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次習題課一、 判斷題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1某平面對基準平面的平行度誤差為005mm,那么這平面的平面度誤差一定不大于005mm。( ) 2某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為003 mm,那么該圓柱面對基準軸線的徑向全跳動公差不大于003mm。( ) 3對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狀公差要求時,形狀公差值應大于位置公差值。( ) 4某實際要素存在形狀誤差,則一定存在位置誤差。( ) 5圖樣標注中20+0.021 0mm孔,如果沒有標注其圓度公差,那么它的圓度誤差值可任意確定。( ) 6圓柱度公差是控制圓柱形零件橫截面和軸向截面內形狀誤差的綜合性指標。( ) 7線輪廓度公差帶是指包絡一系列直徑為
2、公差值t的圓的兩包絡線之間的區(qū)域,諸圓圓心應位于理想輪廓線上。( ) 8零件圖樣上規(guī)定d實際軸線相對于D基準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2 mm。這表明只要d實際軸線上各點分別相對于D基準軸線的距離不超過002 mm,就能滿足同軸度要求。( ) 9若某軸的軸線直線度誤差未超過直線度公差,則此軸的同軸度誤差亦合格。( )10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1端面圓跳動公差和端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2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采用獨立原則時,零件加工的實際尺寸和形位誤差中有一項超差,則該零件不合格。( )13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誤差綜合形成的
3、理想邊界尺寸。對一批零件來說,若已知給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則可以分析計算出作用尺寸。( )14被測要素處于最小實體尺寸和形位誤差為給定公差值時的綜合狀態(tài),稱為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 )15當包容要求用于單一要素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實效邊界。( )16當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時,則被測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補償給形狀誤差,形位誤差的最大允許值應小于給定的公差值。( )17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18最小條件是指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的最大變動量為最小。( )19可逆要求應用于最大實體要求時,當其形位誤差小于給定的形位公差,允許實際尺寸超
4、出最大實體尺寸。( )二、選擇題(將下列題目中所有正確的論述選擇出來) 1屬于形狀公差的有。 A圓柱度。 B平面度。C同軸度。D圓跳動。E平行度。2屬于位置公差的有。 A平行度。B平面度。C端面全跳動。D傾斜度。E圓度。3圓柱度公差可以同時控制。 A圓度。B素線直線度。C徑向全跳動。D同軸度。E軸線對端面的垂直度。4下列論述正確的有。A線位置度公差值前應加注符號“”。B空間中,點位置度公差值前應加注符號“球”。C任意方向上線傾斜度公差值前應加注符號“”。D標注斜向圓跳動時,指引線箭頭應與軸線垂直。E標注圓錐面的圓度公差時,指引線箭頭應指向圓錐輪廓面的垂直方向。5對于徑向全跳動公差,下列論述正確
5、的有。A屬于形狀公差。B屬于位置公差。C屬于跳動公差。D與同軸度公差帶形狀相同。E當徑向全跳動誤差不超差時,圓柱度誤差肯定也不超差。6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有。A同軸度。B徑向全跳動。C任意方向直線度。D圓柱度。E任意方向垂直度。7形位公差帶形狀是直徑為公差值t的圓柱面內區(qū)域的有。A徑向全跳動。B端面全跳動。C同軸度。D任意方向線位置度。E任意方向線對線的平行度。8形位公差帶形狀是距離為公差值t的兩平行平面內區(qū)域的有。A平面度。B任意方向的線的直線度。C給定一個方向的線的傾斜度。D任意方向的線的位置度。E面對面的平行度。9對于端面全跳動公差,下列論述正確的有。A屬
6、于形狀公差。B屬于位置公差。C屬于跳動公差。D與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E與端面對軸線的垂直度公差帶形狀相同。10下列公差帶形狀相同的有。A軸線對軸線的平行度與面對面的平行度。B徑向圓跳動與圓度。C同軸度與徑向全跳動。D軸線對面的垂直度與軸線對面的傾斜度。E軸線的直線度與導軌的直線度11某軸10 0 -0.015 mmE則。A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B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C當被測要素尺寸為10 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 mm。D當被測要素尺寸為9.985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 mm。E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小實體尺寸。12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時。
7、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內標注符號E。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內標注符號0M。C實際被測要素處于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零。D被測要素遵守的最大實體實效邊界等于最大實體邊界。E被測要素遵守的是最小實體實效邊界。 0L A13符號 說明。 A被測要素為單一要素。B被測要素遵守最小實體要求。C被測要素遵守的最小實體實效邊界不等于最小實體邊界。D當被測要素處于最小實體尺寸時,允許的垂直度誤差為零。E在任何情況下,垂直度誤差為零。14下列論述正確的有。 A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Dmax一 形位公差。B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最大實體尺寸一 形位公差C軸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dmax十 形位公差。D軸的最
8、大實體實效尺寸= 實際尺寸十形位誤差E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最大實體尺寸。15某孔10 +0.015 0 mmE則。 A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B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C當被測要素尺寸為10 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mm。D當被測要素尺寸為1001 mm時,允許形狀誤差可達001 mm 。E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或等于最小實體尺寸。E受交變載荷的表面,參數(shù)值應大。三、填空題16圓柱度和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相同點是,不同點是。 17在形狀公差中,當被測要素是一空間直線,若給定一個方向時,其公差帶是。若給定任意方向時,其公差帶是區(qū)域。18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19當給定一
9、個方向時,對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20軸線對基準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帶形狀在給定兩個互相垂直方向時是。21由于包括了圓柱度誤差和同軸度誤差,當不大于給定的圓柱度公差值時,可以肯定圓柱度誤差不會超差。22當零件端面制成時,端面圓跳動可能為零。但卻存在垂直度誤差。23徑向圓跳動在生產(chǎn)中常用它來代替軸類或箱體零件上的同軸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24徑向圓跳動公差帶與圓度公差帶在形狀方面,但前者公差帶圓心的位置是而后者公差帶圓心的位置是。 25在任意方向上,線對面傾斜度公差帶的形狀是 ,線的位置度公差帶形狀是。26圖樣上規(guī)定健槽對軸的對稱度公差為005mm,則該鍵槽中心偏離軸的軸線距離不得大于mm。 0L
10、 A27含義是。28某孔尺寸為40+0.119 +0.030 mm,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0.005 mm,實測得其局部尺寸為4009 mm,軸線直線度誤差為0.003 mm,則孔的最大實體尺寸是mm,最小實體尺寸是m m,作用尺寸是mm。29某軸尺寸為40+0.041 +0.030 mm,軸線直線度公差為0.005 mm,實測得其局部尺寸為40031 mm,軸線直線度誤差為0.003 mm,則軸的最大實體尺寸是mm,最大實體實效尺寸是mm,作用尺寸是mm。30某孔尺寸為40+0.119 +0.030 mmE ,實測得其尺寸為40.09 mm,則其允許的形位誤差數(shù)值是mm,當孔的尺寸是mm時,允許
11、達到的形位誤差數(shù)值為最大。31某軸尺寸為20 0 -0.1 mmE,遵守邊界為,邊界尺寸為mm,實際尺寸為20 mm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mm。32形位公差值選擇總的原則是。四、綜合題?12-1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圖2-1改正后答案:2 改正圖2-2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圖2-2 改正后答案:3 2-3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圖2-3 改正后答案:4改正圖2-4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圖2-4改正后答案:5 改正圖2-5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圖2-5
12、改正后答案:6改正圖2-6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圖2-6改正后答案:7改正圖2-7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圖2-7改正后答案:8改正圖2-8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圖2-8改正后答案:9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9上。(1)100h6圓柱表面的圓度公差為0.005mm。(2)100h6軸線對40P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15mm。(3)40P孔的圓柱度公差為0.005mm。(4)左端的凸臺平面對40P7孔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0.01 mm。(5)右凸臺端面對左凸臺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2 mm。 圖
13、2-9改正后答案:10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0。(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0.01 mm,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0.02 mm。(2)圓錐軸線對d1和d2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0.05 mm。(3)端面對d1和d2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0.03 mm。(4)d1和d2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別為0.008 mm和0.006 mm。圖2-10改正后答案:11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1上。(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 mm,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4 mm。(2)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0.02mm。(3)210h7軸線對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14、0.03mm。(4)4-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0.15mm。圖2-11改正后答案:12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2上。(1)2-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2mm。(2)D軸線對2-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0.02 mm。(3)槽兩側面對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4 mm。 圖2-12改正后答案:13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3上。(1)圓錐面a的圓度公差為01 mm。 (2)圓錐面a對孔軸線b的斜向圓跳動公差為002mm。 (3)基準孔軸線b的直線度公差為0005mm。 (4)孔表面c的圓柱度公差為00lmm。 (5)端面
15、d對基準孔軸線b的端面全跳動公差為001mm。 (6)端面e對端面d的平行度公差為003mm。 圖2-13改正后答案: 14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4上。 (1)30K7和50M7采用包容原則。 (2)底面F的平面度公差為002mm;30K7孔和50M7孔的內端面對它們的公共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4 mm。(3)30K7孔和50M7孔對它們的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3mm。(4) 6-11H10對50M7孔的軸線和F面的位置度公差為005mm,基準要素的尺寸和被測要素的位置度公差應用最大實體要求。圖2-14改正后答案:15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5上。(l)5+0.05 -0.03
16、mm的圓柱度誤差不大于002mm,圓度誤差不大于00015 mm。(2)B面的平面度誤差不大于0001mm,B面對5+0.05 -0.03mm的軸線的端面圓跳動不大于004 mm,B面對C面的平行度誤差不大于002mm。(3)平面F對5+0.05 -0.03 mm軸線的端面圓跳動不大于004 mm。(4)18d11外圓柱面的軸線對5+0.05 -0.03mm內孔軸線的同軸度誤差不大于02 mm。(5)12b11外圓柱面軸線對5+0.05 -0.03mm孔軸線的同軸度誤差不大于016 mm。(6) 9030密封錐面G對5+0.05 -0.03mm孔軸線的同軸度誤差不大于016 mm。 (7)錐面
17、G的圓度誤差不大于0002 mm。 圖2-15改正后答案:16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6上。(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45 0 -0.02,并采用包容要求。(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3mrn。(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25土0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0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許大于08rn,其余表面Ra值不允許大于16rn 。圖2-16 改正后答案:17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2-17上。(1)d圓柱面的尺寸為30 0 -0.025 mm,采用包容要求,D圓柱面的尺寸為50 0 -0.039 mm,采用獨立原則
18、。(2)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Ra =1.25m,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Ra =2m。(3)鍵槽側面對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2 mm。(4)D圓柱面對d軸線的徑向圓跳動量不超過003 mm,軸肩端平面對d軸線的端面圓跳動不超過005 mm。圖2-17改正后答案:182-1的內容,說明圖2-18中形位公差代號的含義。 表2-1 圖2-18改正后答案:19如圖2-23所示銷軸的三種形位公差標注,它們的公差帶有何不同? a) b) c)圖2-23圖a為給定平面內素線的直線度,其公差帶為寬度等于公差值002mm的兩平行直線。 圖b為軸線在任意方向的直線度,其公差帶為直徑等于公差值002mm的
19、圓柱體。 圖c為給定平面內被測素線對基準素線的平行度,其公差帶為寬度等于公差值002且平行于基準A的兩平行直線。20被測要素為一封閉曲線式(圓),如圖2-24所示,采用圓度公差和線輪廓度公差兩種不同標注有何不同? a) b) 圖2-24答:圖a為線輪廓度,其公差帶為包絡一系列直徑為公差值0025mm的圓的兩包絡線之間的區(qū)域,諸圓圓心位于理想尺寸為20025mm的圓上。 圖b為圓度,其公差帶為半徑差為0025mm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qū)域,且被測要素遵守包容原則。21比較圖2-25中垂直度與位置度標注的異同點。 a) b) 圖2-25答:圖a為軸線相對基準A的垂直度公差為005mm,其公差帶形狀是直徑
20、為公差值005mm且垂直基準平面A的圓柱面內的區(qū)域。圖 b為軸線相對第一基準A,第二基準B、第三基準 C的位置度公差為0.05mm,其公差帶形狀是直徑為公差值005mm,且以線的理想位置為軸線的圓柱面內的區(qū)域。 22試將圖2-26按表列要求填入表2-6中。 a) b) c) 圖2-26 表2-6圖例采用公差原則邊界及邊界尺寸給定的形位公差值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abc答案表2-2 (單位:mm)圖例采用公差原則邊界及邊界尺寸給定的形位公差值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a獨立0.0080.008b包容MMC邊界200.020.02c最大實體MMVC邊界19.9950.0050.02623見答案表2
21、-3 24如圖2-28所示的零件,標注位置公差不同,它們所要控制的位置誤差有何區(qū)別?試加以分析說明。 a) b) c) 圖2-28答:圖a表示端面對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005mm。垂直度誤差綜合的是整個被測端面的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 圖b表示端面對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005mm。端面圓跳動是被測端面在給定直徑圓周上的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的綜合結果。圖c表示端面對軸線的端面全跳動公差為005mm。端面全跳動與端面對軸線的垂直度控制的被測要素的結果完全相同。 25試對圖2-29a所示的軸套,應用相關原則,填出表2-8中所列各值。實際零件如圖4-29b所示,A1=A2 = =20.01mm。判斷該零件
22、是否合格? a) b) 圖2-29 表2-8最大實體尺寸MMS最小實體尺寸LMSMMC時的軸線直線度公差LMC時的軸線直線度公差實體尺寸VS作用尺寸MS見答案表2-4,該零件合格。 (單位:mm)最大實體尺寸MMS最小實體尺寸LMSMMC時的軸線直線度公差LMC時的軸線直線度公差實體尺寸VS作用尺寸MS2020.0330.020.05319.9819.98526比較圖2-30中的四種垂直度公差標注方法區(qū)別。圖2-30答:圖a的標注為獨立公差。表示被測孔的軸線應在直徑為0.02mm的圓柱體公差帶內,此圓柱體的軸線應垂直于基準A。 圖b的標注為最大實體要求,尺寸公差與位置公差有關。當被測孔為最大實
23、體尺寸20mm時,其軸線應在直徑為0.02mm的圓柱體內,此圓柱的軸線應垂直于基準A;當被測孔偏離了最大實體尺寸時,其軸線對基準A面的垂直度公差帶直徑可以增大,直至被測孔為最小實體尺寸2002mm時,其垂直度公差帶直徑可以到最大,此時為004mm,此圓柱體公差帶軸線垂直基準。 圖c的標注為包容要求與最大實體要求同時標注。當被測孔為最大實體尺寸20mm時,其軸線的直線度公差等于0,即不允許有直線度誤差;而其軸線對基準A面的垂直度公差為002mm。當被測孔偏離了最大實體尺寸,直至到最小實體尺寸2002mm時,其軸線的直線度公差為002mm;而其軸線對基準A面的垂直度公差為004mm。 圖d的標注為
24、獨立公差。表示被測孔的軸線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對基準A面有垂直度公差要求。被測孔無論在最大實體狀態(tài)或最小實體狀態(tài),其軸線位于在水平方向對基準A的垂直度公差帶為寬度等于公差值002mm的兩平行平面之間,在垂直方向對基準A的垂直度公差帶為寬度等于公差值004mm的兩平行平面之間。27如圖2-31所示,被測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則是,最大實體尺寸是mm,最小實體尺寸是mm,實效尺寸是mm。,垂直度公差給定值是mm,垂直度公差最大補償值是mm。設孔的橫截面形狀正確,當孔實際尺寸處處都為60mm時,垂直度公差允許值是mm,當孔實際尺寸處處都為6010mm時,垂直度公差允許值是mm。 圖2-31 最大實體要求 60 60.19 59.95 0.05 0.190.05 0.15 28如圖2-32所示,被測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則是,最大實體尺寸是mm,最小實體尺寸是mm ,實效尺寸是mm,當該軸實際尺寸處處加工到20 mm時,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mm,當該軸實際尺寸處處加工到19.98mm時,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mm。 圖2-32 包容要求 20 19.98 20.01 0 0.0129如圖2-33所示,若被測孔的形狀正確。 (1)測得其實際尺寸為300lmm,而同軸度誤差為004 mm,求該零件的實效尺寸、作用尺寸。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GUIDE 68:2002 AR Arrangements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nformity assessment results
- 2025至2030中國瓷磚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教師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學提升學生動力
- 校長家委會培訓
- 學習心理學視角下的興趣培養(yǎng)與學習動機關系探討
- 時代背景下教育品牌的傳播策略
- 教育法律環(huán)境下的學校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
- 教育科技助力醫(yī)療培訓新模式
- 學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辦法
- 抖音商戶直播互動提升流量制度
- 江蘇安裝工程預算定額解釋
- GB/T 13914-2013沖壓件尺寸公差
- 機場衛(wèi)星廳-功能流程
- 初中數(shù)學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單元復習-學案:第13章全等三角形復習
-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 會計師事務所員工績效考評新版制度
- 氣釘槍安全培訓教材PPT學習教案
- 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知識點歸納匯總
- JC∕T 1083-2008 水泥與減水劑相容性試驗方法
- 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飛)第二章ppt 傳熱
-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