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干貨 | 萬科核武器(上):萬科總圖設計標準2014-08-03建筑師的非建筑一、必須了解的規(guī)劃條件:1、規(guī)劃局的規(guī)劃要點;建設用地范圍即紅線范圍、地形情況、建設用地面積、建筑規(guī)模(地上地下),容積率、綠地率、建筑高度、建筑退界要求、建筑退線要求、建筑間距要求、日照要求、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要求、停車指標的要求,交通規(guī)劃及出入口等要求,2、地形圖;3、甲方的有關要求;居住人口,戶型情況,建筑色彩的要求,4、市政水、電、熱、燃等管線接口位置;5、周邊現(xiàn)狀。名木古樹情況、周邊地上及地下的文物保護情況,是否涉及航空凈空的限制,是否處于地震斷裂帶等等。 二、根據(jù)以上條件,制作測算表格,大致要求的戶型進行強
2、排,估算容積率,對項目定位。下面是萬科深圳研發(fā)中心總結的各類建筑分別對應的容積率數(shù)值??梢該?jù)此做初步的項目判斷。容積率低于0.3,高檔的獨棟別墅項目。容積率0.30.5,一般獨棟別墅項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雙拼別墅、聯(lián)排別墅,可適當降低密度提高品質。容積率0.50.8,一般的雙拼、聯(lián)排別墅。容積率0.81.2,全多層項目較多。如與低層或聯(lián)排別墅組合,密度較高。容積率1.21.5,正常的多層項目,環(huán)境一般。如果是多層與小高層的組合,環(huán)境品質較好。容積率1.52.0,正常的多層+小高層項目。容積率2.02.5,正常的小高層項目。容積率2.53.0,小高層+二類高層項目(18層以內)。此時如果做全小
3、高層,環(huán)境會很差。容積率3.06.0,高層項目(樓高100米以內)。容積率6.0以上,摩天大樓項目居住區(qū)入口的做法是相對模式化的,設計時要考慮以下問題:1,門衛(wèi)管理方便:用最少的人力兼顧車流和人流管理2,出車的安全,門口要留出駐車的空間,讓車在路口停留觀察交通狀況3,進車的控制,讓誤闖的車輛可以及時掉頭4,人車分行,另外,要注意門衛(wèi)室是景觀做還是建筑做,如果是建筑做,是否有退界要求,是否要報批?三.合理布置路網、考慮消防車道一 總體設計(一)、消防車道 1、低層、多層、中高層住宅的居住區(qū)內宜設有消防車道,其轉彎半徑不應小于6m。高層住宅的周圍應設有環(huán)形車道,其轉彎半徑不應小于12m,當確有困難
4、時,應至少沿住宅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盡端式消防車道的回車場地不應小于15m*15m。2、聯(lián)體的住宅群,當一個方向的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消防車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之一的規(guī)定:1)、消防車道應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旁應設置室外消火栓,且建筑應設置與兩條車道連通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應大于80m;附圖: R12m,如a+b14m,則R12m。2)、建筑的適中位置應設有穿過建筑的門洞,其凈高、凈寬不應小于4m。 (二)、消防登高面高層住宅應設置消防登高面,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應小于住宅的1/4周邊長度;2、單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
5、高面不應小于住宅的一個長邊長度;3、消防登高面應靠近住宅的公共樓梯或陽臺、窗;4、消防登高面一側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應大于5m,且進深不應大于4m; 5、消防登高面不宜設計大面積的玻璃幕墻。(三)、消防登高場地1、高層住宅應在登高面一側,結合消防車道設置不少于一塊的消防登高場地,每塊消防登高場地面積不應小于15m*8m。消防登高場地是指供消防登高車實施操作時??康耐\噲龅?。根據(jù)上海目前使用的登高消防車的最大長度為13m,登高車操作支撐所需的硬地寬度為6m,為滿足登高消防車的正常作業(yè)并為消防人員的施救留出一定的工作空間,本條文規(guī)定消防登高場地的面積不應小于15m*8m。2、消防登高場地應符合下列
6、規(guī)定:1)、消防登高場地距住宅的外墻不宜小于5m,其最外一點至消防登高面的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0m; 2)、設有坡道的消防登高場地,其坡道坡度不應大于15%; 3)、利用市政道路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綠化、架空線路、電車網架等設施不得影響消防車的停靠、操作。3、高層住宅的消防車道、消防登高場地應避開地下管道、暗溝、水池、化糞池等影響消防車荷載的地下設施,在地下建筑上布置消防登高場地、消防車道時,地下建筑的樓板荷載計算應考慮消防登高車的重量。(四)、安全疏散4.1 樓梯間的設置形式1、住宅設一個樓梯間時,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低層、多層住宅,當每套戶門至樓梯口的距離不大于15m時,應設一個敞開
7、樓梯間;2)、中高層住宅,當每套戶門至樓梯口的距離不大于15m時,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或樓梯間通至屋頂平臺;3)、十層、十一層的單元式住宅每單元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但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戶門可朝戶內開啟)且樓梯應通至屋頂,各單元的屋頂平臺應相連通;4)、十層、十一層的塔式住宅應設一個封閉樓梯間;5)、十二層至十八層的塔式、單元式住宅應設一個防煙樓梯間,且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4.5m2;6)、當十八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每單元設一個防煙樓梯間時,應按規(guī)定設置連廊。2、上述規(guī)定以外的住宅,其設置樓梯間的數(shù)量不應小于兩個,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低層、多層、中高層住宅應設敞開樓梯間;2)
8、、十層、十一層的通廊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3)、十二層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4)、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商住樓的商業(yè)營業(yè)場所與住宅部分的防火分區(qū)及疏散系統(tǒng)必須分開設置,其住宅部分的樓梯設置可參照相同層數(shù)的住宅樓梯的要求設計;租賃式住宅,包括酒店式公寓及公寓式辦公樓公共部位平面設計可參照執(zhí)行,但其消防設施的設置應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執(zhí)行。十層、十一層的單元式住宅可按規(guī)定設一個敞開樓梯間,也可在每單元設置一個封閉樓梯間;當每單元設置封閉樓梯間時,戶門可不設乙級防火門,但單元樓梯仍應通至屋頂。對于十八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雖然可每單元設一個防煙樓梯間,但應按要求在相鄰單元之間設
9、置連廊。(二)、樓梯間的設置要求1、樓梯間或前室應靠外墻設置,并應設置可開啟的外窗和樓梯間頂部的百葉窗,不宜設機械加壓送風,其開窗面積及樓梯間頂部的百葉窗面積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當防煙樓梯間只在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樓梯間為暗樓梯間時,樓梯間的頂部應設置自然通風窗,有效面積不小于1.5m2。 2、自然通風方式的要求:1)、靠外墻的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m2,并應保證該樓梯間頂層設有不小于0.8m2的自然通風面積;2)、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m2,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m2;3)、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當防煙樓梯
10、間只在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樓梯間為暗樓梯間時,戶門不應直接開向前室。3、高層住宅至少應有一個樓梯通至屋頂平臺,通至屋頂平臺的門宜為普通玻璃門,且朝屋頂方向開啟。單元式住宅各單元的樓梯間宜在屋頂相連通。利用屋頂逃生是火災時常見的逃生方式。為保證人員及時借助屋頂從相鄰單元疏散到安全區(qū)域,或將屋頂作為避難平臺等待救援。4、設封閉或防煙樓梯間的住宅,屋頂層電梯機房等房間的門不宜開在樓梯間、前室內。當確有困難,電梯機房或其它設備用房的門必須開在樓梯間或前室內時,則應設甲級防火門,且門的開啟不得影響人員疏散。5、剪刀樓梯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剪刀樓梯的兩個樓梯應在前室、走道或屋頂連通;2)、剪刀樓梯
11、的梯段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實體墻分隔。6、高層住宅,當?shù)厣喜糠值臉翘蓍g或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且地下室為自行車、汽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用房時,其地下室的樓梯或前室可不設機械加壓送風裝置。考慮到樓梯間或前室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住宅,只對地下室的樓梯間或前室設機械加壓送風,既不經濟,也難以實施。而當?shù)叵率覟樽孕熊?、汽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用房時,地下室平時停留的人員較少,因此,樓梯間形式可以不變,對其無自然通風采光的前室和樓梯間也作放寬處理,可不設機械加壓送風。7、住宅各類樓梯間的設置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煤氣管道不應穿過樓梯間,當必須穿過樓梯間時,應穿鋼管保護;2)、除煤氣管道井外的其
12、它管道井,當在每層樓板處采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作防火分隔,且檢修門為丙級防火門時,檢修門可開在樓梯間或前室內。8、商住樓的營業(yè)場所、住宅的底層商業(yè)服務網點的出入口或樓梯與住宅的出入口和樓梯必須分開設置。出入口包含平面交通和垂直交通,垂直交通指樓梯、電梯。在住宅建筑中布置商店等公共用房,主要需解決使用功能完全不同的用房放在一起所產生的種種矛盾。為保證住宅安全,防止商店發(fā)生火災威脅住戶安全,規(guī)定商住樓的營業(yè)場所、住宅的底層商業(yè)服務網點的出入口或樓梯不得與住宅的出入口或樓梯相互借用,必須分開設置,互不干擾。9、居住區(qū)域內地下汽車庫的樓梯可借用住宅的樓梯,但其通向樓梯間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特
13、別要注意的是,當?shù)叵率页噹焱猓€有自行車庫、機電設備用房及其它用房時,汽車庫借用住宅疏散樓梯應滿足下列要求:1)、汽車庫與其它部位之間應采用防火墻、防火卷簾及甲級防火門分隔;2)、汽車庫借用的住宅樓梯必須與汽車庫在同一防火分區(qū)內,即該樓梯與其它部位之間也應采用防火墻及甲級防火門分隔。3)、汽車庫防火分區(qū)內最遠點距樓梯間的距離不應大于60m。 (三)、躍層式住宅的疏散要求1、高層住宅每套所跨越的樓層不宜超過兩層;2、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的高層住宅,當有向上躍層和向下躍層同時設置時,每層(包括躍層)應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戶門;3、十八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所有戶室應一個方向(同時向上或向下)躍層;4、
14、每套戶室從最遠一點算起,到戶門的距離不應超過20m;當超過20m時,躍層樓面應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門。(套內樓梯的一段距離按期水平投影長度的1.5倍計算)(四)、消防電梯1、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應設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其前室可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合用。消防電梯是消防撲救滅火的措施之一。根據(jù)國家防火技術規(guī)范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要求在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應設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由于住宅消防電梯一般兼作日常使用的客梯,很少獨立設置,故允許其前室可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合用。2、底層商業(yè)營業(yè)場所高度在24m以下時,住宅部分的消防電梯在商業(yè)營業(yè)場所可不???。3、電梯應在設有戶門或公共走廊
15、的每層設站,且至少應有一臺電梯通向地下汽車庫。當?shù)叵率覟樽孕熊囃\噹旎驒C電設備房時,消防電梯可不停靠。(五)、走道、連廊1、十八層以上塔式住宅、每單元設有兩個防煙樓梯間的單元式住宅,當每層超過6套,或短走道上超過3套時,應設置環(huán)繞電梯或樓梯的走道。注:短走道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門至最遠的一套戶門之間的走道。 在設置消防連廊時要注意下列問題:1)、消防連廊必須每層設置,不得隔層設。但躍層戶型可以只在設有戶門的樓層設置。2)、每層相鄰單元必須在走道或前室等公共部位設置連廊連通,不允許在樓梯間內設置連廊,防止火災情況下煙氣通過連廊進入相鄰單元樓梯間,也不允許通過戶內陽臺連通,這樣不能保證疏散暢通。3)
16、、當單元式住宅各單元層數(shù)不同時,應將每單元視作一幢塔式住宅進行平面設計;當各單元層數(shù)均超過18層時,可在較低幾個單元之間的相鄰單元設置連廊,但最高一個單元應視為一幢塔式住宅。四、布置單體或組合體時,若在規(guī)劃住宅小區(qū)地下有停車場,應該注意些什么,如出入口的個數(shù),在小區(qū)中的布置等,如何組織交通流線,如何做到人車分流。高層建筑,地下停車庫做兩層,但柱子必須和上面的一致嗎?位置、形狀、尺寸?因為是不規(guī)則的地形,布柱根據(jù)停車間距不好弄 4.1 基地出入口與城市道路的關系4.1.1 居住區(qū)機動車出入口不應設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上,可設置在城市次干路和支路上,并距道路交叉口50米以外4.1.1小區(qū)出入口設置
17、應考慮與相鄰小區(qū)出入口的相互位置關系。 4.1.3機動車地下車轉戶口出入口不宜直接設置在城市道路上,應通過小區(qū)內部道路與城市道路相接。4.1.4在同一條城市道路上,不宜設置多個出入口,盡可能歸并為一個出入口,且出入口寬度與相接城市道路紅線寬度相協(xié)調,需要進行功能劃分的應通過小區(qū)內部路進行交通組織。4.2 停車場規(guī)劃4.2.1 停車場配建標準。4.2.2 采用各種方法解決停車場地不足問題。 其中,地面停車場按每個機動車位占地面積30平方米計;地下停車庫及停車樓按每個機動位占建筑面積35平方米計;多層停車庫按每個機動車位占地面積15.5平方米,層高2.2米計;自行車按每輛車面積1.5平方米計;裝卸
18、車位尺寸不小于4米8米。該規(guī)劃片需配建機動車停車泊位1583個,其中居住用地1223個,商業(yè)金融用地360個。本規(guī)劃片居住用地可停放機動車796個,地面出租車位7個,其余420個機動車位在商業(yè)金融用地中安置。地下商業(yè)金融用地停車采用地下車庫形式,為提高空間利用率,地下車庫采用機械式雙層停車,凈空3.6米(室內地面到梁底距離)。在停車場內部布局上,充分考慮居住和商業(yè)兩類停車時間上的差異,一般居民白天的停車率很低,這時,其閑置部分可以用于商業(yè)停車,晚上商業(yè)停車位又會空置出很大部分,可以用于居民停車。在地下車庫出入口布置上,商業(yè)車輛和居住車輛分開設置,但又可相互借用,一般早上居民上班時,商業(yè)尚未營業(yè)
19、,居住車輛出口可利用商業(yè)車輛出入口,晚上居民下班車輛應設置獨立的進口與商業(yè)車流分開,地下車輛居住和商業(yè)的人行出入口分開設置??傊?,該小區(qū)通過精心的組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下車輛的利用率,為解決居住區(qū)停車難問題做出了有益的嘗試。4.3 地下車庫設計要點4.3.1 人防結合地下汽車庫宜結合人防設計,即在平時作為汽車庫使用,而在戰(zhàn)時則作為人員、物資的掩蔽場所人防,這就叫做平戰(zhàn)結合。一般城市規(guī)劃都對有人防配建面積比例的規(guī)定,可以說是強制的。如果投資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繳納一定費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小區(qū)的地下車庫是設計有人防設施的,而有的則沒有。4.3.2車庫規(guī)模通常我們設計的車庫屬
20、于“中型”(51300輛),有時也會有大型(301500輛)的地下汽車庫,即:停車間室內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過該層車庫凈高一半的汽車庫。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特大型汽車庫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3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出入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5m。4.3.3汽車坡道進入地下汽車庫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線的、曲線的或二者的結合。坡道設計的重點是確定坡道的位置,數(shù)量。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即:一般設計兩個出入口就夠了。汽車庫的汽車出入口寬度,單車行駛時不宜小于3.50m,雙
21、車行駛時不宜小于6.00m。但兩個出入口距離不可過近(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規(guī)范又規(guī)定:汽車疏散坡道的寬度不應小于4m,雙車道不宜小于7m,因此干脆汽車坡道就設計為4米或7米。4.3.4常規(guī)數(shù)據(jù)汽車轉彎半徑按6米設計,此為小型車轉彎半徑。汽車庫室內最小凈高應:2.20米(微型車、小型車)。我們通常的車庫以微型、小型車庫。4.3.5防火設計汽車庫應設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qū)。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地下汽車庫為2000平方米。如果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則可翻倍。 劃分完防火分區(qū),馬上就是人員安全出口的設置。規(guī)范規(guī)定:汽車庫、修車庫的每個防火分區(qū)內,其人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規(guī)范
22、同時規(guī)定:汽車庫、修車庫的人員安全出口和汽車疏散出口應分開設置。也就是說:汽車坡道不能作為人員疏散。因此,每個防火分區(qū)設兩個封閉樓梯間上到地面上去。疏散樓梯的寬度不應小于1.1m,即兩股人流。樓梯間盡量分散布置,因為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樓梯間的距離不應超過45m,當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距離不應超過60m4.4住宅地下車庫設計方法4.4.1 整體規(guī)劃住宅小區(qū)的地下停車庫平面布局設計與獨立的專用地下停車庫不同,受地面以上住宅樓的影響較大。通常在整體社區(qū)規(guī)劃,首先考慮的是地面上的容積率、建筑密度、樓體間距等指標要求,待這些指標規(guī)劃完成后,才會考慮地下停車庫的布局,這種設計思路很大程度上造成車庫
23、設計不合理,實用性差:因為住宅的柱網、建筑結構體系布局、和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統(tǒng)(電梯井)都會對車庫布局造成很大干擾,常常在地面部分的設計構圖全部完成后,再設計地下車庫時發(fā)現(xiàn),住宅的密集柱網設計把停車庫分隔成零散的片區(qū),停車效益降低,車道不通暢,車庫的實用性很差。在設計初期,必須把地上、地下統(tǒng)一考慮,地下車庫決不是設計的附屬品,要盡可能把車庫集中在一個整體空間中,以提高相同面積下的停車數(shù)量。一種方法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塊外圍布置,就是“圍合式布局”,社區(qū)中部形成比較開闊的園林空間,下面做停車,這種方式能夠形成開闊的樓間距,住宅單元的通風、景觀效果非常好,同時地下車庫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另外一
24、種方法,把住宅樓多棟組合,提高小區(qū)空地的完整性。從而有利地下停車庫空間的完整性,對于大盤而言,有時地下停車庫被分割成幾個片區(qū),這時還要考慮各區(qū)之間的連接通暢,不應產生瓶頸現(xiàn)象,從而對交通、消防不利。4.4.2 平面布局主要包含車道和停車位布置、柱網布局、與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協(xié)調等。一般住宅小區(qū)以中型轎車:長(49m) X寬(18m) x高(18m)為設計標準車型尺寸,停車位尺寸應為:長(56)m x寬(253)m。車位與車道成90直角,且車輛“倒進順出”的布置的時候,每臺車所占車庫面積的比例最小,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車庫每車所占面積應在2835。較大型車庫的停車通道,應盡量設環(huán)形車道。當采用
25、與車道成90直角的停車位布置時,車道寬應在6m以上,車道車行路線方式可采用雙車道雙向行駛。按照標準車型與車道尺寸,柱網宜在6X8m(柱間停兩輛車)或8X8m柱間停三輛車)左右。4.4.3 管線布置管線綜合,注意遵循如下原則: 應盡量使“主風道” 靠近車道邊側設置; 風道寬度盡量控制在1.2米以內,使風道下面不設噴淋; 電橋架、設備管線盡量與風道平行設置、盡量不要設在風道下方 ; 各類管線交叉點不要設在主車道處。 設備管線常用計算高度 4.4.4 屋頂綠化地下車庫的設置,為社區(qū)的地面綠化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空間,一般由于車庫都布置在社區(qū)比較完整、大塊的空曠場地內,在頂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區(qū)的中心綠
26、化花園。覆土平均厚度在50公分左右,可適應種植小型灌木和鋪植草皮。但如果要栽種大型喬木,必須加設覆土坑。4.5 地下室范圍(面積)必須考慮:4.5.1 上部建筑-結合消防電梯及核心筒范圍,考慮地下室直達戶內4.5.2 地形地貌4.5.3 銷售和開發(fā)節(jié)奏4.5.4 停車數(shù)量-規(guī)劃停車總量扣除地面停車數(shù)量4.5.5 設備用房4.5.6 其他-不能停車和設備房的沒有使用價值的空間盡量減小 4.5.7 考慮以上因素后,地下室范圍盡量規(guī)整4.5.8 原則:盡量減小地下室無用面積的范圍方案階段控制:車庫出入口的設置原則備注:參車庫防火規(guī)范坡道寬度:注1:汽車最小轉彎半徑汽車回轉時汽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
27、軌跡的半徑 2、汽車最小轉彎半徑環(huán)道內徑避免:誤將國家規(guī)定的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6米,理解為是車道的最小內徑,導致車道的內徑過大,相應的增加車庫面積。各種停車位尺寸及通車道寬度各種車道(出口)最小寬度層高確定原則:合理的選用地下室底板的構造做法,根據(jù)實際構造來計算層高。在確定層高時,精確計算設備管線預留高度以及結構梁高。當車庫與變配電間或水池等設備用房同層設計時,應采取“設備用房局部降板”,而車庫層高按常規(guī)設計。各類層高計算的基本內容:常見車庫層高:設縫或后澆帶? 一般不設縫,設后澆帶; 地下室分建時才設縫;后澆帶間距一般為4050米。 柱網雙邊停車最經濟 底板梁:一般不設次梁,僅設主梁;無梁樓
28、蓋和梁板體系,誰經濟?頂板對建筑的要求:確定覆土厚度,確定消防車道走向、位置。結構:施工荷載和覆土是否同時考慮?消防荷載頂板的結構布置:次梁沿長向布置的單向板比較經濟! 泵房位置1、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一般合建,由于場地原因才分開設置。2、小區(qū)分期建設時,則有可能建一個以上的水泵房。分建與合建的基本原則:當一、二期規(guī)劃已經確定,泵房合建;當二期建筑性質和高度等都無法確定時,泵房分開建。3、多層地下室,水泵房及水池宜都設置在地下室的底層。4、水泵房盡可能避免在住宅下設置(遠離塔樓),以減小噪音對住戶的影響。5、水泵房最好靠近配電間,靠近水專業(yè)主管井。 泵房大小 備注:本表面積含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
29、水池布置原則:生活水池一般和消防水池布置在一起;生活水池和結構和脫開,底板脫開,側板若和結構緊挨,側壁留縫50,必須設頂板;消防水池和結構不須脫開,可利用結構構件。一般不設頂板。池壁厚度一般200。布置集水坑和排水溝。集水坑集水坑間距一般為50米,最大可為100米。平時地面沖洗用集水坑,容積宜為1.5m3左右,規(guī)格一般為1200x1000x1500。消防電梯集水坑、水泵房集水坑、車道出入口集水坑容積為2.0m3,規(guī)格一般為1500x1000x1500;消防電梯集水坑宜設在井道外側。排水溝排水溝溝深200300,溝寬250。起點最小深度150mm,0.3%0.5%找坡,間距最長50米左右。建筑明
30、溝或結構明溝變配電所的設置原則:1、大規(guī)模住宅小區(qū)(有多層、小高層、高層、部分商業(yè)),配電房的數(shù)量可以按56萬平方米設一個配電房來考慮,每個配電房的供電半徑按250300米考慮。2、高層建筑的住宅小區(qū),配電房的數(shù)量可以按79萬平米設一個配電房來考慮,每個配電房的供電半徑按250300米考慮。變配電所的位置:1、一般在地下一層;2、供電半徑250米范圍內,要靠近大型負荷;3、不應設在廁浴或其它經常積水場所的正下方或貼鄰(設雙層板);4、不宜設在地勢低洼和可能積水場所。若設在地下一層時,應采取抬高地面(100300mm)等防水措施;6、應避開建筑物的伸縮縫。五、算日照時,參數(shù)設置,建筑高度的設置問
31、題,建筑高度是否考慮水箱間、樓梯間、電梯機房等的高度問題(一)、建筑高度的兩種不同計算方法在城市規(guī)劃管理中關于建筑高度,你必須正確認識建筑高度的定義,在不同的情況下要使用不同的建筑高度定義,一個是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另一個是非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我們在辦理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時,將在附件里載明建筑高度,一般是建筑的地坪到建筑的檐口高度或是地坪到女兒墻的高度,建筑頂部的部分設施按規(guī)模大小可不計入建筑高度,特別是建筑頂部外裝飾物。在考慮有日照遮擋的時候,我們必須特別慎重,要將建筑高度降低,但有些時候,特別是高層建筑,超高建筑時,我們根據(jù)已經審批過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或是施工圖時我們要考慮最高處標高,就
32、是外裝飾物也要記入高度,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考慮的受限建筑高度。根據(jù)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平屋頂:1 :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指建筑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間的距離。稱為建筑高度2:非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 指建筑室外地坪至建筑屋面面層或女兒墻頂?shù)木嚯x。民規(guī)規(guī)定:建筑高度是指建筑室外地坪至女兒墻的高度 。這兩個都有問題的,都不存在定義的唯一性和確定性。受高度限制的建筑主要是與航空控制有關的;非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主要與建筑日照及消防等有關。這樣看來這兩個定義就不至于在設計中產生矛盾了?!鞠澜ㄖ叨扔嬎恪浚汉営洠浩挛菝嫠愕介芸?,平屋面算到屋面面層。多種形式屋面按最大值)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
33、61.0.2條注1: 建筑高度的計算:當為坡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當為平屋面(包括有女兒墻的平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屋面面層的高度;當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種屋面形式時,建筑高度應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頂?shù)牟t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施、電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可不計入建筑高度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45-952.0.2: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屋頂上的水箱間、電梯機房、排煙機房和樓梯出口小間等不計入建筑高度?!救照战ㄖ叨扔嬎恪浚喊串?shù)爻鞘幸?guī)劃部門的規(guī)定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
34、范GB 5018093(2002 年版)2.0.18 日照間距系數(shù): 根據(jù)日照標準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檐高的比值。5.0.2.1日照時間計算起點底層窗臺面(指距室內地坪0.9m高的外墻位置)下面列一個某地區(qū)規(guī)劃部門的日照高度計算供參考:層高建高層計與筑數(shù)6.1 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緣處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但下列情況不計入建筑控制高度:6.1.1 屋頂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內,且其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不超過該建筑物標準層建筑面積的1/8者。6.1.2 實心女兒墻高度自墻頂往下小于1.5米者;6.1.3 建筑物屋頂另加構架但不設圍合外墻者,構架部分不計入高度。6.1.4
35、 出檐式平屋頂?shù)慕ㄖ叨染哂谐鲩苁狡轿蓓數(shù)慕ㄖ?,其高度為自基地室外地坪起至檐口底面止?.1.5 坡屋頂建筑高度坡屋頂建筑物當屋面坡度超過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時,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頂?shù)牡亩种粸橹?;當小于四十五度時,按6.1.9條規(guī)定計算。6.1.6 場地前道路標高與場地地坪高度不同的建筑高度當場地前道路標高與場地地坪高度不同時,建筑物高度視下述不同情況分別計算:當進行景觀和建筑物結構的規(guī)劃控制時,建筑物高度仍以場地地坪標高為準計算;當進行消防撲救控制時,如路面標高高于場地地坪標高時,則以路面標高為準計算;當建筑物前后立面高度不同時,規(guī)劃控制高度 按建筑物的主出入口中的一面計算,
36、而消防控制則按撲救登高一面計算。6.1.7 建筑群高度限制建筑群高度限制指一組互相鄰近的建筑物中最低與最高建筑物高度的幅度。建筑群限高指對其中最 高建筑物的高度限制。6.1.8 一棟建筑物有兩個以上體量建筑組合的建筑高度一棟建筑物有兩個以上體量的建筑組合,其建筑物高度以最高體量的高度計算;6.1.9 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6.1.9.1 薄殼結構與波浪形結構屋頂,建筑物高度自場地地坪至薄殼頂高或波頂高;6.1.9.2 屋面為球形拱頂,建筑物高度自場地地坪至拱頂最高處;6.1.10 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為由散水邊緣處的室外地坪標高至半地下室頂
37、板。6.2 建筑層數(shù)計算6.2.1 住設計規(guī)范(GB50096-1999)規(guī)定,住宅按層數(shù)劃分如下:1 低多層住宅為一層至三層;2 多層住宅為四層至六層;3 中高層住宅為七層至九層;4 高層住宅為十層及以上。6.2.2 特殊情況1、建筑總高度不超過54m的塔式、單元式住宅,當頂層有套內兩層的復式套型時,若兩層之間為滿鋪樓板時仍按兩層計算,如為部分樓板和部分上空時,按一層計算。但對消防控制,仍按自然樓層數(shù)量計算。2、建筑總高度不超過54m的塔式、單元式住宅,當?shù)讓釉O有敞開空間時,可按實際層數(shù)減去一層;3、當住宅既在底層設有敞開空間、頂層又為兩層一戶的躍層時,只可按實際層數(shù)減去一層計算層數(shù),不可減
38、去兩層。6.2.3 建筑的內各層的層數(shù)排列6.2.3.1 室內設計標高為正負零的樓層,按排列稱為一層(建筑設計文件中應按樓層順序標注建筑層數(shù),不得將一層標注為首層或底層),第一層樓板以上稱為二層,按此規(guī)則類推至建筑最高層數(shù)。層高不大于2.2米時不計層數(shù)。6.2.3.2 室內設計標高正負零下面的一層,按排列稱為地下一層,地下一層的樓板以下稱為地下二層,按此規(guī)則類推建筑物地下室最低層數(shù)。6.2.3.3 室內地面以上的各層之間如設有夾層(見2.3.1),則該層不計入層數(shù)排列,但大型公共建筑內設 有中庭者,四周的樓層仍按6.2.3.1條的規(guī)定排列稱呼。6.2.3.4 當室內按樓梯休息平臺的標高而設置不
39、同標高的樓層時則為錯層,其錯層的建筑層數(shù),以標高為正負零的樓層(一層)為標準,第二層樓面標高以下的各層建筑層數(shù)為一層(不同標高的樓層應分別注明標高), 層數(shù)的標注方法按此規(guī)則類推。6.2.4 建筑物內電梯層排序建筑物內電梯的樓層排序,應一律遵照6.2.3的排列。7、建筑高度計算在計算建筑間距時,建筑高度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1)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檐口頂,加上檐口挑出寬度;有女兒墻的屋面,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女兒墻頂。(2)坡屋面建筑:層面坡度小于45(含45)的,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檐口頂加上檐口挑出寬度。坡度大于45,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屋脊頂。(3)水箱、
40、樓梯間、電梯間、機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屬設施、其高度在6m以內,水平面積之和不超過屋面建筑面積1/8的,不計入建筑高度。其它建筑高度計算1.當建筑位于文物、建筑保護區(qū)、建筑控制區(qū)時,局部突出屋頂?shù)牟t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施、電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均應計入建筑高度。2.有凈空要求的控制區(qū):比如航空限高要計算至最高點。含避雷針等。另外因國土系統(tǒng)要求國土土地出讓時有空間概念,上限下限也要考慮受限建筑高度,將頂部設備間和頂部裝飾物的高度記入。(二)日照1、什么是日照標準? 根據(jù)各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和居住衛(wèi)生要求確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陽房間在規(guī)定的日照標準日獲得的日照量,是編
41、制居住區(qū)規(guī)劃確定居住建筑間距的主要依據(jù)。日照標準日照標準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時間和日照質量兩個標準。日照時間是以住宅向陽房間在規(guī)定的日照標準日受到的日照時數(shù)為計算標準。日照質量是指每小時室內地面和墻面陽光照射積累計的大小以及陽光中紫外線的效用高低。2002年3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發(fā)布的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 50180 -93)2002版對住宅建筑日照標準已作了明確規(guī)定;其中,規(guī)定日照標準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兩級標準。日照間距系數(shù)根據(jù)日照標準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檐高的比值。 建筑日照標準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獲得日照,該日照標準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42、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 50180有關規(guī)定; 2 .宿舍半數(shù)以上的居室,應能獲得同住宅居住空間相等的日照標準; 3. 托兒所、幼兒園的主要生活用房,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標準;4. 老年人住宅、殘疾人住宅的臥室、起居室,醫(yī)院、療養(yǎng)院半數(shù)以上的病房和療養(yǎng)室,中小學半數(shù)以上的教室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標準。5. 在原設計建筑外增加設施不應使相鄰住宅原有日照標準降低;6.舊區(qū)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準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于大寒日日照1h的標準。(三)住宅日照標準表五、什么是大寒日、冬至日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并開始進入數(shù)九寒天。大寒:天氣冷到極點,到了天
43、寒低凍的時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jié)。六、不同方位間距折減系數(shù)換算注:1、表中方位為正南向(0)偏東、偏西的方位角。2、L為當?shù)卣舷蜃≌臉藴嗜照臻g距(m)。3、本表指標僅用于無其它日照遮擋的平行布置條式住宅之間。七、日照間距的計算方法八、設計技巧1:利用地形2:利用退臺3:利用點式高層4:利用周邊5:利用建筑朝向方位角住宅建筑間距除應上述日照標準要求外,應同時符合以下規(guī)定(圖示參見附表1):(三)建筑間距(一)、多、低層住宅間距1.多、低層住宅建筑平行布置(1)主朝向為南北向時,最小控制距離南側為多層時應以滿足日照要求來控制,同時不少于20米的要求。(2)主朝向為東西向時,應按衛(wèi)生間距20米的要求控制。2.多、低層住宅建筑垂直布置(1)最小控制間距:山墻開窗時,應按不少于13米的要求控制;山墻不開窗時,建筑物的間距應不少于10米,同時應保證消防、管線敷設等要求。(2)垂直布置的多、低層建筑山墻寬度必須小于等于13米;大于13米的其間距按照平行布置的間距要求控制。3.多、低層住宅建筑并列布置的間距(1)山墻(不開設窗戶)最小控制間距多層為6米,低層為4.5米。(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木工鋸機項目提案報告
- 【黃石】2025年湖北黃石陽新縣政務服務行政辦事員招聘6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音標教學課件小學六年級
- 中學思品教學課件
- 長鼓舞教學課件
- 走近漢字教學課件
- 高二美術教學課件
- 梵高星空教學課件
- 敬業(yè)教育班會課件
- 我錯了教學課件
- 足浴轉讓合同協(xié)議書
-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原卷版)
- 新課程標準視角下項目式學習在中小學的有效實施途徑
-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 課件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酒店采購培訓課程
- 制造業(yè)生產線質量管理措施
- 定制家具樣板間合同范本
- T-CALC 005-2024 急診患者人文關懷規(guī)范
- T-AHLPA 0003-2024 古樹名木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guī)范
- 2025年個人農產品購銷合同范文
- 催收合規(guī)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