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心理專題形成性考核作業(yè)參考答案冊第1次作業(yè)一、名詞解釋:1、基因的顯性效應是指等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完全壓制隱性基因發(fā)揮作用。2、遺傳不但造成親子相似性,或者說造成親子間和家族成員間的生物性狀的相似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表明人們看到了遺傳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異性。3、環(huán)境指能引起個體反應的外部刺激之總稱。4、認知是心理學的術語,指的就是我們日常說的“認識”。5、圖式指自身有結構,又用于組織其他不同對象的動作。6、平衡概念有二含義一是為適應環(huán)境,同化與順應一個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適應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順應。7、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兒童獨立完成智力作業(yè)所及的水平與他(她)經過成人或教師的
2、點撥而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區(qū)域。8、依戀在心理學上可以定義為個體為尋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護人。9、兒童的社會化是成人社會要求兒童按人之為人、民族之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為,就是要求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像他(她)所在那個文化里的成人那樣行為。二、簡答題:1、按顯性基因效應,通過實例也可以說明遺傳也造成同胞之間的相異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視,卻都帶有決定近視的隱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兩名孩子時,父母一方的這個隱性基因若與另一方的等位顯性基因相組合,那就生育出遺傳上不近視的子女,若與另一方的等位隱性基因相組合,那就生育出遺傳上近視的子女。這樣就出現(xiàn)了遺傳造成兄弟姐妹間的差異。2、布魯納關于“學科基本
3、結構”的思想布魯納的“學科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規(guī)律。布魯納認為學生理解了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更善于進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學習中,才能更真切地體味到學科基本結構的好處。因此布魯納很主張通過探索性學習來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但是學科的基本結構又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點,布魯納提出了“螺旋式課程”的設計思想。3、維果茨基關于“內化”的思想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強調社會文化以及社會交互作用對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重要,他的兒童認知發(fā)展觀可以公式化地歸結為是不斷地“由外向內”的轉化過程,也就是“內化”。內化的過程很復雜,但是內化的結果卻相當明白,就是對學到的特定知識形成
4、信念。4、不安全依戀的兩種糟糕的發(fā)展(一)做出自卑的解釋,結果心灰意冷;(二)表現(xiàn)為妒忌、敵視,甚至攻擊性行為。5、聯(lián)合游戲與合作游戲的相同和差異聯(lián)合游戲與合作游戲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會互動。不同是,聯(lián)合游戲沒有明確的分工,沒有共同的目的,互動主要表現(xiàn)在交換玩具和評價同伴的行為。合作游戲是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而組織起來的,各游戲者的行為服從于共同的團體目標。6、兒童觀點采擇發(fā)展各階段的典型表現(xiàn)階段0:自我中心的觀點采擇階段(36歲)。階段1:社會信息的觀點采擇階段(68歲)。階段2:自我反省的觀點采擇階段(約810歲)。階段3:相互性觀點采擇階段(1012歲)。階段4:社會
5、性或更深層的觀點采擇(約12歲成人)。三、論述題:1、學校教育作為一種環(huán)境可以縮小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的。(1)學校對兒童少年進行的教育可以歸為三個方面,即知識技能、價值觀,以及精神文明。這三個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獨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對其子女任意實施教育,那么兒童少年之間在上述3個方面會有更大的個體差異。現(xiàn)在,義務教育制度要求學校普遍地對兒童少年實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這些方面就縮小了個體差。(2)兒童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差異會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異。雖然極少數(shù)家庭的教育水準會高于普通學校,但是從全社會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準是相當?shù)偷摹5菍W校通過義務教育,幫助大部
6、分無力承擔子女教育的家庭實施對下一代的教育,這就提高了全社會基礎教育的水準,縮小了個體差異。學校教育作為一種環(huán)境也可以拉大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的。學校以各方面的專業(yè)教師、各種設備器材,滿足志趣不同的學生的需要,從而造成個體差異分布的調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會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這樣,即父母無音樂天賦,而子女有。如果沒有普及的學校教育,該家庭的子女將因為沒有音樂教育的刺激而不能發(fā)展其音樂天賦并且研習成才。有了規(guī)范的學校教育后,這名學生就可能脫穎而出,學校就在音樂方面拉大了他(她)與其他條件相似的同學之間的個體差異。學校在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統(tǒng),從校內除常規(guī)課程之外開設的“興趣課”,到學校所在地
7、區(qū)里各級校外才藝輔導機構,乃至送到專業(yè)機構接受準備性的訓練,使才藝潛能不同的兒童少年個體都能更充分地得到發(fā)展。2、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的基本含義和典型現(xiàn)象。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揭示了兒童達到認知成熟所需要經過的4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其基本的特點是循環(huán)反應,嬰兒的循環(huán)反應具有探索性和實驗性,幫助嬰兒形成最初的因果觀念。這一階段嬰兒獲得一項最重要的認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體永久性”的認識。即當物體從嬰兒的視野中消失時,他(她)知道這不表明該物體不存在了,而表明該物體被藏在了某個地方。在發(fā)展出客體永久性意識后,嬰兒可以減少對具體事物和動作的依賴,而逐漸利用起表象,這使兒童從局限于
8、當時當?shù)氐纳眢w動作中解放出來,感知運動階段也就結束了。(2)前運算階段, 其基本特點是頭腦可以運作,但運作還不可逆。典型地表現(xiàn)為延遲模仿,指當被模仿的對象不在時模仿該對象。此階段的兒童便有了豐富多彩的游戲,比如舞動雙臂學飛鳥、拿一根竹竿當馬騎、排幾張凳子“開火車”、抱個布娃娃學習做媽媽,而在現(xiàn)代幼兒園里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更能回家后表演好看的歌舞也正因為具有延遲模仿的能力,所以此階段的兒童對很多事情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背著“大人”而“偷偷地”做,結果“闖禍”了。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的局限性是思維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現(xiàn)為“不能守恒”。皮亞杰的“三山實驗”專門揭示了這一階段的兒童“自我中心性”。(3
9、)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在思維能夠守恒后,出現(xiàn)了新的認知進步,突出地表現(xiàn)在理解類包含和完成傳遞性排序的邏輯運算上。這一階段的兒童不但過了母語的口語交流關,而且可以系統(tǒng)地學習書面語和其他符號表征系統(tǒng),這典型地表現(xiàn)為他們學習閱讀、寫作和算術、數(shù)學。語言符號系統(tǒng)的學習和掌握又反過來促進兒童不但能更形象地而且能更有邏輯地表征世界。只是之所以叫 “具體(的)”運算階段,是因為兒童在邏輯地表征世界時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還不能或不善于單純根據(jù)規(guī)則或語詞的含義作抽象的推理,比如初學算術時會掰手指來計算、難以理解大尺度的時間與距離單位、難以判斷復雜情節(jié)里的“好人”和“壞人”等等,而當具體情景的變化
10、超出了他們日常經驗能夠估計的范圍時又會變得不守恒。比如兩個同樣大小的面團,當其中的一個被搓成長條時,兒童可以守恒地認為兩個面團的包含物一樣多。但是當長條面團被搓拉得更長更細時,兒童又會認為此時的這個面團包含的面“少”了,這又暫時退回到只注意細的一面,而忽視長的一面的不守恒。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之所以有時會退回到不守恒的狀態(tài),是因為他們不能完全從形式上考慮問題。(4)形式運算階段,這是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的最后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思維特點是“抽象的”而非“具體的”、是“可能性的”而非“親歷性的”、是“邏輯的”而非“經驗的”,皮亞杰曾用鐘擺實驗來考察兒童的假設-檢驗思維。3、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的
11、教育含義所謂“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兒童獨立完成智力作業(yè)所及的水平與他(她)經過成人或教師的點撥而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區(qū)域。我國教師說的“跳起來摘到果子”可以看作“最近發(fā)展區(qū)”的一個形象的表達。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沖擊著流行的學校教學觀。根據(jù)這個概念,學校教學要把輔助學生學習視為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要向學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同伴討論,合作學習也都是必要的。但是如何確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怎樣的作業(yè)算是“稍稍超出”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班級教學中如何照顧學生之間不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維果茨基沒有對這些具體實踐問題做出明確的說明,需要我們的教師自己去探索。4、培養(yǎng)兒童觀點采擇能力的幾種方法訓練觀點采擇能
12、力的一個較好的方法是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這要求個體暫時置身于他人的處境,并按這一處境所要求的方式和態(tài)度行事??梢娊巧缪荽偈谷藗兏玫刂X他人的處境,體驗他人在此處境下的內心感受,從而提高了觀點采擇能力的水平。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扮演者可以互換角色,其他同學在旁觀時練習分析與評論,這也有助于他們克服自我中心,最后教師應有所總結。5、皮亞杰和柯爾伯格兒童道德發(fā)展研究的教育含義(1)集中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亦即道德觀念。因此學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視道德觀念的教學。(2)把道德觀念與道德判斷、道德推理看成是同義的。這給我們的啟發(fā)是:學校進行道德觀念的教學不應該僅僅是灌輸現(xiàn)成的道德觀念陳述,而應該講
13、清理由;講清理由也不能僅僅按照“因為所以”、“假如那么”之類的句式來做。(3)探究兒童賴以進行道德判斷或道德行為的活思想,這特別值得教師借鑒。第2次作業(yè)一、名詞解釋1、學習是指通過經驗而造成持久的變化。2、自發(fā)恢復以一個為期7天的消退過程為例,每天做了3次消退實驗,每后一天實驗的唾液分泌量都少于前一次的,從而表現(xiàn)出消退。但是當我們看相鄰的兩天時,卻可以發(fā)現(xiàn)每后一天的第一次(甚至是第二次)消退實驗的分泌量總比前一天的最后一次消退實驗的唾液分泌量多,跟“反彈”似的,這種反彈現(xiàn)象就是自發(fā)恢復。3、分化是對cs做出精確的反應。4、條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條件反應形成后,有機體對類似于條件刺激的其他刺
14、激也做出同樣的條件反應。5、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個情境和一種反應之間建立了聯(lián)結,并且伴隨著一種令學習者滿意的事態(tài),那么這項聯(lián)結會增強;反之,如果伴隨的是一種令學習者煩惱的事態(tài),那么這項聯(lián)結會削弱。6、強化是指這樣的程序、過程或機制,即學習者的行為結局提高了該行為的發(fā)生可能性。7、懲罰是一有機體的行為結局出現(xiàn)了煩惱子。8、對象-對象期望是指認識了兩個對象之間的關系后而形成的預料。9、替代學習是相對親歷學習而言,模仿學習、觀察學習也可以稱為“替代學習”。學習者把他人的經驗保持在自己的記憶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價而使我學到了怎樣會成功、受獎,怎樣會失敗、遭罰”10、行為-結局期望是指認識了
15、自己的行為和結局的關系后而形成的預料。二、簡答題:1、人的意識在經典條件作用學習里的作用。巴甫洛夫的局限性在于把經典條件反應的形成、保持和消退完全看成是環(huán)境影響的過程,忽視了意識的作用。而實際上,人的意識在人的經典條件作用學習中是有重要作用的。2、系統(tǒng)脫敏與暴露法的應用區(qū)別。當不容易真實再現(xiàn)焦慮或恐懼情景時,以采用系統(tǒng)脫敏法為宜;否則以采用“暴露法”為上。3、強化四式的特點為:(1)固定比率強。(2)可變比率強化。(3)固定時距強化。(4)可變時距強化。4、嘗試-錯誤的含義(1)學習要成功,多少需要嘗試;(2)嘗試難免產生錯誤;(3)后繼嘗試會消除先前嘗試的錯誤;(4)足夠多的嘗試就會排除足夠
16、多的錯誤,達到最終的成功;(5)此時,學習者會很快地把最初的問題情境與達到成功的關鍵操作聯(lián)結起來,從而表現(xiàn)出熟練地解決問題的行為。5、托爾曼的用三組老鼠做的潛在學習實驗確立了以下重要觀念:(1)學習與表現(xiàn)是兩回事;(2)強化不是學習的必要條件,它只影響學習成果的表現(xiàn)。6、攻擊性影片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1)真人的攻擊行為和影片角色的攻擊行為對兒童的影響是一樣的。(2)如果我們不拘泥于特定的攻擊動作,單講攻擊性行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為,影片角色的攻擊性行為對兒童的影響比真人的攻擊性行為對兒童的影響更大,而動畫片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對兒童有更大的影響。7、替代學習的長處有哪些?替代學習的最大長
17、處是風險大大降低,兒童在學習過程中不受挫折、不受傷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沒顧慮,輕易做出行為來,結果造成難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結局。三|論述題:1、經典條件反應聯(lián)結次數(shù)的教育含義形成一項經典條件反應所需的聯(lián)結次數(shù)多寡不一,難以預定,這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一般意義的啟示:(1)當學生老學不會或學不好教師意欲學生學會的項目時,教師要耐心,這耐心的最起碼的表現(xiàn)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時;(2)學生也可能偶然經歷一兩次后就學會了教師不欲其學會的項目,而且相當鞏固,祛除不掉,這樣的情況值得教師當心。2、保持與消退原理對教育工作的意義。所謂保持,是指當學生做出合乎我們的教育理想的條件反應行為時,要時常伴隨以無條件刺
18、激。所謂消退,是指當學生做出不合乎我們的教育理想的條件反應行為時,不伴隨以無條件刺激。但是消退過程中會出現(xiàn)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不過總的趨勢仍然是反應的力度、強度或頻率在減弱、在下降。這樣的保持與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義。一方面,保持啟迪教師不要吝嗇表揚,這對生性比較嚴肅的教師而言尤其如此。另一方面,消退啟迪教師預計到學生在改正錯誤時會有反復,從而事先做好思想準備。這樣,當學生真地出現(xiàn)反復時就既不會急燥,又不會失去幫助的信心。相反,根據(jù)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的本性,教師會堅定地一以貫之地實施消退過程,最終使學生持久地改變不良行為。3、如何實施辨別學習的所謂“辨別學習”,就是從泛化走向分化的學習過程,即有機體精確地
19、只對條件刺激作反應。參照4-2-2舉例說明,教會學生形成一次辨別。4、用語言來控制兒童行為的優(yōu)點(1)方便。不必呈現(xiàn)真實的事物,不必制造實際的事件,就能有效地控制兒童的行為。(2)安全。對于有些真實的事物或實際的事件改用語言來控制,則可以避免傷害。(3)傳遞。不但可以指著事物或事件來解釋一個詞,而且還能夠以另一個詞來解這一個詞。(4)靈活。人的特殊性在于主要是按詞的意思來控制行為的,因此其反應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口音、語氣等物理線索的影響。5、懲罰及其作用、局限和有效使用的原理。懲罰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為的發(fā)生可能性,因此恰與強化提高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師們對此要有十分明確的認識。懲罰的局限性
20、在于它無力瓦解行為的結構,因此懲罰無法消除不當行為。不明白懲罰的這個局限性,就容易濫用懲罰,而濫用懲罰不但于事無補,還會引發(fā)其他更糟糕的問題。有效使用懲罰的原理可以概括為:(1)懲罰要有效,則懲罰不能違法。(2)懲罰要有效,則懲罰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師實施不違法的懲罰時也要慎思明辨,不要僅僅為 “出一口氣”而懲罰學生。(3)懲罰要有效,則懲罰要符合心理學程序。6、兩種期望及其它們的轉化和教育含義期望也是一種內部表征。期望分為兩種對象-對象期望和行為-結局期望。對象-對象期望是指認識了兩個對象之間的關系后而形成的預料。行為-結局期望是指認識了自己的行為和結局的關系后而形成的預料。兩種期望可以轉化:
21、一方面,個體形成了特定的對象-對象期望后,如果覺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個對象,就會操控之,并期望另一個對象會出現(xiàn),這就轉化為行為-結局期望了。另一方面,行為-結局期望也可轉化為對象-對象期望,這就是把自己的行為放在“心里”“看”,放在頭腦里想,從而鞏固或提煉特定的關系,這反過來更有利于形成行為-結局期望。期望的教育含義:如果預料的關系屢試不爽,那么關于特定關系的期望就會轉化為“信念”,其中對象-對象信念開始成為兒童的一般世界觀的磚石,而行為-結局信念開始成為兒童的一般人生觀的磚石。學校的教育教學對兒童的期望之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1)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幫助兒童形成對象-對象期望,進而在幫助兒童
22、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宇宙觀和無神論世界觀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2)道德和人文學科知識幫助兒童形成行為-結局期望,進而在幫助兒童形成符合我國教育理想的歷史觀、人生觀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第3次作業(yè)一、名詞解釋:1、命題網絡的形成:當兩個命題有一共享成分時,就形成命題網絡。2、視覺意象即指閉上眼睛時能夠浮現(xiàn)出來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畫”,是心里的知識又一種基本的表征形式。3、陳述性知識指可以用語詞來表達或表達清楚的知識;一般所說的“書本知識”都可以算在陳述性知識的范疇里。4、精制也稱作“精細加工”,是指對有待學習并記住的信息做增強意思的添加。5、組織就是把一個大的信息集即信息總集,劃分成諸多的子集,并且
23、表明子集之間的關系;通俗地說,這就是分門別類,甚至是分層地分門別類。6、程序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識,也是關于如何解決問題的知識。7、模式寬泛地界定為一個刺激或反應的結構,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們之間有一定的組織方式。8、概念,就其最簡單的語言形式而言,是一個詞,用來指一類對象或其中的一個成員。9、序列行動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動或行為或動作。一組奏效的序列行動將有條不紊地、麻利流暢地展開至結束。10、合成是學習行動序列知識的第二個子過程,它的任務是把若干獨立的小產生式組合成一個更大的產生式,乃至形成獨一無二的“大一統(tǒng)”產生式。二、簡答題:1、意象作為知識表征的特點具體為:(
24、1)命題的表征是線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塊面的;(2)命題的表征以字詞為點,因而是分離的;意象的表征以線條銜接,因而是連續(xù)的;(3)在命題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為命題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對的大小,因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間方面。意象顯得十分具體而形象。(4)意象也是知識的一種非常經濟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蘊涵許多命題的一個意象是比較輕松的。2、對意象的可操縱性作4點形象的描述(1)我們能夠浮現(xiàn)出視覺意象,正像我們看畫片;(2)我們能夠掃描意象,正像我們看長長的攝影底片;(3)我們對意象能做心理旋轉,正好比我們在看故事片;(4)我
25、們可以“剪輯”意象,正仿佛剪輯電影膠片3、陳述性知識提取的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提取 ,發(fā)生在正好有一個現(xiàn)成答案時 ,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運算之類;另一種建構性提取 ,專門應對沒有現(xiàn)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問 。從理論上說,陳述性知識的這兩種提取,學習者應該都善于,都具備 。但是從實際上看,建構性提取更加重要 。所謂“建構性的提取”,其實就是推理 。4、模式識別與序列行動的產生式比較模式識別是序列行動的先決條件。模式識別的產生式的特點是條件有多項,行動在實質上只有一項。需要抓住的特征可以是很具體的,也可以是很抽象的。為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模式識別產生式,概化過程提供“是樣例”,而辨別過程著重提供
26、“非樣例”。序列行動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動或行為或動作。一組奏效的序列行動將有條不紊地、麻利流暢地展開至結束。序列行動也可以用產生式來表征,但有兩點不同:(1)模式識別的產生式只有一項行動成分,即分類或歸屬,而典型的序列行動產生式卻有多項行動成分。(2)模式識別是序列行動的必要條件或先決條件。盡管序列行動與模式識別關系密切,可兩者的學習過程畢竟很不同。序列行動的學習有兩個子過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5、大一統(tǒng)產生式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1)激活速度比多個產生式的激活速度快。這是因為大一統(tǒng)產生式需要激活的對象少了。(2)具有“專長性”或“專家性”。弱點:那就是由于產生式里的諸行動可以順溜而下、一瀉到
27、底,中間無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為“套路”,流為“僵化”,出現(xiàn)“定勢效應”。6、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的相互區(qū)別與支持區(qū)別:(1)陳述性知識是關于“是不是”的知識,而程序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做”的知識。(2)陳述性知識因為是靠詞句話語來表述某事某物是否為真的,因此是變化多端,異常豐富的;程序性知識因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觀的規(guī)程,因此相對而言是單調、統(tǒng)一的。(3)陳述性知識是相對靜態(tài)的,主要表現(xiàn)為回憶的性質,講究輸入和輸出的信息得相同;程序性知識是更加動態(tài)的,主要的性質是“轉換”,即輸出的信息和輸入的信息明顯不同。(4)甚至測驗里的同一題型也可以側重于考察陳述性的或程序性的知識,考察陳述性知識的題目
28、主要是再認和回憶性的,而側重于考察程序性知識的題目主要是應用規(guī)則的。相互支持: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也是相互支持的。從學的一面講,初學一項程序性知識時,通常需要陳述性知識來引導的,陳述性知識促進程序性知識學習,反之程序性知識也促進陳述性知識的學習,比如當學習者設法看一看、做一做、體驗一下時,他們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應的陳述性知識。從用的一面講,在使用程序性知識時,往往需要陳述性知識提供資料或判別準則,而這些具體的陳述性知識都以概念的方式溶解在產生式的條件子句里,使得每一個條件子句就蘊涵著一條陳述性知識。一個產生式有越多的條件子句,則這個行動的認知成分就越重。另一方面,當有了豐富的程序性知識時,再認真
29、地學習有關的陳述性知識,就容易導致創(chuàng)造發(fā)明。三、論述題:1、命題抽象性及其教學含義所謂命題的抽象性,是指導我們在聽、讀文句時,一般總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這有萬納的實驗為證據(jù)。命題抽象性的教學含義在于:(1)教師要身先突破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而把握實質意思,這就要求教師認真?zhèn)湔n;(2)教師要琢磨和轉換自己說寫表達時的字詞排列順序,以符合學生習慣的字詞排列順序,從而使學生先脫離課本而把握實質意思;(3)在學生把握了實質意思后,教師再幫助他們解析課本上的字詞排列順序,指出如何突破它們而達到已經掌握的那個實質意思的種種路徑,也就是教學生如何學習。此外,教師還要特別關心那些對
30、答如流的、說或寫的“和書上一模一樣”的學生,去探測他們是否掌握了實質意思?!巴瑫r激活于工作記憶系統(tǒng)”及其教學含義若兩個信息單元有共同的成分,因此想把它們組成一個知識網絡,那么就要確保這兩個信息單元有機會同時處在工作記憶系統(tǒng)里。由于工作記憶系統(tǒng)的運作表現(xiàn)為有意識地覺察和思想,因此所謂“激活”,就是指“自覺地想一想”。因此在教學中,當教師估計前后兩次教學內容邏輯上有關,并且希望學生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保持在心里的話,就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同時提到這兩個信息單元。3、促進精制與組織的4種基本做法促進命題網絡的激活擴散,從而使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更有效,有兩項基本的手段,即精制與組織。精制和組織都有自發(fā)運作的傾
31、向。(1)意象指導。教學過程要促使學生形成意象,意象能夠促進回憶。(2)類比指導。意象指導比較適用于相當熟悉的或具體形象的材料,對于不熟悉的或抽象的材料,類比是管用的。(3)精制指導。改由學生自己來提供類比。由于每個學生都是拿自己熟悉的東西來作類比的,這就不會發(fā)生因采用不熟悉的類比而導致不管用的問題了。(4)促進組織。在組織方面提供指導的基本做法是先提供提綱,再閱讀或聆聽文本。在這里,提綱起著鼓勵學生去組織他們的記憶的作用。4、概化與辨別的比較所謂概化,即指以同樣的方式來反應不同的對象。所謂辨別是對一個產生式添加導致同樣行動的獨特條件成分,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更特殊的產生式。 (1)概化是去除各獨
32、立產生式中獨特的但導致同樣結果的條件成分,而辨別是對一個產生式添加導致同樣行動的獨特條件成分;(2)概化是形成一個新的一般產生式,而辨別是形成一個新的更特殊的產生式;(3)概化是擴大一個產生式的應用范圍,而辨別是縮小一個產生式的應用范圍;(4)概化過程是擴大一個產生式的包容性,從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獨立產生式“實質上一樣”,而辨別過程是縮小一個產生式的包容性,從而表明它和原來別的產生式“實質上不一樣”。5、如何促進概化與辨別促進正確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緊湊呈現(xiàn)實例和呈現(xiàn)變式實例。緊湊呈現(xiàn)實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時呈現(xiàn);(2)相繼呈現(xiàn),;(3)同時-相繼結合法。促進辨別過程的有效基本做法有二:一是同時呈
33、現(xiàn)一個概念的是樣例和非樣例;二是選擇“亂真的”非樣例。第4次作業(yè)一、名詞解釋:1、個體差異離均差定義為個體對群體平均值的距離,數(shù)學表達為:個體差異xix。2、測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對事物的屬性指派數(shù)字。3、標準分數(shù)是以平均值為起點,以標準差為單位的分數(shù)。4、標準分是我們使原尺分數(shù)的平均值變成0,規(guī)定一個0點,從而使不同測驗的原尺分數(shù)有了統(tǒng)一測量起點,意識可以可是比較了。5、教學目標應該用學生的終端行為來陳述。6、行為指示子是陳述可以算“理解”、“欣賞”的種種可觀察行為。7、a-類教學內容的致命基礎性是若不把握先行教學的項目,則后續(xù)學習無從談話。二、簡答題:1、正態(tài)分布如何表明個體差異(1)以平
34、均值為零點,每個人都同自己所屬的總體的平均值比較;(2)兩人之間的差異實際上就是各自對所屬平均值的差異之間的差異;(3)以標準差為單位,這可以揭示就某一特質的表現(xiàn)程度而言,總體中有多少人(%)在某一人之上或之下。2、造成偏態(tài)分布的原因一抽樣造成偏離正態(tài)分布。(1)兩個平均值和全距有明顯差異分布合并為一個時,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態(tài)分布;(2)兩個平均值相差很遠,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來后會出現(xiàn)雙峰分布;(3)象一座寶塔或方尖碑那樣的尖峭分布也是偏離正態(tài)的,這是因為抽取太相似的個體而造成的。(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橫截面,這往往是樣本太小造成的;二測量也會影響個體差異的分布形態(tài)。測驗
35、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負偏態(tài),而越難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態(tài)。3、連續(xù)分數(shù)和級類分數(shù)的優(yōu)缺點連續(xù)分數(shù)的優(yōu)缺點連續(xù)分數(shù)檔次多,也就是個體差異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個體差異的信息是教師了解學生、調整教學和決定是否額外地扶助個別學生的前提,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連續(xù)分數(shù)是比等第分數(shù)好。但是連續(xù)分數(shù)顯示出微小的差異,這也容易引起學生或其家長為一兩分之差而錙銖計較,從而增加心理負擔,挫傷低分者的學習積極性,這是連續(xù)分數(shù)的缺點。采用等第分數(shù),檔次少,也就是個體差異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兩個在百分制分數(shù)上差了很多的學生卻可以屬于同一個等第。從減輕學生對學習的緊張或焦慮的角度看,則又是等第分數(shù)更好了。4、三類教
36、學內容的特點a-類教學內容的特點:(1)邊界分明、單元小,是此即非彼。(2)對后續(xù)學習具有“致命基礎性”的特點。(3)教學項目一定數(shù)量少。(4)教與學可在短時間里完成。b-類內容的教學最典型地體現(xiàn)在音樂、舞蹈、體育、美術、書法等才藝的教學與訓練中。因此抓好b-類內容的教學將最能體現(xiàn)一校學生因受學校教育而發(fā)展的成果特色性和多樣性。c-類教學內容的特點是(1)學習內容難以列出確定的行為單元。(2)即使能夠說明行為項目,也無可周全。(3)c-類內容的教學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師言說以外的內容,是在課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識,因此需要掌握的c-類內容是無窮多樣的,所以也就無法事先說明的。5、a、b類教學目
37、標如何處理個體差異最小基本行為目標(a類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先把這樣的個體差異引向時間維度,即允許不同的學生可以有快有慢地達成目標,然后在一定的時間點上消除個體差異,即確保所有學生都達成教學目標。為了做到后一點,教師就得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制定教學計劃、研究教學方法,以期在恰當估計的時間點上完成教學。行為發(fā)展目標(b類教學目標)就不滿足于人人都能達到的低標準,因此也就不以時間維度來消除個體差異。相反,行為發(fā)展目標把個體差異導向成就維度,鼓勵學生按自己的興趣、能力去做出更好的行為表現(xiàn),去追求卓越。三、論述題:1、從量的角度看個體差異時的優(yōu)點。(1)從量的角度看個體差異可以使“個體差異”的概念具有徹
38、底的抽象性,抽象到了我們有可能對個體差異做數(shù)學運算的地步;(2)從量的角度看個體差異又可以使“個體差異”的概念具有徹底的具體性,具體到我們可以聯(lián)系任何一種實際事務來確立任何一條分界線,從而判定任何一種“質的差異”。2、j-型分布的教育教學含義。社會遵從是一種大伙兒都朝一個方向行為的趨勢,它造成個體差異呈j-型分布。聯(lián)系學校教育,學生的品德操行表現(xiàn)的分布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j-型的,這符合我們的教育理想,具體而簡捷地說,那就是“絕大部分是好的,少數(shù)人是有點問題的,問題嚴重的是極個別”。這是德育與智育的一個基本的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顛倒。3、與智育比較,德育評價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數(shù)德育和智育有一根
39、本的不同點,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維持下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智育可以人為地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的,其間可有微小而連續(xù)的量的差異,因此可以用細密的連續(xù)分數(shù)(或百分制分數(shù))來記錄學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現(xiàn)在達到基本程度后,則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現(xiàn)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教師不應該人為制造拉開德育表現(xiàn)差距的情境,因為這樣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機會的條件下,學生就難以表現(xiàn)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異,這就決定了對學生的品德操行做評價時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體表現(xiàn)為一般最多不超過優(yōu)、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數(shù)。4、等第分數(shù)的適用情況學校教育教學中宜用等第分數(shù)的情況至少有如下幾種。(1)當某一特質的表
40、現(xiàn)實際上沒有很多個體差異時宜用等第分數(shù),甚至可以只有兩級如“達到-稍欠”,例如對小學一年級的算術成績就可以這么做。(2)如果一項特質的表現(xiàn)實際上是有很多個體差異的,但是我們沒必要了解得這么細,那么也可以采用等第分數(shù)。比如音樂、美術、體育之類的科目,如果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向學生提供在平均水平上優(yōu)于家庭教養(yǎng)的教育,在于讓學生活動起來,而不是為了細究個體間的差異,那也就沒必要采用連續(xù)分數(shù),而只需列出若干粗大等級就行了。(3)如果一項特質的表現(xiàn)從理論上講會有很多個體差異,但是我們難以制訂規(guī)則來精細地測量它們,并且當我們的目標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時,那么連續(xù)分數(shù)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數(shù)就行了,比如測
41、量學生的操行。5、c類教學目標本身與行為指示子的關系在陳述c類教學目標時,教學目標本身與行為指示子構成一個太陽系模型。(參見教材圖12-3)。雖然任何一項行為指示子都不能100%地對應于使用“理解”之類抽象詞的教學目標,但是我們可以相信,如果一個學習者表現(xiàn)出越多的指示子行為,那么他(她)達成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我們就有一個陳述非行為發(fā)展目標的策略,那就是圍繞教學目標去收集多項在不同程度上指示“理解”的可觀察行為,由此形成我們陳述非行為發(fā)展目標的格式。1. 試從量的角度看個體差異的優(yōu)點。 從量的角度看個體差異可以使“個體差異”的概念具有徹底的抽象性,抽象到了我們有可能對個體差異做數(shù)學運算的地
42、步; 從量的角度看個體差異又可以使“個體差異”的概念具有徹底的具體性,具體到我們可以聯(lián)系任何一種實際事務來確立任何一條分界線,從而判定任何一種“質的差異”。 2.論述j-分布的教育教學含義。 社會遵從是一種大伙兒都朝一個方向行為的趨勢,它造成個體差異呈j型分布。聯(lián)系學校教育,學生的品德操行表現(xiàn)的分布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j型的,這符合我們的教育理想,具體而簡捷地說,那就是“絕大部分是好的,少數(shù)人是有點問題的,問題嚴重的是極個別的”。這是德育與智育的一個基本的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顛倒。 3.試通過與智育比較,論述德育評價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數(shù)。 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點,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
43、育是維持下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智育可以人為地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其間可有微小而連續(xù)的量的差異,因此可以用細密的連續(xù)分數(shù)(或百分制分數(shù))來記錄學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現(xiàn)在達到基本程度后,則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現(xiàn)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教師不應該人為制造拉開德育表現(xiàn)差距的情境,因為這樣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機會的條件下,學生就難以表現(xiàn)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異,這就決定了對學生的品德操行做評價時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體表現(xiàn)為一般最多不超過優(yōu)、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數(shù)。 4.舉例說明宜用等第分數(shù)的情況。 5.試述c類教學目標本身與行為指示子的關系。 在陳述c 類教學目標時,教學目標本身與行為指示子構
44、成一個太陽系模型。雖然任何一項行為指示子都不能100%地對應于使用“理解”之類抽象詞的教學目標,但是我們可以相信,如果一個學習者表現(xiàn)出越多的指示子行為,那么人達成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我們就有一個陳述非行為發(fā)展目標的策略,那就是圍繞教學目標去收集多項在不同程度上指示“理解”的可觀察行為,由此形成我們陳述非行為發(fā)展目標的格式。 名詞解釋及簡答題。winger tuivasa-sheck, who scored two tries in the kiwis 20-18 semi-final win over england, has been passed fit after a lower-l
45、eg injury, while slater has been named at full-back but is still recovering from a knee injury aggravated against usa.both sides boast 100% records heading into the encounter but australia have not conceded a try since josh charnleys effort in their first pool match against england on the opening da
46、y.aussie winger jarryd hayne is the competitions top try scorer with nine, closely followed by tuivasa-sheck with eight.but it is recently named rugby leagu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player of the year sonny bill williams who has attracted the most interest in the tournament so far.the kiwi - with a
47、 tournament high 17 offloads - has the chance of becoming the first player to win the world cup in both rugby league and rugby union after triumphing with the all blacks in 2011.id give every award back in a heartbeat just to get across the line this weekend, said williams.the (lack of) air up there
48、 watch mcayman islands-based webb, the head of fifas anti-racism taskforce, is in london for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s 15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s and will attend citys premier league match at chelsea on sunday.i am going to be at the match tomorrow and i have asked to meet yaya toure, he told bb
49、c sport.for me its about how he felt and i would like to speak to him first to find out what his experience was.uefa hasopened disciplinary proceedings against cskafor the racist behaviour of their fans duringcitys 2-1 win.michel platini, president of european footballs governing body, has also orde
50、red an immediat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ferees actions.cska said they were surprised and disappointed by toures complaint. in a statement the russian side added: we found no racist insults from fans of cska. baumgartner the disappointing news: mission aborted.the supersonic descent could happen as
51、 early as sunda.the weath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mission. starting at the ground, conditions have to be very calm - winds less than 2 mph, with no precipitation or humidity and limited cloud cover. the balloon, with capsule attached, will move through the lower level of the atmosphere (the troposphere) where our day-to-day weather lives. it will climb higher than the tip of mount everest (5.5 miles/8.85 kilometers), drifti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暖通工程保險合同
- 課題申報參考:明清時期俄人旅華游記中的中國形象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的人工智能眼動交互音樂生成系統(tǒng)設計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模具行業(yè)創(chuàng)新項目合作合同2篇
- 2025版選礦廠礦山地質勘查承包合同樣本3篇
- 2025年度個人汽車租賃與停車服務合同4篇
- 2025版寧夏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庫智能化升級合同3篇
- 2025年度牛糞處理設施融資租賃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農副業(yè)科技成果轉化承包合同書二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磚廠生產線承包租賃合同3篇
- 2024年銀行考試-興業(yè)銀行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泵站運行管理現(xiàn)狀改善措施
- 2024屆武漢市部分學校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SYT 0447-2014《 埋地鋼制管道環(huán)氧煤瀝青防腐層技術標準》
- 第19章 一次函數(shù)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學情分析指導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 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全冊課件
- 弧度制及弧度制與角度制的換算
- 瓦楞紙箱計算公式測量方法
- 江蘇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商務營銷類(營銷方向)技能考試測試題
- DB32-T 4004-2021水質 17種全氟化合物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高清現(xiàn)行)
- DB15T 2724-2022 羊糞污收集處理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