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設計說明 第一章建筑設計 一、項目概況及現狀條件: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全市東西長約84公里,南北寬約52公里,地理方位為東經112。56至113。49。北緯30。04至30。32。東臨武漢市蔡甸區(qū),西與潛江市接壤,南隔東荊河與洪湖,監(jiān)利一衣帶水,北瀕江漢與天門市、漢川市隔江相望。 仙桃市轄15個鎮(zhèn)、3個街道辦事處以及一個工業(yè)園區(qū)。 仙桃市地處江漢平原的地理中心,滬蓉高速公路和318國道沿城區(qū)經過,交通的便利為仙桃?guī)淼木薮蟮纳虣C。仙桃也是北部天門、西北潛江、南部洪湖、監(jiān)利去武漢方向的必經之地,有條件發(fā)展成為江漢平原的中心樞紐,發(fā)揮城市承接作用。相比于周邊其它城市具有優(yōu)越
2、的區(qū)位條件。 氣象、氣候 仙桃市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豐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時有旱澇、寒潮、大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發(fā)生。 境內氣溫差異甚微,一般南北差0.1,東西差0.3左右;從西北至東南略有增大,平均年降雨量相差不到100毫米。年平均氣溫16.2,歷年極端高溫38.8(出現在七月),歷年極端低溫-14.2(出現在一月)。常年降雨量1160毫米,歷年最大日降雨量192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為1481毫米,歷年最大蒸發(fā)量1174毫米。常年盛行同向為北東(NNE),頻率為20%,年平均風速為2.7米/秒,歷年瞬時最大風速為20米/秒,歷年平均無霜期256天。季節(jié)特征較為明顯,按氣象資
3、料,四季以溫度劃分,春秋兩季歷時短,均為65天;夏冬兩季歷時長,分別是120天、115天。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地處仙桃市沔陽大道北面,健康路東面,醫(yī)院占地46000平方米(約70畝)。現有編制病床500張,各類專科齊全,現有16個臨床科室、8個醫(yī)技科室,醫(yī)院擁有一大批國際先進或頂尖的醫(yī)療儀器設備。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療技術力量雄厚。醫(yī)院現有職工1400多人。年門診量50萬人次,年住院量8000人次。年住院手術臺數4000臺次。醫(yī)療業(yè)務范圍立足仙桃市、面向整個沔陽地區(qū)。 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本著嚴謹求實、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根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醫(yī)療市場的需要,努力把醫(yī)院辦成國內技術一
4、流、設備一流、服務一流、環(huán)境一流的綜合醫(yī)院,為不尋人民的健康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二、設計依據 1、仙桃市規(guī)劃管理局關于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住院綜合大樓的規(guī)劃設計條件書。 2、本地段1:500用地紅線圖。 3、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住院綜合大樓可行性研究報告。 4、仙桃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3-2020)。 5、綜合醫(yī)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49-88 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87(2001年版) 7、辦公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67-89 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98-98 9、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 10、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標準GB19-87 11高層
5、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 12、國家現行的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 三、設計范圍 1、門診住院綜合大樓的總平面設計 2、門診住院綜合大樓的建筑方案設計 四、總平面設計說明 1、總平面設計: 在總平面設計時,沔陽大道后退道路紅線54.50米布置建筑,布置主入口,不僅避免了高層建筑對城市街道的壓抑感,又為門診用房部分地面綠化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布置有噴泉廣場。建筑裙樓的北側后布置有綠化廣場,建筑西面裙樓和主樓與原有保留的多層住宅建筑最近點距離亦留有3.0米間距,建筑南部與原有保留的多筑層辦公建最近點距離亦留有5.4米間距,都滿足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 2、對外交通流線組織: 基地地處仙
6、桃市沔陽大道北面,建筑沿沔陽大道布置,機動車主要從沔陽大道進入醫(yī)院,另在場地的西部健康路上設輔助出入口。結合建筑出入口形成高層建筑的環(huán)形消防通道。門診住院綜合大樓除有一機動車出入口與沔陽大道相連外,大樓西面內部次干道有一個出入口與城市道路健康路相連,其大樓后部設有回車場地,保證了流線通暢無阻。大樓正面有少量停車位,大樓西側面今后作主要停車場,原有醫(yī)院辦公前小廣場也可以作為少量停車場地,。保證醫(yī)院內病區(qū)臨時停車所需,急救中心設在大樓一層的右邊,有專用的出入口,救護車輛可直達急救中心的大門口。醫(yī)院內綜合大樓周邊7米寬的環(huán)行道路。道路通暢,滿足消防要求。綠化及道路結合原有建筑設計,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7、。 3、環(huán)境設計 綜合大樓位于仙桃市沔陽大道繁華地帶。在總平面設計時,在正前面留有27X99米的樓前廣場,采用廣場磚鋪地,局部做有綠化景觀。設有廣場地燈。并做成噴泉小廣場。這里成為來醫(yī)院的人們的聚散活動地。大樓后面有80X60米的綠化景觀。局部輔以停車。綠化面積達到13900平方米,綠化率近30%。 五、綜合樓單體建筑設計說明 1、設計構思: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地處仙桃市沔陽大道北面,健康路東面,在總平面設計和構思時需要充分分析現狀條件,利用場地有利因素,化場地的不利為有利,是該項目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根據建設單位的要求,下部四層裙樓為門診用房,上部塔樓為住院區(qū)用房。但場地狹小,用地偏緊,為在有
8、限的用地基礎上,既要充分利用好場地,又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就醫(yī)環(huán)境,是本次設計關鍵點。 通過現場踏勘和對用地的理解分析,集中式布置成為本方案的起點。醫(yī)療建筑流線眾多,怎樣處理好建筑與流線關系是本方案的切入點。綜合現狀條件和醫(yī)療建筑的特點,給建筑附加函義,成為本方案的落腳點,為充分體現建設單位為解善現有的就醫(yī)環(huán)境和醫(yī)患關系,體現人文關懷,本方案設計的主題是“心連心”,代表醫(yī)生與患者心連心,領導與職工心連心,眾人協力同心,在建筑上的具體體現。在以建筑的中庭為中心,結合心形的一部分為高層住院塔樓,另一部分為4層高的門診醫(yī)技樓,通過中庭的連接,將兩者緊密聯系在一起。 2、平面功能: 門診住院綜合大樓為地下
9、一層地上二十層的高層建筑,有四層門診及醫(yī)技用房,分別有17個業(yè)務科室,12個服務功能室和13個醫(yī)技科室。一層占地5057.45平方米,設有急救中心、兒科門診、中心輸液科、B超室和核磁共振室。二層平面4567.43平方米。設有內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口腔科等。三層平面3522.75平方米,設有外科、眼科、中心手術室等。四層南樓為辦公樓,建筑面積1420平方米,設有大、中、小型會議室和行政辦公用房。北樓為病理科和放射科。五層為住院藥房、中心供應室和檢驗科,建筑面積3522.75平方米,六七層為手術室,設十五個手術間。八至二十層為住院樓層,單層建筑面積1886平方米,每層分別設置有兩個護理單
10、元,每個護理單元共有床位數31個。各科的住院病床,共計二十五個護理單元和788個床位。 地下室建筑面積1886平方米,設有變配電房、冷凍機房、發(fā)電機、空氣壓縮房和消防水箱等。滿足人防要求,并設有自動噴淋及通風系統(tǒng)。 3、平面設計: 醫(yī)療建筑人流復雜,解決好人員流向是建筑的關鍵,為此設計方案在矩形的地塊上,采用了斜向交叉的十字形平面布局,建筑的中心布置有中庭,圍繞中庭布置公共用房,各主要入口處均設置了二層高的門廳,門廳與中庭之間的聯系,既為各醫(yī)療區(qū)提供了更多的盡端式布局,又為更多醫(yī)療用房提供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的可能,改善了物理環(huán)境。 在平面安排上,將高層住院塔樓布置在建筑的北側,以避免可能的陽光
11、遮擋,將門診部分盡量布置在主入口廣場附近,既方便了病人,又減少了門診與住院之間的干擾。醫(yī)技部分則布置在住院部塔樓的下部,既方便門診患者,又能使住院患者便捷。 在門診的四樓布置醫(yī)院院務辦公部分,辦公人員主要從兩側進入中庭,通過二部專用電梯可直達四層。方便了辦公人員辦公與專家型院務人員座診。 手術室設計:在本設計中安排了第六、第七兩層作為手術用房,其中第七層除布置了4個普通手術間和輔助用房外,還布置有供手術室使用的潔凈空調機房。 4、防火設計: 防火分級: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該大樓為一類公共建筑,防火等級應為一級。 防火分區(qū):地下室設兩個防火分區(qū),裙房一至四層各為兩個防火分區(qū),五層以上每一個
12、自然層為一個防火分區(qū),每個分區(qū)面積滿足規(guī)范要求。 安全疏散:每一個防火分區(qū)均設有不少于兩個直通室外的疏散口,到達最近疏散口的最遠距離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5、剖面及立面設計 地下室層高4.2m,裙房一至五層層高均為4.2m,六層4.8m,七層層高5.1m,八至二十層層高均為3.6m,室內外高差0.18m,總高度(地面到二十層女兒墻頂)79.2m,主樓總層數20層。 立面構圖以豎向線條的窗和實墻的對比協調,形成整體構圖的韻律,塑造了醫(yī)院建筑修長、挺拔的新形象。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總建筑面積:49029 建筑占在面積:5057.45 地下室面積:1886 廣場占地面積:2160 綠化場地面積:1390
13、0 總停車位:68輛 總用地面積:46000(約70畝) 綠化率:32% 其中: 一層門診建筑面積:5057.45 二層門診建筑面積:4567.43 三層門診建筑面積:3522.75 四層會議室、辦公室用房建筑面積:3522.75 五層住院病區(qū)建筑面積:1950 六至七層為手術室(15間)建筑面積:1916.32=3832.6 八至二十層住院病區(qū)建筑面積:187613=24388 住院病床位:788床 第二章結構設計 一、設計依據 1抗震設烈度:基本6度,設計地震基本加速度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本建筑為乙類抗震設防類別,故抗震設防烈度按本地區(qū)基本烈度提高一度即7度抗震設防。 2基
14、本風壓:0.35kN/;基本雪壓:0.50kN/ 3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50年 4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一級 5混凝土結構環(huán)境類別:地面以下為二類,地面以上為一類。 6結構構件裂縫控制等級:三級 7現行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及標準: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礎技術規(guī)范(湖北省地方標準)DB42/242-200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2002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2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
15、 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GBJ16-87(2001年版)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02 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程JGJ/T8-97 8仙桃市建筑勘察設計院2006年6月22日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初勘,編號KC2006-14) 9方案設計招標時提供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等上級部門批文及建設方設計要求。 二、結構選型 1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主樓為框架一剪力墻結構,裙樓為框架結構。主要框架梁、柱及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初步按C40(14層)、C35(58層)、C30(915層)、C25(1620層)考慮;多層裙樓按C25考慮,樓板按C25考慮。 2建筑結構抗震等級:主樓
16、框架二級,剪力墻二級;裙樓與主樓結構脫開,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三級。 三、基礎型式 1、場地工程地質特性 場地土的類型為中軟土,建筑場地類別為III類,屬一般抗震地段,可不考慮液化影響。各土層工程地質特性描述如下: 素填土,場區(qū)分布均勻,結構混雜,不能作為擬建建筑物天然基礎的持力層; 粉質粘土,場區(qū)分布均勻,埋藏較淺,可塑狀態(tài),高壓縮性,雖有一定強度,但層薄,且下臥淤泥,不能滿足基礎設計需要; 1淤泥層,場區(qū)局部有分布,層薄,流塑狀,高壓縮性,系場區(qū)不良軟弱地基土,不能作為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 粉土粉砂互層,全場區(qū)分布均勻,埋藏較淺,系場地第一承壓水含水層,水量不大,微壓,對基坑施工不利。呈稍
17、密狀態(tài),強度一般,高壓縮性,可作為樁基礎側摩阻層; 淤泥層,場地均有分布,層厚不均勻,流塑狀,高壓縮性,系場地不良軟弱地基土,灌注樁施工時容易發(fā)生縮頸; 粘土層,全場區(qū)均有分布,較均勻,層薄,可塑狀,高壓縮性,可作樁基礎側摩阻層; 粘土層,全場區(qū)均有分布,較均勻,層薄,呈硬塑狀態(tài),埋藏較深,高壓縮性,可作為樁基礎持力層; 粉質粘土、粉土、粉砂互層,場區(qū)均有分布,不均勻,埋藏較深,呈可塑狀態(tài),中壓縮性,可作為樁基礎持力層; 粉砂層,場區(qū)分布均勻,最大揭露厚度達19.0米,較均勻,中密狀態(tài),為中壓縮性土,是相對理想的樁基持力層。 2、基礎選型 通過對勘察地質報告分析,結合變形及承載能力計算,初步確
18、定基礎型式為樁基礎。對各種可能的樁基進行經濟分析、比較后,認為該建筑結構樁基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管樁無論是經濟性,還是工程質量、施工進度等各方面最優(yōu)。高層主樓部分擬采用預應力混凝土PHC空心管樁,以第粉砂層為樁端持力層;由于本方案結構考慮高層主樓和多層裙樓脫開,即可以不考慮高層和多層之間的沉降對結構的影響,裙樓部分擬采用預應力混凝土PC空心管樁,以第粘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 四、人防地下室 本工程在高層主樓部分下設一層平戰(zhàn)結合的人防地下室,按6級人防設計。地下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自防水和建筑防水相結合的雙防水型式。結構鋼筋混凝土抗?jié)B等級為0.8MPa(抗?jié)B標號S8)。 五、其他說明
19、 本建筑物結構設計從多個方面考慮了經濟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響。第一,高層主樓與多層裙樓從結構上脫開,體現出三個方面的優(yōu)點:按結構高規(guī)要求,高層主樓與多層裙樓脫開后,可以分別按各自的高度確定框架和剪力墻的抗震等級,否則,要按高層的高度確定整體結構的抗震等級,造成不必要的投資增加;高層主樓與多層裙樓脫開后,可以不考慮二者之間的沉降對結構的影響,減小了結構的內力響應;多層與高層部分可以采用不同長度的樁基基礎(詳見基礎選型部分),減少了結構造價的投入,而且結構的安全更加有保障。第二,在不影響建筑功能布置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采用規(guī)則柱網,使結構合理;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及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方便,取材廣泛,
20、經濟合理。 第三章給排水設計 一、工程概況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住院綜合大樓位于仙桃市沔陽大道與健康路交界處,包括門診、手術室和住院部等,設計床位數為806床;地下一層為水池、泵房、變配電房、空調機組等設備用房,地上一至四層為門診、醫(yī)技用房、五七層為手術室、產房等、八二十層為住院部病房,本項目總建筑面積49403,建筑總高度為72.8m。 根據甲方提供的資料,在本醫(yī)院周邊道路上均設有市政給排水管網。其中給水干管管徑DN600,從市政主干管上接入DN200供本棟大樓供水,滿足本大樓生活用水和室內外消防用水。污水經醫(yī)院污水處理系統(tǒng)處理后達標排放至城市排水管網。 二、設計依據 1建設單位的設計任務
21、書及設計基礎資料; 2建筑、暖通專業(yè)提供技術資料; 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 4綜合醫(yī)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GBJ40-90(1997年版); 5建設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87(2001年版); 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1年版); 7自動噴水滅水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84-2005; 8水噴霧滅水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219-2002; 9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 10生活飲用衛(wèi)生標準GB5749-85; 11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501402005。 三、設計內容 本設計包括該建筑物室內外給排水系統(tǒng)、室內熱水系
22、統(tǒng)、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室內外消火栓滅火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等。 四、給排水設計 1給水理標準及水量 項目用水單位數使用時間h時變系數平均時用水量(m3/h)最大時用水量(m3/h)最大日用水量(m3/h) 住院部300升/床日788242.510.125.2241.8 門診10升/人次3000121.53.753.7530.0 醫(yī)務250升/人班1003832.07.57.590.0 洗衣60升/公斤158481.517.8217.8295.0 空調補水空調循環(huán)水量x1.5%24191.06 未預見水量按生活用水量10計算45.6 合計692.7 注:未預見用水量包括管道漏損、澆灑綠地、道路、
23、沖洗車輛等。 2給水系統(tǒng) 本建筑全部用水均取自市政給水管網,本區(qū)域城市供水壓力約0.3Mpa,不能滿足全部直供的水壓要求,部分樓層需做二次加壓,設計采用分區(qū)壓供系統(tǒng):地下一層及地上四層利用市政管網壓力供水;五至二十層采用變頻供水設備供水。在豎向分甲、乙、丙三區(qū)供水。以確保門診,辦公及住院部分的使用最大水壓0.35Mpa。 給水系統(tǒng)分區(qū)編號分區(qū)樓層供水系統(tǒng)原理供水方式備注 丙13-20層生活水池變頻調速水泵用水點上行上給 乙5-12層生活水池變頻調速水泵減壓閥用水點上行上給由丙區(qū)減壓供應 甲4層-地下1層利用市政給水壓力直接上水下行上給 在地下一層設生活貯水池,容積V=115m3的不銹鋼生活水箱
24、一座及BTG72-100-3型變頻加壓供水設備一向四層以上務樓層供水。空調系統(tǒng)冷卻塔補水采用兩臺專用水泵補水。 生活貯水池進水遙控球閥上均設有電磁閥,當進水閥損壞池水位超過溢流流水到達緊急水位時,電磁閥關閉,切斷水源,并將進水閥損壞的信號傳至物業(yè)管理中心。 五、熱水系統(tǒng) 本工程在所有用水點均設置熱水系統(tǒng),全天供應熱水。 1熱水水量標準及水量(60) 序號用途水量標準用水單位用水溫度最大小時用水量(m3/h)總用水量(m3/d) 1住院部120升/床日806608.996.7 2門診部12升/人次3000606.624.0 3醫(yī)務120升/人班3006011.336.0 4洗衣30升/公斤158
25、4608.747.5 5合計35.5204.2 總日供熱水量:204.2m3/d。 2熱源有耗熱量 本工程熱源由醫(yī)院內擴的燃氣鍋爐提供。換熱采用內襯銅容積式熱交換器,貯存45分鐘設計小時耗熱量。 對于醫(yī)院集中熱水供應系統(tǒng),熱水小時變化系數KH2.20,t1=5, t1=60,則最大設計小時耗熱量為1.95106Kcal/h。 3熱水系統(tǒng) 熱水系統(tǒng)在豎向分區(qū)與水系統(tǒng)完全相同,分甲、乙、丙共三區(qū)供水,以確保門診,辦公及住院部分的冷,熱水使用水壓同步變化。 在地下一層空調機房內設有效容積為31.2m的不銹鋼熱水貯水箱一座及BTG50-100-2型變頻供水設備一套向地面以上各樓層供應熱水。 熱水回水能
26、過減壓后直接回至熱水箱,熱水箱的熱水通過40LGR12-152熱水循環(huán)水泵抽至容積式熱交換器,以保證熱水箱內的熱水溫度符合使用要求。(熱水循環(huán)泵通過熱水箱內的溫控閥控制器啟停) 生活熱水貯水也進水遙球閥上均沒有電磁閥,當水池水位超過溢流水到達緊急水位時,電磁閥關閉,切斷水源,并將進水閥損壞的信號傳至物業(yè)管理中心。 六、消防系統(tǒng) 本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依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為一類建筑,消防系統(tǒng)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消火栓滅火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高精醫(yī)療設備機房和計算機中心另外采用氣體消防系統(tǒng)。 1消火栓系統(tǒng) 消火栓系統(tǒng)室內消防用水量30L/s,火災延續(xù)時間2h。系統(tǒng)在豎向分甲、乙兩個區(qū)
27、供水,以確保每區(qū)的靜水壓均滿足0.8Mpa的要求。 消火栓系統(tǒng)分區(qū)編號分區(qū)樓層供水系統(tǒng)原理備注 乙5-20消防水池消火栓泵環(huán)狀管網動水壓超過30米設減壓消火栓 甲設備層地下1層消防水池消火栓泵減壓閥環(huán)狀管網屋頂消防水箱減壓供應 消火栓采用兩臺恒壓泵,一用一備。為滿足19-20層消防水壓的要求,在屋頂設置氣壓給水設備增壓,消火栓系統(tǒng)在屋頂水箱貯10分鐘消防用水量Vx=18m3。 消防水池,同時火災次數為一次,一次消防總用水量室內2小時消火栓用水量216m3以及1小時自動噴淋用水100m3,共計316m3。故消防水池內存室內消防用水量不小于316m3。在地下1層設置和空調補水合用的消防貯水池。 為
28、解決消火栓系統(tǒng)的超壓問題,消火栓泵采用XBD系列建筑用消防泵,消火栓采用室內減壓穩(wěn)壓消火栓以減去多余部分的水壓。 2自動噴灑滅火系統(tǒng) 自動噴灑火滅火系統(tǒng)采用濕式系統(tǒng),系統(tǒng)在豎向分甲、乙、丙三個區(qū)供水,整個系統(tǒng)按中危險級II設計,噴水設計流量Q=28L/s(100m3/h),火災延續(xù)時間1小時。 消火栓系統(tǒng)分區(qū)編號分區(qū)樓層供水系統(tǒng)原理備注 丙13-20消防水池自動噴水泵報警閥組屋頂消防水箱直接供應 乙5-12消防水池自動噴水泵減壓閥報警閥組屋頂消防水箱直接供應 甲5-地下1層消防水池自動噴水泵減壓閥報警閥組屋頂消防水箱直接供應 除了衛(wèi)生間、廁所和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其它場所均設置自動噴水滅水系
29、統(tǒng)噴頭,自動噴水滅水系統(tǒng)加壓不泵采用兩臺恒壓泵,一用一備,為滿足19-20層自動噴水噴頭最低消防水壓的要求,在屋頂設置氣壓給水泵設備增壓(選用ZW(L)-I-XZ-10型兩套,設置于水箱間),消火栓系統(tǒng)在屋頂不箱10分鐘消防用水量Vx=18m3。在支干管上設置減壓孔板或節(jié)流平衡流量。消火栓系統(tǒng)在豎向及平面均布置呈環(huán)狀, 自動噴灑滅火系統(tǒng)的啟動采用電信號連動控制方式。 以上屋頂水箱消防貯水、消防增壓設備為消火栓系統(tǒng)和自動噴灑系統(tǒng)合用。 在高精醫(yī)療設備機房和計算中心等部位設置煙烙盡氣體滅火系統(tǒng),設計滅火濃度67%。 3建筑物滅火器具 本項目中等危險級,A級火災,全樓設置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4室外
30、消防 建筑物上,設有消防結合器,為消防車投入滅火提供了方便。消火栓、自動噴水各設2個,水噴霧設1個。 城市給水完全能滿足室外消防用水,室外消防結合醫(yī)院的現狀,在宜形成環(huán)狀管網,消火栓間距小于120m,消防結合器設于室外消火栓40m范圍內。 七、排水系統(tǒng) 1污水量為生活給水量的85%,則最高日污水量為426m3/d。生活污水先經過化糞池,再經過醫(yī)院污水處理站二級生化處理,達到BOD530mg/l,其它指標達到醫(yī)院污水排水標準GBJ48-83的規(guī)定以后,排入健康路或沔陽大道市政污水道。 2雨水排入健康路或沔陽大道市政污水道 3室內排水 室內排水采用污、廢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均設置伸頂通氣管,底層單獨排
31、水。 消防電梯井、地下車庫、熱交換器間、冷凍機房及水泵房等均依照規(guī)范設置排水系統(tǒng),由帶水位自動控制裝置的潛污水泵抽升排出室外。 八、空調循環(huán)冷卻水設計 本建筑設置中央調系統(tǒng),其循環(huán)冷卻不流程如下: 水處理設備 1.空調循環(huán)冷卻水水量 參考空調專業(yè)提供的資料,本建筑空調循環(huán)冷卻水量暫定為990m3/h,補水量按冷卻水量的1.5%計,每小時補水量為15m3/h。 2空調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 空調機組設地下一層(或分設于地下一層和四層),總循環(huán)水量約為990m3/h,冷卻塔與空調機組對應設置。在冷卻塔房補水箱一座(配用補水泵向冷卻塔補不),內貯水量25m3。 九、設備與管道選材 1給水管采用塑鋼管或不銹鋼
32、塑復合管,衛(wèi)生潔具選用合資品牌產品。 2消防系統(tǒng)管道采用內外熱鍍鋅焊接鋼管。 3排水管采用離心柔性鑄鐵管。 4屋頂水箱及地下層生活貯水池均采用食品級不銹鋼316L成品焊按拼裝。 第四章電氣設計 一、設計依據 本工程采用主要標準及規(guī)范 (1)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T16-92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 (3)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52-92 (4)低壓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54-95 (5)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 (6)建筑物防雷設標準GB50057-94,2000年版 (7)綜合醫(yī)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49-88 其他有關現行國家標準、
33、行業(yè)標準及地方標準。 二、設計范圍 本設計包括高低配電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自控系統(tǒng)、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系統(tǒng)。 三、配電系統(tǒng) 1負荷等級及負荷容量 本工程按照電力負荷分級,其消防控制室、消防電梯、防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等消防用電,醫(yī)療部分的急診用房、監(jiān)護病房、手術部、病理切片分析、血庫、CT掃描室的照明及電力,培養(yǎng)箱、冰箱、恒溫箱的電源為一級負荷,電子顯微鏡電源、客梯電力為二級負荷;其它用電為三級負荷。 負荷估算:照明按25VA/考慮,電力按12.5VA/考慮,空調按56VA/考慮,本工程共計用電負荷4562KVA。變壓器裝機容量:二臺2500KVA,一臺專供空調用電,
34、另一臺供照明與電力用電。另裝一臺150KW柴油機發(fā)電機。作消防電梯與消防及噴淋水泵的備用電源。 2供電電源及電壓 在本樓地一下層設置變電所,設高低壓配電柜,供電電壓等級為10KV。 3應急電源 本工程設置集中供電的EPSAWT作為自備應急電源。供給應急照明、手術部、急診部用等,監(jiān)護病房等需在15S內恢復供電的照明器和維持生命用的特殊醫(yī)療電氣設備的用電,計算機系統(tǒng),消防報警系統(tǒng)、安保系統(tǒng)等均應自帶UPS不間斷電源裝置作為備用電源,以確保其供電的可靠性。 4低壓配電系統(tǒng) 對于單臺容量較大的負荷或重要負荷采用放射式配電;對一般設備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的混合供電方式配電;對一級負荷采用雙電源回路末
35、端互投方式供電;放射科研成果醫(yī)療設備電源,由專用回路供電。 四、照明系統(tǒng) 1照度及光源 本工程各主要部位設計照度如下: 房間名稱照度(lx) 夜間守護照明5 衛(wèi)生間、洗室、樓梯間、走道30-50 污物處理間、更衣室30-75 病房、監(jiān)護病房15-30 配電間、通風機房、電梯機房75-100 候診室、放射科診斷室、理療室、麻醉室50-100 診查室、檢驗科、病理科、配方室、醫(yī)生辦公室、護士室、值班室75-150 手術室、CT診斷室、放射科治療室100-200 手術室的手術臺專用照明2000-10000 本工程各主要部位光源色溫如下: 房間名稱色溫(K) 病房、監(jiān)護病房、理療室、3300 診查室、
36、候診室、檢驗科、病理科、配方室、醫(yī)生辦公室、護士室、值班室、候診室、放射科診斷室、CT診斷室、手術室、設備機房33005300 2燈具 醫(yī)療用房采用高顯色照明燈具,顯色指數80。 走道、候診室、病房等采用帶燈罩的燈具,以減少眩光,病房設有床頭壁燈和夜間燈,夜間燈為帶乳白玻璃燈罩嵌墻式燈箱;醫(yī)生辦公室、值班室、掛號、藥房和各科室診室采用帶電子鎮(zhèn)流器的三基色節(jié)能熒光燈;護士站采用嵌入式節(jié)能熒光燈帶;設備用房采用節(jié)能熒光燈支架,管吊安裝為主。 各科診室和衛(wèi)生間、手術部等場所設置紫外線殺菌燈,病房設置插座用于移動式紫外線殺菌燈。 各科診室和衛(wèi)生間、手術部等場所設置紫外線殺菌燈,病房設置插座用于移動式紫
37、外線殺菌燈。 各科診室、放射科診斷室、病房的醫(yī)生辦公室設置觀片燈。 CT診斷室、放射科診斷室、暗室、手術室等房間的外門上,設置工作標志燈和防止誤入室內的安全裝置,并可斷開電源。 3應急照明 在各出入口、疏散樓梯間、疏散走道、消防電梯前室等處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燈;在消防控制中心、配電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煙機房等重要設備房設置應急工作照明。 應急照明電源采用EPS應急電源集中供電和控制。要求其供電時間1小時。 五、建筑物防雷。 1防雷等級 本工程按第二類防雷措施設防。 2防直擊雷措施 在樓座屋頂及裙房屋面周邊裝設避雷帶為防直擊雷的接閃器,并在屋面上設置不大于10mm10mm或12m8m的網
38、格,利用建筑和結構柱子內的主鋼筋作引下線,利用結構基礎內鋼筋作接地體。 3防側擊雷措施 為防側向雷擊,高度超過45m及以上外墻上的金屬構件,門窗等較大金屬物應與防雷裝置連接;豎向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件項部和底部應與防雷裝置連接。 4防雷電波侵入措施 為防雷電波侵入,電纜進出線在進出端,應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等就近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 六、接地及安全 1本工程低壓配電系統(tǒng)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統(tǒng)。 2防雷接地、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弱電設備接地等共用統(tǒng)一的接地裝置,要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否則應在室外增設人工接地體。 3建筑物采用總等電位聯結,手術室,衛(wèi)生間內設局部等電位聯結,總等電位聯結線與
39、保護干線,接地干線,金屬管道,金屬構件互相連接。 4所有用電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均采用單獨的PE分支線與PE干線相連接,移動式用電設備均設置漏電電流保護。 5醫(yī)療診斷電氣設備,根據使用功能要求采用保護接地、功能性接地、等電位接地等形式。 6有線電視系統(tǒng)引入端、電信引入端等處設過電壓保護裝置。 第五章弱電設計 一、設計依據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標準及規(guī)范 (1)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T16-92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5年版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16-98 (4)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T50311-2000 (5)
4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 (6)建筑物電子信息防雷技術規(guī)范GB50343-2004 (7)綜合醫(yī)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49-88 (8)有線電視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200-94 (9)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8-2004 其他有關現行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及地方標準。 二、設計范圍 1通信系統(tǒng) 2有線電視及衛(wèi)星電視系統(tǒng)(含閉路電視系統(tǒng)) 3有線廣播系統(tǒng)(包括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 4呼應信號系統(tǒng) 5綜合布線系統(tǒng)(電話、計算機不涉及網絡設備) 6安全防范系統(tǒng) 7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tǒng) 三、通信系統(tǒng) 本工程按照需要在各科診室、醫(yī)生辦公室、護士站、病理科、配方室、辦公
41、室、會議室等處設置電話插座。電話布線系統(tǒng)納入大樓綜合布線系統(tǒng)。 四、有線電視及衛(wèi)星電視系統(tǒng)(含閉路電視系統(tǒng)) 本系統(tǒng)采用獨立前端系統(tǒng)基本模式,由前端設備、干線、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支線與用戶終端等組成。系統(tǒng)采用(860)MHz全頻雙向傳輸,用戶電平要求674dB,圖象清晰度應有盡在四線以上。 五、有線廣播系統(tǒng)(包括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 1有線廣播系統(tǒng)由音源、擴聲設備、控制設備、傳輸線路、音量控制設備及末端揚聲器等組成。 2系統(tǒng)具備綜合檢查及自檢功能以及揚聲器回路的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具備可根據設置的優(yōu)先等級進行廣播,優(yōu)先等級高的廣播工作時可自動切斷所選區(qū)域中優(yōu)先等級較低的廣播內容,其他廣播音源可通過
42、預先編程或即時手動鍵盤輸入控制,按需送至各個廣播區(qū)域。區(qū)域劃分滿足消防廣播區(qū)的劃分要求,按照建筑物及相應的樓層劃分為多個廣播區(qū)域,話筒音源可自由選擇對各區(qū)域回路,或單獨、或編程、或全呼叫進行廣播,且不能影響其它區(qū)域組的正常廣播。 六、呼應信號系統(tǒng) 1病房護理呼應信號系統(tǒng) 各護理單元設置護理呼應信號系統(tǒng),按護理區(qū)及護職責體系劃分成若干信號管理單元,各管理單元捷足先登機設在護士站,主機上帶有聲、光顯示器裝置,病房門口應有光提示,走廊調協提示顯示屏。病人的分機安裝在病房的床頭裝置上,操作按鈕采用按線或手柄,特護病房衛(wèi)生間設緊急呼叫分機,特護患者呼叫應有優(yōu)先權。 2門診、醫(yī)技各診察科室的候診室、檢驗科
43、、放射科、掛號、收費、發(fā)藥處、出入院手術辦理處,設置候診呼應信號。顯示裝置設在候診區(qū)易見處,控制主機設在分診臺或有人值班處。 七、綜合布線系統(tǒng)(電話、計算機,不涉及網絡設備) 綜合布線系統(tǒng)是將語音信號、數據信號的配線,經過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設計,綜合在一套標準的配線系統(tǒng)上。 1本工程按綜合配置設計,各科診室、醫(yī)生辦公室、護士站、病理科、配方室、辦公室、會議室按等其它場所根據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信息插座。 2綜合布線系統(tǒng)由工作區(qū)、水平布線系統(tǒng)、主干子系統(tǒng)、設備間、進線間及建筑群子系統(tǒng)組成。 八、安全防范系統(tǒng) 1本工程的安全防范等級為二級,安全防范由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施。 2防盜報警系統(tǒng):在建筑物各層電梯及
44、樓梯出入口,重要的辦公室、財務主出院結算處、手術部等重要場所設置紅外/微波雙鑒報警探頭或緊急報警按鈕。 3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防監(jiān)控室設于一層消防及弱電控制中心。 在建筑物一層的對外出入口、主要通道、收費及掛號處、財務結算處、貴重藥品庫、手術部、電梯、公共場所、重要病區(qū)等處設置監(jiān)視攝像機。 4出入口管理系統(tǒng):對于醫(yī)院限制性出入口和重要的辦公、醫(yī)療用房、財務室、手術部的出入口設置門禁裝置。 5電子巡更系統(tǒng):采用有線與無線相結合的方式,利用門禁系統(tǒng)的讀卡器建立巡更系統(tǒng),配合保安人員管理。 九、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tǒng) 1防護等級 本工程一級類防火建筑?;馂淖詣訄缶到y(tǒng)的保護等級按一級設置。 2系
45、統(tǒng)組成 本系統(tǒng)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防聯動控制系統(tǒng)、火災應急、廣播系統(tǒng)、消防直通對講電話系統(tǒng)、電梯監(jiān)視控制系統(tǒng)、應急照明控制系統(tǒng)。 十、弱電系統(tǒng)的防雷與接地 所有系統(tǒng)均采用一點接地,共用建筑結構基礎鋼筋作接地體,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在每個弱電機房配置專用接地連接板。 弱電系統(tǒng)供電電源及引出室外的信號線均采取防電磁脈沖的措施。 第六章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 一、設計依據 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 3綜合醫(yī)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GBJ49-88試行 4醫(y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333-2002 5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
46、-87(2001年版) 6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GB50038-94(2003年版) 7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98-98 8甲方及土建專業(yè)提供的相關資料 二、設計范圍: 1大樓的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 2地下室人防通風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設計; 3潔凈手術部的凈化空調系統(tǒng)設計; 4公共衛(wèi)生間、病房衛(wèi)生間、消毒、污物間的排風系統(tǒng)設計; 5醫(yī)用集中供氧、負壓吸引、壓縮空氣系統(tǒng)設計; 6防煙樓梯間及前室,封閉內走道的防排煙系統(tǒng)設計; 三、空調系統(tǒng) 1空調設計參數: 北緯:30004;東經:112056; 夏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34.9 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濕球溫度:28.4 夏季空調日室外平均溫
47、度:31.4 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溫度:80% 冬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5 冬季采暖室外計算干球溫度:-1 冬季空調室外計算相對溫度:77% 室外風速:夏季2.5m/s;冬季4.3m/s; 2.室內設計參數: 空調房間夏季空調冬季空調新風量(m3/h*人)噪聲dB(A) 干球溫度相對濕度%干球溫度相對濕度%45(二級) 病房266022405050(二級) 門診室,治療室266022403045(一級) 手術室24406024264060I級:1000/間II、III級:800/間IV:600/間45(二級) 辦娩產房256022406045(二級) 母嬰室256022406045(二級)
48、 實驗室266022403050(二級) 大廳266520402060 藥房266020403050(二級) 供應輔助用房266020403045(二級) 3空調方式 (1)大廳,休息廳等大廳空間采用柜式空氣處理機組,低速單風管系統(tǒng),送風方式可根據使用及裝修需要采用側送或頂送,并集中回風。 (2)一四層診室、八二十層住院病房、辦公室均采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tǒng)。 (3)五七層手術室、各種對環(huán)境條件有特殊要求的科室、潔凈走廊和輔助用房采用凈化空調系統(tǒng),采用組合式醫(yī)用凈化空調機組,按照潔凈級別獨立設置三級過濾空氣處理品機組低速風道垂直層流送風,采用頂送,兩側或下回風。 4空調負荷: 根據估算:大樓夏
49、季空調冷負荷:7200KW;冬季空調熱負荷:4900KW; 5空調冷、熱源: 空調冷源擬采用二臺3000KW離心式冷水機組和一臺螺桿式1200KW冷水機組。熱源采用二臺2.1MW和一臺0.7MW燃氣熱水無壓鍋爐。 空調冷水供回水溫度為:7/12;熱水供回水溫度:60/55.8;生活熱水的出水溫度為:60;機組可設置在地下室冷凍機房或直接設置在四樓平臺。 在大樓總中央空調不開啟的情況下,手術室冷熱源只開啟1200KW水冷螺桿機和0.70MW熱水機組供應。 6手術定室凈化空調系統(tǒng): (1)大樓手術部設置在57層,根據手術室的凈化級別和手術室的使用特點,全部采用凈化空調機組。 (2)手術室的氣流組織
50、為上送側回式,手術床正上方設置送風靜壓箱,靜壓箱設置三級過濾,孔板方式送風,手術室四角下方設置阻尼回風口進行回風,沿灰塵沉降方向迅速排除污染空氣。走廊和輔助用房采用高效送風口送風,阻尼回風口,上送上回。 (3)新風機、新風口分設初、中效過濾器,排風系統(tǒng)上設置初、中效過濾器,以防系統(tǒng)停機時室內空氣受到室外空氣的污染。 7空調水系統(tǒng) 系統(tǒng)采取開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頂層設置膨脹水箱,水管系統(tǒng)采用一次泵變流量系統(tǒng),空調水系統(tǒng)四個環(huán)路。并在支管上安裝流量調節(jié)裝置。 8空調系統(tǒng)的控制、溫濕度的測量與控制、節(jié)能措施: (1)空調冷熱水主機的自動控制:由主機自帶的微電腦控制盤進行出水溫度、壓差、制冷量等的控制,也可
51、根據實際需要,將微電腦與樓宇自控系統(tǒng)進行數據傳輸與遠程控制。 (2)風機盤管回水設電動調節(jié)二通閥。 (3)新風機組的控制由設置在總回風管上的溫度傳感器經現場控制器DDC指令新風機冷熱盤回水支管上的比例積分二通電動閥調節(jié)水量,實現新風送風溫度的調節(jié)。 (4)潔凈空調系統(tǒng)新風機會因大風量特點帶來大的能耗,故選用變頻風機,滿足系統(tǒng)風量的要求,對室內的正壓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證,節(jié)省能耗。電加熱器與空調主機連鎖,當空調停機時,電加熱器自動斷電。手術室采用DDC控制器和濕溫度傳感器、壓差傳感器、電動兩通閥實現自動控制和顯示功能。 (5)檢測與報報警:檢測室外空氣空氣干球溫度與相對溫度的檢測與記錄,檢測凈化手
52、術室和輔助房的相對濕度、冷熱供回水溫度,顯示室內溫濕度、空調高低速運行、故障;空調風機皮帶斷裂、空調房間濕溫度超限。冷熱回水溫度超限和空調器內中效過濾器壓差超限,電加熱器高溫保護時,風機過載保護時報警。 (6)當系統(tǒng)出現故障時,能手動調節(jié),空調器超信可由手動控制。 第七章通風及防排煙設計 (1)地下室外設備用房設送風及排水系統(tǒng),排風系統(tǒng)與防排煙系統(tǒng)合二為一,平時排風,火災時切換成排煙工況,均為機械通風。地下室的排煙量按60m3/h.m2換氣次數計算;風機排煙量按最大的防煙分區(qū)120m3/h計算;送風量不小于排煙量的50%計算。 (2)封閉內走道的排煙量按最大防煙分區(qū)單位面積排煙量120m3/h計算,所有防煙樓梯間及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音樂課件教學
- 城市污水管網建設項目招投標方案(參考范文)
- 2025年差容式力平衡傳感器項目建議書
- 水肌酸產品項目建議書(范文模板)
- 2025年核輻射劑量防護儀器設備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丙二酮項目建議書
- 2025年特殊功能復合材料及制品項目合作計劃書
-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案
-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案
- 2025年寵物電商合作協議書
- 臨床、口腔醫(yī)師申報衛(wèi)生高級職稱工作量登記表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藥芯焊絲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糕點、面包
- 2023年納雍縣財政局系統(tǒng)事業(yè)單位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及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藝技術要點講義豐富課件
- 永能選煤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 浙江省建設領域簡易勞動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計算
- 氯化銨危險化學品安全周知卡
- 浙江省本級公務車輛租賃服務驗收單(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