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016年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教案 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shù)學)教學 大綱六年制小學第五冊具體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和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筆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筆算乘除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包括有余數(shù)的乘法)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 2、能夠比較熟練的口算用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和兩位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 10),以及相應的除法 。 3、使學生初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比較熟練的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試題,會使用小括號。 4、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 1分米、 1千米(公 里)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 =1000米, 1厘米 =10毫米。 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 1噸 =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會進行長度和重量的簡單計算。 5、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行。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步解答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并學會解答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提高教學措施 1、深鉆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備好課,好課,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 2.、改進課堂教學, 加大課堂密度 高學生的學習 興趣 . 3、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及時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注意落后生的輔導工作 ,力爭使他們逐步趕上來 . 5、 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訓練,并注意他們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 6、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取長補短,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 7、廣泛閱讀各類書籍,不斷充實自己,開拓思路。 8、加強集體教研,掌握上下兩個年級的知識銜接,深鉆教材,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按照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教學。 9、用好教材,改革課堂教學結構, 加強引導。 10、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知識要有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進行。 11、注重培養(yǎng)學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 12、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中乘數(shù)、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除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乘法和表內出發(f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們分別是學習多位數(shù)乘、除的基礎。 2 這冊中的混合運算是在鞏固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基礎上,初步教學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兩步應用題在第四冊的基礎上適當擴展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進一步使學生學會解答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在量的計量方面,在前一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著重給學生建立長度單位千米和重量單位噸的觀念。 幾何初步知識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并會計算它們的周長,繼續(xù)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的要求: 一、教學訓練 1、 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簡單的一位數(shù)乘除兩位數(shù),一位數(shù)乘、除整十、整百數(shù)(積在100以內),一位數(shù)乘除幾百、幾十數(shù)。 2、 使學生能夠掌握一 位數(shù)乘、除多位數(shù)的筆算法則,能夠熟練地計算一位數(shù)乘、除多位數(shù),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包括有余數(shù)的除法)。 3、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分米、毫米,知道 1千米 =1000米, 1厘米 =10毫米、 1米 =10分米、 1分米 =10厘米,認識重量單位噸、克,知道 1噸 =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會進行長度和重量的簡單計算。 4、 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三步試題。 5、 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6、 使 學生學會解答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一步應用題。 7、 使學生掌握兩步應用題的分析方法,會分步列式解答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二、思想教育 1、根據(jù)數(shù)學的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三、一般發(fā)展 1、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綜合、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 學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一絲不茍,對學習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 5、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3 重點: 1、 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和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特別是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2、 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3、 兩步應用題。 難點: 1、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計算能力。 課時安排: 一、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 17課時 1、口算乘法 3課時 2、筆 算乘法 12課時 整理和復習 2課時 二、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19課時 1、口算除法 3課時 2、筆算除法 14課時 整理和復習 2課時 三、千米和噸的認識 6課時 1、毫米、分米的認識 2課時 2、千米的認識 2課時 3、噸的認識 2課時 實踐活動:有多遠 1課時 四、混合運算和兩步應用題 13課時 1、混合運算 2課時 2、應用題 9課時 整理和復習 2課時 五、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5課時 1、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 2課時 2、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計算 3課時 實踐活動:數(shù)學萬花筒 1課時 七、總復習 5課時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口算卡片、小黑板、小棒、 4 第一單元 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簡單的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的數(shù),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每位積不滿十),一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整千的數(shù)。 使學生掌握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筆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 2、能力目標: 使學生在掌握口算、筆算方法的基礎上,熟練的進行口算、筆算。 3、思教目標: 結合有意義的數(shù)據(j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滲透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教育。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單元教材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兩部分。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的數(shù)和每位乘積不滿十的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一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整千的數(shù)。教材先出口算,學生在表內的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很容易接受,再出筆算乘法。因此,在教學筆算乘法時需要有口算乘法的基礎;此外,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已經接觸到乘法的算理。所以先出現(xiàn)口算有利于學生掌握筆算,在學習筆算的過程中又可以鞏固口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編排順序:先出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不進位和進位),再出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零的乘法。在一位數(shù)乘二、三 位數(shù)的乘法中,先出不進位的,再出不連續(xù)進位的,最后出現(xiàn)連續(xù)進位的。不需要進位的和需要進位的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乘法都是把重點放在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上,再類推到乘三位數(shù)。這樣編排,分散了難點,便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用類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識,從而既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又有利于學生掌握好乘法的計算法則。 2、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乘法的口算方法,理解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 難點: 掌握乘的順序,特別是一個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并能正確計算;連續(xù)進位的乘法。 三、課時安排: 1、口算乘法 3課時 2、筆算乘法 12課時 3、整理和復習 2課時 四、教具準備: 2、小棒、小黑板。 3、口算卡片。 第一課時 課題: 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的口算 5 教學內容: 教科書 、例 2及“做一做”,練習一第 1、 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 1)使學生會用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兩種方 法讀一個乘法算式。( 3)使學生會用簡便方法口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 3思教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理解乘的算理。 2難點: 掌握口算的思考過程。 教(學)具準備: 學生: 6捆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口算(表內乘法題) 2 口答: (1)6個十是多少? 10個十是多少? ( 2) 12個十是多少? 8個百是多少? 10個百是多 少? 12個百是多少? 3先讀數(shù),再回答。 ( 1) 4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十? ( 2) 8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 3) 12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二、新授: 1 教學例 1: A:指導學生擺小棒:每堆 2捆,擺 3堆。教師演 示。 問:每堆多少根?有幾堆?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可 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加 法、乘法) 問:用加法怎樣算?板書: 20+20+20=60 問:用乘法怎樣算?板書: 20 3=60 提問:算式中的 20、 3各表示什么? 20 3表示什 么意思? B:教學兩種讀法: 20 3可以讀作: 20乘 3,還可以讀作: 3乘 20, 6 這兩種讀法表示同一個算式,也表示相同的意義,表示 3個 20是多少。 教師領讀,全班齊讀,指生讀。 C:講算理: 20乘以 3得多少呢?指黑板的小棒講: 1捆小棒是 一個十, 2捆就是 2個十,有 3個 2捆是 6捆,也就是 6個十,是 60根。在口算 20 3時,應該怎樣想呢? 20是 2個十, 20 3就可以看成 2個十乘以 3等于 6 個十,所以 20 3=60。 ( 2)口算各題,并說口算過程。 20 4 200 3 3000 2 ( 3)練習: 一做” 1、 2題。 2 教學例 2 教師出示第一組圖,問:這幅圖中有多少個小正方 體? 出示第二組圖,問:這組里面有多少個小正方體? 現(xiàn)在有幾個 300了?以類似的方法出示第三、四組圖 。 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可以用什么方 法計算?怎樣列乘法算式? 問:這個算式可以怎樣讀? 你能夠根據(jù)前面學過的計算方法,想出這道題應 該怎樣計算嗎?( 3個百乘以 4等于 12個百是 1200) ( 2)練習 教科書 1、 2題。獨立做,集體訂正。 三、總結: 1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計算時我們應該怎 樣想?有什么簡便算法?在口算一位數(shù) 乘整十、整百、 整千數(shù)時,可以先把它看作表內乘法計算,再看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末尾有幾個 0,就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幾個 0。 四、 鞏固練習: 1。 一做” 3、 4題。 2練習一第 1題。 五、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 7 例 1: 用加法算: 20+20+20=60 用乘法算: 20 3=60 想: 2個十 3=6個十 =60 讀作: 20乘以 3或 3乘 20。 例 2: 300 4 = 1200 想: 3個百 4=12個百 =1200 “ 20 3”可以讀做“ 20乘 3”也可以讀作“ 3乘 20”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課題: 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的 口算 教學內容: 書 、例 4和“做一做”,練習一第 3 5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會用一位數(shù)乘兩 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3思教目標: 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口算、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用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的數(shù)的口算。 2難點: 正確掌握口算方法。 “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回答問題: ( 1) 12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 2) 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 3) 120里面有幾個百和幾個十? ( 4) 120里面有幾個十? ( 5) 240里面有幾個十? 2、口算下面各題: 10 5 + 6 20 3 + 9 300 2 + 60 40 2 + 7 二、新授: 1、 教學例 3 教師出示 12個正方體,把其中 10個連在一起,剩 下的 2個與 10個正方體中間空開,讓學生看清有多少 8 個。按照同樣的方法擺出 3行。問:每行有多少個正方 體?一共 擺了幾行?要求一共有幾個正方體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 12 3, 問學生是怎樣想的,并用一、兩種讀法讀一讀算式。 問:你們會計算 12 3嗎? 說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新內容。啟發(fā)學生用 乘法來解答。引導學生看左邊有 3個 10,右邊有 3個 2,就是 6; 30加 6得 36。對照圖,使學生看到: 12是 由 1個十和 2個一組成,所以 3個 12就是 3個 10和 3 個 2的和。 3個 10就是 10 3=30, 3個 2就是 2 3=6, 它們的和是 30+6=36。教師邊講解邊在圖上注釋,幫學 生理解。 2、做例 3后的“做一做”。 教師帶著做 12 4。 問:這個算是的意思是什么? 要求 4個 12是多少,該怎樣想? 1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4個 12可以看作幾個十和幾個 2的和?在這個題 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 4的多少? 讓學生獨立解答 23*2和 32*3。教師巡視,提醒學 生按照新學的方法進行思考,指生說思考過程。 3、教學例 4 出示例 4學生獨立解答,說出是怎樣想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概括。 使學 生明確: 120是由 1個百和 2個十組成的,所 以 3個 120就是 3個百和 3個 20的和;計算上 20的和; 計算時要先用 3分別乘 100和 20,再把乘得的積相加。 4、做例 4后面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說出是怎樣想的。 教師啟發(fā):還有別的想法嗎? 三、鞏固練習: 1、 練習一的第 3題 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并指生說出思 考過程。 9 2、練習一的第 4題。 學生獨立 做,集體訂正指生說為什么用乘法算。 四、總結: 引導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今天我們學習的上一什么樣的乘法?在計算時應該 怎樣想? 今天學的與上節(jié)課學的有什么不同? 五、作業(yè): 練習一的第 5題。 六、板書設計: 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數(shù) 例 3:口算 12 3 =36 想: 10 3=30 2 3=6 30+6=36 例 4:口算 120 3=360 想: 100 3=300 20 3=60 300+60=360 課后小記: 第三課時 課題: 口算乘法的鞏固練習 教學內容: 書練習一的第 6 11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比較熟練正確地口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幾百、幾十數(shù)(不進位)。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3思教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細心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正確地計算、口算的能力。 2難點: 口述思路。 教(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10 一、復習 1、口算: 5 5 6 4 9 3 8 2 9 4 7 6 9 7 3 8 4 7 7 3 7 8 5 9 2、口算卡片: 3、口算并說計算過程: 20 3 2000 4 70 6 800 5 400 8 60 5 430 2 40 5 220 4 4、指生回答問題: 80是幾個十? 400是幾個百? 7個十是多少? 14個十呢? 24個百呢? 42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320里面有幾個十? 二、鞏固練習: 1、練習一的第 6題,教師強調要認真計算,不要 圖快。 2、練習一第 8題, 教師將準備好的每組題目發(fā)給學生,說明:每人做 一題,做完后向前傳給另一名同學。哪個組做的又對又 快,得一面小紅旗。 可以把題目分兩組抄在黑板上,選 10個同學分成 兩組,每人做一題進行比賽,集體 訂正。 3、開火車練習口算: 20 3+4 40 2+7 8 +5 300 2+100 200 4+10 7 6+7 21 3+7 320 2+20 9 6+6 三、綜合練習: 1、練習一第 7、 11題。 2、同位互相做第 10題。 四、作業(yè): 1、練習一第 6、 9題。 2、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做練習一的第 12、 13題。 五、板書設計: 11 口算乘法 200 3 =600 想: 2個百 3=6個百 =600 430 2 = 860 想: 400 2=800 30 2=60 800+60=860 課后小記: 第一課時 課題: 二、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 教學內容: 書 、例 2,“做一做”及練習二的 1 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用一位數(shù)乘兩、三位數(shù)的筆算的算理和乘的順序,以及乘的寫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通過筆算算理的 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思教目標: 通過計算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掌握計算方法,能夠理解算理。 2難點: 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 13 2 2 4 20+4 13 3 300 2 20 4 6+30 23 2 2、計算: 4 3 7 2 5 6 二、導入新課: 出示例 1: 計算 12 3 問: 12 3的積是多少?口算時怎樣想? 12 師板書: 10 3=30 2 3=6 30+6=36 講:求 3個 12是多少,口算的算理和方法同學們 都已掌握。著道題還可以列豎式筆算。筆算的算理和口 算一樣。但筆算時該怎樣乘,積該怎樣寫呢?我們現(xiàn)在 來學習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 法 二、新授 1、 教學例 1。 ( 1)筆算豎式的寫法和表內乘法一樣,先寫被乘數(shù),再寫乘數(shù),乘數(shù)的個位要和被乘數(shù)的個位對齊。 (板書:豎式) ( 2)講:筆算時用第二種讀法比較簡便。 ( 3)結合豎式講計算過程。 A:筆算時要從被乘數(shù)的個位乘起,師先遮住被乘 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問:豎式中是幾乘幾?( 3乘 2) 講: 3乘 2得 6,表示 6個一,所以 6要寫在積的個 位上。 B:漏出遮住部分,講: 3乘完被乘數(shù)個位上的 2以 后,再去乘被乘數(shù)十 位上的數(shù)。問:豎式中現(xiàn)在該算 3 乘幾? 3乘 10得 30,這里的 3表示 3個十,所以 3要寫 在積的十位上(同時要對齊個位用虛線寫一個 0)。 C:求乘得的積一共是多少,也就是秋個 12是多少, 還要怎樣算?(把兩次乘得的積和在一起)。 問:誰能夠說說筆算 12 3的計算過程,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D:簡化豎式 問:用 3乘十位上的得 30,這個 30的 0為什么寫 成虛線的?(因為積的十位上的 3就表示是 3個十,所 以這個 0可以省去不寫,可以把 3直接寫在積的十位上。) E:問:想一想怎樣檢驗算得對不對? 2、 練習: 一做” 1、 2題。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算式是怎 樣列式的。 13 三、小結: 一位數(shù)乘法的筆算的算理同口算的算理一樣,只是 乘的順序不同,要從被乘數(shù)的個位乘起,先算幾個一, 再算幾個十,幾個百。和被乘數(shù)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乘,所 得的積就寫在橫線下的哪一位上,算完后,可再乘一遍 進行檢驗。 五、作業(yè): 練習二 1、 3題 六、板書設計: 筆算乘法 例 1:計算 12 3 12 1 2 用口算: 10 3=30 3 3 2 3=6 36 6 .3 30+6=36 3 0 .3 3 6 例 2: 234 2=468 2 3 4 2 4 6 8 課后小記: 第 二 課時: 課題 : 二、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連續(xù)進位的)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 9 10頁上的例 3、例 4, “ 做一做 ” 中的題目, 練習 3中的第 1 2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小棒 6捆(每捆 10根)零 12根。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 1) 口算:教科書第 9頁上的復習題。 ( 2) 學生板演(與口算同時進行) 2 4 1 3 2 2 3 14 共同訂正,指名學生說說算式的意義及計算過程。 提問:筆算用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 ,乘的順序是怎樣的 ? 二、 新課 ( 1) 教學例 3。 出示例 3: 24乘 3該怎樣計算?先用小棒擺擺看。 師生一起擺小棒。第一行擺 24根( 2捆又 4根)再擺同樣的兩行小棒,每行都是 24根。 提問:每行有多少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 要求 3個 24根是多少根,怎樣求? 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求法,再比較哪種求法好。然后教師邊演示邊說明:要算 3個 24根一共是多 少根,先算 3個 4根是 12根(把其中的 10根捆成 1捆,另外 2根放在一邊),再算三個 2捆是 6捆, 加上前面的 1捆合起來是 7捆,一共是 7捆零 2根,即 72根。所以 3乘 24等于 72。 教師列出豎式。 提問: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成如下形式: 2 4 說明:豎式的寫法可以簡化。教師 3 邊寫出簡化的豎式,邊引導學生口述計算 過程:先用 3乘 24個位上的 4得 12向十 1 243 位進 1,在積的個位上寫 2,再用 3乘 24 6 0203 乘 24十位上的 2是 6個十,再加上進來 的 1個十得 7個十,在積的十位上寫 7。 7 2 讓全班學生做例 3下面的 “ 做一做 ” 中的題目,同時指名四人板演。在集體訂正時,教師結合 試算題提問: 用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積滿十,向十位進 1;積滿二十,應向十位進幾?積滿三十 呢? 用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積滿十,向哪一位進?為什么 教師小結:計算乘法時,哪 一位上乘的積滿幾十 ,就向前一位進幾。 ( 2) 教學例 4。 出示例 4: 1924 。 教師列出豎式,然后邊將 1遮住邊提問:這個題應按怎樣的順序乘?先乘什么?(教師在積的 個位寫 8)再乘什么?教師板書。乘到第二步時提問: 4乘 90得多少?該怎樣寫? 15 指出: 4乘 90得 360,在積的十位寫 6,向百位今。同時將遮住的露出來。因為 4還要 192百位上 的 1,所以進到百位的 3應記在橫線上。 下面的部分讓學生自己接著算完,并說出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讓學生做例 4下面的 “ 做一做 ” 中的題目。 指名四人板演,集體訂正。學生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學生做的情況 ,可將有代表性的錯誤寫在黑 板上,讓學生討論。 三、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說明乘的順序及進位法則。指導學生閱讀第 1 0頁上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法則。 四、 鞏固練習 ( 1) 練習三第 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指名說出乘的順序及過程。 ( 2) 練習三第 2題學生獨立做完后,指名說一說,哪道題的計算有錯,錯在哪里,怎樣改正 。 五、課堂作業(yè)。 課后小結 : 第 三 課時: 課題 : 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練習課(不連續(xù)進位的)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 10頁下面的 “ 做一做 ” 練習三第 3 9題 教學目的 :進一步鞏固一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仔細認真的驗算習慣。 教學過程: 一、 一位數(shù)乘法練習 第 6題、學生獨立填方框中的數(shù),并指名把豎式寫在黑板上,集體訂正。 二、 混合練習 第 7題、是加、減、乘法豎式混合練習。做這一題時,限時 12分鐘??凑l能在限定的時間內都 能做完并且無錯題。通過此題可以檢查學生對學過的豎式計算掌握情況。對于錯題較多的或計 算較慢的學生要了解原因,注意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三、思考題 第 10題、因為學生還沒有學兩位數(shù)除法,因此還不能一下子看出第一行的數(shù)與第 二行的數(shù)的關 系。這里要求學生通過試一試的辦法,先知道第一行的數(shù)乘 4就可以得到第二行的數(shù),然后再 把表填完。 第 1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這樣可以互相啟發(fā),提高分析問題 16 的能力。 第五課時 課題: 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 教學內容: 書 和“做一做”,練習四的 1 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能夠掌握需要連續(xù)進位的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正確進行計算的能力。 3思教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筆算乘法過程中的連續(xù)進位。 2難點: 筆算乘法過程中的連續(xù)進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可以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 1、口算: 4 4+7 3 8+5 5 4+1 6 9+8 5 7+6 6 3+3 3 8+2 7 8+4 8 4+5 2、筆算: 5 1 2 6 3、指生說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的計算法則。 二、新授: 1、 教學例 5 出示例 5:說明每桶奶粉重 454克。 問:一桶奶粉多少克?求 4桶奶粉一共重多少克? 怎樣列式? 指生板演,其他寫在本子上,集體訂正,說計算過 程。 比較例 5與復習題有什么區(qū)別。 4 5 4 5 1 2 4 6 1 8 1 6 3 0 7 2 兩道題相同點:乘數(shù)都是一位數(shù)。 17 不同點:每一位都有進位數(shù),是連續(xù)進位的乘法, 以前學過的乘法不是每位都有進位,是不連續(xù)進位的。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連續(xù) 進位的筆算 乘法。注意在用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十位時,要看看個位上 乘得的積有沒有進位,如果有進位,不要忘記加上進上 來的數(shù);用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百位時,也要注意不要忘記 加上進上來的數(shù)。 2、練習: “做一做” 1、 2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及時 糾正,如:計算順序、連續(xù)進位的方法和積的寫法等。 集體訂正。 三、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連續(xù)進位的筆算乘法,在計算時要 認真仔細,每次乘完后,都要加上原來的進位數(shù)。做完 后,要養(yǎng)成檢查的好習慣。 四、鞏固練習: 1、判斷: 249 6=1294 348 7=2336 2 4 9 3 4 8 6 7 1 2 9 4 2 3 3 6 2、練習四第 2題 指生讀題,獨立做,集體訂正。 3、閱讀書中“你知道嗎?”,教師可適當解釋補充。 五、作業(yè): 練習四第 1、 3題。 第 3題可以讓學生分析題目,再解答。 六、板書設計: 一位數(shù)乘二、三、四位數(shù) 4 5 4 4 =1 81 6(克) 4 5 4 4 1 8 1 6 18 課后小記: 第六課時 課題: 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練習課(連續(xù)進位的) 教學內容: 書 習四的第 6 10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連續(xù)進位的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乘法法則。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3 思教目標: 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連續(xù)進位的筆算乘法練習。 3 難點: 正確、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 )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聽算: 3 6 7 6 5 4 6 9 8 8 5 6 4 2 2 5 9 3 7 7 8 6 3 4 9 7 2 8 7 8 8 9 二、口算:(教師出示口算卡片,開火車) 7 4+3 5 7+3 90+160 40 5 6 9+8 9 3+6 24 2 64 5 8+7 7 8+4 130 3 80 5 4 2+6 2 6+5 56 7 三、筆算: 1、指生板演后集體訂正。 132 3 176 4 2、問: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法則是什么?筆算 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時要注意什么? 3、做練習: 練習四第 6題。獨立做,集體訂正。 19 練習四第 8題,可以以做游戲的形式進行練習。教 師把準備好的兩組題貼在黑板上,指兩組學生開始進行 接力做題,看哪一組做得又對又快,對于較快的組要給 與表揚。 四、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上節(jié)課的內容,大家在做題時一定 要認真、仔細。 五、作業(yè): 練習四 7、 9題。 第 9提可以先讓學生讀題,分析題目的思路和解題 方法,再列式計算。 六、板書設計: 一位數(shù)乘二、三、四位數(shù)練習課 249 6=1494 348 7=2436 249 348 6 7 1494 2436 課后小記: 第七課時 課題: 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綜合練習 教學內容: 書 1 15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熟練程度。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 3思教目標: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練習。 2難點: 運用乘法法則,正確、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具準備: 20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出示卡片) 2、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800 7 50 9 12 4 4000 2 300 6 120 3 8 4+5 700 8 200 5 3 6+7 3000 3 420 2 9 4+4 90 7 6 9+5 210 4 300 3 13 0 8 6+5 900 9 3、筆算: 356 4 2630 指生板演,其他群練,集體訂正時指生說計算過程。 二、課堂練習: 1、練習四第 11題 限時在 5分鐘內完成,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然后集 體訂正。對于較好的學生要給與表揚和鼓勵,指生說一 說進行混合練習時應該注意什么,提醒學生看清運算符 號,注意檢查。 2、練習四第 12題 獨立做,集體訂正時教師提問:每組式題的得數(shù)有 什么規(guī)律?誰還能按每一組數(shù)的規(guī)律再接著寫出一、二 個式子? 3、練習四第 13題 指生讀題,教師幫助學生分析題目的條件和問題, 指導學生解答。 三、總結: 今天我們把整個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進位乘 法復習完了,大家注意這一部分都是計算題,那么在做 題時一定要認真,做完后要注意檢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 習慣。 四、作業(yè): 1、練習四 的 13 15題。 2、做完的學生可以做 16*、 17*題,教師還可鼓勵學 21 生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答。 五、板書設計: 綜合練習 118 9+60 =118+60 =1122(個) 答:這列火車一共有 1122個座位。 課后小記: 第八課時 課題: 一個因數(shù)的中間有零的乘法 教學內容: 書 、例 7、例 8,“做一做”,練習五 1、 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 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 0;使學生掌握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 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 的計算能力。 3思教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學會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 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理解 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 0。 2難點: 學會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 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7 4+4 2 6+3 5 3+6 8 4+6 9 5+5 6+0 0+20 412、筆算: 板演后集體訂正。齊說乘法法則。 二、新授: 我們已經知道 0和任何數(shù)相加、減還等于任何數(shù), 22 那 0和一個數(shù)相乘積是多少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 個問題。 1、 教學例 6 ( 1)教師在桌子上放 3個盤子,每個盤子放 2個蘋 果。 提問:有幾個盤子?每個盤子放了幾個蘋果?求一 共幾個蘋果? 用加法怎樣列式? 板書: 2+2+2=6 用乘法怎樣列式? 板書: 2 3=6 問: 2 3表示幾個幾相加? ( 2)教師從每個盤子拿走一個蘋果。 提問:現(xiàn)在每盤放了幾個蘋果?求現(xiàn)在 3個盤子里 一共有幾個蘋果? 用加法怎樣列式?板書: 1+1+1=3 用乘法呢? 板書: 1 3=3 問: 1 3表示幾個幾相加? ( 3)教師再從每個盤子里拿走 1個蘋果, 問:現(xiàn) 在每個盤子里有幾個蘋果? 問:現(xiàn)在求 3個盤子了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 樣列式?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0+0+0=0 問:用乘法怎樣列式? 板書: 0 3=0 問:“ 0 3”表示幾個幾相加?得多少? 師講: 0乘以 3表示 3個 0相加得 0,再想一想 0 乘以 5得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因為 0乘以 5表示 5 個 0相加,結果得 0,所以 0乘以 5得 0。) 小結: 0乘以幾,就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新能源環(huán)衛(wèi)裝備合作協(xié)議書
- 奢侈品鑒定師筆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穩(wěn)相微波射頻同軸電纜項目發(fā)展計劃
- 第2課時 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 教案 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
- 2025年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下屬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筆試試題【答案】
- 2024年麗水市蓮都區(qū)融媒體中心招聘真題
- 消費情緒對生鮮農產品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
- 項目工程建設業(yè)務循環(huán)調查表范本
- 消防設施維護合同
- 農業(yè)國企面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財務工作總結模版
- 低鈉血癥護理
- 店鋪裝修消防合同協(xié)議
- 護士資格證考試口腔護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二級造價師安裝工程真題卷(附解析)
- 2025年采購工作總結
- 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
- 風力發(fā)電場項目收購協(xié)議
- 雨季三防測試題及答案
- T-CESA 1281-2023 制造業(yè)企業(yè)質量管理能力評估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