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者覺得個稅稅率太高_第1頁
高收入者覺得個稅稅率太高_第2頁
高收入者覺得個稅稅率太高_第3頁
高收入者覺得個稅稅率太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收入者覺得個稅稅率太高:百萬年薪要交 40 多萬2016 年 11 月 15 日 06:50 第一財經日報“我辛辛苦苦掙了百萬的年薪,卻要繳納 40 多萬個人所得稅(個稅),而 有人炒股一夜暴富掙了幾百萬元, 股票轉讓時卻不用交個稅, 這確實不太公平。 ” 一家日用消費品企業(yè)稅務總監(jiān)張麗對第一財經感慨道。中國個稅屬于世界上少有的分類所得稅制, 具體被分為 11 類,分別是工資、 薪金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等等。其中最為普通大眾熟悉的, 莫過于工資薪金所得。 經調整后, 目前工資薪金 在 3500 元免征額后,采取 7 級累進稅率

2、( 3%45% ),月所得在 8 萬元(年 所得 96 萬元)以上稅率達到 45% 。這意味著如果按照現行個稅納稅, 年薪百萬的高管實際拿到手只有 50 多萬 元。作為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個稅, 對勞動所得的高收入者的確發(fā)揮著稅收調節(jié)作用, 但本報接觸到不少高管,都認為 45% 的稅率偏高張麗認為,45%的邊際稅率偏高, 自己一年繳納這么多個稅, 并沒有在教育、 醫(yī)療方面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而身邊的一些優(yōu)秀人才選擇去其他國家發(fā)展, 原因之一就是個人稅負重而沒有相配套的社會福利。普華永道中國個人稅務咨詢合伙人張健菁對第一財經稱, 其實僅從個稅稅率 來說,中國并不算高。以美國為例,美國個稅(包括國稅

3、39.6% 和地稅如加州 13.3% )最高邊際稅率超過 50% ,高于中國。但是美國采用的綜合個稅制度, 個人納稅前有教育、住房等抵扣,而非中國的“一刀切”。中國目前正在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體制, 通過增加教育、 房貸利息 抵扣來改變目前個稅“一刀切”的情況。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年在全國兩會上表示, 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 方案已經提交國務院,按計劃將于今年提交全國人大審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熟悉個稅改革方案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個稅改革方 案總的想法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 適時增加如教育、 養(yǎng)老、房貸利息等專項 扣除項目。“比如說個人職業(yè)發(fā)展、 再教育的扣除, 比如說基本生活

4、的這一套住宅的按 揭貸款利息要扣除, 比如說撫養(yǎng)一個孩子, 處于什么樣的階段, 是義務教育階段, 還是高中、大學階段,要給予扣除。當然我們現在是放開二孩了,大城市和 小城市的標準, 真正的費用到底是多少, 也不太一樣。 稅法也不能說大城市就多 點,小城市就少點, 總是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還有贍養(yǎng)老人, 這些都比較復雜, 需要健全的個人收入和財產的信息系統, 需要相應地修改相關法律。 ”樓繼偉稱。調整個稅稅率級距也是此次個稅改革的一大內容。早在 2011 年,財政部調整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結構, 將當時 9 級超額累進稅 率減少為 7 級,并對級距作相應調整, 取消了 15%和 40%兩檔稅率,擴

5、大了 5% 和 10% 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減輕了中低工薪所得納稅人的稅收負 擔。同時,財政部擴大了最高稅率 45% 的覆蓋范圍,將當時適用 40% 稅率的應 納稅所得額,并入了 45% 稅率,加大了對高收入者的調節(jié)力度。此次個稅稅率級距如何調整尚不可知。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 員楊志勇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最高邊際稅率過高 (45%) ,適 用標準過低,不利于中國吸引高端人才。張健菁觀察到, 為了降低高端人才個稅稅負, 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的做法是稅 收返還。一些公司五年甚至十年前會采取幫高端人才承擔稅負的做法, 但這部分 稅費負擔較大, 因此現在不少公司取消

6、了這一做法, 除了極少數不可替代的高端 人才外,不少海外人才與國內員工同薪同酬,公司會給予些教育、住房補貼讓張麗不忿的是,自己辛苦賺的工資需要繳納 45% 個稅,而那些炒股一夜 暴富的真正富豪卻不用交個稅。張健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為了鼓勵個人投資股市, 中國對個人轉讓上市公 司股票的所得繼續(xù)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 得征收 20% 個稅。這的確讓不少人覺得不公平,因為辛辛苦苦的勞動所得稅率 最高可以達到 45% ,而資本所得適用個稅稅率是 20%。勞動所得和資本所得稅負不公平已經得到政府重視。近期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激發(fā)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xiāng)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 要求合理調節(jié)財產性收入。 平衡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稅負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