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的護理.ppt_第1頁
乳房疾病的護理.ppt_第2頁
乳房疾病的護理.ppt_第3頁
乳房疾病的護理.ppt_第4頁
乳房疾病的護理.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乳房疾病的護理,外科護理教研室,乳房是兩個半球形的性征器官,由乳腺、皮下脂肪及結締組織構成。,解剖生理概要,女性乳房 (woman breast) 正常乳房腺體最多的是外上象限,因此,此處患病的機會也最多。,乳房淋巴液輸出途徑,腋窩途徑 內乳途徑 深部途徑 兩乳之間 胸大肌途徑,急性乳房炎病人 的護理,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性炎癥, 初產婦多見,產后- 周好發(fā),也稱產后乳房炎。 多為金葡菌感染。,概念,【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乳汁淤積: 乳頭發(fā)育不良(過小或凹陷),妨礙正常哺乳。乳汁過多或嬰兒吸乳過少,以致不能完全排空乳汁。 乳管不通暢;影響乳汁排出。 細菌入侵: 乳頭破損或皸裂,是細菌入侵是感染的主要

2、 途徑。 嬰兒患口腔炎或口含乳頭睡眠,細菌直接入 侵乳管。,【病理生理】,炎性病灶膿腫 淺:自行向外破潰 深:乳房后膿腫 【臨床表現】 患側乳房脹痛高熱、寒戰(zhàn)、脈快并發(fā)膿毒癥、腋窩淋巴結腫大 炎性硬塊或膿腫形成:紅腫、發(fā)熱、壓 痛,乳腺膿腫的位置,【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白計數及中性粒比例均 診斷性膿腫穿刺抽出膿液可確診,【處理原則】,1、非手術處理 (1)局部處理 患乳停止哺乳,并排空乳汁。 局部熱敷或理療,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早 期炎癥消散;水腫明顯者可用25硫酸鎂溶 液濕熱敷。 感染嚴重或并發(fā)乳瘺者常需終止乳汁分泌, 可口服己烯雌酚12mg,每日3次;共2-3天, 至退奶為止。,【處理原則

3、】,(2)抗感染 抗生素應用 早期、足量,青霉素類抗生素 中藥治療 清熱解毒類中藥、金黃散或魚石脂軟膏局部外敷。,2、手術處理,(四)膿腫切開引流 切口呈放射狀至乳暈處;乳暈部膿腫可沿乳暈邊緣作弧形切口;乳房深部或乳房后膿腫可在乳房下緣作弓形切口。引流條應放在膿腔最低部,【護理措施】,(一) 一般護理 加強哺乳期護理,以增強抵抗力,促進產后 恢復,防止并發(fā)癥。 1飲食 三高一低,保證足量水份的攝人。 2休息 注意休息、適當運動 3個人衛(wèi)生 勤更衣,定期沐浴,保持口腔、皮 膚和會陰部的清潔。,(二)急性乳房炎的護理 1病情觀察 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了解血白細胞 計數,必要時作血培養(yǎng)及藥敏試

4、驗。 2患乳暫停哺乳 定時用吸乳器吸空乳汁,防止乳汁淤積。 3促進局部血循環(huán) 用寬松的胸罩托起兩側乳房,以減輕疼痛、 促進血液循環(huán)。,4對癥處理 高熱者,予以物理降溫,必要時應用解熱鎮(zhèn) 痛藥物。 5傷口護理: 膿腫切開后,保持引流通暢,按時更換敷料。 6、控制感染: 炎癥早期熱敷、避免擠壓,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 7、產婦生活護理: 室內清潔、空氣流通、個人衛(wèi)生,充分休息。 8、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一) 保持乳頭和乳暈清潔 清洗乳頭 (二) 糾正乳頭內陷 擠捏、提拉乳頭。 (三) 養(yǎng)成良好的哺乳習慣 定時、吸凈乳汁,不含乳頭睡眠、注意嬰兒 口腔衛(wèi)生,及時治療嬰兒口腔炎癥。 (四) 乳頭、乳暈

5、破損或皸裂者 暫停哺乳,用吸 乳器吸出乳汁哺育嬰兒;局部用溫水清洗后 涂以抗生素軟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癥狀 嚴重時應及時就診。,乳房常見腫塊,乳房常見其它腫塊: 瘤 纖維腺瘤 乳腺囊性增生 乳管內乳頭狀 年齡 2025歲 2040歲 4050歲 腫塊形狀 圓或橢圓 圓或片狀 不易摸清 腫塊性質 光滑 、較硬 韌而不硬 不易摸清 活動度 好 差 差 與周圍組織 分界清楚 分界不清 分界不清 疼痛 無 周期性 無 乳頭溢液 無 少數有 血性 病程 長 長 長 惡變 可能 有爭議 可能 治療 手術 藥物或手術 手術,乳 腺 癌 病 人 的 護 理,1992年10月,首創(chuàng)”粉 紅絲帶”,“粉紅絲帶”

6、 成為全球乳腺癌防治運 動的標志,十月的第三 個星期五定為粉紅絲帶 關愛日。“早預防、早 發(fā)現、早治療”是粉紅 絲帶乳癌防治運動的宗 旨。,女性乳房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占各種惡性腫瘤的710, 已成為我國女性發(fā)病率最高 的惡性腫瘤。 多發(fā)生于40-60歲、絕經期前 后的婦女。,概述,乳房癌發(fā)生的高危女性群體有: 乳房癌家族史(母親或同胞姊妹患有乳房癌);內分泌因素:月經初潮早于12歲、絕經期遲于 52歲,40歲以上未孕或初次足月產遲于35歲; 部分乳房良性疾??; 高脂飲食; 環(huán)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一側乳房曾患乳腺癌者。 患有卵巢或子宮原位癌病史者。 胸部多次、大劑量接受X線照射者。,病因及發(fā)病

7、機制,(一)病理類型 1、非浸潤性癌 即原位癌,屬早期,預后較好。 2、早期浸潤性癌 仍屬早期。 3浸潤性特殊癌 分化程度高,預后尚好 4浸潤性非特殊癌 預后較上述類型差。 5其他罕見癌 (二)轉移途徑: 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運轉移 。,病理生理,(一) 乳房腫塊 常無自覺癥狀,多無意中發(fā)現、無痛性、 單發(fā)、質硬,表面不甚光滑,分界不清且 不易推動。 (二) 乳頭溢液:液體以血性分泌物多見。 (三)淋巴結腫大: 多見于同側腋窩,散在、質硬、無痛、活 動的結節(jié)。,臨 床表現,(二) 乳房外形變化 乳房局部隆起; 若癌腫侵及Cooper韌帶(乳房懸韌帶),癌腫表面皮膚凹陷,呈“酒窩征”; 癌腫局

8、部皮膚因皮內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細胞阻塞而引起局部淋巴水腫;毛囊處呈現點狀凹陷“桔 皮樣”改變: 鄰近乳頭或乳暈的癌腫因侵及乳管使之收縮,可將乳頭偏向癌腫側; 乳頭深部癌塊侵及乳管可使乳頭內陷,,若癌腫侵及Cooper韌帶(乳房懸韌帶),癌腫表面皮膚凹陷,呈“酒窩征”,皮內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細胞阻塞而引起局部淋巴水腫;毛囊處呈現點狀凹陷“桔皮樣”改變,鄰近乳頭或乳暈的癌腫因侵及乳管使之收縮,可將乳頭偏向癌腫側,乳頭深部癌塊侵及乳管可使乳頭內陷,X線:密度增高陰影。 B超: 活體組織病理檢查: 確定良性、惡性腫瘤最有效方法。 細胞學檢查:穿刺針抽吸,輔 助 檢 查,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穿刺針抽吸細胞學檢

9、查,臨床分期 原發(fā)腫瘤()分期 is 局部淋巴結()分期 遠處轉移()分期 臨床分期 期期a期b期a期b期期,(一) 手術治療 保留乳房乳癌切除術手術、乳房癌改良根治術、乳房癌標準根除術、乳房癌擴大根治術、乳房單純切除術。 (二) 化療 (三) 放療 (四) 內分泌治療:,處 理 原 則,保留乳房手術,乳房癌改良根治術,(一) 術前評估 1健康史 (1) 一般資料:年齡、生育史、月經史。 (2) 過去史:有無對側乳房癌及其它部位 腫瘤病史或手術治療史等。 (3) 家族史:家族中有無乳房癌或其他腫 瘤患者。,護 理 評 估,2身體狀況 腫瘤部位、生長狀況、淋巴轉移等,胸部皮 膚、肩關節(jié)的活動狀況

10、。 3心理和社會支持狀況 認知程度、心理承受程度、經濟狀況: (二)術后評估 了解術式、術中情況,觀察傷口引流、包扎 固定、上肢血液循環(huán)情況、上肢功能鍛煉和 康復狀況等。,恐懼焦慮 恐懼焦慮減輕 皮膚完整性受損 傷口愈合良好 有感染的危險 病人未出現感染 自我形象紊亂 病人主動應對自我 形象的變化 知識缺乏 具有相關知識,護理診斷 護理評估,(一)術前護理 1妊娠與哺乳:終止妊娠或停止哺乳 2、控制感染:術前注意保持病灶局部清 潔,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皮膚準備:術前1日備皮 4、心理護理,護 理 措 施,術后護理,1一般護理: (1)體位 血壓平穩(wěn)后可取半臥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2)飲

11、食 術后6小時無惡心、嘔吐等麻醉反應者,可 正常飲食,并保證足夠熱量和維生素,以利 康復。,體位,2、病情觀察: (1)生命體征:BP、P、R、氣胸。 (2)觀察術側上肢遠端血液循環(huán)(皮膚青紫、皮 溫降低、脈搏不能捫及,提示腋部血管受壓 應及時調整繃帶的松緊度)。 (3)觀察皮瓣顏色及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并記錄。手術 部位用胸帶加壓包扎,使皮瓣緊貼創(chuàng)面,松 緊度適宜,以維持正常血運為宜;若胸帶或 繃帶松脫,應及時加壓包扎。,3、傷口護理 術后用沙袋壓迫,注意保持有效壓迫和合適的 體位。 定時調整胸帶的松緊度,壓迫過緊可引起皮瓣和術側上肢的血運障礙,松弛則易出現皮瓣積液,導致皮瓣或植皮片與胸壁分離不利于

12、愈合 皮瓣下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持續(xù)負壓吸引。 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狀。 下床活動時,將引流袋低于上管口高度; 創(chuàng)面愈合后,可清洗局部,避免粗暴的擦洗。,4功能鍛煉 手術后24h鼓勵病人作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運動,但避免外展上臂。 48h后可下床活動,可用吊帶托扶;需他人扶持時只能扶健側,以免腋窩皮瓣滑動而影響愈合 術后1-3天上肢的等長鍛煉 術后4-7天,用術側上肢進行自我照顧,刷牙、梳頭、洗臉等?;紓仁钟|摸健側肩及耳。 術后1-2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后可進行肩部活動。 并進行上臂各關節(jié)的活動鍛煉,如手指爬墻運動、轉繩運動、舉杠運動、滑繩運動等。,功能鍛煉,并發(fā)癥防治與護理:,(1)

13、皮下積液: 術后注意保持引流通暢,胸帶包扎的松緊度適宜,避免過早外展術側上肢。 要早發(fā)現,及時穿刺或引流排出。 (2)皮瓣壞死: 主要原因是皮瓣縫合張力大。 術后注意觀察胸帶勿加壓包扎過緊,及時處理皮瓣下積液。,(3) 上肢水腫: 原因:淋巴回流不暢、皮瓣壞死后感染、腋部死腔積液等所致。 故術后忌經患側上肢測血壓、抽血、靜脈或皮下注射等。 平臥時用兩墊枕抬高術側上肢; 及時處理皮下積液; 可按摩術側上肢、進行適當的手臂運動、腋區(qū)和上肢熱敷等措施。,6、乳房外觀矯正和護理:義乳、乳房重建術 7、綜合治療和護理: 放療者加強局部皮膚護理,用溫和的肥皂和 清水清洗照射部位,保持局部干燥;局部避 免冷

14、熱刺激,穿柔軟內衣。,健康教育,1、普及婦女乳房自查技能: 每月自查1次 (月經結束后47天)。 自查方法: A、觀察:鏡前、姿勢(雙側乳房是否對稱、乳 頭有無內陷及皮膚顏色) B、觸診:體位(直立/仰臥),將手指平放于乳 房,以圓圈狀觸診方式,從外向乳頭逐圈檢 查有無腫塊;再檢查兩側腋窩有無腫大淋巴 結;最后用拇指及示指輕輕擠壓乳頭查有無 溢液;疑有異常及時就醫(yī)。,2、術后病人每月定期進行另一側乳房及手術區(qū) 域的自我檢查,早期發(fā)現復發(fā)、轉移病灶 及時治療。定期復診。 3、指導用藥:堅持用藥。 4、出院后術側上肢不宜搬動、提拉重物,避免 測血壓、靜脈穿刺,堅持康復訓練。 5、堅持放療或化療,術后5年內避免妊娠。,例 題,急性乳房炎多發(fā)于: ( ) A、青年產婦 B、任何哺乳期婦女 C、哺乳期經產婦 D、哺乳期初產婦 乳腺癌的好發(fā)部位是 ( ) A、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