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樂四上《音樂家海頓》課件2.ppt_第1頁
湘教版音樂四上《音樂家海頓》課件2.ppt_第2頁
湘教版音樂四上《音樂家海頓》課件2.ppt_第3頁
湘教版音樂四上《音樂家海頓》課件2.ppt_第4頁
湘教版音樂四上《音樂家海頓》課件2.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 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一、海 頓 的 生 平 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年 ( 77歲),1 . 童年: 海頓出生于奧地利東部奧匈邊界的一個小鎮(zhèn)。 那里聚集了奧地利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 和克羅地亞人。 家鄉(xiāng)多民族的民間音樂對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起了潛 移默化的影響。,海頓的父親是車輪匠。 海頓6歲師從一位叔叔。 8歲在維也納教堂唱詩班當歌童。 海頓變聲后開始靠教書和臨時工作維生, 自學羽管鍵琴、提琴和對位法, 曾跟一位意大利作曲家學習作曲。,2 . 在埃斯特哈齊宮廷工作的時期 1761年起(29歲), 海頓到埃斯特哈齊宮廷任職長達

2、30年。,埃斯特哈齊宮廷 擁有: 兩個劇院、兩個大音樂廳; 一個樂隊(海頓將其由10人擴大到約25人); 約12名歌劇演唱家; 經(jīng)常從奧地利、意大利及其他地方 邀請優(yōu)秀的 音樂家來演出。 每周演出二部歌劇和兩場長的音樂會; 各種客串演出的歌劇或音樂會; 幾乎每日一場室內(nèi)樂演奏。,40、50歲期間,海頓獲得了一些自由, 經(jīng)常受約給歐洲各國出版商及個人寫作。 1790年(海頓58歲)親王死后,海頓搬到維 也納住進了自己的房子; 雖仍受聘于親王的繼承人,卻自由得多,可以 將更多的精力從事自己的創(chuàng)作。,3 . 晚年: 60歲左右,海頓兩次應邀,長途跋涉,不顧 語言的困難,前往倫敦訪問。 海頓在倫敦受到

3、皇族、貴族的款待; 并獲得牛津大學授予的榮譽音樂博士學位。,海頓受倫敦樂隊的規(guī)模和質(zhì)量所啟發(fā),譜寫了 著名的“倫敦交響曲”共12部。 海頓受亨德爾音樂的啟發(fā),寫了清唱劇創(chuàng)世 紀、四季。 海頓的晚年, 在維也納和全歐享有很高的名聲。,1809年(77歲), 海頓在拿破侖的炮聲中病逝于維也納。 海頓的葬禮上,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 參加葬禮的人中也有法國官兵。,二、海 頓 的 音 樂 創(chuàng) 作,海頓被尊稱為: “交響曲之父” “弦樂四重奏之父”, 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都不是由海頓首創(chuàng)的; 但這兩種器樂形式在海頓的鉆研與創(chuàng)作中, 進入了成熟階段。,交響樂隊(雙管編制),室內(nèi)樂:弦樂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 第

4、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海頓對交響樂的重要貢獻: 交響樂隊的編制(課件) 交響曲的四個樂章 奏鳴曲式,交 響 樂 隊 的 編 制 一、弦樂器組: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二、木管樂器組: 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 三、銅管樂器組: 小號、圓號、長號、大號。 四、打擊樂器組: 定音鼓、鑼、三角鐵等。,“雙 管 ” 編 制 交 響 樂 隊 弦樂器組: 第一小提琴12 第二小提琴10 中提琴8 大提琴6 低音提琴4 木管器組: 長笛 雙簧管 單簧管 大管 各2 銅管器組: 圓號4 小號2 長號3 大號1,交 響 曲 的 結(jié) 構(gòu)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快板 第二樂章:復三部曲式或變奏曲

5、,慢板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者諧謔曲,中、快板 第四樂章:奏鳴曲或回旋曲式,快板,奏 鳴 曲 式:,A:第一部分 呈 示 部,主部主題 (主調(diào)),連接部,副部主題 (屬調(diào)),結(jié)束部,B:第二部分 展 開 部,運用呈示部中的素材進行展開,形成發(fā)展、變化, 甚至是戲劇性沖突。,A:第三部分 再 現(xiàn) 部,主部主題 (主調(diào)),連接部,副部主題 (主調(diào)),結(jié)束部,引子,引子,最初演奏交響樂的管弦樂隊, 只包含: 五把小提琴、 一把大提琴、 一把低音提琴、一只長笛、 兩只雙簧管、兩只大管、兩只圓號; 共約十四人。 經(jīng)過海頓的努力,樂隊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形成 了完整的雙管編制,總?cè)藬?shù)達到二十余人。,海頓的創(chuàng)作

6、浩如煙海難于統(tǒng)計。 海頓在世時沒有留下完整可靠的目錄。 現(xiàn)統(tǒng)計海頓作品有: 、108首交響曲; 68首四重奏; 47首鋼琴奏鳴曲; 、大量序曲、協(xié)奏曲、嬉游曲、小夜曲、 上低音維奧爾琴三重奏、弦樂三重奏、 鋼琴三重奏及其他室內(nèi)樂; 、 26部歌??; 4部清唱劇; 及歌曲、詠嘆調(diào)、康塔 塔、彌撒等等。,海頓在維也納郊外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齊的宮 邸當了近三十年的宮廷樂長,寫作了大量的娛樂 曲、交響曲、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鋼琴奏鳴 曲和各種協(xié)奏曲。 海頓最優(yōu)秀的作品都是擺脫了宮廷的羈絆以后 創(chuàng)作的。 如: 十二部倫敦交響曲 清唱劇創(chuàng)世紀和四季,器樂: 海頓的在原來以風俗性為主的器樂作品中注入 了

7、戲劇性和標題性,并用獨特的手法,塑造出鮮明 生動的音樂形象。 (例:告別、驚愕交響曲),聲樂: 最突出的是清唱?。?創(chuàng)世紀(1798年) 四季 (1801年) 這兩部作品是海頓在倫敦聽了亨德爾的彌撒 亞受感動和啟發(fā)后寫的。,創(chuàng)世紀的歌詞根據(jù)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紀及 彌爾頓的失樂園改寫; 四季根據(jù)蘇格蘭詩人詹姆斯湯姆森的詩篇 改寫,描寫農(nóng)民一年四季的勞動和快樂。,創(chuàng)世紀 、四季的題材都同宗教題材有 聯(lián)系。 但實際上,深刻體現(xiàn)了十八世紀的時代精神。 兩者均謳歌了自然和人類在樸素的生活中的歡 樂。 它們是啟蒙主義思想的生動體現(xiàn)。 其中四季可以說已經(jīng)完美地實現(xiàn)了清唱 劇的世俗化。,三、海 頓 經(jīng) 典 作 品

8、欣 賞,1. 小夜曲 又名如歌的行板。 原F大調(diào)第十七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 2. 驚愕交響曲 第二樂章 附: 3. 中國弦樂作品良宵 白毛女 紅色娘子軍 4. 雅尼的音樂,例一 : 驚愕交響曲 1791年,海頓第一次去倫敦演出自己的作品, 發(fā)覺有些貴夫人聽音樂會心不在焉,他就在G大 調(diào)交響曲中和她們開了一個玩笑: 第二樂章緩慢的變奏曲主題演奏的很輕,主題 重復演奏時聲音更輕,貴夫人們都在異常安靜的音 樂中昏昏欲睡 突然,樂隊伴著定音鼓的敲打,奏出了一個強 烈的和弦,有如晴天霹靂,把睡眼惺忪的貴夫人們 嚇了一跳。 因此,被稱為驚愕交響曲。,海頓:驚愕交響曲 第二樂章 慢板 變奏曲式,A,主題,A

9、,1,變奏 1,A,2,變奏 2,A,3,變奏 3,A,4,變奏 4,A,主題再現(xiàn),主題,主題:弦樂 主題重復:弦樂弱處理(打擊樂與樂隊全奏:驚愕) 主題:弦樂 主題重復:弦樂、木管樂,第一變奏,主題:弦樂低聲部;弦樂高聲部對位。 主題重復:弦樂低聲部;弦樂高聲部對位。 主題:弦樂低聲部;弦樂高聲部對位。 主題重復:弦樂低聲部;弦樂高聲部對位。,2第二 變奏,主題:轉(zhuǎn)同名小調(diào),弦樂低聲部;弦樂高聲部對答, 主題重復:轉(zhuǎn)同名小調(diào),弦樂低聲部;弦樂高聲部對答。 發(fā)展部分:弦樂,進行曲節(jié)奏。,第三變奏,主題:雙簧管,節(jié)奏細分;小提琴伴奏音型。 主題重復:弦樂;長笛對位。 主題:弦樂;長笛對位。 主題

10、重復:弦樂;長笛對位。,木管樂與弦樂的對位。,第四變奏,主題:高潮部分,銅管樂主題;弦樂對位。 主題:漸慢,弦樂抒情發(fā)展部分。,A主題再現(xiàn),主題:銅管樂與弦樂 主題:漸慢,雙簧管、大管等木管樂為主,漸弱結(jié)束。,例二 : 小夜曲 又名如歌的行板 弦樂四重奏 約作于1762年 原為所作F大調(diào)第十七弦樂四重奏 第二樂章 后被改編為: 管弦樂曲 小提琴曲 吉他曲 等,室內(nèi)樂:弦樂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原曲用弦樂四重奏形式演出。 第一小提琴帶上弱音器奏出的小夜曲旋律流暢 而親切,充滿了歡快的情緒。 其他三個聲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用撥弦奏法奏出吉他伴奏的效果。,這首小

11、夜曲色彩明朗,輕快的漫步節(jié)奏和娓娓 動聽的旋律,具有一種典雅質(zhì)樸的情調(diào),表現(xiàn)了無 憂無慮的意境。 在展開過程中的旋律進行,時而出現(xiàn)極其自然 的大跳音程,使曲調(diào)更富于生氣。,奏 鳴 曲 式:,A:第一部分 呈 示 部,主部主題 (主調(diào)),連接部,副部主題 (屬調(diào)),結(jié)束部,B:第二部分 展 開 部,運用呈示部中的素材進行展開,形成發(fā)展、變化, 甚至是戲劇性沖突。,A:第三部分 再 現(xiàn) 部,主部主題 (主調(diào)),連接部,副部主題 (主調(diào)),結(jié)束部,引子,引子,海頓小夜曲,呈示部(帶重復),主部主題:小提琴(其他聲部撥奏)。 連接部:過渡,向高音區(qū)遞進。 副部主題:轉(zhuǎn)屬調(diào),小提琴高音區(qū)。 結(jié)束部:返回

12、中低音區(qū)。,展開部,主部主題素材,小節(jié)展開部分。,再現(xiàn)部,主部主題:小提琴(其他聲部撥奏)。 連接部:過渡。 副部主題:在主調(diào)上再現(xiàn)。 結(jié)束部:在主調(diào)上結(jié)束。,例三:中國管弦樂曲北風吹 三部曲式 引子,長笛與豎琴,呈示部,“北風吹”主題:弦樂 “北風吹”主題重復與發(fā)展:弦樂、木管 (長笛、雙簧管),發(fā)展部,“發(fā)展”主題:大提琴與木管(長笛、雙簧管的復調(diào)對位),再現(xiàn)部,“北風吹”主題:弦樂 “北風吹”主題重復與發(fā)展:弦樂、木管(長笛、雙簧管),例四:中國管弦樂曲紅色娘子軍,第一部分女 戰(zhàn) 士的 舞 蹈(三部曲式),A 呈示部(快板) 女戰(zhàn)士的舞蹈主題,引子 萬全河邊的景色主題,雙簧管與豎琴,木管(單簧管)弦樂 銅管 弦樂,B 發(fā)展部(慢板) 抒情主題,大提琴小提琴 長笛,A 再現(xiàn)部(快板) 女戰(zhàn)士的舞蹈主題,木管(單簧管)弦樂 銅管 弦樂,結(jié)尾 引子主題的發(fā)展變化,第二部分:軍民魚水情,過 渡 部 分(第二部分的引子),主題 “萬全河水”,雙簧管主題;長笛對位,弦樂結(jié)尾,主題1 “萬全河水”,小提琴主題;銅管對位,弦樂與銅管的發(fā)展,主題2 “萬全河水”,弦樂主題;銅管對位, 弦樂與銅管的結(jié)尾,大管單簧管弦樂,例五:告別交響曲 1772年,海頓和樂隊隊員們伴著埃斯特哈齊公爵長 期滯留在維也納郊外的夏宮里,久久不能回到維也納家中 和家人團聚,大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