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科學之旅 序號: 01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知道物理學研究的內容; 2、認識到物理學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門自然學科; 3、知道學習物理的一般方法。 導學方法:實驗觀察法、聯想討論法 課 時: 1 課時 導學過程 課前導學 一、 學生閱讀課文并完成以下內容。 1、物理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它研究 等物理現象。 2、結合日常生活,舉例說明物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 3、學習物理的方法有: 課堂導學 1、演示 1-1,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后會 ,以上現象屬于 現象; 2、演示 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 ,以上現象屬于 現象; 3、演示 1-3,用放大鏡看物體,總是放大的嗎? ,以上現象屬于 現象; 4、演示 1-4,乒乓球會下落嗎? ,以上現象屬于 現象; 5、用塑料筆在頭發(fā)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觀察塑料筆能否吸引小紙屑? ,以上現象屬于 現象。 6、物理學是一門以 為基礎的科學,實驗觀察,必須是有目的的,讓我們帶著“目的”進行以下觀察: (1)圖 1-7中,要想省力,后軸齒輪應換用較大的還是較小的? (2)圖 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氣”向下飄還是向上飄? ,這與吹肥皂泡發(fā)生的 現象類似嗎? (3)圖 1-9中,觀察杯中雞蛋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4)圖 1-10中,氣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 你見到過與此類似的現象嗎?試舉一例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課外作業(yè) 1、 試用質量不同的小物體 (如小石子)、長度不同的細線、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實驗方法驗證單擺的等時性原理。 2、 預習聲現象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 。 課后反思 課題: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序號: 02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 2、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qū)別。 導學方法 :討論、實踐法。 課 時: 1課時 導學過程 : 一、課前導學 1、長度的單位、測量工具、測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 _。 2、時間的單位、測量工具: _。 二、課堂導學 1、長度的測量 ( 1)長度單位: _。 ( 2)測量工具: _。 ( 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觀察 使用時注意 ( 4)測量長度的方法 一般方向: _ 特殊方法: _ 2、時間的測量 ( 1)時間單位: _( 2)測量工具: _ 秒表的使用方法: _ 3、誤差: ( 1)定義: _ ( 2)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_ ( 3)減小誤差的方法: _ 三、學生練習 1、四位同學分別用同一把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測量數據中基本符合事實的是 ( ) A、一張試卷紙的厚度約為 0.6mm B、課桌的高度約為 0.8cm C、中學生的身高約為 1.65m D、文具盒的寬度約為 35cm 3、如圖所示,物體 A 的長度為 _cm。 4、如圖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圖,請觀察后回答: ( 1)“秒表”的量程是 _; ( 2)“秒表”的分度值是 _; ( 3)圖中“秒表”的示數是 _。 6、如果我們用被拉長的皮卷尺去測量某一物體,測量結果會( ) A、偏大 B、偏小 C、無影響 D、都可能 8、第 46 屆世乒賽已于 5 月 6 日在日本大阪閉幕,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壇上首次高水平較量,這里所說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徑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9、一位同學想要測物理書一面紙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驟: A、量出 100頁的厚度 L B、選用三角板,檢查零刻度線是否完整 C、計算每張紙的厚度 D=L/100 D、取物理書讀出 100頁壓緊 請將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驟排列: _。 2、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 速度”的實驗中, 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圓圈是小車到達 A、 B、 C 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 分:秒”) (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 _進行測量的。 ( 2)實驗中為了方便 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_。 ( 3)請根據圖表中所給信息回答: _ _ _ _ _ c mABS , _ _ _ _ _ _ _ _ _ sBCt,/s_ _ _ _ _ _ _ _ _ mACv 。 (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 A點后才開始計時,會使所測 AC段的平均速度ACv偏 _(填“大”或“小”)。 2、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物理實驗時,發(fā)現小球每擺一個來回的時間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明想到這 樣一個問題: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稱周期 T)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猜想 1:可能跟小球擺動的幅度有關; 猜想 2:可能跟小球的質量有關; 猜想 3:可能跟繩子的長度有關。 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小明用秒表測出了不同條件下,小球來回擺動多次所用的時間,算出平均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請回答: ( 1)小明采用測量小球來回擺動多次的時間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測量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來確定周期 T,目的是為了 _。 ( 2)為了驗證猜想 2是否正確,小明同學已準備了:秒 表、刻度尺,還缺少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儀器,它的名稱是 _。 ( 3)大量的實驗表明,同一個地點小球擺動一次的周期 T只跟繩子的長度有關,且繩子越長,周期 T 越大。擺鐘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發(fā)現家里的擺鐘變慢了,要把它調準,小明應將擺鐘的擺長 _(填“調長”或“調短”)。 課后反思 : 課題: 運動的描述 序號: 03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 導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課 時: 1課時 導學過程 : 一、 課前導學 1、什么是機械運動: _。 2、什么是參照物: _。 3、如何選取參照物: _。 二、 課堂導學 1、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飛機、船只、太陽、房屋、樹木: 運動的有 _;靜止的有 _。 2、再觀察教材圖 12.1-1,討論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_。 3、學生舉出一些運動的例子 _。歸納:( 1)機械運動: _;運動是宇宙中的 _現象。 4、討論:既然運動具有普遍性,為什么說房屋、橋梁是靜止的,河水、船只是運動的? 歸納:( 2)參照物 _。 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 _、 _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也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具有 _,處于相對靜止的物體它們的 _、_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靜止物體 _。 由上面的內容歸納:( 3)如何選擇參照物: _ _。 三、課堂練習: 1、請你根據下面的描述,判斷下面標點的物體分別是以什么作為參照物,并把它寫在后面的橫線上: ( 1)夜晚,小明抬頭仰望天空,發(fā)現月亮在云中穿行 _。 ( 2)小玲乘飛行旅行,在飛機降落時,看到地面正向她撲來 _。 ( 3)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天門山的詩中寫道:“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優(yōu)美的詩句中,分別是以什么作為參照物呢? _。 ( 4)小華看著窗外路邊的白楊樹,它們正急速地向后退去 _。 ( 5)清晨,太陽從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_。 2、某同學坐在行駛的列車內,若論他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 A、鐵軌 B、在車內行走的乘務員 C、車窗 D、路邊的樹 3、下列關于運動和靜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地球同步衛(wèi)星圍繞地球飛行時,以地面為參照物,衛(wèi)星是運動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時,以云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C、飛機在空中加油時,以 地面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為參照物,小船是靜止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根據歌詞中描述的情況,先后選取的參照物是( ) A、竹排、青山 B、青山、江水 C、青山、竹排 D、江水、青山 5、在人民公園的湖面上,小剛同學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觀光,若說他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6、小明騎自行車在長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駛,感覺無風,但堤上柳樹的枝葉卻在隨風飄動,此時的風向是( )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沙對岸 D、從對岸吹過來 7、蹦極是一種極富挑戰(zhàn)的活動,蹦極者在上升過程中,看到地面越來越遠,所選的參照物是( ) 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個蹦跳者 D、跳臺 8、孝感謝火車站并列停著兩列客車,突然,坐在甲車上的小穎看到乙車正在后退,則下列判斷中一定錯誤的是( ) A、甲乙兩車都靜止原位置不動 B、甲車靜止不動,乙車正在后退 C、甲車正在前進,乙車靜止不動 D、甲車正在前進,乙車正在后退 9、觀光電梯從 1 樓上升到 6樓的過程中( ) A、相對于電梯來說,乘額是運動的 B、相對乘客來說,樓房的窗口是向上運動的 C、以乘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D、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的窗口是靜止的 10、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一句應理解為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 A、水 B、橋 C、人 D、地面 課后反思 : 課題: 運動的快慢 序號: 04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能用速度 描述物體的運動。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導學方法 :觀察比較法,練習法。 課 時: 1課時 導學過程 : 一、課前導學 1、速度及其物理意義: _。 2、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特點及圖像: _。 3、變速運動及平均速度: _。 二、課堂導學 生活中我們常說“跑比走快,乘坐火車比汽車快,坐飛機比坐火車快”,這表明了一個客觀事實,物體運動有快有慢,討論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賽跑 歸納:( 1): _ ( 2): _ 如果兩個物體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同,通過什么方法比較他 們運動的快慢? 歸納:( 3): _ 1、速度:( 1)定義: _ ( 2)物理意義: _ ( 3)公式: _ ( 4)單位: m/s, km/h, 1m/s=_km/h, 1km/h=_m/s。 練習: 108km/h=_m/s, 10m/s=_km/h。 2、運動形式 ( 1)勻速直線運動: 概念: _ 特點: _ 圖象: _ ( 2)變速運動及平均速度: 變速運動概念: _ 平均速度公式: _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三、課堂練習 1、如圖是利用每秒閃光 10 次的照相裝置分別拍攝到的四個小球的頻閃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 2、為了趕去坐火車,大人牽著小孩一起快走了 30m,其中大人共走了 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則走得較快的是( ) A、大人 B、小孩 C、一樣快 D、無法確定 3、物體做勻速運動時,路程與時 間的關系為 vts ,在圖中是甲、乙兩 物體的路程 s 和時間 t 的關系的圖象, 由圖象可知物體的速度大小關系是( ) A、乙甲 vv B、乙甲 vv C、乙甲 vv D、無法判斷 4、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 ts 圖象 如圖所示,經過 6s,兩車的位置關系是( ) A、甲在乙前面 0.6m處 B、甲在乙前面 1.2m處 C、乙在甲前面 0.6m處 D、乙在甲前面 1.2m處 5、 長 50m的隊伍,勻速通過一座長 100m的大橋需 1.25min,則隊伍過橋的速度為 ( ) A、 1.33m/s B、 7.2km/h C、 2.5m/s D、 4.8km/h 6、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10s 內通過路程為 200m,那么,它在第 1s 內通過_m,第 2s內通過 _m,前 5s內通過 _m。 3、體育課上,同學們用刻度尺和秒表測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學分別測出李軍跑步經過 10m、20m、 30m、 40m處的時刻,并記錄在下表: 路程 /m 0 10 20 30 40 時間 /s 0 3.2 5.3 6.8 9.2 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李軍跑步的平均速度(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 1)從起點到 10m處的平均速度為 _m/s。 ( 2)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_m/s。 ( 3)分析表中數據和你計算所得的數據,可以發(fā)現李軍跑步有什么規(guī)律 _ 7、小明家距學校 600m遠,某天他上學時,以 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為了不遲到,他改以 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學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8、小明從家到學校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 1m/s,后一半時間平均速度為 1.5m/s,求他的全程平均速度。 9、一列火車以 36km/h 的速度,用了 3min穿過長度為 1600m的一座大橋,求這列火車的長度是多少? 課后反思 : 課題:測量平均速度 序號: 05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 學會使用秒表 、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會求平均速度 . 2. 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 3. 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tài)度,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數據的作風 . 導學方法 :觀察實驗法 課 時: 1課時 導學過程 : 一、課前導學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 運動過程中的運動快慢 2. 在“龜兔賽跑”這個故事中,說烏龜勝了兔子,是指烏龜的 ( )速度快;而在它們比賽開始時,又說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 _速度快。 3.聲音的速度是 340m/s,人喊話后 0.2s 能聽到回音,人離山多遠? 4.物體做變速運動,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 240m/min 的速度運動了 5min 求 ;前 10min 的平均速度 ;(2)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 二、 課堂導學 1. 實驗原理; 2.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 3.測量路程需要什么儀器?測量時間需要什么儀器? 4 分析自己跑步(競走、行走)的三個階段的平均速度特點,比較哪一段最大?為什么? 5 為測量運動員短跑時的平均速度 .在室外測出 40m 的路程 ,每隔 10m 作一 記號 .選出 4 位記時員分別站在 10m、 20m、 30m、 40m 處 ;讓該運動員跑完 40m 路程即告實驗完畢。 (1) 實驗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 _ 和_; (2)實驗原理是 _; (3)設計出實驗記錄表格。 s 金屬片 圖 7 三課堂練習 1小明在利用圖 7 進行“測平均速度”實驗時,他記錄的實驗表格如下,請根據這些數據把表格填完整。 實驗次數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 1 S1=75 cm t1=2.6s V1=28.85 cm/s 2 S2=75 cm t2=2.5s V2=_ cm/s 3 S3=75 cm t3=2.4s V3=_ cm/s v=_ cm/s 2.( 3 分) 小明同學想利用圖 8 中的器材探究: 改變斜面的坡度,小車沿斜面由頂端運動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發(fā)生變化? 猜想: ( 1)你的猜想是: _。 ( 2)請利用圖 7 中所給器材來驗證你的猜想,具體實驗步驟是: 3 如圖 9 所示,一列長為 120 m 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 3000 m 長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 是 100 s,求火車過橋時的速度是多少? 4 在火車站,通??煽吹搅熊囘\行時刻表。 T13列車由北京開往上海, T14列車由上海開往北京,這兩次列車每天各發(fā)一列車。自北京到上海鐵路線長 1462 km,請根據下表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 北京與上海之間往返的 T13、 T14列車運行時刻表如下: 北京 天津西 濟南 上海 T13 到站時間 16:11 20:11 8:04 發(fā)車時間 14:40 16:16 20:23 T14 到站時間 9:03 7:23 3:14 發(fā)車時間 7:28 3:26 15:45 (1)T13、 T14列車運行時間是否相同?這兩次車全程運行時間差是多少? 圖 8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圖 9 (2)計算列車由北京駛往上海全程行駛(不包括列車在中途站停車的時間)的平均速度多大?(用 km/min做單位) ( 3)根據列車運行時刻表估算, T13與 T14 列車相遇地點距北京大約多遠(鐵路線長)?大約什么時間相遇? 5.小高參加學校田徑隊進行短跑訓練,王老師為了幫他進一步提高成績,對他的百米成績進行了分析測試 .在每隔 20m 處安排了一個計時員,各計時員在發(fā)令員鳴槍時起動秒表,跑經指定位置時 按停秒表,他們的讀數分別是 2.9s、 5.5s、 7.9、 10.7s、 12.8s.通過這些數據可知道: ( 1)小高跑 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 ( 2)小高在第 個 20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 ( 3)小高在哪幾個階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為了提高成績,你對他有什么建議? 課后反思 : 課題: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序號: 06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知道聲音產生與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以聲波進行傳播,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 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歸納法 課 時: 1 課時 導學過程 課前導學 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 , 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2、 演奏小提琴時,琴弦在 ,打鼓時, 在振動;敲擊瓷碗邊緣后聽到的聲音是由 振動發(fā)出的;吹笛子時,笛子發(fā)聲是由 發(fā)出的。 3、聲音靠 傳播,聲音以 的形式傳播,聲速大小與 有關, 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 4、 不能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速度大小規(guī)律是 課堂導學 1、設計多個實驗方案,探究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 (1)實驗器材: (2)研究方法: (3)實驗過程: 2、如 P14圖 1-4所示,用實驗驗證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真空不能傳聲 ),你還有其它的實驗方案嗎? 3、設計實驗方案:分別探究固體、液體和空氣可以傳聲。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課堂練習 1、如圖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會看到泡沫小球 ,如將上述裝置帶到月球上做實驗,則會看到小球 ,這說明 。 2、若兩次聲音到達人耳的時間間隔不少于 0.1秒,人耳就能把兩次聲音區(qū)分開。 ( 1)要能區(qū)分自己的拍手聲和高墻反射回來的回聲,你至少要離高墻多遠? ( 2)甲在長鐵管的左端敲擊一下,乙在鐵管右端感覺到二次聲音,則鐵管至少多長? 3、一列火車以 72km/h 的速度駛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 720m時,火車鳴笛,司機鳴笛后經過多少時間聽到回聲? 課后練習 1、利用聲學知識測定海洋的深度 (或測量閃電處離地面的高度 ),需要先知道哪些數據,需要測出那個物理量,試畫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 2、小明走近魚缸拍手,金魚備嚇跑,小麗耳朵貼在桌面上,輕敲桌面遠端,小麗聽見敲擊聲。魚兒究竟是被拍手聲還是拍手動作嚇跑的?敲擊聲是通過空氣還是桌面?zhèn)魅肴硕??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實驗改進意見,解答上述問題。 3、利用火車車輪與鐵軌接頭處撞擊發(fā)出的聲音可以粗測火車運行的平均速度,說出你的測量方案和需要的器材。 課后反思 課題:聲音的特性 序號: 07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了解聲音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2、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應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對比歸納法 課 時: 1 課時 導學過程 課前導學 1、 叫音調,頻率表示 , 叫頻率; 2、人的發(fā)生頻率范圍是 ,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 , 叫超聲波, 叫次聲波。 3、 叫響度, 叫振幅,響度與 和 有關。 4、樂音的特性包括 、 、 ,不同物體即使發(fā)出音調和響度相同的聲音,仍能夠分辨,表明 。 課堂導 學 1、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實驗方法 ) (1)按課文 P19圖 3-1方案進行; (2)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改變滑動速度 (3)實驗結論: 2、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實驗方法 ) (1)按課文 P21圖 3-4方案進行; (2)將鋼尺的一端按壓在桌沿上,在另一端 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幅,聽其響度; (3)實驗結論: 3、知識延伸 管樂器考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空氣柱的長短決定音調的高低;弦樂器通過弦的振動發(fā)聲,音調的高低決定于弦的材料、長短、粗細和松緊程度等因素,試設計不同實驗對以上問題進行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課堂練習 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與“低”是指 ,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 ,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中的“高”與“低”是指 ,男中音放聲高歌,女高音小聲伴唱, 的響度大, 音調高。 2、醫(yī)生聽病人心臟跳動的聲音時,要利用聽診器來減少聲音的 ,使聲音的 增大些。 3、一種聲音從水中傳入空氣時,一定不變的特性是 ; 4、新買的瓷碗常要敲一下,判斷是否破損,這是因為 ,使用“聲控門鎖”時。須先輸入自己的聲音程序,才能 使用,是應用了聲音特性中的 。 課后練習 1、小明將甲、乙兩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兩種波形,從波形上可以看出甲的音調 乙的音調,甲的響度 乙的響度。 2、如圖三支相同的試管內裝有質量不同的水,用嘴貼著管口吹氣,發(fā)出聲音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用棒輕敲擊試管底部,則發(fā)出的聲音由高到低的順序是 3、很多同學身邊都有一把鋼尺,它的作用大著呢,既可以用 來畫圖,還是很好的實驗器材,能否利用它設計幾個有關聲現象的小實驗? 課后反思 課題:聲的利用 序號: 08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知道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2、辨別實際事例屬于哪方面的應用。 3、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導學方法:實驗觀察法、討論法 課 時: 1 課時 導學過程 課前導學 1、聽到雷聲就知道馬上要下雨利用了聲音傳遞 ,鐵路工人敲擊鐵軌可知道是否有松動的螺栓是利用了聲音傳遞 2、蝙蝠飛行時發(fā)出 ,這些 碰到墻壁或昆蟲時回 ,根據回聲到來的 和 ,蝙蝠第一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種方法叫做 ,科學家根據這個原理發(fā)明了 。 3、 B 超向病人體內發(fā)射 ,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 ,超聲探傷對人體 傷害。 4、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時,超聲波穿過液體并引起激烈的 , 把物體上的污垢敲擊下來而不會損壞被洗的物 體,使用超聲波是因為它產生的振動比可聞波更加 ;外科醫(yī)生利用 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課堂導學 提問:深海底的深度怎樣測出? 測量方法: 1、通過這說明聲音是可以傳遞 的 如: (1)醫(yī)生通過聽診器來了解病人的病情,利用了聲音 ; (2)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 1.2s聽到回聲,則小明距 離高山 m遠?(當時氣溫是 15) 2、演示課本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驗,學生自主學習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際應用。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課堂練習 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根據敲打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來鑒別物體的質量,以下做法用以達到這一目的的是 ( ) A. 鐵匠用小錘敲打燒紅的毛坯; B. 瓜農用手拍打西瓜; C. 顧客用手輕輕敲打瓷器; D. 瓦匠用瓦刀敲打紅磚; 2、海豚有完善的聲納系統(tǒng),它們能在黑暗的海水中準確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開敵害,遠遠優(yōu)于現代的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 (1)它利用了 自身發(fā)出的 ( ) A.沖擊波 B.水波 C.次聲波 D.超聲波 (2) 海豚的聲納系統(tǒng)遠遠優(yōu)于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你認為這在于海豚發(fā)出的波比無線電波 ( ) A.速度快 B.抗干擾能力強 C.發(fā)出的能量大,傳播的遠 D.在水中傳播的能量損失小,傳播的遠 3、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國汶川發(fā)生了 8.0 級的大地震,給人民群眾造成了重大損失,因為地震產生的聲波屬于 (填次聲波或超聲波 ),所以地震前人們并沒有感覺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物體使其 產生聲音而及時獲救。 課后練習 1、超聲波清洗及超聲啐石是利用聲能 的性質工作的,而回聲定位則是利用了聲能 的性質。 2、下列哪些信息不是通過聲音獲得的 ( ) A古代戰(zhàn)爭中的偵查員把耳朵貼在地面上,可以判斷是否有敵人的騎兵來偷襲; B救護車急促的鳴笛聲,是行人讓出一條通道 C蝙蝠的回聲定位 D看見閃電,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場大雨 3、某人對高山喊話, 0.2 秒后聽到回聲,問該人據山有多遠? 課題: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序號 09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2、通過自身體會并實際操作,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3、通過討論,知道保護環(huán)境對我們的好處。 導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法 課 時: 1 課時 導學過程 課前導學 1、 噪聲從物理學角度講是 從環(huán)保的角度講 2、 噪聲強弱等級的單位是 ,符號是 ;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 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是 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 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 dB。 3、減弱噪聲的途徑有 、 、 。 課堂導學 1、小實驗:先敲擊音叉發(fā)聲,并用示波器顯示其波形;再用鐵釘刮擦玻璃,用示波器顯示波形,把兩種聲音的波形作一對比,得出噪聲的物理學含義: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噪聲是 思考討論 :發(fā)聲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一定是樂音嗎?師生共同討論并得出 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來看噪聲是 2、學生自己閱讀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危害,了解不同等級的噪聲對人的危害是什么。 (1)噪聲強弱等級的單位是 ,符號是 ; (2)對人的危害:如 90 dB以上的會 150 dB 會 3、控制噪聲:同學們從聽到聲音的條件討論減弱噪聲的方法,歸納如下: 聽: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 空氣等介質的傳播 鼓膜的振動 控制: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課堂練習 1. 以下減小噪聲的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是 ( ) A.建筑 工地上噪聲大的工作要限時 B.市區(qū)里種草植樹 C.戴上防噪聲的耳塞 D.市區(qū)內汽車喇叭禁鳴 2. 以下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 A.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 B.機場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 C街頭設置噪聲監(jiān)測儀 D.高架道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 3、 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過春節(jié)人們喜愛放鞭炮(如圖 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學關于這件事的觀點,你覺得誰的觀點最正確 ( )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鞭炮聲不能算作噪聲。 B.小華:放鞭炮沒有任何好處。 C.小軒:放鞭炮雖然可以烘托節(jié)日氣氛,但它會產生噪聲、空氣污染問題。 D.小新:只要用收錄機播放鞭炮的錄音,就不存在噪聲污染問題了。 課后練習 4、 以下減弱噪聲的方法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的是 ( ) A.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帶有耳罩的頭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 D.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 5、 為了使教室內的學生上課免受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干擾,采取以下的那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老師講話聲音大一些。 B.每個學生都帶一個防噪聲耳罩。 B、 在教室周圍植樹。 C.教室內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 6、在工廠里,噪聲主要來源于 在公路上,噪聲主要來源于 課后反思 圖 1 課題:溫度計 (一 ) 序號: 11 姓名 班級 導學目標知識點 1、 溫度的概念; 2、 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方法、溫標符號、單 位符號、認讀方法; 3、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 4、 能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并正確讀數。 導法: 實驗法、歸納法、討論法 導學時間 : 1 課時 導學過程 課前導學 1、溫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2、液體溫度計是利用 的性質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體一般是 、 、 。 3、 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 。溫 度計上有一個字母 ,表示 的是 。 4、 攝氏溫度是這樣規(guī)定的: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把 溫度規(guī)定為 0 攝氏 度, 溫度規(guī)定為 100 攝氏 度。 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叫 ,寫作 。 5、在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 課堂導學 1、 溫度概念: 2、師生共同做 4 1 1實驗 , 實驗說明:憑感覺判斷物體溫度是 的,要準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就要用 。 3、探究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演示課本 4.1-2 (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 的規(guī)律制成的; (2).玻璃泡內的液體一般是 等。 4、攝氏溫度: 規(guī)定 5、 37讀作 ; 4.7 讀作 6、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小資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溫度,并將空的填完整。 7、探究溫度計的使用: 將溫度計分給學生,測量所給的燒杯中水的溫度,總結歸 納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課堂練習 1 右圖中幾個溫度計的讀數分別是 甲: 乙: 丙: 丁: 2零下 35 攝氏度還可以讀作 _,可以寫作_; -275 應讀作 _或 _;比 0攝氏度高 15 攝氏度的溫 度,讀作 _,記作 _。 3有三支溫度計,其中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 35 42 ,乙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 -30 50 ,丙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 -20 105 ,由此可知 _溫度計是家庭用的寒暑表,_溫度計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 _溫度計是體溫計。 課后練習 4該選哪一項? (1)溫度反映的是物體的 ( ) A.體積大小 B.運動快慢 C.冷熱程度 D.振動快慢 (2)-20的正確讀法是 ( ) A.零下 20度 B.零下攝氏 20度 C.負攝氏 20 度 D.零下 20 攝氏度 (3)下面關于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中,錯誤的是 ( ) 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 B.讀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D.讀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鎳鐵項目節(jié)能評估報告(節(jié)能專)
- 2025年中國貼片電感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蔬菜種子種植技術合作推廣協議
- 農業(yè)綜合種植管理責任協議書
- 電子支付賬戶服務合作協議
- 籃球知識教學課件
- 2025至2030減濕器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商業(yè)地產項目數字化運營效率提升2025年策略與實踐報告
- 數字廣告發(fā)布與支付結算合同
- 2025版保健食品電商平臺入駐保證金及退費協議
- CFG樁施工技術培訓課件(-40張)
- 加藥設備安裝 檢驗批施工質量驗收表
- 崗位技能評定機考考場規(guī)則
- 盡職調查所用相關表格(全)
- 三基-學校兒童少年衛(wèi)生學(200題)練習
- 老年康養(yǎng)服務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參考范文
- 生物質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的測定
- 枸杞采摘合同
- 渦流探傷儀設計方案
- 張家界船舶工業(yè)項目建議書【模板范本】
- 來料檢驗報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