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送東陽馬生序中考試題匯編一、14對文章第一段的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B|C|D|15對文中畫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寫出了“我”的求知若渴。B變現了老師的脾氣暴躁。C寫出了“我”的膽小怯懦。D表現了老師的德隆望尊。16下列選項中,全都表現作者求學艱難的一項是()無從致書以觀無碩師、名人與游益慕圣賢之道門人弟子填其室無鮮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處其間同舍生皆被綺繡余因得遍觀群書ABCD17對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善用對比是本文的特色,通過“我”和“同舍生”的對比,突出了“我”求學的快樂。B“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寫出了學館條件之差,反襯了“我”學習的刻苦。C學習生活的艱苦沒
2、有動搖作者的求學意志,他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終于學有所成。D本文是一篇贈序,作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求馬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6?.下列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B或遇其叱咄/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C不敢出一言以復/復前行,欲窮其林D以衾擁覆,久而乃和/政通人和,百廢具興3.對下列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無從致書以觀一一不知道從哪里買書來看。B.離逆旅,主人曰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每在也只吃兩頓飯。C.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心里已經感覺到很快樂,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D.假諸人而后見也向很多人借才能
3、借得到書看。4.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濂的求學之路可以用“艱難”二字來概括:家貧吃穿條件差,讀書靠借和抄,拜師要離家遠途跋涉,求學還要看老師的臉色。B宋濂認為自己求學成功的秘訣在于勤奮:勤借書,勤抄書,勤讀書,勤拜師,勤提問。C宋濂覺得年輕人吃、穿、住、教師、用書等生活和讀書條件跟自己比起來都過于優(yōu)越,這反而不利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這是造成很多年輕人學業(yè)不精而品德出現偏差的主要原因。D作者認為,求學之道一要勤奮,二要虛心,三要專心,關鍵是要不怕吃苦,作者現身說法,勉勵馬君則更加刻苦向學,實際上也是對更多年輕人的殷切期望。三、余幼時即嗜學。 卒獲有所聞。6.解釋文中加
4、點的詞。(3分)(1)余幼時即嗜學( )(2)余因得遍觀群書( )(3)卒獲有所聞( )7.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以是人多以書假余8.選文中兩處提到“不敢”,分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品質或態(tài)度?(2分)四、某孝廉,家貧落魄,無以為生,貸于親友,皆莫之應。有一博徒,獨善遇之,時有饋遺,以資薪米。及公車北上,又為治裝,且贍其家。未幾,孝廉捷南宮,授縣令,感念舊恩,使人招之。謝不往,曰:“吾儕呼盧喝雉,使我居君之所仍日日外出從博徒游不于君官聲有損乎?非所以愛君也?!毙⒘耸谷速浿Ы?,亦不受,曰:“君雖日贈我千金,亦不過供我博場之一擲而已,徒傷君惠,而無救我貧,不如其已也。”誰謂市井中無
5、英雄哉!【注釋】孝廉:清明兩代對舉人的稱呼。公車北上:到京城應試。南宮:指進士考試。呼盧喝雉:指賭博。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A.無以為生賢能為之用 B.時有饋遺是以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C.及公車北上及郡下,詣太守 D.且瞻其家且焉置土石10.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 子斷句。(2分)使我居君之所仍日日外出從博徒游不于君官聲有損乎?1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2分)貸于親友,皆莫之應。12.作者為何贊嘆“博徒”是“英雄”?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五、【甲】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逸)【乙】精騎集序(節(jié)選) 秦觀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
6、。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比數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然有勤勞之勞,而常廢于善忘。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萬?!毙纳破湔f,因取“經”“傳”“子”“史”事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涸溨C戲謔的意思。旬朔之間:指十天一月之內。懲艾:懲戒。曩:從前。尋繹數終:從頭到尾翻尋幾次。搴:讀qin。善:認為是對的。勒:編輯。2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1)走送之 ()2)援疑質理()3)然負此自放()4)故雖有勤苦之勞()21請將選文中劃線的語
7、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2)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22請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2分)(1)【甲】文中宋濂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無師的困難,他是如何克服這一困難的?答:(2)【乙】文中秦觀在治學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問題,他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答:六、【甲】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
8、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乙】當余之從師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咀ⅰ考孜氖窃鴩獙懡o兒子的家信。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1)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 (2)余服官二十年()(3)四支僵勁不能動()(4)腰白玉之環(huán)()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A.余為少慰余不愿為大官B.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戴朱纓寶飾之帽C.可以處樂以衾擁覆D.太豐則吾不敢也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19.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語。(4分)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譯文:20.【甲】【乙】兩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
9、經歷勸誡后輩的。他們共同認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做到。(2分)七、乙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圣,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節(jié)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注解: 資盤纏。 審詳細。 稽探究、考察。 庶幾差不多。 子羔、原憲 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或遇其叱咄( )2)人之為學( )3)從鄉(xiāng)之先達
10、執(zhí)經叩問 ( )4)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 ( )2.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戶B.益慕圣賢之道 雖有子羔、原憲之賢C.俯身傾耳以請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賢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3.用現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2)夫以孔子之圣,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4甲乙兩段文字所談的都是為學之道,這兩段文字所說的道理,其共同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共同之處: 不同之處:5.閱讀甲乙兩文,請聯系自身談談你對學習態(tài)度的認識。八、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手自筆錄雖人有百手B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故患有所不辭也C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太
11、守歸而賓客從也D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若為傭耕10把“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常常手借抄來之書,隆冬時節(jié),十指凍僵仍毫不懈怠,足見“我”求學之“勤”。B遇師斥責,表情更恭順,理解更周到,沒有爭辯一句,足見“我”求學之“誠”。C寒冬大雪,身背書箱,拖著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見“我”求學之“艱”。D處服飾華麗的同學之間,雖然羨慕,卻堅守心中之樂,足見“我”求學之“精”。九【甲】傷仲永(節(jié)選)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12、,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1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限劃一處。(2分)余聞之也久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即書詩四句()稍稍賓客其父)無從致書以觀(同舍生皆被綺繡()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或以錢幣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嘗識書具嘗趨百里外C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每假借于藏書之家D還自揚州 手自筆錄14用現代
13、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15閱讀這兩則短文,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啟示?請寫出三點。(3分)十14對下面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余幼時即嗜學嗜學:愛好學習。 B既加冠加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要行冠禮,表示進入成年。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游:交往,外出旅游。 D燁然若神人燁然:光彩鮮明的樣子。15對下面句中加點的文言虛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以:因為 B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雖:雖然。 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尚且,況且。D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之:的。16對下面的文字,用現代
14、漢語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譯文: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B德隆望尊譯文: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C援疑質理譯文:提出疑難,詢問道理。D負篋曳屣譯文:背著衣被,拖著書箱。17下列對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屬臨別贈言。 B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作者年少時求學之艱難和用心之誠懇專一。C文章起筆就點出“嗜學”,為全文定下基調。D最后一句“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的作用是啟下,引出下文的對比。一、14.B 15. A 16. D 17. C三就能夠終于,最終譯文:因此很多人愿意把書借給我。第一個“不敢”,寫出了作者堅守誠信;第二個
15、“不敢”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恭敬、謙和。四B使我居君之所/仍日日外出/從博徒游/不于君官聲有損乎譯文:向親友們借錢物,(親友們)都沒有回應他的。答:這個“博徒”幫助別人不圖回報,有自知之明并能維護別人利益,所以,贊為“英雄” 。五20.(1)跑。 (2)詢問。但是,可是。勞累。(每詞1分,共4分)21.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2分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2分)22.(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2)因取“經”“傳”“子”“史”事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每問1分,共2分。)六【參考譯文】家中的人來軍營的,都說你舉止大方.我心里略感安慰。普通
16、人大多希望子孫們能當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孫)當大官,只求能成為讀書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儉自持,習慣勞苦,可以享受安樂。這就是君子。我為官二十年,從類不敢沾染半點官僚習氣,飲食起居,還遵循簡樸的家風,特別簡樸也可以,稍微豐盛也可以,太過豐盛我就不敢了。凡是官宦人家,又簡樸到奢侈容易,有奢侈到簡樸難。你的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你讀書不可以間斷,早晨要早起,不要敗壞我們從曾祖就傳下來的家風。17.(1)希望,盼望(2)做,當 (3)同“肢”,四肢 (4)腰間佩帶18.B19.你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20.勤奮,自持,能吃苦(或刻苦)甲 既加冠,益慕
17、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1、B 2、A有時 B地方區(qū)域等 C交往 D門 3、(1)曾經跑到百里之外,追隨本鄉(xiāng)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長者,拿著經書向他討教。(2)一個人做學問,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進步,那就會每天退步。4、(1)共同之處:要勤勉好學,做學問要與人研討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討交流的志同道合者)(2)不同之處:甲文從為學之難的角度說勤勉,也談了尊師之道;乙文談“為學”不進則退的道理,
18、要認真鉆研獨立思考,要出門學習生活(或開闊眼界)(不同點各講出一點即可得滿分)八9C10(我)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恭敬地請教。11D九11余聞之也/久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每句1分,滿分2分)12書寫 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作賓客 得到 通“披”,這里是穿的意思(每個詞1分,滿分4分)13B(2分)14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 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每句1分,有明顯錯誤不給分。滿分2分)15提示:可以從博覽群書、刻苦學習、誠心求教、人的天資與后天教育的關系、后天教育與成才的關系等方面來回答,言之成理皆可。(每點
19、1分,滿分3分)十14C 15B 16D 17D周清試題一【甲】余幼時即嗜學。 余因得遍觀群書?!疽摇刻K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fā)憤為學,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悉焚常所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祐間,與其二子軾、轍皆至京師。翰林學士歐陽修上其所著書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競效蘇氏為文章。 (宋史?蘇洵傳)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無從致書以觀()閉戶益讀書()8翻譯下列句子。(4分)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競效蘇氏為文章。9宋濂和蘇洵的讀書經歷有哪些異同?對你有什么啟發(fā)?(6分)二
20、、【甲】余幼時即嗜學。 卒獲有所聞?!疽摇吭S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者,吾非其師?!彼燹o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饑渴,然遭亂世,且貧無書。嘗從日者家見書疏義,因請寓宿,手抄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而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注釋:許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賢大學士。懷之河
21、內:懷,懷州。治所在河內(今河南沁陽)。過:過人之處。更:更換。日者:古時稱占卜的人。書:也叫尚書,書經。疏義:指為古書舊注所作的闡釋。寓宿:指在別人家借宿。易王輔嗣說:王輔嗣對易的解說。1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假 師謂其父母曰謂12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2分)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13兩則短文的主人公幼時讀書的經歷極為相似:因家貧,都做過的事。因求名師難,【甲】文中的“余”曾經;【乙】文中的許衡曾經“更三師”。因遭逢亂世,許衡又多了的經歷。兩人都格外珍惜學習的機會,發(fā)奮讀書,最后都學有所成。(3分)14如果將乙】文第二段刪去,是否會影響我們對許衡的優(yōu)秀品質的
22、認識?請說說你的意見。三、【甲】余幼時即嗜學。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疽摇夸哂资葘W,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后名讀書之齋曰:“七錄”。.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弗之怠負篋曳屣沃湯數次溥幼嗜學.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如是者六七始已。.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余因得遍觀群書.比較【甲】【乙】兩文,具體說說文中主人公在學習上的共同點有哪些。.讀了【甲】【乙】兩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和啟示,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四、【甲】余幼時即嗜學。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疽摇靠锖馇趯W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
23、,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注釋】匡衡:漢朝人。不逮:指隔壁燭光透不過來。逮,及、到。大姓:大戶人家。文不識:人名,姓文名不識。傭作:做工辛勤勞作。資:借。大學:大學問家。.解釋下面加點的字。每假借于藏書之家禮愈至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下列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門人弟子填其室或遇其叱咄B弗之怠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C鄰舍有燭而不逮以書映光而讀之D衡乃穿壁引其光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主人感嘆,
24、資給以書,遂成大學。.甲、乙兩個文段分別寫了哪些事例(故事)?甲文乙文.甲、乙兩個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謂都取得了成功。請從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談談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有益啟示。五【甲】余幼時即嗜學。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疽摇繒r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元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彼哪甓椝?,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一尺矣。.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字的意義無從致書以觀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而以書赴告同學者頤既覺.翻譯下面的文
25、言語句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師禮見顥于穎昌,相得甚歡。.甲乙兩文有寫作內容和表達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內容:感情:.甲乙兩都寫了天氣的寒冷,其寫作目的是否相同?為什么?六【甲】余幼時即嗜學。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疽摇糠吨傺投q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奮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薄咀⑨尅炕璧。夯璩晾Ь胼m:就。沃:澆。這是“洗”的意思。食不重肉:不多吃肉。.解釋加點的詞。余幼時即嗜學()錄畢
26、,走送之()益慕圣賢之道()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翻譯句子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甲、乙語段中的人物幼年時人生經歷有哪兩個主要共同點?.甲段中寫人物讀書刻苦的語句是:.甲文中“人多以書假余”的原因是:,乙文中范仲淹“被讒受貶”的原因是:。(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七【甲】既加冠,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疽摇咳酥疄閷W,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圣,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注解】孤陋:片面、淺陋。資:盤纏。審:詳細。庶幾:差不多。子羔、原憲: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以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研究
- 教育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與發(fā)展
- 技術促進教育與培訓領域的均衡發(fā)展
- 心理資本對學習行為的影響研究
- 從教育大數據看未來人才培養(yǎng)趨勢
- 教育信息化的視覺設計與傳播效果分析研究報告
- 教育機器人技術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 2025屆湖北省鄂州市吳都中學物理高二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教育技術在增強全民數字素養(yǎng)中的作用和價值體現
- 中職護理老師課件下載
- Unit4課后文章拓展訓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重鋼澳洲伊斯坦鑫鐵礦評估報告
- 《三國的世界》解說詞第二集
- 日立品牌推介方案
- DB44-T 1792-2015 自然保護區(qū)維管束植物多樣性調查與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 初中體育-武術十步拳教學課件設計
- 湖州市市級機關事業(yè)單位編外招聘考試試卷真題及答案2022
- 心內科科室現狀調研總結與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匯報
- 第三章 科學研究與科學方法論
- 山東黃金歸來莊礦業(yè)有限公司歸來莊金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秘書工作手記(套裝共3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