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八年級下冊語文_第1頁
小石潭記-八年級下冊語文_第2頁
小石潭記-八年級下冊語文_第3頁
小石潭記-八年級下冊語文_第4頁
小石潭記-八年級下冊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0. 小石潭記課題小石潭記課型新授課課時安排2課時課時分配建議本課依據(jù)學情分課時。第一課時進行自主學習反饋及文意梳理、整體感知;第二課時進行課文具體感知的交流展示及當堂檢測。可適當調(diào)節(jié)。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2.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并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過程與方法1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清課文順序。2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與作者同游,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抒情的寫法。3反復誦讀,感受作者孤獨悲涼的心境。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課

2、前預習作者簡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現(xiàn)在山西永濟西)人,所以世稱柳河東。因官遷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豐富,尤以山水游記最富藝術(shù)獨創(chuàng)性,著有柳河東集。寫作背景公元805年,柳宗元參加王叔文領(lǐng)導的政治革新運動。革新失敗后,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歷時十年,貧病交加,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滿懷憤懣。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異態(tài)的潭水、小丘、山澗美不勝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內(nèi)心的憂愁。著名的永州八記即為這一時期所作。文體知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梢杂洈⒚鑼懀部梢允闱樽h論,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

3、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屬于記敘文的范疇。因此,它可以寫景狀物,如核舟記,也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狀物與議論抒情結(jié)合起來,如岳陽樓記。讀準字音篁竹(hun) 清冽(li) 卷石底(qun) 坻(ch) 嶼(y)嵁(kn) 俶爾(ch) 佁然(y) 翕忽(x)悄愴(chun) 幽邃(su) 奉壹(y)重點實詞水尤清冽:尤,格外;冽,涼。 坻:水中高地。嶼:小島。 嵁:不平的巖石。蒙絡(luò)搖綴:蒙蓋纏繞,搖曳牽連。 可百許頭:大約。下澈:照到水底。 布:照映。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 俶爾:忽然。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差互:交錯不齊。悄愴:憂傷。 幽邃:深。以其境過清:凄清

4、。古今異義不可久居(古義:停留 今義:住,居?。┠擞浿ィü帕x:離開 今義:到,往)潭中魚可百許頭(古義:大約 今義:可以)崔氏二小生(古義:年輕人 今義:指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詞做狀語,向西)日光下澈(名詞做狀語,向下)皆若空游無所依(名詞做狀語,在空中)斗折蛇行(斗:名詞做狀語,像北斗星一樣。蛇:名詞做狀語,像蛇一樣)其岸勢犬牙差互(名詞做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凄神寒骨(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文言句式倒裝句:卷石底以出(主語后置,應為“石底卷以出”)全石以為底(賓語前置,應為“以全石為底”) 省略句:影布石上(

5、“布”后面省略介詞“于”)斗折蛇行(句首省略主語“溪流”)新課導入訪名山、游大川實乃人生一大樂事,面對充滿詩情畫意的山山水水,我們總會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既能獲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許多感悟。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對秀麗奇特的自然風景,卻覺得“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不信?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石潭記,與他同游,去感受一下他那特有的心境。今天我們學習小石潭記。新課展開【朗讀課文,翻譯重點句子】1.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參考譯文:1.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2.(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樣彎曲,或

6、隱或現(xiàn)。3.使人感到心境凄涼,寒氣徹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通讀課文,整體感知】1. 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本文按游覽順序來寫,條理清晰。2. 本文抓住了小石潭怎樣的特點? 環(huán)境幽靜,潭水清澈。3.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涼?!驹僮x課文,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總寫小石潭全貌。寫了竹、水、潭、石、樹等。第二部分(2、3):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并寫到了小溪的走勢。第三部分(4):寫幽靜的環(huán)境,抒發(fā)作者抑郁憂傷的心情。第四部分(5):補充交待同行的人?!揪x課文,文本探究】1.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潭水清澈的? 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來描寫潭水

7、的清澈。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正面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潭水的清澈。2. 寫游魚的這一節(jié),極為細膩傳神,采用了什么手法? 寫魚除了表現(xiàn)潭水的清澈外,還有何用意?寫游魚采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佁然不動”是靜,“俶爾遠逝”是動,水中游魚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迅速更替,呈現(xiàn)出一派盎然生機。同時,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魚群“似與游者相樂”一語,既表現(xiàn)了作者在賞景中的心理狀態(tài),又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3.

8、作者是從什么角度寫小石潭的?抓住溪水、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 從作者立足潭邊的遠視角度,側(cè)面描寫小石潭。同時又抓住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兩者動靜相映,各具特色。4. 分析“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表達作用。 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情景交融,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環(huán)境凄清寂靜、令人感到憂傷的特點,又寫出了作者被貶后凄苦孤寂的心情。【默讀課文,品味寫景技巧】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示例:(1)先聲奪人。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隔篁竹,聞水聲”,用“如鳴珮環(huán)”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調(diào)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

9、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抓特點,用比喻。寫潭的構(gòu)造形態(tài),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3)正面描寫。寫岸上景物,則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luò)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tài),寥寥數(shù)語,寫得宛如圖畫。(4)正面、側(cè)面相呼應。第二段寫潭里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敖匀艨沼螣o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cè)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5)對比描寫。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

10、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6)擬人?!八婆c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酒纷x課文,把握情感】1. 小石潭到底有哪些樂趣呢?(找出“樂”的句子) (1)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2)似與游者相樂。2. 深入探究,走近柳宗元。 “一切景語皆情語”,面對如此優(yōu)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卻是“悄愴幽邃”。(播放一首古箏樂曲)這首古箏曲能為課文朗誦配樂嗎?你能結(jié)合寫作背景,說說你的理解嗎? 作者是被貶官到永州,不幸的遭遇令他感傷,本來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悶,小石潭的美景使他驚嘆不已,流連其中,得到了不少樂趣,暫時忘記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風景雖美卻過于幽靜冷清,游玩的時間一

11、長,寒氣透骨,難免觸景生情,不由得憶起了自己的坎坷命運,憂郁、悲涼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來。3. 柳宗元懷才不遇的悲涼郁悶,透過文字顯現(xiàn)出來了。那么還有哪些中國文人用文字來書寫心中壯志難酬的情感? 李白、王安石、劉禹錫、辛棄疾、李商隱、韓愈、陸游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們的筆,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灑脫、或大氣寫作方法運用【深入研讀,探究方法】1.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小石潭景色優(yōu)美,充滿了生機,卻位于偏僻之地,不被外人所知。小石潭的遭遇正與自己的遭遇相同,作者不禁觸景生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清幽美

12、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有力地襯托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2. 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lǐng)我們領(lǐng)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fā)現(xiàn)小潭的經(jīng)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痉椒ɑ钣?,片段作文】1.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你對古人寫山水游記有了怎樣的認識? 有一個合理的寫作順序。比如,游覽順序。細致生動地描繪游覽過程中的主要景物,突出其特點。巧妙地運用修辭、多種寫景的方法使語言生動優(yōu)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以游記為題,口述寫作思路。教學板書

13、布置作業(yè):教師引導學生課后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預習下一課時內(nèi)容。 小石潭記不僅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美妙的景觀,還抒發(fā)了作者貶官后孤獨憂憤之情。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就以一首古箏樂曲為突破口,讓學生在音樂中思考:這段樂曲能為課文朗誦配樂嗎?因此,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就得結(jié)合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評:這段樂曲表現(xiàn)怎樣的感情?它與課文思想內(nèi)容相吻合嗎?它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在這里,音樂成為了一個媒介,在時緩時疾的古箏樂曲聲中,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獨的身影,觸摸感受到了作者悲涼憤懣的心情。音樂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距離,引導學生走進文中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與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鳴。方法指導: 如何概括與分析文言文的內(nèi)容概括分析是在讀懂文章內(nèi)容的前提下,對文章信息進行整合和篩選,主要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和分析提取能力。解題技法步驟一:整體閱讀,總體把握,依據(jù)文體特點抓重點,準確、完整地去分析、評價人物和事件。步驟二:抓中心句、找關(guān)鍵句,理清文章的層次。可按時間順序歸納,也可按地點的轉(zhuǎn)移歸納;可按時空結(jié)合歸納,也可按材料性質(zhì)或類別歸納。步驟三:歸納、概括時,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題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釋、文章出處、作者情況等信息,結(jié)合學過的有關(guān)知識綜合分析,從而多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