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文言文各課常見重點問題簡答.doc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文言文各課常見重點問題簡答.doc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文言文各課常見重點問題簡答.doc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文言文各課常見重點問題簡答.doc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文言文各課常見重點問題簡答.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文言文各課常見重點問題簡答桃花源記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桃花源記中桃花林景色句子: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桃花源記描寫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3、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的安寧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4、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人精神狀態(tài)的語句: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5、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6、本文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問今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7、交代桃源人來歷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8、桃花源記的主旨是什么?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自由平等的社會生活圖景,虛構(gòu)了一個與黑暗社會現(xiàn)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9、桃花源記的線索是: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 。具體為:發(fā)現(xiàn)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桃花源開再尋桃花源 。本文的順序是:時間順序10、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gòu)的理想社會?漁人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11、作者虛構(gòu)世外桃源的目的是什么?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12、漁人離開桃源后,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后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增添神秘色彩。暗示這是一個虛構(gòu)的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世界13、出自本文的成語有哪幾個?世外桃源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無人問津14、從本文的主題中提煉出來的一個成語是什么?它的古義和今意分別是什么?世外桃源 古義 指與世隔絕,沒有戰(zhàn)亂,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社會。今義 指環(huán)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xiàn)實斗爭的美好世界。15、留白,是繪畫藝術(shù)的一種手法,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你認為本文何處運用了這種手法,試簡要分析?!按巳艘灰粸榫哐运?,皆嘆惋?!薄熬哐浴钡膬?nèi)容和“嘆惋”的是 桃花源外世事變遷,人們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16、應(yīng)當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xiàn)實的一種精神寄托,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社會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17、漁人是個怎樣的人?寫漁人有怎樣的作用?漁人背信棄義、不守諾言。寫漁人的作用:一方面與桃花源中人的淳樸好客形成對比,加深了人們對桃花源外社會的認識,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另一方面,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漁人是組織材料的需要。18、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難于桃花源,不復出焉的行為的?桃花源人在當時是很幸運的,能躲避禍患,生活安定;但從積極意義上來講,躲避不是永遠的,應(yīng)該起來抗爭。(談出自己的想法即可)陋室銘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陋室銘中主旨句(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惟吾德馨。3、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4、陋室銘中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5、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的語句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6、陋室銘中畫龍點睛的語句是:何陋之有?7、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怎樣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這篇短文采用了怎樣的寫法。答:保持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本文采用了 借物抒情 的的寫法8、陋室主人與 愛蓮說中“隱逸者”和“花之君子者”有什么異同?答:他們都品行高潔,不慕榮利。陋室主人同“花之君子者”都遠離世俗,都是隱者?!盎ㄖ诱摺眲t身在世俗又高于世俗。9、文章前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的目的何在?答:運用了類比的寫法;目的是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zhì)。10、“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上”和“入”用在這里有何好處,這句寫出了環(huán)境怎樣的特點?答:對偶;“上”“入”二字生動傳神,化靜為動,使景物有生氣,表達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環(huán)境的特點是恬靜,雅致。11、作者既說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又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矛盾,為什么?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說沒有俗務(wù)纏身。12、劉禹錫自比諸葛亮和揚雄,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貧樂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風,都高雅脫俗而才華橫溢。13、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一句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為什么要這樣寫?答:運用類比的手法。用古賢之室類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賢自比,自己也有古名賢的志趣和抱負。14、陋室銘以孔子的話結(jié)尾,用意何在?答:這是全文的畫龍點睛這筆,引用孔子的話,突出了“惟吾德馨”的主旨。愛蓮說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2、 愛蓮說將花的形象比擬為人的品質(zhì),以蓮的形象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3、人說“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4、愛蓮說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zhì)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5、愛蓮說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6、愛蓮說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quán)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愛蓮說表現(xiàn)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8、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9、結(jié)尾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yīng)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 的世風的鄙棄。10、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征什么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 菊“花之隱逸者” 象征不趨炎附勢的人。 (3) 蓮“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賢能的人。 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表達了: 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的思想感情。11、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不可褻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貴品質(zhì)。 答:蓮花代表的可品質(zhì)是:質(zhì)樸、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端正;不拘繁文茍禮,美名遠揚,獨立自主,不可褻瀆。12、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喜愛哪一種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作者寫陶淵明愛菊和寫世人愛牡丹襯托自己喜歡蓮花,寫寫陶淵明愛菊是正面襯托,寫世人愛牡丹是反面襯托,都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思想感情。13、文章用了兩個“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生活態(tài)度。 兩個“獨”字,都表現(xiàn)出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tài)度。 14、作者對“愛菊”“愛蓮”“愛牡丹”的態(tài)度分別是什么? 愛不同的花象征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作者對“愛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嘆真正“愛菊”的隱士極少。作者對“愛牡丹”是厭惡鄙棄的,其目的在于諷刺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tài)。作者 “愛蓮”意在托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核舟記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核舟記選自清朝張潮編著的虞初新志一書,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篇說明文。文中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是“蓋大蘇泛赤壁云”。 2、課文中提到的“大蘇”即宋朝的文學家蘇軾。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賦中的句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赤壁賦中的句子?!棒斨薄笔撬暮糜鸭丛娙它S庭堅。2、本文采用 總分總 的結(jié)構(gòu)布局。第一部分是第先總述王叔遠技藝奇巧,引出說明對象核舟。第二部分是第段,詳述核舟之“奇巧”。(這部分按照空間順序說明的)第三部分是第段 總述核舟體積小、容量大,由衷地贊美雕刻者精湛的雕刻技藝。3、核舟的精湛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體積?。?)所刻內(nèi)容多 (3)構(gòu)思巧 刀法精4、第三段文字為什么先介紹蘇東坡,后介紹黃庭堅、佛???(1)主題是大蘇泛赤壁 (2)窗上刻的是東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東坡居中4、核舟記最后一段運用哪些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答: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核舟體積小、容量大的特點,突出雕刻者技藝的高超、構(gòu)思的巧妙。5、從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劃船的依據(jù)。(用自己的話表述)答: (1)文中有“舟尾橫臥一楫”句;(2)兩個舟子的四只手都無空劃船。6、核舟記中總括王叔遠技藝高超的詞是:奇巧 表明核舟原料小而表現(xiàn)題材廣的句子是: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 說明核舟構(gòu)思巧妙、技藝精湛的句子是: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藝精湛的語句是:嘻,技亦靈怪矣哉!7、核舟記末段作者為什么要統(tǒng)計“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數(shù)目?與第一自然段相照應(yīng),突出中心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藝。8、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的名句分別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體現(xiàn)了雕刻者構(gòu)思的巧妙 暗示了是蘇軾在泛舟赤壁,以此體現(xiàn)大蘇泛赤壁的主題。9、核舟記的結(jié)尾處詳盡地說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數(shù)量。清人林嗣環(huán)的口技一文的結(jié)尾處也有這么一段:“撤屏觀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兩文均用數(shù)字結(jié)尾,作者的意圖相同嗎?為什么?意圖相同。兩文的結(jié)尾都用了列數(shù)字的方法,都是為了表現(xiàn)藝人技藝之高超。10、文言文使用數(shù)量詞和現(xiàn)代文有所不同,試根據(jù)本文比較一下,不同在哪里?文言文中往往有數(shù)詞而無量詞,現(xiàn)代文則數(shù)詞、量詞同用。文言文的數(shù)詞往往都在名詞后面,現(xiàn)代文的數(shù)詞則習慣于放在名詞前。大道之行也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的著作。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儒家經(jīng)典著作 四書:孟子中庸大學論語 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2、 大道之行也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理解和認識?答: 大道”就是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是指理想社會?!按蟮馈焙汀按笸倍际钱敃r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都帶有明顯的理想主義色彩,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在階級社會里都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3、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綱領(lǐng))是什么?本文從哪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答: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本文是從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4、“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蓖献又械哪木涿杂挟惽ぶ??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 “大同”社會與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什么聯(lián)系?“世外桃源”是在“大同社會”的理想的基礎(chǔ)上虛構(gòu)出來的,是藝術(shù)地再現(xiàn)“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桃花源中“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正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長”的具體表現(xiàn)。 桃花源內(nèi)人民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與“大同社會”的“講信修睦”一致。三峽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本文選自水經(jīng)注疏,作者是酈道元,他是我國北魏杰出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經(jīng)注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綜合性地理著作。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2、三峽中正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側(cè)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3、三峽中側(cè)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4、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5、寫“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這是什么寫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詩?l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漲流急,也突出了三峽夾江對峙、狹窄險要的特點。寫法:側(cè)面描寫。聯(lián)想到李白的詩歌是:早發(fā)白帝城6、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7、三峽夏季江水的特點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8、文章寫三峽春冬景色時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既描寫了“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動景,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9、本文寫春冬之景,用清、榮、峻、茂四字突出其特點。寫秋季景色,用寒、肅、凄、哀四字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10、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是:雄奇險峻,清幽秀麗。11、文末以漁歌作結(jié)有什么作用? 進一步表現(xiàn)了三峽山高、嶺連、水長的地理特征:渲染出三峽秋景凄涼的氣氛。12、作者先寫夏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三峽水夏季最盛,所以先寫“夏水”。13、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fā)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并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 原句: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14、古詩文中描寫三峽的名句還有哪些?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 夜發(fā)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 答謝中書書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答謝中書書描寫景物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觀察角度:有仰有俯;景物形象:由大到小;景物狀態(tài):動靜結(jié)合;時間交代:從早到晚。使山川景物和諧統(tǒng)一。2、答謝中書書中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的對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3、答謝中書書中講究色彩搭配,表現(xiàn)一年之美,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什么?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4、答謝中書書中將聽覺、視覺結(jié)合,由靜入動,表現(xiàn)一日之美的對偶句是什么?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5、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么?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6、答謝中書書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記承天寺夜游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記承天寺夜游選自東坡志林。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2、全文以 “月光” 為線索,依據(jù)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夏夜月光圖,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 清冷皎潔 的意境,表達了作者 曠達 的心境。 3、“欣然起行”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難得的喜悅與興奮。4、從“念無與為樂者”透露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因為作者正在被貶期間,透出憂愁孤寂的心情。5、表明“念“的結(jié)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尋張懷民。6、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尋張懷民”? 同是被貶之人,也是知心朋友。7、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懷民亦未寢”,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二人心有靈犀。8、“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一段寫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點?點染出一個怎么樣美妙的境界? (或者怎樣賞析本句?) *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其中“積水空明”比喻月光,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的特點, “藻荇交橫”比喻月影寫出了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的特點。 全句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9、“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表達了作者怎樣微妙復雜的感情?(文尾通過“閑人”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怎樣理解“閑人”的含義?) 貶謫的悲涼、曠達的胸懷、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人生的感慨各種復雜的感情情盡在其中。10、“閑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閑”表現(xiàn)在何處?(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時,見“月色入戶”則“欣然起行”;與“懷民相與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細。這些都說明是“閑人”。11、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情,但可以從字里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xiàn)蘇軾與張懷民友情的句子(寫出兩句),并說說你選擇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張懷民可以同樂 懷民亦未寢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賞趣味相同 相與步于中庭。 理由:關(guān)系親密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運相同 12結(jié)尾惋惜無人賞月,暗示了什么?世人大多熱衷名利,為俗務(wù)所累。13、本文描寫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虛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 實景:竹柏之影。襯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靜、淡雅和賞月者的恬靜、悠閑。觀潮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觀潮 選自武林舊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南宋人。2、觀潮第一段中首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在全文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各起什么作用?首句總括全文,點明題旨 3、作者對潮水的描寫由遠而近,對潮水從 形、色、聲、勢 四個方面進行描繪的寫“形“的句子是: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寫“色”的句子是: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寫“聲”的句子是: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 寫“勢”的句子是: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在這對潮水的描寫中 ,作者運用了 比喻 和 夸張 的修辭手法。(“僅如銀線”“玉城雪嶺”是比喻;“聲如雷霆”“吞天沃日”是夸張)4、觀潮作者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有什么作用?這兩句詩從側(cè)面對潮水的形象做了補充, 照應(yīng)前文“天下之偉觀”一句 為下文寫軍事訓練和民俗表演作了鋪勢。5、水軍演習的場面寫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處表現(xiàn)在哪里?精彩之處在于 參加演習的船只眾多 演習陣勢變化多樣 水兵作戰(zhàn)技藝嫻熟 演習中戰(zhàn)斗激烈,聲勢浩大 演習結(jié)束后撤退迅速 6、作者寫水軍演習采用了怎樣的寫法?采用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采用了動靜相襯的方法,演習時聲勢浩蕩,結(jié)束時轉(zhuǎn)瞬即逝,起到了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7、描寫吳中健兒形象的句子是:“披發(fā)紋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突出吳中健兒高超本領(lǐng)的句子是:“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8、觀潮最后一段主要寫什么?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主要寫了觀潮的人之多,其作用是 :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潮水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湖心亭看雪常見重點問題簡答1、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作者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2、從全文來看,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以記敘開頭,以議論結(jié)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作者寫作此文時,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明思宗朱由檢 的年號,你能說出其中有何用意嗎? 表現(xiàn)作者懷念故國的深情 4、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币痪鋵懗隽耸裁匆饩常看司湓谌慕Y(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 寫出了 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 的意境。作用: 為下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作鋪墊 5、“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什么景象?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 天空、云層,山巒湖水 茫茫一片,舉目皆白 的景象。6、湖心亭看雪開頭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后來又寫到“舟中人兩三?!保瑳r且文章末尾還出現(xiàn)了舟子,這樣寫是否矛盾?這樣寫并不矛盾。作者這樣寫是為了突出自已與舟子等一般人的志趣不同,反襯自己清高與孤傲 的情懷。7、“強飲三大白而別”“拉余同飲”兩句中“強”和“拉”二字表現(xiàn)出人物什么感情? “強”字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悅和豪爽心情; “拉”表現(xiàn)了客人的喜悅心情。8、結(jié)尾的“癡”有何含義和作用?(結(jié)尾舟子的話表達了作者的怎樣的情感?) “癡”的含義是“癡迷”“著迷”,為西湖的雪景而迷,為故國的山河而迷,也為知音難覓而迷。起到了 畫龍點睛,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的作用。9、“癡”與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yīng)?寫出作者什么情懷? 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yīng); 寫出了作者 超然脫俗的性格和清高與孤傲的情懷。10、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余嗎?為什么?(或者 寫湖心亭巧遇兩人的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 不多余。寫湖心亭巧遇兩人的情節(jié)有以下作用: 使文章富有波瀾,給沉寂渾茫的雪景增添一分生氣和一分暖色 。 借他人之口抒發(fā)作者自己知已難逢的惆悵。寫癡”情人不只“我”一個,巧妙地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記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學過他的文章有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江城子 密州出獵 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念:考慮,想到 寢:睡 但:只是 相與:共同,一起 閑人:清閑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戶:窗戶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這里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 三、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張懷民也沒睡,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為線索,依據(jù)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清冷皎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 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表達作者微妙復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復雜感情。(曠達胸懷)(1)貶謫悲涼。(2)人生感慨。(3)賞月喜悅;(4)漫步悠閑。 五、結(jié)構(gòu):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請按不同的表達方式劃分層次,并寫出各層次大意。 記敘 描寫 議論。 第一層:(1-3句)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達方式是敘述,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同游者、游歷的緣由) 第二層:(4句)觀月賞景。(寫景、描繪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層:(最后3句)月夜問天,自喻閑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議論,點出作者曠達樂觀的襟懷) 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閑人”的含義?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盡在其中。(或表現(xiàn)作者雖遭貶謫仍強作輕松愉快的復雜心情。既有由賞月詠月而發(fā)的自豪自慰,又有為閑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悵和苦悶。) 2、文章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曠達(豁達)樂觀的胸懷。 五、欣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边@一段寫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點?點染出一個怎么樣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與朱元思書 1、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解題:“與”:給予?!皶保盒?。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說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異水之間,是六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釋重點字。風煙:指煙霧。 共色:同樣的顏色。 俱:都。 許:附于數(shù)詞之后,表約數(shù),相當于“光景”“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9)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10)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11)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 (12)相鳴:互相和鳴 (13)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15)經(jīng)倫:籌劃、治理。(16)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17)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18)猶:好像,如同。(19)交映:互相掩映。(20)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顯露。 (21)縹碧:青白色。 3、中心:.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結(jié)構(gòu):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第二段 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 第三段描寫了 富春江夾岸的奇山,并抒發(fā)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夸張將富春江“異水”(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征):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5結(jié)合文中語句說說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4分) (1)從“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句中表現(xiàn)作者對自由的渴望; (2)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xiàn)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3)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本渲斜憩F(xiàn)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 6、 理解背誦。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tài)的:(從流漂蕩,任意東西) 總的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總領(lǐng)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不絕(對偶句) 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7、重點句翻譯。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煙霧全部消散盡凈,晴空和青山呈現(xiàn)同樣顏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 息他那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8、欣賞。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形象 9、中心:“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也是本文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討論?!捌嫔疆愃煜陋毥^”是對這里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jù)作者的描寫,分析這里的山“奇”在何處?答: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連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簡直是一只自然交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 五柳先生傳(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陶淵明) 1、 文學常識: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五柳先生傳出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桃花源記,詩有飲酒 歸園田居其三 2、 人物欣賞:(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 (3)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自畫像。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的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闪盍硪环矫嫠颖墁F(xiàn)實,隱居起來,不去撞擊社會矛盾的思想是消極的。 (4)本文與,醉翁亭記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飲酒中自得其樂,并忘卻榮辱得失。 醉翁:借飲酒助山水游樂之興。是與民同樂。 3、 名句及成語:(1)不求甚解:現(xiàn)指: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讀書只領(lǐng)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意思:不為貧而憂慮,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4、 重點實詞:會意: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會;體會,領(lǐng)會。意:書中的意旨) 親舊:親戚、朋友。 造飲:到、往。到別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 環(huán)堵:周圍環(huán)著四堵墻。 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結(jié);打補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戚戚:憂愁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茲若人:此人。儔:朋友,伴侶。 觴:酒杯。 嗜:愛好,喜歡。 5、 重點句子翻譯:(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到別人家里去喝酒,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讀書,不求甚解:喜歡讀書,但讀書只求領(lǐng)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經(jīng)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 6、理解背誦:五柳先生傳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贊揚五柳先生的高潔人格并且與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yīng)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4)文中描寫“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詩句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馬說韓愈 一、作者作品:韓愈唐朝文學家。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里的雜說。 二、說的特點:可以說明事物,可以發(fā)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三、閱讀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論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本文寫法:托物寓意(借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人才,埋沒人才,表達了強烈的憤慨):s 3、本文段意:一段:伯樂對于千里馬的決定作用。二段: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三段:總結(jié)全文,寫食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馬與伯樂依賴關(guān)系的句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5、千里馬必然被埋沒的原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6、描寫千里馬可悲命運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作用:從反面論述了中心論點。 7、表明食馬者無知的句子: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馬者無知所造成的惡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再次從反面論證論點,揭示被埋沒的原因。 9、寫食馬者的愚妄(平庸淺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馬也的作用:與開頭呼應(yīng),點明全文主旨。 11伯樂、千里馬、食馬者的比喻意義:伯樂比喻知賢識才的人,千里馬比喻出類拔萃的人,食馬者比喻埋沒摧殘人才的統(tǒng)治者。 12、馬說中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13、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是什么?伯樂不常有。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14、在馬說第三段中,作者認為對千里馬的摧殘、埋沒體現(xiàn)在哪三個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策馬者是怎樣的不認識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馬說中提出人才培養(yǎng)需要外在條件的句子是: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馬說中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18、馬說的主旨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9、懷才不遇的人??畤@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20、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千里馬比喻有才之士;食馬者比喻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tǒng)治者。 21、對食馬者進行強烈諷刺是哪一句?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送東陽馬生序(明朝:宋濂)(閱讀課) 1、文學常識、作者 明朝著名文學家 宋濂 2、重點字詞解釋。余幼時即嗜學:喜歡,愛好。 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盒傅?,不放松抄寫?!爸笔恰暗 钡馁e語,指“筆錄”這件事。 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經(jīng)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擔心,憂慮。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嘗,曾經(jīng)。趨:奔向。先達:學術(shù)界的前輩。執(zhí)經(jīng)叩問:求教。叩,問。 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 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里的是擁擠的意思。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援疑質(zhì)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zhì),詢問。 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cè)著耳朵(表示專心而尊敬的)請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時。叱咄:訓斥,呵責。(禮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復:這里指辯解。 俟(其欣悅):等待,等。 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窮冬:嚴冬。 皸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破裂。(至)舍:學舍,書舍。 僵勁:僵硬。 (持)湯沃灌:熱水。沃灌,澆洗。 以衾(擁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兩頓飯。再,兩次。食,提供伙食。(同舍生皆)被(綺繡):同“披”。(戴)朱纓(寶飾之帽):朱纓,紅色的帽帶。 腰(白玉之環(huán)):腰,掛在腰間。 (右備)容臭:容臭,香袋。 燁然(若神人):燁然,光彩耀眼的樣子。 緼袍敝衣:破舊的衣服??A,舊絮。敝,破。略無慕艷意:毫無羨慕之心。慕、艷,羨慕。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3、理解背誦。 (1)為什么作者在眾多富有的同學中能“略無羨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觀點的句子是: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4、思考、(1)從幾方面概括作者求學時的客觀條件?路途:遙遠艱難。衣著:破舊不能御寒。飲食:每日兩頓,毫無滋味。 (2)太學生的優(yōu)越條件,表現(xiàn)在那些方面?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對比,增強說服力,突出中心。 (4)應(yīng)怎樣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guān)系? 答:學習條件不好,仍然能學習好,像宋濂那樣;學習條件好,卻不一定序、學得好,像某些“太學生”那樣。學習條件好壞對學習能夠有所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學習成功關(guān)鍵是長期堅持“勤且堅”專心致志,這是宋濂起身體會,也是古今學有所成的人的共同體會。 (5)本文揭示了怎樣的道理?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6)本文是寫給馬生的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寫自己求學的事? 作者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刻苦學習精神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結(jié)合自己實際談一下。 5、課外積累。古人刻苦求學的事跡。 東周時代,蘇秦讀書欲睡錐刺骨。 西漢,孫敬晝夜苦讀,以繩系頭懸屋梁。 西漢,匡衡勤學無燭鑿壁偷光讀書。 晉朝,車胤(yn)囊螢讀書。 晉,孫康家貧,映雪讀書。 (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跡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 3、重點段翻譯。 現(xiàn)在太學生們在太學里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有司業(yè)、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凡是應(yīng)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yè)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yǎng)成的,那么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里是別人的過失呢? 醉翁亭記 1、文學常識。本文出自歐陽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環(huán)滁(ch) 林壑(h)瑯琊(lng y) 飲少輒醉(zh) 巖穴瞑(mng) 傴僂(y l) 酒洌(li)山肴野蔌(s) 觥籌(gng chu)射者中(zhng) 弈者勝(y) 頹然(tu) 陰翳(y) 3、重點解詞 環(huán)滁:環(huán)繞著滁洲城。環(huán),環(huán)繞。 林霏開:樹林里的霧氣散了。霏,霧氣。 負者:背著東西的人。負,背。 臨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兒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雜然而前陳者: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 雜然,錯落的樣子。陳,陳列、擺開。 觥籌光錯:觥,酒杯?;I,酒籌。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 佳木秀而繁陰:發(fā)榮滋長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麗。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酣,盡興地喝酒。絲,弦樂器。竹,管樂器 野芳發(fā)而幽香: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發(fā),開放。 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攙著走。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傴僂,駝背,這里指老人。 云歸而巖穴暝:煙云聚攏來,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4、重點語句翻譯 (1)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譯: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座山峰中間飛淌下來,這就是釀泉。 (2)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象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釀泉上面,這就是醉翁亭。(臨,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間啊。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6)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譯: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 (7)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蒼老的容顏,雪白的頭發(fā),醉醺醺地坐在人們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8)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譯: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呀! (9)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