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醉翁亭記 初三語文主備人:課型:閱讀理解課學案序號:【教學目標】:l 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了解文意??圩 拔难?”認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2進一步體會文言虛詞“也”“而”的作用。3鞏固對 “駢散結合 ”句式特點的理解,引時學生感受本文流暢婉轉,抑揚錯落的語言風格,力求熟讀成誦?!緦W法引導】:本文的語言代美,適于反復誦讀 ,在誦讀中體會語氣、語調,再現(xiàn)文章所構造的優(yōu)美意境。主旨的理解,要通過找關鍵句,分析作者情感脈絡來完成?!局攸c、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l 正確理解文章意思,體會本文婉轉化美的語言特點,欣賞作者構造的優(yōu)美意境,這一學習重點,主要在反復誦讀中感悟。2理解作者在文中,寫 “醉
2、”是表象,寫 “樂”是實質,以 “醉”寫“樂”的用意,是學習的難點,教師作適當分析后領會?!鞠嚓P鏈接】:1. 作者:歐陽修四歲喪父, 家境貧困,母親用荻稈畫地教他識字讀書。 后來他考取進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參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樣。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罷官,歐陽修不顧個人利害,憤然上書斥責有關的權臣,他因此也遭到貶謫。歐陽修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詢、蘇軾、蘇轍、曾鞏,還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門下,得到過他的栽培。歐陽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曉暢,委婉多姿,自成風格,在北宋以至后來的文壇上產(chǎn)生過很大的影響。歐陽修不僅以散文著稱,他的
3、詩詞、文評也有很高的成就。歐陽修還是著名的史學家?!岸氖贰敝杏袃刹渴撬幾模葱挛宕?、新唐書。2.寫作背景:宋仁宗慶歷五年( 1045),歐陽修早年曾協(xié)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觸動了保守派利益,遭到嫉恨,被貶為滁州(今屬安徽)知州。滁州地僻事簡,又值年歲豐稔,作者為政以寬,遂放情山水之間。次年,自號醉翁,寫下這篇醉翁亭記,時年 40 歲。文中描寫滁州山間的朝暮變化和四時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游樂,表現(xiàn)出他 “樂民之樂 ”的胸懷,充滿了士大夫悠閑自適的情調,并從側面顯示了作者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績?!菊n前預習】: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注意下列字詞句。(一)給加點字注音。環(huán)滁()瑯()琊(
4、)飲少輒()醉林霏()巖穴()山肴()野蔌()弈()者勝陰翳()翼()然 酒洌()林_然_然水聲 _巖穴_明變化_提攜_交錯宴_之樂(二) 1、一詞多義:第 1頁共 7頁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暇甚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每有會意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無異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臨:臨溪而魚執(zhí)策而臨之樂:而樂亦無窮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絕:往來不絕著絕煙多生怪柏謂:太守自謂也太守謂誰于:瀉出于兩峰之間者行者休于樹而:表修飾關系,連接狀語與中心詞,可譯為“地”也可不譯。表并列關系表轉折關系表遞進關系表順承。給每一個意思分別找一個本課的句子。2、解釋重點詞語:蔚然翼然臨于泉上名之者誰而寓之酒也佳木秀野芳發(fā)而幽香頹然
5、射者中陰翳晏酣之樂雜然而前陳 者羿者勝野簌觥籌3、翻譯下列句子: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對成語 “醉翁之意不在酒 ”的理解,引入課文。二、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1學生自學課文,利用工具書,書下注釋,了解文章大意。疑難字、詞、句提出來,同學討論,明確。2指導誦讀。三、把握文章結構。1
6、、分析第一自然段:齊讀之后指導學生們思考:此段是概括寫了亭子的環(huán)境和亭子命名的由來,寫亭子的環(huán)境,作者是從哪里落筆,如何觀察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亭子的命名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結合抒情的?2、分析第二自然段:讓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閱讀課文弄清文意,思考:作者寫了哪些風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你的感受如何?、分析第三自然段: 一切景語皆情語 在作者的眼里,他周圍的景物無一不美,這也第 2頁共 7頁說明了他的心情是十分快樂的, 他的心情為什么這么好呢?我們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話 (一個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話為一幅圖時,我們可命名為:滁人游圖、太守宴圖、眾賓歡圖、太守醉圖??凑n文分析:滁人游圖中共寫了哪幾種人
7、?太守宴圖中有哪些佳肴?眾賓歡圖中,眾賓的形為和神態(tài)如何?太守醉圖中,太守的面目和神態(tài)怎樣?、分析第四段:在第四段中,作者用兩個相同的句式點出了四種樂即:山林之樂、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太守之樂。思考:這些樂中誰的樂的涵義最豐富?其樂的涵義有哪一些呢?(可先做提示,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作者的政治生涯考慮)四、語言特色探究(一)駢散結合: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全文幾乎都用 “也”收束句尾,一貫通篇,毫無贅煩之弊,反有靈動之妙, 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 它雖是散文,但借用了詩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散中有整,參差多變。他安排了不少對句,使句式整飭工穩(wěn)。單句成對的有 “日出而林霏開 ”對“云歸而巖穴
8、暝 ”;“野芳發(fā)而幽香 ”對“佳木秀而繁陰 ”。雙句成對的,有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對“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作者雖受駢文影響, 但非食而不化, 乃是有所創(chuàng)造, 融化到筆底,又自然天成。 不做作,不矯飾。這樣,讀來頓覺舌端潤暢;聽來,倍感聲聲清朗,具有音樂的節(jié)奏感和回環(huán)美。本文共用 21 個“也”字,語氣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陳述(用于描述景物)( 2)肯定(用于介紹人名)( 3)感嘆(用于直抒胸臆)。本文還用了 25 個“而”字,讀時要分辨輕重,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凡連接詞語而有調整節(jié)奏作用的,則可輕讀。 25 個“而”字運用: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連詞
9、,表并列)2.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連詞,表承接)3、 而年又最高(連詞,表遞進)4、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連詞,表并列)5、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連詞,表承接)6、 云歸而巖穴暝(連詞,表承接)7、 野芳發(fā)而幽香(連詞,表承接)8、 佳木秀而繁陰(連詞,表承接)9、 水落而石出者(連詞,表承接)10、 朝而往(連詞,表修飾)11、 暮而歸(連詞,表修飾)12、 而樂亦無窮也(連詞,表因果)13、 往來而不絕者(連詞,表修飾)14、 臨溪而漁(連詞,表修飾)15、 溪深而魚肥(連詞,表并列)16、 泉香而酒冽(連詞,表并列)17、 雜然而前陳者(連詞,表修飾)18、 坐起而喧嘩者(連詞
10、,表并列)19、 已而夕陽在山(“不久 ”,副詞,表時間)20、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連詞,表承接)21、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連詞,表承接)22、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連詞,表轉折)23、 而不知人之樂(連詞,表轉折)24、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連詞,表承接)25.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連詞,表轉折)(二)文章成語【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痉寤芈忿D】 亦作山回路轉 。謂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回。今常以喻事情經(jīng)歷曲折后,出現(xiàn)新的轉機?!咀砦讨獠辉诰啤亢笥靡员扔鞅疽獠辉诖?,而在別的方面?!撅L霜高潔】指天氣高爽霜色潔白,秋高氣爽。第 3頁共 7頁【水落石出】本謂水位下降后石頭顯露出
11、來。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前呼后應】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應答?,F(xiàn)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就鶃聿唤^】 :來來往往而不停絕,絡繹不絕。(三)理解背誦1、滁州的地理環(huán)境:環(huán)滁皆山也。2、自問自答道出醉翁亭來歷: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3、醉翁雅號的由來: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4、全文核心命意,為寫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調: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5、將游玩觀賞的樂趣融于宴飲之中或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7、四時之景: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12、8、醉翁的自畫像: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9、醉罷晚歸:夕陽在山,人影散亂。五、總結性練習(一)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檣傾揖摧 林壑尤美 星漢燦爛 心曠神怡 C 貌若甚戚 臨溪而漁 陰晴園缺 泉香酒洌)B 親戚畔之 無御之者 熙熙而樂 山肴野蔌 D 山島竦峙 靜影沉壁 瓊樓玉宇 寵辱偕忘(二)詞類活用1.環(huán)滁皆山也2.山行六七里3.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4.名之者誰5.雜然而前 陳者(三)比較閱讀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13、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掇:( du)拾取,采取。 j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2)遂書以名其
14、亭焉()2用“ / ”標出下面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3翻譯下列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2)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第 4頁共 7頁4從醉翁亭 、豐 亭 中,你能體會出作者的一種高尚情 , 種情 可以用 豐 亭 中的四個字加以概括:參考答案: 1( 1)像 開翅膀一 (2)命名(本 2 分。每小 1 分) 2既得斯泉 / 于山谷之 (本 1 分) 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 的)山水之 。 (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 看山景,低 聽泉水聲。【中考 集 】 :( 一 ) 2008 大 市古 文 醉翁亭 三四段,回答下列 。8. 解 文中
15、加點的 。 (2 分 )(1) 溪而 ,溪深而 肥 :(2)宴酣之 ,非 非竹之:9分 寫出“ ”字的意思。(2 分)(1)四 之景不同,而 亦無 也 :(2)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 乏者得我與 :10太守 什么“醉”呢 ? 用自己的 概括。 (2 分)答案:8.(1) 到、靠近 (2) 的 (2 分。每小 1 分) 9(1) 盡、完 (2) 貧窮 ( 困 ) (2 分。每小 1 分)10. 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山水之景而醉, 滁人 而醉, 宴會的豐盛而醉, 宴會中 客的 而醉)(2 分)(二) 2008 年河北省 醉翁亭 一二段,回答6 10 。 (13
16、 分 )6 解 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 。 (3 分)(1) 滁皆山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3)野芳 而幽香 :7 把下面的句子翻 成 代 。(3 分)名之者 ?太守自 也。 文:8. 文第段在 寫滁州山景后, 由 及近依次 了 “西南 峰”、“ ”“ ”、“醉翁亭”等景物。 (2 分)9. 概括 文第段的內容。 (2 分 )答:10. 下面 段文字 明了什么 ? (3 分)歐陽公 成, 近爭 凡商 來, 亦多求其本, 所遇關征, 以 官,可以免稅。注:指醉翁亨 。商人。 稅征稅。答:答案: 6(1) 圍繞 ( 環(huán)繞 )(2)情趣 ( 意趣、 趣 )(3)開放 ( 開)7 它 ( 亭子
17、) 起名 ( 名 ) 的是 ?是太守用自己的 號 ( 醉翁 ) 稱它 ( 命名 ) 的。8 瑯琊 ( 山) 泉9 描寫山 的朝暮 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 趣。10 醉翁亭 在當 受人 的推崇,反映其 價 高、影響大。(三) 2008 年 沂市第 5頁共 7頁 下面文言文,做6 10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 而巖穴暝,晦明 化者,(A)。野芳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霜高 ,水落而石出者,(B)。朝而往,暮而 ,四 之景不同,而 亦無 也。至于 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 ,前者呼,后者 , 提攜, 往來而不 者, 滁人游也。 溪而 ,溪深而 肥; (C) ,(D) ;山肴野蔌, 然而前 者,太守
18、宴也。宴酣之 ,非 非竹,射者中,弈者 ,觥籌交 ,坐起而喧 者,眾 也。 白 , 乎其 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 而 客從也。 林陰翳, 聲上下,游人去而禽 也。然而禽 知山林之 ,而不知人之 ;人知從太守游而 ,而不知太守之 其 也。醉能同其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 ? 陵歐陽修也。6默寫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 分)7解 下列句中加點的 。(2 分)云 而巖穴暝暝: 溪而 : 然而前 者 :而不知太守之 其 也 :8用 代 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野芳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林陰翳, 聲上下,游人去而禽 也。9 要概括 文的內容要點,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19、。(4 分)10醉翁亭 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 多 得我 學 和借 的地方。 合學 文的 , 從本文 言中可以學 和借 什么。(3 分)答案: 6( A)山 之朝暮也 ( B)山 之四 也( C) 泉 酒( D)泉香而酒冽7昏暗 捕 ( ) 開( 列) 以 快 8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 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 郁的 陰。 木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 兒在 唱啊。 9 寫太守與滁人游 、宴 及醉 的 景。寄情山水( 自然),與民同 。10提示: 凝 ,含 豐富,生 神,參差多 。 下面兩段文宇,完成610 。予 夫巴陵 狀,在洞庭一湖。 山,吞 江,浩浩 ,
20、橫無 涯;朝 夕陰,氣象萬千。此 岳陽樓之大 也。前人之述 矣。然 北通巫峽,南極 湘,遷客 人,多會于此, 物之情,得無異乎?(范仲淹岳陽樓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 而巖穴暝,晦明 化者,山 之朝暮也。野芳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霜高 ,水落而石出者,山 之四 也。朝而往,暮而 ,四 之景不同,而 亦無 也。(歐陽修醉翁亭 )6下面哪兩 句子中加點的 的意 相同?( 4 分)()A. 浩浩 ,橫無 涯媵人持 沃灌(送 陽 生序)B. 朝而往,暮而 朝服衣冠( 忌 王 )C.此 岳陽樓之大 也以俟夫 人 者得焉(捕蛇者 )D.山 之朝暮也肉食者 之,又何 焉(曹 )E. 而 亦無 也子子 無
21、 也(愚公移山)7用 代 翻 文中畫 的句子。(2 分)第 6頁共 7頁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由此演化而來的成語“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2 分)9上面兩段文字都寫到了景物的變化,作者寫這些變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 分)10從全文看,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思想?他的這種“覽物之情”與范仲淹筆下“遷客騷人”們的種種“覽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區(qū)別?(2 分)答案: 6B、E 7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寫的季節(jié)是冬季?!八涫觥钡囊馑际撬湎氯ナ^就出來了,比喻真相大白。9范仲淹以岳陽樓的“氣象萬千”引發(fā)遷客騷人的種種
22、“覽物之情”,歐陽修通過一天之間和一年之間的景色變化引出“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的觀點?;疽馑紝纯?。10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xiàn)了他與民同樂的思想。范仲淹筆下的“遷客騷人”們立足于個人的得失和榮辱,因而他們的種種“覽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異。歐陽修的立足點是“民”,他與民同樂,把百姓的樂當作自己的樂,把百姓的安居樂業(yè)作為自己的理想。這就是他們的根本區(qū)別?;疽馑紝纯?。【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謂誰 ?廬陵歐陽修也。 (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 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陶瓷設計考核試卷
- 光學印刷設備的智能化控制策略應用考核試卷
- 溫濕度監(jiān)測技術考核試卷
- 多衛(wèi)星系統(tǒng)協(xié)同災害監(jiān)測考核試卷
- 智能儀表在智能工廠生產(chǎn)自動化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產(chǎn)品證明書范文
- 假期計劃書15篇
- 防盜安全教育
- 會計轉正工作總結范文
- 梁祝幼兒活動方案
- 譯林版初中九年級英語上下冊全冊單詞默寫表
- 測井原始資料質量要求
- 礦山行業(yè)生產(chǎn)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MES)
- 微電網(wǎng)優(yōu)化調度
- 《新印象 CINEMA 4D電商設計基礎與實戰(zhàn) 全視頻微課版 》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2023年北京市海淀區(qū)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代謝性腦病的病例分析
- YY/T 1849-2022重組膠原蛋白
- GB/T 31227-2014原子力顯微鏡測量濺射薄膜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 GB/T 17669.1-1999建筑石膏一般試驗條件
- 七年級生物下填圖題(識圖題)總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