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膚病_第1頁
病毒性皮膚病_第2頁
病毒性皮膚病_第3頁
病毒性皮膚病_第4頁
病毒性皮膚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病毒性皮膚病,概念:病毒性皮膚病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膚粘膜病變?yōu)橹鞯囊活惣膊?,由于病毒對組織的親嗜性不同,所引起的皮膚及黏膜的損害表現(xiàn)也不同,一般可分為三種: 1新生物型:如各種疣 2皰疹型如單純皰疹 3紅斑發(fā)疹型:如麻疹,一、單純皰疹 概念: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感染引起的,臨床上表現(xiàn)為集簇性水皰,有自限性,易復發(fā)。(中醫(yī)稱熱瘡,病因和發(fā)病機理: 由HSV感染所致,HSV為DNA病毒,依據(jù)抗原性不同,可將其分為1型和2型,即HSV-1(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病變)和HSV-2(生殖器及新生兒)。人是HSV的唯一宿主,HSV皮

2、膚粘膜進入人體。HSV-1飛沫傳播。HSV-2性接觸傳播,臨床表現(xiàn): 可分為原發(fā)性和復發(fā)性單純皰疹。 一、原發(fā)型:指首次感染HSV者,潛伏期2-12天。臨床上可有以下幾種類型,1、隱性或亞臨床感染:缺乏臨床表現(xiàn),部分感染者血清中可檢出相應抗體。 2、皰疹性齦口炎: (1)較常見,多見1-5歲兒童 (2)好發(fā)于口腔,牙齦,舌,軟,硬腭,咽部。 (3)皮損表現(xiàn)為群集性小水皰,很快破潰,淺潰瘍。 (4)口腔疼痛明顯,可伴發(fā)熱,咽痛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病程2周,3、新生兒單純皰疹 70%患者由HSV-2型所致。多經產道感染。 (1)多于生后5-7天發(fā)病。 (2)臨床表現(xiàn)為皮膚(頭皮),口腔粘膜,眼粘膜出

3、現(xiàn)水皰糜爛。 (3)嚴重者可伴發(fā)熱,呼吸困難,肝脾腫大,黃疸等,4、皰疹性濕疹:又稱Kaposi水痘樣疹(Kaposi varicelliform eruption) (1)由HSV-1所致,好發(fā)于有濕疹或特異性皮炎的嬰幼兒。 (2)多見于軀干上部,頸部和頭部。 (3)皮損表現(xiàn)為原皮損處紅腫,并出現(xiàn)散在密集水皰或膿皰,水泡中央可有臍凹,周圍紅暈。嚴重者,1周內可泛發(fā)全身。 (4)可伴有全身癥狀,5、接種性單純皰疹:皮損限于接觸部位的群集性水皰,發(fā)生于手指者表現(xiàn)為位置較深的疼痛性水皰,二、復發(fā)型 指部分患者原發(fā)感染消退后,受到各種誘發(fā)因素刺激后,在同一部位又有皮疹發(fā)作。 (1)好發(fā)于口周,鼻腔周

4、圍,外陰部,(2)自覺局部灼熱。(3)皮損為紅斑,集簇狀小丘疹和水皰糜爛結痂愈合。(4)病程1-2周。注:HSV引起生殖器皰疹屬性傳播性疾病,實驗室檢查: 皮損刮片細胞學檢查多核巨細胞和核內包涵體 PCR HSV DNA 培養(yǎng)HSV(金標準) 血清HSV IgM型抗體 診斷和鑒別診斷 1、皮損特點 2、部位 3、復發(fā),鑒別: 1、帶狀皰疹 2、膿皰瘡 3、手足口病 治療: 原則:縮短病程,防止激發(fā)細菌感染和全身播散,減少復發(fā)和傳播機會,1、內用藥治療 (1)原發(fā)型:Acyclovir 1000mg/d,5次口服,5-10d;或伐昔洛韋 2000 mg/d,2次口服,10d,或泛昔洛韋750mg

5、/d,3次口服,5d,2)復發(fā)型:阿昔洛韋1000mg/d,5次口服,或伐昔洛韋1000mg/d,分2次口服,10d,或泛昔洛韋250mg/d,2次口服5d。 (3)頻繁復發(fā)者(1年復發(fā)大于等于6次)阿昔洛韋600mg/d,3次口服,或伐昔洛韋500mg/d,口服6-12月,4)原發(fā)感染較重或皮損泛發(fā)者:阿昔洛韋15mg/kg/d,3次靜滴,5-7天。 二、外用藥治療: 以收斂干燥和防止繼發(fā)性感染為主,圖片,接種性皰疹,Kaposi 水痘樣疹,二、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致的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征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痛,俗稱“蛇丹瘡,病因和發(fā)

6、病機理: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人是唯一宿主。病毒經呼吸道粘膜進入血液病毒血癥水痘/隱性感染脊髓神經后根或顱神經的神經結內病毒經感覺神經軸索下行皮膚內復制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fā)生炎癥性壞死疼痛,臨床表現(xiàn): 1、好發(fā)于成年人,春秋多見。2、好發(fā)于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支配區(qū)域。3、皮損表現(xiàn)為紅斑粟粒、豆粒大小丘疹水皰、皰壁緊張發(fā)亮,皰液清,外周紅暈簇狀分布后融合沿神經呈帶狀排列,多一側2-3周后水泡干燥、結痂色素沉著,淡紅斑,特殊表現(xiàn) 1、眼帶狀皰疹 2、耳帶狀皰疹 3、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4、其他類型:頓挫型,不全型,大皰型,出血型,壞疽型,泛發(fā)型,播散型,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皮損,成簇,單側

7、分布,帶狀排列,疼痛。 鑒別:1、肋間神經痛 2、胸膜炎 3、闌尾炎 4、坐骨神經痛 5、尿路結石,治療,1、抗病毒:阿昔洛韋1000mg/d,5次 口服,5-10d,或1200 mg/d,3次口服,5d,伐昔洛韋3000mg/d,分3次口服,7天。 2、止痛及營養(yǎng)神經的藥物. 3、糖皮質激素 30 mg/d 7 天。 4、外用藥 5、物理治療,臨床表現(xiàn) 圖片,圖片,疣 概念: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皮膚粘 膜所引起的良性贅生物。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 病因:人乳頭瘤病毒皮膚粘膜細胞內復制、增殖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和分化引起上皮良性贅生物,傳染途徑直接/間接接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及外傷者易患 臨床表現(xiàn):

8、潛伏期6周-2年,1、尋常疣 (1)好發(fā)于手背、手指、足、甲緣等處 (2)皮損為黃豆大小或更大灰褐色、棕色、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質地堅硬,呈乳頭瘤狀增生。 (3)因發(fā)生部位不同,名稱不同。甲周疣、甲下疣、絲狀疣、指狀疣,2、跖疣 (1)發(fā)生于足底的尋常疣。 (2)皮損初期為細小發(fā)亮的丘疹黃豆大小或更大的淡黃色或褐黃色斑塊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邊緣繞以稍高的角質環(huán)可因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性黑點,自覺疼痛,3、扁平疣 (1)好發(fā)于青少年的顏面、手背和前臂 (2)皮損為粟粒到黃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正常膚色或淡褐色,數(shù)目多且密集,可見同形反應,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病史 典型皮損 鑒別診斷: 1、跖疣 2、雞眼 3、胼胝,治療: (1)外用藥治療:維甲酸軟膏1-2次 5-Fu 軟膏1-2次 3%肽丁胺霜 平陽霉素疣體根部注射。 (2)物理治療:冷凍,電灼,刮除,激光。 (3)內用藥物治療:干擾素,左旋咪唑。 (4)中醫(yī)中藥,傳染性軟疣 概念:由傳染性軟疣病毒感染所致的傳染性皮膚病。 病因:人傳染性軟疣病毒所致,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臨床表現(xiàn) (1)兒童,性活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 (2)以手背,四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