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22-2001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_第1頁
GB 50322-2001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_第2頁
GB 50322-2001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_第3頁
GB 50322-2001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_第4頁
GB 50322-2001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P 0322 2001 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 of 001布 2001施 第 1 頁 聯(lián)合發(fā)布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建 設 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 of B 50322 2001 主編部門: 國 家 糧 食 局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工日期: 2 0 0 1 年 7 月 1 日 第 2 頁 2001 北 京 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 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的通知 現(xiàn)批準 冷灣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 為國家標準, 編號為 002, 自 2003年1月1 日起實施。 其中, 第 、 為強制性條文, 必須嚴格執(zhí)行。 原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 7 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二 一年六月十三日第 3 頁 前 言 本規(guī)范根據(jù)國家建設部建標200187 號文編制。 本規(guī)范分 8 章 和 5 個附錄,包括:總則、術語、一般規(guī)定、荷載及荷載效應組合、結構設計、構造、工藝設計、電氣及配套設施等內容。 本規(guī)范中強制性條款在正文中用黑體字表示, 包括: 、本規(guī)范系首次編制,有些條款還待進一步補充、完善。請各單位在執(zhí)行過程中,結合工程實踐與科學研究,認真總結經(jīng)驗,注意積累資料,并將有關意見和資料寄交編制組。 本規(guī)范由鄭州糧油食品工程建筑設計院負責具體解釋,通信地址:鄭州市嵩山南路140 號,郵編:450052。 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參編單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編單位:鄭州糧油食品工程建筑設計院 參編單位: 原國家糧食儲備局北京科學研究設計院 原國家糧食儲備局鄭州科學研究設計院 中谷糧油集團 北京煤炭設計研究院 長沙冶金設計研究院 北京糧油集團 主要起草人:袁海龍 楊世忠 朱同順 李建萍 郭呈周 崔元瑞 歸衡石 王 剛 郝衛(wèi)洪 宋春燕 蘭 勇 吳 強 李江華 杜月萍 王守德 張振鉻 第 4 頁 目 次 前 言 . 4 1 總 則 . 術 語 、 符 合 . 7 術 語 . 7 符 號 . 8 3 一 般 規(guī) 定 . 10 布 置 原 則 . 10 結 構 選 型 . 11 4 荷載與荷載效應組合 . 12 基 本 規(guī) 定 . 12 糧 食 荷 載 . 13 地 震 作 用 . 15 荷載效應組臺 . 17 5 結 構 設 計 . 17 基 本 規(guī) 定 . 17 倉 頂 . 18 倉 壁 . 18 支承結構與基礎 . 26 6 構 造 . 27 倉 頂 . 27 倉 壁 . 27 倉 底 . 28 第 5 頁 支承結構及洞口 . 28 7 工 藝 設 計 . 28 一 般 規(guī) 定 . 28 設 備 選 用 . 29 除 塵 系 統(tǒng) . 29 機 械 通 風 . 30 蟲 害 防 治 . 31 8 電氣與配套設施 . 31 一 般 規(guī) 定 . 31 配 電 線 路 . 31 照 明 系 統(tǒng) . 31 自動控制系統(tǒng) . 32 糧情測控系統(tǒng) . 32 防雷接地系統(tǒng) . 33 消 防 給 水 . 33 附錄 A 筒倉沉降觀測及試裝糧 . 35 附錄 B 主要糧食散料的物理特性參數(shù) . 37 附錄 C 儲糧荷載計算系數(shù) . 38 附錄 D 旋轉殼體在對稱荷載下的薄膜內力 . 41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 44 第 6 頁 1 總 則 為在糧食鋼板筒倉設計中貫徹執(zhí)行國家技術經(jīng)濟政策, 做到安全適用、 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制定本規(guī)范。 本規(guī)范適用于儲存糧食散料,平面形狀為圓形且中心裝、卸糧的鋼板筒倉設計。 注:糧食散料包括:小麥、玉米、稻谷、豆類以及物理特性參數(shù)與之相近的谷物散料。 本規(guī)范適用于焊接、螺旋卷邊鋼板及螺栓裝配波紋鋼板的圓形筒倉。 糧食鋼板筒倉的設計工作壽命不應少于 25 年。 糧食鋼板筒倉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 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 耐火等級可按二級。 本規(guī)范結構設計依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 建筑結構設計統(tǒng)一標準 制定。 糧食鋼板筒倉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 術語、符合 術 語 筒倉 存糧食散料的直立容器。其平面為圓形、方形、矩形、多邊形或其他的幾何形。 倉頂 閉倉體頂面的結構。 倉上建筑物 工藝要求建在倉頂上的建筑。 倉壁 糧食散料直接接觸或直接承受糧食散料側壓力的倉體豎壁。 倉下支承結構 礎以上、漏斗以下支承倉體的結構,包括筒壁、柱、扶壁柱等。 筒壁 面為圓形,支承倉體的立壁。 漏斗 倉下部卸出糧食散料的結構容器。 深倉 淺倉 7 頁 按筒倉儲糧計算高度與倉內徑之比,劃分為深倉和淺倉。 單倉 與其他建、構筑物聯(lián)成整體的單體筒倉。 倉群 個且成組布置的筒倉群。 星倉 個及多于三個聯(lián)為整體的筒倉間形成的封閉空間。 填料 底填坡的材料。 整體流動 糧過程中,倉內糧食散料的水平截面成平面向下的流動。 管狀流動 糧過程中,倉內糧食散料的表面成漏斗狀向下的流動。 中心卸糧 糧過程中,倉內糧食散料沿倉體幾何中心對稱向下的流動。 偏心卸糧 糧過程中,倉內糧食散料沿倉體幾何中心不對稱向下的流動。 符 號 幾何參數(shù) h地面至倉壁頂?shù)母叨?儲糧的計算高度 S 計算深度,由倉頂或儲糧錐體重心至計算截面的距離 筒倉內徑 R 筒倉半徑 t筒倉壁厚,鋼板厚度 筒倉水平凈截面水力半徑 e自然對數(shù)的底 a漏斗壁對水平面的夾角 第 8 頁 計算系數(shù) k 儲糧側壓力系數(shù) 倉壁豎向受壓穩(wěn)定系數(shù) 倉儲糧動態(tài)水平壓力修正系數(shù) 深倉儲糧動態(tài)豎向壓力修正系數(shù) 深倉儲糧動態(tài)摩擦力修正系數(shù) 糧食散料的物理特性參數(shù) 重力密度 儲糧對倉壁的摩擦系數(shù) 儲糧的內摩擦角 鋼材性能及抗力 E 鋼材的彈性模量 f 鋼材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 對接焊縫抗拉強度設計值 對接焊縫抗壓強度設計值 角焊縫抗拉、抗壓和抗剪強度設計值 受壓構件臨界應力 作用和作用效應 儲糧作用于倉壁單位面積上的水平壓力標準值 儲糧作用于單位水平面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儲糧作用于倉壁單位面積上的豎向摩擦力標準值 儲糧作用于漏斗斜面單位面積上的法向壓力標準值 儲糧作用于漏斗斜面單位面積上的切向壓力標準值 M 彎矩設計值,有下標者,見應用處說明 第 9 頁 N 軸向力設計值,有下標者,見應用處說明 V 剪力設計值,有下標者,見應用處說明 拉應力或壓應力,有下標者,見應用處說明 3 一 般 規(guī) 定 布 置 原 則 糧食鋼板筒倉的平面及豎向布置應根據(jù)工藝、地形、工程地質及施工條件等,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確定。 倉群宜選用單排或多排行列式平面布置 (圖 。 筒倉凈距不應小于 500采用獨立基礎時, 可按基礎設計確定; 落地式平底倉, 應根據(jù)清倉設備所需距離確定。 方案設計時,可按下式估算儲糧高度: /= (式中 h 儲糧計算高度;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 儲糧的重力密度。 糧食鋼板倉群,不應利用星倉儲糧。 筒倉與筒倉、筒倉與工作塔之間的輸送設備地道應設置沉降縫。 筒倉與筒倉、 筒倉與工作塔之間的棧橋設計, 應考慮相鄰構筑物由于地基變形引起的相對位移。當滿足本規(guī)范第 要求時,相對水平位移值可按下式確定: 第 10 頁 b 400h(式中 h室外地面至倉頂?shù)母叨取?糧食鋼板筒倉設計文件中, 應對首次裝卸糧要求、 沉降觀測及標志設置等予以說明,見本規(guī)范附錄 A。 結 構 選 型 鋼板筒倉結構可分為倉上建筑、 倉頂、 倉壁、 倉底、 倉下支承結構及基礎六個基本部分(圖 倉上設置的工藝輸送設備及操作檢修平臺宜采用敞開式鋼結構通道, 當有特殊使用要求時,也可采用封閉式走廊。 鋼板筒倉倉頂應設計為帶上、 下環(huán)梁的正截錐殼鋼板倉頂或正截錐空間桿系倉頂結構。 筒倉倉壁為波紋板、螺旋卷邊板時,應采用熱鍍鋅或合金鋼板。 鋼板筒倉可采用鋼或鋼筋混凝土倉底及倉下支承結構。 直徑 10m 以下時,宜采用由柱或筒壁支承的架空式倉下支承結構及錐斗倉底;直徑12m 以上時,宜采用落地式平底倉,地道式出料通道(圖 第 11 頁 第 12 頁 4 荷載與荷載效應組合 基 本 規(guī) 定 鋼板筒倉的結構設計,應考慮以下荷載: 1 永久荷載:結構自重、固定設備重等; 2 可變荷載:儲糧荷載、倉頂?shù)鯍祀娎|荷載、倉頂及倉上建筑活荷載、雪荷載、風荷載等; 3 地震作用。 各種荷載的取值, 除本規(guī)范規(guī)定者外, 均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 儲糧的物理特性參數(shù), 應由工藝專業(yè)通過試驗分析確定。 當無試驗資料時, 可參考本規(guī)范附錄 B 所列數(shù)據(jù)。 計算儲糧荷載時, 應采用 對結構產(chǎn)生最不利作用的儲糧品種的參斂。 計算儲糧對波紋鋼板倉壁的摩擦作用時,應取儲糧的內摩擦角。 糧食鋼板筒倉按下列規(guī)定劃分為深倉與淺倉: 筒倉內儲糧的計算高度 與筒倉內徑 d 的比值大于或等于 為深倉;小于 為淺倉。 儲糧計算高度 與水平凈截面水力半徑 ,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1 水力半徑 按下式計算: 4 (2 儲糧計算高度 h 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糧頂面為水平時,取至儲糧頂面;儲糧頂面為斜面時,取至儲糧錐體的重心。 下端:倉底為錐形漏斗時,取至漏斗頂面;倉底為平底時,取至倉底頂面;倉底為填料填成漏斗時,取至填料表面與倉壁內表面交線的最低點。 鋼板筒倉的風載體型系數(shù)可按下列規(guī)定取值:倉壁穩(wěn)定計算:取 筒倉整體計算:獨立筒倉取 群取 糧 食 荷 載 考慮糧食對筒倉的作用時,應包括以下四種力: 1 作用于筒倉倉壁的水平壓力; 2 作用于筒倉倉壁的豎向摩擦力; 3 作用于筒倉倉底的豎向壓力; 4 作用于筒倉倉頂?shù)牡鯍祀娎|拉力。 深倉儲糧靜態(tài)壓力的標準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圖 1 計算深度 處,儲糧作用于倉壁單位面積上的水平壓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 S)1(/ = ( 2 計算深度 處,儲糧作用于單位水平面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 S)1(/ = ( 3 計算深度 處,儲糧作用于倉壁單位面積上的豎向摩擦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4 計算深度 處,儲糧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總摩擦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式中 儲糧的重力密度; 筒倉水平凈截面的水力半徑; 第 13 頁 儲糧對倉壁的摩擦系數(shù); e自然對數(shù)的底; k 儲糧側壓力系數(shù),按本規(guī)范附 錄 C 表 值。 在深倉卸糧過程中, 儲糧作用于筒倉倉壁的動態(tài)壓力標準值, 應以其靜態(tài)壓力標準值乘以動態(tài)壓力修正系數(shù)。 深倉儲糧動態(tài)壓力修正系數(shù),應按表 值。 表 深倉儲糧動態(tài)壓力修正系數(shù) 深倉部位 系數(shù)名稱 動態(tài)壓力修正系數(shù)值 S /3 +3 / S /3 壁 摩擦壓力修正系數(shù) 漏斗 凝土漏斗 底 豎向壓力修正系數(shù) 平 板 : / 3 時,表中 值應乘以 淺倉儲糧壓力的標準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圖 1 計算深度 處,作用于倉壁單位面積上的水平壓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 (第 14 頁 2 若儲糧計算高度 h 大于或等于 15m,且筒倉內徑 d 大于或等于 10m 時,儲糧水平壓力除按上式計算外,尚應按本規(guī)范(計算,二者計算結果取大值;此外,n n 還應按下式計算筒倉內壁單位面積上的豎向摩擦力標準值: (3 計算深度 處,作用于單位水平面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 (作用于圓形漏斗壁上的儲糧壓力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 1 漏斗壁單位面積上的法向壓力標準值為: 深倉: ()淺倉: ()2 漏斗壁單位面積上的切向壓力標準值為: 深倉: ( ( 淺倉: ( ( 式中 儲糧豎向壓力標準值。對于深倉,可取漏斗頂面之值;對于淺倉,可取漏斗頂面與底面的平均值。 吊掛于倉頂?shù)臏y溫電纜, 計算其作用于倉頂結構的吊掛荷載時, 應考慮電纜自重、糧食摩擦力及電纜突出物對儲糧阻滯而產(chǎn)生的拉力。 當電纜為圓截面,且直徑無變化,表面無突出物時,儲糧摩擦引起的電纜總拉力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 )(0= 式中 k 計算系數(shù) 倉取小值,深倉取大值; 電纜直徑; 電纜在儲糧中的長度; 0 儲糧對電纜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 電纜最下端處,儲糧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第 15 頁 地 震 作 用 糧食鋼板筒倉可按單倉計算地震作用,且: 1 可不考慮糧食對于倉壁的局部作用; 2 落地式平底鋼板筒倉可不考慮豎向地震作用。 在計算筒倉的水平地震作用時,取儲糧總重的 90作為其重力荷載代表值,重心仍取儲糧總重的重心。 落地式平底鋼板筒倉的水平地震作用, 可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也可采用下述簡化方法進行計算: 1 筒倉底部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 )(= (2 水平地震作用對筒倉底部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 )(= (3 沿筒倉高度第,質點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G 筒倉自重(包括倉上建筑)的重力荷載代表值; 儲糧的重力荷載代表值; 集中于第 筒倉自重(包括倉上建筑)的重心高度; 儲糧總重的重心高度; 第 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 對地震烈度為 6、 7、 8 度時分別取 4 倉上建筑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應乘以增大系數(shù) 3,但增大部分不向下傳于倉壁構件。 第 16 頁 柱子支承或柱與筒壁共同支承的鋼板筒倉, 水平地震作用可按單質點或多質點體系模型, 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 倉上建筑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應乘以增大系數(shù) 3, 但增大部分不向下傳于倉壁構件。 荷載效應組臺 糧食鋼板筒倉結構設計應根據(jù)使用過程中在結構上可能同時出現(xiàn)的荷載,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荷載效應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組合進計設計。 糧食鋼板筒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 應采用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 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按下列規(guī)定取值: 1 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 對結構不利時, 取 對結構有利時, 一般取 筒倉抗傾覆計算,取 2 可變荷載分項系數(shù):儲糧菏載取 他可變荷載取 3 地震作用取 糧食鋼板筒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 應采用荷載效應短期組合, 荷載分項系數(shù)均取 糧食鋼板筒倉進行荷載組合時,可變荷載組合系數(shù)應按下列規(guī)定取用: 1 無風荷載參與組合時,取 2 有風荷載參與組合時,糧食荷載取 他可變荷載取 3 有地震作用參與組合時,糧食荷載取 震作用取 荷載取 荷載不計;樓面可變荷載:按實際考慮時取 等效均布荷載時取 5 結 構 設 計 基 本 規(guī) 定 鋼板筒倉結構,應分別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進行設計。 鋼板筒倉結構, 按承載能 力極限狀態(tài)進行設計時, 應采用荷載設計值和材料強度設計恒,計算內容包括: 1 所有結構構件及連接的強度、穩(wěn)定性計算; 2 筒倉整體抗傾覆計算; 3 筒倉與基礎的錨固計算。 鋼板筒倉結構, 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進行設計時, 應采用荷載的標準值, 對根據(jù)使用要求需控制變形的結構構件進行變形驗算。 第 17 頁 鋼板筒倉結構及連接材料的選用及設計指標, 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 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7 和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8 的規(guī)定采用。 倉 頂 正截錐殼鋼板倉頂,可按薄壁結構進行強度及穩(wěn)定計算。 由斜梁、 上下環(huán)梁及鋼板組成的正截錐殼倉頂 (圖 , 不計鋼板的蒙皮作用,應設置支撐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證倉頂結構的空間穩(wěn)定性。 倉頂構件內力可按空間桿系計算。 筒倉直徑小于 20m,在對稱豎向荷載作用下,倉頂構件內力可按下述簡化方法計算: 1 斜梁按簡支計算,其支座反力分別由上下環(huán)梁承擔。上下環(huán)梁按本規(guī)范第 2 作用于上環(huán)梁的豎向荷載由斜梁平均承擔; 3 作用于斜梁的測溫電纜吊掛荷載,由直接吊掛電纜的斜梁承擔。 正截錐殼倉頂?shù)纳舷颅h(huán)梁可按以下規(guī)定計算: 1 上環(huán)梁應按壓、彎、扭構件進行強度和穩(wěn)定計算。在徑向水平推力作用下,上環(huán)梁穩(wěn)定計算可參照本規(guī)范第 第一款規(guī)定執(zhí)行; 2 下環(huán)梁應按拉、彎、扭構件進行強度計算; 3 下環(huán)梁計算不考慮與其相連的倉壁共同工作。 斜梁傳給下環(huán)梁的豎向力,由下環(huán)梁均勻傳給下部結構。 倉 壁 深倉倉壁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應考慮以下荷載組合: 1 作用于倉壁單位面積上的水平壓力的基本組合(設計值): 第 18 頁 (2 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的豎向壓力的基本組合(設計值):無風荷載參與組合時: += (有風荷載參與組合時: += )( (有地震作用參與組合時: += (式中 q 永久荷載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儲糧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總摩擦力標準值; 風荷載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地震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倉頂及倉上建筑可變荷載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可變荷載的組合系數(shù),按本規(guī)范第 規(guī)定取值。 淺倉倉壁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 荷載組合可參照本規(guī)范第 規(guī)定執(zhí)行。 鋼板筒倉倉壁無加勁肋時, 可按薄膜理論計算其內力; 有加勁肋時, 可選擇下述方法之一進行計算: 1 按帶肋殼壁結構,采用有限元方法進行計算; 2 加勁肋間距不大于 ,采用折算厚度按薄膜理論進行計算; 3 按本規(guī)范第 規(guī)定的簡化方法進行計算。 焊接鋼板筒倉與螺旋卷邊鋼板筒倉, 不設加勁肋時, 倉壁可按以下規(guī)定進行強度計算: 1 在儲糧水平壓力作用下,按軸心受拉構件進行計算: (豎向壓力作用下,按軸心受壓構件進行計算: 第 19 頁 ( 倉壁環(huán)向拉應力設計值; t 倉壁豎向壓應力設計值; t 倉壁厚度; f 鋼材抗拉或抗壓強度設計值。 3 在水平壓力及豎向壓力共同作用下,按下式進行折算應力計算: +=22 ()為正值,壓應力( )為負值。 壁鋼板采用對接焊縫拼接時,對接焊縫應按下式進行計算: 或 ( 垂直于焊縫長度方向的拉力或壓力設計值; 對接焊縫的計算長度; t被連接倉壁的較小厚度; 對接焊縫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 鋼板筒倉設置加勁肋時,可按下述簡化方法進行強度計算: 1 倉壁應滿足水平方向抗拉強度要求,按本規(guī)范(計算; 2 倉壁為波紋鋼板時,不考慮倉壁承擔豎向壓力,全部豎向壓力由加勁肋承擔;倉壁為焊接平鋼板或螺旋卷邊鋼板時,取寬為 2b 的倉壁與加勁肋構成組合構件(承擔豎向壓力。 勁肋或加勁肋與倉壁構成的組合構件,按下式進行截面強度計算: 第 20 頁 ( ( 加勁肋或組合構件截面拉、壓應力設計值; N 加勁肋或組合構件承擔的豎向壓力設計值; M 豎向壓力 對加勁肋或組合構件截面形心的彎矩設計值; 加勁肋或組合構件凈截面面積; 加勁肋或組合構件凈截面彈性抵抗矩; b 加勁肋中距(弧長)。 加勁肋與倉壁的連接,應按以下規(guī)定進行強度計算: 1 單位高度倉壁傳給加勁肋的豎向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 (式中 倉壁單位面積重力標準值; 倉頂與倉上建筑永久荷載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倉頂與倉上建筑可變荷載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計算截面以上倉壁高度。 2 當采用角焊縫連接時,按下式計算: ( 按焊縫有效截面計算,沿焊縫長度方向的平均剪應力; 角焊縫有效厚度; 倉壁單位高度內,角焊縫的計算長度; 角焊縫強度設計值。 采用普通螺栓或高強螺栓連接時,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 第 21 頁 鋼板筒倉在豎向荷載作用下, 倉壁應按薄殼彈性穩(wěn)定理論或下述方法進行穩(wěn)定計算: 1 在豎向軸壓力作用下,按下式計算: ( 8/3)100(21 ( 式中 倉壁豎向壓應力設計值; 豎向荷載下倉壁的臨界應力; E 鋼材的彈性模量,取 05N/t倉壁的計算厚度,有加勁肋且間距不大于 ,可取倉壁的折算厚度,其他情況取倉壁厚度; R 筒倉半徑; 豎向壓力下倉壁的穩(wěn)定系數(shù)。 2 在豎向壓力及儲糧水平壓力共同作用下,按下式計算: ( ( 式中 k 有內壓時倉壁的穩(wěn)定系數(shù)。 p3 倉壁局部承受豎向集中力時,應在集中力作用處設置加勁肋,集中力的擴散角可取 30(圖 并按下式驗算倉壁的局部穩(wěn)定: ( 式中 局部壓應力; 豎向壓力下倉壁的穩(wěn)定系數(shù)。 第 22 頁 無加勁肋的倉壁或倉壁區(qū)段(圖 在水平風荷載的作用下,可按下式驗算空倉倉壁的穩(wěn)定性: 1)(= ( 2112 ( 式中 所驗算倉壁或倉壁區(qū)段內的最大風壓設計值; 1所驗算倉壁或倉壁區(qū)段內的最小風壓設計值; 所驗算倉壁或倉壁區(qū)段高度; t倉壁厚度,當所驗算倉壁或倉壁區(qū)段范圍內倉壁厚度變化時,應取最小值; 不均勻荷載修正系數(shù)。 無加勁肋的螺旋卷邊鋼板筒倉, 倉壁彎卷處 (圖 可按下式進行抗彎強度計算: (6 = ( q 水平風荷載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拉力設計值; 永久荷載作用于倉壁單位周長上的豎向壓力設計值,分項系數(shù)取 a卷邊的外伸長度; t 倉壁厚度。 第 23 頁 圓錐漏斗倉底可按以下規(guī)定進行強度計算(圖 1 計算截面-處,漏斗壁單位周長的經(jīng)向拉力設計值: )= (式中 計算截面處儲糧豎向壓力標準值; 計算截面以下漏斗內儲糧重力標準值; 計算截面以下漏斗壁重力標準值; 0d 計算截面處漏斗的水平直徑; 漏斗壁與水平面的夾角。 2 計算截面-處,漏斗壁單位寬度內的環(huán)向拉力設計值: (式中 儲糧作用于漏斗壁單位面積上的法向壓力標準值。 斗壁應按下式進行強度計算: 1)單向抗拉強度: 第 24 頁 經(jīng)向: ( (算應力: +=22 ( 漏斗壁環(huán)向拉應力; 漏斗壁經(jīng)向拉應力; t 漏斗壁厚度。 圓錐漏斗倉底與倉壁相交處,應設置環(huán)梁(圖 環(huán)梁與倉壁及漏斗壁的連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 當環(huán)梁與倉壁及漏斗壁采用螺栓連接時,環(huán)梁計算不考慮與之相連的倉壁及漏斗壁參與工作。 當環(huán)梁與倉壁及漏斗壁采用焊接連接時,環(huán)梁計算可考慮與之相連的部分壁板參與工作, 共同工作的壁板范圍按下列規(guī)定取值: 共同工作的倉壁范圍取 但不大于1 5t ;共同工作的漏斗壁范圍取 但不大于 15t 。 t 、 倉壁與環(huán)梁相連處的厚度和曲率半徑; c 漏斗壁與環(huán)梁相連處的厚度和曲率半徑。 25 頁 環(huán)梁的設計(圖 應考慮以下荷載: 1 由倉壁傳來的豎向壓力 q 及其偏心產(chǎn)生的扭矩 q ( q 按本規(guī)范第 確v ); 2 由漏斗壁傳來的經(jīng)向拉力 及其偏心產(chǎn)生的扭矩 ( 按本規(guī)范第 可分解為水平分量 及垂直分量 (圖 環(huán)梁高度范圍內作用的儲糧水平壓力 可忽略不計。 環(huán)梁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應進行以下計算: 1 在水平荷載 作用下環(huán)梁的穩(wěn)定計算: ( 式中 環(huán)梁截面(按本規(guī)范第 確定)的慣性矩; 環(huán)梁的半徑; 單位長度環(huán)梁的臨界徑向壓力值。 2 環(huán)梁截面的抗彎、抗扭及抗剪強度計算。 3 環(huán)梁與倉壁及漏斗壁的連接強度計算。 支承結構與基礎 倉下支承結構為鋼柱時,柱與環(huán)梁應按空間框架進行分析。 倉壁必須錨固在下部構件上。采用錨栓錨固時, 間距可取 12m,錨栓的拉力應按下式計算: =6(式中 T 每個錨栓的拉力設計值; M 風荷載或地震荷載作用于下部構件頂面的力矩設計值; W 筒倉豎向永久荷載設計值,分項系數(shù) d 筒倉直徑; n錨栓總數(shù),不應少于 6。 筒倉基礎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第 26 頁 1 倉群下的鱉體基礎,應考慮空倉、滿倉的最不利組合; 2 基礎邊緣處的地基應力不應出現(xiàn)拉應力; 3 基礎傾斜率不應大于 均沉降量不應大于 200 6 構 造 倉 頂 倉上建筑的支點宜在倉壁處, 不得在斜梁上。 若荷載對稱, 支點也可在倉頂圓錐臺上。較重的倉上建筑或重型設備,宜采用落地支架。 倉頂坡度宜為 1512, 不應小于 110; 倉頂四周應設圍欄, 設備廊道、 操作平臺欄桿高度不應小于 1200 測溫電纜不得直接吊掛于倉頂板上。 倉頂出檐不得小于 100且應設垂直滴水, 其高度不應小于 50倉檐處應設密封條。有臺風影響地區(qū),應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倒灌。倉頂板與檁條不得采用外露螺栓連接。 倉 壁 波紋鋼板、 焊接鋼板倉壁, 相鄰上下兩層壁板的豎向接縫應錯開布置。 焊接鋼板錯開距離不應小于 250波紋鋼板倉壁的搭接縫及連接螺栓孔,均應設密封條、密封圈。 筒倉倉壁在滿足結構計算要求的基礎上, 尚應考慮外部環(huán)境對鋼板的腐蝕及儲糧對倉壁的磨損,并采取相應措施。 豎向加勁肋接頭應采用等強度連接。相鄰兩加勁肋的接頭不宜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通至倉頂?shù)募觿爬邤?shù)量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 25。 豎向加勁肋與倉壁的連接: 波紋鋼板倉宜采用鍍鋅螺栓連接; 螺旋卷邊倉宜采用高頻焊接螺栓連接;螺栓直徑與數(shù)量應經(jīng)計算確定,直徑不宜小于 8距不宜大于200當采用焊接連接時, 焊縫高度取被焊倉壁較薄鋼板的厚度; 螺旋卷邊倉咬口上下焊縫長度均不應小于 50焊倉壁外表面的焊痕必須進行防腐處理。 豎向加勁肋宜放在倉壁內側。倉壁內不應設水平支撐、爬梯等附壁裝置。 倉壁下部開設入孔時,洞口尺寸宜取 60000邊框應做成整體式,截面應計算確定。入孔門應設內外兩層,分別向倉內、外開啟。門框與倉壁、門扇與門框的連接,均應采取密封措施。 第 27 頁 倉 底 圓錐漏斗倉底由環(huán)梁和斗壁組成(圖 斗壁可由經(jīng)向劃分的梯形板塊組成,每塊板在漏斗上口處的長度宜為 斗口宜設計為焊接整體結構, 其上口直徑不宜大于 口尺寸應滿足工藝要求。 倉底在裝配后內表面應光滑,不得滯留儲糧。 當采用流化倉底出糧或選用平底倉時,其倉底應按工藝要求設計。 支承結構及洞口 倉下鋼支柱截面及間距應由計算確定, 支柱與筒壁宜采用綴板連接 (圖 ;綴板間距不宜大于 鋼支柱應設柱間支撐,每 個筒倉下不宜少于兩道。當往間支撐上下兩段設置時,宜設柱間水平系桿。 筒壁與基礎頂面接觸處應設泛水坡,防止雨水進入倉下空間。 7 工 藝 設 計 一 般 規(guī) 定 第 28 頁 工藝設計應根據(jù)鋼板筒倉總倉容、 使用功能、 作業(yè)要求、 進出糧方式等條件, 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確定。 工藝設計內容應包括:工藝流程、設備選用、除塵系統(tǒng)、機械通風及噪聲控制、蟲害防治等。 鋼板筒倉數(shù)量較多且作業(yè)復雜時, 應設置工作塔。 鋼板筒倉數(shù)量少且作業(yè)簡單時,可不設置工作塔,采用提升機塔架,經(jīng)分配盤或溜管直接入倉。 工藝設備布置應滿足設備吊裝、操作及維修空間要求。 直徑 10m 以下鋼板筒倉宜采用自流式出糧方式, 倉底坡度 應滿足下列要求: 小麥、大豆、玉米: 40;稻谷: 45。 平底鋼板筒倉可選用清倉機、流化出糧或其他出糧設施。 工藝設計應提出各種工藝作業(yè)的運行順序。 設 備 選 用 選擇的設備應具備安全可靠、 高效低耗、 操作方便、 體積小、 噪音低、 密閉性能好、對糧食無污染、破碎率低等性能。 應根據(jù)作業(yè)要求選擇配置下列主要設備:水平及垂直輸送、清理、計量、除塵、機械通風等;有特殊要求時還應配置烘干、熏蒸、冷卻等設備。 設備的生產(chǎn)能力應根據(jù)倉容量及運輸工具、接卸設施的作業(yè)時間計算確定。 間歇作業(yè)設備前后銜接部位應配置緩沖倉,其容量應根據(jù)系統(tǒng)作業(yè)能力計算確定。 溜管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溜管材料宜采用 34板,磨損較大的溜管內壁應設可拆換的耐磨襯板。 每節(jié)溜管長度不宜超過 2m, 溜管直段長度超過 4m 時應設緩沖裝置。 溜管的有效截面尺寸, 應根據(jù)流量計算確定。 溜管傾角 可按下列要求選取: 小麥、大豆、玉米: 36;稻谷、高水分糧: 45;雜質、灰塵: 60。 對震動、噪聲較大的設備,應采取減震、隔音、消聲措施。 除 塵 系 統(tǒng) 鋼板筒倉除坐設計,應包括除塵風岡布置、除塵設備選擇等。 第 29 頁 除塵風網(wǎng)設計應按下列參數(shù)選用: 吸風口風速宜控制在 24m/s; 水平風管風速宜控制在 1418m/s; 垂直風管風速宜控制在 1416m/s; 風管彎頭的曲率半徑取風管直徑的 12 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