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基礎(chǔ)知識【古建專家精心整理】(九)(完)_第1頁
古建基礎(chǔ)知識【古建專家精心整理】(九)(完)_第2頁
古建基礎(chǔ)知識【古建專家精心整理】(九)(完)_第3頁
古建基礎(chǔ)知識【古建專家精心整理】(九)(完)_第4頁
古建基礎(chǔ)知識【古建專家精心整理】(九)(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因文件大小所限,人為分為九個部分。 這是第九部分(最后一部分),古建筑基礎(chǔ)知識,(3)、宮式:指心仔的花紋圖案為直角形拐彎,并以直條線形為主的花式稱為宮式。 (4)、葵式:在宮式花紋的基礎(chǔ)上,花紋線條的端頭帶有鉤形裝飾頭的稱葵式。 (5)、萬字式:當心仔花紋帶有“卍”形的圖案稱為萬字式。 (6)、亂紋式:亂紋式是相對整紋式而言的,它們的花紋線條帶有彎曲形的葵式圖案,整紋式的花紋線條連續(xù)完整,并常伴有結(jié)子;而亂紋的花紋線條間斷,粗細不一。 (7)、各方檳式:檳式即拼式,各方檳式是指六、八角檳式以外的拼式圖案,如冰裂紋、步步錦等。,宮式 葵式 萬字 亂紋 冰裂紋 步步景,12、欄桿 欄桿是古建外檐

2、裝修的一個類別,依位置分有一般欄桿和朝天欄桿兩種,按構(gòu)造做法分則有尋杖欄桿、花欄桿等類別。 欄桿的主要功能是圍護和裝飾。在樓閣建筑中,上層的平座回廊是為供人行走或登臨遠眺的地方,在檐柱間安裝欄桿,有欄擋圍護,防止游人失足墜落的重要功能。建在高臺上的建筑,其月臺四周安裝欄桿(或石制欄板),其作用也在于此。而安裝在商業(yè)建筑平臺屋面邊緣的朝天欄桿,則主要用作裝飾。除以上兩種之外,常見的還有一種鵝頸椅,稱為靠背欄桿或美人靠、吳王靠,既有圍護作用,又可供人休息(圖2-5-30)。,圖2-5-30 美人靠(吳王靠),(1)、燈景式欄桿:是指欄桿的花紋帶有宮燈造型的圖案,如圖2-5-31a所示。,圖2-5-

3、31a,燈景式欄桿,(2)、葵式萬川、葵式亂紋欄桿:是指欄桿木條紋在葵式紋的基礎(chǔ)上,分別帶有萬字形或亂紋線條的圖案,如圖2-5-31b所示。,圖2-5-31b,葵式萬川欄桿,葵式亂紋欄桿,(3)、直檔欄桿:是指扶手下面的檔木都為垂直,最簡單的為矩形截面木條作直檔,比較講究的采用西洋瓶直檔。,直檔欄桿,(4)、座檻:在亭、游廊、走廊等建筑物兩柱間多帶座凳供游人休息,具體做法為磚砌矮墻、在矮墻上鋪凳面板,此凳面板稱為座檻(P68 8-272) 。如圖2-5-32所示。,圖2-5-32 座檻,(5)、吳王靠:又稱“美人靠”、“ 靠背欄桿”,指與欄桿配套的靠背椅,包括靠背與座檻,在靠背上的花紋圖案,常

4、用的有豎芯式、宮式、葵式、鵝頸靠背式等(P69 8-273、8-274、8-275、8-276) 。如圖2-5-30所示。,美人靠,圖2-5-30,(6)、尋杖欄桿:尋杖欄桿多用于平座或長廊,其主要構(gòu)件有望柱、尋杖扶手、腰枋、下枋、地袱、絳環(huán)板、牙子以及荷葉凈瓶等。其中,地袱是貼在地面上皮的橫木,寬度等于或略大于望柱尺寸,兩端交于檐柱根部,它上邊的望柱及欄桿都安裝在這根地袱木上,地袱貼地面部分做出流水口以供廊內(nèi)雨水排放。如圖2-5-33所示。,圖2-5-33,尋杖欄桿,13、倒掛楣子(掛落)、坐凳楣子 楣子是楣子是清營造則例的稱謂,是指安裝于建筑檐柱間(如民居中正房、廂房、花廳的外廊或抄手游廊

5、)的兼有裝飾和實用功能的裝修。依位置不同,分為倒掛楣子和坐凳楣子。倒掛楣子安裝于檐枋之下,有豐富和裝點建筑立面的作用;座凳楣子安裝在檐下柱間,除有豐富立面的功能外,還可供人坐下休息。楣子的欞條花格形式同一般裝修,常見者有步步錦、燈籠框、冰裂紋等,較為講究的做法,還有將倒掛楣子用整塊木板雕刻成花罩形式的,稱為花罩楣子。這種做法費時費工,但裝飾效果更強,多見于私家園林中。,(1)、倒掛楣子 (掛落):是指用來懸掛在柱與柱之間的枋下,用小木條拼接成各種花紋圖案的裝飾品,清式營造則例稱倒掛楣子,宋營造法原稱掛落(P70 8-2788-280; P77 8-3068-321) ,如圖2-5-34所示。倒

6、掛楣子是由外框、欞條心屜和花牙子等組成。因外框與心屜組合結(jié)構(gòu)不同,分為軟樘與硬樘兩種。硬樘結(jié)構(gòu)有兩道木框,外框稱為大邊,內(nèi)框稱為仔邊,即它由外框內(nèi)鑲嵌帶仔邊心屜而成。軟樘結(jié)構(gòu)只有外框而沒有仔邊,即在外框內(nèi)直接做無仔邊的心屜?;ㄑ雷邮前惭b在楣子立邊與橫邊交角處的裝飾件,通常做雙面透雕,常見的花紋圖案有草龍、番草、松、竹、梅、牡丹等。,倒掛楣子(清式),圖2-5-34 倒掛楣子 掛落,掛落 (宋式),(2)、座凳楣子:設(shè)在檐柱下部的地面上,供游人休息并兼作圍欄使用。主要由座凳面、邊框、欞條等構(gòu)件組成。座凳楣子邊框與欞條尺寸可同倒掛楣子,為滿足功能需要,座凳楣子高度一般為5055cm(P81 8-3

7、24、8-325) ,如圖2-5-35所示。,圖2-5-35 座凳楣子,(3)、楣子組成附件:楣子附件有卡子花、工字、握拳等。卡子花是用于某些心屜上的連接裝飾件,外輪廓成圓形的稱“團花”,外輪廊成矩形的稱“卡子”,卡子花的花形大致分為兩類,即:四季花草類和福壽字類。工字和握拳是用于不裝卡子花的心屜。如圖2-5-36所示。,圖2-5-36,楣子附件,14、花罩、碧紗櫥 花罩、碧紗櫥是古建筑室內(nèi)裝修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來分隔室內(nèi)空間,并有很強的裝飾功能,由于花罩、碧紗櫥做工十分講究,集各種藝術(shù)、技術(shù)于一身,又成為室內(nèi)重要的藝術(shù)裝飾品。 古建木裝修中的花罩有幾腿罩、欄桿罩、飛罩、落地罩、落地花罩、

8、炕罩等。其中落地罩又有不同的形式,常見者有圓光罩、八角罩以及一般形式的落地罩。 (1)、幾腿罩:由檻框、花罩、橫披等部分組成,其特點是:整組罩子僅有兩根腿子(抱框),腿子與上檻、掛空檻組成幾案形框架,兩根抱框恰似幾案的兩條腿,安裝在掛空檻下的花罩,橫貫兩抱框之間。掛空檻下也可只安裝花牙子。幾腿罩通常用于進深不大的房間(圖2-5-37 a)。,圖2-5-37 a 幾腿罩,(2)、欄桿罩:主要由檻框、大小花罩、橫披、欄桿等部分組成,整組罩子有四根落地的邊框,兩根抱框、兩根立框,在立面上劃分出中間為主、兩邊為次的三開間的形式。中間部分形式同幾腿罩,兩邊的空間,上安花罩、下安欄桿,稱為欄桿罩。這種花罩

9、多用于進深較大的房間。整組罩子分為三樘,可避免因跨度過大造成的空曠感覺,在兩側(cè)加立框裝欄桿,也便于室內(nèi)其他家具陳設(shè)的放置(圖2-5-37 b)。 (3)、飛罩:其形式大致與掛落相似,它們的區(qū)別是掛落懸掛于室外柱間的枋木下,而飛罩是懸掛于室內(nèi)柱間頂部,如圖2-5-37 c所示。( P71 8-2828-285 ),圖2-5-37 b 欄桿罩,圖2-5-37 c 飛罩,(4)、落地罩:落地罩是相對于飛罩而言,即指兩端落地的花罩。花罩的洞口有圓形、矩形和多角形。圓形洞口的花罩稱為落地圓罩,矩形和多角形洞口的花罩稱為方罩。如圖2-5-37 d所示。( P72 8-2878-292 ),圖2-5-37

10、d,落地方罩,(5)、落地花罩:形式略同幾腿罩,不同之處是:安置于掛空檻之下的花罩沿抱框向下延伸,落在下面的須彌墩上。這種形式較之幾腿罩和一般落地罩更加豪華富麗(圖2-5-37e )。,圖2-5-37e 落地花罩,(6)、炕罩,又稱床罩,是專門安置在床榻前面的花罩,形式同一般落地罩,貼床榻外皮安裝在面寬方向,內(nèi)側(cè)掛軟簾。室內(nèi)頂棚高者,床罩之上還要加頂蓋,在四周做木雕裝飾(圖2-5-37 f)。,圖2-5-37 f,炕罩,(7)、碧紗櫥,是安裝于室內(nèi)的隔扇,通常用于進深方向柱間,起分隔空間的作用。碧紗櫥主要由檻框(包括抱框、上、中、下檻)、隔扇、橫披等部分組成,每樘碧紗櫥由六至十二扇隔扇組成。除

11、兩扇能開啟外,其余均為固定扇。在開啟的兩扇隔扇外側(cè)安簾架,上安簾子鉤,可掛門簾。碧紗櫥隔扇的裙板、絳環(huán)上做各種精細的雕刻,仔屜為夾樘做法(俗稱兩面夾紗),上面繪制花鳥草蟲、人物故事等精美的繪畫或題寫詩詞歌賦,裝飾性極強。(圖2-5-38)。,碧紗櫥,圖2-5-38,碧紗櫥,圖2-5-38,15、板壁、博古架 (1)、板壁:板壁是用于室內(nèi)分隔空間的板墻,多用于進深方向柱間,由大框和木板構(gòu)成。其構(gòu)造是,在柱間立橫豎大框,然后滿裝木板,兩面刨光,表面或涂飾油漆或施彩繪。也可在板面燙蠟,刻掃綠鋟(qn)陽字,十分雅致。板壁的應(yīng)用范圍很廣,在住宅、祠堂、寺廟、會館里??梢砸姷?。,板壁,(2)、博古架:博

12、古架又稱多寶格,是一種兼有裝修和家具雙重功用的室內(nèi)木裝修,花格優(yōu)美,組合得體,多用于進深方向柱間,用以分隔室內(nèi)空間。博古架通常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為博古架,下段為柜櫥,里面可儲存書籍器皿。相隔開的兩個房間需聯(lián)通時,還可在博古架的中部或一側(cè)開門,供人通行。博古架不宜太高,一般以3m以內(nèi)為宜(或同碧紗櫥隔扇高)。頂部裝朝天欄桿一類裝飾。如上部仍有空間,或空透,或加安壁板,上面題字繪畫(圖2-5-39)。,圖2-5-39 博古架,16、天花 天花是用于室內(nèi)頂部的裝修,有保暖、防塵、限制室內(nèi)空間高度以及裝飾等作用。 天花有許多別稱,如承塵、仰塵、平棋、平綦(大方格)、平暗(小方格)等,宋代按構(gòu)造做法將天

13、花分為平棋和平暗兩種,明、清則分為井口天花、海墁天花兩類。井口天花江南地區(qū)俗稱為棋盤格頂。,(1)、井口天花 是用枋木條作成相互垂直交叉的方格網(wǎng),每個方格網(wǎng)稱為一個井口,每個井口裝天花板一塊。(圖2-5-40)。( P55 8-2178-219 ) 這是明清古建筑中天花的最高形制,由支條、天花板、帽兒梁等構(gòu)件組成。天花支條是斷面1.21.5斗口的枋木條,縱橫相交,形成井字形方格,作為天花的骨架。其中,附貼在天花枋或天花梁上的支條稱為貼梁,天花支條上面裁口,每井天花裝天花板一塊。天花板由厚一寸左右的木板拼成,每塊板背面穿帶二道,正面刮刨光平。上面繪制團龍、翔風、團鶴及花卉等圖案。有些考究的天花板

14、上做精美的雕刻,如故宮樂壽堂、寧壽宮花園古華軒等天花上均雕刻有花草圖案。,2-5-40 井口天花,天花支條分為通支條、連二支條和單支條三種,一般沿建筑物的面寬方向施用通支條,每兩井天花施通支條一根;連二支條沿進深方向,垂直于通支條施用,在連二支條之間卡單支條。每根通支條上施用帽兒梁一根,帽兒梁是天花的骨干構(gòu)件,相當于新建筑頂棚中的大龍骨,梁兩端頭搭置于天花梁上,用鐵質(zhì)大吊桿,將帽兒梁吊在檁木上,帽兒梁與通支條之間用鐵釘釘牢。,(2)、海墁天花:海墁天花是用于一般建筑的天花,主要由木頂隔、吊掛等構(gòu)件組成。 木頂隔是海墁天花的主要構(gòu)造部分,由邊框、抹頭及欞子構(gòu)成,形狀與豆腐塊欞條窗相似。木頂格四周

15、有貼梁,貼梁釘附在梁和墊板的側(cè)面。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規(guī)定,每扇木頂隔用木吊掛4根,吊掛的寬、厚與邊檔相同。木頂隔下面糊紙,稱為海墁天花(圖2-5-41)。 一般住宅的海墁天花,表面糊麻布和白紙或暗花壁紙。宮殿建筑中,有的海墁天花上面繪制精美的彩畫。如故宮倦勤齋室內(nèi)海墁天花滿繪竹架藤蘿。海墁天花還可以繪制出井口式天花的圖案,在天花上繪出井字方格,格內(nèi)繪龍風或其他圖案。故宮慈寧宮花園臨溪亭的海墁天花繪制的是井口牡丹團花圖案。,圖2-5-41 海墁天花,17、藻井 藻井是室內(nèi)天花的重點裝飾部位,多見于宮殿、壇廟、寺廟建筑當中,是安置在莊嚴雄偉的帝王寶座上方或神圣肅穆的佛堂佛像頂部天花中央的一種“穹然

16、高起,如傘如蓋”的特殊裝飾。在南方古建筑中,戲臺也多采用藻井天花。 藻井在漢代就已有之,風俗通記載說:“今殿做天井。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甲之物,皆取以壓火災(zāi)也?!笨梢娮畛醯脑寰?,除裝飾外,還有避火之意。藻井一詞,在歷代文獻記載中還有龍井、綺井、方井、圜井等許多叫法。,宋、遼、金時期的藻井,較普遍地采取斗八形式,即由八個面相交,向上隆起形成穹隆式頂。河北薊(j)縣獨樂寺觀音閣藻井和山西應(yīng)縣佛宮寺釋迦塔(應(yīng)縣木塔)第五層藻井,是現(xiàn)有最早的斗八藻井。宋營造法式卷八“小木作”項內(nèi)介紹了斗八藻井與小斗八藻井兩種。斗八藻井的具體做法是;“造斗八藻并之制,共高五尺三寸,其下曰方井,方八尺,高一尺六寸,其

17、中曰八角井,徑六尺四寸,高二尺二寸;其上曰斗八,徑四尺二寸,高一尺五寸。于頂心之下施垂蓮,或雕華云卷,皆內(nèi)安明鏡”。,斗八藻井,明清時期的藻井,較宋遼時更為華麗,這個時期藻并的造型大體是由上、中、下三層組成,最下層為方井,中層為八角井,上部為圓井,方井是藻井的最外層部分,四周通常安置斗栱,方井之上,通過施用抹角枋,正、斜套方,使井口由方形變?yōu)榘私切?,這是方井向圓形井過渡的部分,正、斜枋子在八角外圍形成許多八角形或菱形,稱為“角蟬”, 角蟬周圍施裝飾斗栱,平面做鳳一類雕飾。在八角井內(nèi)側(cè)角枋上貼雕有云龍圖案的隨瓣枋,將八角井歸圓,形成圓井,圓井之上再置周圈裝飾斗栱或云龍雕飾圖案。圓井的最上為蓋板,

18、又稱明鏡,蓋板之下,雕(或塑)造蟠龍,龍頭倒懸,口銜寶珠。這種特殊的室內(nèi)頂棚裝修,烘托和象征封建帝王(或神靈佛祖)天宇般的崇高偉大,有著非常強烈的裝飾效果。,明清藻井的構(gòu)造,主要由一層層縱橫井口趴梁和抹角梁按四方變八方、八方變圓的外形要求疊落起來,構(gòu)造并不十分復(fù)雜。如第一層方井,一般在面寬方向施用長趴梁,使之兩端搭置在天花梁上,兩根長趴梁之間施短趴梁,形成方形井口。而附在方井里口的斗栱和其他雕飾,則是單獨貼上去的,斗栱僅作半面,憑銀錠榫掛在里口的枋木上。第二層八角井,是在第一層方井趴梁上面再疊置井口趴梁和抹角梁,以構(gòu)成八角井的內(nèi)部骨架,而露在外表的雕飾斗栱等也都是另外加工構(gòu)件貼附在八角井構(gòu)架之上的。最上層的圓井,則常常用一層層厚木板挖、拼而成;疊落起來,形成圓穹,斗栱憑榫卯掛在圓穹內(nèi)壁。頂蓋的蟠龍一般為木雕制品,高高突起的龍頭,有用木頭雕成的,也有些則是用泥加其他材料塑成的(圖2-5-42)。,明清時期的藻井(故宮太和殿),圖2-5-42,除去這種四方變八方變圓的常見形式外,明清時期還有其他形式的藻井,如天壇祈年殿、皇穹宇、承德普樂寺旭光閣等處藻井,其外形隨建筑物平面形狀,上中下三層皆為圓井。而北京隆福寺三寶殿的藻井則是外圓內(nèi)方,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