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把孩子丟了!_第1頁
我們的教育把孩子丟了!_第2頁
我們的教育把孩子丟了!_第3頁
我們的教育把孩子丟了!_第4頁
我們的教育把孩子丟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轉載 我們的教育把孩子丟了轉載 我們的教育把孩子丟了 源自 李桂春 晚清文學家龔自珍在 病梅館記 里說 梅以曲為美 直則無姿 以欹為 美 正則無景 以疏為美 密則無態(tài) 以梅喻人 反對對人才的各種人為扭 曲 他還發(fā)出了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的疾呼 由盆景 我想 到了從事的教育 如果把教育的對象 學生比作盆栽的植物 把施教者比作 制作盆景的藝人 那么 我們是否也像無數(shù)的園藝工人那樣 做過很多看上去 很美的事情呢 看上去很美看上去很美 家庭教育 用愛的名義埋沒孩子的個性和思維家庭教育 用愛的名義埋沒孩子的個性和思維 小雨今年上五年級 在一次以 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為主題的班隊會中 小雨這樣告訴大家 我最煩惱的事就是父母喜歡用愛的名義阻擋我去做各種事 情 很多的孩子說起自己的家長 都是同一的說辭 家長用自己的意愿代替 了他們的想法 而且口口聲聲說 這是為他們好 是愛他們 家長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想法 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個性 好惡 欲望 觀念 情緒等心理特征歸屬到孩子身上 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頭上的心 理 在心理學中 叫做 投射心理 這與園藝工人創(chuàng)作盆景十分相似 園藝 工人通過直干式 蟠曲式 橫枝式 懸崖式 垂枝式 叢林式和連根式的盆景 塑造方式 投射自己的文化 審美觀 而家長通過自己的思維去命令 干涉孩 子的思想 行為和意識 植物成了園藝工人的附屬品 而孩子也成了家長的附 屬品 唯一不同的是 植物沒有自己的思維和語言 而痛苦的是 孩子卻有自 己的獨立的意識和思考 不把孩子當盆景 首先要尊重孩子 從思想上說 是要把孩子放在平等的 高度 尊重孩子 也要從行動和細節(jié)中貫徹和體現(xiàn) 當孩子想要向你表達他的 想法和觀點時 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耐心地傾聽 當孩子主動和你談起他對 某件事情的意愿和想法 不要不耐煩地敷衍了事 而應該認真地對孩子說 和父母們一起聊聊 當孩子在你和客人談話時突然想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不要打擊和壓制他們 你應該說 好吧孩子 你也來說說你的觀點 在孩子 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時 給孩子一個自主決定的機會 在父母做決定前 先聽 聽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別強迫孩子學習沒有興趣的東西 破壞了他以后學習的信 心和欲望 這樣 我們的孩子才不會成為變異了的盆景 而是能成長為抗擊風雨的參 天大樹 課堂里尋找兒童課堂里尋找兒童 課堂教學 用教育的名義剝奪孩子的學習權利課堂教學 用教育的名義剝奪孩子的學習權利 2013 年 8 月 小學語文教學 展開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專題討論 討論的 主題是 我們?yōu)檎l而教 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在這一期討論中撰文 在課堂里尋找兒童 他這樣 說道 教師在課堂的過度強勢 只能使 人 課堂的真正主人學生 被邊緣化 被概念化 被模式化和被抽象化 他們的身子在 思想不在 肉體在 精神不 在 這就難怪我們在課堂里要去苦苦尋找 兒童 了 這樣的說法 很容易讓 人想起盆景制作 在強勢的園藝師的手下 那些自然天成的植物 同樣被邊緣 化 概念化 模式化 抽象化 它們的枝葉尚在 但是天然不在 它們的樹干 健碩 但是自由不存 本來是為兒童而上的課 卻把兒童丟失了 這聽起來有些像笑話 但仔細 去尋找教育中的課堂 卻發(fā)現(xiàn)這是赤裸裸的現(xiàn)實 君不見 一節(jié)節(jié)展示課公開 課華麗而藝術 教師把展示自己的才情 贏得聽課教師的掌聲當做了核心價值 而學生 只是配合其展示才情的工具 君不見 一節(jié)節(jié)的家常課上 教師的教學 設計別出心裁 匠心獨具 學生卻如被系了繩的羔羊 被老師牽引 而不見心 靈自由的馳騁 思維的自由飛翔 君不見 一些教師文本解讀深邃精到 資源開 發(fā)寬闊靈動 而課堂中孩子如片帆入海 飄渺迷茫 不知所出 也不知所終 君 不見 課堂中的標準答案和精心的預設 一次次磨滅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主動學 習的熱情 一節(jié)語文課 老師講授馮驥才先生的 珍珠鳥 授課即將結束之時 預 設了這樣一個問題 學了這篇課文 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收獲 問題提出 幾個學生順利地按照教師的預設 沒有懸念地完成了回答 這時 卻有一個不 識時務的學生這樣回答道 我認為作者 馮驥才 并不是真正的愛鳥 他與鳥之 間也不是真正的信賴 因為 真正的愛一只鳥 信任一只鳥 是給它飛翔的自 由 而不是把它囚禁在籠子里 這顯然不在老師的預設范圍之內 這下 老師 驚慌了 支吾了一下 沒有說對 也沒有說錯 只是把手一揮 讓孩子坐下去 了 繼續(xù)著下一上課的流程 這只揮下去的手 的確可以揮走這位老師的尷尬 可殊不知 也揮走了課 堂可能生成的精彩 同樣 也揮走了一位兒童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體驗 對于 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來說 什么是最可貴的 我想 除了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之外 不應該忽視學生的獨特的閱讀體驗 也不應該忽視學生個性化的思維的培養(yǎng) 更應該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滿足不同層次孩子的發(fā)展需求 可能 我們的 老師也知道孩子的答案是對的 只是因為這一小小的插曲 會打破自己課堂的 預設 會導致上課時間的不足 就這樣輕松地把課堂的主角 兒童給放棄了 本該是兒童的課堂 我們卻把兒童丟了 究其緣由 是我們把教育的真正 目的遺忘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 在教師的勞動中 最核心的是把自己的 學生視為活生生的人 學生不是我們養(yǎng)在課堂中的盆景 他們是獨立 鮮活的 生命 他們是具有獨立思維的個體 我們的課堂 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 去包 容他們思維中的旁逸斜出 去理解學習方式的枝椏繁雜 去聆聽他們心靈的自 然和童趣 去發(fā)現(xiàn)他們優(yōu)點的綠葉點點 一句話 好的課堂 是順其兒童自 然發(fā)展和包容兒童天性的課堂 雖然這樣的課堂 永遠充滿著教學的遺憾 但 是卻收獲著孩子的快樂和成長 有兒童的課堂 應該是這樣的課堂 是 只揀兒童多處行 的課堂 教 師要明白我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 教學設計要貼近學生 學法指導要符合學生 是教師 俏也不爭春 的課堂 教師要懂得藏起自己的鋒芒 讓孩子閃光發(fā) 亮 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是允許 一枝紅杏出墻來 的課堂 教師要知道 一千個哈姆雷特 就有一千個讀者 的道理 鼓勵學生對相同的問題有不同 的見解 有不同的思維 是 百花齊放春滿園 的課堂 教師要鼓勵 一枝 獨放不是春 只有面向全體 照顧差與優(yōu) 課堂才能豐厚充盈 是 欲辨已 忘言 的課堂 教師要創(chuàng)造 留白 之美 懂得靜默也能開出思考之花 將 話語之權利讓給學生 無可厚非 教學需要預設 課堂需要布局和謀篇 甚至 兒童也需要適當 地引導 點燃 啟發(fā) 才能在課堂中智慧生成 靈感觸發(fā) 思維開放 學習主 動 生命點燃 但是 我們要記住 引導不是干涉 啟發(fā)不是修剪 點燃更不 是打壓和扼殺 課堂教學 應該做到眼中有兒童 心中有兒童 在教學設計上 眼中有兒童 我們才會去走進兒童 了解兒童 親近兒童 設計與兒童心智和 樂趣相當?shù)慕虒W案和教學流程 在教學實施上 心中有兒童 我們才會把兒童作 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去激活他們的求知欲望 去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 去幫助 引導他們去到知識的殿堂中尋找智慧的種子 在學法指導上 眼中有兒童 我們 才會順學而導 設計適合兒童的學習方式 讓兒童在快樂中學習 讓兒童在合 作中學習 在課堂生成上 心中有兒童 我們才會欣賞孩子腦海中稀奇古怪的想 法 珍視他們嘴巴中說出的幼稚而又不乏想象的看法 理由 答案 珍視他們 的每一次思維的開放 創(chuàng)新 唐代柳宗元在 種樹郭橐駝傳 一文中 有這么一句話 順木之天 以 致其性 其意思是 種樹就要順著樹木的生長規(guī)律 讓它按照本性成長 概 而言之 就是順其自然 其實 教育好比種樹 教育的過程實質也是種樹的過 程 從這個角度講 順其自然既是樹木之道 也是樹人之道 我們把孩子丟了我們把孩子丟了 德育教育 漠視孩子的生命和靈魂德育教育 漠視孩子的生命和靈魂 各班同學請注意 明天上午教育局到校檢查工作 請同學們注意做到以 下幾點 遵守紀律 保持課間紀律和課堂紀律的安靜 注意禮貌 行走時要右行 禮讓 主動向客人問好 保持衛(wèi)生 認真打掃教室 不亂丟果皮紙屑 這一段話 是某間中學通過廣播的話語摘錄 這一段話 也絕不是某一間 中學的話語摘錄 期末考試結束 學校教務處對考試成績做了統(tǒng)計和計算 然后 紅榜大張 將年級的成績排名表張貼在了校門口 以此表揚優(yōu)秀的學生 激勵后進的學子 這一現(xiàn)象 是某間中學激勵學生評價學生的一種做法 這一現(xiàn)象 也絕不 是某一間中學的做法 一節(jié)品德課 老師講述一位本需要別人照顧的殘疾兒童 照顧臥病在床的 親人的感人故事 老師說 你們看 這位孩子多么孝順他的父母啊 那說說 看 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 一個小女孩站起來極認真地回答 我長大了 也要照顧生病的父母 這樣的課程 是某一節(jié)品德課的教法 但這一教法 也絕不是品德課的教 法 這只是中國德育教育的一個縮影 形式盡管不同 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 征 在德育教育中 我們也把孩子弄丟了 我們把孩子同樣當成了盆景 張開 德育的剪刀 以自己的主觀方式 修剪著花盆中的學生 有一位教育專家 曾 經意味深長地評價過現(xiàn)行的德育教育中的學生 在我們的教室里 看上去坐 著的是學生 站著的是先生 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卻恰恰是個顛倒 站著的 先生占據(jù)著至尊之位 坐著的學生的軀體內 卻隱藏著一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站著 甚至跪著的靈魂 這一句雖然尖刻 但也形象地道明這把剪刀的實質 漠 視學生的生命和靈魂 德育中漠視學生的生命和靈魂 在德育上 叫做德育主體性缺失 其具體 的表現(xiàn)為 其一 德育施教權勢化 德育教育中 學校 教師缺乏對兒童應有 的尊重和人道關懷 不尊重學生人格 不體諒學生感受 把德育片面地理解為 對學生意志和行為的限制與防范 其二 德育過程空洞化 理論脫離實踐 說 教多于體驗 制止多于引導 德育與生活 社會脫節(jié) 甚至有意無意為學生創(chuàng) 造或提供虛假的教育情境 引導學生說 高尚的謊言 其三 德育目的主觀 化 德育目標設定得空泛 脫離了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水平 片面強調學生對 于道德義務 道德責任的認同 卻無視義務和權利的對等性 沒有意識到德育目 標的達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忽視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里感受 其四 德育功 能功利化 忽視德育教育是人的道德生活和需要 是學生自我對人格尊嚴 生 命的意義體認的過程 其五 德育評價霸權化 宣傳欄 櫥窗 黑板報上屢見 評比表 成績欄 排行榜 評價單一 缺乏趣味 缺少成長性評價 其六 德 育教育邊緣化 學校重智輕德 德育教育在學校成為例行公事 缺乏系統(tǒng)化 科學化 細致化的規(guī)劃 設計 德育教育中 把孩子弄丟了 究其緣由 實際上是我們沒有認清 人 本 質 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 每個個體都有自我教育 自我批判 自我發(fā)展 自我完善的能力 也同樣是我們沒有將教育中的學生和教師的地位弄清楚 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德育教育的進行 不能把學生當成無條件接受的 錄音 機 老師怎樣說 學生就要怎樣聽 不能一味地 管 卡 壓 而是真正 的把兒童還原為兒童 平等地對待兒童 而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 從實踐 和體驗出發(fā) 對學生進行啟發(fā) 展現(xiàn) 引導 以促進學生道德的發(fā)展 有 孩子 的德育教育是怎樣的 專家認為 要做到 三化 首先 德育 目標應當實施人性化 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特點不同 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 學 校不能用 同樣的標準 去要求 不一樣的人 就必須根據(jù)不同孩子的實際 設計適合于 此人而非彼人 的教育目標或進步指標 其次 德育實施要生活 化 學校的德育應把培養(yǎng)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和行為標準放在重要位置 使學生 確實感到德育有用 德育就在身邊 就在坐立行走 言談舉止 衣食住行之中 再次 德育要注重公民化 把 孩子 當做公民 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理清 自己的 權利 和 義務 知道 堅持 和 妥協(xié) 教師也會在教育中不 會漠視孩子的權利和自由 培養(yǎng)未來的社會的公民 也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