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2節(jié)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同步測試無答案新版濟南版_第1頁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2節(jié)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同步測試無答案新版濟南版_第2頁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2節(jié)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同步測試無答案新版濟南版_第3頁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2節(jié)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同步測試無答案新版濟南版_第4頁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2節(jié)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同步測試無答案新版濟南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節(jié)生物進化的證據(jù)一、單選題 1.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第一證據(jù),在越早形成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 A.大多生活在陸地上B.越高等C.越簡單、越低等D.越復雜2.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 ) A.數(shù)量越多B.種類越豐富C.越簡單、越低等D.越復雜、越高等3.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jù)B.在較淺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一定比在較深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髙等C.同源器官是生物進化在解剖學上的重要證據(jù)D.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4.始祖鳥、孔子鳥、遼西鳥化石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明( ) A.哺乳類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鳥類B.哺乳類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類C

2、.鳥類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類D.爬行類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鳥類5.下列關于生物與人類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遺傳和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B.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最直接證據(jù)C.人類進化的先后順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D.從壽光大雞的人工選擇中可以觀察到自然選擇的效應6.關于人類起源的證據(jù),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達爾文的進化論能證明人類的聲源B.古人類的化石,包括、遺體、遺物、遺跡都是人類起源的直接證據(jù)C.通過模擬古代環(huán)境證明人類的聲源D.古代的傳說和書籍的記載都可以證明人類的起源7.生物化石是證明生物進化的最主要直接證據(jù),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遺體、遺物或

3、生活痕跡B.化石能再現(xiàn)生物的結構和生物環(huán)境C.各類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層出現(xiàn)有一定的順序D.化石里的生物是現(xiàn)在生物的原始祖先8.如圖所示,某一化石采集隊,在甲、乙、丙三個不同地層內挖掘到許多化石這些地層中的化石按從簡單到復雜排列的應該是( )A.丙、甲、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乙、甲、丙9.證明鳥類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證據(jù)是( ) A.種子蕨化石B.恐龍化石C.始祖馬化石D.始祖鳥化石10.比較是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從科學家對馬的足進化歷程的研究中,你不可能獲得的信息是( )A.腿骨結構大部分相同B.足趾個數(shù)逐漸減少C.中足趾逐漸變得發(fā)達D.遺傳物質基本相同11.揭示生物進化最重

4、要和最直接的證據(jù)是()A.通過對生物化石的研究B.通過對生物體結構的比較C.通過對現(xiàn)存各種生物的大量觀察和分析D.通過對生物遺傳物質的研究12.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jù)是( ) A.比較解剖B.化石C.細胞學D.生物化學13.物種A的化石比物種B在較晚地層中發(fā)現(xiàn),那么() A.物種A比物種B數(shù)量多B.物種A可能是較晚形成的C.物種A由物種B進化而來D.物種B由物種A進化而來14.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歷程和趨勢正確的是()A.在地質年代較晚近的地層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根據(jù)鄭氏始孔子鳥化石推測鳥類可能由兩棲類進化而來C.最低等的植物是蕨類植物,它可以進化成種子植物D.生物的進化是由水生到陸生,

5、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15.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jīng)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化石下列關于化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在越古老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jù)D.在越淺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16.以下有關生物化石的敘述,錯誤的是() A.早期形成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都很低等B.晚期形成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都很高等C.化石可看作是記錄生物進化歷程的無字書D.化石在地層中的出現(xiàn)具有一定的順序性17.研究生物進化的最直接證據(jù)是( ) A.化石B.比較解剖、比較胚胎C.分子生物學D.以上三者都是1

6、8.下列有關同源器官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外形上不同B.在功能上相同C.在結構上相似D.起源相同19.下列不屬于化石的是( ) A.距今4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B.我國白堊紀的恐龍蛋C.琥珀中的昆蟲D.現(xiàn)代泥沙層中埋葬著的貝殼20.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證據(jù)的事實是() A.各種生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現(xiàn)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進化而來的B.生物由低等向高等發(fā)展C.地球上曾經(jīng)生活過許多生物D.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21.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研究的重要證據(jù)是化石B.方向是從低等到高等C.普遍認為的原因是自然選擇D.結果是都產(chǎn)生有利的變異22. 如圖所示為一個從未受到破壞的深積巖層的順

7、序,圖中表明其中一層含有化石A,而另一層含有化石B,據(jù)圖示說明( ) A.物種A出現(xiàn)在物種B之前B.物種A比物種B復雜、高等C.物種A比物種B簡單、低等D.物種A是由物種B進化而來23.鄭氏始孔子鳥化石能證明有較近親緣關系的兩類生物是( ) A.魚類和兩棲類B.兩棲類和爬行類C.爬行類和鳥類D.鳥類和哺乳類24.如圖所示為一個從未受到破壞的深積巖層的順序,圖中表明其中一層含有化石A,而另一層含有化石B。據(jù)圖示說明 ( ) A.物種A比物種B簡單、低等B.物種A比物種B復雜、高等C.物種A出現(xiàn)在物種B之前D.物種A是由物種B進化而來二、非選擇題 25._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非常重要的證據(jù)經(jīng)過科學家們

8、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古老的地層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現(xiàn),而高等生物則出現(xiàn)在較晚近的地層中從這一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從_ 26.通過比較不同地層、不同年代的化石,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進化的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種類越_,結構越_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從_、從_、從_ 27.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_、_或_。 28.比較不同地層中的化石發(fā)現(xiàn),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_、_、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_;而在越晚近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_,越_,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_這說明,生物是由_、_、_逐漸進化而來的另外科學家們還發(fā)現(xiàn),在最古老的地層里沒有化石的,這說明_ 29

9、.化石是生物的_、_或生活痕跡,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jīng)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 30.在漫長的地球歷史中,生命經(jīng)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_的進化過程。_為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的證據(jù)。 31.如圖為某地質考察隊的科研人員在A、B、C三個不同的地層內挖掘出許多化石在A層中有恐龍蛋、始祖鳥、龜?shù)然辉贐層中發(fā)現(xiàn)了始祖鳥、馬、劍齒虎、犀牛(這四種均屬于哺乳動物)等化石;在C層發(fā)掘出了三葉蟲、烏賊、珊瑚等化石據(jù)此回答:(1)這些地層按地質年代排列,由遠到近的排列順序是_、_、_ (2)這三個地層中進化最高等的動物類群是_動物 32.下表是7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與人細胞色素C的組

10、成差異,請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后回答:(已知人的細胞色素C是由104個氨基酸組成)生物名稱黑猩猩猴馬雞金槍魚小麥酵母菌與人的細胞色素C的差別011213213544(1)基于這些數(shù)據(jù),生物的細胞色素C的組成和生物的親緣關系是;親緣關系越近,細胞色素C的組成差異_。 (2)從上表中看,人和 _的親緣關系最遠,因為兩者的_。 (3)上述研究采用了分子生物學 法,為生物的 _提供了證據(jù)。 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不同的生物之間有些器官雖然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其內部構造和來源卻是不同的,例如,蝴蝶的翅和鳥的翅,這些器官叫同功器官。這些器官適應相同的環(huán)境,用于相同的功能,因而在發(fā)展中趨向一致,形成相似的形態(tài)。同功器官不能說明生物之間具有直接的親緣關系。 此外,還有一些器官在某些生物中十分發(fā)達、有用,但在另一些生物體中卻是顯著退化和無用的,或者是用途不大,這些器官叫做退化器官,如人的盲腸和闌尾,仙人掌不發(fā)達的針狀葉等。退化器官的存在,實際上是同源器官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說明了這些生物是從具有這些器官的生物進化而來的,證明了生物之間親緣關系的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