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RTK測量技術作業(yè)手冊(新)_第1頁
GPS RTK測量技術作業(yè)手冊(新)_第2頁
GPS RTK測量技術作業(yè)手冊(新)_第3頁
GPS RTK測量技術作業(yè)手冊(新)_第4頁
GPS RTK測量技術作業(yè)手冊(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部資料 注意保密Trimble GPS RTK線路定線測量技術作業(yè)指導書編著:張志剛 張冠軍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勘測設計分院2004年6月 天津目錄前言 RTK技術簡介.11什么是GPS RTK技術12 GPS RTK技術應用范圍23 GPS RTK的組成34 GPS RTK的工作流程45作業(yè)測區(qū)的確定56 坐標系統(tǒng)轉換參數(shù)的求解5一 TSC1簡介8二 BASE(基準站)111 BASE硬件112 TSC1設置基準站12三 ROVER(流動站)161 ROVER硬件162 TSC1設置流動站163 流動站點校正18四 RTK測量181 測量點182 放樣點183 放樣道路224 其他測量功能2

2、35 結束測量23五 GPS RTK線路定線測量241 線路設計.241.1 TSC1線路設計.241.2 TGO Roadlink線路設計262利用TSC進行中線測量.321.1 交點、中線控制樁測量321.2 加中樁測量.333 數(shù)據(jù)處理.33附錄 TSC1菜單3642前言 GPS RTK技術簡介1 什么是GPS RTK技術GPS RTK技術(Real-time kinematic)是建立在實時處理兩個測站的載波相位基礎上的。它能實時提供觀測點的三維坐標,并達到厘米級(1cm+1ppm)的高精度。常規(guī)的GPS測量方法,如Static(靜態(tài))、FastStatic(快速靜態(tài))、Postpro

3、cessed kinematic(動態(tài))測量都需要事后進行解算才能獲得毫米或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采用了載波相位動態(tài)實時差分(Real - time kinematic)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xiàn)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曙光,極大地提高了外業(yè)作業(yè)效率。高精度的GPS測量必須采用載波相位觀測值,RTK定位技術就是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tài)定位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到厘米級精度。在RTK作業(yè)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shù)據(jù)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不僅通過數(shù)據(jù)鏈接

4、收來自基準站的數(shù)據(jù),還要采集GPS觀測數(shù)據(jù),并在系統(tǒng)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歷時只需1epoch。流動站可以處于靜止狀態(tài),也可處于運動狀態(tài);可在固定點上先進行初始化后再進入動態(tài)作業(yè),也可在動態(tài)條件下直接開機,并在動態(tài)環(huán)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末知數(shù)解固定后,即可進行每個歷元的實時處理,只要能保持五顆以上衛(wèi)星相位觀測值的跟蹤和必要的幾何圖形,流動站就可隨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RTK技術的關鍵在于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和數(shù)據(jù)傳輸技術,RTK定位時要求基準站接收機實時地把觀測數(shù)據(jù)(偽距觀測值,相位觀測值)及已知數(shù)據(jù)傳輸給流動站接收機,數(shù)據(jù)量比較大,一般都要求9600的波

5、特率,這在無線電上不難實現(xiàn)。2 GPS RTK技術應用范圍(1)各種控制測量傳統(tǒng)的大地測量、工程控制測量采用三角網(wǎng)、導線網(wǎng)方法來施測,不僅費工費時,要求點間通視,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勻,且在外業(yè)時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規(guī)的GPS靜態(tài)測量、快速靜態(tài)、偽動態(tài)方法,在外業(yè)測設過程中也不能實時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測設完成后,回到內業(yè)處理后發(fā)現(xiàn)精度不合要求,還必須返測。而采用RTK來進行控制測量,能夠實時知道定位精度,如果點位精度要求滿足了,用戶就可以停止觀測了,測一個控制點在幾分鐘甚至于幾秒鐘內就可完成,而且還知道觀測質量如何。如果把RTK用于公路、鐵路、水利工程等各種控制測量,不僅可以大大減少人力強度、節(jié)省

6、費用,而且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地形測圖過去測地形圖時一般首先要在測區(qū)建立圖根控制點,然后在圖根控制點上架上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配合小平板測圖,現(xiàn)在發(fā)展到外業(yè)用全站儀和電子手簿配合地物編碼,利用大比例尺測圖軟件來進行測圖,甚至于發(fā)展到最近的外業(yè)電子平板測圖等等,都要求在測站上測四周的地形地貌等碎部點,這些碎部點都與測站通視,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需要在拼圖時一旦精度不合要求還得到外業(yè)去返測,現(xiàn)在采用RTK時,僅需一人背著儀器在要測的地形地貌碎部點呆上幾秒種,并同時輸入特征編碼,通過手簿可以實時知道點位精度,把一個區(qū)域測完后回到室內,由專業(yè)的軟件接口就可以輸出所要求的地形圖,這樣用RTK

7、僅需一人操作,不要求點間通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RTK配合電子手簿可以測設各種地形圖,如普通地形圖、鐵路線路帶狀地形圖、公路管線地形圖等,配合測深儀可以用于測水庫地形圖,航海海洋測圖等等。(3)工程放樣工程放樣是測量一個應用分支,它要求通過一定方法采用一定儀器把人為設計好的點位在實地給標定出來,過去采用常規(guī)的放樣方法很多,如經(jīng)緯儀交會放樣,全站儀的邊角放樣等等,一般要放樣出一個設計點位時,往往需要來回移動目標,而且要2-3人操作,同時在放樣過程中還要求點間通視情況良好,在生產(chǎn)應用上效率不是很高,有時放樣中遇到困難的情況會借助于很多方法才能放樣。如果采用RTK技術放樣時,僅需把設計好的點位

8、坐標輸入到電子手簿中,背著GPS接收機,它會提醒你走到要放樣點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由于GPS是通過坐標來直接放樣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勻,因而在外業(yè)放樣中效率會大大提高。3 GPS RTK的組成硬件:應用RTK進行測量,至少要有兩套GPS接收設備,一套用于基準站,另一套用于流動站?;鶞收竞土鲃诱揪枰B接無線電,基準站還需連接電臺?;鶞收镜搅鲃诱镜臏y量范圍大約為10公里。初始化需要接收機接收五顆衛(wèi)星,流動站必須初始化到厘米級精度方可進行測量。軟件:RTK測量所用TSC1測量控制器安裝Trimble Survery Controller software軟件,后處理有Trimble Geoma

9、tics Office軟件。4 GPS RTK的工作流程圖工程準備工程設計數(shù)據(jù)、資料儀器、人員基準站設置流動站設置流動站3作業(yè)流動站1作業(yè)流動站2作業(yè) 用戶需要的測量成果TGO工程項目文件TSC1的.dc文件5作業(yè)測區(qū)的確定將整個線路測區(qū)劃分為若干個作業(yè)測區(qū),以連續(xù)3-4對首級GPS控制點之間的線路段落作為一個作業(yè)測區(qū),每個作業(yè)測區(qū)的長度不宜超過20Km。測區(qū)劃分見圖1。6 坐標系統(tǒng)轉換參數(shù)的求解轉換參數(shù)可根據(jù)測區(qū)控制點的兩套坐標求得,有兩套坐標的已知平面點不得少于3個,高程點不得少于4個,并應包圍作業(yè)測區(qū)且均勻分布(見圖2)。為了保證測區(qū)間線路順接,每一個測區(qū)中應運用三對及三對以上已知的GP

10、S點進行求解轉換參數(shù)。用于求解轉換參數(shù)的已知點的兩套坐標為:一套坐標為WGS84大地坐標(B,L,H)或WGS84空間坐標(X,Y,Z)。例如:某GPS點的大地坐標(37352.31895,111 0854.20451,949.6049m);空間坐標(-1826103.3930m,4720583.1243m,3869533.5576m)。此套坐標應為高等級GPS控制測量時自由網(wǎng)平差得到的三維坐標成果。注意事項:在一個測區(qū)求解轉換參數(shù)時所用的已知點,其WGS84坐標應為一個GPS控制網(wǎng)自由網(wǎng)平差所得的成果。另一套坐標為中線測量時所用的坐標系坐標和高程,平面坐標有1954北京坐標系坐標、1980西

11、安坐標系坐標、地方獨立坐標及工程所設計的任意帶坐標系坐標等。高程系統(tǒng)有1985國家高程系統(tǒng)、1956黃海高程系統(tǒng)等。注意各已知點的地方坐標系坐標、高程系統(tǒng)應當一致,如果不一致要進行轉換后使用。如果已知點沒有WGS84坐標,可在現(xiàn)場采集數(shù)據(jù)并計算轉換參數(shù)?,F(xiàn)場采集數(shù)據(jù)可用靜態(tài)、快速靜態(tài)或動態(tài)進行,在運用動態(tài)進行采集數(shù)據(jù)時,一個測區(qū)求解轉換參數(shù)所用的已知點應在同一基準站設置情況下進行。平面坐標轉換應用四參數(shù)法(X平移X0、Y平移Y0、旋轉角、尺度比K),高程轉換應用擬合法,或應用七參數(shù)法(三個平移參數(shù)X0、Y0、Z0、三個旋轉參數(shù)XYZ、尺度參數(shù)m)求解。轉換參數(shù)的求解可根據(jù)不同GPS接收機隨機軟

12、件在計算機上或接收機電子手簿上進行。注意事項:在運用國家坐標系統(tǒng)時旋轉角的值接近0,一般在1秒以下,或者幾秒,如果旋轉角比較大時,應分析查找原因。尺度比K的值接近1,其變化應在10-4,如果尺度比K變化比較大時,應分析查找原因。例:在某客運專線定測中用Trmible GPS TGO及TSC中求解的參數(shù):水平平差參數(shù)旋轉中心的縱坐標4406217.660m旋轉中心的橫坐標481715.575m在中心點附近旋轉00000北平移量-.756m東平移量-1.435m比例因子.99999982垂直平差參數(shù)原點的北坐標4402703.791m原點的東坐標485313.637m原點的垂直差距13.423m北

13、斜坡6.020ppm東斜坡-19.943ppm每個作業(yè)測區(qū)分別進行求解,滿足限差要求后方可使用。轉換參數(shù)殘差限差為:平面坐標應小于20mm,高程應小于25mm。對于殘差超限的情況要仔細核對已知數(shù)據(jù),查找分析原因。一 TSC1簡介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勘測設計分院于2001年引進4套美國Trimble公司的4700雙頻24通道GPS接收機,主要包括4700天線、4700衛(wèi)星數(shù)據(jù)接收器、TSC1測量控制器、TRIMTALK電臺、電池及充電器等設備。2003年又調配進4套4800 GPS接收機。TSC1(Trimble Survery Controller)測量控制器是Trimble公司開發(fā)研制的測量電

14、子手簿,安裝有Trimble Survery Controller software(Trimble測量控制器軟件),具有非常強的通用性,能夠方便地連接Trimble公司的各種型號GPS衛(wèi)星數(shù)據(jù)接收器和電子光學儀器,并具有強大的計算、繪圖功能,測量、繪圖、放樣等操作簡單直觀,可以在常規(guī)測量和RTK測量之間隨時切換,方便與計算機連機處理。下圖所示為TSC1測量控制器的外觀。TSC1測量控制器正、反面視圖TSC1測量控制器面板上面有數(shù)字鍵、字母鍵、功能鍵等按鍵,啟動開/關鍵后,控制器通過自檢后顯示如下菜單。TSC1測量控制器主菜單在RTK測量時,首先要建立一個新的任務,在這個任務里鍵入?yún)?shù)、配置儀

15、器,同時在野外測區(qū)內選定一個基準站,并準備好電池、小鋼尺、羅盤等附屬部件即可開始RTK測量。在基準站和流動站狀態(tài)良好的情況下,流動站TSC1測量控制器屏幕上顯示更多的信息,如下圖所示。TSC1測量控制器在RTK流動站的屏幕顯示在這種狀況下,可以啟動測量菜單,開始RTK測量,進行測量點、放樣點、放樣道路等工作。TSC1測量控制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如下:尺寸:266mm116mm42mm75mm把手 重量:800g包括可充電的鋰電池電源:內置:可充電鋰電池 外接:10到20V DC電池,通過串行接口 電源功耗:小于1W內存:2MB數(shù)據(jù)存儲,用戶可以用工業(yè)標準的型PCMCIA卡擴展內存通信:2 RS-2

16、32串口,速率可達38400 baud鍵盤:54鍵字母數(shù)字、功能和軟功能鍵溫度:操作:-30 to +65 存儲:-30 to +80濕度:100%全封閉,可漂浮防水性能:防偶然淹沒 防雨和防塵標準Mil Spec 810E抗沖擊:PCC B類和CE Mark認可語言:英語,中文(簡體)TSC1測量控制器的升級產(chǎn)品TSCE已經(jīng)問世,將逐步取代TSC1成為測量控制器的主導產(chǎn)品。二 BASE(基準站)在開始RTK測量作業(yè)前,測區(qū)應該完成首級平面和高程控制測量。RTK測量至少必須有一個基準站,基準站應選定在通天條件良好,無干擾,交通便利,點位穩(wěn)固易于保護的地方??紤]到基準站的覆蓋范圍,基準站應該位于

17、測區(qū)中央或設定兩個以上基準站。1 BASE硬件RTK基準站需要的硬件設備包括:GPS天線、GPS衛(wèi)星數(shù)據(jù)接收器(4800天線和數(shù)據(jù)接收器集成在一起)、TSC1測量控制器、無線電臺(4700接收機用TRIMTALK電臺,4800接收機用Pacific Crest)、電池、三腳架、小鋼尺等?;鶞收镜挠布O備連接如下圖示?;鶞收居布B接示意圖(Trimble 4700)基準站硬件連接示意圖(Trimble 4800)2 TSC1設置基準站2.1選定基準站,安置儀器,正確連接硬件設備。2.2 TSC1設置BASE(基準站)的操作步驟是:2.2.1啟動既有任務或建立新任務。在屏幕選擇文件任務管理按F1新

18、建輸入新建任務名稱,回車,再回車。鍵入?yún)?shù)投影,回車:類型:橫軸莫卡托投影(即高斯投影)假北:0.000m(北偏移)假東:500000m(東偏移,也可在500Km前加帶號)緯度原點:00000.0000N(坐標起始緯度)中央子午線:1170000.0000E(中央子午線經(jīng)度,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輸入)比例因子:1.000半長軸:6378245.000m(1954北京坐標系橢球的長半軸)扁率:298.3(1954北京坐標系橢球的扁率)注:以上投影參數(shù)是針對1954北京坐標系統(tǒng),若是當?shù)厝我庾鴺讼?,可輸入無投影,利用動態(tài)點校正或靜態(tài)后處理的方法求出參數(shù)。 回車基準轉換回車:類型:三參數(shù) (有無轉換、三參

19、數(shù)、七參數(shù)和基準網(wǎng)格四種類型,根據(jù)已有的資料、參數(shù)選擇類型,一般選三參數(shù)或七參數(shù)。)半長軸:6378245.000m(1954北京坐標系橢球的長半軸)扁率:298.3(1954北京坐標系橢球的扁率)X軸平移量:0.000mY軸平移量:0.000mZ軸平移量:0.000m以上為三參數(shù),如選擇七參數(shù)則如下顯示:類型:七參數(shù)半長軸:6378245.000m(1954北京坐標系橢球的長半軸)扁率:298.3(1954北京坐標系橢球的扁率)X軸旋轉量:00000.0000Y軸旋轉量:00000.0000Z軸旋轉量:00000.0000X軸平移量:0.000mY軸平移量:0.000mZ軸平移量:0.000

20、m比例因子:0.00000000ppm回車水平平差回車:選擇類型:無平差回車垂直平差回車:選擇類型:無平差回車,按F1確認,新項目建立完畢,如為既有項目則:文件任務管理選擇任務任務名稱回車就可打開要用的任務。2.2.2啟動基準站,進行RTK測量。進入主菜單下的測量菜單,如下圖示。選擇測量形式示意圖選擇Trimble RTK測量形式,按下F5編輯,選擇基準站選項,內容如下:測量類型:RTK廣播格式:CMR Plus輸出另外的RTCM代碼:否測站索引:2(0-29之間的整數(shù))高度角限制:130000(可按規(guī)范變動)天線高度:1.654m(為實際測量值)類型:Micro-centered L1/L2

21、(此為4700接收機,4800接收機基準站天線類型為4800 Internal。)測量到:Bottom of corner(此為4700接收機,4800接收機基準站天線測量到:Hook using 4800 tape。)部件號碼:?(儀器自動檢測)序列號:?(儀器自動檢測)回車,選擇下一選項基準站無線電,內容如下:類型:TRIMMARK(此為4700接收機,4800接收機基準站無線電類型為“自定的無線電設備”。)接收機端口:端口3波特率:38400奇偶校驗:無使用CTS:否回車按F1確認退到選擇測量形式選中Trimble RTK 回車啟動基準站接收機回車,內容如下:點名:(鍵入基準站點名稱)代

22、碼:(可不輸入)天線高度:(檢查輸入的基站天線高,注意所用儀器類別和量高方式。)鍵入基準站點名稱時如果提示點名稱不存在,則需輸入點坐標,回車方法鍵入坐標,此時按F5選項,選對應坐標顯示方法,如基站架設在已知點,選網(wǎng)格,如沒有架在已知點上,選WGS84,回車。架在已知點上輸入已知點坐標,沒架在已知點上的按F3此處(表示讓GPS自己測量定位),回車,按F1開始后,顯示“切斷控制器與接收機的連接”,按F1確定(此時可控制器與接收機的連接線,斷開接收機和TSC1測量控制器的連接)。調整好無線電臺的發(fā)射頻率和發(fā)射天線高度,基準站工作完成即告完成。此時,只需一人留守在基準站,監(jiān)視基準站的運行情況,流動站人

23、員可以開始測量作業(yè)。三 ROVER(流動站)1 ROVER硬件GPS天線、GPS衛(wèi)星數(shù)據(jù)接收器、TSC1測量控制器、電池、對中桿、背包等。 (Trimble 4700) 流動站硬件連接示意圖 (Trimble 4800)2 TSC1設置流動站2.1正確連接流動站硬件設備。2.2 TSC1設置ROVER(流動站)的操作步驟是:2.2.1啟動既有任務或建立新任務同基準站的設置一樣(如果和基準站利用的是同一TSC1測量控制器,則可直接進入下步操作。)2.2.2啟動流動站,進行RTK測量。進入主菜單下的測量菜單,如下圖示。測量形式選擇示意圖選擇Trimble RTK測量形式,按下F5編輯,選擇流動站選

24、項,內容如下:測量類型:RTK廣播格式:CMR plusWAAS:關INS位置:只有RTK使用測站索引:任何進行測站索引:否高度角限制:130000PDOP限制:6.0天線高度:1.926m類型:Micro-centered L1/L2(對4800用4800 Internal)測量到:Bottom of corner(對4800用Hook using 4800 tape。)部件號碼:33429-0序列號:?回車流動站無線電回車,內容如下:類型:Trimble Internal波特率:38400奇偶校驗:無此時可按F1連接,連接到內置電臺查看和設置電臺頻率與基準站的一致性,連接成功,在屏幕上顯示

25、無線電連接圖標,如下圖示:流動站無線電連接成功示意圖回車確認。按F1確定,回到Trimble RTK,回車選擇開始測量后,直到RTK=固定,初始化完成,即可得到厘米級精度的解,可以進行RTK測量工作。3流動站點校正進入測量點回車,內容有:點名稱:(鍵入點的名稱)代碼:(可不輸入)類型: 觀測控制點(有地形點、觀測控制點、快速點3種類型,點校正選擇觀測控制點,對中桿要使用支架嚴格對中整平,一般觀測時間不短于3分鐘。)天線高:1.926m(根據(jù)實際情況現(xiàn)場測量后輸入,注意對應的儀器和量高方式。)按F1開始測量,開始倒計時測量,如F1上方出現(xiàn)貯存,說明點已測出并可貯存在測量控制器中,按F1貯存即可。

26、對測區(qū)首級平面和高程控制點進行RTK測量得到的是WGS84坐標,這些控制點的1954北京坐標系坐標或地方坐標系坐標需要輸入到測量控制器中,可以從計算機傳輸,也可以手工鍵入。手工鍵入的方法是在屏幕選擇鍵入回車點回車,內容如下:點名稱:(鍵入控制點的名稱)代碼:(可不輸入)方法:鍵入坐標北:(輸入北坐標)東:(輸入東坐標)高程:(輸入高程)控制點:是注意:對同一控制點,現(xiàn)場RTK測量的點名稱和相對應已知坐標的點名稱不能重名,可以采取加后綴或前綴的方法區(qū)別開來。測完已知的控制點并鍵入已知坐標,這些點有兩個坐標系的測量成果,需要通過點校正求解轉換參數(shù),進入測量Trimble RTK測量點校正回車,F(xiàn)1

27、增加,內容如下:網(wǎng)格點名稱:(選擇1954北京坐標系或相應的地方坐標系成果的點名稱)GPS點名稱:(選擇現(xiàn)場RTK實際測量得到的WGS84坐標系成果的點名稱)使用:只有水平(只完成平面X、Y校正,如果有高程則選擇“水平和垂直”。)可以選擇多個控制點(基準站在已知點,最少要有一個校正點;基準站在未知點,最少要有二個校正點;實際的做法是在測區(qū)周圍測量三個以上控制點用于點校正。高程則必須測量四個以上高程控制點。)進行點校正。如圖所示: 測區(qū)示意圖 點校正結果如果水平殘差和垂直殘差符合規(guī)范要求,則F4應用即完成點校正,WGS84坐標系到1954北京坐標系或相應的地方坐標系的轉換參數(shù)自動計算完成,后繼測

28、量所得為WGS84坐標系和當?shù)刈鴺讼祪商鬃鴺顺晒?。?GPS RTK測量1 測量點測量-Trimble RTK-測量點-回車,內容有:點名稱:(鍵入點的名稱)代碼:(輸入測點的代碼,用于內業(yè)的編輯整理。)類型: 地形點(有地形點、觀測控制點、快速點3種類型。)天線高:1.926m(根據(jù)實際情況現(xiàn)場測量后輸入,注意對應的儀器和量高方式。)按F5選項可以設置:測量時間、自動貯存開/關、坐標顯示模式等。當RTK=固定時,對中待測點位,對中桿上氣泡居中后,按F1開始測量,開始倒計時測量,如F1上方出現(xiàn)貯存,說明點已測出并可貯存在測量控制器中,按F1貯存即可,如在選項中設定為“自動貯存”則測完后自動記錄

29、在控制器內。測量點可以用來測量圖根點,測繪地形圖,測量并計算測區(qū)界線、面積和土方數(shù)量等,測量結果可以傳輸?shù)接嬎銠C,其格式為:點名稱,北坐標,東坐標,高程,代碼,其他信息2 放樣點測量-Trimble RTK-放樣-點-回車后出現(xiàn)放樣點列表:按F1增加可以增加要放樣的點,F(xiàn)2刪除從放樣點列表去掉不放樣的點,F(xiàn)3Del all從放樣點列表中去掉所有點,F(xiàn)4最近點開始放樣距離儀器最近的點,F(xiàn)5選項可以選擇不同的屏幕顯示方式、自動貯存開/關等。選擇要放樣的點后,回車,開始放樣,如下圖示,要放樣的點為OISX。在GPS天線移動過程中箭頭指向要放樣的點,在接近放樣點時,屏幕圖形出現(xiàn)如下變化:可按F2精確轉

30、為精確放樣模式,F(xiàn)1測量可以對放樣后的點進行測量,以檢查放樣點的精度。3 放樣道路測量-Trimble RTK-放樣-道路-回車后出現(xiàn)放樣道路列表,選擇要放樣的道路,可以按照道路里程或道路任意位置放樣,放樣具體里程點的方法同放樣點一致,在放樣過程中可以啟動文件-當前任務的地圖來查看道路放樣情況,如下圖示:4. 其他測量功能測量:連續(xù)地形偏移量放樣:直線曲線DTMs5.結束測量終止當前測量任務,并可關掉接收機。五 GPS RTK線路定線測量1 線路設計1.1 TSC1線路設計 鍵入-道路-名稱:(輸入道路名稱,如DK0-DK5)-水平定線-F1新建 水平元素元素: 起始點起始樁號: 0+000.

31、000m方法: 鍵入坐標- 起始北:輸入起始點北坐標 起始東:輸入起始點東坐標 選擇點- 輸入點名稱F1列表選擇樁號間隔: (輸入間隔,如50m)EnterF1新建水平元素元素: 直線起始樁號: 0+000.000m方位角: 輸入方位角長度(網(wǎng)格): 輸入直線長結束北: (自動計算直線終點坐標,可進行檢核)結束東:EnterF1新建水平元素元素: 曲線(圓曲線)起始樁號: ( ZY點里程)起始方位角: (入切線方位角)方法: 曲線長度和半徑 偏角和半徑 偏角和長度曲線方向: 選擇左或右 選擇左或右 選擇左或右角度: 輸入偏角 輸入偏角半徑(網(wǎng)格): 輸入曲線半徑 輸入曲線半徑 長度(網(wǎng)格):

32、輸入曲線長 輸入曲線長 結束北: (自動計算直線終點坐標,可進行檢核)結束東:EnterF1新建水平元素元素: 入螺旋線(入緩和曲線)起始樁號: ( ZH點里程)起始方位角: (入切線方位角)曲線方向: 選擇左或右 半徑(網(wǎng)格): 輸入圓曲線半徑 長度(網(wǎng)格): 輸入緩和曲線長 結束北: (自動計算直線終點坐標,可進行檢核)結束東:EnterF1新建水平元素元素: 曲線(圓曲線)起始樁號: ( HY點里程)起始方位角: (圓曲線入切線方位角)方法: 曲線長度和半徑 偏角和半徑 偏角和長度曲線方向: (左或右) (左或右) (左或右)角度: 輸入偏角 輸入偏角半徑(網(wǎng)格): 圓曲線半徑 圓曲線半

33、徑 長度(網(wǎng)格): 輸入圓曲線長 輸入圓曲線長 結束北: (自動計算直線終點坐標,可進行檢核)結束東:EnterF1新建水平元素元素: 出螺旋線(出緩和曲線)起始樁號: ( YH點里程)起始方位角: (圓曲線入切線方位角)曲線方向: (左或右) 半徑(網(wǎng)格): (圓曲線半徑) 長度(網(wǎng)格): 輸入緩和曲線長 結束北: (自動計算直線終點坐標,可進行檢核)結束東:Enter(完成水平定線輸入后)F4接受-貯存1.2 TGO RoadLink線路設計 啟動TGO后,選擇RoadLink模板,新建工程項目。 項目屬性選擇默認,確定。在菜單工具中選擇RoadLink-開始進入RoadLink設計模塊,

34、在菜單文件中選擇新建道路,輸入道路名稱及起始樁號里程,確認。在菜單道路-水平中,選擇PI標簽,輸入PI點(起終點、交點)坐標,使用編輯PIS可查看校核和編輯各點坐標。 選擇PI點,選擇曲線類型,輸入曲線要素。在計算中可計算中線任意里程(或偏移中線位置)的坐標,以及給定坐標,計算出中線里程及偏移量。在報告中,可生成線路水平定線詳細資料,便于檢核。確認輸入線路定線資料無誤后,應用-關閉,顯示線路中線圖。道路導出到測量設備:在菜單文件中選擇導出,選擇道路定義到Trimble Survery Controller文件,選擇配置中適合的版本,確認即可形成.dc文件。 放樣報告的生成。首先建立生成中線放樣

35、報告的模板,選擇功能-模板編輯器,庫-新建,輸入庫名稱,模板-新建,輸入模板名稱,路基- 新建,其中元素類型為設計線,坡度或高程變化量、偏移量設為0,輸入代碼,如“ZX”。應用-確認。 道路-模板,選擇所建立的模板。確認后,選擇道路-放樣,選中代碼,確認生成逐樁坐標放樣報告。逐樁樁號間隔的設置:菜單道路-選項,輸入間隔數(shù),確認。偏移量 高程 北 東 代碼 樁號 = 14+859.760 0.000 0.000 4409182.491 479330.477 zx 樁號 = 14+860.000 0.000 0.000 4409182.294 479330.614 zx 樁號 = 14+880.0

36、00 0.000 0.000 4409165.879 479342.040 zx 樁號 = 14+900.000 0.000 0.000 4409149.464 479353.466 zx 樁號 = 14+920.000 0.000 0.000 4409133.049 479364.892 zx 樁號 = 14+940.000 0.000 0.000 4409116.634 479376.317 zx 樁號 = 14+960.000 0.000 0.000 4409100.219 479387.743 zx 樁號 = 14+980.000 0.000 0.000 4409083.804 479

37、399.169 zx 樁號 = 15+000.000 0.000 0.000 4409067.389 479410.595 zx 樁號 = 15+020.000 0.000 0.000 4409050.974 479422.021 zx 樁號 = 15+040.000 0.000 0.000 4409034.559 479433.446 zx 樁號 = 15+060.000 0.000 0.000 4409018.144 479444.872 zx 樁號 = 15+080.000 0.000 0.000 4409001.730 479456.298 zx 樁號 = 15+100.000 0.0

38、00 0.000 4408985.315 479467.724 zx 樁號 = 15+120.000 0.000 0.000 4408968.900 479479.150 zx 樁號 = 15+140.000 0.000 0.000 4408952.485 479490.576 zx 樁號 = 15+160.000 0.000 0.000 4408936.070 479502.001 zx 樁號 = 15+180.000 0.000 0.000 4408919.655 479513.427 zx 樁號 = 15+200.000 0.000 0.000 4408903.240 479524.85

39、3 zx 樁號 = 15+220.000 0.000 0.000 4408886.825 479536.279 zx 樁號 = 15+240.000 0.000 0.000 4408870.410 479547.705 zx 樁號 = 15+260.000 0.000 0.000 4408853.995 479559.130 zx 樁號 = 15+280.000 0.000 0.000 4408837.580 479570.556 zx 樁號 = 15+300.000 0.000 0.000 4408821.165 479581.982 zx 2 利用TSC1進行中線測量TSC1項目文件的復制

40、:文件-任務管理或文件管理-F2復制(選擇要復制的任務)-(輸入新任務名稱)F1確認項目文件中轉換參數(shù)的復制:文件-在任務之間復制數(shù)據(jù)-(選擇任務)-(選擇復制-校正)-F1確認項目文件中各種數(shù)據(jù)之間的復制:文件-在任務之間復制數(shù)據(jù)-(選擇任務)-(選擇復制-點、道路)-F1確認放樣配置:配置-測量形式-Trimble RTK-放樣放樣點細節(jié)貯存前先檢查變化量 是/否水平限差 (輸入限差)放樣點名稱 自動點名稱/設計名稱放樣點代碼 設計名稱/設計代碼顯示顯示模式 目標為中心/測量員為中心顯示因子 (輸入顯示比例)顯示網(wǎng)格變化量 是/否顯示到DTM的挖/填 是/否 2.1交點、中線控制樁測量TS

41、C1外業(yè)操作:測量-Trimble RTK-放樣-道路-回車后出現(xiàn)放樣道路列表,選擇要放樣的道路,可以按照道路里程或道路任意位置放樣中線控制點,放樣具體里程點的方法同放樣點一致,交點根據(jù)設計坐標進行放樣。在 GPS 測量中,顯示的起始總是假定你向前移動,在向前移動中, 將測量控制器拿在身體前方向, 按箭頭指示的方向移動,箭頭表示的是點的方向,當進入距點3 米的范圍內后, 箭頭消失, 出現(xiàn)圓圈目標,在非??拷擖c時, 按精確軟鍵,移動使十字 (當前位置) 與圓圈目標 (放樣點) 重合, 在手扶對中桿移動到點位附近2cm左右時,釘方木樁后,用支撐架對中、整平天線后移動對中桿,直到顯示跳動的放樣差在

42、1cm以內時測量點,測量時間宜為1030 s。測量完成后貯存數(shù)據(jù)前顯示放樣差,如小于1 cm時貯存測量結果,大于是1cm時,移動對中桿,重新測量,直到符合要求為止。測量形式的的選擇:在F5選項中,可選擇觀測控制點,并可設定觀測時間、放樣限差等。2.2加中樁測量進行中線、中平測量時,按中線測量加樁要求進行中線測設,TSC1中顯示實時里程和偏移中線的距離,根據(jù)地形變化進行加中樁,或根據(jù)設計加百米標,手扶對中桿進行移動,當?shù)近c位附近5cm左右時,對中樁進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測量,測量時間宜為5 10s。測量完成后貯存數(shù)據(jù)前顯示放樣差,如小于5 cm時貯存測量結果,大于5cm時,移動對中桿,重新測量,直到符合要求為止。測量完成后在測量位置釘設板樁。測量形式的的選擇:在F5選項中,可選擇地形點,并可設定觀測時間、放樣限差等3 數(shù)據(jù)處理3.1 TGO(Trimble Geomatics Office)簡介TGO軟件可以使多種測量技術獲得的數(shù)據(jù)一體化,包括GPS(RTK和后處理),常規(guī)/光學儀器 (包括伺服系統(tǒng)和遙控設備),水準儀和激光儀。廣泛的質量控制工具可以快速并且高效地完成從野外到辦公室,再從辦公室回到野外的無縫數(shù)據(jù)傳輸任務。其主要功能有:GPS基線的處理 GPS測量網(wǎng)平差GPS和常規(guī)的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