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方案 一、設計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已知條件: ( 1) 工作條件:兩班制,連續(xù)單向運轉(zhuǎn),載荷較平穩(wěn),室內(nèi)工作,有粉塵,環(huán)境最高溫度 35 ( 2) 使用折舊期: 8 年; ( 3) 檢修間隔期:四年一次大修,兩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動力來源:電力,三相交流,電壓 380/220V; ( 4) 運輸帶速度允許誤差: 5%; ( 5) 制造條件及生產(chǎn)批量:一般機械廠制造,小批量生產(chǎn)。 已知參數(shù):運輸帶工作壓力 F = 1500 N 運輸帶工作速度 v = 1.1 m/s 卷筒直徑 = 220 2 二、 擬定傳動方案 a : 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 優(yōu)點:結(jié)構(gòu)簡單,應用廣泛,兩級大齒輪直徑接近,有利于浸油潤滑,尺寸緊湊,成本低,用于載荷比較平穩(wěn)的場合。 缺點:由于齒輪相對于軸承為不對稱布置,因而沿齒向載荷分布不均,要求軸有較大剛度。 b :二級同軸式圓柱齒輪減速器 優(yōu)點:結(jié)構(gòu)簡單,應用廣泛,齒輪減速器長度方向尺寸較小,兩級大齒輪直徑接近,浸入油中深度大致相等,有利于浸油潤滑。 缺點:齒輪減速器軸向尺寸較大,中間軸較長,剛度較差,沿齒寬載荷分布不均勻,高速軸的承載能力難于充分利用。 3 C : 圓錐圓柱齒輪減 速器 優(yōu)點:用于輸入輸出軸相交的場合,也用于兩軸垂直相錯的傳動中。 缺點:制造安裝復雜,成本高,僅在傳動布置需要時才采用。 4 d :單級蝸桿減速器 優(yōu)點:結(jié)構(gòu)簡單,尺寸緊湊 缺點:效率較低,適用于載荷較小、間歇工作的場合,軸承潤滑不太方便。 綜上所述,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比較符合方案要求,故選用 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 。 5 三、 電動機的選擇 設計 設計步驟及內(nèi)容 結(jié)果 電動機的選擇 已知: F = 1500 N v = 1.1 m/s D = 220 1、電動機輸出功率 0 = 12 23 32 42 5 1:聯(lián)軸器效率 2:嚙合效率 3:軸承效率 4:溜油效率 5:滾筒效率 1 = 2 = 3 = 4 = 5 = 1 322 d 查電動機手冊 選取 電動機 W 430 、總傳動比計算及傳動比分配 m i n/ 3 0 取 i i 選取i i 6 各軸的轉(zhuǎn)速、扭矩: 4301 m m m 4 3 0112 m m 1223 3 5 09 5 5 0 軸 轉(zhuǎn)速( r/ 扭矩 ( N m) 功率 ( 一 1430 7 四 、齒輪的設計計算 設計 設計步驟及內(nèi)容 結(jié)果 高速級齒輪傳動 已知條件 430r/=動方案:二級展開式直齒圓柱齒輪傳動 選用二級展開式直齒齒輪傳動,壓力角為 20; 根據(jù)機械設計表 10擇小齒輪材料為 40面硬度為 280齒輪材料為 45 鋼(調(diào)質(zhì)),硬度為 240者材料硬 度差為 40精度等級選用 7 級精度 ; 試選小齒輪齒數(shù) 1,大齒輪齒數(shù) Z2=1= 00 小齒輪和大齒輪均為調(diào)質(zhì)處理,淬火后高溫回火,用來使鋼獲得高的韌度和足夠的強度。 按式( 10 11)進行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即 3211 12 (1)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數(shù)值 查表知 41 0 7選取尺寬系數(shù) d 1 二級展開式直齒圓柱齒輪傳動 取 1 00 1.3 4110 d 1 8 0H = 0 5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 10算接觸疲勞強度用重合度系數(shù)Z 221/(20c o r c c (c o sa r c c 111 aa 2100/(20c r c c (c r c c 222 aa 20t a t a 0t a t a t a n( t a n)t a n( t a n 2211 aa Z H 由圖 10得小齒輪和大齒輪的接觸疲勞極限分別為 001 、 502 由式( 10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 911 102 9 3 0 082(11 4 3 06060 1/100/( 由圖 10 失效概率為 1%、安全系數(shù) S=1,由式( 10 M P N 5401 i M P I 231 取 1H和 2H中的較小者作為該齒輪副的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即 H 232 Z H 9 2)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3211 12 2 38 7 2 4 ( 2) 調(diào)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1) 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 圓周速度 v t/ 齒寬 b 2) 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 由表 10得使用系數(shù) 1根據(jù) v = s、 7 級精度,由圖 10得動載系數(shù)02.1齒輪的圓周力 4111 100/371/1 查表 10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 表 10插值法查得 7 級精度、小齒輪相對支承非對稱布置時,得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 此,得到實際載荷系數(shù) 3) 由式( 10可得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28.202.1K 10 311 及相應的齒輪模數(shù) 8 11 3、 按齒根彎曲疲 勞強度設計 ( 1) 由式( 10算模數(shù),即 3 21 12 F 1) 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 試選 式 (10算彎曲疲勞強度用重合度系數(shù) Y計算 圖 10得齒形系數(shù) , 1 2 由圖 100得小齒輪和大齒輪的齒根彎曲疲勞極限分別為 001 , 802 由圖 10 得 彎 曲 疲 勞 壽 命 系 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 S=式( 10 M P i M P i Y 11 0 1 4 6 1 F Y 2 F Y 因為大齒輪的 于小齒輪 ,所以取 2 F Y 2)試算模數(shù) ( 2)調(diào)整齒輪模數(shù) 1) 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 圓周速度 v t 8 3 00060 1 齒寬 b d 寬高比 b/h 2( * 3 2)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 v= s, 7 級精 度,由圖 10得動載系數(shù) 由t 34111 103 6 04 2 0 0/ 3 03 6 31 Y t 992.0560.1 12 查表 10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 表 10插值法查得 合 b/h=0 則載荷系數(shù)為 3)由式( 10可得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算得的齒輪模數(shù) 3 對比計算結(jié)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 m 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 m 的大小主要取 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僅與齒輪直徑有關,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算得的模 m=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 算 出 小 齒 輪 齒 數(shù)z1=d1/m= 1 取 1002 z , 1z 與 2z 互為質(zhì)數(shù) 這樣設計出的齒輪傳動,既滿足了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又滿足了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并做到結(jié)構(gòu)緊湊,避免浪費。 4、幾何尺寸計算 ( 1)計算分度圓直徑 2 022 ( 2) 計算中心距 K m=1 1002 z 252 13 )( 21 ( 3) 計算齒輪寬度 d 考慮不可避免的安裝誤差,為了保證設計齒寬 b 和節(jié)省材料,一般將小齒輪略為加寬( 510) 05(05(1 取 21 ,而使大齒輪的齒寬等于設計齒寬,即 6 主要設計結(jié)論 齒數(shù) 211 z 、 1002 z ,模數(shù) 25.1m ,壓力角 20 ,中心距 齒寬 21 , 。小齒輪選用 40質(zhì)),大齒輪選用 45 鋼(調(diào)質(zhì))。齒輪按 7 級精度設計。 21 211 z 、1002 z 25.1m 20 21 小齒輪選用 40質(zhì)),大齒輪選用 45 鋼(調(diào)質(zhì))。齒輪按 7級精度設計。 14 低速級齒輪傳動設計 已知: 小齒輪轉(zhuǎn)速 數(shù)比 u=p=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 1)按選定傳動方案,選用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壓力 角取為20 。 ( 2)帶式運輸機為一般工作機器,參考表 10用 7 級精度。 ( 3)材料選擇。由表 10擇小齒輪材料為 40質(zhì)),齒面硬度 280齒輪材料為 45 鋼(調(diào)質(zhì)),齒面硬度240 ( 4 ) 選 小 齒 輪 齒 數(shù) 25 , 大 齒 輪 齒 ( 1) 由式( 10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即 321 12 1)確定公 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 試選 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 查軸轉(zhuǎn)速、扭矩列表得 53 表 10取齒寬系數(shù) 1d。 由圖 10得區(qū)域系數(shù) 由表 10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 由式( 10算接觸疲勞強度用重 合度系數(shù)Z。 225/(20c o r c c o s)2/(c o sa r c c o s 111 aa 279/(20c r c c o s)2/(c r c c o s 222 aa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壓力角取為20 25 792 z 53 E = 15 2/)t a n( t a n)t a n( t a n 2211 aa 20t a t a 0t a t a 8 7 1 Z 計算接觸疲勞 許用應力 H 。 由圖 10得小齒輪和大齒輪的接觸疲勞極限分別為001 、 502 。 由式( 10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 811 102 0 3 0 082( 8812 由圖 10取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 1 K 。 取失效概率為 %1 、安全系數(shù) 1S ,由式( 10 M P 8 21 6 0 i M P i 取 1H 和 2H 中的較小者作為 該齒輪副的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則 M P 42 2)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321112 Z 16 ( 2)調(diào)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 圓周速度 v 。 t /1 齒寬 b 。 2)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 由表 10。 根據(jù) v=s、 7級精度,由圖 10齒輪的圓周力。 511 09 4 8 /100/31t 查表 10 由表 10級精度、小齒輪相對支承非對稱布置時,得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 由此,得到實際載荷系數(shù) 3)由式( 10可得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311 1 02.1K 17 及相應的齒輪模數(shù) 11 ( 1) 由式( 10算模數(shù),即 3 2112 F 1) 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 試選 由式( 10算彎曲疲勞用重合度系 數(shù)。6 8 Y 計算 由圖 10 由圖 10 由圖 10001 、 802 。 由圖 10,2 。 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 ,由式( 10 1 l i m 11 0 . 9 4 5 0 0 3 3 5 . 7 11 . 4F N M P a M P 2 l i m 22 0 . 9 6 3 8 0 2 6 0 . 5 71 . 4F N M P a M P 0 1 1 5 1 F Y Y 18 0 1 4 0 1 F Y 因為大齒輪的 于 小 齒 輪 , 所 以 取 222 0 . 0 1 4 8F a s a F a s Y Y2)試算模數(shù) 3 21 12 F 3 25 2) 調(diào)整齒輪模數(shù) 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 圓周速度 v 。 t 1 1 齒寬 b 。 01b 1 寬高比 。 4 2( * 2)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 m/ , 7 級精度,由圖 10得動載系數(shù) K。 由 51108 4 8 , 0d 1 19 1 0 0/ 3 2 01/1 , 查表 10 由表 10插值法查得 查圖 10 3)由式( 10可得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算得的齒輪模數(shù) 3 對比計算結(jié)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 m 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 m 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僅與齒輪直徑有關,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算得的模數(shù) m=2 ,z 11 取 251 z ,則大齒輪齒數(shù) 2 z , 1z 與2z 互為質(zhì)數(shù)。 這樣設計出的齒輪傳動,既滿足了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又滿足了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并做到結(jié)構(gòu)緊 湊,避免浪費。 K m = 2 251 z 79 20 ( 1) 計算分度圓直徑 0225d 11 5 8279d 22 ( 2) 計算中心距 0 42/)1 5 850(2/)(a 21 ( 3) 計算齒輪寬度 d 505011 考慮不可避免的安裝誤差,為了保證設計齒寬 b 和節(jié)省材料,一般將小齒輪略為加寬 05( ,即055)105(50)105(b 1 取 61 ,而使大齒輪的齒寬等于設計齒寬,即02 。 齒數(shù) 251 z 、 792 z ,模數(shù) 2m ,壓力角 20 ,中心距 04 ,齒寬 61 , 02 。小齒輪選用 40質(zhì)),大齒輪選用 45 鋼(調(diào)質(zhì))。齒輪按7 級精度設計。 21 五、 軸 的結(jié)構(gòu)設計 設計 設計步驟及內(nèi)容 結(jié)果 軸一 已知電動機 P = 速 n = 1430r/1, 21 P 、轉(zhuǎn)速 1n 和轉(zhuǎn)矩 1T 查轉(zhuǎn)速和轉(zhuǎn)矩表知 4301 142501 t 而 t 8 4 2 5 022 1 1 50c o a 8 5c o st a n 00t a 8 5t a n 先按式( 15 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 45鋼,調(diào)制處理。根據(jù)表 15 3,取 1120 A,于是得 3110m i n 查表 14 K ,則 聯(lián) 軸 器 的 計 算 轉(zhuǎn) 矩 1 8 5 2 51 4 2 5 查表得選用 凸緣聯(lián)軸器,公稱轉(zhuǎn)矩為25000 , 半 聯(lián) 軸器 的孔徑 4故 取4聯(lián)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 1L =27 4301 142501F 凸緣聯(lián)軸器 422 ( 1) 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 現(xiàn)選用圖 15示的裝配方案。 ( 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1)取 段的直徑 d - =15聯(lián)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 1L =27保證軸段擋圈只壓在半聯(lián)軸器上而不壓在軸的端面上,故 -段的長度應比 1L 略短一些,現(xiàn)取 l - =25 2) 選用單列深溝球軸承,選取 0 基本游隙組、標準精度級的單列深溝球軸承 6303 ,其尺寸為144717 故 d - =d 7 l 4 右端滾動軸承采用軸肩進行軸向定位。取 0 3) 取安裝齒輪處的軸段 -的直徑 d=20輪的左端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齒輪轂輪寬 32使套筒可靠地壓緊齒輪,此段應略短與轂輪寬度,取 l - =30輪的右端采用軸肩定位,由直徑 d=205得 R=則軸環(huán)處的 4) 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 20端蓋的外端面與半聯(lián)軸器右端面間的距離 l=取 l - = 5) 取齒輪距箱體內(nèi)壁之距離 ,考慮到箱體的鑄造誤差,在確定滾動軸承位置時,應距箱體內(nèi)壁一段距離,取 s=2知滾動軸承寬度 B=14 l - =254mm l - =d - =15mm d - = 17mm l - =30 d=20mm 5mm 0mm l 4d 7 (3) 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齒輪直接在軸上加工,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周向定采用平鍵連 接 。 半 聯(lián) 軸 器 與 軸 的 連 接 , 選 用 平 鍵 為5聯(lián)軸器與軸的配合為 76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有過度配 單列深溝球軸承 單列深溝球軸 承6303 平鍵截面2輪轂孔與軸的配 23 合保證,此處選軸的直徑尺寸公差為 ( 4) 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 查表 15角取 角取 5. 求軸上的載荷 由 合為 724 1 2211 F 得 , 5 8 311 由 521 1 2211 F 得 , 4 0 V222 查表知 14250 e2222 6.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對第三截面進行校核 d=17331 12212 )材料選 405 75 因此 ,故安全。 對第 四截面進行校核 d=202=00 21212 )材料選 405 75 因此 ,故安全。 25 軸二設計 已知 00, 5, P 、轉(zhuǎn)速 2n 和轉(zhuǎn)矩 2T 查表知 655602t 1 2 51 0 t 50252222 而 t 4 81 2 56 5 5 6 022 1 21 10c o a 4 8c o st a 00t a 4 8t a t 2 2506 5 5 6 022 2 22 40c o a 2 2c o st a 00t a 2 2t a 先按式( 15 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 45鋼,調(diào)制處理。根據(jù)表 15 3,取 1120 A,于是得 3220m i n 根據(jù)軸向定位 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1) 選用單列深溝球軸承,選取 0 基本游隙組、標準精度 26 級的單列深溝球軸承 6307 ,其尺寸為218035 故 5 2)取左側(cè)安裝齒輪處的軸段 直徑 d=40輪的左端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齒輪轂輪寬 使套筒可靠地壓緊齒輪,此段應略短與轂輪寬度,取 l - =24輪的右端采用軸肩定位,由直徑 d=405得 R=則軸環(huán)處的右側(cè)安裝齒輪處的軸段 d=40輪的右端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齒輪轂輪寬 56使套筒可靠地壓緊齒輪,此段應略短與轂輪寬度,取 l - =54輪的左端采用軸肩定位 3) l - =5mm l - =24d - =40mm d - = 45mm l - =54 d=40mm 5)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齒輪 1 與軸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鍵連接。按 d=40表6平鍵截面 2槽用鍵槽銑刀加工,長分為 20,同時為了保證齒輪與軸有良好的對中性,選擇齒輪轂孔與軸的配合為 7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有過度配 合保證,此處選軸的直徑尺寸公差為 輪 2 直接加工在軸上。 5)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 查表 15角取 角取 5 求軸上的載荷 27 28 由 2 4 82121 )213222211 F 得 , 0 7 121 F (213221211 F 得 4 H22 12 11 H22 22 22 查表知 655602e222211 e8 55)65 56 1 7)222222 29 軸三設計 6.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對第二截面進行校核 d=40331 6 4 0 12212 )材料選 405 75 因此 ,故安全。 對第四截面進行校核 d=402=400 21212 )材料選 405 75 因此 ,故安全。 已知電動機 P = 9, 2mm 01 P 、轉(zhuǎn)速 1n 和轉(zhuǎn)矩 1T 查轉(zhuǎn)速和轉(zhuǎn)矩表知 1948801 t 15879211 而 t 6 61 5 81 9 4 8 8 022 1 1 o a 6 6c o st a n 30 00t a 6 6t a n 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先按式( 15 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 45鋼,調(diào)制處理。根據(jù)表 15 3,取 1120 A,于是得 3110m i n 查表 14 K ,則 聯(lián) 軸 器 的 計 算 轉(zhuǎn) 矩 2 5 3 3 4 41 9 4 8 8 查表得選用 凸緣聯(lián)軸器,公稱轉(zhuǎn)矩為400000 ,半聯(lián)軸器的孔徑 d=32故取d=32聯(lián)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 1L =60 4. 軸的結(jié)構(gòu)設 計 ( 2) 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 現(xiàn)選用圖 15示的裝配方案。 ( 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1)取 段的直徑 d - =34聯(lián)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 1L =60保證軸段擋圈只壓在半聯(lián)軸器上而不壓在軸的端面上,故 -段的長度應比 1L 略短一些,現(xiàn)取 l - =58 3) 選用單列深溝球軸承,選取 0 基本游隙組、標準精 度級的單列深溝球軸承 6307 ,其尺寸為218035 故 d - =d 5 l 1 左端滾動軸承采用軸肩進行軸向定位。取 0 4) 取安裝齒輪處的軸段 -的直徑 d=40輪的右端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齒輪轂輪寬 50使套筒可靠地壓緊齒輪,此段應略短與轂輪寬度,取 l - =48輪的左端采用軸肩定位,由直徑 d=405得 R=則軸環(huán)處的 4) 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 20端蓋的外端面與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畢業(yè)設計:110KV變電站一次、二次系統(tǒng)設計
- 汽車門店銷售管理辦法
- 軍用保密文件管理辦法
- 生物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策略
- 企業(yè)安全管理體系改進路徑研究
- 逆向思維:重塑認知與人生的轉(zhuǎn)變之道
- 林業(yè)宿舍門禁管理辦法
- 國企資產(chǎn)臺賬管理辦法
- 民政行業(yè)扶貧管理辦法
- 自然觀察法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 2025江蘇省招聘村級后備干部考試題(含答案)
- 相控陣超聲檢測技術及應用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高考政治命題備考策略
- 2024年湖南省辰溪縣檔案局公開招聘試題帶答案
-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優(yōu)化:針刺實驗與失效機制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國森林消防車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 2025生產(chǎn)與運作管理試題及答案
- 暑假的一次冒險經(jīng)歷記事作文4篇范文
- 入職預支薪資協(xié)議書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