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形象鑒賞(含答案)_第1頁
詩歌形象鑒賞(含答案)_第2頁
詩歌形象鑒賞(含答案)_第3頁
詩歌形象鑒賞(含答案)_第4頁
詩歌形象鑒賞(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知識點一詩歌形象1、什么是詩歌的形象?詩歌的形象是指詩歌作品創(chuàng)作出來的生動具體的、 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 想感情的藝術形象。2、詩歌形象的分類峙人自己 人物彩童-憤*人公,詩歌l主人公形金 作品中其他人物)日3r樂物形繪物象1 l出仞形象3.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舉例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俠士李白心懷天卜、憂國憂民的圣賢杜甫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士陶涕明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書生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友人送別、 懷念親友的旅人李白的贈汪倫矢志報國、慷慨,匱世的英雄羊弁疾獻身邊塞、 反對征伐的戰(zhàn)士士翰的涼州詞愛恨情長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鈴4、常見的形象塑造方法細節(jié)刻畫 烘托渲染 對比襯托 比興手法知識點二意

2、象1 .意象的定義意”是指詩人的主觀情意象”是指詩人感受到的客觀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指融入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2 .古典詩詞常見的七類物象類別常見意象舉例表達情感送別類楊柳、長亭、南浦、 酒寒蟬凄切,對長亭 晚。(柳永雨霖 鈴)或表達依依不舍 之情,或敘寫別后 的思念。思鄉(xiāng)類月亮、鴻雁、 花類妒膾、搗衣 雙鯉床前明月光,疑是 地上霜。舉頭望明 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 思念,或表達對殺 人的牽掛。愁苦類梧桐、曲蕉、流水、 猿猴、杜鵑、斜陽梧桐更兼細雨,到 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或表達憂愁、悲傷 的心情,或渲染凄 冷、悲涼的氣氛。抒懷類菊花、梅花、松柏、 竹

3、、黍離、冰雪、 草木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啟香如故。(陸游 詠梅或托物抒發(fā)高潔 的品質,或抒發(fā)感 慨。愛情類紅豆、蓮、連理枝、比翼鳥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用以表達愛戀、相 思之情。戰(zhàn)爭類投筆、長城、樓蘭、 柳營、請纓、羌笛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發(fā)鬢已先斑。 (陸游書憤)或表達對戰(zhàn)爭的 厭潛,或表達對和 平的向往。閑適類五柳、東籬、三徑、 菊花米菊東籬下,悠然 見南山。(陶淵明 飲酒)或表達清閑恬淡 的心情,或表達對 隱居生活的向往。題型分析一、鑒賞人物形象1 .常見的提問方式有:該詩刻畫了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詩中所刻畫的人物有何特點?2 .審題時要審清兩點:是詩中人物形

4、象還是詩人自己的形象,是要求分析還是概括。3 .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方法(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2)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4.答題模式:(1)總體說明是什么形象(2)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3)分析詩人借這一形象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詩的思想內(nèi)容分析形象意義。)二、鑒賞物象題1. 鑒賞物象題的提問方式有兩種: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點和內(nèi)在情意分成兩問提問;二是把這兩問合成一問,作整體提問2. 答題一般要扣住“物”與“志”兩方面,其一般步驟為: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結合實際表現(xiàn)手法具體分析,揭示物象的社會意義( 作者的情感、志向

5、、節(jié)操等) 。三、意象、意境類1.意象、意境類題常見的提問方式有:詩中描寫了哪些形象?其作用是什么?詩中描繪了什么樣的畫面?該詩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氛圍)?該詩是如何營造意境的?2如何正確把握“象”之“意”“象”之色彩“象”之動靜“象”之遠近“象”之修飾詞“象”之組合方式3 .畫面描述題的答題模式一般為:描繪了一幅(某時某地,視題而定) 描述畫面意境特點蘊涵的思想感情4 . 營造意境的方式:觸景生情和融情于景。5 .意境(畫面)特點豪放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浩瀚遼闊、廣袤高遠、曠達灑脫。清幽類:清新明麗、寧靜恬淡、淡雅閑適、和諧靜謐、恬靜優(yōu)美。傷感類: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慘蕭條、

6、蒼涼悲壯。婉約類:纏綿悱惻、哀婉動人、委婉含蓄、蘊藉風流、朦朧縹緲。超脫類:超脫世俗、遠離塵囂、高雅脫俗、超凡脫塵、風致雅潔。華美類:富麗堂皇、華美絢麗、華妙艷麗、瑰麗神奇、色彩斑斕練習題1.(2012 湖北)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送鄒明府游靈武注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咀ⅰ棵鞲簩h令的尊稱。靈武:靈州(今寧夏靈武縣)。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

7、骨的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展現(xiàn)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賞析此詩前兩聯(lián)刻畫作者友人鄒明府的形象。 首聯(lián)說,鄒明府曾經(jīng)在西畿縣就任 三年,勤于政務,衣食節(jié)儉,以至于馬都沒有長出來肥膘,更說明人沒有貪污腐 敗,非常清廉。頷聯(lián)是說,為償還高筑的債臺,只好把佩劍賣了。這句目的是為 了說明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所以任滿以后,沒有搜刮民脂民膏,滿載而歸的 僅有一車詩書。這說明了他的志向。后兩聯(lián)是作者的推測與想象。頸聯(lián)說,如今 他冒著邊關風雪雪遠游朔方,這一路狂風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蹤跡,說明了 其前程的艱險。大風吹來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 說明他衣衫簡樸,沒有什么錦 衣華冠,更顯得他大方,簡樸,不

8、拘小節(jié)。尾聯(lián)是說,他到了靈州,每天早上能 聽得到報曉的號角聲,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沒有開過,說明基本也沒有什么人來往。 這也是為了說明他深居簡出,向往寧靜,清遠脫俗。此詩所刻畫的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 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 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 哪抵得住透骨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展現(xiàn)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賈島注重用字推敲,此詩也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頸聯(lián)的“藏”字運用 擬人手法, 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為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 寫景生動,頗有畫意;一個“藏” 字,已包含大雪紛飛、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蘊。“透”字極為傳神地展 現(xiàn)了林間

9、朔風硬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時還隱含風急、天寒、衣單等內(nèi)容,富有想 象力和感染力。2.(2012 天津)閱讀下面這首律詩,然后回答問題畫菊南宋 鄭思肖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簡要分析詩中的菊花具有怎樣的品質?詩人和菊花有著怎樣的關系?答案菊花獨立疏芳, 自甘寂寞, 不求虛榮, 不屑與 “百花” 為伍。 它堅守節(jié)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窮。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種神韻,同時也是詩人的 自我寫照 鄭思肖 的寒菊中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一句則借菊言志,菊花,寧可一直守在枝頭,何曾被北風吹落在塵土,這是鄭思肖民族氣節(jié)的寫照,也是對他堅毅不屈的歌頌

10、。 所表現(xiàn)的就是菊花孤傲、 清高、 堅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詩人自己如菊的情懷。賞析鄭思肖的這首畫菊詩,與一般贊頌菊花不俗不艷不媚不屈的詩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隱詩人的人生遭際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內(nèi)涵的菊花詩。鄭思肖,南宋末為太學上舍,曾應試博學宏詞科。元兵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被拒不納。鄭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隱居蘇州,終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憶翁,號所南,以示不忘故國。他還將自己的居室題為“本穴世界 ”,拆字組合,將 “本 ”字之 “十”置于 “穴”中,隱寓 “大宋 ”二字。他善畫墨蘭,宋亡后畫蘭都不畫土,人問其故,答曰: “地為人奪去

11、,汝猶不知耶? ”鄭思肖自勵節(jié)操,憂憤堅貞,令人淚下!他頌菊自喻,傾注了他的血淚和生命!“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這兩句詠菊詩,是人們對菊花的共識。菊花不與百花同時開放,她是不隨俗不媚時的高士。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兩句進一步寫菊花寧愿枯死枝頭, 決不被北風吹落, 描繪了傲骨凌霜,孤傲絕俗的菊花, 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jié)操, 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 這是鄭思肖獨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國的誓言。宋代詩人對菊花枯死枝頭的詠嘆, 已成不解的情結, 這當然與南宋偏安的隱痛有關。 陸游 在枯菊中有 “空余殘蕊抱枝干 ”的詩句,朱淑貞在黃花中有“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

12、秋風”的詩句。從形象審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來看,都略遜鄭思肖的這兩句詩。“枝頭抱香死”比 “抱香枝上老”更為痛切悲壯,且語氣磅礴誓無反顧。 “何曾吹落北風中 ”和 “不隨黃葉舞秋風”相較, 前者質詢, 語氣堅定; 后者陳述, 一個 “舞”字帶來了些許佻達的情調(diào),與主題略顯游離。更重要的是,前者點出 “北風 ”,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國,反抗之情,躍然紙上。當然,陸游、朱淑貞的詩都是好詩,但三詩并立,鄭思肖這兩句詩的憂憤,則更為深廣。這首詩句只有用在民族氣節(jié)、忠貞愛國 時才貼切3.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洛橋晚望孟郊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13、詩歌前三句主要運用了哪些意象? 試描繪其體現(xiàn)的環(huán)境氛圍。前三句主要運用了冰、陌上、榆柳、樓閣等意象。描繪了初冬時節(jié)的凄清氛圍:橋下冰初結,路上行人絕,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賞析天津橋下的冰剛結不久, 洛陽的大道上便幾乎沒了行人。 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 在明靜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前人有云孟開端最奇,而此詩卻是奇在結尾。它通過前后映襯,積攢力量,造成氣勢,最后以警語結束全篇,具有畫龍點睛之妙。題名洛橋晚望 ,突出了一個“望”字。四句詩,都寫所見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與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 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時節(jié)的蕭瑟氣氛: 橋下冰初結,路上行人絕,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就在這時,詩人大筆一轉:“月明直見嵩山雪”,筆力遒勁,氣象壯闊,將視線一下延伸到遙遠的嵩山, 給沉寂的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在人們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這時,人們才恍然驚悟,詩人寫冰初結,乃是為積雪作張本;寫人行絕,乃是為氣氛作鋪陳;寫榆柳蕭疏,乃是為遠望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從初結之“冰”,到絕人之“陌”,再到蕭疏之“榆柳”、閑靜之“樓閣”,場景不斷變換,而每一變換之場景,都與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這樣由近到遠,視線逐步開闊, 他忽然發(fā)現(xiàn)在明靜的月光下, 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