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理學論文_第1頁
人體生理學論文_第2頁
人體生理學論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東理工大學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人體生理學課程論文 2014年5月班級 環(huán)境132班 學號 10132205 姓名 蔣曉東 開課學院 生物工程學院 任課老師 辛秀娟 成績 論文題目:癌癥知多少?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盡管在醫(yī)學學條件也產生了良好的變化,但是始終有一些人類疾如難題一般擺在人類面前。就如癌癥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就如惡魔一般侵蝕著人類的生命,但人類也從未停止對癌癥的探索。在我國,近20年來,癌癥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是肺癌,且上升幅度非常顯著。肺癌死亡率上升速度為鄉(xiāng)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呈增長趨勢的癌癥還有肝癌、胃癌和白血病。城鄉(xiāng)合計,癌癥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子宮頸癌,城市下降78.4%,鄉(xiāng)村下降63.71%。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的癌癥還有鼻咽癌、食管癌等。我國男女性合計,上消化道的癌癥(胃和食管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比較高,女性則子宮癌比較高。癌癥死亡率的分布和趨勢,既反映論了我國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的變化和人群中遺傳背景的差別,也反映出我國不同地區(qū)、人群、時期中的醫(yī)療服務和技術水平的差別。從全國看,癌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會繼續(xù)增加,其主要原因是:1.人口進一步老齡化。2. 吸煙率持高不下。3.環(huán)境污染和室內污染。4.飲食譜改變,吃蔬菜瓜果、粗糧少了吃入了過多的脂肪。5.糧食等食品受霉菌污染。6 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流行。7.診斷癌癥的技術比以前提高。然而癌癥已是可防可治了!據衛(wèi)生部2006年發(fā)布的中國慢性病報告顯示,80%以上的癌癥與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有關,早起癌癥可以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當今,癌癥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60%,但遺憾的是,人們對癌癥的認識還不足,在很多人眼中,癌癥等同與死亡。對此,中國抗癌協(xié)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徐光煒教授指出“一度被人視為絕癥的癌癥,目前已成為可被控制的慢性病,醫(yī)學界已經研制出不少治療癌癥的新藥,如靶向治療藥物,以及新的治療方案。目前,癌癥不但可防,而且可治?!笨嘴`芝副局長也表示,只要高度重視,措施得當,癌癥對人們健康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減輕的。下面就來討論一下一項國外人員對于癌癥的研究。正如人身體和心靈能夠對諸如毒品、咖啡因和酒之類的物質上癮,人類的癌癥也能夠對某些確保它們繼續(xù)生長和占領主導地位的基因上癮。美國貝勒醫(y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和哈佛醫(yī)學院開發(fā)出利用癌癥對癌基因成癮的方法殺死它們同時又不傷害正常組織。2011年12月8日,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線發(fā)表科學期刊上。很多癌癥是由于癌基因的過表達所導致的。這些癌基因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們促進細胞保持永生和不受限制地生長。另一方面,這些癌基因的表達附帶也產生抗生長的細胞應激反應,這就與癌細胞必須破壞生長限制以便生存發(fā)生沖突。一個經典的產生微妙平衡的癌基因例子就是c-myc。在病人身上,c-myc的過度激活與大多數高度惡性癌癥類型相關聯,20-40%的癌癥擁有激活的myc基因。美國貝勒醫(yī)學院分子和人類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副教授Thomas Westbrook教授,也是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3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攻擊癌基因myc。但是,我們生產的藥物對它沒有影響。如今,我們不得不利用癌基因給癌細胞施加的應激反應,并決定是否我們能夠加速提高這些應激反應以便殺死腫瘤?!盬estbrook說,“癌細胞在有絲分裂時經歷大量應激反應”。常規(guī)的化療就是利用這一點,但是藥物能夠殺死分裂中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專家們認為癌細胞內存在特別的機制允許它在生長和有絲分裂時處理這些應激反應。Westbrook說,“我們要問的基本問題就是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中的應激反應是如何不同的。我們想利用那種想法來觀察如果我們能夠加劇這種應激反應會發(fā)生什么情況。”為了鑒定涉及處理這種應激反應的基因,Westbrook和他的同事哈佛醫(yī)學院Stephen Elledge博士利用一種特殊的RNA干涉篩選方來破壞在基因組中每個基因的功能,然后鑒定允許癌細胞忍受癌基因myc產生的應激反應所必需的基因。他們發(fā)現的核心生物化學過程之一就是蘇素化(SUMOylation),一個三步驟過程。Westbrook、Elledge和他們的同事們證實在這個過程的第一步,蘇素激活酶(SUMO-activating enzyme, SAE1/2)是myc導致的癌癥完成細胞分裂所必需的。因此,抑制SAE可能是治療myc導致的癌癥的一個策略。為了測試是否如此,他們在一種myc導致的小鼠乳腺癌類型中關閉SAE。Westbrook說,“這些腫瘤停止生長,而且它們大多數消失掉”。如今大多數小鼠仍然活著而且保持健康。如果他們不關閉這種酶的表達,腫瘤繼續(xù)生長而且最終會殺死這些動物。Westbrook說,“如果在非myc導致的乳腺癌中抑制這種酶,則沒有任何效果。如果在很多正常細胞類型中抑制這種酶,也是沒有任何效果?!边@就意味著關閉SAE2會在癌細胞而不是正常細胞中加劇myc產生的應激反應,因而也是一種殺死癌癥同時又沒有傳統(tǒng)化療帶來的很多副作用的好方法。這些發(fā)現對于一種高度惡性的乳腺癌即三陰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特別有意義。這種癌癥經常是由myc導致的,而且當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Westbrook說,“這可能提供一個靶標”。治療價值在于靶向SAE的藥物將導致癌細胞不再忍受myc,但同時又不傷害正常細胞。此外,很多其他種類的癌癥也是由myc導致的,他期待在這些腫瘤中抑制這種酶可能也有同樣的效應。對于癌癥的研究。而另一項報道則令人有些匪夷所思,注射大量麻疹變異病毒可治療癌癥你信嗎?法國巴黎人報5月15日報道稱,據美國相關研究人員消息,一名49歲的骨髓癌女患者在注射大量麻疹變異病毒后痊愈,此為醫(yī)學史上首例。研究人員還指出,雖然采用該治療方法未能使第二名女患者痊愈,但同樣遏制了她的病情。報道稱,兩位女患者分別接受了單位劑量的疫苗注射,每位患者所注射的劑量在通常情況下可為1000萬人進行注射。該疫苗含有針對癌細胞的麻疹基因變異病毒。據悉,接受注射后,兩名患者體內的癌細胞數量明顯減少,其中一人的病情已完全好轉,6個月來未發(fā)現癌細胞蹤跡。據報道,研究結果發(fā)表在美國梅約醫(yī)學期刊。美國明尼蘇達州馬約診所的血液病科醫(yī)生,抗癌病毒療法的主要合作推行人斯蒂芬?拉塞爾(Stephen Russell)表示,該首例臨床研究表明,病毒療法對已發(fā)生病灶轉移的癌癥具有可行性。報道指出,利用變異病原對抗癌細胞的病毒抗癌療法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并已成功利用多種病毒治愈數千種疾病,其中包括皰疹和傷風。據悉,對于涉及注射單位劑量病毒并對癌癥已擴散的患者起到完全緩解作用,此次尚屬首例有記載的病例。對于這篇報道,其治療方法則顯得有些極端了,讓我覺得有點兒類似于中國古代醫(yī)學一中治療法以毒攻毒。在中醫(yī)的角度上,以毒攻毒的方法似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中醫(yī)畢竟只是一種較為宏觀的醫(yī)學,我覺得還應該從生物學的微觀角度加以詳細證明方可應用。病毒可能贏個體而反應有異,這需要后期的臨床試驗來統(tǒng)計。英國的這篇報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這也許是一個方向,我們可以為之而努力!也許就能為人類的未來多一份保障!目前,癌癥治療已逐漸進入綜合治療時代,單一的治療方法已經被摒棄。據李月敏介紹,綜合治療是根據癌癥的類型、性質、病期和發(fā)展趨勢,合理、有計劃地將幾種治療手段聯合應用的治療策略。其目的是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改進患者的生活質量。要實施綜合治療,就要充分評估擬采用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