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版).doc_第1頁
《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版).doc_第2頁
《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版).doc_第3頁
《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版).doc_第4頁
《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版)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以下簡稱行業(yè)標準)制定工作的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行業(yè)標準的制定程序,根據行業(yè)標準管理辦法、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暫行辦法、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標準制修訂工作補充規(guī)定,結合行業(yè)具體情況,制定本細則。第二條 本細則規(guī)定了行業(yè)標準的立項、起草、審查、報批、批準發(fā)布、出版、復審、修改等標準制定程序。第三條 本細則適用于機械(含軌道交通裝備、制藥裝備)、汽車、航空、船舶等四個行業(yè)(以下統稱裝備工業(yè)行業(yè))的行業(yè)標準制定工作。第四條 行業(yè)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的范圍按現行國家標準化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第五條 行業(yè)標準制定工作應遵循“面向市場、服務產業(yè)、自主制定、適時推出、及時修訂、不斷完善”的原則,標準制定應與技術創(chuàng)新、試驗驗證、產業(yè)推進、應用推廣相結合,統籌推進。第六條 行業(yè)標準的制定管理工作,部內由部科技司統一歸口管理,部裝備工業(yè)司(以下簡稱裝備司)具體負責裝備工業(yè)的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工作。行業(yè)標準化技術支撐機構協助裝備司開展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工作,部委托機構受裝備司委托開展本行業(yè)的行業(yè)標準制定日常管理工作(單位名單見附件1)。第七條 行業(yè)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工作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以下統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已成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專業(yè)或領域,相關行業(yè)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工作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沒有成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專業(yè)或領域,相關行業(yè)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工作由相應的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負責。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參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關要求開展工作。第二章 標準立項第八條 任何政府機構、行業(yè)社團組織、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均可隨時提出行業(yè)標準立項申請,按要求填寫行業(yè)標準項目建議書(見附表1),上報給相應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部委托機構。部委托機構應將收到的行業(yè)標準項目建議書轉交給相關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開展行業(yè)標準項目建議書的審查工作,審查結束后,將有關材料報送部委托機構。第九條 部委托機構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報的審查材料進行審核、匯總后上報裝備司。對未按要求報送的標準項目及有關材料,裝備司予以退回。上報材料內容應包括:(一)申報項目的情況說明(具體要求見附件2);(二)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匯總表(見附表2);(三)行業(yè)標準項目建議書。第十條 行業(yè)標準化技術支撐機構協助裝備司對各行業(yè)的立項申請統籌協調和審查后,提出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建議。第十一條 行業(yè)標準計劃下達后,裝備司轉發(fā)給相應的部委托機構,由部委托機構組織實施行業(yè)標準計劃,并將有關部分轉發(fā)至相應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十二條 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如需要調整,標準起草單位應填寫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調整申請表(見附表3),上報裝備司審查。對重大標準項目或涉及面廣的標準項目計劃調整,將按標準立項程序辦理。未經批準調整的標準計劃,按原計劃執(zhí)行。第十三條 行業(yè)標準計劃實行年度情況報告制度。部委托機構應于每年12月10日前向裝備司提交本行業(yè)計劃執(zhí)行情況報告。重大問題應及時向裝備司報告。第三章 標準起草和審查第十四條 標準制定工作一般應成立由科研、生產、用戶等方面參加的標準制定工作組。標準起草單位和參加單位應選派有豐富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參加標準制定工作組。標準起草單位要注意做好標準制定與技術創(chuàng)新、試驗驗證、知識產權處置、產業(yè)化推進、應用推廣的統籌協調。第十五條 標準草案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GB/T 1標準化工作導則、GB/T 20000標準化工作指南、GB/T 20001標準編寫規(guī)則的規(guī)定及相關要求編寫。第十六條 起草標準草案時,應編寫標準編制說明,其內容一般包括:(一)工作簡況,包括任務來源、主要工作過程、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等;(二)標準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如技術指標、參數、公式、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等)的論據,解決的主要問題,修訂標準時應列出與原標準的主要差異和水平對比;(三)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四)明確標準中涉及專利的情況,對于涉及專利的標準項目,應提供全部專利所有權人的專利許可聲明和專利披露聲明;(五)預期達到的社會效益、對產業(yè)發(fā)展的作用等情況;(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情況,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國內外關鍵指標對比分析或與測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的相關數據對比情況;(七)在標準體系中的位置,與現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標準,特別是強制性標準的協調性;(八)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九)標準性質的建議說明;(十)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渡辦法、實施日期等);(十一)廢止現行相關標準的建議;(十二)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第十七條 標準征求意見稿形成后,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提交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和有關科研、生產單位及用戶征求意見,并刊登在相關網站或刊物上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第十八條 被征求意見的單位和個人應在30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意見。若意見重大,應附說明論據或提出論證資料。逾期未提供書面意見,按無異議論處。標準制定工作組應對反饋的意見進行認真處理,并填寫行業(yè)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見附表4),對不采納的意見應有明確的理由。標準征求意見稿修改后,技術內容有較大改變的,應再次征求意見。第十九條 標準制定工作組在廣泛征求意見、對反饋意見做出認真處理和協調的基礎上,編制標準送審稿,提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二十條 等同采用國際標準制定行業(yè)標準的項目,或現行行業(yè)標準的修訂項目,可在正常行業(yè)標準制定程序的基礎上省略起草階段,或省略起草階段和征求意見階段。第二十一條 標準送審稿由相應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審查。標準送審稿可采用會議審查(簡稱會審)和發(fā)函審查(簡稱函審)兩種方式。強制性標準必須采用會議審查。第二十二條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應在會審前10個工作日,將會議通知、標準送審稿、標準草案編制說明、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等材料提交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體委員。審查時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四分之三以上委員同意,方可通過。第二十三條 會審時應作會議紀要,并附行業(yè)標準審查會審查結論(見附表5)和參加審查的代表名單(見附表6)。審查結論一般應包括第十六條(二)至(十一)項內容的審查意見。第二十四條 函審時,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應將函審通知、標準送審稿、標準草案編制說明、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及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單(見附表7)等函審文件,提交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體委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應對函審的意見進行歸納整理,填寫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結論表(見附表8),并附全部函審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一般應在收到標準制定工作組函審申請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全部函審工作。對函審中意見分歧較大、難于統一的,標準制定工作組應對送審稿進行必要的修改后再次函審或會審。第二十五條 標準通過審查后,由標準制定工作組根據審查意見對送審稿作必要的修改,提出標準報批稿、編制說明及相關附件。標準未通過審查的,標準制定工作組應根據審查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審查。第四章 標準報批第二十六條 標準起草單位填寫行業(yè)標準申報單(見附表9)的相關內容,連同相應的報批材料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標準報批材料進行復核,通過后填寫行業(yè)標準申報單相應內容,報部委托機構。第二十七條 部委托機構對行業(yè)標準報批材料進行審核,確保標準質量符合要求、制修訂程序符合規(guī)定、報批材料齊備。部委托機構匯總行業(yè)標準報批材料,給出行業(yè)標準編號,并填寫行業(yè)標準申報單相應內容后,上報裝備司。對不符合要求的標準報批項目及有關材料,裝備司將予以退回。上報材料包括:(一)報送函;(二)報批項目的情況說明(具體要求見附件3);(三)報批行業(yè)標準項目匯總表(見附表10);(四)行業(yè)標準上報材料清單(見附表11);(五)行業(yè)標準申報單;(六)行業(yè)標準報批稿(紙型一份,電子版一份);(七)行業(yè)標準編制說明(紙型一份,電子版一份);(八)行業(yè)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紙型一份,電子版一份);(九)行業(yè)標準審查會議紀要(附行業(yè)標準審查會審查結論和參加審查的代表名單)或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結論表(附全部的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單);(十)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原文和譯文;(十一)強制性標準中、英文通報表(見附表12)。第二十八條 由行業(yè)標準化技術支撐機構協助裝備司對標準報批材料進行復查,主要復查內容包括:(一)報批材料的完備性;(二)制修訂程序的合法性;(三)與產業(yè)發(fā)展政策和產業(yè)發(fā)展水平的符合性;(四)與現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相關標準,特別是強制性標準的協調性;(五)標準中是否涉及專利,如涉及專利,其處置說明是否清晰;(六)有無重大問題尚未解決。第五章 標準批準發(fā)布、出版和歸檔第二十九條 行業(yè)標準經部領導批準,以部公告形式發(fā)布。第三十條 行業(yè)標準紙質文本和PDF(便攜式文檔)格式電子文檔由相關出版機構出版,并保證二者的一致性。行業(yè)標準出版后,相關出版機構應及時將標準紙質文本(含電子文檔)分別送科技司和裝備司各兩份。第三十一條 行業(yè)標準批準發(fā)布后,由部委托機構按國家標準化主管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備案。第三十二條 行業(yè)標準檔案由裝備司委托相關單位(見附件4)按標準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管理。第六章 標準復審第三十三條 標準實施后,根據科學技術發(fā)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應適時提出復審建議,由部委托機構組織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定期復審。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復審形式可采用會審或函審。第三十四條 標準復審結論分為繼續(xù)有效、修訂和廢止三種情況。對復審的每一項標準均應填寫行業(yè)標準復審意見表(見附表13)。第三十五條 標準復審后,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復審報告(內容包括:復審簡況,復審程序,處理意見,復審結論等),填寫繼續(xù)有效、修訂和廢止標準匯總表(見附表14、15、16),并將標準復審材料經部委托機構審核、匯總后上報裝備司。對擬廢止的標準項目,應確保廢止理由充分、準確。對不符合要求的行業(yè)標準復審報告及有關材料,裝備司將予以退回。報送材料包括:(一)報送函;(二)標準復審報告;(三)標準復審項目匯總表;(四)標準復審意見表。第三十六條 裝備司對復審材料審查、協調、匯總后上報。第三十七條 標準復審結論通過公示、協調一致后,經部領導批準,以部公告形式發(fā)布。標準再版時,繼續(xù)有效標準需在標準號后標注復審時間。第七章 標準修改第三十八條 當標準的技術內容不夠完善,在對標準的技術內容作少量修改或補充后,仍能符合當前科學技術水平、適應市場和行業(yè)發(fā)展需要的,可對標準內容進行修改。第三十九條 由起草單位提出標準的修改內容,并填寫行業(yè)標準修改通知單(見附表17)。由相應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進行審查,并填寫審查紀要(內容包括:修改原因和依據,審查結論等),按標準報批程序辦理。報送材料包括:(一)報送函;(二)審查紀要;(三)標準修改通知單。第八章 附 則第四十條 各行業(yè)可依據本實施細則制定相應的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工作規(guī)定。第四十一條 本細則由裝備司負責解釋。第四十二條 本細則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2010年4月16日發(fā)布的裝備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工信廳裝201064號)同時廢止。36附件1單位名單1、行業(yè)標準化技術支撐機構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2、部委托機構機械行業(yè):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中國制藥裝備行業(yè)協會(負責制藥裝備領域)汽車行業(y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航空行業(yè):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船舶行業(yè):中國船舶工業(y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標準化研究中心(負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所屬企事業(yè)單位)附件2申報項目的情況說明一、整體情況1、標準申報項目總數及行業(yè)分布等情況2、標準申報項目領域劃分及分布情況(需按行業(yè)、分領域對標準申報項目進行劃分)3、本次申報的重點領域和項目情況4、申報項目與產業(yè)發(fā)展結合的情況5、申報項目的總體技術水平及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對比分析的情況二、按行業(yè)、分領域闡述標準申報項目(一)領域11、標準體系的基本情況及申報項目在標準體系中的位置2、與其他行業(yè)或領域的關系3、對產業(yè)發(fā)展的支撐作用及解決的主要問題4、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對比分析情況,及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情況5、涉及國內外專利的情況6、與現有標準、制定中標準的協調配套情況7、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如:強制性標準項目的必要性和強制性內容等(二)領域2要求同上.附件3報批項目的情況說明一、總體情況1、標準報批項目的總數及行業(yè)分布等情況2、標準報批項目的領域劃分及分布情況(需按行業(yè),分領域對標準報批項目進行劃分)3、報批標準對產業(yè)發(fā)展的支撐作用(包括:產業(yè)結構調整與優(yōu)化升級、戰(zhàn)略型新興產業(yè)培育、“兩型”工業(yè)體系建設等)4、報批標準項目的總體技術水平及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對比分析的總體情況5、涉及的專利及處置情況二、按行業(yè)、分領域闡述標準報批項目(一)領域11、報批標準項目規(guī)定的主要內容、適用范圍2、相關標準體系的基本情況,及報批標準項目在標準體系中的位置3、與現有標準、制定中標準的協調配套情況4、與其他行業(yè)或領域的關系及跨行業(yè)、跨領域的協調情況5、報批標準對產業(yè)發(fā)展的支撐作用(包括:產業(yè)結構調整與優(yōu)化升級、戰(zhàn)略型新興產業(yè)培育、“兩型”工業(yè)體系建設等)及解決的主要問題6、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對比分析情況,及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情況7、涉及國內外專利及處置情況8、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如:強制性標準項目強制性內容及WTO/TBT通報情況等(二)領域2要求同上.附件4行業(yè)標準檔案管理單位機械行業(yè)標準(JB):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汽車行業(yè)標準(QB):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航空行業(yè)標準(HB):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船舶行業(yè)標準(CB):中國船舶工業(y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附件5附表目錄附表1 行業(yè)標準項目建議書附表2 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匯總表附表3 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調整申請表附表4 行業(yè)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附表5 行業(yè)標準審查會審查結論附表6 參加審查的代表名單附表7 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單附表8 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結論表附表9 行業(yè)標準申報單附表10 報批行業(yè)標準項目匯總表附表11 強制性標準通報表附表12 行業(yè)標準復審意見表附表13 行業(yè)標準復審繼續(xù)有效標準匯總表附表14 行業(yè)標準復審修訂標準匯總表附表15 行業(yè)標準復審廢止標準匯總表附表16 行業(yè)標準修改通知單(格式)附表1行業(yè)標準項目建議書建議項目名稱(中文)建議項目名稱(英文)制定或修訂制定修訂被修訂標準號采用程度IDTMODNEQ采標號國際標準名稱(中文)國際標準名稱(英文)采用快速程序FTP快速程序代碼BCICS分類號中國標準分類號起草單位 計劃起止時間參加單位目的、意義或必要性指出標準項目涉及的方面,詳細闡述項目的目的、意義,對產業(yè)發(fā)展的作用,期望解決的問題; 范圍和主要技術內容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與適用范圍;項目建議性質為強制性,需指出強制內容;國內外情況簡要說明1. 國內外對該技術研究情況說明:國內外對該技術研究的情況、進程及未來的發(fā)展;該技術是否相對穩(wěn)定,如果不是的話,預計一下技術未來穩(wěn)定的時間,提出的標準項目是否可作為未來技術發(fā)展的基礎;2. 項目與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采用程度的考慮:是否有對應的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如有,闡述標準項目與之對比情況,以及對采標問題的考慮;3. 與國內相關標準間的關系:是否有相關的國家或行業(yè)標準,如有,闡述標準項目在標準體系中的位置,以及與相關標準的關系;4. 明確指出標準項目是否存在知識產權問題;起草單位(簽字、蓋公章)月 日標準化技術組織(簽字、蓋公章)月 日部委托機構(簽字、蓋公章)月 日注1 填寫制定或修訂項目中,若選擇修訂則必須填寫被修訂標準號; 注2 選擇采用國際標準,必須填寫采標號及采用程度;注3 選擇采用快速程序,必須填寫快速程序代碼。B代表省略起草階段,C代表省略起草階段和征求意見階段,具體要求詳見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國家標準的管理規(guī)定。附表2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匯總表行業(yè):標準類別:單位:承辦人:電話:序號標準項目名稱標準性質制、修訂完成年限標準化技術組織主要起草單位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程度及標準號代替標準經費預算(萬元)注1 產品方面標準、節(jié)能與綜合利用標準、安全生產標準、標準樣品和工程建設標準項目分別列表。注2 修訂項目,請在“代替標準”欄中注明修訂標準號和年代號。注3 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項目,請?zhí)顚懖捎脴藴示幪柤澳甏?。附?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調整申請表標 準名 稱計劃項目批準文號及項目編號申請調整的內容理由和依據起 草單 位單位名稱:負責人: (簽名、蓋公章) 年 月 日標準化技術組織組織名稱:負責人: (簽名、蓋公章) 年 月 日部委托機構單位名稱:負責人: (簽名、蓋公章) 年 月 日裝備工業(yè)司負責人: (簽名、蓋公章) 年 月 日科技司負責人: (簽名、蓋公章) 年 月 日 部委托機構承辦人: 電 話:附表4行業(yè)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標準項目名稱: 共 頁 第 頁起草單位: 承辦人: 電 話: 年 月 日 填寫序號標準章條編號意見內容提出單位處理意見及理由說明: 發(fā)送“征求意見稿”的單位數: 個。 收到“征求意見稿”后,回函的單位數: 個。 收到“征求意見稿”后,回函并有建議或意見的單位數: 個。 沒有回函的單位數: 個。附表5行業(yè)標準審查會審查結論標準名稱計劃項目編號起草單位組織審查機構會議時間會議地點審查結論:填表人填表時間附表6參加審查的代表名單姓 名單 位職稱(職務)簽 名附表7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單標準項目名稱:起草單位:函審單總數:發(fā)出日期: 年 月 日投票截止日期: 年 月 日表決態(tài)度:贊 成贊 成,有建議或意見不贊成,如采納意見或建議改為贊成 棄權 不贊成 建議或意見和理由如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簽名) 年 月 日 或審查單位(蓋公章) 年 月 日 說明: 表決方式是在選定的方框內劃“”,只可劃一個,選劃兩個框以上者按廢票處理(廢票不計數)。 回函說明提不出意見的單位按贊成票計;沒有回函說明理由的,按棄權票計。 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委員簽名即可;沒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審查單位蓋公章即可。 回函日期,以郵戳為準。 建議或意見和理由欄,幅面不夠可另附紙。標準化技術組織承辦人: 電話:附表8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結論表標準項目名稱起草單位標準化技術組織函審時間發(fā)出日期年 月 日投票截止日期年 月 日回函情況:函審單總數:贊成:共 個贊成,但有建議或意見:共 個不贊成,如采納建議或意見改為贊成:共 個棄權:共 個不贊成:共 個函審結論:標準化技術組織負責人:(簽名、蓋公章) 年 月 日標準化技術組織承辦人: 電話:附表9行業(yè)標準申報單標準名稱項目批準文號及項目編號國際標準分類號中國標準分類號制、修訂(1)制定 (2)修訂被修訂標準號標準性質(1)強制性標準 (2)推薦性標準標準類別(1)基礎 (2)方法 (3)產品(4)工程建設 (5)節(jié)能綜合利用 (6)安全生產(7)管理技術 (8)其他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1)等同采用 (2)修改采用 被采用的標準號:標準水平分析(1)國際先進水平 (2)國際一般水平(3)國內先進水平與測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相關數據的對比(產品標準填寫)起草單位(蓋公章)標準化技術組織(蓋公章)部委托機構(蓋公章)部委托機構承辦人電 話填報日期年 月 日注1 表中第2,3,4,5,6行,請在選定的內容上劃“”的符號。注2 表中“標準化技術組織”蓋章應為正式計劃中的“標準化技術組織”。附表10報批行業(yè)標準項目匯總表報批單位:序號標 準 編 號標 準 名 稱標準主要內容代替標準采 標 情 況建議實施日期附表11行業(yè)標準上報材料清單報批標準名稱計劃立項名稱項目編號序號材料名稱份數1報送函總一份2報批項目的情況說明總一份3報批行業(yè)標準項目匯總表總一份4行業(yè)標準申報單15行業(yè)標準報批稿16行業(yè)標準編制說明17行業(yè)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18行業(yè)標準審查會議紀要9行業(yè)標準審查會審查結論表10參加審查的代表名單(簽字)11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結論表12行業(yè)標準送審稿函審單13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原文和譯文14強制性標準中、英文通報表15行業(yè)標準送審稿1附表12-1世界貿易組織G/TBT/N/CHN/ 2009年 月 日(xx -xxxx)貿易技術壁壘委員會原文:英語通 報以下通報根據TBT協定第10.6 條分發(fā)1.通報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如可能,列出涉及的地方政府名稱 ( 3.2條和7.2 條):2.負責機構: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3.通報依據的條款 2.9.2 X , 2.10.1 , 5.6.2 , 5.7.1 , 其他: 4.覆蓋的產品 ( 如可能,提供產品的HS 或 CCCN編碼, 否則提供國家減讓表中所列關稅稅目號。如可能,可另提供國際標準分類ICS號): 臥軸矩臺平面磨床ICS: 25.080.50 HS:84605.通報文件的標題, 頁數和使用語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臥軸矩臺平面磨床 安全防護技術條件(25頁,中文)6.內容簡述:本標準規(guī)定了針對臥軸矩臺平面磨床存在的主要危險采取的基本安全防護技術要求和措施以及驗證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一般用途的臥軸矩臺平面磨床。7.目標和理由, 如是緊急措施,說明緊急問題的性質: 保護人身安全8.相關文件: -9.擬批準日期: WTO秘書處分發(fā)后90天擬生效日期: 批準后6個月10.提意見截止日期: WTO秘書處分發(fā)后60天11.文本可從以下機構得到:國家咨詢點 X 或其他機構,地址、 電話和傳真號, e-mail 地址和網址: 中國WTO/TBT國家通報咨詢中心電話: +86 10 82260618傳真: +86 10 82262448電子信箱: 附表12-2World TradeOrganizationG/TBT/N/CHN/2009(XX XXXX)Committee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Original: EnglishNOTIFICATIONThe following notification is being circ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0.6.1.Member to Agreement notify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f applicable, name of local government involved (Articles 3.2 and 7.2): 2.Agency responsible: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SAC)Name and address (including telephone and fax numbers, e-mail and web-site addresses, if available) of agency or authority designated to handle comments regarding the notification shall be indicated if different from above: 3.Notified under Article 2.9.2 X , 2.10.1 , 5.6.2 , 5.7.1 , other: 4.Products covered (HS or CCCN where applicable, otherwise national tariff heading.ICS numbers may be provided in addition, where applicable):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s with horizontal grinding wheel spindle and reciprocating tableICS: 25.080.50 HS: 84605.Title, number of pages and language(s) of the notified document: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R.C.,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s with Horizontal Grinding Wheel Spindle and Reciprocating Table-Safeguar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25 pages, in Chinese)6.Description of content: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basic safeguard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measur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main hazards existing in the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s with horizontal grinding wheel spindle and reciprocating table. This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the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s with horizontal grinding wheel spindle and reciprocating table for general purpose.7.Objective a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