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的表現(xiàn)手法_第1頁
詩歌鑒賞的表現(xiàn)手法_第2頁
詩歌鑒賞的表現(xiàn)手法_第3頁
詩歌鑒賞的表現(xiàn)手法_第4頁
詩歌鑒賞的表現(xiàn)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歌鑒賞之,表現(xiàn)手法,提 醒,在古詩鑒賞中,命題者往往將“表達技巧、寫作特色、寫作技巧、藝術特色、表現(xiàn)手法 、寫作手法、手法”等幾種稱謂綜合使用,實則大同小異。答題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典型表現(xiàn)手法: 對比、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 抑揚結(jié)合、以小見大、托物言志 、用典、對寫法、反襯、白描、 細節(jié)描寫、起興、繪形繪色等。,靈活運用,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作判斷,.,觀祈雨 李 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 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 猶恐春陰咽管弦。,對比,.,雨后池上 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柳舞, 更作荷心萬點聲。,動靜結(jié)合,.,江城子 蘇軾(宋) 十年生死兩茫茫,

2、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虛實相生,.,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抑揚結(jié)合,.,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以小見大,.,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托物言志,.,浣溪沙 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用典,.

3、,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對寫法,.,鷓鴣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何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滿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略加分析。,反襯,.,逢雪宿芙蓉山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白描,.,細節(jié)描寫,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4、.,一般手法: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以景結(jié)情。,.,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借景抒情,.,端居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閑居。素秋:秋天的代稱。,.,問: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明手法)。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闡運用)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xiàn)色彩,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析效果),.,漁家傲 【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

5、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寓情于景,.,滁洲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問:這首詩在情與景的抒寫上有何特色?試略作分析。 答:詩人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明手法)詩人獨愛自甘寂寞安貧守節(jié)的澗邊幽草,無意居高媚時的黃鸝。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闡運用)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析效果),.,從軍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

6、城。,以景結(jié)情,.,原題重現(xiàn)溫故知新,.,春日客感 黃景仁 只有鄉(xiāng)心落雁前,更無佳興慰華年。 人間別是銷魂事,客里春非望遠天。 久病花辰常聽雨,獨行草路自生煙。 耳邊隱隱清江漲,多少歸人下水船。,.,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技巧?請簡要分析。,(1)融情于景。頸聯(lián)景中寓情,雖是繁花似錦芳草萋青的春日,但詩人聽到的卻是雨聲淅瀝,看到的是煙霧迷蒙,“煙”“雨”之景中,融入了濃濃的悲情。(2分) (2)反襯手法。尾聯(lián)以江水上漲,別的游子乘船回家,反襯了詩人有家難歸的惆悵,突出了思鄉(xiāng)之情。(2分),.,卜算子漫興 辛棄疾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

7、。萬一朝家舉力田,舍我其誰也?,.,賞析這首詞上闋所運用的主要手法。,運用了對比手法,(1分)用李廣英勇善戰(zhàn)難封侯與李蔡才能平庸卻封侯作對比,突出了李廣的悲劇命運(2分)作者以李廣自比,表達了心中的憤憤不平。(1分),.,試題傳真:09年詩歌鑒賞題,鷓鴣(zh g)天代人賦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 詞的最后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4分),.,(1)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xiāng)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

8、菜花相對比,(2分) (2)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2分),.,實戰(zhàn)演練,.,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淮村兵后 戴復古 小桃無主自開花, 煙草茫茫帶晚鴉。 幾處敗垣圍故井, 向來一一是人家。 注:南宋時,金兵曾一再侵占淮河地區(qū),給那里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本詩最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運用了對比表現(xiàn)手法。(1分) 將淮河兩岸的村莊過去的富庶興旺與現(xiàn)在的殘破冷寂相對比(2分)抒發(fā)了作者對戰(zhàn)爭的無比憤恨。(1分),.,提問方式:這首詩(詞)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試作分析。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詞)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手法,表現(xiàn)手法或手法)。 詩人(詞人)是怎

9、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試從某一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整體考查、局部考查),.,1、什么手法? 2、主要手法? 3、什么手法?什么感情? 考查全詩(詞) 考查某一聯(lián)、某一句、某兩聯(lián)、 上闋、 下闋。,.,答題三步驟, 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結(jié)合詩句闡釋如何運用了這種手法。(分析)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處,表達 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作用,主旨),.,溫馨提醒,表現(xiàn)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綜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 結(jié)合詩句分析要具體,不能脫離詩句本身架空分析。 總結(jié)概括要力求準確,反復篩選用詞。,.,例題分析1,早 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

10、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參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襯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體現(xiàn)了詩人親近自然的樂趣,這首詩在寫景方面有哪些特點?,答案要點: A、a.繪形繪色,詩中有畫,突出色彩的描寫。 b.以聲襯寂,動靜結(jié)合,情景交融。B、渲染了悠閑恬淡的靜謐氣氛.,.,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鑒賞。,望江南 超然臺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

11、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上闋描寫的是超然臺下“春未老”之景,下闋抒發(fā)的是春雖未老,人卻的無奈之中的思鄉(xiāng)之情。這首詞情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初入淮河四絕句(三),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 只余鷗鶩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xiàn)已成為宋、全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1)此詩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寫景。 (2)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

12、家南北分離的痛苦和無奈。后兩句虛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國家不統(tǒng)一,人民不能自由往來的殘酷現(xiàn)實。 (3)作者通過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渴望國家統(tǒng)一,人們能過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送夏侯審校書東歸 錢 起 楚鄉(xiāng)飛鳥沒,獨與碧云還。 破鏡催歸客, 殘陽見舊山。 詩成流水上, 夢盡落花間。 儻寄相思字, 愁人定解顏。,【注】 夏侯審:唐德宗建中元年中進士,曾任校書郎。楚鄉(xiāng):指夏侯審的故鄉(xiāng)安徽亳州譙縣,該縣舊屬楚地,故稱。 (1)此詩首聯(lián)主要使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案】 (1)運用比興手法,(1分)營造出朋友離別的依戀氛圍,為下文具體抒寫惜別深情作鋪墊。(1分),.

13、,表達技巧鑒賞之,修辭手法鑒賞,.,常見修辭格表達效果,比喻、比擬:描繪事物生動、形象、鮮明。增強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議論中使深奧道理淺顯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 夸張: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質(zhì)和特征,便于抒發(fā)強烈的感情。 對偶:音節(jié)整齊勻稱,節(jié)奏鮮明,有結(jié)構(gòu)美和音樂美。 頂真:具有回環(huán)跌宕的旋律美。,.,二、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反問、設問、通感等,1、比喻:詩詞當中經(jīng)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化虛為實、把抽象事物具體形象化的藝術效果。例如: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比

14、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xiàn)出意象的情態(tài)特征。 蘭溪棹zho歌(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如眉”:以眉喻月,描繪了當時月亮的形狀并體現(xiàn)出了它的清秀?!扮R”: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思考:第二句詩用了什么手法? “馬策”和“刀環(huán)”都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前者指戰(zhàn)馬,后者指武器,合起來指代戰(zhàn)爭,一、二兩句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怨恨之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用顏色“綠”代替綠葉,用

15、顏色“紅”代替紅花。語言簡潔而意味無窮。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2、借代:,.,3、比擬(擬人、擬物),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y 好是春風湖上亭, 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 欲別頻啼四五聲。 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齊安郡中偶題 杜 牧,兩竿落日溪橋上, 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 一時回首背西風。 問: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

16、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風荷原本無情,不應有恨。風荷之恨是從詩人的心目中呈現(xiàn)的。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貫注到無生命的風荷之中,帶著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風荷“相倚”、“回首”之狀,覺得它們似若有情,心懷恨事,因而把對外界物態(tài)的描摹與自我內(nèi)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為一。這里,表面寫的是綠荷之恨,實則物中見我,寫的是詩人之恨。,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細草搖頭-指微風吹來,儂第一人稱代詞,我。多見于古詩

17、文。 披襟-敞開衣襟。攔得-擋住,承受。 碧傘指荷葉 詩的一、二兩句寫,在一個酷暑的傍晚,詩人來到荷池上渴望飽嘗一陣快風,用“細草搖頭”來襯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時是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鮮活生動,富有情趣。詩的三、四句寫,正因為自己深感余熱盈懷,所以覺得荷花也害怕熱氣,到了傍晚還深深躲在荷葉底下不愿露面,表現(xiàn)了詩人的欣喜,喜悅之情。用小荷的情來表現(xiàn)詩人自己的情。用荷花的“深藏”來寫出天氣之熱,化靜為動,富有動態(tài)美。整首詩充滿生活氣息,新鮮、輕松,寫的是熱,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4、夸張:在浪漫主義詩歌中,夸張的手法隨處可見。如“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8、)“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 游 (68歲所作)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三萬里”“五千仞”“淚盡”都是夸張,把詩人對故國山河的熱愛、對遺民的深切同情、對偏安江南不思進取的投降派的滿腔憤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5、設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jié)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也即自問自答) (元曲小令)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 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 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有釃(sh)酒臨

19、江”二句:此處指曹操臨江飲酒,橫握長矛吟詩,可謂一代英雄。釃酒:飲酒。槊(shu):長矛。 紫蓋黃旗:指一種云氣,也叫紫云,形狀如黃旗紫傘。按照古代迷信說法,黃旗紫蓋狀的云氣在哪里出現(xiàn),哪里就會有真龍?zhí)熳?。此處指東吳孫權(quán)建立了帝業(yè)。 赤壁東風:指東吳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 更驚起南陽臥龍:諸葛亮出山后輔助劉備建立統(tǒng)一大業(yè)。南陽臥龍:諸葛亮曾隱居于南陽臥龍崗,人稱臥龍先生。 八陣圖:諸葛亮所作的陣形。 西蜀:三國之一,又稱蜀漢,歷史上把劉備建立的國家稱為西蜀。 江東:指三國時孫權(quán)建立的吳國,地處江東,又稱東吳。 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yè)績。,.,6、反問 用疑問

20、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diào)了歷史之必然。,.,7、通感 聽箏 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精。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這首詩題目是“聽箏”,首聯(lián)即寫詩人凝神細聽,頷聯(lián)主要運用什么藝術手法來描寫音樂給聽者帶來的感受?,.,(1)運用通感的藝術手法來描寫聽到的音樂的美,將抽象的箏樂具體化,(2)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追逐樂聲的過程比做“逐春風知柳態(tài),隨啼鳥識花精”的過程,形象生動使讀者切身感受到音樂的悲切

21、和變化莫測的情思傷感。 頷聯(lián)主要運用比喻(或“通感”)修辭,通過對“柳態(tài)”和“啼鳥”的描摹寫出了分別后的傷感和思念;以視覺寫聽覺,化無形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9、雙關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詩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女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通過這兩句極其形象又極其樸素的詩,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08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周德清 長江萬里白如練

22、,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注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將江帆比作疾箭,將下瀉的山泉比作閃電,將天上一字排開的飛鴻比作一條線等。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比擬,如說新月“學”扇。,.,表達技巧鑒賞之,表達方式鑒賞,.,記敘、議論、描寫、抒情,西江月遣興 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

23、手推松曰:“去!”,一、表達方式,在借詼諧幽默之筆達發(fā)泄內(nèi)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們還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而憂心忡忡,滿腹牢騷和委屈,不便明說而又不能不說,所以,只好借用這種方式,來暢快淋漓地宣泄他的真情實感。,.,記敘、議論、描寫、抒情,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勝敗這種事是兵家難以預料的事, 但是能忍受失敗和恥辱才是男兒。 江東的子弟人才濟濟, 如果項羽愿意重返江東,可能還會卷土重來。,.,記敘、議論、抒情、描寫,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 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 是綠肥紅瘦。,分析

24、是否恰當: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對春光留戀和惜別的一種傷感情緒。,.,思考:王維的山水詩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寓動于靜”或“動中顯靜”,請以第三聯(lián)為例,對此做簡要的分析。,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魚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記敘、議論、抒情、描寫,.,結(jié) 構(gòu),.,(二)首尾照應 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 我對照的方式,來抒發(fā)自己或他人情感,如:,析:此詩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靶脑谔焐健?與“當年”句相應;“身老蒼州”與“關河夢”句相應,構(gòu)成對照,抒發(fā)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

25、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反饋 總 結(jié),1詩歌鑒賞三環(huán)節(jié):讀懂詩歌審清題意答出規(guī)范,2答題三步驟:準確指出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是怎樣運用這一手法的運用這一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課堂練習,說說下列詩句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 1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3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 ) 4 楊柳岸曉風殘月。 ( ) 5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 6 檣櫓灰飛煙滅。 ( ) 7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 ) 8 寒山

26、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 詠鷹(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起興,用典,借代,互文,白描,小 試 吧,襯托,判斷下列詩句的修辭手法,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荷花嬌欲語,愁煞蕩舟人。,借代,設問,夸張,雙關對偶擬人,設問,擬人,借代,對比,夸張,小 試 吧,.,提問變體: (1)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2)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 (3)這首詩寫法上有何特點? 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的?,這首詩(或哪一

27、聯(lián))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提問方式:,2評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2評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問:該詩主要運用了何種藝術手法?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第二步)“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欲別頻啼四五聲”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第一步)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xiàn)惜別之情。),.,兩首詩都應用了對比(或?qū)φ?、映襯)手法(2分) 第一首宮內(nèi)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

28、飛血陰云,分外寒冷;宮內(nèi)綠樹成陰,溫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1分),3比較異同型,(2007湖北)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華清宮 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 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約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并作 (4分),簡要說明。,.,(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 (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驟一) 把水

29、面比作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檻柱,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步驟二) 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步驟三),(2005全國卷三) 雨后池上 劉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檻。 東風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萬點聲。,(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1.(08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周德清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

30、種修辭方法。,答: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將江帆比作疾箭,將下瀉的山泉比作閃電,將天上一字排開的飛鴻比作一條線等。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比擬,如說新月“學”扇。,.,2.閱讀下面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陶者 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問:這首詩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比,詩歌把長年辛勞而居室簡陋的陶者與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的憤慨之情。,.,3、2006年全國高考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 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滿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略加分析。,這里以鴉歸巢與人不能歸家對比,表達出作者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古詩詞表達技巧,3.表達方式,1.表現(xiàn)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