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依靠技術進步 探索適應 濮 城 油 田 剩 余 油 挖 潛 新 途 徑 采 油 二 廠 一、油田概況及采油技術指標變化情況 二、采油工藝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及取得的效果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技術難題 四、下步采油工藝發(fā)展思路、潛力及對策 匯 報 提 綱 油田概況及采油 技術指標變化情況 第一部分 ( 一 ) 油田概況 濮城油田是一個埋藏深 、 含油層系多 、 非均質(zhì)性嚴重的斷塊油氣藏 。 縱向上劃分為 11套開發(fā)層系 33個開發(fā)單元 , 動用含油面積 石油地質(zhì)儲量 13999 104t, 可采儲量 4889 104t, 標定采收率 截止到 2002年 10月共有油水井 1517口 , 其中油井 914口, 水井 603口 。 油井開井 788口 , 井口日產(chǎn)液水平 32254t, 日產(chǎn)油水平 2641t, 綜合含水 平均單井日產(chǎn)液水平 日產(chǎn)油水平 地質(zhì)采出程度 油田自然遞減 綜合遞減 注水井開井 418口 , 日注水平 45052平均單井日注1092002年 1104累積注采比 一、油田概況及采油技術指標變化情況 ( 1)有桿泵概況 濮城油田抽油機總井數(shù) 714口,開井 619口,其中報廢開井 51口,日產(chǎn)油 平均含水 1、有桿泵采油技術 (二 )采油技術指標變化情況 、泵徑變化情況 ( 2)近幾年抽油機井指標變化情況 近三年來平均泵徑波動不大,但總的趨勢在平穩(wěn)的變小,由 1999年 12月份的 泵徑變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田整體動液面下降、泵掛加深造成的。 、 沖程和沖次變化情況 沖程和沖次變化比較明顯,平均沖程由 1999年12月的 平均沖次則由 下降到 分。以上兩參數(shù)的變化對降低躺井率、延長檢泵周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5 次 理論排量、泵效變化情況 1999年以來平均單井理論排量整體是下降的,平均泵效前兩年穩(wěn)定在 45%左右,今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新井投產(chǎn)采二、三類油層造成的。 量 泵掛深度 、 動液面 、 沉沒度變化情況 近三年來,動液面呈下降趨勢,平均泵掛深度逐漸加深,沉沒度有所減小。 733 738 737 749 691682 7071202 12331252 12611325 1344 13221935 時間平均沉沒度(米) 平均動液面(米) 平均泵深(米) 總的來看 , 我廠的沉沒度偏大 , 在 700 但油井的真實沉沒度可能要小 。 2002年 10月 , 對兩口動液面較淺 , 而功圖反映嚴重供液不足的井進行了消泡試驗 。 21399496m, 下降了 470m; 9214036m, 下降了 722m, 可以看出泡沫段在部分井是存在。 這些井主要分布在濮城油田沙三段及文衛(wèi)濮結合部油藏 , 據(jù)統(tǒng)計共有 215口 。 有桿泵檢泵周期變化 近幾年來由于在機采控躺方面應用了多項配套技術,抽油井檢泵周期逐步延長,由99年 12月的 396天延長到目前的 449天,延長了 53天。 ) 目前濮城油田電泵井開井數(shù) 155口,平均單井日產(chǎn)液 產(chǎn)油 2、 電泵井采油技術 ( 1)概況 ( 2) 近幾年電泵井指標變化情況 、 理論排量 、 泵效變化情況 從 1999年到 2000年,由于加大了低滲油藏的提液,理論排量、泵效減??; 2001年以來,對低液量、低效電泵井的結構進行調(diào)整,理論排量、泵效逐步增大。 效 平均泵深 、 沉沒度 、 動液面變化 從 1999年到目前由于整體液面呈下降趨勢,平均泵掛深度逐步加深,沉沒度逐步減小。 沒度 動液面 1999由于近幾年加大電泵井的管理和配套技術的應用 , 電泵井的檢泵周期不斷延長 , 由1999年 12月的 365天延長到 2002年 10月的 416天 , 延長了 51天 。 第二部分 (一)機械采油技術 機械采油工藝技術是濮城油田最為成熟的配套技術之一 。 無論是機采提液 、 提高泵效技術 、 控躺治躺技術和延長檢泵周期技術 , 經(jīng)過長期不斷更新完善與配套 ,基本適應了濮城油田現(xiàn)階段提液的需要 。 1、 有桿泵采油技術 ( 1) 深抽提液配套技術 目前已形成 3270 抽油桿形成了鋼桿 、 玻璃鋼桿、 高強度桿 、 防腐抽油桿等各種規(guī)格抽油桿。 深抽技術已相當配套完善 , 其與下電泵 、泵升級等機采提液措施一起成為油田高含水期重要的提液增油手段 。 ( 2) 綜合防治偏磨技術 濮城油田防偏技術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抽油桿上安裝分瓣式扶正器,分瓣式扶正器缺點是易磨損,磨損后易造成抽油桿被卡。第二階段引進了油管桿修復線,并應用了井口管、桿缺損探傷技術。第三階段是在抽油桿上固化扶正器,并開展旋轉(zhuǎn)井口試驗。第四階段建立了固化抽油桿生產(chǎn)線,并開展了旋轉(zhuǎn)減振懸繩器裝置試驗。 ( 3) 防氣配套技術 在防氣上我廠主要應用了加長回流式氣錨和環(huán)閥式防氣泵。從 1999年至 2002年使用加長氣錨 60口井,前后對比增液有效 50口,有效率 增油有效 41口,有效率 日增液 264t, 日增油53t, 平均單井日增液 日增油 平均泵效提高 15%。 環(huán)閥式防氣泵 2001年 12月開始下井試驗 , 目前已下井 9口 , 這些井含水在 40%以下 , 油氣比大于150m3/t, 實施后單井日增液 日增油 效提高了 此外 2002年我廠試驗了采油院開發(fā)的旋流式氣錨 、 長管串氣錨 , 也見到一定的防氣效果 , 單井提高泵效 5%以上 。 該工藝技術有待進一步試驗觀察 。 ( 4) 防腐蝕配套技術 在防腐上一是采用了端點加藥技術 , 二是井筒加緩蝕劑技術 , 三是井下管串陰極保護技術 。 目前已在全廠 110座計量站建立端點加藥系統(tǒng) , 以解決集輸管線腐蝕問題 , 對于 228口腐蝕嚴重的井采取定期加緩蝕劑技術 , 對腐蝕嚴重的 28口井 ( 抽油機 8口 , 電泵 20口) 采用下防腐抽油桿 、 安裝井下陰極保護裝置等技術 ,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針對油井出砂 , 主要應用了長柱塞式防砂泵和雙層濾砂篩管 , 基本解決了砂卡造成的躺井;在防垢 、 防鹽上應用了定期加防垢劑 、 抑鹽劑 , 并實施防 、 除 、 阻垢相結合的配套技術 , 基本解決了出砂 、 結垢 、 結鹽問題 。 ( 5) 防砂 、 防垢 、 防鹽配套技術 濮城油田通過強化機采系統(tǒng)配套 , 形成了完善的深抽配套提液技術 , 防偏磨技術 , 防氣配套技術 , 防腐 、 防砂 、 防垢 、 防鹽配套技術 , 并形成了完善的管桿修復探傷技術 , 新增了固化抽油桿生產(chǎn)設備 , 配套了井口和井筒防偏技術 。 今年與去年同期對比躺井率由 降到 檢泵周期由 417天 延長到 449天 。 2、 電泵井配套采油技術 目前全廠共有電泵井 155口,形成了 30到320方等不同類型泵型,滿足了不同類型油藏提液的需要。 ( 1) 、 電泵井防氣技術 電泵防氣技術主要應用了雙級分離器 , 目前已在 100方以下的井全部進行了應用 , 雙級分離器可大大提高電泵井的油氣分離效果 , 消除了氣體對機組的影響 , 檢泵周期由原來的 256天延長至目前的 350天 。 ( 2) 電泵井防除垢技術 目前在電泵井除垢方面采取了除 、 防 、 阻相結合治理措施 , 除即利用化學除垢劑對地層井筒除垢;防是使用強磁防垢器抑制垢的形成;阻是利用阻垢劑 , 在正常生產(chǎn)過程中 , 定期加少量阻垢劑 , 阻止垢的形成 。 通過除 、 防 、阻相結合 , 延長了電泵井檢泵周期 , 平均檢泵周期由以前的 260天延長至 389天 。 ( 3) 電泵井防腐技術 由于電泵井排量大 , 應用加防腐劑不太適應 。 在應用防腐劑的基礎上 , 開展了陰極保護技術試驗 , 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目前對于井下腐蝕嚴重的 20口井進行了應用 , 效果良好 。 ( 4) 地面配套技術 電泵過壓保護裝置應用 電壓波動是造成電泵井躺井的重要原因 , 為此應用了電泵過電壓保護裝置及新型的 目前已推廣應用 3套 。 、 供液不足井變頻器的推廣應用 供液不足將造成電泵井的檢泵周期縮短 , 為此應用了變頻器自動控制技術 , 在 5 運行周期由原來的 60天延長到目前的 180天 。 、 應用電泵遙控檢測技術 為提高生產(chǎn)時率 , 應用了電泵井遙控檢測技術 , 此技術能24小時對電泵井進行監(jiān)控 , 2000年 5月份進行了試驗 , 目前已應用 100口井 。 、 優(yōu)化電泵高 、 低溫電纜配置 為了延長電泵在高溫下使用壽命 , 對井下電纜進行高 、 低溫組合 , 提高經(jīng)濟效益 。 1999年以來,通過完善配套電泵井采油工藝技術,電泵井躺井井數(shù)減少,檢泵周期不斷延長。躺井數(shù)由 1999年的215井次下降到 2002年 10月的 117井次,檢泵周期由 99年的 365天延長到 2002年 10月的 416天,延長了 51天 。 (二)油層改造工藝技術 1、壓裂工藝技術 近幾年來,為了提高壓裂效果,壓裂工藝技術呈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由籠統(tǒng)壓裂向分層壓裂發(fā)展,特別是卡雙封壓裂技術得到了應用;二是由低砂比、小型壓裂向高加砂比、大型壓裂方向發(fā)展;三是由單井壓裂向區(qū)塊整體壓裂方向發(fā)展。同時隨著壓裂工藝技術的不斷完善,壓裂的整體效果在逐年變好。 1999年度 合壓井數(shù) 投球井數(shù) 卡封井數(shù) 限流井數(shù) 合計1999年 28 20 1 1 502000年 32 43 2 772001年 108 83 7 1982002年10月81 20 31 1 133合計 249 173 41 2 465從上表可以看出,從 99年到 2002年壓裂的 465口井中,合壓井數(shù) 249口,分壓井數(shù) 216口,且分壓井數(shù)在不斷增加。 1999從上表看出,近年來壓裂的支撐劑用量在逐年加大,加砂比在逐步提高,壓裂有效率也在逐年提高。 1999 50 70 49 717 7 123 77 1495 98 284 195 4337 33 133 3362 458 477 454 2477 數(shù) 次數(shù) 對比井支撐劑效率%濮城油田 1999井數(shù)日產(chǎn)液數(shù)日產(chǎn)液數(shù)日產(chǎn)液9 99年 24 1 12000年 37 6 6 92001年 89 8 5 022002 年10 月48 1 4 13 33合計 198 1 96 4 465年度新投井 新井二次措施 老井壓裂合計由于壓裂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壓裂的效果在逐年變好,從上表可以看出,從 1999年到 2002年老井壓裂單井日產(chǎn)油由 加了 2002年油井卡雙封壓裂效果統(tǒng)計 2002年開展了卡雙封壓裂技術的應用,共實施 8口井,前后對比日產(chǎn)油由 井增油 日產(chǎn)液t 日產(chǎn)油t 含水% 日產(chǎn)液t 日產(chǎn)油t 含水% 日產(chǎn)液t 日產(chǎn)油t 含水%三中30 三中3 35 三中7 36三上9 三上12 二下315 8合 計 裂層位 厚度/層數(shù) 壓裂日期壓裂前 壓裂后 壓后 2002年 133井次,其中新井壓裂 48井次;老井壓裂 74井次,有效 67井次,有效率 壓后單井日增油 合含水下降 單井階段累增油 363t。截至目前已累積增油26863t。 2、酸化工藝技術 近年來,濮城油田采用了以下幾種酸化技術: ( 1)降壓增注技術 ( 2)超高壓增注技術 ( 3)層內(nèi)生氣驅(qū)油技術 ( 4)多級酸化技術 1999注水井降壓增注技術從 1999年開始進行試驗并進行推廣 ,到 2002年共實施 172井次,單井日增水量 54累積增加注水量 104在對應油井上有 125口油井見到注水效果,日增油 累積增油 19584t。 油壓1 00 64 16 100 114 1 2313352000年 41 21 130 65 14 130 131 6 3669212001年 48 21 130 49 16 130 102 3 2772602002年 42 20 64 19 120 109 5 105256合計 172 20 60 16 120 114 4 980772時間 井次施工前 施工后 差值累增水量)01020304050601 2 3 4 5 6 7 8 9 度酸化2)0102030405060701 2 3 4 5 6 7 8 9 度2002年 6月 23日進行酸化,配注 150實際注水 120酸化后注水壓力 日注水146日增注水 26注水剖面來看,酸化前只有沙二上 24、 5、 6三個小層吸水,吸水厚度 層,酸化后吸水厚度 層,并且主力吸水層吸水得到控制,吸水差的層得到加強,新增吸水層 層。 2002年在衛(wèi) 42塊、衛(wèi) 79塊開展 5口井超高壓增注技術試驗,措施前平均油壓 平均日注 33措施后平均油壓 平均日注 100累計增注 8943 2002年 6月份在 5口井進行了層內(nèi)生氣驅(qū)油試驗,措施前平均油壓 日注 181措施后平均油壓26日注 260累計增注 15337 2002年開展了 4242424225 實施后注入壓力由 39 4 下降了 日注水量由 33 12 提高了 79 目前注入壓力 39 日注水量 35 有效期 75天。 根據(jù)上述試驗情況及效果,降壓增注技術滿足了濮城油田中低滲油藏酸化的需要,顯示了較好的適應性。超高壓增注技術、層內(nèi)生氣驅(qū)油技術、多級酸化技術對于特低滲油藏酸化存在有效期短,平均有效期 2 濮城油田歷年油井化堵效果表 1998年下半年開始油井堵水工作,到 2002年共實施油井化堵 96井次,成功 89口,工藝成功率 其中有 67井次有增油降水效果,有效率 累積增油 64779t,有效期平均為 375天。 年 份 井次有效井次單井費用(萬元)總費用(萬元)當年增油(t)平均有效期(d)有效期內(nèi)增油(t)1998年 13 9 468 500 167621999年 26 17 0023 444 224662000年 20 16 926 455 174412001年 21 15 240 352 32402002年10月 16 10 870 123 4870合 計 96 67 7527 375 64779( 三 ) 、 油水井化堵工藝技術 化堵井排液情況統(tǒng)計 由于存在高壓層向低壓層倒罐的現(xiàn)象 ,部分井堵水后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排液才能見到效果 , 從表可以看出 , 最長的排液時間達到132天 。 液t 油t 含水% 液t 油t 含水%514 9 16 34 開抽51天見效33 9 8 890 開抽113天見效65 4 8 2 48 開抽132天見效510 0 100 11 4 020 開抽70天見效合計 103 4 092井 號開井日期 見效日期措 施 前 措 施 后 日增油城油田歷年水井分層擠堵效果表 年 份井 次(次)單井費用(萬元)總費用(萬元)見效油井數(shù)(口)平均有效期(天)累計增油(t)1999年 2 25 50 5 444 7 5 455 2 4 298 0 02 30 189 1 4 346 999年開始進行水井分層擠堵 , 共實施 61井次 , 工藝成功率 平均有效期為 346天 。 截止2002年 10月底 , 有 74口油井見到了增油降水效果 ,累計增油 累計降水 36508 1999年開展了水井堵漏的試驗 , 并取得了成功, 到 2002年 10月共堵漏 75口 , 上升了 增加水驅(qū)控制儲量 104 t, 104t。 同時有 103口對應油井見到堵漏效果, 日增油 已累積增油 9573t。 1999 10 571 479 92 1 12 21412000 21 862 12 3684 178 5 11 24122001 26 123 910 213 5 21 35102002 18 512 458 54 7 12 1510合計 75 4068 13 13531 537 88 56 9573年度 井數(shù)措施前 措施后 差值 增加 對應油井數(shù)見效油井井數(shù)年增油 (四)大修工藝技術 目前成熟的大修工藝技術有五種: ( 1) 擠封竄工藝技術 ( 2)淺層取換套工藝技術 ( 3)復雜落物打撈工藝技術 ( 4)懸掛 4 套管工藝技術 ( 5)側鉆工藝技術 20000月油水井大修統(tǒng)計 2000年 86口 , 其中油井 83口 , 水井 103口 , 日增油水平 104 t。 共恢復控制儲量 104t, 恢復可采儲量 127. 65 104 t, 恢 復 水 驅(qū) 動 用 儲 104t。 2000 大修 49 20 29 73 1301 3839 5 392001 大修 57 30 27 79 429 9094 修 80 33 47 169 953 4824 86 83 103 6683 17757 56 別總井數(shù)油井水井效 果 年累增油年累增注104恢復油井日增油( t )水井對應油井日增油( t )油井( t )水井對應油井( t )控制儲量 1040404t 到 2002年 10月底,共有注水井 603口(包括事故井 193口),根據(jù)地質(zhì)要求全油田需要分注井 243口(不包括事故井),實際分注井135口,分注率 在未分注的 108口井中,有 42口井注水壓力屬于高壓注水井(注水壓力大于 30 對于剩下的 66口未分注井將根據(jù)我廠的生產(chǎn)情況將分階段逐步實施。 (五)分層注水 分注率低主要原因是:一是注水井井況不斷惡化,適合分注的井數(shù)少;二是部分沙三段水井和外圍低滲油藏水井注水壓力高,封隔器有效期短,無法測試,加劇了分注工作的難度;三是由于作業(yè)隊伍緊張,施工隊伍少。 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分注率(%)1993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 97年以來與加拿大合作的影響,分注井數(shù)在逐漸減少,到 1999年全油田僅有分注井32口,分注率只有 但從 2000年以來,由于加大了水井的分注力度,使分注井數(shù)不斷增加。 (六)、提高采收率技術 針對濮城油田的實際,近年來在提高采收率方面進行了探索,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技術: ( 1) 區(qū)塊整體調(diào)剖技術 ( 2) 弱凝膠和預交聯(lián)調(diào)驅(qū)技術 ( 3) ”2+3”驅(qū)油技術 ( 4) 氮氣驅(qū)油技術 ( 5) 吞吐技術 1、調(diào)剖技術 1996年與石油大學合作在沙二上 2+3油藏開展區(qū)塊整體調(diào)剖試驗,到 2001年沙二上 2+3共實施整體調(diào)剖 12輪 375井次,注水井經(jīng)過多次調(diào)剖后, 經(jīng)過 12輪次的調(diào)剖 , 沙二上 2+3油藏共有 228口油井見到調(diào)剖效果 ,累計增油 104t。 從 1996年,濮城油田通過應用調(diào)剖技術,滿足了沙二上 2+3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需要,使區(qū)塊的整體效果得到了改善,但隨著調(diào)剖輪次的增加,整體效果在逐漸變差,特別是進入 1999年以后,沙二上 2+3油藏的調(diào)剖效果在明顯變差,顯示了調(diào)剖技術的局限性。 2、弱凝膠和預交聯(lián)調(diào)驅(qū)技術 調(diào)驅(qū)技術在 2000年開展試驗,主要應用了弱凝膠調(diào)驅(qū)和預交聯(lián)調(diào)驅(qū)兩種技術。 ( 1)弱凝膠調(diào)驅(qū) 2000年到 2002年 10月底共實施 38井次 , 其中西區(qū)沙二上 2+3油藏 15井次 , 南區(qū)沙二上 2+3油藏14井次 , 東區(qū)沙二上 2+3油藏 9井次 。 38井次實施后 , 平均注水壓力從 高了 提高了 調(diào)驅(qū)2)01020304050601 2 3 4 5 度調(diào)驅(qū)2)051015202530351 2 3 4 5 度如 2001年 12月進行了調(diào)驅(qū) , 從調(diào)驅(qū)前后剖面對比可知 , 調(diào)驅(qū)前主要吸水層為沙二上 25、 6、 7, 吸水厚度 層 , 調(diào)驅(qū)后沙二上 25、 6小層吸水得到了控制 , 沙二上 25相對吸水由調(diào)驅(qū)前的 降到調(diào)驅(qū)后的 沙二上 26相對吸水由調(diào)驅(qū)前的 降到調(diào)驅(qū)后的 層 , 啟動新層 層 , 吸水剖面得到較好的改善 。 ( 2)、預交聯(lián)調(diào)驅(qū)技術 2001年到 2002年 10月底共實施 29井次, 主要集中在西區(qū)沙二上 2+3實施 , 共 17井次。 實施后注水壓力平均上升 根據(jù) 29口井統(tǒng)計 , . 4 提高了 3、 “ 2+3” 驅(qū)油技術 該技術 2000年現(xiàn)場試驗 3口井,其中沙一下層系1口( 1沙二上 2+3層系 2口( 22 105002400027000見到驅(qū)油效果。 該技術在濮城油田的適應性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但卻是濮城油田今后努力的方向,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進一步完善這項技術。 4、氮氣驅(qū)油技術 2000年在 42 最高注入壓力 55常注入壓力 50積注入液氮 867注入 475 方案設計注入液氮 1568際注入 867因資金最后不足 , 未完成方案設計注入量 。 5、吞吐技術 ( 1)表面活性劑吞吐 為探索沙一下和沙二上 1油藏提高采收率,開展了吞吐試驗, 2000年 0口井。 其中有效井 2口,累積增油 2120噸。該技術在試驗初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后來由于選井、配方等多方面的原因,在 2001年進行的試驗井中沒有取得效果,吞吐技術在濮城油田的適應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 2)微生物吞吐 2000年以來共實施 11口,有效 5口,日增油 9t, 平均單井日增油 目前累增油130t, 平均有效期 25天。 ( 3) 2001年 口,施工后關井擴散 20天下泵生產(chǎn),日增油 水下降12%,累計增油 120t, 有效期 132天。 ( 4)阿波羅解堵 2002年在 92工前日產(chǎn)液 日產(chǎn)油 開井后初期日產(chǎn)液 日產(chǎn)油 8.2 t, 含水 日增油 累積增油 260t。 濮城油田目前存在 的主要技術難題 第三部分 近年來 , 濮城油田通過大力開展技術攻關 , 積極引進新工藝 、 新技術 , 以調(diào)整注采結構 、 完善井網(wǎng) 、 提高采收率為中心 , 切實推進采油工藝技術的進步與創(chuàng)新 , 使濮城油田采油工藝技術得到了進步與發(fā)展 , 采油工藝技術整體水平基本滿足了濮城油田的需要, 其適應濮城油田的主要技術有: ( 1)機采配套技術基本完善,可以滿足濮城油田提液深抽的技術需求; ( 2)油水井化堵工藝技術滿足了濮城油田分層堵水的需求,為二、三類油層的挖潛提供了技術支撐; ( 3)壓裂技術能夠滿足濮城油田油層改造的需求,壓裂技術要逐步向卡雙封、高砂比、低污染方向發(fā)展; ( 4)酸化技術對中滲油藏是適應的,基本滿足了 25 ( 5)大修工藝技術在復雜落物打撈、側鉆、下 4 套管、淺層取換套技術基本成熟,滿足了大部分事故井修復的需要; ( 6)分注工藝滿足了中低壓油藏分層注水的需要;為動用二、三類油層提供了技術手段; ( 7)調(diào)剖工藝技術已經(jīng)成熟,調(diào)驅(qū)技術在沙二上 2+3油藏的應用見到了較好的效果,為沙二上 2+3油藏的穩(wěn)產(chǎn)提供了技術保障。 隨著濮城油田已整體進入高含水開發(fā)后期,一 些工藝技術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攻關,以適應濮城油田剩余油挖潛和提高采收率的需求。目前濮城油田采油工藝技術存在的主要難題是: 1、 特低滲油藏注水技術 特低滲油藏主要指文衛(wèi)濮結合部油藏,這些油藏的特點是油藏埋藏深,物性差,滲透率低,超高壓注水(大于 40注水困難。這部分油藏地質(zhì)儲量 3216萬噸,這類油藏是濮城油田下步原油產(chǎn)量新的接替點,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注水工藝不配套,高壓注水難,因此必須解決好相應的注水配套技術,通過注水提高地層能量,提高水驅(qū)控制程度和水驅(qū)動用程度。 2、 抗高溫高鹽驅(qū)油技術 濮城油田由于地層溫度高 , 地層水礦化度高 , 現(xiàn)使用的聚合物存在易降解 , 有效期短 。 耐高溫 、 高鹽的聚合物尚未試驗 , 近年來雖然開展了一些提高采收率技術探索 , 尚未找到適應濮城油田進一步提高采收率的主導技術 。 3、 套損井修復技術 目前急待攻關的套損井修復技術主要有三種: 1) 套管錯斷修復技術; 2) 套變井擴徑修復技術; 3) 套漏井襯管補貼技術 。 三項技術中套管錯斷目前還沒有修復技術, 后兩種技術都尚不完善 。 套管補貼技術目前還存在貼不住或貼后通徑變小的難題;擴徑技術存在擴不開或擴開后短時間復原的難題 。 4、高精度找水技術 找水技術是堵水成功的關鍵 , 目前堵層技術已經(jīng)成熟 , 而找水技術相對滯后 , 雖然應用了多種找水技術 , 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找水技術存在找水成功率低 , 不能滿足油田找水的需求 , 急需開展這方面的技術攻關和技術引進 , 使找水技術取得突破 。 5、高壓分注和測試技術 目前濮城油田高壓分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井下封隔器有效期短 , 不能滿足高壓 、 高溫分層注水的需要 。 解決好高壓分注井井下工具配套是搞好低滲油藏高壓分層注水的關鍵 , 因此必須對高壓分注及配套井下工具進行研究和攻關 。 同時高壓測試技術目前還不具備 , 無法進行高壓測試 。 因此建議分公司給予幫助盡快解決 , 使這些技術盡快取得完善和配套 , 以適應高壓分層注水的需要 。 下步采油工藝發(fā)展 思路、潛力及對策 第四部分 采油工藝發(fā)展思路 堅持“儲量、產(chǎn)量、效益”三統(tǒng)一原則,緊緊圍繞提高采收率這一主題,以科技攻關年為契機,強化采油工程與油藏工程的緊密結合,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逐步完善適合濮城油田分類油藏剩余油挖潛工藝技術,為改善油田開發(fā)狀況提供技術支撐。 1、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潛提高采收率技術 特高含水油藏主要包括沙一和沙二上 1,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油藏處于二次采油末期,大部分油水井已報廢,水井停注,油井產(chǎn)能低,主力層嚴重水淹,層間隔層小 ,分層開發(fā)難度大 ,剩余可采儲量少。 對于沙一油藏,兩個主力小層 12、 13存在非均質(zhì)差異,層間還有一定潛力。沙二上 1油藏剩余油飽和度較高,仍有一定的挖潛潛力。根據(jù)存在的潛力,在進行剩余油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兩項先導試驗。 分 類 油 藏 潛 力 與 對 策 ( 1)全封再射技術。根據(jù) 井試油情況,在取得認識的基礎上,對動用差的沙一下 12小層采取單采,利用該油藏已報廢的油水井,選擇有利井點開展全封再射技術,挖潛沙一下 12小層的潛力; ( 2)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礎上,依靠老井恢復,在沙一下 13小層選擇 2驗成功后,逐步在沙一下和沙二上 1油藏擴大推廣,以充分挖潛油藏的潛力。 2、以調(diào)驅(qū)為手段,進一步提高沙二上 2+3油藏采收率 沙二上 2+3是典型的厚油層塊狀油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層內(nèi)非均質(zhì)性嚴重,采收率低,與開發(fā)階段不相適應。 其潛力是層間物性差異大、層內(nèi)夾層多,層內(nèi)、層間還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根據(jù)這一現(xiàn)狀,在目前注采井網(wǎng)完善的情況下,進行整體調(diào)驅(qū),并實施調(diào)剖與調(diào)驅(qū)相結合,提高驅(qū)油效率;同時在今年預交聯(lián)和弱凝膠調(diào)驅(qū)的基礎上,加大復合調(diào)驅(qū)的實施規(guī)模,并抓好以下幾個先導試驗: ( 1)耐溫耐鹽疏水締合聚合物驅(qū)油先導試驗; ( 2)球型顆粒微觀流向改變劑調(diào)驅(qū)先導試驗; ( 3)合成聚合物驅(qū)油先導試驗。 3、依靠分層技術實現(xiàn)層間轉(zhuǎn)換,改善油藏開發(fā)效果 沙二下和文 51塊存在問題是油層多,井段長,含油小層多,主力層分散,層間矛盾突出,各小層動用差異大。 針對二三類油層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升在線教學效果教育心理學的實踐應用
- 學習心理與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fā)
- 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互補性研究
- 抖音商戶業(yè)務資料上傳審核管理制度
- 公眾參與視角下2025年環(huán)境影響評價機制的跨區(qū)域比較研究
-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端慕y(tǒng)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師范學院《就業(yè)指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中外民族音樂(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專科學?!锻鈬膶W(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區(qū)-七級上期期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生產(chǎn)與運作管理試題及答案
- 入職預支薪資協(xié)議書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
- 職業(yè)技術學院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2025臺州市椒江區(qū)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中學生零食消費情況調(diào)查與分析
- 國開本科《管理英語4》機考總題庫及答案
- 軟裝行業(yè)競品分析報告
- 公司收購公司協(xié)議書
- 基于移動端的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
- T∕CACM 024-2017 中醫(yī)臨床實踐指南 穴位埋線減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