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文言文的斷句
【思維導圖】
【知識要點】
一、知識點
斷句:斷句,斷句又稱“句讀”,是閱讀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我國古典書籍上本無標點符
號,古人通讀時根據(jù)文義作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加圈點,叫做斷句。這種“句”往往
比現(xiàn)在語法所講的“句“短。
二、斷句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讀文段,知大意
閱讀。通過語感逐字翻譯句子,明確大意。根據(jù)句意面出朗讀節(jié)奏。
(二)借助詞性斷句。
標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詞,特別是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國
名、器物名、動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在它
們的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
第1頁共25頁
小結歸納:
(1)主謂之間、謂賓之間、謂語中心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2)古人的姓、名、字、封號、謚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文體名稱等的后面要
停頓。
(三)借助文言虛詞斷句
在句尾的語氣詞:者、也、矣、焉、哉、耶、耳、邪等。
在句首的單音節(jié)發(fā)語詞:夫、惟、蓋、凡、茍、若、豈等。
句首的復音節(jié)虛詞: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雖然、然則等。
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焉、何如、奈何等。
(四)句首的時間詞之前往往斷開
時間詞主要有:少頃、少時、頃之、俄頃、忽、忽然、既而、俄而等。
(五)借助對話標志詞斷句
特殊對話標志:語、曰、云、言、道、謂等。
(六)借助文言句式斷句
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倒裝句等。
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或表示判斷關系的詞等;
【解題方法】
1.主謂之間要停頓。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動賓(動補)之問要停頓。
受任/于敗軍之際。
3.句首語氣詞(發(fā)語詞)要和后面的句子分開。
蓋/竹柏影也。
4.句首表示假設、轉折的連詞(若,至若,而,然則)后面必停頓。
然則/何時而樂耶?
5.句首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是故”、“是以“后面必停頓。
故/自號日醉翁也。
6.承接前文的指示代詞之后要停頓,如“是”“此”。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句中轉折連詞“而“前面要停頓。
人不知/而不慍。
第2頁共25頁
8.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乎”“者”“也”后面一般要停頓。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課堂練習】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曰:“天,積氣耳,終
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
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哉咴唬旱胤e塊耳充塞四虛
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若屈伸呼吸/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B.因往曉之未/若柳絮因風起。
C.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又有憂彼之所憂者。
D.曉之者亦舍然大喜/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2.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杞人為什么有“天地崩墜”如此可笑想法?如果從積極方面看待杞人憂天,你會作什么評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閱讀。
陸游《放翁家訓》
后生才銳①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②,令熟讀經(jīng)子,
訓以寬厚恭謹③,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
端④。吾此言后人之藥石也,各須謹之,毋貽后悔。
(選自《萬金家書》,有刪改)
[注]①才銳:才思敏捷,鋒芒畢露。②簡束:約束。③恭謹:恭敬,謹慎。④一端:指一個
方面。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第3頁共25頁
A.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
B.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
C.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
D.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勿令與浮薄者游處。
3.陸游在家訓中提出了怎樣的觀點?(請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①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鄙显唬骸叭?/p>
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③抵④法與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
邪!”魏征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鬃釉唬骸钟猩跽?,桀、
紂乃忘其身?!嗒q是也?!鄙显唬骸叭?。朕與公輩宜戮力⑥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p>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上:指唐太宗。②賈(gǔ)胡:胡商。③賕(qiú);賄賂。④抵:觸犯。⑤徇:
順從。⑥戮力:合力。
1.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
A.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
B.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
C.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
D.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
2.下面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太宗對身邊人說,自己聽說有個西域商人將寶珠藏在自己的肚子里。
B.唐太宗認為官吏不能因受賄而觸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貪圖奢華享受而亡國。
C.魏征認為夏桀、商紂如同胡商一樣可笑。
D.唐太宗表示只要魏征能與自己同心協(xié)力,相互幫助,共同治理好國家,就能避免被后
人嘲笑。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頁共25頁
(2)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汝書勤懇千萬①,觀所自道②從學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竊窺公學問之意甚美,顧③既在
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然人生竟何時得自在,飽閑散耶?“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p>
此居一州一縣求師之法。讀書光陰,亦取諸鞍乘④之間耳。
(選自宋·黃庭堅《山谷全集》)
【注】①千萬:意為你在來信中懇切地說了許多求學的感受。②自道:自己所說。③顧:只
是。④鞍乘:騎馬乘車。
1.對于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
B.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
C.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
D.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
2.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
(1)汝書勤懇千萬:(2)觀所自道:
(3)竊窺公學問之意甚美:(4)必有我?guī)熝桑?/p>
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書光陰,亦取諸鞍乘之間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告訴蘇邁在公務繁忙時如何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吳起守信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逼鹪唬骸按场!惫嗜酥聊?/p>
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乃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①者,恐其自
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釋】①俟(sì):等待。
1.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只畫一處)
第5頁共25頁
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選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吳起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題。
鄧文龍,年八歲,穎出諸童子。太守一日招諸名士,鄧父子與①焉。席上太守及諸公只服
褙子②,文龍以綠袍居座末。坐定供茶文龍故以托子③墮地,諸公戲以失禮。文龍曰:“先生
衩衣,學生落托?!北姙橐恍Α>坪ǎ貞蛟唬骸翱诩t衣綠如鸚鵡?!蔽凝垜唬骸邦^白形烏
似老鴉。”
(選自《山房隨筆》,有刪改)
【注釋】①與:這里意為出席。②褙(bèi)子:直領對襟,兩腋叉開,衣短及腰,長者過膝。③
托子:杯托。
1.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畫一處)
坐定供茶文龍故以托子墮地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諸公戲以失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眾人聽了鄧文龍的回答后“一笑”,是因為鄧文龍的回答非常妙。請你結合文章內容,
簡要分析他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問題。
孔子見羅雀者
孔子見羅雀者①,所得皆黃口②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③不得,何也?”羅者曰:“大
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黃口從大雀則不得,大雀從黃口亦可得?!笨鬃宇欀^弟子曰:
“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
之階,隨小者之戇④而有危亡之?、菀病!?/p>
(選自《孔子家語》)
【注釋】①羅雀者:張網(wǎng)捕鳥的人。②黃口:雛鳥的嘴為黃色,后又借指雛鳥。③獨:表示
轉折,相當于“卻”。④戇(gàng):傻,笨,魯莽。⑤?。旱渷y,禍害。
第6頁共25頁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黃口從大雀則不得()(2)孔子顧謂弟子曰()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畫兩處)
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從本文中獲得了哪些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程魚門不爽游約
程魚門客金陵,嘗與袁簡齋約游雨花臺,及期而風雨作,有尼之者,魚門曰:“簡齋,信
人也。吾與之期矣,而不往,乃獨使彼為信人乎?”遂持蓋著屐,途中甚狼狽,不顧也。至,
則簡齋之行廚已在矣。俄而簡齋至,天亦霧遂相與賦詩飲酒以為樂流連竟日薄葬始歸。
(選自《清稗類鈔》)
1.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簡齋,信人也(信用)
B.遂持蓋著屐(于是,就)
C.至,則簡齋之行廚已在矣(到達)
D.俄而簡齋至(不久,一會兒)
2.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天亦霧遞相與賦詩飲酒以為樂流連竟日薄暮始歸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
之?!弊雍痹唬骸拔乙圆回潪閷殸栆杂駷閷毴粢耘c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被锥嬖唬?/p>
“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xiāng),納此以請死也?!弊雍敝弥T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
所。
(選自《左傳·襄公十五年》)
第7頁共25頁
1.請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標3處)
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2.文中宋人將玉獻給子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子罕拒絕了宋人的美意并將寶玉
雕琢、變賣后送還宋人,充分說明子罕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第一空用原文填寫)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養(yǎng)竹記
白居易
竹似賢,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
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②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③者。竹節(jié)貞,
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jié),則思砥礪④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
【注】①本:根。②體:體悟。③虛受:虛心接受。④砥礪:磨煉,鍛煉。
1.下面句子斷句正確的一組是()
A.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B.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C.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D.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廢弈向學
魏甄?、倥e秀才入都,頗以弈棋廢日,至通夜不止,令蒼頭②執(zhí)燭,或時睡頓,則杖之。
奴曰:“郎君辭父母仕宦,若讀書,執(zhí)燭即③不敢辭,今乃圍棋日夜不息,豈是向京④之意
乎?”琛悵然慚感遂詣⑤赤彪⑥許⑦假書研習聞見⑧日優(yōu)。
(選自《語林》)
【注釋】①甄?。喝嗣?。②蒼頭:仆役,仆人。③即:就。④向京:來京。⑤詣:到。⑥赤
彪:人名。⑦許:處所,地方。⑧聞見:學問。
1.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琛悵然/慚感遂/詣赤彪/許假書研習/聞見日優(yōu)
B.琛悵然慚感/遂詣赤彪/許假書研習/聞見日優(yōu)
C.琛悵然慚感/遂詣赤彪許/假書研習/聞見日優(yōu)
D.琛悵然慚感遂/詣赤彪許/假書研習/聞見日優(yōu)
2.下列句中加點詞釋義相同的一項是()
A.頗以弈棋廢日通國之善弈者也(《學弈》)
第8頁共25頁
B.若讀書弗若之矣(《學弈》)
C.豈是向京之意乎至之市而忘操之(《矛與盾》)
D.今乃圍棋日夜不息已得履,乃曰(《鄭人買履》)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令蒼頭執(zhí)燭,或時睡頓,則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牧豎①逮狼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中有二小狼,謀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
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
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號如前
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跓o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
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得二小狼。
——選自《聊齋志異》
【注釋】①牧豎:牧童;豎,童仆。②跑(páo):同“刨”,獸用前爪刨地。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謀分捉之謀:計劃B.相去數(shù)十步去:距離
C.狼聞聲四顧顧:看,視D.豎下視之下:下面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
A.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
B.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
C.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
D.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泥古者愚
紀昀
劉羽沖,性孤僻,好講古制。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
鄉(xiāng)兵與之角①,全隊潰覆,幾為所擒。
第9頁共25頁
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繪圖列說干州官②。州官亦好事,使試
于一村。溝洫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搖首自
語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fā)病死。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改)
注:①角:較量,爭斗。②繪圖列說干州官:繪制水利圖依次向州官游說。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1)幾為所擒為:______(2)恒獨步庭階恒:______
(3)如是日千百遍是:______(4)惟此六字惟:______
2.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古人豈欺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陸游家訓
后生才銳①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②,令熟讀經(jīng)學③,
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④游處。自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
端⑤。吾此言,后生之藥石⑥也,各須謹之,毋⑦貽⑧后悔。
(選自《萬金家書》有刪改)
【注】①才銳:才思敏捷。②簡束:約束。③經(jīng)學:指儒家經(jīng)典,諸子百書。④浮薄者:浮
躁輕薄之徒。⑤一端:一個方向。⑥藥石:治病的藥和石針。⑦毋:同“無”。⑧貽:留下。
1.請用“/”標出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停頓處。(標4處)
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
2.《陸游家訓》里,陸游諄諄告誡了一種什么現(xiàn)象?對我們有什么教育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課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李紱傳
李侍郎①紱②,性聰慧。少時家貧,無貲③買書,乃借貸于鄰人。每一翻譯,無不成誦。
偶入城市,街衢④鋪店名號,皆默識之。后官翰林,庫中舊藏有《永樂大典》,公皆讀之。同
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難公無不立對人皆驚駭。
(節(jié)選自《嘯亭雜錄》)
【注】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紱(fú):李紱,人名。③貲(zī):通“資”,錢財。④衢(qú):
四通八達的道路,大路。
第10頁共25頁
1.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難公無不立對人皆驚駭。
2.把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少時家貧,無貲買書,乃借貸于鄰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原文說說李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王長豫①(yù)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yǎng)②之孝。丞相見長豫輒(zhé)喜,見敬豫③輒嗔
(chēn)。長豫與丞相語,恒以慎密為端④。丞相還臺⑤,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后。恒與曹夫
人并當⑥箱篋(qiè)⑦。長豫亡后丞相還臺登車后哭至臺門。曹夫人作簏(lù)⑧,封而不忍
開。
【注釋】①王長豫:王悅。字長豫。丞相王導長子。②色養(yǎng):指能夠查看父母臉色行事。③
敬豫:王恬。字敬豫。王導次子。厭學尚武。放浪不羈。④端:根本。原則。⑤臺:官署名。
此指尚書省。⑥并當:收拾。整理。⑦箱篋:箱子一類的東西。⑧作簏:收拾箱子。簏:竹
箱子。
1.用“/”給文中畫橫線語句斷句。(限斷三處)
長豫亡后丞相還臺登車后哭至臺門
2.丞相王導喜歡長子長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張之萬之馬
張尚書之萬,畜一紅馬,甚神駿,嘗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軍人見而愛之,遣人來買,
公不許。固請,之萬無奈,遂牽而去。未幾,馬送回,之萬怪之,詢其故,曰:“方乘遂為掀
下連易數(shù)人皆掀墜。此乃劣馬,故退之。”之萬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馬。比公乘之,馴良如故。
蓋此馬愿從主也。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
A.嘗日行千里/三人行B.遂牽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C.詢其故/溫故而知新D.馴良如故/逝者如斯夫
2.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shù)人皆掀墜
第11頁共25頁
專題06文言文的斷句
參考答案
【課堂練習】
1.C2.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3.①整天都在地上活動,為何擔憂地崩塌呢?
②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迷惑敵方的。
4.怕天會塌下來。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他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精神和對人類命運的憂患意識。
【詳解】1.本題考查文言文一詞多義。
A.若:你/如,像。
B.因:于是/乘,趁。
C.憂:都是“擔憂”。
D.舍:同“釋”,消除、解除/舍棄,放棄。
故選C。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解答此類題,要在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判斷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分析其結構,按照現(xiàn)代
漢語的閱讀習慣判斷停頓,比如主謂之間要停頓,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可停頓等,關鍵是要
弄懂句子的意思。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
地方是沒有土塊的。根據(jù)文章結構分析可知,“地”是名詞主語;“積塊”是動詞謂語;“耳”是
語氣詞,表示強調;“充塞四虛”是動賓短語;“亡處亡塊”是并列的動詞短語,表示沒有一處
沒有土塊。
故正確的斷句為: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要找
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反問句等,直譯為主,
意譯為輔。重點詞語有:
(1)行止:行走休息,指活動;奈何:怎么,為何;憂:擔憂。
(2)乃:才;寐:睡覺;誘:引誘,迷惑。
4.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問: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中可知,杞人憂天的原因是:怕天
會塌下來。
第二問:題干要求從積極的方面看待杞人憂天,那么我們要盡力地找出他的優(yōu)點。如:他擔
心天會塌陷,說明他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對此進行積極的探究。杞人有憂患意識;能居安思
危,面對突發(fā)狀況就不會慌亂無章。故事還表現(xiàn)了他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精神。
第12頁共25頁
據(jù)此回答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又有一個
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
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個人說:
“天如果是氣體,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
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那個人又說:“那地壞了又怎么辦呢?”開導他的人
說:“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
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經(jīng)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
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陸游《放翁家訓》
1.C2.不要讓他與輕浮淺薄之人交往。3.后生才銳者,最易壞。切須常加簡束,
令熟讀經(jīng)子,訓以寬厚恭謹。
【解析】1.本題考查斷句。句子意思: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學壞。倘若有這樣的情況,
做長輩的應當把它看作憂慮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后生才銳者”點明“最易壞”的人
的特點;“若有之”為假設,“父兄當以為憂”點明應持有的態(tài)度;“不可以為喜也”點明不應持
有的態(tài)度;正確斷句為: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故選C。
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
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得分點有:令,讓。浮薄,輕浮淺薄。游處,交往。
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根據(jù)“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可知,
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學壞,要加以約束、管教;
根據(jù)“令熟讀經(jīng)學,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可知,使其熟讀儒家經(jīng)典、諸子百書,
注重自身修養(yǎng),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陸游的家訓在今天
仍有教育意義。
【點睛】參考譯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學壞。倘若有這樣的情況,做長輩的應當把它
看作憂慮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經(jīng)常加以約束和管教,讓他們熟讀儒家經(jīng)典,
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就這樣十多
年后,他們的志向和情趣會自然養(yǎng)成。不這樣的話,那些可以擔憂的事情就不會只有一個。
我這些話,是年輕人治病的良藥,都應該謹慎對待,不要留下遺憾。
第13頁共25頁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1.A2.D
3.(1)人們都知道他喜愛珍珠卻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第一個“愛”,喜愛;第二個“愛”愛
惜。)
(2)有個健忘的人,搬家而遺忘了妻子。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根據(jù)句意進行分析。句意為:但有的官員因貪贓受賄
而受法律制裁(喪命),和有的皇帝因追求無限制的欲望而亡國的,與那個胡商的可笑行為有
什么兩樣呢?根據(jù)句子結構分析可知,“吏受賕抵法”和“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這兩者之間
用“與”字連接,表示對比和并列的關系,故可以在“與”前面斷句;“何以異于”表示與這種行
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處,“彼胡之可笑”是對那個胡人行為的描述,故此處應斷句。故斷為:
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故選A。
2.本題考查文言文理解和分析。
D.有誤,結合“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可知,唐太宗認為君臣要相互幫助,避免被人嘲笑,本
項中“只要魏征能與自己同心協(xié)力”理解有誤。故選D。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落實重點字詞,不能遺漏,句意
要通順連貫;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詞語,以及省
略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譯。重點詞有:
(1)皆:都;彼:他;身:身體。
(2)好忘:健忘;徙:搬。
【點睛】參考譯文:
皇上對侍臣說:“朕聽聞西域有個商人,得到一顆無價的寶珠,就剖開自己的肚子,把寶
珠藏在里面,有這回事嗎?”侍臣回答說:“是有這么回事?!被噬险f:“人們都知道這個商人
愛惜寶珠而不愛惜身體,但有的官員因貪贓受賄而受法律制裁(喪命),和有的皇帝因追求無
限制的欲望而亡國的,與那個胡商的可笑行為有什么兩樣呢?”魏征說:“從前魯哀公對孔子
說:‘有個健忘的人,搬家而遺忘了妻子。’孔子說:‘還有健忘得更嚴重的呢,桀、紂把自己
都忘了?!埠瓦@個事是一樣啊?!被噬险f:“是啊,我和你們應該同心合力地互相幫助,差不
多才能夠避免為他人所譏笑?。 ?/p>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1.C
2.(1)書信;(2)看;(3)的;(4)語氣助詞。
第14頁共25頁
3.(1)幾個人同行,其中肯定會有我的老師。
(2)閱讀書籍的時間,也是從騎馬乘車(出行)的時間中抽取的罷了。
4.虛心向他人請教,從騎馬乘車出行的時間中抽取時間讀書。
【解析】1.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
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并能根據(jù)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說,
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本句句意為:只是自身已經(jīng)在官府,便難以得到老師和朋友,閱讀書籍的時間又少?!邦櫦仍?/p>
官”說明為官的情況,應斷開;“則難得師友”中則表示轉折,說明難以得到老師和朋友的情況,
應斷開;“又少讀書之光陰”說明缺少讀書時間的情況;正確劃分為: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
少讀書之光陰;
故選C。
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您在來信中懇切地說了許多求學的感受。書:書信
(2)句意為:看了您自己所說的。觀:看;
(3)句意為:我體察了您學習詢問的用意非常美好。之:的;
(4)句意為: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焉:語氣助詞。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
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三人行:幾個人同行。必:一定。師:老師。
(2)句重點詞語:光陰:時間。取:抽取。鞍乘:騎馬乘車(出行)。
4.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根據(jù)“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笨傻茫簯撔南蛩苏埥蹋?/p>
根據(jù)“讀書光陰,亦取諸鞍乘之間耳”可得:從騎馬乘車出行的時間中抽取時間讀書。
【點睛】參考譯文:
您在來信中懇切地說了許多求學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說的從師學習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
的弊病的所在之處了。我體察了您學習詢問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經(jīng)在官府,便難以
得到老師和朋友,閱讀書籍的時間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時候能夠自由自在,有充分的
閑適散淡呢?“幾個人同行,肯定會有我的老師”,這是擔任州官或縣官的拜求老師的方法。
閱讀書籍的時間,也是從騎馬乘車出行的時間中抽取的罷了。
吳起守信
第15頁共25頁
1.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2.(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就不吃飯等候他。3.吳
起待人真誠,從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可以看出;吳起為人很講信用,從吳起
答應故人,等待他回來一起進食,第二天早晨故人返回,吳起才吃飯可以看出。
【解析】1.本題考查斷句。句意: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胺切?/p>
不可”是“服三軍”的方法。故斷句為: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2.本題考查譯句。重點詞語:至,到。暮,晚上。食,吃飯。之,他。
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根據(jù)“起曰:‘待公而食?!嗜酥聊翰粊恚鸩皇炒?。明日早,令人
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可知,
吳起答應與老朋友一起吃飯,直到第二天朋友來才吃飯,吳起認為作為將領必須信守承諾;
可見其是講信用、以身作則、待人誠懇的人。
【點睛】參考譯文:
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約定在我回來的時候(到你家)
吃飯。”吳起說:“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
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
而等待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話不算數(shù)啊。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
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題。
1.坐定供茶/文龍故以托子墮地。2.示例:各位名士用(文龍)失禮來嘲笑(他)。
3.示例:鄧文龍故意將杯托掉在地上,引來諸位大人的取笑,就在大家都認為他的行為失禮,
取笑他時,鄧文龍便以玩笑的語氣指出先生們來參加宴會卻穿著褙子這一不合禮的行為,巧
妙地回應了取笑自己的名士們,這便是鄧文龍回答的巧妙之處。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斷句。
句意:坐好后端來茶水,文龍(在端茶杯時)故意把茶托掉到了地上?!白ü┎琛迸c“文龍故以
托子墮地”為先后關系;
故斷句為:坐定供茶/文龍故以托子墮地。
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語有:
戲:嘲笑;以:用。
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
結合“坐定供茶文龍故以托子墮地,諸公戲以失禮。文龍曰:‘先生衩衣,學生落托?!姙橐?/p>
笑。酒酣,太守戲曰:‘口紅衣綠如鸚鵡?!凝垜唬骸^白形烏似老鴉’”可知,鄧文龍故意
把茶托掉到了地上引來眾人大笑,人們剛要取消他失禮,鄧文龍便以玩笑口吻指出眾人不合
第16頁共25頁
場所的穿著,由此可見鄧文龍回答的巧妙。
【點睛】參考譯文:
鄧文龍,八歲的時候,聰穎程度就超出其他童子了。一天,太守招來眾多名士,鄧文龍父子
也出席了。酒席上,太守和諸位大人只穿著褙子,鄧文龍穿著綠色袍子坐在最末的位置。坐
好后,端來茶水,文龍(在端茶杯時)故意把茶托掉到了地上,各位名士用(文龍)失禮來嘲笑
(他)。文龍說:“諸位大人穿著兩側開衩的褙子,學生我(則)把杯托掉到地上?!贝蠹叶家驗槲?/p>
龍的話笑了。酒喝得很暢快,太守開玩笑說:“口紅衣綠像鸚鵡。”文龍應答說:“頭白形烏像
老鴉?!?/p>
孔子見羅雀者
1.跟隨,跟從回頭看,看2.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3.大雀容易警覺,
所以不易捕到;小雀貪吃,因此容易捕到。4.示例:一是不要只顧眼前利益;二是要多
借鑒長者的經(jīng)驗;三是要有憂患意識;四是要謹慎擇友;五是不仿效年輕人的愚蠢魯莽。
【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
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小鳥跟從大鳥,就捕捉不到了。從:跟隨,跟從。
(2)句意:孔子回過頭對弟子們說。回頭看,看。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要根據(jù)句意和句子結構進行斷句。
句意:容易受到驚嚇的(大鳥)就能遠離禍害,喜歡貪食的(小鳥)就容易忘記禍患,這是
出自它們的本性啊?!吧企@以遠害”說的是大鳥,“利食而忘患”說的是小鳥,“自其心矣”是羅
者的結論。故斷為: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
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重點詞:善,容易;得,得到、捕獲到;易,容易。
4.本題考查閱讀啟示。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從“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敘寫的小鳥的沒有經(jīng)驗和大鳥的成熟可以看到,經(jīng)驗
很重要;
從“黃口貪食而易得”敘寫的小鳥之所以被捕,是因為“貪食”而缺乏憂患意識;
從“以所從為禍?!薄熬由髌渌鶑摹薄半S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敗”,文章借捕鳥人之口,說明“善
驚遠害”,“貪食易得”的道理。
據(jù)此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可得啟示:要多借鑒長者的經(jīng)驗;不要貪婪,要有憂患意識;不要只顧眼
前的利益,要把眼光放長遠些等。
【點睛】參考譯文:
第17頁共25頁
孔子看見捉鳥的人,捉到的都是小鳥??鬃訂査骸拔í毚篪B捕獲不到,這是為什么
呢?”捕鳥人說:“大鳥容易受到驚嚇,所以難以捕捉到,小鳥貪吃,所以容易捕捉到。小鳥
跟從大鳥,就捕捉不到了;但是如果大鳥跟從小鳥,也可以捕捉到?!笨鬃踊剡^頭對弟子們說:
“容易受到驚嚇的(大鳥)就能遠離禍害,喜歡貪食的(小鳥)就容易忘記禍患,這是出自它
們的本性啊。跟從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禍與福。所以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要謹慎選擇自己跟
從的人,跟從年長者的謀慮來保全性命,跟從年輕人的愚蠢和魯莽,會有面臨危險死亡的禍
患?!?/p>
程魚門不爽游約
1.A2.天亦霽/遞相與賦詩飲酒以為樂/流連竟日/薄暮始歸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理解。
A.句意:簡齋是講信用的人。信:講信用;故選A。
2.本題考查斷句。
句子意思:天氣放晴,于是把相互賦詩飲酒作為樂事,游玩了一整天,傍晚才回去。
“天亦霽”點明天氣狀況,“遞相與賦詩飲酒以為樂”寫程魚門與袁簡齋做的事,“流連竟日”寫
游玩的時間,“薄暮始歸”寫回去的時間;
正確斷句為:天亦霽/遞相與賦詩飲酒以為樂/流連竟日/薄暮始歸。
【點睛】參考譯文:
程魚門客居在金陵,曾經(jīng)和袁簡齋約定同游雨花臺,等到約定的日期,風雨大作,有人阻攔
他前去,程魚門說:“簡齋是講信用的人,我和他約定了,我卻不前去是讓他。這是讓讓自己
成為講信用的人嗎?”于是拿著傘穿著鞋前往,前往的路途中很狼狽,沒有顧及。到達后,發(fā)
現(xiàn)簡齋出游時攜帶的酒事已經(jīng)在那里了。不久簡齋到了,天氣放晴,于是把相互賦詩飲酒作
為樂事,游玩了一整天,傍晚才回去。
子罕弗受玉
1.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2.玉人以為寶也廉潔不貪(或“潔身自好”,“不慕榮利”)等
【解析】1.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
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并能根據(jù)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說,
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句意為:我把不貪財作為珍寶,你把玉作為珍寶;如果給我,我們都會喪失了珍寶。
“我以不貪為寶”是完整的的句子,其后應有停頓;“爾以玉為寶”也是完整的的句子,其后應
有停頓;“若以與我”表假設,“皆喪寶也”表結果,所以,“若以與我”與“皆喪寶也”兩者之間應
第18頁共25頁
有停頓;
故斷句為: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①:根據(jù)“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笨芍?,其意思是:獻玉的人說:
“我已經(jīng)把它給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認為它是珍寶,所以才敢獻給你?!笨梢?,宋人將
玉獻給子罕的原因是:玉人以為寶也。
②:根據(jù)“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可知,其意思
是:我把不貪財作為珍寶,你把玉作為珍寶;如果給我,我們都會喪失了珍寶,還不如各人
持有自己的珍寶??梢姡驗樽雍币圆回潪閷?,如果接受了美玉,就喪失了高尚廉潔的美德。
表現(xiàn)出子罕清正廉潔、潔身自好、淡泊名利的品德。
【點睛】參考譯文
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塊玉,把它獻給宋國國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的人說:“我已經(jīng)把
它給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認為它是珍寶,所以才敢獻給你?!弊雍闭f:“我把不貪財作
為珍寶,你把玉作為珍寶;如果給我,我們都會喪失了珍寶,還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寶?!?/p>
獻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訴子罕說:“小人帶著璧玉,不能安全地走過鄉(xiāng)里,把玉石送給您,我
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殺身之禍?!庇谑?,子罕把獻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處,請一位玉工替他
雕琢成寶玉,等他富有后讓他返回了家鄉(xiāng)。
養(yǎng)竹記
1.B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
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也可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語句“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
立不倚者”的意思是:竹本性正直,憑著正直的本性可立身;君子看見它正直的本性,就會想
到處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根據(jù)句意,正確的句讀是: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
中立不倚者。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竹子像賢人,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憑著牢固的根可以樹立品德。君子看見它的
根,就會想到意志堅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正直,憑著正直的本性可立身;君子看見它正直的
本性,就會想到處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內心是空的,憑著心空可以體驗道的存在,
君子看見它的空心,就會想到虛心求學的人。竹子的節(jié)很堅貞,憑著堅貞的節(jié)可以立志,君
子看見它的節(jié),就會想到砥礪名節(jié)、無論危險還是平安都始終如一的人。正因為如此,所以
君子大多都會種上竹子作為他們庭院的充實物。
第19頁共25頁
廢弈向學
1.C2.A3.讓仆役給自己拿著蠟燭照著下棋,仆役有時候困倦了,打起瞌睡,他
便用杖責打他。4.做人要知錯能改。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
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
助句讀。本句翻譯:甄琛聽了感到很慚愧,于是(開始悔改),到赤彪跟前去借書研究學習,
從此學問一天比一天有長進?!皭澣粦M感”表示主語的狀態(tài),“遂”是副詞,一般放在句首,“假
書研習”“聞見日優(yōu)”的主語都是甄琛,故斷句:琛悵然慚感/遂詣赤彪許/假書研習/聞見日優(yōu);
故選C。
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要求學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理解詞語含義,并能辨析詞語在不
同語境里的用法,結合自己對詞的積累,根據(jù)語境判斷,進行比較,得出答案。
A.動詞,下棋/動詞,下棋;B.如果/如,像;C.助詞,的/代詞,指量好的尺碼;
D.副詞,卻,竟然/連詞,于是,就;故選A。
3.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時,要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
則。翻譯文言語句還要抓住關鍵字詞。本題關鍵字詞:蒼頭:仆役,仆人。執(zhí):拿著?;颍?/p>
有時。睡頓:倦極假寐。杖:用棍杖打。
4.本題考查閱讀啟示。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選取角度,寫出啟示即可。
結合“琛悵然慚感,遂詣赤彪許,假書研習,聞見日優(yōu)”得出:善于接受建議、知錯能改;結
合“頗以弈棋廢日,至通夜不止”得出:玩物喪志;然后圍繞“善于接受建議、知錯能改、玩物
喪志”寫出啟示即可。示例:根據(jù)甄琛因特別喜歡下棋而忘記讀書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能玩物
喪志。
【點睛】參考譯文:
魏國的甄琛應試秀才來到京城,他因為特別喜愛下圍棋浪費了很多有用的時間,通宵達旦都
不停止,讓仆役給他拿著蠟燭照著下棋,仆役有時困倦到了極點,打起瞌睡,他便用杖責打
他。仆役說:“郎君辭別父母來京都進取做官,如果因為讀書,差我替你拿蠟燭,我當然不敢
推辭,但現(xiàn)在你卻日夜不停下圍棋,這難道是你來京都的意愿嗎?”甄琛聽了感到很慚愧,于
是(開始悔改),到赤彪跟前去借書研究學習,從此學問一天比一天有長進。
牧豎①逮狼
1.D2.B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字詞翻譯。
D.“豎下視之”句意:牧童于是從樹上下來看。下:爬下來。故選D。
第20頁共25頁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給語句斷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楚句子的成分。一般來
說,主謂之間,謂語賓語、補語之間應有停頓。
“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句意:(大狼)嘴里沒有停止過嚎叫,腳下沒有停
止過奔跑,這樣來回數(shù)十次,跑得漸漸慢了,聲音漸漸變弱了。“口無停聲”與“足無停趾”是
并列關系,二者之間應有停頓;“數(shù)十往復”是修飾前文的“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此處應有停
頓;“奔漸遲”與“聲漸弱”是并列關系,二者之間應有停頓。綜上,斷句應為:口無停聲/足無
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
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有兩個牧童到山里的狼的巢穴里去,巢穴里有兩只小狼。他們計劃分別捉它們,兩人各自爬
上一棵樹,相距數(shù)十步。過了會兒,大狼來了,進窩發(fā)現(xiàn)小狼不見了,心里非常驚慌。牧童
在樹上扭小狼的蹄爪、耳朵,故意讓它大聲嚎叫。大狼聽見聲音抬頭看,憤怒地跑到樹下又
叫又抓。另一個牧童在另一棵樹上讓小狼大聲嚎叫。大狼聽見聲音,四處張望,才看見小狼;
于是離開這棵樹,快速跑到另一棵樹下,像剛才那樣狂叫撕抓。前一棵樹上的牧童又讓小狼
嚎叫,大狼又轉身撲過去。大狼嘴里沒有停止過嚎叫,腳下沒有停止過奔跑,這樣來回數(shù)十
次,跑得漸漸慢了,聲音漸漸變弱了;然后大狼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動彈。
牧童于是從樹上下來看,它已經(jīng)斷氣了。兩個牧童成功地得到了兩只小狼。
泥古者愚
1.被經(jīng)常(總是、常常)這樣只(只有、只是、唯有)
2.古人難道欺騙我!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翻譯。
(1)句意:鄉(xiāng)兵差不多被擒獲。為,被;
(2)句意:他常常獨自在庭院散步。恒,經(jīng)常,總是,常常;
(3)句意:像這樣一天就說千百遍。是,這樣;
(4)句意:只說這六個字。惟,只、只有、只是、唯有。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重點詞:豈,難道;欺,欺騙;哉,語氣詞,表疑問或反詰,相當于“嗎”,“呢”。
【點睛】參考譯文:
劉羽沖的性格孤僻,喜歡講習古制。劉羽沖有一回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書,伏案讀了
整整一年,自己認為可以統(tǒng)領十萬人馬。這時,恰逢有土匪強盜出沒,他自己訓練鄉(xiāng)兵跟土
匪強盜較量,結果全隊潰敗覆沒,鄉(xiāng)兵差不多被擒獲。
第21頁共25頁
有一次,劉羽沖又找到一部古代有關水利建設的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認為可以使
千里之地變成沃土。他繪了水利圖依次向州官游說,州官也喜歡多事,就派人在一個村子試
行。溝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順著溝渠灌入村子,村民幾乎都被淹死了。由于這樣,他抑郁
寡歡,很不自在,他常常獨自在庭院散步,搖頭自言自語說:“古人難道欺騙我!”像這樣一
天就說千百遍,只說這六個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
陸游家訓
1.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
2.天生聰明、才思敏捷、智慧過人的人要特別注重自身修養(yǎng)。家里生有這樣的孩子,尤其要
加強約束和管教,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交往,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厚道、恭敬、
謹慎。
陸游的家訓對今天仍有教育意義,今天我們更要加強思想教育,因為如果教育不好,他們的
破壞和影響將會更大。
【解析】1.本題考查斷句。
句子意思: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學壞。倘若有這樣的情況,做長輩的應當把它看作憂慮
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昂笊配J者”點明“最易壞”的人的特點;“若有之”為假設,“父
兄當以為憂”點明應持有的態(tài)度;“不可以為喜也”點明不應持有的態(tài)度;正確斷句為:后生才
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
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根據(jù)“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可知,才思敏捷
的孩子,最容易學壞,要加以約束、管教;根據(jù)“令熟讀經(jīng)學,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
游處”,使其熟讀儒家經(jīng)典、諸子百書,注重自身修養(yǎng),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與
輕浮淺薄之人來往。
陸游的家訓在今天仍有教育意義。我們要努力學習,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自身修養(yǎng),“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要擇良友;聯(lián)系“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可知,如果教育不好,才思
敏捷之人的破壞和影響將會更大。
【點睛】參考譯文:
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學壞。倘若有這樣的情況,做長輩的應當把它看作憂慮的事,不能
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經(jīng)常加以約束和管教,讓他們熟讀儒家經(jīng)典,訓導他們做人必須
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就這樣十多年后,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田間管理合同協(xié)議
- 軟件交收合同協(xié)議
- 正規(guī)合同合作協(xié)議
- 投資平臺合同協(xié)議
- 政府框架合同協(xié)議
- 院落保潔合同協(xié)議
- 推拿學員合同協(xié)議
- 提成雇傭合同協(xié)議
- 日化采購合同協(xié)議
- 田地退租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400題及答案
- 2024年09月四川浙江民泰商業(yè)銀行成都分行支行行長社會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民法典學習筆記本與重點法條解讀-筆記
-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大師畫?!氛n件
- 《主動脈夾層疾病》課件
- 課題申報書:鄉(xiāng)村振興和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農村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 中國妊娠期糖尿病母兒共同管理指南(2024版)解讀
- 建筑工程材料題庫+參考答案
- DB21T 2724-2017 遼寧省河湖(庫)健康評價導則
- 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11課《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說課稿
- 08三角函數(shù)-北京市各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數(shù)學期末練習分類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