誤。
故選Do
二、多選題
14.(23-24高一上?貴州畢節(jié)?期末)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用的物體用。4和08兩根等長的輕繩懸掛在半圓形
的支架上,。點位于半圓的圓心上。開始時,0/與。2之間的夾角為90。且/、3關(guān)于最高點C對稱。現(xiàn)保
持3點固定不動,/點由圖示位置向。點緩慢移動。在此過程中(0408始終處于緊繃狀態(tài))()
A.繩04、02的拉力的合力會發(fā)生變化
B.繩05的拉力逐漸增大
C.繩04的拉力逐漸減小
D./點移動到。點時,繩08的拉力大小為
【答案】BD
【詳解】A.。4和08兩拉力的合力豎直向上,始終等于用g;故A正確;
BC.。2繩拉力方向不變,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如圖
開始時,與之間的夾角為90。,當(dāng)N點向。移動時,繩08、CM的拉力均逐漸增大;故B正確,C錯
誤;
D./點移動到。點時,繩CM處于水平,繩。8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有
紜8cos45°=mg
解得
FOB=垃mg
故D正確。
故選BDo
15.(23-24高一上?四川綿陽?期末)近年來,多人秋千在游樂場很受歡迎,南山中學(xué)為了豐富高三學(xué)子的課
余生活,在高三園區(qū)添置了該設(shè)施,已知多人秋千的水平座椅由16根等長的繩子(不計繩子的質(zhì)量)等間
距的固定在兩根平行的橫梁上,假設(shè)每根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30。。初始時座椅靜止在最低點,現(xiàn)將
座椅用水平拉力緩慢拉至繩子平面(如圖乙)與座椅平面的夾角為a=45。(如圖丙),該過程中所有繩子始
終繃直。座椅的質(zhì)量為根,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關(guān)于該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初始時,每根繩子的拉力為立冽g
24
B.繩子平面與座椅平面的夾角為a=45。時,每根繩子的拉力為更加g
8
C.水平拉力逐漸變大
D.若保持a=45。不變,拉力方向緩慢逆時針旋轉(zhuǎn)至豎直方向,拉力逐漸變小
【答案】AC
【詳解】A.初始時,座椅靜止,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
167]cos0=mg
初始時,每根繩子的拉力為
故A正確;
B.繩子平面與座椅平面的夾角為a=45°時,座椅靜止,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
%sina=mg
每根繩子的拉力為
T亞
故B錯誤;
C.座椅靜止,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
,mg
tana=----
F
水平拉力為
tana
用水平拉力緩慢拉座椅,a減小,水平拉力逐漸變大,故C正確;
D.若保持e=45。不變,座椅受到的重力不變,繩子拉力的方向不變,拉力方向緩慢逆時針旋轉(zhuǎn)至豎直方向,
做出力的矢量三角形,可知拉力先變小后增大,故D錯誤。
故選ACo
16.(23-24高一上?山東聊城?期末)如圖,甲、乙兩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物體甲通過輕繩懸掛在光滑輕質(zhì)動滑
輪A上,動滑輪A置于輕繩上。輕繩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點,另一端通過光滑定滑輪B與物體
乙相連,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F(xiàn)將定滑輪B水平向右緩慢移動一小段距離x,移動滑輪的過程中,物體、滑
輪始終沒有相碰。設(shè)輕繩通過動滑輪A形成的夾角為且不計兩滑輪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未移動滑輪B之前,0=120。
B.移動滑輪B的過程中,6不變
C.移動滑輪B后,物體甲水平方向移動的位移大小為:
D.移動滑輪B后,物體乙豎直方向移動的位移大小為lx
3
【答案】ABC
【詳解】A.輕繩上的張力大小處處相等,繩中張力始終等于物體重力,且兩繩的合力與物體甲的重
力大小相等,對滑輪A由三力平衡可得
0=120°
A正確;
BCD.設(shè)02的水平距離為力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滑輪B左側(cè)輕繩的長度
L=^—
cos30°
滑輪B水平向右緩慢移動一小段距離x,因為繩中的力不變,所以e不變,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物體甲水平
方向移動的位移大小為因此左側(cè)輕繩的長度
1,d+尤
L=--------
cos30°
即左側(cè)輕繩伸長
X273
=X
cos300------3
右側(cè)輕繩縮短短x,物體乙豎直方向移動的位移大小為述尤,BC正確D錯誤。
33
17.(23-24高一上■湖北襄陽?階段練習(xí))如圖所示,傾角。=30。的斜面體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輕繩
跨過斜面體頂端的小滑輪,繩兩端系有質(zhì)量為25〃和別的小物塊a、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給物塊
6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R使其緩慢運動到繩與豎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整個過程中小物塊。一直保持
不動,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在此過程中()
A.力F一直增大
B.小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再減小
C.繩上張力先增大后減小
D.小物塊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最小值為由
5
【答案】AD
【詳解】AC.物塊6處于平衡態(tài),對b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設(shè)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a,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
水平向右的力
F=mgtana
繩的拉力
cosa
故當(dāng)。從0變化為60。的過程,尸逐漸變大,7逐漸變大,A正確,C錯誤;
BD.根據(jù)繩的拉力
cosa
可知,當(dāng)a=0時
心=mS
當(dāng)a=60°時
北皿=2mg
對a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mg
剛開始
Tmm=mga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摩擦力
f=25mgsin30°-7Vn=0.25加g
方向沿斜面向上
當(dāng)a變?yōu)?0。時,摩擦力為
「'=&x-25mgsin30°=Q.75mg
方向沿斜面向下,故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再增大,故小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最小值為
0.75/wg6
“皿"2.5mgeos30。5
故B錯誤D正確。
故選ADo
三、解答題
18.(23-24高一上?北京東城?期末)門下縫隙處塞了一個木楔,木楔尺寸比門小得多,側(cè)面如圖所示。已
知木楔質(zhì)量為m,其上表面可視作光滑,下表面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木楔上表面與水平地面間
的夾角為仇重力加速度為g,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
(1)若門推動木楔在地板上緩慢移動,求木楔對門下端的支持力大?。?/p>
(2)小明研究發(fā)現(xiàn),存在一種情境:不管用多大力推門,塞在門下縫隙處的木楔(質(zhì)量較?。┒寄軐㈤T卡
住而不再運動。求這一情境下木楔傾角。與動摩擦因數(shù)〃所滿足的關(guān)系式。
【答案】⑴就⑵
【詳解】(1)對木楔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壓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如圖所示,若門推動木楔在地板上緩
慢移動,則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在豎直方向上有
然=FcosO+mg
在水平方向上有
Ff=Fsin0
又知
耳=〃然
聯(lián)立解得
尸=〃加g
sin。一〃cos。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木楔對門的支持力F1大小為
F'=F=—儂一
sin。一〃cos。
(2)不管用多大力推門,塞在門下縫隙處的木楔都能將門卡住而不再運動,即推力的水平分力小于最大靜
摩擦力,而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則有
FsinO<juCFcosO+mg)
因木楔質(zhì)量較小,可得
tan
19.(23-24高一上?重慶?階段練習(xí))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2kg的兩個半圓柱體A、B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質(zhì)量機'=6kg、外表面光滑的圓柱體C放在A、B之間,A、B、C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A、B恰好接觸且A、B
間沒有作用力。已知A、B、C的半徑相同,A、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m/s2,認(rèn)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1)求C對A的壓力大小N;
(2)求地面對A的支持力大小b和摩擦力大小/;
(3)若其他條件不變,用相同半徑的光滑圓柱體D取代C,使A、B、D仍在圖示位置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求D
的質(zhì)量M應(yīng)滿足的條件。
【答案】(1)N=10N;(2)F=(20+5V3)N,/=5N;(3)M44kg
【詳解】(1)C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設(shè)A對C的支持力大小為N,,有
臉=NcosO
2
其中
8=30°
解得
N'=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通訊錄管理系統(tǒng)答辯
- 民宿雇人合同范本
- 2025年民間朋友房屋租賃合同書
- 工廠勞動協(xié)議合同范本
- 2025借款合同范本2
- 房屋日常維修合同范本
- 行業(yè)交流會上介紹企業(yè)
- 2025工程項目的勞務(wù)合同模板
- 螺旋制砂機采購合同范本
- 簡議租房合同范本
- 公共實訓(xùn)基地信息調(diào)查報告
- 升降平臺車安全操作規(guī)程
- 廣東醒獅(文化創(chuàng)意)
- GB/T 498-2014石油產(chǎn)品及潤滑劑分類方法和類別的確定
- 人物志學(xué)習(xí)撒迦利亞201509
- GB/T 31765-2015高密度纖維板
- 學(xué)生宿舍帶班領(lǐng)導(dǎo)及值班教師巡查登記表
- GB/T 15103-2008林用絞盤機
- 議論要有針對性 課件
- 四年級古詩詞大賽課件
- 醫(yī)療機構(gòu)及傳染病衛(wèi)生監(jiān)督知識培訓(xùn)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