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感染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部分試題.doc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4/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1.gif)
![醫(yī)院感染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部分試題.doc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4/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2.gif)
![醫(yī)院感染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部分試題.doc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4/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3.gif)
![醫(yī)院感染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部分試題.doc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4/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047b1637-0401-47d3-906a-e9c9c1b7b9594.gif)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yī)院感染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部分試題(參考)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法規(guī)相關試題1.手衛(wèi)生是指( D )A 醫(yī)務人員洗手 B 醫(yī)務人員衛(wèi)生手消毒 C 醫(yī)務人員外科手消毒 D 以上都是 2醫(yī)務人員洗手的定義 ( B)A 指醫(y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B 指醫(yī)務人員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C指外科手術前醫(yī)務人員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D 以上都是3.暫居菌的特征 ( D)A 指寄居在皮膚表層,常規(guī)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B 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可獲得,可隨時通過手傳播C 指能從大部分人的皮膚上分離出來的微生物,是皮膚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D A 和B4.手消毒效果正確的是 ( C)A衛(wèi)生手消毒,監(jiān)測的細菌數(shù)應5cfu/cmB衛(wèi)生手消毒,監(jiān)測的細菌數(shù)應0cfu/cmC 外科手消毒,監(jiān)測的細菌數(shù)應5cfu/cmD 外科手消毒,監(jiān)測的細菌數(shù)應0cfu/cm5關于手衛(wèi)生設施的配備錯誤的是:(D)A、水池應方便醫(yī)務人員使用,重點部門應當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B、應配備肥皂或皂液,并應置于清潔的容器內。皂液可使用一次性包裝,如皂液容器重復使用,則應在清潔、消毒后,重新添加皂液。C、干手物品或者設施應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D、科室內可以設公用擦手毛巾方便醫(yī)務人員6.關于戴手套的描述錯誤的是:( B )A、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當戴無菌手套B、若不是無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間可以不換手套C、摘手套后應當洗手D、戴手套前應當洗手7. 醫(yī)務人員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應當洗手?(D)A、直接接觸病人前后B、從同一病人身體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C、接觸不同病人之間D、以上都是8.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國際洗手日為哪一天?(C )A、10月5日B、10月10日C、10月15日D、10月25日9.衛(wèi)生手消毒原則正確的是(A)A 手部沒有可見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B 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可見污染時,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C 以上均正確D 以上均不對10 醫(yī)務人員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應進行洗手與衛(wèi)生手消毒:(D)A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B接觸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C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D 以上都是11. 下列哪項措施不是預防醫(yī)院感染的主要措施(D)A、認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D、禁止院內吸煙12外科洗手與手消毒應遵循的原則,以下正確的是(D)A不用洗手,消毒就行B不同患者手術之間,僅需進行外科洗手,不用進行手消毒C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不需要外科洗手,只需進行手消毒D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洗手與手消毒13 關于外科手消毒方法,正確的是(C)A 只有沖洗手消毒方法B僅指免沖洗手消毒方法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14 根據(jù)衛(wèi)生部印發(fā)的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關于手衛(wèi)生效果的監(jiān)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A 每月對重點部門的醫(yī)務人員進行手衛(wèi)生效果監(jiān)測B每季度對重點部門的醫(yī)務人員進行手衛(wèi)生效果監(jiān)測C當懷疑醫(yī)院感染暴發(fā)與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jiān)測,并進行相應致病性微生物的檢測D當懷疑醫(yī)院感染暴發(fā)與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有關時,應進行相應致病性微生物的檢測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guī)范、操作規(guī)范及監(jiān)測標準相關試題1. 下列哪一項屬于濕熱消毒:(D)A 煮沸消毒法 B 巴斯德消毒法 C 低溫蒸汽消毒法 D 以上都是2、粉劑、油性物品使用干熱滅菌時,厚度不可超過(C )A、1CM B、1.2CM C、0.6CM D、2CM3、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為避免“小容量效應”分別不得少于柜室容積的(A)A、10%和5% B、5% 和20% C、10%和15% D、15%和20%4.下列哪種方法適用于不耐高溫、濕熱如電子儀器、光學儀器等診療器械的滅菌 ( B )A 壓力蒸汽滅菌 B 環(huán)氧乙烷滅菌和過氧化氫等離子體低溫滅菌C 干熱滅菌 D A和B5 下列關于壓力蒸汽滅菌說法錯誤的是:(C)A 適用于耐濕、耐熱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滅菌 B包括下排氣式和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C 預真空式滅菌器在對器械、敷料進行滅菌時132-134,所需最短時間為6分鐘D預真空滅菌器應在每日開始滅菌運行前空載進行B-D試驗6.關于滅菌物品的裝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 滅菌包之間應留間隙,利于滅菌介質的穿透B 宜將同類材質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同一批次進行滅菌C 材質不相同時,金屬器械類應放置于上層、豎放,紡織類物品放置于下層D 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器中,大包宜擺放于上層,小包宜擺放于下層7.下列關于干熱滅菌說法錯誤的是 (D)A 滅菌物品包體積不應超過10cm10cm20cmB 凡士林紗布條厚度不應超過1.3cmC 有機物品滅菌時,溫度應170D滅菌物品轉載高度不應超過滅菌器內腔高度的1/3.8.關于滅菌物品的儲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 應分類、分架存放于無菌物品存放區(qū),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應去除外包裝后,進入無菌物品存放區(qū)B 物品存放架或柜應距地面高度50cm,離墻5-10cm,距天花板20-25cmC 接觸無菌物品前應洗手或手消毒D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應干燥、包裝后專架存放9. 下列對堿性清潔劑的描述錯誤的是 (C)A PH7.5 B 對各種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作用C 對無機固體粒子有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 D對金屬的腐蝕性小,不會加快返銹的現(xiàn)象10. 下列對酸性清潔劑的描述錯誤的是 (B)A PH6.5 B 對各種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作用C 對無機固體粒子有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 D對金屬的腐蝕性小11.盆、碗、盤類物件滅菌時,裝載要求是(B)A豎立 B 斜放,包內容器開口朝向一致C橫放 D以上均可12.關于滅菌包體積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 下排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不宜超過30cm30cm25cmB 下排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不宜超過30cm30cm50cmC 脈動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不宜超過30cm30cm25cmD 脈動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不宜超過30cm25cm50cm13.關于物品干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 穿刺針、手術吸引頭等官腔類器械,可使用95%的乙醇進行干燥B 穿刺針、手術吸引頭等官腔類器械,可用壓力氣槍進行干燥處理C 除官腔類器械外,其他器械可以使用自然干燥方法進行干燥D 不耐熱器械可使用消毒的低纖維絮擦布進行干燥處理14 使用干燥設備進行干燥處理時,根據(jù)器械的材質選擇適宜的干燥溫度,金屬類的干燥溫度為(C)A 90-100 B 65-75 C 70-90 D 50-7015 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器的裝載量不應超過柜室容積的 (A )A 80% B 75% C 90% D 60%16.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裝載量不應超過柜室容積的 (C)A 80% B 75% C 90% D 60%醫(yī)院隔離技術規(guī)范 和醫(yī)院消毒技術規(guī)范相關試題1.在醫(yī)療診治活動中高度危險性物品,必須選用什么處理方法?(B)A中水平消毒 B 滅菌法 C低水平消毒 D清洗處置2.進入組織或器官內部的器械,或與破損的組織、皮膚、黏膜密切接觸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險性分類是:(A)A高度危險性物品B中度危險性物品C低度危險性物品D無危險性物品3.微生物對消毒因子的抗力從高到低的順序是:(B)A細菌芽孢、分枝桿菌、親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體、細菌繁殖體、親脂性病毒、B.細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桿菌、親水性病毒、真菌繁殖體、細菌繁殖體、親脂性病毒 C細菌芽孢、分枝桿菌、真菌孢子、親水性病毒、真菌繁殖體、細菌繁殖體、親脂性病毒 D真菌孢子、細菌芽孢、分枝桿菌、親水性病毒、真菌繁殖體、細菌繁殖體、親脂性病毒4. 2%戊二醛對醫(yī)療器械浸泡滅菌的時間是:(A)A.10小時達滅菌要求B.4小時達滅菌要求 C.9小時達滅菌要求D.8小時達滅菌要求5.用碘伏對細菌繁殖體污染物品的消毒的濃度和時間分別是CA.250mg/L,20minB. 50mg/L,40minC.500mg/L,30minD.200mg/L,15min6.下列概念正確的是:(A)A.殺滅或清除媒介物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水平的處理為消毒B殺滅或清除媒介物上的絕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的處理為滅菌C.抑制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的處理為消毒D.殺滅或清除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水平的處理為滅菌7.受到致病性分枝桿菌污染的物品消毒不應選擇(C)A.高效消毒劑B.中效消毒劑C.低效消毒劑D.滅菌劑8.以下哪項不是碘伏的特點:(D)A.穩(wěn)定性好B.刺激性小和腐蝕性很小C.毒性較低D.低效消毒劑9.關于空氣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B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C在空氣中短距離(1m內)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結膜等導致D B和C10.下列關于潛在污染區(qū)的定義錯誤的是 :(B)A 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病區(qū)中位于清潔區(qū)與污染區(qū)之間,有可能被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質污染的區(qū)域B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病區(qū)中傳染病患者和疑似傳染病患者接受診療的區(qū)域C包括醫(yī)務人員的辦公室、護士站 治療室D包括患者用后的物品、醫(yī)療器械等的處理室、內走廊11.關于負壓病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 病房的空氣應按照由清潔區(qū)向污染區(qū)流動B 負壓病房適用于經空氣傳播疾病患者的隔離C 負壓病房排除的空氣需經處理,確保對環(huán)境無害D 送風應經過初、中效過濾,排風應經過高效過濾處理,每小時換氣3次以上12.對于感染性疾病病區(qū)的建筑布局與隔離要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 適用于主要經接觸傳播疾病患者的隔離B 適用于主要經呼吸道傳播性疾病患者的隔離C 不同種類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應分室安置,每間病室不應超過4人,病床間距應不少于1.1米 D 應分區(qū)明確,標識清楚13 下列關于口罩的使用錯誤的是:(B )A 一般診療活動,可佩帶紗布口罩或外科口罩B 手術室工作或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應戴醫(yī)用防護口罩C 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戴醫(yī)用防護口罩D 紗布口罩應保持清潔,每天更換、清潔與消毒,遇污染時及時更換14.關于穿防護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 臨床醫(yī)務人員在接觸鼠疫、霍亂甲類傳染病時應穿防護服B臨床醫(yī)務人員在接觸乙類傳染病中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傳染病患者時可以不穿防護服C 接觸經空氣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噴濺時D 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的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15. 關于飛沫傳播疾病患者的隔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 應當減少轉運;當需要轉運時,醫(yī)務人員應注意防護B 患者病情容許時,應戴醫(yī)用防護口罩C 患者之間應相隔在1米以上D患者病情容許時,應戴外科口罩16 按照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醫(yī)院隔離技術規(guī)范,下列對于隔離病室的隔離標志,描述錯誤的是:(B)A 黃色為空氣傳播的隔離B 橙色為空氣傳播的隔離C粉色為飛沫傳播的隔離D藍色為接觸傳播的隔離17. 關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的抵抗力,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C )A. 適合在濕、熱的環(huán)境下生存與傳播B. 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75%酒精和5%來蘇亦不能將其滅活C. 對紫外線及干燥有較強的抵抗力D. 在外環(huán)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18關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留觀處理,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B )A 醫(y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必須戴醫(y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或防護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B 將同類癥狀的患者安置在一間病室內C 進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檢查D隔離期滿,甲型H1N1流感病毒檢查陰性,可解除隔離19對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隔離原則,下列哪項是錯誤的?(B )A 疑似和確診患者分開并單間安置B 確診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間,作好自身防護可以設置陪護C 限制患者的活動在隔離病房內D 與患者相關的診療活動盡量在病區(qū)內進行20.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甲型H1N1流感醫(y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將整個病區(qū)分為清潔區(qū)、潛在污染區(qū)和污染區(qū)各區(qū)之間使用顏色區(qū)分,以警示醫(yī)務人員,下列對顏色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A清潔區(qū)劃藍色線,潛在污染區(qū)劃黃色線,污染區(qū)劃紅色線B 清潔區(qū)劃綠色線,潛在污染區(qū)劃黃色線,污染區(qū)劃紅色線C清潔區(qū)劃藍色線,潛在污染區(qū)劃橙色線,污染區(qū)劃紅色線D清潔區(qū)劃綠色線,潛在污染區(qū)劃橙色線,污染區(qū)劃紅色線消毒滅菌效果監(jiān)測相關試題1、按照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范,消毒后內鏡細菌學監(jiān)測合格標準為: ( B )A 1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B 2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C 5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D 10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2、下列對硬式內鏡的消毒或者滅菌方法的描述錯誤的是: ( C )A 環(huán)氧乙烷滅菌方法適于各種內鏡及附件的滅菌B 適于壓力蒸汽滅菌的內鏡或者內鏡部件應當采用壓力蒸汽滅菌C不能采用壓力蒸汽滅菌的內鏡及附件可以使用2%堿性戊二醛浸泡8小時滅菌D達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內鏡,如喉鏡、陰道鏡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鐘的方法3、按照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范,滅菌后內鏡細菌學監(jiān)測合格標準為: ( C )A 1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B 2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C 0cfu/件D 10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4、用原液濃度為5%(50000mg/l)的84消毒液配制成500mg/l濃度,請問原液與水的比例是多少:( B )A 1:199 B 1:99 C 1:49 D 1:245、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所用的指示菌株為: ( B )A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 嗜熱脂肪桿菌芽孢C 蠟樣芽孢桿菌 D 巨大芽孢桿菌6、對環(huán)氧乙烷滅菌效果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所用的指示菌株為: ( A )A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 嗜熱脂肪桿菌芽孢C 蠟樣芽孢桿菌 D 巨大芽孢桿菌7、按照衛(wèi)生部下發(fā)的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jiān)測標準,對壓力蒸汽滅菌滅菌和干熱滅菌效果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的頻率為: ( B )A 每月一次 B 每周一次C 半月一次 D 三月一次8、按照衛(wèi)生部下發(fā)的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jiān)測標準,對環(huán)氧乙烷滅菌效果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的頻率為: ( D )A 每月一次 B 每周一次 C 半月一次 D 每滅菌批次一次9、按照衛(wèi)生部下發(fā)的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jiān)測標準,對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效果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的頻率為: ( A )A 至少每天一次 B 至少每月一次 C 至少每周一次 D 至少半月一次10、下列不屬于低溫滅菌的方法是: ( C )A 環(huán)氧乙烷滅菌法 B 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法C 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法 D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法11、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檢測血液透析器的整體纖維容積(TCV),復用后TCV應大于或等于原有TCV: ( B )A 90% B 80% C 70% D 65%12、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復用用水細菌水平正確的是 (A)A 細菌水平不得超過200 CFU/ml,干預限度為50 CFU/mlB 細菌水平不得超過2000 CFU/ml,干預限度為200 CFU/mlC細菌水平不得超過200 CFU/ml,干預限度為100 CFU/mlD細菌水平不得超過2000 CFU/ml,干預限度為50 CFU/ml13、.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復用用水內毒素含量正確的是 (C) A內毒素含量不得超過1 EU/ml,干預限度為0.5 EU/mlB內毒素含量不得超過5 EU/ml,干預限度為2 EU/mlC內毒素含量不得超過2 EU/ml,干預限度為1 EU/mlD內毒素含量不得超過5 EU/ml,干預限度為1 EU/ml14、按照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要求,使用過氧乙酸對血液透析器進行消毒后,其消毒劑殘余量檢測合格標準為:(C )A 3 ppm(3 g/L) B 5 ppm(5 g/L) C 1 ppm(1 g/L) D 2 ppm(2 g/L)15、按照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要求,使用Renalin對血液透析器進行消毒后,其消毒劑殘余量檢測合格標準為:(A )A 3 ppm(3 g/L) B 5 ppm(5 g/L) C 1 ppm(1 g/L) D 2 ppm(2 g/L)16、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 血液透析器應注滿消毒液,消毒液的濃度至少應達到規(guī)定濃度的百分之多少 (B)A 95% B 90% C 85% D 80%17、按照(GB 159821995)醫(yī)院消毒衛(wèi)生標準,使用中消毒劑細菌學監(jiān)測合格標準為:( D )A 細菌菌落總數(shù)1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B 細菌菌落總數(shù)2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C細菌菌落總數(shù)5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D細菌菌落總數(shù)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重點部門醫(y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相關試題1、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各類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前必須達到下列哪項要求 (A )A 滅菌 B 高水平消毒 C 中水平消毒 D 低水平消毒2. 醫(yī)療機構應當對口腔診療器械消毒與滅菌的效果進行監(jiān)測,以下關于滅菌效果監(jiān)測正確的是(D)A 工藝監(jiān)測B 化學監(jiān)測C 生物監(jiān)測D 以上都是3. 按照醫(y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范,以下哪些器械在使用前必須滅菌 (C)A 探針B 口鏡C 牙科手機D 印模托盤4.關于內鏡及其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滅菌必須遵照的原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凡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者經外科切口進入人體無菌腔室的內鏡及附件,需要高水平消毒 B凡穿破粘膜的內鏡附件,必須滅菌C凡進入人體消化道、呼吸道等與粘膜接觸的內鏡,必須滅菌D 以上都正確5. 需要滅菌的內鏡采用2%堿性戊二醛滅菌時,必須浸泡多長時間 (B )A 不少于45分鐘B 10小時C 24小時D 30分鐘6. 需要消毒的內鏡采用2%堿性戊二醛滅菌時,浸泡時間錯誤的是 (C )A 胃鏡、腸鏡浸泡不少于10分鐘B 結核桿菌、其他分枝桿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內鏡浸泡不少于45分鐘。C支氣管鏡浸泡不少于10分鐘D十二指腸鏡浸泡不少于10分鐘7. 下列關于內鏡的生物學監(jiān)測說法錯誤的是 (D)A消毒后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細菌總數(shù)2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B滅菌后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無菌C消毒后的內鏡每季度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滅菌后的內鏡每月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D消毒后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細菌總數(shù)10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8.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下列對透析結束后的血液透析器特殊情況下的處置說法正確的是: (C )A若4小時內不準備處置的血液透析器可在沖洗后冷藏,但24小時之內必須完成血液透析器的消毒和滅菌程序B若4小時內不準備處置的血液透析器可在沖洗后冷藏,但12小時之內必須完成血液透析器的消毒和滅菌程序lC 若2小時內不準備處置的血液透析器可在沖洗后冷藏,但24小時之內必須完成血液透析器的消毒和滅菌程序D若2小時內不準備處置的血液透析器可在沖洗后冷藏,但12小時之內必須完成血液透析器的消毒和滅菌程序9.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血液透析器的復用次數(shù)應取決于: ( D )A 血液透析器的TCV B 膜的完整性試驗C 外觀檢查 D 以上均是10. 按照衛(wèi)生部印發(fā)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guī)范,為防止可能的消毒液濃度反跳,對消毒劑殘余量進行檢測后多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旅游服務合同保密條款范本
- 2025年度企業(yè)研發(fā)項目管理顧問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施工勞務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新型環(huán)保材料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垃圾處理廠建設項目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汽車租賃業(yè)務擔保合同書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建筑材料供應合同樣本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教育信息化項目開發(fā)與實施合同
- 2025年度智能農業(yè)種植技術咨詢與實施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投資風險評估合同
- 法醫(yī)病理學課件
- 職代會提案征集表
- 介紹uppc技術特點
- 物業(yè)工程工作分配及人員調配方案
- 《諫逐客書》理解性默寫(帶答案)最詳細
- 《黑駿馬》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2023年物理會考真題貴州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試卷
- 盤扣式懸挑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 勞動防護用品知識考試試題(含答案)
- 高中教師業(yè)務知識考試 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GB/T 9290-2008表面活性劑工業(yè)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