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涵洞施工測量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6.涵洞施工測量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6.涵洞施工測量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6.涵洞施工測量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6.涵洞施工測量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涵洞施工測量作業(yè)指導書1 適用范圍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新建鐵路蘭新第二雙線涵洞工程測量放線作業(yè)。2 作業(yè)準備2.1 內業(yè)資料準備根據(jù)涵洞設計圖紙及測量成果書分別計算具體的涵洞基礎、墻身、及八字墻等部位的放樣數(shù)據(jù)。2.2 采用的測量儀器 :儀器使用 1: 級儀器,可采用 trimble 、topcon、leica 等儀器。高程測量采用 ds1級及以上等級的水準儀。 測量儀器須在檢定有效期內方可使用。2.3 人員配備要求 :測量人員持證上崗, 負責人應由測繪專業(yè)技術人員擔任。 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上崗。3 技術要求: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 tb1010199;客運專線無碴軌道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

2、規(guī)定鐵建設【 2006】89 號;時速200250 公里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指南鐵建設【 2007】76 號;工程測量規(guī)定 (gb 50026-2007);國家二、三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128998-91)??瓦\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2005】160號。4 測量放樣工藝及程序4.1 施工測量放樣工藝流程圖審核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施工控制資料放樣數(shù)據(jù)準備計算程序準備放樣通知單檢核有問題校驗儀器測站點測量檢核有問題測放涵洞平面位置及高程有問題檢核繪制交樣單交樣資料歸檔4.2 施工測量放樣作業(yè)方法本指導書是根據(jù)常規(guī)放樣方法編寫的,放樣人員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如精度要求、控制點分布、現(xiàn)有儀

3、器、現(xiàn)場條件、計算工具等來選擇測站點和放樣點的測設方法的不同組合及不同的檢核方法。各類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階段、不同部位對放樣點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對測站點和放樣點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業(yè)時請嚴格執(zhí)行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 。本文中提到的限差指規(guī)范要求的限差,如果設計上有特殊要求,按設計要求執(zhí)行。4.3 測量資料收集與放樣方案制定4.3.1測量放樣前,應從合法、有效途徑獲取施工區(qū)域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資料。4.3.2根據(jù)現(xiàn)場控制點標志是否穩(wěn)定完好等情況,對已有的控制點資料進行分析,確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對控制點進行檢測。4.3.3已有控制點不能滿足精度要求應重新布設控制,已有的控制點密度不能滿足

4、放樣需要時應根據(jù)現(xiàn)有的控制點進行加密。4.3.4必須按正式設計圖紙、文件、修改通知進行測量放樣,不得憑口頭通知和未經(jīng)批準的圖紙放樣。4.3.5 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和設計的精度要求并結合人員及儀器設備情況制定測量放樣方案。其內容應包括:控制點的檢測、放樣依據(jù)、放樣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樣程序、人員及設備配置等。4.4 基礎開挖測量放樣4.4.1準備閱讀設計圖紙, 校算開挖底口控制點數(shù)據(jù)及邊坡坡比和標注尺寸;記錄審圖結果并簽名。編寫開挖開口測量放樣計算程序、繪制放樣草圖并由第二者獨立校核驗證其正確性。4.4.2實施放樣利用周圍測量控制點測設測站點。觀測員在測站點上架設儀器并對中整平, 量取儀器高度報給記錄員

5、,記錄員記錄并回報以驗證記錄無誤。儀器照準另一已知高程點讀數(shù)并報給記錄員, 記錄員記錄并回報以驗證記錄無誤。記錄員計算儀器的視線高程, 計算的兩個視線高程之差應滿足放樣點的精度要求,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測站儀器的視線高程。儀器照準一較遠的測量控制點,計算后視方位角報給觀測員,觀測員將儀器度盤讀數(shù)配至該后視方位角值并向記錄員回報驗證所配度盤讀數(shù)無誤。儀器依次照準另兩個相對較近的測量控制點, 讀取方位角讀數(shù)報給記錄員,記錄員回報、 記錄并與計算的方位角值比較,其差值應能滿足放樣點的精度要求。 利用坐標測量功能時, 在測量第一個點的三維坐標的同時測量儀器至該點的方位角、 距離和高差,觀測員將數(shù)據(jù)報給記錄

6、員, 記錄員回報、 記錄并計算該點的三維坐標并與儀器測得的三維坐標校核無誤后方可進行放樣。觀測員將儀器精確照準目標并報測量數(shù)據(jù)(方位角、距離、高差)或測得的三維坐標,記錄員回報并利用編制的程序進行計算。如圖所示,首先由測得點 a1 的坐標計算 a 點至底口線偏距 l,a2點為a1 點在設計邊坡線 ao上的投影,底口高程 ho 和邊坡坡比 1:i為已知值, a2 點的設計高程 h =h+l2 i,a1 點至 a2 點的高差h=h-h ,a2oa1a2所以偏距差值l= h/i ,指揮司鏡員按此差值移動目標,l為正值向遠離底口線方向移動,l 為負值向底口線方向移動。由移動后點的三維坐標計算l,再次移

7、動棱鏡,重復以上步驟,直到l 滿足邊坡開挖的精度要求,此時的點a即為此斷面上的開挖開口點。原始地面線aa1ha21:llo依此類推,放樣出該測站上所能放樣的所有開挖開口點。隨機抽檢 20%開口點的點位和高程,其差值應不大于開口點所要求的允許偏差值;作業(yè)結束后, 觀測員檢查記錄計算資料并簽字, 繪制測量放樣交樣單。5 涵洞施工放樣要求5.1 施工復測5.1.1 cpi、cpii 平面控制網(wǎng)復測復測方法 :采用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技術進行cpi、cpii 平面控制網(wǎng)復測。復測精度要求: cpi/cpii平面控制網(wǎng)gps復測使用的儀器精度以及技術指標應符合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鐵路測量規(guī)程之規(guī)

8、定;各級 gps控制網(wǎng)測量的主要精度和技術指標應符合下列表中指標要求:gps測量的精度指標1控制網(wǎng)級別基線邊方向中誤差最弱邊相對中誤差cpi1.3 1/170000cpii1.7 1/100000gps測量的精度指標2級別b ( cpi 控制網(wǎng))c ( cpii 控制網(wǎng))a ( mm)810b( mm/km)15注: a誤差( mm);b 誤差系數(shù)。各級 gps網(wǎng)相鄰點間弦長精度表示式:a2(bd ) 2式中a 誤差( mm);d 距離( km)。5.1.2.二等水準控制網(wǎng)復測復測方法: 二等水準控制點采用高精度精密水準儀按二等水準測量之精度要求 , 起閉于二等水準基點進行往返水準復核聯(lián)測。復

9、測儀器及精度要求:ds1 (或 ds05)精密水準儀及配套銦瓦標尺。測量精度應滿足鐵路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guī)定中之規(guī)定。二等水準測量精度應滿足下表要求:表 1精度要求( mm)限差水準測量每千米水準每千米水準附合路線測量偶然中測量全中誤左右路線等級檢測已測段往返測或w高差不符誤差 m差 m高差之差不符值環(huán)線閉合值差二等水準1.02.06 l4 l4 l注:表中 l 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huán)線的水準路線長度, 單位 km。表 2主要技術標準每千米高路線長度水準儀觀 測 次 數(shù)往返較差等級差全中誤水準尺或閉合差( km)等級與已知點附合或環(huán)線差( mm)( mm)聯(lián)測二等2400ds因瓦往返往

10、返4 l1注:結點之間或結點與高級點之間,其路線的長度,不應大于表中規(guī)定的 0.7倍。l 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huán)線的水準路線長度,單位km。表 3二等水準觀測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水準尺水準儀視距前后視距差測段的前后視視線高度( m)類型等級(m)( m)距累積差( m)二等銦瓦ds150 1.0 3.0下絲讀數(shù)0.35.2 涵洞施工測量的程序采用全站儀坐標法設站極坐標法放點在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并對中整平,初始化后檢查儀器設置:氣溫、氣壓、棱鏡常數(shù);輸入(調入)測站點的三維坐標,量取并輸入儀器高,輸入(調入)后視點坐標,照準后視點進行后視。如果后視點上有棱鏡, 輸入棱鏡高, 可以馬上測量后視點的坐標和

11、高程并與已知數(shù)據(jù)檢核。瞄準另一控制點, 檢查方位角或坐標; 在另一已知高程點上豎棱鏡或尺子檢查儀器的視線高。利用儀器自身計算功能進行計算時,記錄員也應進行相應的對算以檢核輸入數(shù)據(jù)的正確性。在各待定測站點上架設腳架和棱鏡, 量取、記錄并輸入棱鏡高,測量、記錄待定點的坐標和高程。以上步驟為測站點的測量。在測站點上按步驟 1 安置全站儀,照準另一立鏡測站點檢查坐標和高程。記錄員根據(jù)測站點和擬放樣點坐標反算出測站點至放樣點的距離和方位角。觀測員轉動儀器至第一個放樣點的方位角, 指揮司鏡員移動棱鏡至儀器視線方向上,測量平距 d。計算實測距離 d 與放樣距離 d的差值: d=d-d,指揮司鏡員在視線上前進

12、或后退 d。重復過程,直到 d 小于放樣限差。(非堅硬地面此時可以打樁)檢查儀器的方位角值,棱鏡汽泡嚴格居中(必要時架設三腳架),再測量一次,若 d 小于限差要求,則可精確標定點位。測量并記錄現(xiàn)場放樣點的坐標和高程,與理論坐標比較檢核。確認無誤后在標志旁加注記。重復 610 的過程,放樣出該測站上的所有待放樣點。如果一站不能放樣出所有待放樣點, 可以在另一測站點上設站繼續(xù)放樣,但開始放樣前還須檢測已放出的23 個點位,其差值應不大于放樣點的允許偏差。全部放樣點放樣完畢后,隨機抽檢規(guī)定數(shù)量的放樣點并記錄,其差值應不大于放樣點的允許偏差值;作業(yè)結束后,觀測員檢查記錄計算資料并簽字。測量放樣負責人逐

13、一將標注數(shù)據(jù)與記錄結果比對,同時檢查點位間的幾何尺寸關系及與涵洞有關結構邊線的相對關系尺寸并記錄,以驗證標注數(shù)據(jù)和所放樣點位無誤。填寫測量放樣交樣單。6 勞動組織通常為測量主管一人、前后視各一人、記錄、計算一人、儀器操作一人、內業(yè)資料一人、高程測量2 人,合計 7 人施工現(xiàn)場可根據(jù)實際的施工任務大小靈活增加。7 材料要求所有儀器使用前都必須經(jīng)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校并在有效期內使用。8 設備機具配置測量設備配備表設備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shù) 量精 度備 注全站儀trimble s61 臺1”測距精度( 1+1ppm)數(shù)字水準儀leica dna031 臺0.3mm/km銦瓦標尺2m/3m各 2 把三角架及棱鏡2 套另配充電手電4 套,對講機 4 臺。9 質量控制及檢驗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