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二次模擬試卷_第1頁
初三物理第二次模擬試卷_第2頁
初三物理第二次模擬試卷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初三物理試卷(85分)一、選擇(選出各題惟一準確的答案。每題3分,共21分。不選、多選、錯選均得0分)把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鬧鐘的鈴聲明顯減小用力吹一根細管,并將它不斷剪短,聲音變高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水面水花四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觀察紙悄跳動的情況A B C D21為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小敏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這個探究目的是( )22祖國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畫。如圖2關于山河美景描述 ,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 A.春天,霧繞群峰B.夏天,雨籠山巒C.秋天,霜打枝頭D.冬天,冰封谷底A.大廈的玻璃外墻造成“光污染”B.岸邊景物在水中出現“倒影”C.

2、陽光下鴿子在沙灘上的影子D.玻璃磚后的筆桿“錯位”23如圖4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24如圖5所示的實驗,不屬于用來證明大氣壓強存有的實驗是 ( )A.真空吸盤B.兩紙片靠攏C.覆杯實驗D.托里拆利實驗25下列做法中利用慣性的是 ( )A. 汽車轉彎,抓好扶手 B. 跳遠運動員助跑 C. 開車要系好安全帶 D. 汽車行駛,保持間距26下圖表現的實驗現象中,反映發(fā)電機工作原理的是 ( ) 27.物理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如圖所示。通過膠管A從燒瓶中吸氣(進水)或向燒瓶中吹氣(排水),就可使燒瓶下沉、上浮、或懸浮。當燒瓶處于如圖所示懸浮狀態(tài)時,若從膠管A吸氣,燒瓶將會 ( )

3、A、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變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減小C、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變二、選擇說明(選出各題惟一準確的答案,填在題后括號內,并在橫線上說明選擇理由。每題5分,共10分。不選、多選、錯選均得0分)28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下列說法準確的是( )A、小磁針靜止時,A端為N極B、向右移動滑片P,電磁鐵磁性增強C、電磁鐵左端為N極 D、向左移動滑片P,電磁鐵磁性增強說明理由: 29如圖:兩個相同試管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下列關于液體對試管底的壓強的關系準確的是( )A、pA pB B、pA 鋁塑 水),將各物塊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記下它們在空氣中和完全浸沒在水

4、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小明記錄的實驗數據見下表(取g=10Nkg)實驗次數塑料塊1塑料塊2塑料塊3塑料塊4鋁塊5銅塊6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cm3102030404040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N(在空氣中)O.14O.280.420.561.083.56彈簧測力計示數F2N(物塊在水中)O.040.08O.120.16O.683.16浮力FN0.100.20O.30O.40O.40O.40(1)分析數據,可得出物體受到浮力F與 有關,與物體的 無關。(2分)(2)當物體排開水的體積V為75cm3時所受的浮力F=_N。(2分)(3)通過表格數據,計算出塑料塊密度是 g/cm3(2分) (取g=10Nkg)h/cm圖三(4)實驗中,他們做出了彈簧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