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背景下的美國教育.ppt_第1頁
后現代背景下的美國教育.ppt_第2頁
后現代背景下的美國教育.ppt_第3頁
后現代背景下的美國教育.ppt_第4頁
后現代背景下的美國教育.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后現代背景下的,美國教育,第一節(jié) 重建教育發(fā)展的現代體系,后現代:重視個人價值、多元化、不確定性、創(chuàng)造性、差異性、主動建構、去權威、去中心、拆結構、教育情境性、開放性、交互性,一、從科技取向到追求平等 背景: 第三次科技革命:核能、IT、激光、航天的沖擊 50年代 蘇聯:第一顆衛(wèi)星上天 美國:國防教育改革 60年代: 人本主義興起,追求教育平等,(一)加強英才教育 1958年:國防教育法,加強自然科學教育,重視外語教學,設立“國防獎學金”,培養(yǎng)高科技人才 1959年:康南特報告今日美國中學,建議大規(guī)模興建綜合中學,提倡個別學習指導、分組教學、開設選修課、采取高標準評定成績,(二)從結構主義到人

2、本主義課程 1960年:布魯納教育過程、學習學科基本結構、促進認知能力發(fā)展、提倡發(fā)現法、加強早期教育、重視理科 60年代:人本主義興起,開設人本主義課程,增設選修課、鼓勵創(chuàng)造性、重視智力開發(fā),(三)頒布民權法案,倡導教育機會均等 1、1954年:布朗判決:否決“隔離但平等”原則 2、1964年:“民權法案”,黑人教育、廢除種族隔離 3、1965年:初等中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提倡平等教育、政府增加教育撥款 4、科爾曼教育機會均等,教育機會均等成為受教育權的前提,二、從高質量取向到市場化教育改革,(一) “國家處于危險之中” 人本主義教育助長了反理智主義、兒童學業(yè)水準下降、紀律松散、學生犯罪率上升

3、、教育質量下降 19651980: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學術性測驗成績持續(xù)下降,語文平均分下降50分,數學平均分下降40分。 國際比較:美國學生在數學、科學、地理國際對比測驗中成績很差,校園暴力日益增多。 1983:美國提高教育質量委員會報告國家處于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提出加強學術標準和基礎課程教學,教師質量事關教育改革成敗。美國中小學教師問題: 1、師資水平低:半數理科教師不能勝任 2、結構行短缺: 1981年:43個州缺數學教師;42個州缺少物理教師,(二) 普及科學教育,加強技能訓練 1989:2061計劃:為了全體美國人的科學,旨在提高全體國民科學素養(yǎng)。把中小學基本科學知識:12類

4、科學的本質、數學的本質、技術本質、自然界構成、生態(tài)環(huán)境、人體機能、人類社會、技術世界、數學世界、科學史觀、共同主題和思維習慣。,(三) 確定新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 1989年:美國2000年:教育戰(zhàn)略6大目標,4項戰(zhàn)略 1、到2000年,美國兒童入學時都要做好學習準備。 2、中學畢業(yè)率提高到90%。 3、美國學生要有能力在英語、數學、自然科學、歷史地理內容方面應付挑戰(zhàn)。 4、美國學生的數學、科學成績要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5、每個成年人能夠讀書識字,掌握全球競爭必要的技能和責任。 6、所有學校無毒品、無暴力、提供安全有序的學習環(huán)境。,4項教育戰(zhàn)略: 1、為了今日的學生,辦更好更負責任的學校 2、為

5、了明天的學生,建立新一代美國學校 3、為其余的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 4、改進社區(qū)生活,建立學習化社區(qū),(四) 建設世界一流教育 世界一流教育是美國新世紀的教育追求。 克林頓政府采納布什政府美國2000年:教育戰(zhàn)略思想 1994: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改革法目的建立世界一流教育。法案提出幫助處境不利兒童提高學業(yè)成績、保障校園安全、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支持發(fā)展特許學校等。,二、從學校重建到學習社會取向的教育改革,美國最早進入知識經濟社會,教育需求多樣化。 (一)改革公共教育系統、進行學校重建 措施:通過責任制、擇校、學券制、特許學校,引入競爭機制,改變公立中小學長期以來體制僵化、質量低下的狀況。

6、美國推行“學校重建” 教育改革: 一是加大投入,二是提供更多選擇自由。,(二)頒布法案,提倡全民教育 1、1997:美國教育部21世紀社區(qū)學習中心計劃要求公立學校向社區(qū)開放。 2、2000年,克林頓政府提出學校為社區(qū)中心:規(guī)劃與設計公民抉擇指南設想將學校建成學習中心。 3、2002年1月,小布什簽署不讓一個兒童落伍法案,要求建立21世紀社區(qū)學習中心。,為了落實不讓一個兒童落伍法案,美國教育部制定了20022007年戰(zhàn)略規(guī)劃,不僅強調教育對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性,而且希望通過教育重建美國社會和美國民主,實現美育質量優(yōu)異,再創(chuàng)21世紀輝煌。,(三)信息化生存:信息社會下的學習 1、2000年:美國教育部

7、頒布了E-learning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構建世界課堂和數字化學習讓所有兒童隨時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2、2005年,美國教育部頒布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邁向美國教育的黃金時代 促進技術教育教師培訓、支持E-learning和虛擬學校,總結: 1、從教育提高到鞏固國防地位,強調科技教育,到以追求教育平等為目的,強調人本主義教育 2、從教育質量危機,敦促建立世界一流教育,提高國家競爭力,到教育市場化,培育教育產業(yè) 3、從不讓一個兒童落伍,構建學習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到知識社會和網絡世界的學習,滿足信息經濟的需要,第二節(jié) 教育制度的后現代張力,一、學校教育制度(學制)的多元與分化 (一)學制類型

8、多樣化 美國學制:多樣性、分權型、最有活力 類型:633制、66制、84制、444制、534制 各州: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 多樣性學制適應多樣化的教育需求,還有職業(yè)教育系統和成人教育系統 高等教育:多樣性,(二)公立私立學校相互補充 美國:公立學校為主體 私立學校:代表各種利益和文化,反映多樣化選擇 19992000年:27223所私立學校,24%的私立學校培養(yǎng)了14%的美國兒童 【美國學校照片】,美國學校,美國校園,(三)個性化的教育機構 美國:另類理念學校(新理念) 花園學校、來客學校、核心知識學校、實現教育本質學校、火狐貍計劃學校、自由學校、蒙臺梭利學校、多元智能學校、進步主義學校、瑞

9、吉歐學校 當代美國學制類型,見下表,(四)發(fā)達的學校教育規(guī)模 美國:19971998年: 小學:79362所 公立62739所 私立16623所 中學:24169所 公立21682所 私立2487所 高校:4064所 公立1707所 私立2357所 1996年:各級普校在校生總數:6608萬人,其中初等中等教育學生數5168萬人,高校學生數1440萬人,教育人口占總人口28%。,二、教育行政制度的權力分配與制衡,美國憲法:凡是憲法未授予聯邦,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利,均保留給各州和各州人民行使。因此,美國教育成為各州責任,其教育行政突出特點地方分權制,(一)加強聯邦教育行政權 加強聯邦政府對教育

10、的干預能力是9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行政改革的基本思路。政府設法強化聯邦政府對教育質量的管控能力,以彌補地方分權制的不足?!凹锌刂啤笔瞧浣逃姓母锏姆较?。 1979年:美國教育部成立,現有4700名雇員,年度經費400億美元,負責協調和管理200多個方案,是內閣級別聯邦教育行政機構。,美國教育部任務: 協助各州推行教育改革措施,為各州提供教育信息。 職權: 1、管理教育經費,聯系各州教育廳、各學區(qū)和大學。 2、從事教育研究、教育統計、教育情報工作,促進教育改革。 3、提供教育咨詢和教育服務。,(二)州級教育行政分權管理 分權管理是美國教育行政的基本特征。州級教育行政的責任和權力是州憲法、立法機

11、關和法院賦予的,它與聯邦教育行政不是直接的隸屬關系。 美國各州教育行政關系非常復雜,美國各州教育行政關系,第一,各州州長具有管理教育事務權:提出經費預算、學校人事任免和調動、否決教育議案。 第二,州立法機關具有制定各州教育法律的權力。 第三,州教育委員會是各州最有影響的教育決策機構,其職責: 1、制定州教育政策;2、審定州教育預算;3、制定學校規(guī)章和設立標準;4、確定各教育人員資格和證書。 第四,州教育廳在州教育委員會指導下運行。職責: 1、執(zhí)行州教育委員會的政策;2、制定州教育工作計劃;3、編制和執(zhí)行州教育預算;4、開展教育監(jiān)督、評估和研究活動等。,(三)民主參與的地方教育行政 民主參與是美

12、國教育管理的一貫原則 美國公立學校是按照學區(qū)組織和管理 美國學區(qū)到2000年還有1.5萬個,其中不足300名學生的學區(qū)大約占26%,其學生數只占全國總學生數的1.3%;超過2.5萬名學生的學區(qū)只占1.1%,但其學生數卻占全國總學生數的28%。成千上萬的學區(qū)只有一所學校,而少數都市學區(qū)則多達500所學校。紐約學區(qū)最大,有106萬學生,洛杉磯學區(qū)次之,有66萬學生,芝加哥學區(qū)47萬學生。最小的學區(qū)學生只有230人。,美國地方教育行政的執(zhí)行部門是學區(qū)委員會。學區(qū)委員會有三種會議:常規(guī)會議、專門會議、行政會議。前兩種對公眾開放,第三種會議不開放,主要討論學區(qū)人事等重大問題。 學區(qū)主任:負責學區(qū)委員會并

13、做出決策。作用如下 1、管理專業(yè)人員和非教學人員; 2、課程和教學帶頭人; 3、行政管理:學區(qū)的組織、預算、規(guī)劃、貫徹州及聯邦教育政策。,三、責任分擔的教育財政制度,(一)教育財政支出數目巨大 教育財政支出是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美國經濟發(fā)達,公共教育經費開支龐大,是世界上生均教育經費最多國家。 19961997學年:美國教育經費5639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45%。20012005年美國教育總經費情況如下。,衡量一國教育投資的重要指標是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請看下圖。1995年部分國家公共教育開支占GDP比重。,(二)教育財政分擔機制 美國:地方財政為地方教育做出重要貢獻,州政府

14、把教育經費責任轉嫁給了地方。 1、19961997學年教育經費支出:聯邦政府承擔490億,占8.7%;州政府承擔1989億,占35.3%;地方政府承擔1428億,占25.3%;其他經費1733億,占30.7%。 2、教育經費中:中小學支出3398億,占60%;高等教育支出2241億,占40%。 3、1999年:公立教育經費3370億,聯邦政府占6.6%,州政府占48%,地方政府占45.4%。,美國在后現代背景下,聯邦政府通過法律和政策途徑擔負了越來越多的教育責任,但聯邦教育資金的比例并沒有得到明顯增加。 1、聯邦政府教育經費占美國教育總經費的6%(19802000年)。 2、州政府90年代后教

15、育經費占比45%左右。 3、地方政府90年代占比47%,最近降到40%以下。,(三)教育財政的不均衡 1、州際差距:各州教育財政不均衡 營業(yè)稅、個人所得稅是美國政府辦學經費主要來源。營業(yè)稅占三分之一,個稅占三分之一。各州由于經濟發(fā)展不均衡,各州政府財政能力不均衡。 19941995年度:美國生均支出5988美元,最高的新澤西州達9774美元,最低的猶他州3656美元。 19971998年度:生均支出6189美元,新澤西、紐約、阿拉斯加、康涅狄格等州生均教育費用超過9000美元,而猶他、阿肯色、密西西比、新墨西哥州生均經費不足5000美元。,2、學區(qū)差距:學區(qū)間貧富差距大 美國:財產稅是地方學區(qū)收入主要來源,占全國地方教育經費的70%,11個州財產稅甚至占學校收入的98%以上。美國多數州里面,最富裕的5個學區(qū)的生均經費通常是最貧窮的5個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