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交換器原理與設計題庫考點整理史美中資料解讀_第1頁
熱交換器原理與設計題庫考點整理史美中資料解讀_第2頁
熱交換器原理與設計題庫考點整理史美中資料解讀_第3頁
熱交換器原理與設計題庫考點整理史美中資料解讀_第4頁
熱交換器原理與設計題庫考點整理史美中資料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腐蝕性,高溫流體或在低溫裝置中的低溫流體。(2013-20143熱交換器原理與設計題型:填空20%名詞解釋(包含換熱器型號表示法)20%簡答10%計算(4題)50%緒論熱交換器:將某種流體的熱量以一定的傳熱方式傳遞給他種流體的設備。(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名詞解釋)熱交換器的分類:按照熱流體與冷流體的流動方向分為:順流式、逆流式、錯流式、混流式按照傳熱量的方法來分:間壁式、混合式、蓄熱式。(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填空)熱交換器計算的基本原理(計算題)熱容量(W Mc):表示流體的溫度每改變 1 C時所需的熱量溫度效率(P):冷流體的實際吸熱量與最大可能的吸熱量的比率(

2、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名詞解釋)傳熱有效度():實際傳熱量Q與最大可能傳熱量Qax之比管殼式熱交換器管程:流體從管內空間流過的流徑。殼程:流體從管外空間流過的流徑。型換熱器:殼程數(shù)為1,管程數(shù)為2年第二學期考題名詞解釋) 記:前端管箱型式:A 平蓋管箱B封頭管箱殼體型式:E單程殼體F具有縱向隔板的雙程殼體H 雙分流后蓋結構型式:P填料函式浮頭S 鉤圈式浮頭U U形管束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脹管法和焊接法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等邊三角形排列(或稱正六邊形排列)法、同心圓排列法、正方形排列法,其中等邊三角形排列方式是最合理的排列方式。(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填空)管殼式熱交換器

3、的基本構造:管板分程隔板縱向隔板、折流板、支持板擋板和旁路擋板防沖板產生流動阻力的原因:流體具有黏性,流動時存在著摩擦,是產生流動阻力的根源;固定的管壁或其他形狀的固體壁面,促使流動的流體內部發(fā)生相對運動,為流動阻力的產生提供了條件。熱交換器中的流動阻力: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管殼式熱交換器的管程阻力:沿程阻力、回彎阻力、進出口連接管阻力管程、殼程內流體的選擇的基本原則:(P74)管程流過的流體:容積流量小,不清潔、易結垢,壓力高,學年第二學期考題簡答)殼程流過的流體:容積容量大(特別是常壓下氣體),剛性結構換熱器中換熱系數(shù)大的流體,高黏度流體,層流區(qū)流動的流體,飽和蒸汽管子直徑的選擇:總的趨向是

4、采用小直徑管 優(yōu)點:傳熱增強,單位體積傳熱面大,傳熱面一定時,可使管子長度縮短缺點:流動阻力增加,管數(shù)增加,管子與管板連接處的泄露的可能性增大,易積垢。選擇流速要盡量使流體呈湍流狀態(tài)3高效間壁式熱交換器緊湊性:指熱交換器的單位體積中所包含的傳熱面積大小,單位rm/mx板式熱交換器主要部件及作用:傳熱板片:使流體在低速下發(fā)生強烈湍流,以強化傳熱;提高板片剛度,能耐較高的壓力。密封墊片:防止流體的外漏和兩流體之間內漏。壓緊裝置:將墊片壓緊,產生足夠的密封力,使得熱交換器在工作時不發(fā)生泄漏,通過旋緊螺栓來產生壓緊力。板式熱交換器的型號表示法(P129)板翅式熱交換器的結構基本單元是:隔板、翅片、封條

5、。翅片作用:擴大傳熱面積,使換熱得以改善,承擔主要的傳熱任務,加強兩隔板之間的作用。翅片的型號表示法(P 141)(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名詞解釋)翅片選擇基本原則:(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簡答)平直翅片:流體之間溫差較大;流體中含有固體懸浮物;傳熱過程中有相變的冷凝、蒸發(fā)等情況。鋸齒形翅片:流體之間溫差較小;流體的粘度較大;傳熱過程中有相變的冷凝、蒸發(fā)等情況;在空分設備中,可逆式熱交換器。多孔翅片:在空分設備中,冷凝蒸發(fā)器。翅化比(P ):翅片管外表面積與光管內表面積之比(P165)(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名詞解釋)熱管正常工作的2個條件: R A Pv+

6、 P1 + Pg (文字表述:毛細壓差應能克服蒸汽從加熱段流向冷卻段的阻力、冷凝液體從冷卻段回流到加熱段的阻力以及重力對液體流動的影響)熱管工況:蒸發(fā)段的飽和溫度僅稍高于冷凝段的飽和溫度,此溫降小于1C2C即近乎等溫流動時,被認為是工作正常熱管工作原理:工作時,蒸發(fā)段因受熱而使其毛細材料中的工作液體蒸發(fā),蒸汽流向冷凝段,在這里由于受到冷卻使蒸汽凝結成液體,液體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細力的作用流回蒸發(fā)段。如此循環(huán)不已,熱量由熱管一端傳至另一端。熱管工作特性:冷凝段,工作液在流動方向上因有蒸汽不斷冷凝而增加;蒸發(fā)段,工作液在流動方向上因不斷蒸發(fā)而減少;絕熱段,工作液保持不變熱管工作極限:黏性極限聲速極限

7、攜帶極限毛細極工作溫度低時,最易出現(xiàn)黏性極限及聲速極限,在高溫下則應防止出現(xiàn)毛細極限及沸騰極限。(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考題填空)6.3傳熱強化增強傳熱的基本途徑:擴展傳熱面積F加大傳熱溫差 t提高傳熱系數(shù)K計算題部分:1.已知 ti =300C, ti =210C, t2 =100C, 12 =200C。試計算F列流動布置時換熱器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逆流布置;一次交叉,兩種流體均不混合;1-2型管殼式,熱流體在殼側;2-4型管殼式,熱流體在殼側;順列布置。解:( tmax=t1 -t 2 =210-100=110 C t min=t 1 -t 2 =300-200=100 C2110 -

8、 100 1 門”叮nF人廣宀h(2)300-100 = -由課本圖1.14查得屮=0.92 tm=104.9 X 0.92=96.5 C(3) 由課本圖1.8查得卩=0.85 tm=104.9 X 0.85=89.2 C(4) 由課本圖1.11查得tp =0.97 tm=104.9 X 0.97=101.8 C(5) A t max =t 1 -t 2 =300-100=200 C t min =t 1 -t 2 =210-200=10 C* .max 200 - 10匚q 川盯2.1-2型管殼式換熱器,用30C的水來冷卻120C的熱油13(C0=2100J/ (kgK),冷卻水流量為1.2

9、kg/s ,油流量為2kg/s , 設總傳熱系數(shù) K=275W/(mK),傳熱面積 A=20m,試確定水與油各自的出口溫度。解:取水的定壓質量比熱Cp=4200J/(kg K),熱油的熱容量W=MC0=2X 2100=4200W/K,冷水的熱容量%=Mcp=1.2 X 4200=5040W/K因而W=Wn,W=WaxKF KA 275 X 20 ,才r = NTuJl + 吧=1.31 X Ji + 0持=1.72傳熱有效度(l + )+Jl+(l + e)/(l-e-)代入數(shù) 據,得 =0.539IM - flE = 又因為 - Z所以解得t 1 =71.5 C【或利用實際傳熱量Q= Win

10、(t 1 -t 2 j=W(t 1 -t 1),代入數(shù)據,解得 t, =71.5 Cl熱平衡關系 W1(t 1 -t 1 )=V2(t 2 -t 2),即4200 X (120-71.5)=5040 只(t 2 -30),解得 12 =70.3 C所以水的出口溫度為70.3 C,油的出口溫度為71.5 C3. 一臺逆流式水-水換熱器,ti =87.5 C ,流量為每小時9000kg,/ 2t2 =32C,流量為每小時13500kg,總傳熱系數(shù)K=1740W/(m K),傳熱面積A=3.75m,試確定熱水的出口溫度。解:取水的定壓質量比熱 Cp=4200J/( kg ?K)熱水熱容量V.,=|X

11、 4200 = 10冷水熱容量因而 V1=Win,W=Waxn 伽110500斤葉 KF KA 1740 x375川=臨=叫=伽00笛2尸 _ 1-exp -NTU1- R J _ 1-exp-0.62 x (1 - 0.67)_ 門心 - 1 - Rexp - NTU(1 - R) 1 - 0.67 X exp - 0.62 X (1 - 0.67) - 5 I什冷 t-r 87.5 E= _ = Q- = 0*41=t. = 647C十1 一上2刀尙一 3/【或利用實際傳熱量 Q= Vmin(t 1 -t 2 )=W(t 1 -t 1 ),代入數(shù)據,解得ti =64.7 C】所以熱水的出口

12、溫度為 64.7 Co4. 溫度為99 C的熱水進入一個逆流型的熱交換器,將4 C的冷水加熱到32 C,熱水流量為 9360kg/h,冷水流量為4680kg/h,傳熱系數(shù)為830W/ (m?C),試計算該熱交換器的傳熱面積和傳熱有效度。水的比熱為 Cp=4186J/( kg?C)。9360解法一:產應=10屈的/比“2 =叫 f = 11 X 4186 = 54418/比V=Wax, W=Win,R=VVin/WnaX=4680/9360=0.5 ,打IL _ -七2 _ 32 - 4 _ a muE - 7廠 一 99-4 一 295l-exp -wyfi-ffj = 1DL NrrnC=N

13、TIJ = 038又 1 - gp - NTUa -NTU=KF/W= F=NTUWZK=0.38 5 謐_830一解法二:由熱平衡方程W(t 1 -t 1”)=W/(t 2 -t 2 j,代入數(shù)據,解得 t, =85 C逆流型換熱器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為tl - 0)- (tl 一 ) _ max - At誠H _ 81 - 67 _ oor1【或者用算術平均溫差tm( t max+A t min)傳熱量 Q=M 12=5441.8 X (32-4)=152370.4W 嚴 FK位尿=尸=直磊=幕% = 2.49m5. 在一臺1-2型殼式換熱器中,管內冷卻水從16C升高到35C,管外空氣從119C

14、下降到45C,空氣流量為19.6kg/min,換熱 器總傳熱系數(shù)K=84W/(m?K),試計算所需的傳熱面積。解:先按逆流算出對數(shù)平均溫差為ftIM 84 ;29 _ 51 72。P 乜 電- 5 - 16 _ gIn 29匸血疋-;商V 3丄3嚴一-一廠1 119 - 16 5丄嘰 匚1 -匚2N耳-十1_119-45_5n = f*- = 3 516 = j.yy ?G 7故查圖1.8,屮=0.952 ,故對數(shù)平 均溫差q = kpAt血f = 51.72 X 0.92 = 4758C,119 + 45空氣平均溫差=一,查表得空氣的比熱Cp =1009J/(kg?K)執(zhí)八、Q =曲=器 1009 X 419-45)= 2439124391F- Q 丄.12 故需傳熱面積讀書的好處1、行萬里路,讀萬卷書。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4、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6、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8、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10、一日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