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_第1頁
01-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_第2頁
01-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_第3頁
01-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_第4頁
01-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01 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 冷流體與固體壁面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可由式(3)計算: 一、實驗?zāi)康暮鸵螅ū靥睿?三、主要儀器設(shè)備(必填) 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 七、討論、心得 二、實驗內(nèi)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實驗步驟 六、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必填) 、實驗?zāi)康暮鸵?1. 掌握空氣在普通和強化傳熱管內(nèi)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方法,了解影響傳熱系數(shù)的因素和強化傳熱 的徑。 2. 把測得的數(shù)據(jù)整理成 Nu B?Ren 形式的準數(shù)方程式,并與教材中相應(yīng)公式進行比較。 3. 了解溫度、加熱功率、空氣流量的自動控制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實驗內(nèi)容和原理 在實際生產(chǎn)中,大量情況采用的是間壁式換熱方式進行換熱,就

2、是冷、熱流體之間有一固體壁面, 兩流體分別在固體壁面的兩側(cè)流動,不直接接觸,通過固體壁面進行熱量交換。 本實驗主要研究汽氣綜合換熱, 包括普通管和強化管。 其中,水蒸氣和空氣通過紫銅管間接換熱, 空氣走紫銅管內(nèi),水蒸氣走紫銅管外,采用逆流換熱。所謂加強管,是在紫銅管內(nèi)加了彈簧,增大了絕 對粗糙度,進而增大了空氣流動的湍流程度,使換熱效果更明顯。 1. 空氣在普通和強化傳熱管內(nèi)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測定 間壁式傳熱過程由熱流體對固體壁面的對流傳熱,固體壁面的熱傳導(dǎo)和固體壁面對冷流體的對流傳 熱所組成。 Tw Figure 1間壁式傳熱過程示意圖 間壁式傳熱元件,在傳熱過程達到穩(wěn)態(tài)后,有 QmiCpiTi

3、-T2m2Cp2t2 -tiaA T -TwM a Atw -1 mKA Atm(1) 式中:Q傳熱量,J/s ; mi、m2分別為熱流體、冷流體的質(zhì)量流量,kg/s; Cp1、Cp2 分別為定性溫度下熱流體、冷流體的比熱,J /(kg ?C); Ti、T2 分別為熱流體的進、出口溫度,C ; ti、t2 分別為冷流體的進、出口溫度,C ; 2 i、 2分別為熱流體、冷流體與固體壁面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W/ m C ; 2 Ai、A 分別為熱流體、冷流體測的傳熱面積,m ; T Tv M、 t tw m 分別為熱流體、冷流體與固體壁面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C ; K 以傳熱面積A為基準的總傳熱系數(shù), w

4、/(m2 ?c); 2 A傳熱面積,m ; C。 2)計算: Ti - wiT? - %2 (2) ln-Twi T2 -Tw2 Atm 冷、熱流體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 熱流體與固體壁面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可由式( T -TW m 式中:Twi、Tw2分別為熱流體進、出口處熱流體側(cè)的壁面溫度,C。 (3) tw -t tW1 - t1 tw2 -t2 tW2 -t2 式中:twi、tw2 分別為冷流體進、出口處冷流體側(cè)的壁面溫度, 熱、冷流體間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可由式(4)計算: Atm T1 -t2 - T2 -t1 In 壬-t2 T2 - tl (4) 冷流體(空氣)質(zhì)量流量 m2可由式(5)計算:

5、(5) 叫 V po 式中:V空氣實際體積流量,m3/s ; 3 0空氣在孔板處的密度,kg/m。本實驗中 即為空氣在進口溫度下對應(yīng)的密度。 無紙記錄儀上顯示的體積流量是將孔板處的空氣密度 “3 o當作1 kg/m時的讀數(shù),因此,如空氣實 際密度不等于該值,則空氣的實際體積流量應(yīng)按下式( 6) 進行校正: V 熱空氣。當內(nèi)管材料導(dǎo)熱性能很好,即 值很大,且管壁厚度較薄時,可認為 T0為 0C的熱力學溫標 273.15K。 具體求解方程如下: 1.293? 273.15 273.15 t1 kg / m3 (14) 實際冷流體體積流量【m/h】: V 實際冷流體質(zhì)量流量【kg/h】 m ?v 即

6、: 質(zhì)量=密度*體積流量 定性溫度取冷流體進出口溫度的平均值【C】 t平均 1 =2( tl+t2) 表格4對流傳熱系數(shù)求算 2 序 號 平均溫度下的空 氣熱容 kJ/(kg?K) 進出口溫差/C tw - t m 接觸面積卅 對流傳熱系 數(shù)a 管道名 稱 1 1.005E+00 4.990E+01 4.964E+01 5.127E-02 1.200E+02 普通管 2 1.005E+00 5.150E+01 4.852E+01 5.127E-02 9.987E+01 普通管 3 1.005E+00 5.260E+01 4.742E+01 5.127E-02 8.164E+01 普通管 4 1

7、.005E+00 5.350E+01 4.645E+01 5.127E-02 6.735E+01 普通管 5 1.005E+00 5.420E+01 4.582E+01 5.127E-02 5.349E+01 普通管 6 1.005E+00 5.480E+01 4.534E+01 5.127E-02 4.148E+01 普通管 7 1.005E+00 5.580E+01 4.653E+01 5.127E-02 1.015E+02 強化管 8 1.005E+00 5.820E+01 4.458E+01 5.127E-02 8.206E+01 強化管 9 1.005E+00 5.980E+01 4

8、.339E+01 5.127E-02 6.739E+01 強化管 10 1.005E+00 6.070E+01 4.275E+01 5.127E-02 5.066E+01 強化管 表格4各數(shù)據(jù)來源說明 平均溫度下的空氣熱容【kJ/(kg?K)】(在計算中注意此處單位為kJ) 查化工原理附錄表得知。 進出口溫差C】 直接由進出口溫度的測量值想減即可。 指數(shù)平均溫差【C】 tw - t m tW1 -t1tw2 -t2 ln tw1 -t1 tW2 -t2 接觸面積的計算:【m2】 2 A2d2l,其中 d2 16mm, l 1020mm,所以 A 0.051m。 m2Cp2 t2 -t1 0(2

9、 對流傳熱系數(shù)a2【W(wǎng)/(m2?K)】 tW -t 3. 準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 表格5雷諾數(shù)的求取 序 號 d2 實際冷流體 體積流量 (m3/h) 實際冷流體 體積流量 (m3/s) 實際流速 m/s 空氣粘度系 數(shù) 冷流體進口 密度kg/m3 雷諾數(shù) 管道 名稱 1 1.600E-02 1.815E+01 5.043E-03 2.508E+01 1.960E-05 1.208E+00 2.473E+04 普通 2 1.600E-02 1.431E+01 3.975E-03 1.977E+01 1.960E-05 1.208E+00 1.949E+04 普通 3 1.600E-02 1.120E+01

10、 3.110E-03 1.547E+01 1.960E-05 1.207E+00 1.524E+04 普通 4 1.600E-02 8.899E+00 2.472E-03 1.229E+01 1.960E-05 1.207E+00 1.211E+04 普通 5 1.600E-02 6.882E+00 1.912E-03 9.508E+00 1.960E-05 1.207E+00 9.367E+03 普通 6 1.600E-02 5.223E+00 1.451E-03 7.216E+00 1.960E-05 1.207E+00 7.109E+03 普通 7 1.600E-02 1.288E+01

11、 3.579E-03 1.780E+01 1.960E-05 1.207E+00 1.753E+04 強化 8 1.600E-02 9.569E+00 2.658E-03 1.322E+01 1.960E-05 1.206E+00 1.302E+04 強化 9 1.600E-02 7.441E+00 2.067E-03 1.028E+01 1.960E-05 1.207E+00 1.013E+04 強化 10 1.600E-02 5.428E+00 1.508E-03 7.499E+00 1.960E-05 1.207E+00 7.390E+03 強化 表格5數(shù)據(jù)說明 內(nèi)管半徑d2【m ,由實

12、驗書直接提供。 實際冷流體體積流量【m/h】,已求出 實際流速【m/s】 4 nd2 空氣粘度系數(shù)【Pa?s】,直接查表可得。 冷流體進口密度【kg/m3】,已求岀 雷諾數(shù) Re = d2u p 表格6普蘭特準數(shù)的計算 序 號 平均溫度下的空氣 熱容 kJ/ (kg*K) 空氣粘度 系數(shù) 導(dǎo)熱系數(shù)(查表得 知) 普蘭特數(shù) 管道名稱 1 1.005 1.96E-05 0.0283 6.96E-04 普通管 7 1.005 1.96E-05 0.0283 6.96E-04 強化管 表格6數(shù)據(jù)說明 平均溫度下的空氣熱容【kJ/ (kg*K )】,查表得。 空氣粘度系數(shù)【Pa?s】,直接查表可得。 導(dǎo)

13、熱系數(shù)【W(wǎng)/(m?K)】,直接查表可得。 說明:化工原理書后的附錄中,以上三個參數(shù)都是以一定的溫度區(qū)間給出,本次實驗中 的定性溫度全部落入同一個溫度區(qū)間,因此導(dǎo)致所有數(shù)據(jù)均為一樣。 表格7努賽爾數(shù)的求取 序 號 d2 導(dǎo)熱系數(shù) (查表得 知) 努賽爾數(shù) (求法1) 普蘭特數(shù) 雷諾數(shù) 努賽爾數(shù) (求法2) 管道 名稱 1 1.600E-02 2.830E-02 6.784E+01 6.960E-01 2.473E+04 6.506E+01 普通 2 1.600E-02 2.830E-02 5.647E+01 6.960E-01 1.949E+04 5.378E+01 普通 3 1.600E-02

14、 2.830E-02 4.616E+01 6.960E-01 1.524E+04 4.418E+01 普通 4 1.600E-02 2.830E-02 3.808E+01 6.960E-01 1.211E+04 3.676E+01 普通 5 1.600E-02 2.830E-02 3.024E+01 6.960E-01 9.367E+03 2.993E+01 普通 6 1.600E-02 2.830E-02 2.345E+01 6.960E-01 7.109E+03 2.400E+01 普通 7 1.600E-02 2.830E-02 5.740E+01 6.960E-01 1.753E+04

15、 4.942E+01 強化 8 1.600E-02 2.830E-02 4.639E+01 6.960E-01 1.302E+04 3.895E+01 強化 9 1.600E-02 2.830E-02 3.810E+01 6.960E-01 1.013E+04 3.186E+01 強化 10 1.600E-02 2.830E-02 2.864E+01 6.960E-01 7.390E+03 2.476E+01 強化 表格7數(shù)據(jù)說明 內(nèi)管半徑d2【m ,由實驗書直接提供。 導(dǎo)熱系數(shù)【W(wǎng)/(m?K)】 直接查表可得。 努賽爾數(shù)(求法1) Nu = 普蘭特數(shù),雷諾數(shù),以上兩表均已求出。 努賽爾數(shù)(求

16、法2) Nu = 0.023Re08 Prn ,流體被加熱時 n = 0.4。 易知,由方法二求得的努賽爾準數(shù)將嚴格符合幕級數(shù)為0.8的曲線(經(jīng)驗公式曲線),而方法- 求得的努賽爾準數(shù)正是我們需要進行擬合的曲線(實驗數(shù)據(jù)曲線),因此我們將使用方法二作為 標準曲線加以對照。 4.準數(shù)方程式的作圖和擬合處理 強化管 Figure 4對數(shù)坐標下的強化管準數(shù)曲線擬合 注:在以上兩圖中,R2 = 1的曲線為經(jīng)驗公式曲線,R2 1的曲線為實驗曲線。 六、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1、誤差計算 根據(jù)擬合直線得出的 Nu和Re關(guān)系為: 普通管: 0.8524 Nu=0.0124Re 強化管: 0。 8036 Nu=0.

17、0226Re 根據(jù)定性溫度時候的Pr值為0.696,代入經(jīng)驗公式 Nu=O.O23Re0.8pP4,得到Nu=0.0199Re。8 普通管誤差 : B= ( 0.0199-0.0124) / 0.0199*100%=37.7% n= (0.8524-0.8) /0.8*100%=6.55% 強化管誤差: B= (0.0199-0.0226) /0.0199*100%=13.6% n= (0.8036-0.8) /0.8*100%=0.45% 取實驗測得的各個 Re代入方程,可以得到經(jīng)驗公式對應(yīng)的經(jīng)驗值和實驗值的對比如下表,以及誤 差: 表格8普通管誤差表 管道名稱 普通管 普通管 普通管 普通

18、管 普通管 普通管 雷諾數(shù) 2.4727E+04 1.9489E+04 1.5243E+04 1.2112E+04 9.3670E+03 7.1086E+03 努賽爾數(shù) 6.7841E+01 5.6466E+01 4.6155E+01 3.8080E+01 3.0244E+01 2.3454E+01 努賽爾數(shù)(經(jīng)驗法) 6.5060E+01 5.3779E+01 4.4181E+01 3.6759E+01 2.9927E+01 2.4000E+01 相對誤差 4.28% 5.00% 4.47% 3.59% 1.06% 2.27% 表格9強化管誤差表 管道名稱 強化管 強化管 強化管 雷諾數(shù) 1

19、.7535E+04 1.3020E+04 1.0127E+04 努賽爾數(shù) 5.7404E+01 4.6393E+01 3.8101E+01 努賽爾數(shù)(經(jīng)驗法) 4.9420E+01 3.8946E+01 3.1855E+01 相對誤差 16.16% 19.12% 19.61% 2 、 誤差分析 1) 實驗結(jié)果經(jīng)過人為多步的復(fù)雜計算,中間有著四舍五入,有一定的累計誤差。 2) 儀器本身存在系統(tǒng)誤差。 3) 實驗時我們可能有些操之過急,操作狀態(tài)未達到穩(wěn)定就測量引入的誤差 4) 在計算什 t)時用到了 Tw1和Tw2這兩個溫度實際上是不易測得準確值的,故實驗測得的 (tW t) m 數(shù)據(jù)存在較大誤差

20、; 5) 在計算(tw t)m和tm時都用到T1,T2。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jù)并非蒸汽管進出口處溫度,而是管中 間段管外蒸汽溫度T,存在誤差; 6) 管內(nèi)的冷凝水沿著管壁回流,只有部分從閥門排出,這導(dǎo)致了冷凝水也加入傳熱中; 7) 忽略的污垢熱阻以及一部分的近視計算導(dǎo)致誤差; 8) 加強管實驗誤差較大,可能是由于系統(tǒng)未達到穩(wěn)定就開始測量導(dǎo)致; 七、思考題 1 實驗中冷流體和蒸汽的流向?qū)鳠嵝Ч泻斡绊懀?答:無影響。 本實驗中采用的加熱方式為 “冷凝不冷卻” ,即雖然不停地有水蒸氣冷凝為水, 但是蒸汽的溫度一直 是保持不變的,所以蒸汽的進出口溫度不變,逆流流動和并流流動的平均溫度差不變,由Q= AA tm可 知,、A均不變,因此傳熱效果也不變。 2 在計算冷流體質(zhì)量流量時用到的密度值是否與求雷諾數(shù)時的密度值相同?它們分別代表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