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各個擊破_第1頁
公務員考試行測各個擊破_第2頁
公務員考試行測各個擊破_第3頁
公務員考試行測各個擊破_第4頁
公務員考試行測各個擊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務員考試行測各個擊破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各部分分值:1、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總共40個

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2、數(shù)量關系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

題目1分,共計20分;3、判斷推理部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

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

0.8分,共計23.5分;4、常識部分,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

12.5分;5、資料分析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這

是2010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各部分分值!

1、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

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也許是大家最不重視的。但是,我發(fā)現(xiàn)

其實這部分是最容易拿分的,經(jīng)過認真研究試題,發(fā)現(xiàn)了一些規(guī)律。

近幾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最重要的一種題型就是片段閱讀(當然,近兩年又

加入填充詞語部分,關于這部分見附錄的三個帖子)。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

言語理解與表達共40題,200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共40題,其中

一半是是片段閱讀,另一半是填充詞語。填充詞語雖然在詞語內(nèi)容選擇上有一定

的難度,但與片段閱讀相比,顯然是后者偏難。200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

解與表達共30題(A類),全部選用片段閱讀題型,可見其重要性。2005年國

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共25題,全部是片段閱讀。由此可見,所以把這

種題型搞透是重中之重。a

2008,2007道題目所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包羅萬象。有企業(yè)管理、政府管理、

經(jīng)濟、語言文學(古典和現(xiàn)代)、古文、科技信息、生物、天文、社會等等;2006

的30道題目還涉及到了醫(yī)學、法律、音樂藝術等;2005年還涉及到了建筑藝術。

總之,涉及面非常之廣。但都有一個共性一一有主題、有彎彎、難理解。這就需

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腦容量來進行思考。

從問題的提出來看,通常是這樣(以2008,2007為例):

這段文字主要意思(主要闡明的)是: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這段文字主要告訴我們:

這段文字主要在強調(diào):

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

這段話的主旨是:

作者接下來可能主要介紹的是:推理

這段文字后面將要談論的內(nèi)容最可能是:一推理

這段文字主要想表達的是:推理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與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個觀點是: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的是:aqian

?????指代的是:

排列組合最連貫的是:(新)

結合2006年題目,還有: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推理

根據(jù)這段話,以下說法正確的是:一一主旨

這段話主要介紹了:

這段話中“XXXX”指的是:

根據(jù)這段話,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非主旨句,判斷正誤。

根據(jù)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是:——細節(jié)題

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是:推理

這段話談論的核心意思是:

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非主旨句,判斷正誤

填入最恰當?shù)氖牵?/p>

下面不符合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的是:非主旨句,判斷正誤_

從提問來看,這里面可分為四類。aqi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廣義主旨題)先看第一類,是抽出文意主旨。

■這里面有,“主要說明、主要意思、主要談論、主要講述、

核心意思、主要表達、主要告訴我們”這些表達一般都是要求你領悟這段文字的

主旨句。可以根據(jù)“主要”兩個字來做判斷,如果看到“主要”二字,基本上就

是要求找出段落主旨。

1)段落主旨題要重視段落的首末句。有時主旨句出現(xiàn)在中間,比較少見,起

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遇到段落中前后段意思轉折式,應該提高警惕,這往往是

主旨所在。

2)沒有明確的主題句,要進行歸納,重視首末句。

3)段落的主題句要看第二、第三句話,如果是對第一句話進行闡述,那么第

一句就是主題句,如此類推。如果最后一句是對全段總結,那么該句就是主題句。

如果段中轉折,那么該句可能是主題句。

4)作者反復強調(diào)的是主題。

5)首段出現(xiàn)疑問句,那么這個問題就是全文探討的內(nèi)容,對該問題的解答就

是文章主旨。當有轉折詞出現(xiàn)時,那么段、句的中心往往在這些詞的后面。(篇

章閱讀)

3.從選項中選擇一個與四句話共同指向?qū)ο笠馑甲罱咏摹?/p>

4.找不到共同指向的論點,應該求助于排除法。

1)一個選項首末段、首末句沒有講到,盡管文章其他部分講到了,依舊屬于

無關選項,不是正確答案。

2)一個選項,首末段、首末句雖然講到了,但與整個原文意思不符,也不對。

3)有二個選項首末段、首末句都講到了,而且意思也符合,應該選擇那個與

原文意思最接近的,意義比較寬闊的,比較富含深意的,比較抽象的。

5.選項干擾特點:一般是以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細枝末節(jié),不能覆蓋全

文。出現(xiàn)細節(jié)性的名詞信息。過于籠統(tǒng),范圍太大,遠遠超過文章范圍。過分肯

定或否定。

目的題解題方法:(我把作者目的題并入主旨了)

1.判斷目的的主體和對象。

2.找相應的得分句。

3.答案一定在得分句、輔助句中產(chǎn)生。

aqian

上面還有一些表述,是要注意的。比如“我們可以知道”“以下說法正確的

是”“理解不正確的是”“下面不符合這段話所要表達的意思的是"。根據(jù)這兩

年的真題,有時候要求在題肢中找出主旨句。如:

4.中國古人將陰歷月的大月定為30天,小月定為29天,一年有12個月,即

354天,比陽歷年少了11天多。怎么辦呢?在19個陰歷年里加7個閏月,就

和19個陽歷年的長度幾乎相等。這個周期的發(fā)明巧妙地解決了陰陽歷調(diào)和的難

題,比希臘人梅冬的發(fā)明早了160年。(2008第四題)

A古代陰歷中閏月設置的規(guī)律與作用B中國古代歷法在當時有先進水

「平

C陰陽歷調(diào)和問題在古代是個世界性問題D中國古代如何解決陰陽歷差

異問題

答案選d。

1.在古典傳統(tǒng)里,和諧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所以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中國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對于和

諧的經(jīng)典認識與體現(xiàn)。中國古代的音樂藝術很發(fā)達,特別是一些中國樂器,像鐘、

磬、瑟等各種完全不同的樂器按照一定的韻律奏出動聽的音樂,但如果只有一種

樂器就會非常單調(diào)。08

對這段文字■的是:

A和諧源于中國古典音樂B差異是和諧的必要條件

C中國人很早產(chǎn)生了和諧觀念D音樂是對和諧的經(jīng)典認識和體現(xiàn)

答案在所以之后。選b

6.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古國,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

遺產(chǎn)。這些活態(tài)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

文化淵源的基因。但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

化,尚有不計其數(shù)的文化遺產(chǎn)正處于瀕危狀態(tài),它們猶如一個個影子,隨時都可

能消亡。08aq______

對這段文字的是:

A.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視現(xiàn)代化建設帶來的新問題

C.新形勢下亟須加強文化遺產(chǎn)保護

D.諸多因素威脅著文化遺產(chǎn)的生存狀態(tài)

主旨在但是之后,選d

8.商業(yè)設計也許越來越被賦予藝術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價值,但它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

腳點永遠是把產(chǎn)品的特質(zhì)用藝術的方式展現(xiàn)給顧客。如果一項商業(yè)設計不能讓人

聯(lián)想到產(chǎn)品并對之產(chǎn)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創(chuàng)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設計。

說到底,廣告在創(chuàng)意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關聯(lián)性,我們不想被一個美輪美奐的作品

吸引,結果卻看不出它與所代言的商品之間存在任何聯(lián)系。08

對這段文字■的是:aqian

A.獨特的創(chuàng)意并非成就商業(yè)設計的絕對要素

B.對于設計來說,吸引顧客應該是第一位的

c.成功的設計必須能夠藝術地展現(xiàn)產(chǎn)品特質(zhì)

D.商業(yè)設計應盡量強調(diào)廣告與產(chǎn)品的關聯(lián)性

主旨在但之后,選C

18.幾次拿起《十字路口的頑童》這本書,幾次又放下,因為不時會有畫面

打斷我的思路,那是在我18年的教書生涯中遇到的一個個頑童的畫面。有意思

的是,其他學生凝固在我記憶中的是“圖片”一一形象;而他們卻是“視

頻”——故事,他們所占據(jù)的老師“內(nèi)存”實在是比其他孩子要大得多。這段文

字表達的主要意思是:08

A.漫長的教學生涯給“我”留下很多回憶

B,頑童讓“我”想起曾經(jīng)發(fā)生的許多故事

C.頑皮學生留給“我”的印象更為生動深刻

D.這本書觸動“我”對教學生涯的許多聯(lián)想

主旨在最后。選c

19.汽車是對環(huán)境影響較大的商品,汽車廠商支持環(huán)保事業(yè)、進行環(huán)保宣傳,

似乎是理所應當?shù)摹-h(huán)保應當是汽車企業(yè)在發(fā)展中必須認真考慮的因素,但要求

汽車企業(yè)沒有利潤甚至虧損來做環(huán)保,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且也不會持久。汽車

企業(yè)在發(fā)展的同時采取新的技術措施,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符合社會發(fā)展大

趨勢,才是長久之策。08

這段文字的核心觀點是:

A.環(huán)保與實現(xiàn)企業(yè)利潤存在矛盾

B.發(fā)展環(huán)保事業(yè)應該注重從實際出發(fā)

C.技術革新是解決汽車影響環(huán)境問題的關鍵

D.汽車企業(yè)應在發(fā)展的同時充分重視環(huán)境保護

主旨位最后一句選C

20.20世紀60年代以前,世界各國普遍注重防洪的工程措施,即通過修建大

堤、水庫等水利設施對洪水進行控制。但在60年代以后,世界各國在防洪規(guī)劃

中越來越重視非工程措施的運用,即通過洪水預警、災情評估、洪災保險等多種

手段,結合各種工程措施.從而盡可能減少洪災對人類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社會發(fā)展的

影響。08

這段文字主要談的是:

A.世界各國防洪理念的轉交B.世界各國控制洪水的新途徑

C.單純重視防洪工程不能有效控制洪水D.非工程措施逐漸成為防洪規(guī)劃

的主導

主旨在但之后,選A

但“我們可以知道”“以下說法正確的是”這種表述本身并不意味著一定是選

出主旨句,所以,還是要注意。而另一類表述,“理解不正確的是”“下面不符

合這段話所要表達的意思的是”,在2006年試題中就不是要求概括主旨,而是

判斷正誤。

這類題目選用的一段話一般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或講背景或是一種觀點,在這之

后則用一個轉折的關聯(lián)詞分開,有一句話或半句話說明另一種觀點。與這轉折關

聯(lián)詞后的內(nèi)容相關的選項中提到的內(nèi)容就是下文要講的內(nèi)容。

“填入最恰當?shù)氖牵骸钡囊蟊惹皟烧吒液唵巍R驗橛星拔?、也有后文?/p>

需要補充中間的內(nèi)容。就可以看前后文。這里要求不能只看前文,不看后文。比

如:

19.每個人都有命運不公平和身處逆境的時候,這時我們應該相信:—.許多

事情剛開始時,絲毫看不見結果,更談不上被社會所承認。要想成功就應付諸努

力,既不要煩惱,也不要焦急,踏踏實實地工作就會得到快樂。而一味盯著成功

的果實,肯定忍受不了若干的寂寞,到頭來只會半途而廢,甚至一無所獲。

填入橫線上最恰當?shù)氖牵ǎ?/p>

A.好事多磨B.■—分耕耘一分收獲

C.冬天已來臨,春天還會遠嗎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答案選B。這段話其實是找主旨句??赐暾卧捑湍芸闯?,要填入的話就是后三

句話的概括。

可以說,片段閱讀中絕大部分的題目是要求考生把主旨句抽出來。這是分量最大

的一部分。所以,要努力鍛煉這個方面的能力。

二、推理題題干是這樣:“作者接下來可能主要介紹的是:”“這段文字后面

將要談論的內(nèi)容最可能是:”“填入最恰當?shù)氖牵?。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這段文字主要想告訴我們()前兩種表述要求的內(nèi)容是一樣的,都是通過

前文來推后文。后兩者要求推出言外之意。(個人認為這種題目會在以后的真題

中大量出現(xiàn)。它反映了趨勢)推理題不會是原文的明確表述,一定要

避免就事論事。

推理題:

1.把握推理范圍,大致全段,小至詞語或句子。

2.嚴格遵循邏輯規(guī)律,保持嚴密的邏輯和正確的思維過程

3.可以利用相關部分提供的事實、背景和常識去推理。

正確:不是文中明確說明的內(nèi)容。含義深刻是解!

干擾:

1.只是原文簡單復述。

2.看似推理,但是答非所問。。

3.看似推理,其實張冠李戴,如把原因說成結果,把結果說成原因,把手段說

成目的等。

4.不要摻雜自己的觀點,這樣的選項往往是錯誤的!

5.推理過頭,概括過度

6.有的瞎編的

結論題:偏重于歸納,重要的是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注意過于概括,過于全面

或過于細節(jié)化的往往是干擾項。

解題時要留意那些話中有話的句子。要留意那些含義深刻或結構復雜的句子。

特殊的題型:

針對作者思路的判斷:要猜后面就看結尾,猜前面看開頭。

5.濕地指的是陸地和水體之間的過渡帶,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稱地球三大

生態(tài)體系,在維護生物多樣性、調(diào)節(jié)氣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998

年那次長江大洪水讓人們終于意識到濕地(尤其是和長江相通的許許多多湖泊和

沼澤地)能夠?qū)樗鸬骄彌_的作用??墒牵S多湖泊因為圍湖造田的需要而被

人為隔離了,只留下一個很少開啟的水閘和長江相通。于是,這些自然形成的水

網(wǎng)被攔腰斬斷,遇到洪水便無能為力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qian

A.圍湖造田是一項弊大于利的錯誤舉措

B.占用濕地是造成長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人類應該反省自身行為對環(huán)境的破壞

D.應該充分發(fā)揮濕地對洪水的緩沖作用

答案選c,題眼在“可是”后。

8.中國很早就有鯨人的傳說。魏晉時代,有關皎人的記述漸多漸細,在曹植、

左思、張華的詩文中都提到過皎人。傳說中的皎人過著神秘的生活。干寶《搜神

記》載:“南海之外,有皎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雖然不斷有學者做出鯨人為海洋動物成人魚之類的考證,我個人還是認為他們是

生活在海洋中的人類,其生活習性對大陸人而言很陌生,為他們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主要介紹的是:

A.有關皎人的考證B.鰥人的什么傳說

C.有關皎人的需文D.鰥人的真正居處

答案選Ao接下來談能證實作者個人觀點與判斷的有關證據(jù)。

9.信息時代,信息的存在形式與以往的信息形態(tài)不同,它是以聲、光、電、磁、

代碼等形態(tài)存在。這使它具有“易轉移性”,即容易被修改、竊取或非法傳播和使

用。加之信息技術應用日益廣泛,信息技術產(chǎn)品所帶來的各種社會效應也是人們

始料未及的。例如信息技術產(chǎn)品對傳統(tǒng)人際關系的沖擊。在信息社會,人與人之

間的直接交往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間接的、非面對面的、非直接接觸的新式

交往。這種交往形式多樣,信息相關人的行為難以用傳統(tǒng)的倫理準則去約束。

作為一篇文章的引言,這段文字后面將要談論的內(nèi)容最可能是:

A.信息存在形式的更新B.信息社會與信息倫理

C.人際交往形式的多樣化D.信息技術產(chǎn)品與生活方式

答案選B。

三、指代題指代題好做,搜索代人即可還有一種表述“這段話中“XXXX”

指的是:”這類題目是要求對句中的一個重要詞匯和重要句子進行理解。這個詞

匯或句子一般是理解本段話的關鍵詞。所以這類題目雖然不是要求找出本段話的

主旨,但其難度也并不小。能夠理解這個關鍵詞和關鍵句,才能對這段話有正確

的理解,所以它也是段落理解的難點。

1.根據(jù)題干找到得分句。

2.尋找與其對應的已知的詞。

3.當?shù)梅志渲胁荒苷业酱鸢笗r,答案一定在輔助句中產(chǎn)生。

選項特點:

正確選項:詞意題中不是熟詞熟義,句意題中是不含有意義過于絕對化,而是使

用不肯定語氣詞或意義解釋深刻。

干擾項:

1.與所考詞匯形似

2.熟詞熟義必錯

3.正確的不會用與原文過多相同的字眼(根據(jù)命題原則)。

9.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現(xiàn)狀,使得對中國銀行業(yè)投人巨資的西方銀行在信

用卡業(yè)務上仍是投資,沒有盈利。不過,外資銀行對中國信用卡市場并沒有失掉

信心。雖然中國的消費者沒有透支消費的習慣,而這個“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

居民的個人負債率很低,中國內(nèi)地的個人消費信用市場才剛剛開始發(fā)展,這對外

資銀行是極具吸引力的。08

這段文字中的“硬幣”指代的是:

A.中國銀行業(yè)B.中國消費信貸市場

C.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D.中國居民的經(jīng)濟狀況

向上搜索代人,選c

8.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詞典的編纂者不對,他們對詞匯的用法做出改動不會

是隨意的,想必經(jīng)過了認真的研究推敲。不過,詞典編纂者不能忽視一個基

本事實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語言文字是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使用的,具有極為

廣泛的社會性,因此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進行,而一定要走群眾

路線。

這段話中的''基本要求”指的是()。

A.詞典編纂者不能對詞淚的用法隨意改動B.詞典編纂者應該熟悉詞典編

纂的具體過程

C.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工作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D.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工作應

由廣大人民群眾來決定

答案選C?!盎疽蟆钡膬?nèi)容就是后面一句話。所以選色一定是后面一句話的

概括。那么語言文字具有極為廣泛的社會性,也就是C。

四.細節(jié)題(以后補充aqian,很重要啊,是地方考試的主打題型)

這種細節(jié)類的題目是每年必出,務必要研究題目看它是怎么出的,找出做題規(guī)律。

正確選項的特點一般有:

1)能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與原文一模一樣,而是不同的詞語和不同的句子

表達相同的意思。(改寫一般是答案)

2)一切嚴格按照原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象發(fā)揮。?

3)細節(jié)是為了論證作者觀點的,不管是例子還是引用的事實都體現(xiàn)著主旨。

所以要每一處細節(jié),作者不是用來支持自己的,就是批判的。它們和前后都是有

聯(lián)系的,比如因果、類比等。要跳出這個細節(jié),明白這個細節(jié)是為什么主題服務

錯誤選項的特點:詞性替換、因果顛倒、概念縮小或擴大、偷換概念、未提

到、絕對化、成語、諺語字面意思為錯。

(經(jīng)典總結aqian引用)

第一,細節(jié)題,你要首先知道這個題的考點在原文哪個位置上?要找到考點,

這是第一個要做到的。

第二,要仔細的看原文是怎么說的,原文相關的幾句話,要保證看明白,不

能光看對應的一句話,我一般建議要把對應的前后兩三句看看,保證你的理解不

是太片面。

第三,要仔細推敲問題是怎么問的?大家做題,更多的是看文章是怎么說的,

但是往往忽略是題目是怎么問的?提問方式,提問的重點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很

多的時候都是原文看懂了,但是解錯了,因為題目沒有看、提問的重點沒有看明

白O

第四,體會細節(jié)題正確答案和干擾項目涉及的基本的特點。簡單的說,正確

的答案:一、要必須和文章講的意思要完全的符合,不能有絲毫的偏差。二、正

確的答案必須要回答問題。

干擾項一般而言,有三個基本的特點:第一,它和原文講的真正的意思之間

有一點點的區(qū)別,而我們的考生往往忽略了細微的區(qū)別。第二,干擾項,你會發(fā)

現(xiàn)它跟原文講的一模一樣,你仔細看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它和意思不相關,問題問的重

點和它是不相關的。第三,這個特點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不是百分之百的,干擾項經(jīng)常

出現(xiàn)文章當中的原詞的表達,一般而言,往往不是答案。這樣的話,我們就知道

這些題的正確答案的特點,這樣的話,我們在考場當中,進行排除的數(shù)據(jù)有基本

的依據(jù)了。

第一條,怎么與細節(jié)題確定它的考點。第二,考點要往上多看幾句話,保證

你的理解很全面。第三,對細節(jié)題問題提問的重點,提問的方式要非常的敏感。

第四,要注意細節(jié)題和答案的正確的方法。把握這四條,就對細節(jié)題理解的比較

滿意,就會提高答題的分數(shù)。

6.專家認為,如果汽車技術行業(yè)經(jīng)過長年的研發(fā)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

是非常顯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對實際生活中的消費者

來說也不太明顯。而且汽車生產(chǎn)廠家在不影響加速動力性能情況下,已經(jīng)在盡量

省油,目前生產(chǎn)的汽車在節(jié)油和動力方面的效果已經(jīng)達到了最佳配置化。

根據(jù)這段話,以下說法正確的是()o

A.汽車消費者對能否節(jié)約3%的汽油不在乎

B.目前生產(chǎn)的汽車已經(jīng)達到了最佳的制動效果

C.無論汽車技術怎么發(fā)展,節(jié)油效果都不會很顯著

D.在節(jié)油和動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尋求突破難度很大

答案選d.此題應選d,為細節(jié)推斷題,a的不在乎是對文中“不太明顯的”偷|

9.有關權威人士表示,13億人口規(guī)模的到來,使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面臨

新的嚴峻考驗?,F(xiàn)在是人口低增長率、高增長量并存的時期,人口規(guī)模龐大的基

本國情沒有變,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穩(wěn)定,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xù)升高,流動人

口、老齡人口將進入高峰期,勞動力人口劇增給充分就業(yè)增添了明顯壓力。

根據(jù)這段話,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近年來我國人口增長率持續(xù)升高

B.近年來我國人口增長量持續(xù)升高

C.我國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增加

D.我國人口持續(xù)增長的趨勢將得以改變

答案選C。這段話的主旨是第一句。而非正確選項。這里考察的是考生對細節(jié)的1

理解。對人口學中常用詞匯的理解度。

21.自然資源稀缺,產(chǎn)權就非常重要。因為產(chǎn)權明確,人們再也不會超負荷放牧。

到發(fā)達國家農(nóng)牧業(yè)地區(qū)看過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場使用的都是鐵絲網(wǎng),這完全是

君子界線,堵不住小人,但在一個法制的社會,這種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線,是

具有法律權威的。難怪有一本書說鐵絲網(wǎng)是十九世紀人類社會十大發(fā)明之一。

下面不符合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的是()。

A.產(chǎn)權的劃分要有法律來保障

B.鐵絲網(wǎng)只是在法律社會才起作用

C.法律能約束君子但不能約束小人

D.產(chǎn)權明確可以防止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fā)

答案選C。這段話的主旨句是“產(chǎn)權明確可以防止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fā)?!倍鳦

選項是居中一句話“鐵絲網(wǎng),這完全是君子界線,堵不住小人”的誤解。注:否

定性提問的題目一般是不太可能選主旨句。

干擾選項的特點:重要?。。。ㄍㄕ摚?/p>

1.看似合理,其實以偏概全、斷章取義.

要么利用在文段中沒有提到的生活常識編造選項.

要么把文段中的事實和細節(jié)當主旨,把片面的次要的觀點當成主要觀點。因此我

們要從文中找依據(jù),找答案,看似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答案。

在主旨題中,應該排除細節(jié)干擾,把握主題。

2.偷梁換柱,張冠李戴。要么對句中的細微處做了改動,要么截取文章

中的詞語或類似結構進行編造。要么在備選項中把因說成果,把果說成因,把別

人的觀點或作者反對的觀點說成是作者的觀點。因此我們要注意,過于相似的選

項不一定正確,除非程度、范圍都與原文完全一致。我們要注意:“原文越多,

隊的可能性越小”!

3.用常規(guī)含義代替偏用詞義。詞意句意題中,通常把要考察的詞或句的

常規(guī)含義作為干擾項。

4.過度引申。要注意選項是不是大大超出了文章允許的范圍,切勿過度

發(fā)揮。

5.最具迷惑性的選項是一半對一半錯的!!!

公務員考試的大綱:

言語理解與表達著重考察報考者對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和書面表達

能力。它包括根據(jù)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

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

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jù)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

意圖、傾向、目的.

段落的中心思想,有很多種情況。

1、有的文章有主旨句,直接起到統(tǒng)領的作用。找到這個主旨句,這段話的主要

內(nèi)容就出來了。一段話的中心思想、主旨一般在開頭或結尾處,有點明中心的句

子。一般來說,在開頭有首領的作用,在結尾有總結、點明中心的作用。分析好

這些開頭和結尾就能準確地概括段落的中心思想。

2、有時文章的意思是多層次的,如果有主次之分,那就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

如果是層層遞進的,那就提取它最后歸結的意思。

3.有時段落中層次的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它們聯(lián)合起來,再簡要概述。

4.有時候文段的主要意思,是通過重要的語句或關鍵的詞語表達出來的,我們

把這些相關的詞語或語句重新整合,就可概括出主要意思。

5、如果是說明文,主要內(nèi)容就是中心思想,不必穿靴帶帽。

在這里面,句與句、段與段、上下文等關系,是解題的重要技巧。在閱讀過程中

始終要把閱讀對象看作一個整體,把握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和形式,然后從局部入手,

理清各種關系,摸清作者的思路。

這要求我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第一,要把自己融入文章中,作為主人公,

用心體會;第二,模擬有人在旁,簡述文章給“他”聽;第三,記憶能力與閱讀

活動也有關系,讀了后邊,忘了前邊,沒法整體把握。一一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讀進去(文中的意思要進入你的頭腦)。

在閱讀中要留意關注這樣的“重要句子”:

A、起始句。一篇文章中語段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的作用。

如果是記敘文段,首句大多數(shù)是概括全段內(nèi)容或交代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空間順序或

內(nèi)部發(fā)展順序;如果是說明文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征。

B、主旨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

有作為附加成分的句子。

C、銜接句。使層次間連貫緊湊。(轉折處特重要。)

D、深化句。語段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記敘文中的議論性文字。

E、警示句。含義深刻,耐人尋味,是作者對于生活的高度提煉和概括,多出現(xiàn)

在文章結尾。

F、矛盾句。字面上看似矛盾,實則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

G、情感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

抑。

上面是關于片段閱讀中很需要的概括能力。

aqian四避免

一.主旨題避免以偏概全。

二.推理題避免就事論事。

三.詞義句意題避免張冠李戴。

四.細節(jié)題避免偷梁換柱。

解題策略:

1.做這部分題目時要先認真審題,并迅速判斷題型。

2.將相關的規(guī)律迅速在大腦中過一下(5秒鐘,熟悉的話,可以略過。)

3.帶著問題到段落中找答案(找答案時可以結合上述規(guī)律以及華圖朱沅老師的

“十不看”(見153樓,這里字不夠了)).(要注意避免..................)。

關于命題趨勢分析:

08年主旨題在國考中是主打題型,輔助有推理題和詞義句意題。相信這種

趨勢會延續(xù)卜一去,如果出的難的話,可能會加大推理題的比重或是增加細節(jié)題中

的正誤判斷題。還有一種可能是變片段閱讀為篇章閱讀,后者的難度比前者大一

些,但題型是不會怎么變的.

最近心得之a(chǎn)qian四要看(重要關鍵詞總結)

一.而且,更,甚至,并,并且,也,還。

二.所以,是因為,因此,因而,總之,總而言之,綜上所述,概而言

之。

三.但是,可是,不過,然而,去h

四.只有,除非,必須,應該,需要。20089.8更新

下面我們來看2007,2008年公考新出現(xiàn)的一種題型——選詞填空。

大綱要求: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等。

在2007年公務員考試試卷中,這類題目有20道。前十道是單空選擇,后十道是

雙空選擇??疾靸?nèi)容全部是是同義詞和近義詞,其中有兩道涉及到成語。我發(fā)現(xiàn)

有很多是平常我們不太留意容易用錯混淆的。對詞語的熟練運用與甄別,只能是

慢慢積累了。買本小詞典吧,現(xiàn)在再回顧中學甚至小學時候的知識,其實也是一

種樂趣呢。自己整理出來一些考的可能性大的詞匯,大概也是一種思路附:

華圖朱沅老師的“十不看”

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朱沅老師給我們總結出來了“十不看”,今天總結了一下,

再此貢獻出來,與大家共勉!

朱老師一直強調(diào)“掃描式閱讀”,“能省則省”,這一點大家都感到不好接受,恐怕

自己遺漏了信息,不過,事實證明,擔心是沒有必要的,現(xiàn)在做題的感覺是:有

些爽!

朱沅老師說:凡是見到以下的算子,后面的內(nèi)容皆可不看!

你能做到嗎?呵呵——

1.“否則”

2.“假如”、“如果”、“好像”

3.“人們認為”

4.“盡管”、“不可否認”、“雖然”、“似乎”

5.“不管……、還是……”

6.“能使”

7.“不僅僅”、“不僅”

8.“在”、“通過(表示手段、方法)”

9.“為了”

10.“例如”、“如”

還有一些,只是筆記記得匆匆,沒有記全,能回憶出來的只有這么多了。

說明,這些詞所引領的后面的小分句都不是考察的對象,大膽放心不看就行了。

看了就浪費時間!

“如果”之類的詞語后面的內(nèi)容一?般不看,但是,有時也要細看,什么情況下細看

呢?就是在通篇都在打比方說明一個道理時,要全看。如果是假設性的反面論證,

就不看。

人文教育從表面上看,好像只是傳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在現(xiàn)在的學科體

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為客觀知識和能力,如英語等級考試。實際上人

文教育是通過對文史哲的學習,通過對人類千百年積累下來的成果的吸納和認

同,使學生有獨立的人格意識,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健全的判斷能力和

價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養(yǎng)和同情心,對個人、家庭、國家、

天下有一種責任感,對人類的命運有一種擔待。

這段話表達的主要觀點是:

A.英語等級考試是為大眾所熟知的一種人文教育

B.人文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傳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識

C.在目前的學科體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為客觀知識和能力

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xiàn)

首先發(fā)現(xiàn)算子“從表面看”,這個就是相當于“好像”之類的算子,后面的內(nèi)容不看,

后面又有一個“好像”,這個小分句也不看,“尤其”是緊承上句,肯定是“好像”統(tǒng)

轄的內(nèi)容,也不用看,“一切教育”后面有“似乎”,看來,這個小分句也不用看了。

下一個小分句“如”,也不用看的。這樣,我們只關注“實際上”后面的內(nèi)容?!薄巴?/p>

過””后面也不看,“使”后面的就是重點了。我們回頭看看選項:A/B/C項:“使”

句沒有提到,只有D項才是這句的概括。

2、數(shù)量關系部分

公務員考試計算題常用基本數(shù)學公式

公式分類公式表達式

乘法與因式

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分解

la+b|<|a|+|b|la-b|<|a|+|b|la|<b<=>-b<a<b

三角不等式

la-b>|a|-lbl-la|<a<|a

一元二次方

-b+d(b2-4ac)/2a-b-b+?b2-4ac)/2a

程的解

根與系數(shù)的

Xl+X2=-b/aXl*X2=c/a注:韋達定理

關系

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兩實根

判別式b2-4ac>0注:方程有一個實根

b2-4ac<0注:方程有共輒復數(shù)根

三角函數(shù)公

兩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l-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l)/(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tan2A=2tanA/(l-tan2A)ctg2A=(ctg2A-l)/2ctga

倍角公式

cos2a=cos2a-sin2a=2cos2a-l=1-2sin2a

sin(A/2)=d((l-cosA)/2)sin(A/2)=-?(l?cosA)/2)

cos(A/2)=^((l+cosA)/2)cos(A/2)=-^((l+cosA)/2)

半角公式

tan(A/2)=^/((1-cosA)/((1+cosA))tan(A/2)=-"J((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d((1+cosA)/((l-cosA))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和差化積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l)=n2

某些數(shù)列前n

2+4+6+8+10+12+14+...+(2n)=n(n+l)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項和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l)=n(n+l)(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邊a和邊c的夾角

圓的標準方

(x-a)2+(y-b)2=r2注(a,b)是圓心坐標

圓的一般方

x2+y2+Dx+Ey+F=0注:D2+E2-4F>0

拋物線標準

y2=2pxy2=-2pxx2=2pyx2=-2py

方程

直棱柱側面

S=c*h斜棱柱側面積S=c'*h

正棱錐側面

S=l/2c*h,正棱臺側面積S=l/2(c+c,)h,

圓臺側面積S=1/2(c+c')l=7u(R+r)l球的表面積S=4兀*r2

圓柱側面積S=c*h=2兀*h圓錐側面積S=l/2*c*l=7i*r*l

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shù)

弧長公式l=a*r扇形面積公式s=l/2*l*r

r>0

錐體體積公

V=1/3*S*H圓錐體體積公式V=l/3*7c*r2h

斜棱柱體積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L是側棱長

柱體體積公

V=s*h圓柱體V=7t*r2h

第一部分:數(shù)字推理題的解題技巧

行政能力傾向測試是公務員(civilservant)考試必考的一科,數(shù)字推理題又是行政測試中一直

以來的固定題型。如果給予足夠的時間,數(shù)字推理并不難;但由于行政試卷整體量大,時間短,

很少有人能在規(guī)定的考試時間內(nèi)做完,尤其是對于文科的版友們來說,數(shù)字推理、數(shù)字運算(應

用題)以及最后的資料分析是阻礙他們行政拿高分的關卡。并且,由于數(shù)字推理處于行政A類

的第一項,B類的第二項,開頭做不好,對以后的考試有著較大的影響。數(shù)字推理考察的是數(shù)字

之間的聯(lián)系,對運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一、解題前的準備

1.熟記各種數(shù)字的運算關系。

如各種數(shù)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們的鄰居,做到看到某個數(shù)字就有感覺。這是迅速準確解好數(shù)

字推理題材的前提。常見的需記住的數(shù)字關系如下:

(1)平方關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

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

(2)立方關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

(3)質(zhì)數(shù)關系:2,3,5,7,11,13,17,19,23,29……

(4)開方關系:4-2,9-3,16-4.......

以上四種,特別是前兩種關系,每次考試必有。所以,對這些平方立方后的數(shù)字,及這些數(shù)

字的鄰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夠的敏感。當看到這些數(shù)字時,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

方的可能性。熟悉這些數(shù)字,對解題有很大的幫助,有時候,一個數(shù)字就能提供你一個正確的解

題思路。如216,125,64()如果上述關系爛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試題不

會如此弱智,實際可能會這樣215,124,63,0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們的

鄰居(加減1),這也不難,一般這種題5秒內(nèi)搞定。

2.熟練掌握各種簡單運算,一般加減乘除大家都會,值得注意的是帶根號的運算。根號運算掌

握簡單規(guī)律則可,也不難。

3.對中等難度以下的題,建議大家練習使用心算,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在考試時有很大效果。

二、解題方法

按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可將數(shù)字推理題分為以下十種類型:

1.和差關系。又分為等差、移動求和或差兩種。

(1)等差關系。這種題屬于比較簡單的,不經(jīng)練習也能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建議解這種題時,用

口算。

12,20,30,42,0

127,112,97,82,()

3,4,7,12,0,28

(2)移動求和或差。從第三項起,每一項都是前兩項之和或差,這種題初次做稍有難度,做多

了也就簡單了。

1,2,3,5,(),13

A9B11C8D7

選C。1+2=3,2+3=5.3+5=8,5+8=13

2,5,7,0,19,31,50

A12B13C10D11

選A

0,1,1,2,4,7,13,()

A22B23C24D25

選C?注意此題為前三項之和等于下一項。一般考試中不會變態(tài)到要你求前四項之和,所

以個人感覺這屬于移動求和或差中最難的。

5,3,2,1,1,。

A-3B-2C0D2

選C。

2.乘除關系。又分為等比、移動求積或商兩種

(1)等比。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比等于一個常數(shù)或一個等差數(shù)列。

8,12,18,27,(40.5)后項與前項之比為1.5。

6,6,9,18,45,(135)后項與前項之比為等差數(shù)列,分別為1,1.5,2,2.5,3

(2)移動求積或商關系。從第三項起,每一項都是前兩項之積或商。

2,5,10,50,(500)

100,50,2,25,(2/25)

3,4,6,12,36,(216)此題稍有難度,從第三項起,第項為前兩項之積除以2

1,7,8,57,(457)后項為前兩項之積+1

3.平方關系

1,4,9,16,25,(36),49

66,83,102,123,(146)8,9,10,11,12的平方后+2

4.立方關系

1,8.27,(81),125

3,10,29,(83),127立方后+2

0,1,2,9,(730)有難度,后項為前項的立方+1

5.分數(shù)數(shù)列。一般這種數(shù)列出難題較少,關鍵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兩個不同的數(shù)列,有的還需進

行簡單的通分,則可得出答案

1/24/39/416/525/6(36/7)分子為等比,分母為等差

2/31/22/51/3(1/4)將1/2化為2/4,1/3化為2/6,可知

下一個為2/8

6.帶根號的數(shù)列。這種題難度一般也不大,掌握根號的簡單運算則可。限于計算機水平比較爛,

打不出根號,無法列題。

7.質(zhì)數(shù)數(shù)列

2,3,5,(7),11

4,6,10,14,22,(26)質(zhì)數(shù)數(shù)列除以2

20,22,25,30,37,(48)后項與前項相減得質(zhì)數(shù)數(shù)列。

8.雙重數(shù)列。又分為三種:

(1)每兩項為一組,如

1,3,3,9,5,15,7,(21)第一與第二,第三與第四等每兩項后項與前項之比為3

2,5,7,10,9,12,10,(13)每兩項之差為3

1/7,14,1/21,42,1/36,72,1/52,0兩項為一組,每組的后項等于前項倒數(shù)*2

(2)兩個數(shù)列相隔,其中一個數(shù)列可能無任何規(guī)律,但只要把握有規(guī)律變化的數(shù)列就可得出結

果。

22,39,25,38,31,37,40,36,(52)由兩個數(shù)歹U,22,25,31,40,5和39,

38,37,36組成,相互隔開,均為等差。

34,36,35,35,(36),34,37,(33)由兩個數(shù)列相隔而成,一個遞增,一個遞減

(3)數(shù)列中的數(shù)字帶小數(shù),其中整數(shù)部分為一個數(shù)列,小數(shù)部分為另一個數(shù)列。

2.01,4.03,8.04,16.07,(32.11)整數(shù)部分為等比,小數(shù)部分為移動求和

數(shù)列。雙重數(shù)列難題也較少。能看出是雙重數(shù)列,題H一般已經(jīng)解出。特別是前兩種,當數(shù)字的

個數(shù)超過7個時,為雙重數(shù)列的可能性相當大。

9.組合數(shù)列。

此種數(shù)列最難。前面8種數(shù)列,單獨出題幾乎沒有難題,也出不了難題,但8種數(shù)列關系兩兩

組合,變態(tài)的甚至三種關系組合,就形成了比較難解的題目了。最常見的是和差關系與乘除關系

組合、和差關系與平方立方關系組合。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8種關系的基礎上,才能較好較快

地解決這類題。

1,1,3,7,17,41()

A89B99C109D119

選B。此為移動求和與乘除關系組合。第三項為第二項*2+第一項

65,35,17,3,()

A1B2C0D4

選A。平方關系與和差關系組合,分別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

下一個應為0的平方+1=1

4,6,10,18,34,0

A50B64C66D68

選C.各差關系與等比關系組合。依次相減,得2,4,8,16(),可推知下一個為32,32+34=66

6,15,35,77,Q

A106B117C136D163

選D。等差與等比組合。前項*2+3,5,7依次得后項,得出下一個應為77*2+9=163

2,8,24,64,()

A160B512C124D164

選A。此題較復雜,基數(shù)列與等差數(shù)列組合。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

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個則為5*2的5次方=160

0,6,24,60,120,0

A186B210C220D226

選B。和差與立方關系組合。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

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1,4,8,14,24,42,0

A76B66C64D68

選A。兩個等差與一個等比數(shù)列組合

依次相減,得3,4,6,10,18,0

再相減,得1,2,4,8,(),此為等比數(shù)列,下一個為16,倒推可知選A。

10.其他數(shù)列。

2,6,12,20,()

A40B32C30D28

選C。2=1*2,6=2*3,12=3*4,20=4*5,下一個為5*6=30

1,1,2,6,24,0

A48B96C120D144

選C。后項=前項*遞增數(shù)列。1=1*1,2=1*2,6=2*3,24=6*4,下一個為120=24*5

1,4,8,13,16,20,0

A20B25C27D28

選B。每三項為一重復,依次相減得3,4,5。下個重復也為3,4,5,推知得25。

27,16,5,0,1/7

A16B1C0D2

選B。依次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這些數(shù)列部分也屬于組合數(shù)列,但由于與前面所講的和差,乘除,平方等關系不同,故在此列為

其他數(shù)列。這種數(shù)列一般難題也較多。

綜上所述,行政推理題大致就這些類型。至于經(jīng)驗,我想,要在熟練掌握各種簡單運算關系

的基礎上,多做練習,對各種常見數(shù)字形成一種知覺定勢,或者可以說是條件反射??吹竭@些數(shù)

字時,就能立即大致想到思路,達到這種程度,一般的數(shù)字推理題是難不了你了,考試時十道數(shù)

字推理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正確完成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