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評定幻燈片.ppt_第1頁
肌力評定幻燈片.ppt_第2頁
肌力評定幻燈片.ppt_第3頁
肌力評定幻燈片.ppt_第4頁
肌力評定幻燈片.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肌力評定,1,肌力評定定義,也稱肌力檢查。 肌力檢查是運動療法中常用的評定技術。肌力是指肌肉收縮的力量,肌力檢查是測定受試者在主動運動時肌肉或肌群的收縮力量,籍以評定肌肉的功能狀態(tài)。,2,肌力測定的主要目的:,判斷有無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與范圍,為制訂治療、訓練計劃提供依據(jù);定期檢查神經(jīng)肌肉病變的回復過程和速度,以檢驗治療訓練的效果。,3,4,(一)手法肌力檢查(MMT),手法肌力檢查:是一種不借助任何器材,僅靠檢查者徒手對受試者進行肌力測定的方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檢測方法: 施行MMT時,應該讓受試者采取標準的受試體位,對受試者做標準的受試動作。觀察該肌肉完成受

2、試動作的能力,必要時由測試者用手施加阻力或助力,判斷該肌肉的收縮力量。,5,徒手肌力評定標準的依據(jù),(一)重力因素 (二)肌肉(或肌群)收縮跡象 (三)外加阻力 (四)運動幅度,6,評定步驟,1.選擇溫暖的房間;患者保持姿勢平面固定良好。 2.患者適當去除可能影響評定的衣物。 3.取得患者配合。 4.通過關節(jié)活動評定檢查所涉及的所有關節(jié)。 5.評定前,將患者評定檢查所涉及的身體節(jié)段按要求置于穩(wěn)定位置 6.固定受試者,使之處于能夠完成單純完成某一動作的最佳位置,減少干擾作用。 7.根據(jù)具體情況分別采用重力檢查、肌肉收縮檢查、抗阻力檢查和運動幅度檢查法予以相應評定。 8.記錄評定結果,7,評定方法

3、及評定結果的意義,1級和0級 借助對肌腱的目測觀察及肌腹的觸診來判定。 2級 常用肢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等除重力影響下的運動評定。 3級 抗重力完成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主動收縮運動,可作為徒手肌力評定過程中的一個特定動作具有一定客觀性。3級肌力所代表的是一個界限,表明肌肉(或肌群)可以完成身體某節(jié)段在抗重力運動時所需要的最小運動量 。 5級或4級 主要考慮抗阻力檢查法予以評定。,8,結果及記錄:將測定肌肉的力量分為0、1、2、3、4、5級。每級的指標是依據(jù)受試肌肉收縮時所產(chǎn)生的肌肉活動、帶動的關節(jié)活動范圍、抵抗重力和阻力的情況而定。,9,級別 名稱 標準 相當正常 肌力% 0 零(Zero,) 無可測

4、知的肌肉收縮 0 1 微縮(Trace,) 有輕微收縮,但不能引起關節(jié)運動 10 2 差(Poor,P) 在減重狀態(tài)下能作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 25 3 可(Fair,F(xiàn)) 能杭重力作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Good,G)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運動 75 5 正常(Norlna1,N)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運動 100,Lovett肌力分級標準表,10,主要肌肉力量的手法檢查,三角肌的肌力檢查 收縮時肩關節(jié)前屈 0級:肌肉無收縮。 1級:仰臥位,嘗試屈曲, 肩關節(jié)能觸及肌肉收縮。 2級:側臥,上肢放于滑板上,肩可主動屈曲。 3級:坐位或仰臥位,抗重力下達到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 4級

5、:抗部分阻力。 5級:充分抗阻。,11,肱三頭肌的肌力檢查(收縮時肘關節(jié)伸展) 0級:肌肉無收縮。 1級:仰臥位,嘗試伸展肱三頭肌能夠觸及收縮。 2級:體位同右肘關節(jié)可主動伸展。 3級:坐位或臥位,抗重力下達到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 4級:抗部分阻力。 5級:充分抗阻。,12,股四頭肌的肌力檢測 1級:仰臥位,試圖伸膝時可觸及髕韌帶活動。 2級:向同側側臥時,拖住對側下肢,可主動伸膝。 3級:仰臥位,小腿在床緣外下垂,伸膝,可以抗重力把小腿抬于床面。 4級:姿勢同上,阻力加于小腿下端前面,可以抗部分阻力抬于床面。 5級:姿勢同上,可以抗充分阻力抬于床面。,13,肌力細分級標準分級,O 無可測知的肌肉收

6、縮 1 可觸及肌肉有輕微收縮,但無關節(jié)運動 1+ 及肌肉有強力收縮,但無關節(jié)運動 2- 去除肢體重力的影響,關節(jié)能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的1/2以上,但不能達最大活動范圍 2 去除肢體重力的影響,關節(jié)能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 2+ 去除肢體重力的影響,關節(jié)能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如抗重力,可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的 1/2 以下 3- 抗肢體本身重力,關節(jié)能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的1/2以上,但不能達最大活動范圍 3 抗肢體本身重力,關節(jié)能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 3+ 抗肢體本身重力,關節(jié)能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且在運動終末可抗輕度阻力 4- 能抗比輕度稍大的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 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范

7、圍 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 5- 能抗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 5 能抗充分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范圍,14,(二)器械檢查,在肌力超過3級時,為了進一步作較細致的定量 評定,須用專門器械作肌力測試。 如: 1握力 用握力計測定,以握力指數(shù)評 定握力指數(shù)握力(千克)體重(千克)X100,高 于50為正常。 2背肌力 用拉力計測定,以拉力指數(shù) 評定拉力指數(shù)拉力(千克)體重(千克)X100正 常標準 男150200,女100150,此法易使腰 痛病人的癥狀加重,應小心使用。 3四肢各組肌力測定 如腕、肘、肩、踝、膝的屈伸,肩外展的肌力可在標準姿勢下,通過鋼絲繩及滑

8、輪裝置牽拉固定的測力計測定。 以上各種方法均為肌肉處于一定長度時等長收縮力量的測定,用等動測力器可測定各組肌肉的等動收縮最大力矩及最大功率。,15,腹背肌耐力測定,由于在一般情況下肌力和肌肉耐力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故可用耐力試驗評價背腹肌力,方法是: 1腹肌耐力試驗 計算連續(xù)的仰臥起坐次數(shù),或取臥位雙腿伸直并攏抬起45度,計算其能維持的秒數(shù)。 2背肌耐力試驗 受檢者俯臥,臍以上在診察臺外懸空,雙手拉頸后,固定雙足,挺身使肩帶高于臺面,計算其能維持的秒數(shù)。,16,MMT的注意事項,為了使檢查結果準確、穩(wěn)定、具有較好的可重復性與可比性,應使操作過程嚴格規(guī)范化。要特別注意以下方面: 1采用正確的測試姿位,等長測試時要特別注意使關節(jié)處于正確的角度。 2測試動作應標準化、方向正確,近端肢體應固定于適當姿位,防止替代動作。 3作適當?shù)膭訂T,使受試者積極合作,并處于適當?shù)呐d奮狀態(tài)??勺骱唵蔚臏蕚浠顒?。 4規(guī)定適當?shù)臏y試時機,在鍛煉后、疲勞時或飽餐后不可作肌力測試。,17,5每次測試都要作左右對比,因正常肢體的肌力也有生理性改變。一般認為兩側差異大于10%有臨床意義。 6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