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室護士工作計劃2020_第1頁
輸液室護士工作計劃2020_第2頁
輸液室護士工作計劃2020_第3頁
輸液室護士工作計劃2020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此資料由網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輸液室護士工作計劃2020【篇一】護士因其職業(yè)的特殊關系,在工作中與之密切接觸的莫過于注射器、針頭等銳利器械,因而極易導致針刺傷的發(fā)生。針刺傷是一種皮膚深部足以使受傷者出血的意外傷害1,是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yè)傷害。護士在工作中一旦發(fā)生針刺傷,將面臨著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如艾滋并乙肝、丙肝等。1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10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145歲,門診輸液室工作時間112年,職稱:護士5名、護師3名、主管護師2名;學歷:中專6名、大專3名、本科1名。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內容包括一年內被針刺傷的次數(shù)、進

2、行何種操作時受傷、發(fā)生針刺傷的具體時間、傷后傷口的處理方法、是否填寫受傷報表、是否進行跟蹤檢驗等。發(fā)放問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均為合格問卷。3結果10名被調查的護士一年中均有不同次數(shù)的針刺傷史,最多4次,最少1次,其中1次1例、2次3例、3次4例、4次2例;總例次為27次(表1),其中4次的均工作2年以下的護士,發(fā)生2次的大部分是工作5年以后的護士,針刺傷的次數(shù)和工作年限成反比。在進行何種操作受傷最多的調查中,注射、抽血時被刺傷最多,占40.74%;其次是分離針頭被針頭刺傷,占22.22%;回套針頭時被針頭刺傷占18.52%,3.70%因進針時患者不合作被刺傷(表2)。在傷后處

3、理方式的調查中,有90%的護士傷后會進行傷口的初步處理,如擠血,沖洗、用消毒劑消毒,其中貼創(chuàng)可貼僅占50%,100%未填寫受傷報表及跟蹤檢驗。其中10%護士不知道要填寫報表,其余的雖然知道要填寫報表,但部分因怕麻煩,覺得僅為小傷無必要填寫受傷報表。2討論2.1當前流行病學概況臨床護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經常接觸患者開放性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存在職業(yè)感染的危險。臨床護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心理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極易發(fā)生針刺傷。針刺傷是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感染的重要途徑,污染有血液傳播性病毒的針頭、刀片、縫針等銳器損傷后的感染幾率為0.25%30.0%。有研究資料表明,醫(yī)務人員被HIV污染的針頭刺傷

4、后,發(fā)生感染的幾率為0.33%,黏膜暴露感染幾率為0.09%??赡茉黾痈腥疚kU性的因素有接觸血量大,受損傷口深,造成傷口的器械上有明顯的血跡,器械曾刺入靜脈或動脈內,患者正處于感染早、晚期等。有研究表明,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感染的危險程度取決于人群中血液性傳染病的流行率。而我國目前乙型肝炎總感染率為60%左右,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已有1.3億,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國也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期,艾滋病患者已出現(xiàn)猛增趨勢。而目前對這些疾病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一旦感染上就意味著生活、工作、家庭等的改變,甚至危及生命,同時還有可能在不自覺中傳染給周圍的親人、同事,因此,目前針刺傷的情況嚴峻,極待解決。2.2工作繁忙和粗心大

5、意最易導致針刺傷本調查結果顯示,有6名護士在工作繁忙時被針刺傷,3名護士在粗心大意時被針刺傷。調查還顯示,技術不熟練、器械不安全,未按操作規(guī)程及工作環(huán)境欠佳,如操作時光線不足、空間狹孝嘈雜或隨意放置針頭等是針刺傷發(fā)生的另外重要原因。為避免針刺傷的發(fā)生,應要求護士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行為,小心處理使用過的針頭。在工作忙碌時,倉促的雙手針帽回套,容易發(fā)生針刺傷。因此,從各方面增強防護意識,加強安全操作技能訓練,同時,熟練掌握護理操作程序,保證在工作量大或危重患者搶救時能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從而避免因工作忙亂或心理緊張引起的針刺傷。而針刺傷的次數(shù)與護士的職稱有關,說明經驗豐富的護士發(fā)生針刺傷的幾率校2.3

6、護理人員人手不足據(jù)調查的結果分析,針刺傷多發(fā)生在工作繁忙時候,如在上午輸液高峰時和中午護士值班人少時,因這時期或因患者較多,或因護士人手少,而此時又是部分患者己輸液完需要拔針時,護士常拔完一個患者的針后不能及時處理好輸液器又要給另一個患者拔針,造成最后集中處理這些患者用過的輸液器時被刺傷。歸根到底是護理人員人手的不足。2.4處理用過的輸液器的程序過于復雜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醫(yī)院均使用銳器盒來收集污染針頭,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求使用銳器盒的目的本來是為了使護理人員和收集醫(yī)療廢物的工作人員不受針頭刺傷。但同時就會增加刺傷的機會,護士要分離針頭并把針頭放進一個開口并不大的銳器盒中,又增加了被刺傷的機會。2.5護士自

7、身防護意識淡薄被調查的10名護士中,傷后經消毒處理后不包扎或不貼創(chuàng)口貼的占50%,并不意識到這樣暴露傷口再進行其他操作時會增加感染的機會,而且傷后大部分未填表跟蹤。臨床上部分護理人員接觸患者的體液、血液、分泌物時不戴手套,接觸化療藥物時不知道如何防護。2.6護理人員某些操作不規(guī)范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不少的刺傷是護士給患者拔針后,因又急著為另一患者拔針,就把拔出輸液器的針頭插進輸液管中,在插針頭的過程中,極易被針頭刺傷另一個用來固定輸液管的手,還有一定比例的刺傷是在回套針頭帽時被刺傷,再就是加藥時不按操作規(guī)程,為趕時間,一個手拿著安瓿,一個手拿著注射器,兩手之間無支撐點,這樣也極易被加藥的針頭刺傷,這些

8、均是護理人員本身違反操作規(guī)程而致刺傷的。3對策3.1護理人員要養(yǎng)成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進行操作的良好習慣較多的刺傷是護理人員違反操作規(guī)程時受傷的,護理人員首先要在平時工作中養(yǎng)成習慣,才能在工作繁忙時仍按習慣的動作進行操作,這主要的原因是護理人員對自己身邊的危險因素存在麻痹、僥幸的心理?,F(xiàn)隨著的醫(yī)務人員,特別是護理人員由于針刺傷而感染多種血源性傳染病,己引起重視,相信在今后的幾年會引起的醫(yī)學專家的關注。希望廣大的護理同行們在這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可能的減少護理人員針刺傷的發(fā)生,保護自己及同行的健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廣大的群眾服務。3.2在診斷不明的情況下,患者的血液和體液均被視為HBV、HIV

9、等血源性疾病的傳染源,要采取防護措施,接觸到患者血液、體液操作時應戴手套,強調雙向防護,防止疾病傳至醫(yī)務人員。臨床醫(yī)務人員在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的操作時要戴手套,盡可能使用帶有安全性能的靜脈注射裝置。規(guī)范醫(yī)療廢物的處理,使用過的針頭放入銳器盒,必要時將銳器盒攜帶至患者床旁,以便操作者在使用后及時處理針頭,銳器收集器裝2/3即停止使用。建立醫(yī)院職業(yè)暴露報告系統(tǒng),以便醫(yī)護人員在發(fā)生針刺傷后能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得到及時的咨詢和處理。加強臨床護士職業(yè)防護培訓,熟悉預防針刺傷的統(tǒng)一操作規(guī)程。了解發(fā)生針刺傷的緊急處理措施,工作中一旦不慎被刺傷,要保持鎮(zhèn)靜,立即擠出少量血液,并用流動水沖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受傷部位,包扎傷口。如暴露于HBV應在24h內注射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進行血液HBV表面抗體檢查,陰性者給予全程乙肝疫苗免疫接種。銳利器具刺傷關系到護士的健康和安全,醫(yī)院管理者及護理人員一定要高度重視,提高預防意識,營造*環(huán)境,規(guī)范操作行為,強調工作的責任心和注意力,熟練掌握銳利器具的開啟、操作、回收等技術,避免銳器刺傷的發(fā)生。臨床護士必須轉變觀念,增強職業(yè)安全防護意識,對各種危害有足夠認識,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限度地保障自身健康?!酒?、負責門診醫(yī)生處方各種針劑的注射、外傷處置工作、出診以及各項醫(yī)療器械物品的消毒等工作;2、認真做好“三查三對”盡量減少差錯,杜絕事故的發(fā)生;3、執(zhí)行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