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過程控制解析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25/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1.gif)
![化學反應過程控制解析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25/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2.gif)
![化學反應過程控制解析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25/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3.gif)
![化學反應過程控制解析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25/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4.gif)
![化學反應過程控制解析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25/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469f93a9-22ec-4e1c-b997-9f1b705fbf4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化學反應過程控制,2,化學反應過程,化學反應過程是一種或幾種物質變成另一種或另幾種物質的過程。一般可用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式中,A、B等稱為反應物,C、D等稱為生成物。 a、b、c、d等則表示相應物質在反應中消耗或生成的摩爾比例數(shù); Q為反應的熱效應,Q值可以從手冊中獲得,或用實驗測量的方法獲得。例如,氨合成反應可寫成 上式表示每3摩爾的氫氣與1摩爾的氮氣,可生成2摩爾的氨,并且產(chǎn)生熱量Q。,3,化學反應過程的特點,遵循物質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料平衡,能量也平衡; 反應嚴格地按反應方程式所示的摩爾比例進行; 反應過程中,除發(fā)生化學變化外,還發(fā)生物理變化,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溫
2、度和體積的變化; 許多反應需在一定的溫度、壓力和催化劑存在等條件下才能進行。 化學反應在化學反應器中進行,它經(jīng)常是整個生產(chǎn)過程的核心。 化學反應器是化工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的重要設備之一,4,化工反應指標測量,化工生產(chǎn)工藝上要求的指標是達到一定的轉化率和反應深度,是一種成分指標。目前成分在線測量還有一定難度。在一定條件下,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和壓力可以反映產(chǎn)品的成分,即間接反映轉化率和反應深度。當壓力恒定(或已知時),可以用溫度來表征轉化率和反應深度。 反應過程的可控因素有進料溫度、濃度,引發(fā)劑的添加量,物料的停留時間與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和壓力等。,5,化學反應器的類型,按照化學反應器進出物料的狀況,可以
3、分為間歇式反應器與連續(xù)式反應器兩類。 間歇式反應器通常應用于生產(chǎn)批量小、反應時間長或在反應的全過程中,對反應溫度、壓力有嚴格要求的場合。間歇式反應器的控制大多采用時間程序控制方式,即設定值按照一個預先規(guī)定的時間程序變化,因此屬一種隨動控制系統(tǒng)。(軌線控制) 連續(xù)式反應器用于基本化工產(chǎn)品生產(chǎn),連同前后工序一起連續(xù)而平穩(wěn)地生產(chǎn)。對于連續(xù)反應器,為了保持反應的正常進行,希望控制反應器內(nèi)的若干關鍵工藝參數(shù)(例如溫度、壓力、成分等)的穩(wěn)定。通常為定值控制系統(tǒng)。,6,化學反應器的類型,按照物料的流程,化學反應器可分為單程與循環(huán)兩類。 當反應轉化率和收率足夠高時,可以采用單程反應方式。物料通過反應器后,不再
4、循環(huán)進行再次反應,如圖(a)所示,這種方式能耗較小。在單程反應系統(tǒng)中常用的操縱變量有進料溫度、進料濃度、進料流量和加入或移去的熱量等四個變量。 若反應速度比較慢、平衡常數(shù)比較小的情況下,物料一次通過反應器的轉化過程很不完善,必須將反應產(chǎn)物進行分離,把未反應的物料與新鮮的反應物混合后,再次進入反應器反應,如圖(b)所示。 對于循環(huán)式反應器,除了上述四個變量可供選擇作為操縱變量外,又增加了一個循環(huán)量。,7,化學反應流程,8,循環(huán)式反應器,如在進料中混有惰性物質,則隨著循環(huán)的進行,將引起惰性物質的積聚,從而影響反應的正常進行,為此必須將循環(huán)物料部分放空。例如合成氨過程中的合成氣中,常含有甲烷等惰性氣
5、體,如不放空部分循環(huán)氣,則惰性氣體的含量就會不斷增高。 化學反應的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有些反應過程,在較高的溫度下,雖然具有較高的轉化率。但由于副反應的存在,同時引起了副產(chǎn)物的增加。這樣就不得不降低反應溫度來抑制副反應,這樣同時降低了主反應的轉化率。此時,在工藝流程的安排上只得采用循環(huán)型的流程。 循環(huán)型反應器中除了反應物的循環(huán)外,有時也有溶劑的循環(huán)使用和為了防止反應過于劇烈而在進料中加入部分反應產(chǎn)物等多種形式。,9,化學反應器的類型,反應器的結構形式有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流化床等多種反應器形式,它們適用于不同的化學反應,對象特性和對控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0,釜式反應器,連續(xù)聚合釜
6、是釜式反應器的一例,如圖中(a)所示。單體以一定的流量連續(xù)進入反應釜,反應物在釜內(nèi)經(jīng)歷一定的停留時間(取決于物料流量和釜的有效容積),反應產(chǎn)物連續(xù)由釜內(nèi)流出。 間歇式釜式反應器是另一種常見的反應器,它是將一種反應物先注入反應釜內(nèi),然后控制另一種反應物的注入過程,直到整個反應過程完成,一次排出反應生成物,開始另一循環(huán)。 釜式反應器一般帶攪拌器,使反應物充分均勻。 許多釜式反應器帶有夾套,按照反應的熱效應,通過夾套對反應過程進行冷卻或加熱。有些情況,由于反應階段的不同,需要在反應初期進行加熱,而隨著反應的進行,在反應的中期和末期進行冷卻。,11,釜式反應器的控制,反應工藝要求的目標通常是達到一定的
7、轉化率和反應深度,但直接對其測量有困難。 因此,往往代之以溫度來間接表征。 可控因素是進料溫度、濃度、引發(fā)劑的添加量、停留時間與釜溫等。 對于小型反應釜,特別帶攪拌器時,對象特性可以用集中參數(shù)描述,控制比較方便。 大型反應釜,對象特性要用分布參數(shù)描述,控制復雜,因此反應釜一般都較小。,12,管式反應器,管式反應器結構非常簡單,就是一根管道,如圖(b)所示。管式反應器是連續(xù)反應器。 通常也用加熱或冷卻來解決反應的熱效應問題。管式反應器是一個典型的分布參數(shù)對象,各點溫度和成分都不相同。 工程上為了方便,也常將它處理成具有集中參數(shù)的對象。 管式反應器是典型的大滯后對象。 圖(c)所示的塔式反應器與管
8、式反應器特性十分相似。它往往伴有物料的逆向混合過程。 塔式反應器也是一連續(xù)反應器,應用十分廣泛。,13,固定床反應器,固定床反應器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反應器,如圖(d)所示。如二氧化硫氧化反應器,合成氨生產(chǎn)過程中的變換爐、合成塔都屬于這一類型。當需要較大的傳熱面積時,也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如圖(e)所示。 2SO2+O2=2SO3 CO+H2O = CO2+H2 這類反應器目前應用仍很廣泛,特別當催化劑價格昂貴或易破損時用得較多。 就對象特性而言,固定床反應器嚴格說來也是一個分布參數(shù)系統(tǒng),但工程上仍然處理成集中參數(shù)系統(tǒng)。,14,流化床和移動床反應器,流化床也稱為“沸騰床”,在氣-固或液-固兩相
9、反應中,為了增加反應物之間的接觸,強化反應過程,將固相物質懸浮于流體之中,例如硫酸生產(chǎn)中的黃鐵礦焙燒爐。 沸騰狀況直接影響反應的進行,必須保證合適的流體速度和沸騰層的高度,以獲得良好的反應效果。 在氣-固相接觸反應中,若催化劑需要再生時,可采用移動床反應器,催化劑從反應器頂部加入,懸浮于氣相之中,逐漸下沉,經(jīng)外部提升后重新加入反應器, 這類反應器需要控制的變量較多,如反應溫度、氣流速度、催化劑的藏量、反應器內(nèi)壓力、反應器與再生器的壓差等??刂茖ο蟮奶匦詮碗s,是一種較難控制的反應器。,15,流化床和移動床反應器可以通過改變原料入口溫度,也可以通過改變進入流化床的冷劑流量,控制反應溫度。 由于流化
10、床中固體物料懸浮在空中,氣流的速度直接影響流化床的沸騰狀況,也影響反應過程。因此,在流化床控制中必須保證合適的氣流速度和沸騰層的高度,以保證反應效果。,流化床反應器,16,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1)化學反應速度及其影響因素 化學反應速度定義為:單位時間單位反應體積中某一物質摩爾數(shù)的變化率 式中,ri;為物質i的反應速度,mol(m3s);ni為物質i的摩爾數(shù);t為反應時間,s;VR為反應體積,m3;ci為物質r的摩爾濃度,molm3,17,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對于不可逆反應,生成物的反應速度為正值;而反應物反應速度為負值。對于下述反應 各物質的反應速度關系為 例如 有,18,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
11、,(2)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對不可逆反應,反應速度與反應物濃度的關系為 (6) rC為組分C的生成速度; cA,cB分別為反應物A和B的摩爾濃度;、分別為反應物A和B的反應級數(shù),可以是正數(shù)或負數(shù)、分數(shù)或整數(shù);K稱為反應速度常數(shù)。根據(jù)式(6),顯然、值為正時,相應的物質濃度越大,反應速度也越大;若數(shù)值等于零,該物質濃度對反應速度沒有影響;若數(shù)值為負時,該物質濃度增加,會抑制反應,使反應速度下降。,19,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對于氣相反應,由于壓壓與濃度存在對應關系,所以反應速度可以用分壓p表示 (7) 式中,pA、pB分別為反應物A和B的分壓。 (6)、(7)式中,物質A稱級反應物,物質B稱級反
12、應物,整個反應稱+級反應。,20,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對可逆反應 ,式(6)所示的反應速度為正反應速度;逆反應速度表達式與式(6)類似,只是濃度分別為產(chǎn)物C和D的濃度,反應級數(shù)為、(與、值不一定相同)。對于可逆反應,總的反應速度為正逆反應速度之差 (8) 式中,rC為組分C總的生成速度;Kl、K2分別為正向與逆向反應的反應速度常數(shù)。對于可逆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不斷下降,生成物的濃度不斷上升。總的反應速度隨反應深度的增加而減小,最后反應速度等于零,達到平衡。,21,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對于不是單一的反應,例如對于平行反應(AB,AC)、串聯(lián)反應(ABC),則總的反應速度是幾個反應速
13、度的代數(shù)和,即 平行反應 串聯(lián)反應,22,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非常復雜,常見的影響情況如圖所示。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反應速度呈指數(shù)增長趨勢。溫度和反應速度的關系,通常用阿累尼烏斯公式表示 式中,K為反應速度常數(shù);K0稱為頻率因子 ; R為氣體常數(shù),R=8.3196KJ(molK),E為活化能,表示使反應物分子成為能進行反應的分子(稱活化分子)所需的平均能量,單位為kJmol,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活化能可視為不變;T為反應器的絕對溫度,K。對上式取對數(shù)得,23,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a)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反應速度呈指數(shù)增長趨勢。 (b)表示了lnK與l/T的關系。溫度升高
14、使K值增大,從而使反應速度加快。 對于可逆反應,溫度的升高使正反應速度K1和逆反應速度K2都增加。如果是吸熱反應, K1的增加速度大于K2的增加速度,則總的反應速度提高;如果是放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 K1的增長速度小于K2的增長速度,總的反應速度就會下降。,24,壓力對反應速度的影響,壓力是通過改變單位體積內(nèi)的分子數(shù),增加或減少分子之間相互碰撞機會而影響化學反應平衡。 壓力對反應物和生成物全是固體或液體的反應沒有什么影響。 對有氣體存在的反應,壓力對平衡就有影響。實驗證明:壓力增加,氣相物質的濃度增加,平衡向摩爾數(shù)減少的反應方向移動;降低總壓力,平衡向摩爾數(shù)增加的反應方向移動。,25,壓力對
15、反應速度的影響,例: 三個摩爾體積的氫和一個摩爾體積的氮,生成兩個摩爾體積的氨。如果增加反應壓力,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因為這個方向使系統(tǒng)內(nèi)總摩爾數(shù)減少;反之,降低壓力,平衡將沿反應的逆方向移動,整個系統(tǒng)的總摩爾數(shù)增加。由此可見,對合成氨反應而言,增加反應壓力,對提高氨的平衡濃度有利。,26,催化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催化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是通過改變活化能E來實現(xiàn)的。 活化能的改變對反應速度影響很大,所以催化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也很大。 對同時進行多個反應的過程,由于催化劑對反應具有很大的選擇性,因此,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加速某一反應的反應速度。,27,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對于可逆反應,當達
16、到某一反應深度時,正逆反應速度相等,總的反應速度等于零,此時就稱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 對于可逆反應 總反應速度為 達到化學平衡時 得 即 當溫度一定時,KC為一常數(shù),稱為用濃度表示的平衡常數(shù)。KC越大,平衡轉化率越高。,28,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對于完全由氣體參加的可逆反應(即氣相反應),如果理想氣體定律可以適用,則平衡常數(shù)也可以用分壓來表示 式中,當總壓p和溫度T一定時,KP為一個常數(shù),pA、pB和pC分別為組分A、B、C的分壓 。,29,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增加反應物濃度或降低生成物濃度,平衡向增加生成物方向移動;反之,平衡向增加反應物方向移動。
17、這個結論的實際意義表現(xiàn)為兩方面。 第一,在生產(chǎn)過程中,為了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產(chǎn)量,可以降低生成物的濃度,促使平衡沿正方向移動 第二,在生產(chǎn)上為了充分利用某一反應物原料,可以使另一反應物的原料過量,增加反應物濃度,保證某一反應物原料的充分反應,促使反應沿增加生成物方向進行。,30,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日查德平衡移動原理 如果改變平衡狀態(tài)時的某一條件,使平衡被破壞時,平衡將自動地向減少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化學平衡反映了可逆反應過程的一種極限狀態(tài),要達到平衡狀態(tài)通常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化學反應器的操作目標是得到盡可能多的目的產(chǎn)品。因此,使反應過程遠離化學平衡狀態(tài),同時使反應朝著最有利的方向進行。
18、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一定的反應速度,并得到盡可能多的目的產(chǎn)品。,31,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仍以氨合成反應為例 在一定的反應溫度下,增大反應物H2,N2的濃度,減少生成物NH3的濃度,在設備允許的范圍內(nèi)增大反應壓力,都將有利于正向反應的進行,有利于氨收率的提高;對于反應溫度而言,溫度升高,盡管正、逆反應速度均增大,并使化學平衡沿氨的分解方向移動。但只要使反應器中NH3的濃度足夠低,逆向反應速度的絕對值就不會太大。,32,反應的轉化率、產(chǎn)率和收率,設有下列化學反應: 式中,A為反應物,則可作如下定義 如不存在副反應,則產(chǎn)率為100。轉化率與產(chǎn)率的乘積稱為收率,33,反應的轉化率、產(chǎn)率和收率,轉化
19、率、產(chǎn)率或收率是反映反應狀況的重要指標,若不存在副反應,它們?nèi)呤墙y(tǒng)一的,可用轉化率或收率來衡量反應的好壞;而對于存在副反應的場合,則必須認真分析,根據(jù)生產(chǎn)要求來選擇,一般以收率最高為目標函數(shù)。 影響轉化率、產(chǎn)率和收率的因素,一般有進料濃度、反應溫度、壓力、停留時間、催化劑和反應器類型等。 通常情況,反應溫度相同時,停留時間越長,轉化率越高。但當停留時間已經(jīng)很長時,繼續(xù)增加停留時間,影響就不會顯著,而在相同停留時間下,隨著反應溫度的上升,反應加快,轉化率也上升,但當達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反應溫度,轉化率的變化也將不明顯。,34,化學反應器的動態(tài)數(shù)學模型,建立反應器的數(shù)學模型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20、。 機理模型具有明確的物理意義,有比較嚴密的科學性。 但是由機理建模法來獲取反應過程的數(shù)學模型往往十分困難,它涉及到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反應動力學等一系列問題。 本節(jié)將以圖所示的非絕熱連續(xù)攪拌釜式液相反應器為例,說明反應器機理模型的建模思路 。,35,非絕熱連續(xù)釜式液相反應器,36,基本動態(tài)方程式化學反應速度方程,假設反應器內(nèi)進行的是一級不可逆放熱反應,反應器內(nèi)溫度T和濃度cA是均勻分布的,并分別與產(chǎn)物的出口溫度和濃度相同。由此可得到反應物A的反應速度方程為 (1) 式中,E為反應活化能,kJ/mol;R為氣體常數(shù);K0為反應頻率因子。,37,基本動態(tài)方程式物料平衡方程,對于一個化學反應器來說
21、,單位時間內(nèi)進入系統(tǒng)的物料量減去流出系統(tǒng)的物料量,再加上(或減去)由化學反應生成(或消耗)的物料量,等于系統(tǒng)內(nèi)該物料累積量的變化率。對于圖所示的連續(xù)反應器,其總的物料平衡方程為 (2) 式中,F(xiàn)0、F分別為進、出物料的體積流量;0、分別為進、出物料的密度;V為反應器的有效體積。反應物A的物料平衡方程式 (3) 式中,cA0、cA為進、出物料中反應物A的濃度,rA。為反應器內(nèi)物料A的生成速度。,38,基本動態(tài)方程式熱量平衡方程式,反應器熱量平衡關系為 式中,HR為反應器內(nèi)累積熱量;Ql、Q2為單位時間內(nèi)進入、離開反應器的物料所帶的熱量;Q3為單位時間內(nèi)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對于放熱反應取“+”,吸熱
22、反應取“-”。Q4為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器與外界的換熱量,向外散熱取“-”,外界向系統(tǒng)供熱取“+”,若為絕熱反應,該項為0。,39,基本動態(tài)方程式熱量平衡方程式(反應器),為處理問題方便,假設圖所示的連續(xù)反應器夾套內(nèi)冷劑的溫度與冷劑出口溫度Tco相同,并忽略反應器內(nèi)壁熱容;另外,假設進出物料的比熱容相同。則反應器內(nèi)的熱量平衡方程式為 (4) 式中,cp為反應進出物料的平均比熱容;Tf為反應進料溫度;H為單位反應熱,kJ/mol;Ke為載熱體與反應器內(nèi)物料總傳熱系數(shù);Ae為傳熱面積。,40,基本動態(tài)方程式熱量平衡方程式(夾套),夾套內(nèi)冷劑的熱量衡算式為 (5) 式中,Vc為夾套內(nèi)冷劑容積;cpc為冷劑
23、的平均比熱容;c為冷劑的密度;Fc為冷劑的體積流量;Tc1、Tc0分別為冷劑的進出口溫度。 假設反應器與夾套內(nèi)的有效容積V,Vf均保持不變,且進出反應物料的密度相同,由式(2)可得到F=F0。將式(1)、式(2)代入式(3)式(5) 可得,41,化學反應器的動態(tài)數(shù)學模型,(3),(4),(5),42,反應器的熱穩(wěn)定性,絕大部分工業(yè)對象本身都是穩(wěn)定的,即其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的極點均位于根平面的左側。但是,對于化學反應過程,情況就不完全如此?;瘜W反應的速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對吸熱反應,與此同時,吸收熱量也增多,其結果使溫度下降。因此,對溫度來講,吸熱反應具有負反饋性質,即開環(huán)特性是穩(wěn)定的。反之,放熱
24、反應,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度將會進一步加快,放熱量隨之增加,結果導致溫度繼續(xù)上升。所以對于溫度變化,這種被控對象具有正反饋性質,這類對象為開環(huán)不穩(wěn)定的。因此必須采取適當?shù)拇胧?,及時移去反應中產(chǎn)生的熱量,才能保持系統(tǒng)閉環(huán)穩(wěn)定。,43,反應器的熱穩(wěn)定性,仍以上圖所示的非絕熱連續(xù)反應器為例,假設該反應器具有恒定的進料量與進料濃度,則由式(3)可知,在穩(wěn)態(tài)條件下出料的濃度cA為 (6) 式中, 為反應停留時間。 同樣,由式(5)可知,冷卻劑出口溫度的穩(wěn)態(tài)值為 (7) 式中, 稱為冷卻劑的相對換熱系數(shù),44,反應器的熱穩(wěn)定性,將式(4)改寫成 (8) 其中化學反應所釋放的熱量為 (9) 而反應物流出與
25、冷卻劑所帶走的熱量為 (10) 當Q1=Q2 時,反應器達到熱平衡狀態(tài),反應溫度為穩(wěn)態(tài)值 ;而當Q1Q2時,反應器溫度將上升;反之,反應器溫度下降。,45,反應器的熱穩(wěn)定性,進一步分析Q1與反應溫度T的關系。將式(6)代入式(9),得到 (11) 令 得 (12) 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生成熱Q1單調上升。但由于反應器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下降,最終反應生成熱的變化并不大 , 當T時, 達到上限值 。 而當T0時 , 達到下限值0 。,46,反應器的熱穩(wěn)定性,同理,將式(7)代入式(10)得 (13) 式中: 得 (14),47,上圖分別表示了Q1,Q2與溫度T的關系,圖中曲線表示實際反應曲線,C點為系
26、統(tǒng)的靜態(tài)工作點。根據(jù)物料流與冷卻劑的吸、放熱情況的不同,可能出現(xiàn)下列幾種情況。 直線1,反應器的操作是穩(wěn)定的。如因擾動而偏離工作點,假定T升高,則導致Q1,Q2同時增加,但由于Q2的增加量大干Q1的增加量,因此T仍然會回到靜態(tài)工作點C。同樣,當T減小時,也能使T上升到C點。故因而該反應器系統(tǒng)是開環(huán)穩(wěn)定的。 直線2的情況,如因擾動而偏離工作點C,假設T升高,則由于反應放熱Q1的增加量大于Q2的增加量,結果使T繼續(xù)上升;反之,當T下降時,則由于Q1的增加量小于Q2的增加量而使T繼續(xù)下降。但是,圖中所示曲線存在E、D兩個交點,分別對應于Q1=Q2的情況,故反應器在操作點C受到擾動時,它可能進入新的操
27、作點E或D,它們也對應于反應器的穩(wěn)定工況。因此,C是一個開環(huán)不穩(wěn)定的工作點。 直線3的情況,工作點C同樣是不穩(wěn)定的。在T偏離工作點C之后,如溫度下降,將使反應完全終止,如溫度上升,將使反應全部完成。 直線4的情況,反應熱曲線與物流吸收熱曲線根本不存在交點,即該反應器系統(tǒng)不存在達到熱平衡的工作點。自然無法工作。 綜合以上分析,反應系統(tǒng)工作點C為穩(wěn)定工況的充分必要條件為,48,反應器的基本控制方案,化學反應的種類繁多,在控制上的難易程度相差很大。當反應速度快、放熱量大或由于設計上的原因使反應器的穩(wěn)定操作區(qū)域很小時,反應器控制成為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此外,對于一些高分子聚合反應,還由于物料的粘度很大
28、,使得溫度、流量和壓力的正確測量帶來很大困難,以致嚴重影響反應器控制方案的實施。 在設計反應器控制方案時,目標可從下列幾個方面考慮。 1)控制指標 2)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 3)約束條件,49,控制指標的選擇,首先要明確反應器的控制目標和可能的控制手段 。控制指標可以選擇反應轉化率、產(chǎn)品的質量、產(chǎn)量或收率等直接指標,或與它們有關的間接工藝指標,例如溫度、壓力、溫差等。 如有條件可選擇直接指標,否則,只能選擇某種間接變量。 最常用的間接指標是反應器的溫度,但是對于具有分布參數(shù)特性的反應器,應注意所測溫度的代表性。 此外,盡可能將擾動排除在反應器系統(tǒng)之外。,50,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為了使反應器的操
29、作能夠正常進行,在反應器運行過程中必須保持物料與能量的平衡。特別,對于放熱反應,為了保持熱量平衡,需要及時除去反應熱,以防止熱量的積聚;為了保持物料平衡,需要定時地排除或放空系統(tǒng)中的惰性物料,以保證反應的正常進行。,約束條件,反應器操作的安全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因此,反應器控制中存在一系列約束條件。例如,不少具有催化劑的反應中,一旦溫度過高或反應物中的雜質,將導致催化劑的破損和中毒;有些氧化反應中,反應物的配比不當會引起爆炸;流化床反應器中,流體速度過高,會將固相吹走,而流速過低,又會導致固相沉降等。 因此,在反應器控制系統(tǒng)設計中需配置報警、聯(lián)鎖或選擇性控制等特殊的自動控制環(huán)節(jié)。,51,控
30、制系統(tǒng)設計,反應器最常用的控制方案有 1)反應物料流量控制 保證進料量的穩(wěn)定,保證參加反應的物料比例和反應時間恒定。 2)流量比值控制 物料流量控制方案中,如果每一種進入反應器的物料都采取流量自動控制,則物料之間的比值也必須得到保證。 3)反應器入口溫度 這對反應器容積較小、放熱或吸熱又不大的反應,影響顯著,需要穩(wěn)定入口溫度。對容積大的強放熱反應器,入口溫度變化對反應影響較小,可以不加控制。 4)冷卻劑或加熱劑的穩(wěn)定 冷卻劑或加熱劑往往作為反應溫度控制的操縱變量。常作為與反應溫度串級時的內(nèi)環(huán)被控變量。,52,被控變量的選擇,化學反應器的控制指標主要是反應的轉化率、產(chǎn)量、收率、主要產(chǎn)品的含量和產(chǎn)
31、物分布等。但是,這些指標大多數(shù)是綜合性指標或成分指標,目前,還缺少在線測量手段,或者測量滯后大、精度差 。 由于溫度和上述指標關系密切,又容易測量。所以,在化學反應器過程控制系統(tǒng)中,大多用溫度作為反應器控制中的被控變量。 將溫度作為反應器控制指標時,要盡可能保證物料量、進料濃度等其它參數(shù)的恒定。此外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溫度點。,53,溫度檢測點位置,對于帶攪拌反應釜、流化床、鼓泡床等內(nèi)部具有劇烈混合的反應器,內(nèi)部溫度分布比較均勻,檢測點位置變化對反應溫度的影響不大,都能代表反應釜的溫度。 對于其它連續(xù)生產(chǎn)的反應器(例如固定床、管式反應器等),反應情況好壞取決于整個反應器的溫度分布情況。而溫度的測
32、量點是有限的,因此,如何選擇一些比較關鍵的點,使它能反映整個反應情況、或者能夠反映反應器的溫度分布情況,是反應器溫度控制的一個關鍵。對這一類反應器,溫度檢測點大致有反應器的進口、出口、內(nèi)部和進出口溫差四種。,54,出口溫度作為被控變量,這是最簡單的方法。若反應器內(nèi)各處反應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出口溫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轉化率。 但是,用出口溫度作為被控變量,由于控制回路的滯后,產(chǎn)品已經(jīng)離開反應器,控制不及時。 此外,反應器出口溫度一般并不是最高溫度點,并且變化較小。反應變化較大時,難以避免反應器內(nèi)局部溫度急劇升高,造成催化劑受損。 對在出口處反應已經(jīng)趨向平穩(wěn)的反應器,出口溫度不能靈敏地表達反應的情
33、況。因此,直接用出口溫度作為被控變量并不多見的。,55,反應器內(nèi)熱點作為被控變量,熱點是指反應器內(nèi)溫度最高的點。這點的溫度得到控制,可防止催化劑的損壞。但是,熱點往往是隨著催化劑使用時間的增加而移動。熱點往往并不是對擾動最敏感的點。 因此在控制上常用對擾動比較敏感的靈敏點,與熱點構成串級控制回路。靈敏點位置一般在熱點之前,它也會轉移。 熱點和靈敏點位置的確定較困難。應該對反應器多取幾個測量點。當靈敏點和熱點的距離較近時,串級就失去意義。 有些情況僅用靈敏點作為被控變量。,56,57,進口溫度作為被控變量,反應溫度的變化,是由熱量不平衡引起的。對具體反應器,在催化劑穩(wěn)定情況下,這個不平衡就是由散
34、熱狀況和進入反應器物料的狀態(tài)變化所引起的。 因此,不管反應器里進行的化學反應如何,只要控制好進入反應器的物料狀態(tài)和冷卻情況,反應的結果大體上就有了保障。 在進料組分變化不大、進料流量自動控制的情況下,反應物料的入口溫度基本上決定了反應的結果??梢杂眠M口溫度作為被控變量,控制好反應器的反應深度。這種控制屬于前饋控制,不能反映反應過程及反應終了的情況,特別,當反應熱比較大,其它參數(shù)又有較大變化時,很難保證反應情況。因此,在實際過程也很少采用。,58,溫差作為被控變量,如果反應是絕熱的,由熱量平衡方程可知,轉化率和進出口溫差成正比。用溫差作為被控變量反映轉化率,可以排除進料流量和溫度對轉化率的影響。
35、它比用反應溫度衡量轉化率更精確些。 采用溫差作為被控變量的條件是反應必須是絕熱的。此外,溫差控制不能保證反應器溫度本身的恒定。反應器溫度的變動,會影響到反應速度等其它因素,使反應不一定處于合適的狀態(tài)。 此外,溫差控制的滯后較大,因此控制穩(wěn)定性一般比較差,不易控制,只有在工況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下,溫差控制才能較正常運行,59,釜式反應器控制系統(tǒng),釜式反應器在化學工業(yè)中應用十分普遍,除廣泛用作聚合反應外,在有機染料、農(nóng)藥等行業(yè)中還經(jīng)常采用釜式反應器來進行碳化、硝化、鹵化等反應。 許多情況下釜式反應器不是連續(xù)反應過程。 反應溫度的測量與控制是實現(xiàn)釜式反應器最佳操作的關鍵問題,下面主要針對溫度控制進行討論
36、。,60,單回路溫度控制系統(tǒng),通過調節(jié)冷卻介質的流量來穩(wěn)定反應溫度,釜溫和冷卻介質溫度差比較大,內(nèi)部采用攪拌器,保證溫度的均勻。 溫度滯后嚴重 。,61,簡單的單回路溫度控制系統(tǒng),與前一方案類似,只是冷卻介質采用強制循環(huán)式,流量大、傳熱效果好、釜溫和冷卻介質溫度差比較小。 改善溫度滯后。,62,釜式反應器溫度串級控制,主被控變量為反應器內(nèi)溫度。 副被控變量為夾套溫度,控制變量為冷卻劑流量。,63,釜式反應器分程控制,分程控制既可以擴大控制范圍,也可以有多種控制手段。 圖為加熱、冷卻分程控制。其中兩個閥門分別為氣開、氣閉,并且分別對應于溫度控制器不同輸出信號段。 許多時候為時間程序控制。,64,
37、聚合釜溫度與壓力串級控制系統(tǒng),對于某些聚合反應釜,由于容量大、熱效應強,而傳熱效果不大理想。為克服這類反應器滯后特性,提高對其反應溫度的控制精度,可采用釜內(nèi)溫度與壓力串級控制系統(tǒng)。,65,大部分聚合反應釜是一個封閉容器,壓力改變實質上是溫度變化的前奏。而且壓力的變化及其測量都要比溫度來得快。 以壓力為副變量的串級控制系統(tǒng)能夠及時感受到擾動的影響,提前產(chǎn)生控制作用,克服反應釜的滯后,提高反應溫度的控制精度。 溫度是間接質量指標,不同的壓力,溫度也不同。 可采用具有壓力補償?shù)母獌?nèi)溫度控制系統(tǒng)。,66,帶壓力補償釜溫控制系統(tǒng),67,帶壓力補償釜溫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用壓力信號的變化來補償釜內(nèi)溫度,其實際控制效果比串級控制方案更好。根據(jù)壓力的變化來預測對應的溫度變化。當壓力平穩(wěn)時,補償器的輸出就等于釜內(nèi)溫度,因而不影響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圖中溫度補償環(huán)節(jié)的輸出TC與溫度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翻新與餐飲店改造設計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共安全報警系統(tǒng)電路升級改造合同
- 提取公積金借款合同
- 銷售抵押合同
- 電商零售平臺開發(fā)合同
- 個人理財指南
- 農(nóng)產(chǎn)品公共檢測與溯源體系建設作業(yè)指導書
- 質量管理工具與方法應用作業(yè)指導書
- 平面設計聘用合同
- 2025年廣西貨運考試題目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4-2030年汽車啟停電池市場運行態(tài)勢分析及競爭格局展望報告
- 新高考物理一輪復習重難點練習專題32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電磁波(原卷版)
- 《項脊軒志》 高中語文
- 第十三屆中等職業(yè)學校技能大賽(導游服務賽項)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青島版小升初測評卷(五四學制)
- 2024年陜西省中考語文試題
- 北京海淀人大附2025屆高一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ALC板施工施工方案及工藝要求
- 漂流規(guī)劃設計方案
- 移動取消寬帶委托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