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繩鋼絲繩插接方法_第1頁
無極繩鋼絲繩插接方法_第2頁
無極繩鋼絲繩插接方法_第3頁
無極繩鋼絲繩插接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絲繩插接方法鋼絲繩的插接質(zhì)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 鋼絲繩的插接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000 倍;2. 插接的兩條鋼絲繩必須同型號、同直徑,其兩端插接的長度必須相等;3. 填如鋼絲繩內(nèi)部的繩股,必須填滿除去麻芯的空間;4. 鋼絲繩長插接部位的直徑與鋼絲繩直徑應基本相同,不得與原直徑增加10%;5. 各對應股相交的部分應均勻分布,不得有松弛現(xiàn)象;6.應進行鋼絲繩插接試樣的拉力實驗,插接段抗拉力的損失不得大于原繩破斷力的4%。無極繩鋼絲繩插接技術:礦用鋼絲繩的插接方法一般有小接法與大接法兩種。小接法:將兩個蠅頭單股拆開, 按一定的方法將兩個繩頭的股編結(jié)在一起。用這種方法接出的繩子, 在接頭的

2、范圍內(nèi), 是兩根繩子的繩股合在一起, 因此繩頭變粗。這樣對接的繩子一般不用在通過滑輪處, 只作增加繩子的長度使用。它的接頭長度較短, 一般規(guī)定為 (40 50) d。如用在重要部位的繩索, 接頭長度可加長到 (80 100)d, 所以對接法也叫短插。大接法:單股插接長度一般為鋼絲繩直徑的180 倍 , 也就是說 , 一根鋼絲繩頭 , 按三股算 , 破頭長度應保證大于 3180d, 兩端頭總長為2 3 180d。如 d24.5 鋼絲繩 , 大插一次 , 就須插接23 18024.5 =26460 mm。因此 , 大插接法也叫長插法。(由于無極繩絞車運輸系統(tǒng)中, 鋼絲繩要穿過導向尾輪及張緊輪、壓繩

3、輪、摩擦滾筒等, 因此 , 必須使用大接法)大接法插接技術規(guī)范:1、 破股:先把要插接的鋼絲繩兩繩頭破股。鋼絲繩插接長度不少于鋼絲繩直徑1 000 倍的規(guī)定。在破股時,從繩頭量取大于鋼絲繩直徑500 倍的長度 , 并在該處用扎絲扎緊( 見圖 1) 。破股時按照鋼絲繩的旋向隔一股取一股鋼絲繩并盤圈, 破股時長繩要按鋼絲繩的捻距盤成直徑500 mm左右的圈 , 便于操作。待取下的三股繩長度達到鋼絲繩直徑的500 倍時 , 停止破繩。把取下的三股鋼絲繩分別盤圈放置, 并把另三股帶繩芯的鋼絲繩在離扎絲處150 200 mm 處截斷 , 另一根鋼絲繩頭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破開。2、 對繩頭:對繩頭時要拉緊

4、使兩端繩的捻距一致, 然后先將一側(cè)的長繩全都繞遠后再走另一側(cè)的3 根長繩。把破開的兩個繩頭對頭放在一起, 按照一左一右、短短長長及鋼絲繩的旋向逐個交叉在一起( 見圖 2) 。部.分人員托起兩側(cè)主繩, 分別抓住兩側(cè)的三股長繩頭, 用力拉緊。 待長繩和短繩的捻距走向一致時, 解開一邊扎絲 , 采取短繩進長繩退的方式, 走第一股繩 ( 見圖 3) 。待到長繩的剩下部分為鋼絲繩直徑的60 倍時 ,將短繩也按鋼絲繩直徑的60 倍截斷 ; 再走第二股鋼絲繩, 待到第二股鋼絲繩長短繩搭接點距第一股繩長短繩搭接點為鋼絲繩直徑140 倍時 , 停止走繩 , 第二股長繩與短繩的長度均按鋼絲繩直徑的60 倍截斷 ;

5、走第三股鋼絲繩時, 待第三股鋼絲繩長短繩搭接點距第二股繩長短繩搭接點為鋼絲繩直徑120 倍時 , 停止走繩 , 同樣要按繩徑60 倍留取相等的長度并截斷。另一側(cè)三股繩的對繩頭方式類同。3、 抽繩芯:從第一根留取的長繩繩頭開始 , 用扁銼按每邊三股破繩 , 正反旋轉(zhuǎn)切斷繩芯 , 用鉤銼鉤出繩芯后 , 插入方銼反向旋轉(zhuǎn) , 另一人順勢抽出繩芯 , 抽至第 3 根短繩留下的繩頭處為止。另一側(cè)也用同樣的方法抽出繩芯。旋轉(zhuǎn)方銼時要注意保持方銼兩邊均為三股。4、 埋繩頭:埋繩頭前 , 要提前測量每股繩頭的長度, 防止埋入的兩股繩頭頂在一起; 要用麻繩或膠布包扎繩頭50 mm左右 , 防止繩頭露出。用扁銼從

6、繩背面插入繩頭搭接處, 鉤銼從搭接處插入并鉤在繩背面, 扁銼尖壓下繩頭反向旋轉(zhuǎn), 將繩頭壓入原繩芯的空間。其它繩頭依次按此操作, 直至繩頭全部進入主繩體。細節(jié)注意點:改善鋼絲繩對接工藝,在安裝或更換鋼絲繩時,插接時要保需要查接的繩頭用再生布或者麻繩坯子仔細的纏包好,每個頭都需纏包1 米左右,然后按照鋼絲繩運行方向,先插接向前運行的那個接頭,這時慢慢拽動原繩芯,不可用力過猛,防止過多拽出繩芯,待需要插接的鋼絲繩頭全部插接到鋼絲繩內(nèi)部時,在截斷原繩芯。然后再用木錘或橡皮錘輕輕敲打鋼絲繩,使新插入的繩芯能夠和原繩芯結(jié)合一起。依次插入所有的接頭,從而使插接的繩頭全部合格,在運轉(zhuǎn)時不會產(chǎn)生跳1、 預留的鋼絲繩埋頭長度只能長于設計長度, 否則 , 插完的繩索的抗拉力達不到原繩索的抗拉力;2、 壓繩代替麻芯處的兩股鋼絲繩必須十字交叉, 這樣做是為了增加接頭繩處的抗拉力;3、 用鋼絲繩代替麻芯時, 麻芯不能多拉, 拉出麻芯長度與填進的一股鋼絲繩應有一點搭在一處, 中間芯不能脫開;4、 接頭處由于麻芯抽出 , 這樣繩索的保養(yǎng)就不如原繩 , 因此在使用中 , 要經(jīng)常加油進行保養(yǎng) , 以延長使用時間;5、 大接繩頭雖然能達到原繩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