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_第1頁
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_第2頁
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_第3頁
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_第4頁
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一 、 A 型 選 擇 題1.感 受 器 的 發(fā) 生 器 電 位 和 感 受 細 胞 的 感 受 器 電 位 具 有 以 下 哪 一 特 征A.“全 或 無 ”現(xiàn) 象 B.沿 膜 向 遠 處 迅 速 傳 導(dǎo)C.可 總 和 D.有 較 長 的 不 應(yīng) 期2.下 列 關(guān) 于 感 受 器 電 位 的 敘 述 中 , 錯 誤 的 為A.都 為 去 極 化 型 的 電 位 變 化B.為 導(dǎo) 致 傳 入 神 經(jīng) 纖 維 爆 發(fā) 動 作 電 位 的 一 種 過 渡 性 電 變 化C.在 一 定 范 圍 內(nèi) 隨 刺 激 強 度 的 增 強 而 增 大D.可 進 行 總 和3.感 受 器 傳 入 神 經(jīng) 纖 維 對 刺 激 強 度 的 表 達 方 式 之 一 為A.改 變 傳 入 沖 動 的 幅 度 B.改 變 傳 入 沖 動 的 頻 率C.改 變 傳 入 沖 動 的 速 度 D.改 變 動 作 電 位 0 期 去 極 的 速 度4.參 與 興 奮 傳 入 的 神 經(jīng) 纖 維 數(shù) 與 刺 激 強 度 之 間 的 關(guān) 系 為A.呈 正 變 B.無 關(guān) 系C.呈 反 變 D.呈 雙 曲 線5.刺 激 感 受 器 時 , 刺 激 雖 仍 持 續(xù) 但 傳 入 沖 動 已 開 始 下 降 的 現(xiàn) 象 稱 為A.疲 勞 現(xiàn) 象 B.抑 制 現(xiàn) 象C.傳 導(dǎo) 阻 滯 D.適 應(yīng) 現(xiàn) 象6.下 列 感 受 器 中 , 屬 于 快 適 應(yīng) 感 受 器 的 為A.肌 梭 B.頸 動 脈 竇 壓 力 感 受 器C.痛 覺 感 受 器 D.觸 覺 感 受 器7.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的 功 能 是A.調(diào) 節(jié) 入 眼 的 光 量 B.感 光 換 能C.使 物 像 清 晰 成 像 于 視 網(wǎng) 膜 上 D.產(chǎn) 生 色 覺8.下 列 哪 項 是 關(guān) 于 正 常 成 年 人 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光 學(xué) 特 性 的 正 確 描 述A.視 近 物 (6m)也 必 須 調(diào) 節(jié)B.視 近 物 (6m)不 需 調(diào) 節(jié)C.視 近 物 (6m)也 不 需 調(diào) 節(jié)D.視 近 物 (6m)必 須 調(diào) 節(jié)9.在 生 理 范 圍 內(nèi) , 人 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中 折 光 能 力 經(jīng) 常 改 變 的 結(jié) 構(gòu) 是A.角 膜 B.房 水C.晶 狀 體 D.玻 璃 體10.下 列 哪 種 情 況 下 , 眼 的 近 點 遠 移A.眼 的 折 光 能 力 增 大 B.晶 狀 體 的 凸 度 增 大C.晶 狀 體 的 彈 性 下 降 D.睫 狀 肌 中 的 環(huán) 形 肌 收 縮11.當 懸 韌 帶 松 弛 時 , 可 導(dǎo) 致A.瞳 孔 增 大 B.瞳 孔 縮 小C.晶 狀 體 曲 率 半 徑 變 小 D.晶 狀 體 曲 率 半 徑 變 大12.在 5m 處 的 E 字 中 相 距 1.5mm 的 缺 口 在 正 視 眼 的 視 網(wǎng) 膜 像 中 的 距 離 約 為 A.0.5 m B.5 m C.50 m D.500 m13.當 睫 狀 肌 中 的 環(huán) 形 肌 成 分 收 縮 時 , 可 導(dǎo) 致A.瞳 孔 縮 小 B.晶 狀 體 變 得 較 為 扁 平C.眼 的 折 光 能 力 變 小 D.晶 狀 體 向 前 向 后 凸 出14.人 眼 充 分 調(diào) 節(jié) 后 , 能 看 清 眼 前 物 體 的 最 近 距 離 稱 為A.第 一 焦 點 B.第 二 焦 點C.節(jié) 點 D.近 點15.眼 的 近 點 主 要 取 決 于A.瞳 孔 的 直 徑 B.角 膜 的 彈 性C.晶 狀 體 的 彈 性 D.玻 璃 體 的 折 光 度16.平 行 光 線 經(jīng) 過 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后 , 聚 焦 于 視 網(wǎng) 膜 之 前 的 眼 為A.近 視 B.正 視C.遠 視 D.老 視17.下 列 關(guān) 于 遠 視 眼 的 描 述 中 哪 項 是 正 確 的A.視 近 物 (6m)也 必 須 調(diào) 節(jié)B.視 近 物 (6m)不 需 調(diào) 節(jié)C.視 近 物 (6m)也 不 需 調(diào) 節(jié)D.視 近 物 (6m)必 須 調(diào) 節(jié)18.下 列 哪 種 情 況 時 瞳 孔 縮 小A.視 遠 物 時 B.暗 處C.交 感 神 經(jīng) 興 奮 D.有 機 磷 中 毒19.人 眼 視 網(wǎng) 膜 上 僅 有 視 錐 細 胞 的 區(qū) 域 是 A.黃 斑 中 心 的 中 央 凹 B.視 神 經(jīng) 乳 頭C.視 網(wǎng) 膜 的 周 邊 部 D.鼻 側(cè) 視 網(wǎng) 膜20.下 列 關(guān) 于 視 錐 細 胞 的 敘 述 中 , 哪 一 項 是 錯 誤 的A.外 段 呈 短 圓 錐 狀 B.主 要 分 布 于 視 網(wǎng) 膜 的 中 央 部C.感 光 色 素 為 視 紫 紅 質(zhì) D.不 能 產(chǎn) 生 動 作 電 位21.人 眼 視 網(wǎng) 膜 中 央 凹 處 分 辨 能 力 最 高 的 原 因 主 要 為A.視 桿 細 胞 多 而 集 中 , 視 網(wǎng) 膜 細 胞 間 為 單 線 聯(lián) 系B.視 桿 細 胞 多 而 集 中 , 視 網(wǎng) 膜 細 胞 間 為 聚 合 聯(lián) 系C.視 錐 細 胞 多 而 集 中 , 視 網(wǎng) 膜 細 胞 間 為 單 線 聯(lián) 系D.視 錐 細 胞 多 而 集 中 , 視 網(wǎng) 膜 細 胞 間 為 聚 合 聯(lián) 系22.下 列 關(guān) 于 視 紫 紅 質(zhì) 的 敘 述 中 , 哪 項 是 錯 誤 的A.對 光 敏 感 B.合 成 、 分 解 為 不 可 逆 反 應(yīng)C.為 視 桿 細 胞 外 段 視 盤 膜 上 的 受 體 蛋 白 D.在 暗 處 合 成 增 快23.下 列 哪 一 種 情 況 可 引 起 夜 盲 癥A.缺 維 生 素 A B.缺 維 生 素 BC.缺 維 生 素 C D.缺 維 生 素 K24.受 光 刺 激 后 , 感 光 細 胞 膜 的 電 位 變 化 是A.去 極 化 B.反 極 化C.爆 發(fā) 動 作 電 位 D.超 極 化25.光 刺 激 引 起 感 光 細 胞 形 成 感 受 器 電 位 的 主 要 機 制 是 導(dǎo) 致 外 段 膜 上 的A.Na+通 道 開 放 B.Na+通 道 關(guān) 閉C.K+通 道 開 放 D.K+通 道 關(guān) 閉26.視 網(wǎng) 膜 細 胞 中 能 產(chǎn) 生 動 作 電 位 的 為A.視 桿 細 胞 B.視 錐 細 胞C.雙 極 細 胞 D.神 經(jīng) 節(jié) 細 胞27.暗 適 應(yīng) 過 程 的 第 二 階 段 , 發(fā) 生 視 覺 閾 值 明 顯 下 降 的 主 要 原 因 是A.視 桿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大 量 分 解 B.視 桿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合 成 增 強C.視 錐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大 量 分 解 D.視 錐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合 成 增 強28.從 暗 處 初 到 亮 處 時 , 最 初 感 到 一 片 耀 眼 光 亮 而 不 能 看 清 物 體 的 主 要 原 因 為A.視 桿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大 量 分 解 B.視 桿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合 成 增 強C.視 錐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大 量 分 解 D.視 錐 細 胞 的 感 光 色 素 合 成 增 強29.通 常 人 耳 能 感 受 的 振 動 頻 率 范 圍 為A.20-2000Hz B.1000-2000HzC.20-20000Hz D.1000-20000Hz30.聲 音 由 外 耳 傳 向 耳 蝸 的 最 有 效 通 路 是A.外 耳 鼓 膜 聽 骨 鏈 卵 圓 窗 耳 蝸B.外 耳 鼓 膜 鼓 室 空 氣 圓 窗 耳 蝸C.外 耳 鼓 膜 聽 骨 鏈 圓 窗 耳 蝸D.顱 骨 耳 蝸31.通 過 鼓 膜 -聽 骨 鏈 通 路 傳 導(dǎo) 聲 音 可 使 聲 音 振 動A.壓 力 不 變 而 壓 強 增 大 B.壓 力 增 大 而 壓 強 不 變C.壓 力 不 變 而 壓 強 減 小 D.壓 力 減 小 而 壓 強 不 變32.耳 蝸 底 部 受 損 時A.高 頻 聽 力 受 損 B.中 頻 聽 力 受 損C.低 頻 聽 力 受 損 D.所 有 頻 率 的 聽 力 都 受 損33.低 頻 聲 波 引 起 基 底 膜 的 最 大 振 動 部 位 位 于A.靠 近 卵 圓 窗 的 基 底 膜 B.耳 蝸 底 部 的 基 底 膜C.中 段 基 底 膜 D.耳 蝸 頂 部 的 基 底 膜34.下 列 關(guān) 于 耳 蝸 基 底 膜 振 動 的 描 述 中 , 錯 誤 的 為A.以 行 波 的 方 式 進 行B.由 蝸 頂 處 的 基 底 膜 向 蝸 底 傳 播C.不 同 頻 率 聲 音 行 波 傳 播 的 遠 近 不 同D.不 同 頻 率 聲 音 最 大 行 波 振 幅 出 現(xiàn) 的 部 位 不 同35.下 列 關(guān) 于 耳 蝸 微 音 器 電 位 的 敘 述 中 , 錯 誤 的 是A.是 一 種 交 流 性 質(zhì) 的 電 變 化B.在 一 定 的 刺 激 強 度 范 圍 內(nèi) , 頻 率 與 聲 波 振 動 完 全 一 致C.在 一 定 的 刺 激 強 度 范 圍 內(nèi) , 幅 度 與 聲 波 振 動 完 全 一 致D.對 缺 氧 和 深 麻 醉 敏 感36.聽 毛 細 胞 頂 端 膜 兩 側(cè) 的 電 位 差 值 為A.40mV B.80mVC.120mV D.160mV37.橢 圓 囊 的 適 宜 刺 激 是A.身 體 水 平 方 向 的 直 線 變 速 運 動 B.身 體 垂 直 方 向 的 直 線 變 速 運 動C.身 體 水 平 方 向 的 直 線 勻 速 運 動 D.身 體 垂 直 方 向 的 直 線 勻 速 運 動38.球 囊 的 適 宜 刺 激 是A.身 體 水 平 方 向 的 直 線 減 速 運 動 B.頭 以 重 力 作 用 方 向 為 參 考 點 的 相 對 位 置 變 化C.以 身 體 長 軸 為 軸 心 的 旋 轉(zhuǎn) 變 速 運 動D.身 體 水 平 方 向 的 直 線 加 速 運 動39.半 規(guī) 管 的 適 宜 刺 激 是A.旋 轉(zhuǎn) 勻 速 運 動 B.旋 轉(zhuǎn) 變 速 運 動C.直 線 勻 速 運 動 D.直 線 變 速 運 動40.當 人 體 頭 部 前 傾 30、 圍 繞 身 體 垂 直 軸 向 左 旋 轉(zhuǎn) 開 始 時 , 出 現(xiàn) 的 水 平 方 向 的 眼 震 顫的 表 現(xiàn) 為A.慢 動 相 向 右 , 快 動 相 向 右 B.慢 動 相 向 左 , 快 動 相 向 左C.慢 動 相 向 右 , 快 動 相 向 左 D.慢 動 相 向 左 , 快 動 相 向 右二 、 B 型 選 擇 題A.機 械 感 受 器 B.傷 害 性 感 受 器C.光 感 受 細 胞 D.化 學(xué) 感 受 器E.溫 度 感 受 器1.視 網(wǎng) 膜 的 視 桿 細 胞 和 視 錐 細 胞 屬 于2.頸 動 脈 竇 和 主 動 脈 弓 壓 力 感 受 器 屬 于3.頸 動 脈 體 和 主 動 脈 體 屬 于4.肌 肉 內(nèi) 的 肌 梭 屬 于A.角 膜 B.晶 狀 體C.瞳 孔 D.玻 璃 體E.房 水5.視 近 物 時 變 凸 的 眼 球 內(nèi) 結(jié) 構(gòu) 是6.在 人 眼 折 光 能 力 的 調(diào) 節(jié) 中 , 發(fā) 生 變 化 的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是7.在 視 近 物 時 , 直 徑 變 小 的 眼 球 結(jié) 構(gòu) 是8.弱 光 小 散 大 而 強 光 下 縮 小 的 是A.正 視 眼 B.老 視 (老 花 眼 )C.近 視 眼 D.遠 視 眼E.散 光 眼9.晶 狀 體 彈 性 減 小 導(dǎo) 致 調(diào) 節(jié) 能 力 下 降 , 近 點 遠 移 的 眼 為10.視 近 物 和 視 遠 物 都 必 須 調(diào) 節(jié) 才 能 看 清 的 非 正 視 眼 為11.遠 物 發(fā) 出 的 平 行 光 線 被 聚 焦 在 視 網(wǎng) 膜 前 方 的 非 正 視 眼 是12.需 帶 凹 透 鏡 矯 正 的 非 正 視 眼 是13.角 膜 表 面 不 同 方 位 的 曲 率 半 徑 不 相 等 的 非 正 視 眼 為A.極 化 狀 態(tài) B.去 極 化 (狀 態(tài) )C.超 極 化 (的 慢 電 位 ) D.去 極 化 或 超 極 化E.動 作 電 位14.無 光 照 時 , 視 桿 細 胞 的 膜 電 位 處 于 一 定 的15.視 桿 細 胞 的 感 受 器 電 位 為 一 種16.視 網(wǎng) 膜 的 各 種 細 胞 中 , 只 有 神 經(jīng) 節(jié) 細 胞 能 產(chǎn) 生17.當 毛 細 胞 頂 端 膜 上 靜 纖 毛 受 外 力 向 動 纖 毛 側(cè) 偏 轉(zhuǎn) 時 , 細 胞 膜 電 位 的 變 化 為18.當 毛 細 胞 頂 端 膜 上 靜 纖 毛 受 外 力 向 背 離 動 纖 毛 的 一 側(cè) 彎 曲 時 , 細 胞 膜 電 位 的 變 化為三 、 X 型 選 擇 題 (多 項 選 擇 題 )1.感 受 器 的 一 般 生 理 特 性 包 括A.具 有 適 宜 刺 激 B.換 能 作 用C.編 碼 作 用 D.適 應(yīng) 現(xiàn) 象E.相 對 不 疲 勞 性2.感 受 器 對 刺 激 強 度 表 達 的 編 碼 方 式 包 括A.改 變 傳 入 神 經(jīng) 纖 維 上 沖 動 的 幅 度 B.改 變 傳 入 神 經(jīng) 纖 維 上 沖 動 的 頻 率C.改 變 傳 入 神 經(jīng) 纖 維 上 沖 動 的 波 形 D.改 變 傳 入 神 經(jīng) 纖 維 上 沖 動 的 速 度E.改 變 傳 導(dǎo) 沖 動 的 神 經(jīng) 纖 維 的 數(shù) 量3.視 近 物 時 眼 的 調(diào) 節(jié) 過 程 包 括A.晶 狀 體 凸 度 增 大 B.瞳 孔 縮 小C.眼 裂 增 大 D.眼 內(nèi) 壓 增 高E.雙 眼 視 軸 向 鼻 中 線 會 聚4.眼 的 折 光 異 常 包 括A.近 視 B.遠 視C.老 視 D.散 光E.色 盲5.下 列 哪 些 是 關(guān) 于 老 視 的 正 確 描 述A.晶 狀 體 彈 性 下 降 B.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的 折 光 能 力 下 降C.近 點 遠 移 , 因 此 視 近 物 需 佩 戴 眼 睛 矯 正 D.視 遠 物 需 眼 調(diào) 節(jié) , 因 此 視 遠 物 需 佩 戴 眼 鏡 矯 正E.隨 老 年 人 年 齡 增 長 而 發(fā) 展6.下 列 關(guān) 于 視 桿 細 胞 的 敘 述 中 , 正 確 的 為A.主 要 分 布 在 視 網(wǎng) 膜 的 周 邊 部 B.對 光 的 敏 感 度 高C.對 物 體 細 節(jié) 的 分 辨 能 力 差 D.可 產(chǎn) 生 色 覺E.感 光 色 素 為 視 紫 紅 質(zhì)7.下 列 關(guān) 于 視 錐 細 胞 的 敘 述 中 , 正 確 的 為A.主 要 分 布 在 視 網(wǎng) 膜 的 中 央 部 B.對 光 的 敏 感 度 較 低C.對 物 體 細 節(jié) 的 分 辨 能 力 高 D.可 產(chǎn) 生 色 覺E.感 光 色 素 為 視 紫 紅 質(zhì)8.中 耳 增 壓 效 應(yīng) 的 機 制 包 括A.鼓 室 內(nèi) 空 氣 的 共 振 B.鼓 膜 與 卵 圓 窗 受 力 面 積 之 比C.咽 鼓 管 的 作 用 D.聽 骨 鏈 中 杠 桿 長 臂 與 短 臂 之 比E.耳 內(nèi) 肌 (鼓 膜 張 肌 和 鐙 骨 肌 )收 縮9.下 列 關(guān) 于 耳 蝸 基 底 膜 振 動 的 敘 述 中 , 哪 些 是 正 確 的A.正 常 時 卵 圓 窗 膜 的 振 動 最 終 導(dǎo) 致 基 底 膜 振 動B.基 底 膜 的 振 動 是 以 行 波 的 方 式 傳 播C.基 底 膜 振 動 是 由 蝸 底 向 蝸 頂 傳 播D.聲 音 頻 率 不 同 時 , 引 起 的 行 波 傳 播 距 離 和 最 大 部 位 不 同E.基 底 膜 的 振 動 導(dǎo) 致 蓋 膜 與 基 底 膜 之 間 出 現(xiàn) 橫 向 的 交 錯 移 動10.下 列 關(guān) 于 耳 蝸 微 音 器 電 位 的 敘 述 中 , 正 確 的 為A.是 一 種 交 流 性 質(zhì) 的 電 變 化 B.潛 伏 期 短C.無 不 應(yīng) 期 D.對 缺 氧 和 深 麻 醉 相 對 不 敏 感E.頻 率 、 幅 度 與 聲 波 振 動 完 全 一 致四 、 是 非 判 斷 題1.感 受 器 是 指 分 布 在 體 表 的 一 些 專 門 感 受 機 體 周 圍 環(huán) 境 改 變 的 結(jié) 構(gòu) 。2.人 體 內(nèi) 的 感 受 器 接 受 刺 激 后 都 能 引 起 特 定 的 主 觀 感 覺 。3.感 受 器 對 其 適 宜 刺 激 的 感 覺 閾 值 最 高 。4.不 論 來 自 何 種 感 受 器 的 傳 入 纖 維 上 的 傳 入 沖 動 , 都 是 一 些 在 波 形 和 產(chǎn) 生 原 理上 基 本 相 同 的 動 作 電 位 。5.感 受 器 適 應(yīng) 現(xiàn) 象 的 原 因 是 由 于 刺 激 持 續(xù) 時 感 受 器 發(fā) 生 疲 勞 。6.正 常 成 人 眼 處 于 安 靜 而 不 進 行 調(diào) 節(jié) 的 狀 態(tài) 時 , 它 的 折 光 系 統(tǒng) 的 后 主 焦 距 的 位 置 ,正 好 是 其 視 網(wǎng) 膜 所 在 的 位 置 。7.正 常 成 人 眼 處 于 安 靜 而 不 進 行 調(diào) 節(jié) 的 狀 態(tài) 時 , 能 看 清 6 米 以 內(nèi) 的 眼 前 物 體 。8.晶 狀 體 是 個 有 彈 性 的 雙 凸 體 , 眼 折 光 能 力 的 改 變 主 要 依 靠 其 變 形 來 實 現(xiàn) 。9.平 行 光 線 進 入 近 視 眼 , 一 般 都 成 像 (或 聚 焦 )在 視 網(wǎng) 膜 之 后 。10.視 敏 度 最 高 的 部 位 為 視 網(wǎng) 膜 的 中 央 凹 。11.視 近 物 時 眼 的 調(diào) 節(jié) 與 眼 折 光 能 力 增 強 有 關(guān) 。12.近 點 愈 近 , 表 示 晶 狀 體 的 彈 性 愈 好 , 眼 的 折 光 能 力 愈 強 。13.老 視 (老 花 眼 )主 要 是 晶 狀 體 彈 性 下 降 所 致 。14.當 光 照 一 側(cè) 瞳 孔 時 , 僅 被 照 側(cè) 眼 的 瞳 孔 縮 小 , 而 另 一 眼 的 瞳 孔 不 發(fā) 生 變 化 。15.只 在 白 晝 活 動 的 動 物 , 其 視 網(wǎng) 膜 全 無 視 錐 細 胞 而 只 有 視 桿 細 胞 。16.視 桿 細 胞 對 光 的 敏 感 性 較 高 , 所 以 其 視 物 有 較 高 的 分 辨 能 力 。17.視 網(wǎng) 膜 各 處 都 有 感 光 功 能 。18.視 紫 紅 質(zhì) 實 質(zhì) 上 是 視 桿 細 胞 視 盤 上 的 一 種 接 受 光 量 子 刺 激 的 受 體 蛋 白 質(zhì) 。19.在 暗 處 , 視 紫 紅 質(zhì) 的 分 解 增 強 , 超 過 其 合 成 過 程 。20.與 其 它 感 受 器 電 位 一 樣 , 視 桿 細 胞 的 感 受 器 電 位 為 一 種 去 極 化 型 的 慢 電 位 。21.在 同 一 光 照 條 件 下 , 用 不 同 顏 色 的 目 標 物 測 得 的 視 野 大 小 是 不 一 樣 的 。22.不 同 頻 率 的 聲 波 振 動 對 人 耳 的 聽 閾 是 一 樣 大 的 。23.最 大 可 聽 閾 是 指 某 一 頻 率 的 聲 音 可 以 引 起 聽 覺 的 最 小 強 度 。24.通 過 中 耳 聽 骨 鏈 的 聲 音 傳 遞 效 能 最 大 。25.耳 蝸 底 部 的 基 底 膜 受 損 時 主 要 影 響 低 頻 聽 力 。26.基 底 膜 振 動 時 ,與 蓋 膜 間 出 現(xiàn) 橫 向 交 錯 移 動 ,使 毛 細 胞 聽 毛 受 切 向 力 而 彎 曲 。27.蝸 管 中 內(nèi) 淋 巴 的 電 位 高 于 鼓 階 中 外 淋 巴 的 電 位 。28.耳 蝸 接 受 聲 音 刺 激 后 , 最 先 出 現(xiàn) 的 電 變 化 為 微 音 器 電 位 。29.耳 蝸 毛 細 胞 的 感 受 器 電 位 都 為 去 極 化 式 的 感 受 器 電 位 。30.前 庭 器 官 主 要 感 受 人 體 的 直 線 或 旋 轉(zhuǎn) 的 勻 速 運 動 。五 、 填 空 題1.感 受 器 或 感 受 細 胞 在 受 刺 激 后 , 能 將 刺 激 的 各 種 形 式 能 量 轉(zhuǎn) 變 為 傳 入 纖 維 上的 _變 化 。2.在 生 理 情 況 下 , 人 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的 焦 距 可 發(fā) 生 變 化 , 主 要 原 因 是 _的 變 形 。3.老 視 發(fā) 生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晶 狀 體 _, 表 現(xiàn) 為 近 點 _。4.視 桿 細 胞 外 段 的 感 光 色 素 為 _, 由 _和 _組 成 。5.人 視 網(wǎng) 膜 上 存 在 三 種 視 錐 細 胞 , 分 別 對 _光 、 _光 和 _光 敏 感 。6.視 網(wǎng) 膜 上 感 光 細 胞 受 光 照 后 所 產(chǎn) 生 _極 化 型 的 電 位 變 化 。7.維 持 視 桿 細 胞 視 盤 膜 上 的 化 學(xué) 門 控 式 Na+通 道 開 放 的 條 件 是 _在膜 上 的 存 在 。8.聲 波 由 外 耳 道 通 過 鼓 膜 -聽 骨 鏈 傳 至 耳 蝸 的 卵 圓 窗 后 , 壓 強 將 _。9.多 個 毛 細 胞 在 接 受 聲 音 刺 激 時 所 產(chǎn) 生 的 感 受 器 電 位 的 復(fù) 合 形 成 _電 位 。10.橢 圓 囊 和 球 囊 的 感 受 裝 置 為 _, 半 規(guī) 管 的 感 受 裝 置 為 _。六 、 名 詞 解 釋1.感 受 器 的 適 宜 刺 激 2.感 覺 辨 別 閾3.感 受 器 的 換 能 作 用 4.感 受 器 的 編 碼 功 能5.感 受 器 的 適 應(yīng) 現(xiàn) 象 6.建 華 眼7.近 點 . 8.瞳 孔 近 反 射 ( 瞳 孔 調(diào) 節(jié) 反 射 ) 9.瞳 孔 對 光 反 射 10.互 感 性 對 光 反 射 11.近 視 12.遠 視13.暗 適 應(yīng) 14.明 適 應(yīng)15.聽 閾 16.最 大 可 聽 閾17.聽 域 18.行 波 理 論 19.微 音 器 電 位 .20.眼 震 顫七 、 問 答 題1.試 述 感 受 器 的 一 般 生 理 特 性 。2.眼 的 折 光 系 統(tǒng) 有 何 光 學(xué) 特 性 ? 為 視 清 近 物 , 眼 必 須 進 行 哪 些 調(diào) 節(jié) 活 動 ?3.試 述 人 眼 視 網(wǎng) 膜 的 兩 種 感 光 換 能 系 統(tǒng) 的 組 成 及 功 能 特 征 。4.簡 述 視 桿 細 胞 的 光 化 學(xué) 反 應(yīng) 過 程 及 感 受 器 電 位 的 產(chǎn) 生 過 程 。5.試 述 鼓 膜 和 聽 骨 鏈 產(chǎn) 生 增 壓 作 用 的 機 理 。6.試 述 耳 對 聲 音 頻 率 和 強 度 初 步 分 析 的 主 要 原 理 。7.前 庭 器 官 包 括 哪 些 結(jié) 構(gòu) ? 它 們 各 自 的 適 宜 刺 激 是 什 么 ?參 考 答 案一 、 A 型 選 擇 題1.C 2.A . 3.B 4.A 5.D 6.D 7.C 8.B 9.C 10.C 11.C 12.B 13.D 14.D 15.C 16.A 17.A 18.D 19.A 20.C 21.C 22.B 23.A 24.D 25.B 26.D 27.B 28.A 29.C 30.A 31.A 32.A 33.D 34.B 35.D 36.D 37.A 38.B 39.B 40.C 二 、 B 型 選 擇 題1.C 2.A 3.D 4.A 5.B 6.B 7.C 8.C 9.B 10.D11.C 12.C 13.E 14.B 15.C 16.E 17.B 18.C三 、 X 型 選 擇 題 (多 項 選 擇 題 )1.ABCD 2.BE 3.ABE 4.ABD 5.ABCE 6.ABCE 7.ABCD 8.BD 9.ABCDE 10.ABCDE 四 、 是 非 判 斷 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五 、 填 空 題1.電 2.晶 狀 體3.彈 性 下 降 ; 遠 移 4.視 紫 紅 質(zhì) ; 11-順 視 黃 醛 ; 視 蛋 白 5.藍 ; 綠 ; 紅 6.超 7.cGMP 8.增 大 9.耳 蝸 微 音 器 10.球 囊 ; 壺 (腹 )嵴六 、 名 詞 解 釋 (答 案 略 )七 、 問 答 題1.試 述 感 受 器 的 一 般 生 理 特 性 。答 : (1)感 受 器 的 適 宜 刺 激 : ;(2)感 受 器 的 換 能 作 用 : ;(3)感 受 器 的 編 碼 作 用 : ;(4)感 受 器 的 適 應(yīng) 現(xiàn) 象 : 。 ( 必 須 回 答 各 種 特 性 的 具 體 表 現(xiàn) 。 )2.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有 何 光 學(xué) 特 性 ? 為 視 清 近 物 , 眼 進 行 哪 些 調(diào) 節(jié) 活 動 ?答 : 眼 折 光 系 統(tǒng) 的 光 學(xué) 特 性 : 正 常 成 人 眼 處 于 安 靜 而 不 調(diào) 節(jié) 時 , 其 折 光 系 統(tǒng) 的 后主 焦 點 的 位 置 , 正 好 是 其 視 網(wǎng) 膜 所 在 的 位 置 。 因 此 , 視 遠 物 時 , ; 視 近 物 時 ,。為 視 清 近 物 , 眼 進 行 的 調(dià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