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出版《流體力學(xué)》第5章_第1頁
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出版《流體力學(xué)》第5章_第2頁
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出版《流體力學(xué)》第5章_第3頁
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出版《流體力學(xué)》第5章_第4頁
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出版《流體力學(xué)》第5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2 v 3 v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5 51 1 流動阻力分類流動阻力分類 粘性流體在運動過程中要縻擦發(fā)熱,消耗能量。粘性流體在運動過程中要縻擦發(fā)熱,消耗能量。 液體運動能量損失液體運動能量損失 是工程中必須計算的問題。是工程中必須計算的問題。 一、沿程阻力及沿程一、沿程阻力及沿程 阻力損失阻力損失 1、沿程阻力:流體、沿程阻力:流體 沿管路直線段流沿管路直線段流 動時的摩擦阻力。動時的摩擦阻力。 3f h 2 l 3 d 2f h 1 l 1 d 1f h 3 l 3j h 2j h 1 j h 1 v 圖圖 流體沿管路流

2、動阻力損失流體沿管路流動阻力損失 3 v 2 d )( Rw hh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沿程阻力損失、沿程阻力損失 :流體沿程流動時克服其摩擦阻力:流體沿程流動時克服其摩擦阻力 所損失的能量。所損失的能量。 f h 式中式中 : )( 2 2 mNJ g v d l hf 沿程阻力系數(shù)(與流態(tài)有關(guān),可計算或沿程阻力系數(shù)(與流態(tài)有關(guān),可計算或 查圖);查圖); dl, v 管路直線長度和直徑,管路直線長度和直徑, ; 管路斷面的平均速度,管路斷面的平均速度, 。 二、局部阻力及局部阻力損失二、局部阻力及局部阻力損失 1、局部阻力:流體流經(jīng)局部管件時引起流體結(jié)構(gòu)的再、局

3、部阻力:流體流經(jīng)局部管件時引起流體結(jié)構(gòu)的再 調(diào)整(質(zhì)點強烈碰撞、與管壁沖擊、產(chǎn)調(diào)整(質(zhì)點強烈碰撞、與管壁沖擊、產(chǎn) 生旋渦等)所形成的阻力。生旋渦等)所形成的阻力。 sm m 總流動阻力損失總流動阻力損失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局部阻力損失、局部阻力損失 :流體流經(jīng)局部管件時克服其阻力:流體流經(jīng)局部管件時克服其阻力 所損失的能量。所損失的能量。 式中式中 : )( 2 2 mNJ g v hj 局部阻力系數(shù)(可查表或計算);局部阻力系數(shù)(可查表或計算); v局部管件斷面后的平均速度局部管件斷面后的平均速度 。 w h sm jfw hhh)(NJ j h 第五章第五

4、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5 52 2 粘性流體的兩種流動狀態(tài)粘性流體的兩種流動狀態(tài) 一、雷諾實驗一、雷諾實驗 圖圖5-1 雷諾實驗裝置雷諾實驗裝置 f h層層 流流 紊紊 流流 過渡狀態(tài)過渡狀態(tài) 圖圖5-2 流動狀態(tài)流動狀態(tài) 1 1、流體運動狀態(tài)、流體運動狀態(tài) 層層 流:速度較小,各質(zhì)點互不混雜,作平行管軸流:速度較小,各質(zhì)點互不混雜,作平行管軸 的直線運動。的直線運動。 紊紊 流:速度較大,各質(zhì)點呈現(xiàn)強烈混雜的運動。流:速度較大,各質(zhì)點呈現(xiàn)強烈混雜的運動。 英國物理學(xué)家雷諾(英國物理學(xué)家雷諾(ReynoldsReynolds)在)在 18831883年通過大量觀察各種不同直徑年通過

5、大量觀察各種不同直徑 玻璃管中水流,總結(jié)出的流動狀態(tài)。玻璃管中水流,總結(jié)出的流動狀態(tài)。 紊流區(qū)紊流區(qū) D (1)先從)先從 實驗,得實驗,得 到到 曲線曲線 ; (2)再從)再從 實驗,得實驗,得 到到 曲線曲線 ; 大大小小 大大小小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沿程損失與流動狀態(tài)的關(guān)系、沿程損失與流動狀態(tài)的關(guān)系 實驗:通過改變管中速度實驗:通過改變管中速度 大小,獲得不同流態(tài),測大小,獲得不同流態(tài),測 量出實驗管的量出實驗管的 ,從而求出不同流態(tài)下,從而求出不同流態(tài)下 。 f h V )(Vfhf OABCD DCAO V kVhf V f h V 層流區(qū)層流區(qū)過渡過渡

6、 2 kVhf )( c VV 275. 1 kVhf VV 圖圖5-3 與與 關(guān)系關(guān)系 則則 或或 與流動狀態(tài)有關(guān)。與流動狀態(tài)有關(guān)。 cc VVV )( c VV c V c V V f h B f h o A c 下臨界速度下臨界速度 : 層流狀態(tài);層流狀態(tài); :過渡狀態(tài);:過渡狀態(tài); 上臨界速度上臨界速度 : 紊流狀態(tài)。紊流狀態(tài)。 )(Vfhf )(Vfhf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二、流動狀態(tài)的判別二、流動狀態(tài)的判別 雷諾數(shù)雷諾數(shù) 1、雷諾數(shù)、雷諾數(shù) 圓圓 管:管: 非圓管:非圓管: )(VdVdRe )4(4dxAR V x A dVR ie 2、流態(tài)判別:、流態(tài)

7、判別: 有壓流:有壓流: 為層流;為層流; 無壓流:無壓流: 2000 e R 為紊流;為紊流; 2000 e R 為層流;為層流; 1200 e R 為紊流。為紊流。 1200 e R (無壓流受外界干擾大,(無壓流受外界干擾大, 層流變紊流更容易)層流變紊流更容易) (量綱分(量綱分 析法獲得)析法獲得) 已知:溫度已知:溫度 的水在直徑的水在直徑 的管中流動,的管中流動, 流量流量 。 求:管中的水流狀態(tài)?求:管中的水流狀態(tài)?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7 . 115. 003. 04 2 smAQV 19525310630. 115. 07 . 1 6 VdRe

8、10t 解:水的運動粘度(查表解:水的運動粘度(查表1-3):): 而:而: sm2 6 10306. 1 則:管中水的流動為紊流。則:管中水的流動為紊流。 md15. 0 例題例題 5-15-1: 2000 smQ 3 03. 0 已知:矩形水槽中水深已知:矩形水槽中水深 ,槽寬,槽寬 。為使。為使 水為層流,水的平均速度應(yīng)為多少?已知運動粘水為層流,水的平均速度應(yīng)為多少?已知運動粘 度度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mmh30 解:屬于無壓流,為使水為層流,必須解:屬于無壓流,為使水為層流,必須 而:而: sm2 6 1052. 1 即:當(dāng)即:當(dāng) 時,槽中的水流為層流。

9、時,槽中的水流為層流。 mmb60 例題例題 5-25-2: 1200 ie VdR x A di4 bh hb 2 4 則:則: i d V 1200 )(4 .30 4 )2(1200 smm hb bh smmV4 .30 已知:液壓油在直徑已知:液壓油在直徑 的管中流動,的管中流動, 。試。試 判別溫度分別為判別溫度分別為50( )和和20 ( )時油的流態(tài)。)時油的流態(tài)。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mmd30 解:油溫解:油溫50: smV2 例題例題 5-35-3: 3333101803. 02 6 50 VdRe 則:管徑一定時,管中液體的流態(tài)取決于流速和溫度。

10、則:管徑一定時,管中液體的流態(tài)取決于流速和溫度。 sm2 6 50 1018 sm2 5 20 109 油溫油溫20: 2000,為紊流。,為紊流。 66710903. 02 5 20 VdRe 2000,為層流。,為層流。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繞流繞流流動狀態(tài)的判別:流動狀態(tài)的判別: :層流層流 1 1 e e R R 層流繞流:流體繞物體流動時,物體后無旋渦;層流繞流:流體繞物體流動時,物體后無旋渦; 紊流繞流:流體繞物體流動時,物體后有旋渦。紊流繞流:流體繞物體流動時,物體后有旋渦。 :紊流紊流 圖圖 繞流運動繞流運動 繞流速度;繞流速度; 固體特征長度(如機翼弦

11、長、球體直徑)。固體特征長度(如機翼弦長、球體直徑)。 V l VlRe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5 53 3 附面層和管流起始段的概念附面層和管流起始段的概念 附面層:靠近物體表面、粘性力相當(dāng)大(如輪船拖附面層:靠近物體表面、粘性力相當(dāng)大(如輪船拖 曳阻力)、曳阻力)、影響速度分布規(guī)律影響速度分布規(guī)律的流層。的流層。 一、附面層的形成(了解)一、附面層的形成(了解) 起始段長度:層流起始段長度:層流 ;紊流;紊流 。 二、圓管進(jìn)口起始段概念二、圓管進(jìn)口起始段概念 1、管流起始段:流體從外界(或大容器)進(jìn)入直管時,、管流起始段:流體從外界(或大容器)進(jìn)入直管時, 速度分布不

12、斷發(fā)生變化速度分布不斷發(fā)生變化的流段。的流段。 dle130dle4025 2、起始段的意義:、起始段的意義: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速度測定位置的選擇:速度測定位置的選擇: 起始段后,管內(nèi)流速分布達(dá)到穩(wěn)定狀態(tài)。起始段后,管內(nèi)流速分布達(dá)到穩(wěn)定狀態(tài)。 層流運動:按拋物線規(guī)律分布,此時:層流運動:按拋物線規(guī)律分布,此時: 。 紊流運動:按對數(shù)曲線規(guī)律分布,測速布點按規(guī)定。紊流運動:按對數(shù)曲線規(guī)律分布,測速布點按規(guī)定。 2 max uV dle130管內(nèi)層流運動:管內(nèi)層流運動: 管內(nèi)紊流運動:管內(nèi)紊流運動: dle4025 速度測量布點是按起始段速度測量布點是按起始段 后速度分

13、布規(guī)律制定的。后速度分布規(guī)律制定的。 則起始段內(nèi)速度分布無固則起始段內(nèi)速度分布無固 定規(guī)律,不能速度測量。定規(guī)律,不能速度測量。 一、層流運動一、層流運動:(注:公式不推導(dǎo),紅顏色要知道)(注:公式不推導(dǎo),紅顏色要知道) 應(yīng)用:流體粘度較高或速度較低的石油、化工、液應(yīng)用:流體粘度較高或速度較低的石油、化工、液 壓等管道和縫隙流的流動規(guī)律及沿程阻力系數(shù)計算。壓等管道和縫隙流的流動規(guī)律及沿程阻力系數(shù)計算。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5 54 4、6 6 圓管中的層流運動和紊流運動圓管中的層流運動和紊流運動 1、層流速度分布、層流速度分布:(通過:(通過 )。)。 f huVVQu

14、2 max 當(dāng):當(dāng): : 0 rr 0 min u :0r 2 0max 4 r i u 0 r 圖圖5-9 圓管中的層流速度分布圓管中的層流速度分布 與切應(yīng)力分布與切應(yīng)力分布 max u 0max )()( 4 22 0 c l h irr i u f 以管軸為中心的旋以管軸為中心的旋 轉(zhuǎn)拋物面。轉(zhuǎn)拋物面。 b b、只對流動整體而言。即:、只對流動整體而言。即: ;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內(nèi)摩擦切應(yīng)力分布:、內(nèi)摩擦切應(yīng)力分布: r i 2 沿半徑沿半徑 線性分布(管壁處最大)。線性分布(管壁處最大)。r 3、流量和平均流速:、流量和平均流速: 流量:流量: 4

15、0 8 r i Q 平均流速:平均流速: 4 2 d Q V 顯然:顯然:2 max uV 2 0 8 r i 注意:注意:a a、切應(yīng)力、切應(yīng)力內(nèi)部內(nèi)部相互抵消相互抵消; ; 2 0 0 ir c c、 方向向后方向向后(見后面見后面P40受力分析圖受力分析圖)。指指 慢速流層對快速流層的作用。慢速流層對快速流層的作用。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4、層流沿程阻力損失及系數(shù):、層流沿程阻力損失及系數(shù): g V d l R h e f 2 64 2 e R64 kV g V d l 2 2 沿程阻力系數(shù)沿程阻力系數(shù) 已知:在長度已知:在長度 ,直徑,直徑 管中輸送密度管中輸送

16、密度 原油。當(dāng)流量原油。當(dāng)流量 時,求時,求 油溫分別為油溫分別為 ( )和)和 ( )時的沿程阻力損失)時的沿程阻力損失 和因克服沿和因克服沿 程阻力所造成的功率損失程阻力所造成的功率損失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99. 03 . 007. 04 2 smAQV 11910253 . 099. 0 4 11 VdRe ml5000 解:解: 則:則: mmd300 例題例題 5-45-4: smQ 3 07. 0 3 856mKg f h scm 2 10 2510 1 t40 2 t f N scm 2 40 5 . 1 1980105 . 13 . 099.

17、 0 4 22 VdRe g V d l hf 2 2 1 1 64 ( e R ) 64 , 2 2 e R 注:液體加熱運行可減少注:液體加熱運行可減少 流動阻力(流動阻力(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12ff hh 則:則: )( 3 3 w s J N J s m m N QhN ff g V d l h f 2 2 11 )(448 8 . 92 99. 0 3 . 0 5000 119 64 2 m g V d l h f 2 2 22 )(9 .26 8 . 92 99. 0 3 . 0 5000 1980 64 2 m f h 液體流動阻力損失液體流

18、動阻力損失 fw hh 則:則: )(2 .26344807. 08 . 9856 11 KwgQhN ff )(8 .159 .2607. 08 . 9856 22 KwgQhN ff a a速度恒定,代表穩(wěn)定流;速度恒定,代表穩(wěn)定流; b b速度作小幅變化,可近似穩(wěn)定流;速度作小幅變化,可近似穩(wěn)定流; c c為隨機流動(紊流或湍流)。為隨機流動(紊流或湍流)。 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 將紊流運動變成不隨時間變化的穩(wěn)定流動,使前述將紊流運動變成不隨時間變化的穩(wěn)定流動,使前述 伯努力方程、動量方程等公式均適用。伯努力方程、動量方程等公式均適用。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

19、阻力 工程中常見的紊流運動工程中常見的紊流運動(下圖)。(下圖)。 c t u 二、紊流運動:(工程中常見是紊流)。二、紊流運動:(工程中常見是紊流)。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1 1、脈動現(xiàn)象和時均化概念、脈動現(xiàn)象和時均化概念 (1 1) 和和 的脈動現(xiàn)象:的脈動現(xiàn)象:pu流動參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現(xiàn)象。流動參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現(xiàn)象。 t t )( zy uu )( zy uu x u x u )( zy uu zy uu , x u 圖圖5-22 經(jīng)過管道空間點經(jīng)過管道空間點 方向瞬時、脈動和時均速度方向瞬時、脈動和時均速度 zyx uuu, zyx , (2)瞬時速度、脈動速度

20、、時均流速)瞬時速度、脈動速度、時均流速 : x u zyx uuu, T zyx uuu,瞬時速度的平均值。瞬時速度的平均值。 :瞬時速度。:瞬時速度。 :時均速度。:時均速度。 上下跳動幅值的平均值相等。上下跳動幅值的平均值相等。 (大小方向不變)(大小方向不變) 隨隨 變化,則為非穩(wěn)定流,怎辦?變化,則為非穩(wěn)定流,怎辦? t T xx dtu T u 0 1 :脈動速度。:脈動速度。 0, 0 zy uu 則:則: y z x 空間點空間點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cpdt T p T 0 1 即:即: 因此:有了因此:有了 和和 ,則紊流運動可看作不隨時間變化的,則

21、紊流運動可看作不隨時間變化的 穩(wěn)定流動,前述伯氏、動量方程等公式均適用。穩(wěn)定流動,前述伯氏、動量方程等公式均適用。 同理:時均壓力也可認(rèn)為是大小不變的平均值。同理:時均壓力也可認(rèn)為是大小不變的平均值。 pu 2、速度分布、速度分布 層流邊層層流邊層 l :速度按拋:速度按拋 物線規(guī)律物線規(guī)律 :速度按對:速度按對 數(shù)曲線規(guī)律數(shù)曲線規(guī)律 圖圖5-25 紊流速度分布與切應(yīng)力分布紊流速度分布與切應(yīng)力分布 max u 0 過渡層過渡層 紊流核心紊流核心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3、內(nèi)摩擦切應(yīng)力分布、內(nèi)摩擦切應(yīng)力分布 包括:包括: 沿主流方向運動產(chǎn)生的粘性切應(yīng)力 沿主流方向運動產(chǎn)生的

22、粘性切應(yīng)力 : 垂直主流方向脈動產(chǎn)生附加切應(yīng)力垂直主流方向脈動產(chǎn)生附加切應(yīng)力 : 仍沿半徑線性分布仍沿半徑線性分布 4、沿程阻力損失及系數(shù):、沿程阻力損失及系數(shù): 2 2 2 kV g V d l hf 紊流沿程阻力系數(shù)。與管子粗糙度有關(guān),可紊流沿程阻力系數(shù)。與管子粗糙度有關(guān),可 計算或查表。計算或查表。 5、水力光滑管與水力粗糙管、水力光滑管與水力粗糙管 dy du 1 22 2 )( dy du l 1 2 ( 較小時,較小時, 起主導(dǎo)作用)起主導(dǎo)作用) e R 1 ( 較大時,較大時, 起主導(dǎo)作用)起主導(dǎo)作用) e R 2 (量綱分析推導(dǎo)量綱分析推導(dǎo)) :層流底層。:層流底層。 第五章第

23、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l l 5 l l :管子的絕對粗糙度;:管子的絕對粗糙度; 3 . 0 l 53 . 0 l e l R d 8 .32 :光滑管;:光滑管; :粗糙管;:粗糙管; :過渡管。:過渡管。 圖圖 5-24 水力光滑管與粗糙管水力光滑管與粗糙管 (經(jīng)驗)(經(jīng)驗) (層流底層厚度取決于流速)(層流底層厚度取決于流速) :管子的相對粗糙度;:管子的相對粗糙度;d 由于材料、加工、使用條件和年限影響,管子內(nèi)壁總是凹凸不平。由于材料、加工、使用條件和年限影響,管子內(nèi)壁總是凹凸不平。 d (光滑或粗糙管與(光滑或粗糙管與 計算有關(guān))計算有關(guān)) 設(shè):粘性流體速度為設(shè):粘性

24、流體速度為 (均勻分布);(均勻分布); 物體為平板,與來流速度平行。物體為平板,與來流速度平行。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5 53 3 附面層和管流起始段的概念附面層和管流起始段的概念 1、附面層:靠近物體表面、粘性力相當(dāng)大(如輪船拖、附面層:靠近物體表面、粘性力相當(dāng)大(如輪船拖 曳阻力)、曳阻力)、影響速度分布規(guī)律影響速度分布規(guī)律的流層。的流層。 一、附面層的形成一、附面層的形成 沿沿 方向壁面對流體影響漸弱,速度逐漸接近方向壁面對流體影響漸弱,速度逐漸接近 。 y 0 u 沿沿 方向,隨方向,隨 ,質(zhì)點交換增多,速度均,質(zhì)點交換增多,速度均 勻化(速度分布變陡),則沿

25、勻化(速度分布變陡),則沿 到達(dá)到達(dá) 變慢。變慢。 x 0 uy VxRe 0 u 附面層外邊界附面層外邊界 層流附面層層流附面層 過渡區(qū)過渡區(qū)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x 0 u c x 0 u y 0 u 0 u c x 0 99. 0u 紊流附面層紊流附面層 圖圖5-4、5 層流底層層流底層 0 99. 0u 拋物線拋物線 對數(shù)曲線對數(shù)曲線 2、附面層外邊界:沿、附面層外邊界:沿 方向方向 的點邊成的面。的點邊成的面。 0 99. 0uy 3、附面層厚度、附面層厚度 :沿:沿 方向逐漸變厚。方向逐漸變厚。 x 附面層由層流附面層由層流 過渡過渡 紊流。紊流。 隨隨 ,

26、 VxRx e 起始段長度:層流起始段長度:層流 ;紊流;紊流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二、圓管進(jìn)口起始段概念二、圓管進(jìn)口起始段概念 1、管流起始段:流體從外界(或大容器)進(jìn)入直管時,、管流起始段:流體從外界(或大容器)進(jìn)入直管時, (類似沿平板流動)速度分布不斷發(fā)生變化的流段。(類似沿平板流動)速度分布不斷發(fā)生變化的流段。 全部邊界層都是層流的:稱層流邊界層。全部邊界層都是層流的:稱層流邊界層。 邊界層起始是層流,其它是紊流的:稱混合邊界層。邊界層起始是層流,其它是紊流的:稱混合邊界層。 起始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稱充分發(fā)展的流動。起始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稱充分發(fā)展的流動。 起始段

27、終點:管壁附面層沿流向不斷變厚,當(dāng)邊界起始段終點:管壁附面層沿流向不斷變厚,當(dāng)邊界 相交(相交( )時,為起始段的終點。)時,為起始段的終點。 (此處管中心速度為最大)。(此處管中心速度為最大)。 dle130 2d dle4025 起始段(起始段( )dle130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圖圖 a 層流運動層流運動 0 u )( max21 uuu 1 u max u 2 u 層流邊界層流邊界 層流附面層層流附面層 充分發(fā)展流動充分發(fā)展流動 完全發(fā)展流動完全發(fā)展流動)( max uu 0 u 紊流附面層紊流附面層 充分發(fā)展流動充分發(fā)展流動完全發(fā)展流動完全發(fā)展流動 起始段(

28、起始段( ) 層流附面層層流附面層 圖圖 b 紊流運動紊流運動 層流附面層層流附面層 0 99. 0uu0 99. 0uu 0 99. 0uu dle4025 混合邊界混合邊界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起始段內(nèi)沿程阻力損失的計算:起始段內(nèi)沿程阻力損失的計算: g V d l h e f 2 )( 2 因流速分布沿程變化,則產(chǎn)生附加能量損失(因流速分布沿程變化,則產(chǎn)生附加能量損失( )。)。 速度測定位置的選擇:速度測定位置的選擇: g V 2 2 進(jìn)口圓滑:進(jìn)口圓滑: 3 .22 .2 進(jìn)口尖銳:進(jìn)口尖銳: 7 .2 起始段后,管內(nèi)流速分布達(dá)到穩(wěn)定狀態(tài)。起始段后,管內(nèi)流速分

29、布達(dá)到穩(wěn)定狀態(tài)。 層流運動:按拋物線規(guī)律分布,此時:層流運動:按拋物線規(guī)律分布,此時: 。 紊流運動:按對數(shù)曲線規(guī)律分布,測速布點按規(guī)定。紊流運動:按對數(shù)曲線規(guī)律分布,測速布點按規(guī)定。 2 max uV 2、起始段的意義:、起始段的意義: dle130管內(nèi)層流運動:管內(nèi)層流運動: 管內(nèi)紊流運動:管內(nèi)紊流運動:dle4025 速度測量布點是按起始段速度測量布點是按起始段 后速度分布規(guī)律制定的。后速度分布規(guī)律制定的。 則起始段內(nèi)速度分布無固則起始段內(nèi)速度分布無固 定規(guī)律,不能速度測量。定規(guī)律,不能速度測量。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三、附面層的分離及壓差阻力三、附面層的分離及壓

30、差阻力 流體流經(jīng)曲面時,沿流程方向流體流經(jīng)曲面時,沿流程方向 和和 均發(fā)生變化,均發(fā)生變化, 則產(chǎn)生壓差阻力,導(dǎo)致邊界層分離,形成旋渦。則產(chǎn)生壓差阻力,導(dǎo)致邊界層分離,形成旋渦。 1、速度和壓力沿流程變化、速度和壓力沿流程變化 : xpxu, up 由于沿程斷面發(fā)生變化,則引起速度和壓力沿流程由于沿程斷面發(fā)生變化,則引起速度和壓力沿流程 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化。 x p x u , :0 pu, 即:即: :0 :0 變大;變大; 變化到極值;變化到極值; 變小。變小。pu, pu,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B點以前:點以前: B點:點: 0, 0 xpxu 主流斷面縮小,增速

31、降壓。主流斷面縮小,增速降壓。 則:流體順壓流動,部分壓能轉(zhuǎn)換成動能。則:流體順壓流動,部分壓能轉(zhuǎn)換成動能。 即:即: 斷面最小,斷面最小, 最大,最大, 最?。ㄗ钚。?有極值)。有極值)。 upu,p 0, 0 xpxu即:即: B點以后:點以后: 0, 0 xpxu 則:流體逆壓流動,部分動能轉(zhuǎn)換成壓能。則:流體逆壓流動,部分動能轉(zhuǎn)換成壓能。 即:即: 主流斷面擴大,減速增壓。主流斷面擴大,減速增壓。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0 c u(速度有極值,(速度有極值, )。)。 0y C點:點: 近壁(近壁( )流體動能已耗盡,停止前進(jìn),并)流體動能已耗盡,停止前進(jìn),并 逐

32、漸堆積。逐漸堆積。 0)( 0 y xu即:即: 0 xp且:且:(壓力仍然在增加)。(壓力仍然在增加)。 C點以后:點以后: 0, 0 xpxu即:即: 斷面繼續(xù)擴大,進(jìn)一步減速增壓。斷面繼續(xù)擴大,進(jìn)一步減速增壓。 0 ccD upp 由于:由于: 且且 , 則:產(chǎn)生壓差阻力,阻止流體運動,并把主流擠則:產(chǎn)生壓差阻力,阻止流體運動,并把主流擠 得離開壁面,迫使附面層分離,并產(chǎn)生旋渦。得離開壁面,迫使附面層分離,并產(chǎn)生旋渦。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速度沿、速度沿 方向的變化方向的變化 :研究:研究 方向速度分布。方向速度分布。 yu (1)彎曲壁面上()彎曲壁面上(

33、)速度沿)速度沿 化化 : y 0y y 0 )( y y u y 0 )( y y u :0 u :0 :0 壁面處速度壁面處速度 沿沿 變大;變大; y 即:即:uy uy 壁面外速度壁面外速度 沿沿 變化到極值;變化到極值; 壁面處速度壁面處速度 沿沿 減小。減小。 BA,y點:粘性阻力從壁面沿點:粘性阻力從壁面沿 漸減,則漸減,則 逐漸變大。逐漸變大。 0)( 0 y yu即:即: u y C點:流體堆積此處(點:流體堆積此處( ),則),則 沿沿 不變化。不變化。 0)( 0 y yu即:即: u0 c u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x p 1 uy D點:速度反向

34、,則點:速度反向,則 沿沿 方向由零減小為負(fù)值。方向由零減小為負(fù)值。 0)( 0 y yu即:即: (2)彎曲壁面處速度分布曲線判別)彎曲壁面處速度分布曲線判別 : xp 0 2 2 )( y y u 0 2 2 )( y y u :0 :0 :0 壁面處曲線呈凹形;壁面處曲線呈凹形; 即:即:壁面外曲線有拐點;壁面外曲線有拐點; 壁面處曲線呈凸形。壁面處曲線呈凸形。 則:各點判別同則:各點判別同 。 附面層微分方程,由粘性流附面層微分方程,由粘性流 體運動方程和連續(xù)方程推導(dǎo)。體運動方程和連續(xù)方程推導(dǎo)。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x 0 u 4 u y 3 u max u 1

35、 99. 0u 圖圖5-6 附面層附面層 的分離的分離 C D 1 u 3 99. 0u B A y y y 附面層邊界附面層邊界 xu 0 )( y yu 0 0 22 )( y yu 0 0 0 0 00 0 0 0 00 minB p xp 0000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5 54 4 圓管中的層流運動圓管中的層流運動 研究:等直管徑、定常流、層流運動的速度分布及切研究:等直管徑、定常流、層流運動的速度分布及切 應(yīng)力分布規(guī)律。應(yīng)力分布規(guī)律。 應(yīng)用:流體粘度較高或速度較低的石油管道、化工管應(yīng)用:流體粘度較高或速度較低的石油管道、化工管 道、液壓傳動等管道中的流動規(guī)律及

36、沿程阻力道、液壓傳動等管道中的流動規(guī)律及沿程阻力 系數(shù)的計算辦法。系數(shù)的計算辦法。 方法一:根據(jù)力平衡條件推導(dǎo)速度及切應(yīng)力分布方法一:根據(jù)力平衡條件推導(dǎo)速度及切應(yīng)力分布 根據(jù):根據(jù): 02sin)( 2 21 lrGrpp 0 x F 則:則: 整理:整理: r lp z p z 2 )()( 2 2 1 1 )( 2l rG )(sin 12 l zz 2 p (1)兩端管中心線上壓力)兩端管中心線上壓力 、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圖圖 5-9(a) 圓管中的層流運動圓管中的層流運動 0 1 p 1 p 1 z 0 r 2 z G 0 r r d x V l 微元體

37、(可求微元體(可求 分布規(guī)律)分布規(guī)律) :長:長 ,半徑,半徑 ,傾角,傾角 。r l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 (2)重力)重力 ; (3)側(cè)面摩擦力)側(cè)面摩擦力 。 2 p rl2 lrG 2 u 而:而: f h p z p z)()( 2 2 1 1 )( 21 uu 則:則:)0, 0,( 22 drdu dr du l rdr du r l hf 水力坡:水力坡: (均勻流動基本方程)(均勻流動基本方程)c rdr du rl h i f 22 一、層流速度分布一、層流速度分布:(通過:(通過 )。)。 由水力坡公式得:由水力坡公式得: rdr i u 2 rdr i du 2 則:

38、則:cr i 2 4 邊界條件:邊界條件:當(dāng) 當(dāng) 時,時, 。0u 2 0 4 r i c f hVQu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0 rr 則則 。 r 當(dāng):當(dāng): (管壁處):(管壁處): (管軸心處):(管軸心處):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以管軸為中心的旋轉(zhuǎn)拋物面以管軸為中心的旋轉(zhuǎn)拋物面則:則:)( 4 22 0 rr i u 0 rr 0 min u 0r 2 0max 4 r i u dr 0 r r dr 0 r u 0max duu 圖圖5-9(b)圓管中速度分布與切應(yīng)力分布)圓管中速度分布與切應(yīng)力分布 max u 注意:注意: 向后向后(見

39、上圖見上圖),指慢速流層對快速流層的作用。,指慢速流層對快速流層的作用。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二、層流內(nèi)摩擦切應(yīng)力分布:二、層流內(nèi)摩擦切應(yīng)力分布: 由水力坡公式得:由水力坡公式得:r i 2 沿半徑沿半徑 線性分布線性分布 r 0max 2 r i 0r 0 min 當(dāng):當(dāng): (管壁處):(管壁處): (管軸心處):(管軸心處): 0 rr 三、層流流量和平均流速:三、層流流量和平均流速: 1、流量:、流量: A udAQrdrrr i r 2)( 4 22 0 0 0 4 0 0 4 22 0 824 0 r ir rr i r 222 0 0 )( 4 0 drrr

40、 i r 4 128 d i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平均流速:、平均流速: 4 2 d Q V 2 32 d i 顯然:顯然:2 max uV 由水力坡公式得:由水力坡公式得:ilhf 三、圓管層流沿程損失:三、圓管層流沿程損失: 則:則:l d V hf 2 32 V d i 2 32 2 32 d i V g V d l dV2 64 2 g V d l Re2 64 2 e R64 kV g V d l 2 2 沿程阻力系數(shù)沿程阻力系數(shù) 例題例題5-4:P154 注意:注意: ,用,用 表示。證明見后。表示。證明見后。 ff hh 總流總流微元體微元體f h 第

41、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而:微元體端面壓力(管中心處)等于總流斷面上而:微元體端面壓力(管中心處)等于總流斷面上 平均壓力(由緩變流特性可推導(dǎo)出)。平均壓力(由緩變流特性可推導(dǎo)出)。 n zzpzpp n ppp p )()( 211111321 1 121111 )()( p n np n zzpzp 證明:總流上沿程損失等于微元體上沿程損失。證明:總流上沿程損失等于微元體上沿程損失。 微元體:微元體: f h p z p z)()( 2 2 1 1 )( 21 uu 微元體微元體 )( 21 VV f h p z p z)()( 2 2 1 1 總流總流 總流:總流: 則

42、:則: f h 微元體微元體f h 總流總流 g V d l 2 2 * 層流運動的動能和動量修正系數(shù):層流運動的動能和動量修正系數(shù): 1、動能修正系數(shù)、動能修正系數(shù) : AV dAu A 3 3 )10. 105. 1( 232 0 0 322 0 0 0 ) 8 ( 2)( 4 rr i rdrrr i r A A dAV g dAu g 3 3 2 2 8 0 0 322 0 0 )(16 r rdrrr r 2)( 4 18 0 0 422 0 8 0 r rr r 8 0 0 22 0 322 0 0 )()( 2 16 r rrdrr r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43、 紊流紊流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動量修正系數(shù)、動量修正系數(shù) : 0 AV dAu A 2 2 )05. 11( 0 222 0 0 222 0 0 0 ) 8 ( 2)( 4 rr i rdrrr i r A A dAV dAu 2 2 0 6 0 0 22 0 0 )(8 r rdrrr r 3 4 )( 3 14 0 0 322 0 8 0 r rr r 6 0 0 22 0 322 0 0 )()( 2 8 r rrdrr r 紊流紊流 注意:層流運動用伯氏方程和動量方程不多。注意:層流運動用伯氏方程和動量方程不多。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44、 *方法二:用納方法二:用納 斯方程(粘性流體運動方程)、連斯方程(粘性流體運動方程)、連 續(xù)性方程推導(dǎo)續(xù)性方程推導(dǎo) 條件:等圓管、水平條件:等圓管、水平 放置、忽略重放置、忽略重 力(力( 較小)。較小)。 x 0 r z 圖圖5-9(c)圓管層流分析)圓管層流分析 y uux 0 r 不可壓縮、恒定流不可壓縮、恒定流 連續(xù)性方程:連續(xù)性方程: 0 z u y u x u z y x (密度和速度不隨時間、空間變化)(密度和速度不隨時間、空間變化) 即:流體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體積的空間流入與流出質(zhì)即:流體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體積的空間流入與流出質(zhì) 量相等(即流入與流出控制體的質(zhì)量相等)量相等(即流

45、入與流出控制體的質(zhì)量相等) 。 ) 0( zy uu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dt du z u y u x u x p X xxxx )( 1 2 2 2 2 2 2 方程方程 :SN ),( zzyyxx maFmaFmaF dt du z u y u x u z p Z zzzz )( 1 2 2 2 2 2 2 dt du z u y u x u y p Y yyyy )( 1 2 2 2 2 2 2 推導(dǎo)過程:推導(dǎo)過程: 0, 0, zyx uuuu 0, 0 z u y u z y (層流質(zhì)點只沿軸向運動)(層流質(zhì)點只沿軸向運動)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

46、性流動及阻力 0 x ux 則:則:連續(xù)方程為連續(xù)方程為 ),( 2121 QQuu xx 即:即: 0)1 ( 2 2 x u x 則則N-SN-S方程中各項變?yōu)椋悍匠讨懈黜椬優(yōu)椋?)0( x u x )0(0, 0, 0) 3( 2 2 2 2 2 2 z zzz u z u y u x u 0, 0, 0) 4(mFZmFYmFX zyx )0, 0(0, 0, 0) 5 ( zyx z y x uua dz du dt du dt du )0(0, 0, 0)2( 2 2 2 2 2 2 y yyy u z u y u x u (忽略重力)(忽略重力)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

47、流動及阻力 則則 N-SN-S方程變?yōu)椋悍匠套優(yōu)椋?0)( 1 2 2 2 2 z u y u x p xx 0 1 y p 0 1 z p (即(即: 只沿只沿 方向變化方向變化 ) p ( 沿沿 不變化。即同水平面上壓力不變)不變化。即同水平面上壓力不變) x ( 沿沿 不變化。即忽略重力后不變化。即忽略重力后 ) py pz )( 2 2 2 2 z u y u x p dx dp xx 0gz l pp l pp 2112 )()( 21 2 2 2 2 ppp z u y u l p xx 即:即: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因:圓管內(nèi)流動軸向?qū)ΨQ,則因:圓管內(nèi)流動

48、軸向?qū)ΨQ,則 沿沿 或或 變化相同,變化相同, 或或 只沿半徑只沿半徑 變化。變化。 x u r y dr du r u z u y u xxxx z 即:即: r y z 速度對稱分布速度對稱分布 2 2 2 2 2 2 2 2 dr ud r u z u y u xxxx 則:則: x u l p dr ud x 2 2 2則:則: l p dr ud x 2 2 2 則:則: 1 2 cr l p 2 2 dr ud dr du xx 邊界條件:當(dāng)邊界條件:當(dāng) 時,時, (即(即 有極值)有極值)0r max uux x u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則:則:0 1 c

49、 0 dr dux 求得:求得: 則:則:r l p dr dux 2 則:則:rdr l p ux 2 2 2 4 cr l p 邊界條件:當(dāng)邊界條件:當(dāng) 時,時, , 0 rr 0 x u ),(l ipl iphf r i dr rr i d dr du 2 )( 4 22 0 得:得: 2 02 4 r l p c 則:則: )( 4 22 0 rr l p ux )( 4 22 0 rr i 則切應(yīng)力:則切應(yīng)力: 作業(yè)作業(yè): 5-25-2,5-35-3。 1 1、流體沿程流動時克服其摩擦阻力所損失的能量稱為、流體沿程流動時克服其摩擦阻力所損失的能量稱為 損失,計算公式損失,計算公式

50、。 2 2、流體流經(jīng)局部管件時克服其阻力所損失的能量稱為、流體流經(jīng)局部管件時克服其阻力所損失的能量稱為 損失,計算公式損失,計算公式 。 3 3 、流動阻力損失包括流動阻力損失包括 阻力和阻力和 阻力損失。阻力損失。 4 4、流體運動狀態(tài)分為、流體運動狀態(tài)分為 和和 ,判別流動狀態(tài)的,判別流動狀態(tài)的 雷諾數(shù)雷諾數(shù) ,判別流態(tài)的臨界值為,判別流態(tài)的臨界值為 。 5 5、圓管中層流運動速度按以管軸為中心旋轉(zhuǎn)、圓管中層流運動速度按以管軸為中心旋轉(zhuǎn) 規(guī)規(guī) 律分布,其平均速度是管中心最大速度的律分布,其平均速度是管中心最大速度的 。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f h e R j h 6

51、 6、圓管中紊流結(jié)構(gòu)由、圓管中紊流結(jié)構(gòu)由 邊層,邊層, 層和層和 核核 心組成,紊流核心速度呈現(xiàn)心組成,紊流核心速度呈現(xiàn) 化?;?7 7、紊流運動瞬時速度的平均值稱為、紊流運動瞬時速度的平均值稱為 流速。流速。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8 8、什么是管流起始段?長度范圍、什么是管流起始段?長度范圍? ? 9 9、什么是附面層?其內(nèi)速度怎樣變化?、什么是附面層?其內(nèi)速度怎樣變化? 9 9、管流中,附面層邊界相交處(、管流中,附面層邊界相交處( )為管流起始段)為管流起始段 的的 ,以后的流動其速度才達(dá)到,以后的流動其速度才達(dá)到 ,此流動,此流動 稱為稱為 的流動,對選擇速度

52、測試位置有意義。的流動,對選擇速度測試位置有意義。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2d 5-2: 5-3: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5 55 5 縫隙流縫隙流 縫隙:縫隙:(1)齒輪油泵的齒頂與泵殼內(nèi)表面之間;)齒輪油泵的齒頂與泵殼內(nèi)表面之間; (2)滑動軸承的轉(zhuǎn)動軸與軸承座之間;)滑動軸承的轉(zhuǎn)動軸與軸承座之間; (3)車床的溜板與導(dǎo)軌之間;)車床的溜板與導(dǎo)軌之間; (4)液壓油缸與活塞之間;)液壓油缸與活塞之間; (5)油泵、油馬達(dá)轉(zhuǎn)子側(cè)面和機殼之間。)油泵、油馬達(dá)轉(zhuǎn)子側(cè)面和機殼之間。 縫隙流:只要逢隙兩端有壓力差;縫隙流:只要逢隙兩端有壓力差; 或配合機件

53、產(chǎn)生相對運動。或配合機件產(chǎn)生相對運動。 則液體在縫隙則液體在縫隙 中產(chǎn)生流動。中產(chǎn)生流動。 影響:滑動軸承是依靠縫隙流動的支承力得以工作的;影響:滑動軸承是依靠縫隙流動的支承力得以工作的; 相對運動機件的摩擦力是靠縫隙流動得以減輕的;相對運動機件的摩擦力是靠縫隙流動得以減輕的; 縫隙的流量就是機體中的泄漏量,降低容積效率。縫隙的流量就是機體中的泄漏量,降低容積效率。 縫隙內(nèi)流動為層流(粘性大、速度小);縫隙內(nèi)流動為層流(粘性大、速度?。?縫隙長度縫隙長度(沿流向沿流向) ,寬度,寬度 ,厚度,厚度 ,兩側(cè)壓力,兩側(cè)壓力 ; 上板移動速度為上板移動速度為 (下板不動下板不動)。 U hb 21

54、,p p l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l b h Q 平面縫隙流平面縫隙流 l db Q U U h U 同心環(huán)(軸向)縫隙流同心環(huán)(軸向)縫隙流(活塞縫隙流活塞縫隙流) 1 p 2 p Q 一、平行平板間縫隙流一、平行平板間縫隙流(討論速度與切應(yīng)力分布、流量計算)(討論速度與切應(yīng)力分布、流量計算) 1 p 2 p h 1 p 2 p 相當(dāng)于相當(dāng)于 通過求縫隙流通過求縫隙流 的分布,再求縫隙的泄的分布,再求縫隙的泄漏量漏量 。u Q dx 根據(jù):根據(jù): 。 沿沿 方向上的壓力方向上的壓力 變化量,變化量, ; 沿沿 方向上的切應(yīng)方向上的切應(yīng) 力變化量,力變化量, ; 第五章

55、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取隔離體:長取隔離體:長 ,寬,寬 ,厚,厚 。求。求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牽設(shè)到牽設(shè)到 ,能求出,能求出 ): dx dy b p dp x d dy U dppp d y 1 p 2 p h l x 圖圖5-10 平行平面縫隙流平行平面縫隙流 隔離體左側(cè)壓力;隔離體左側(cè)壓力; p dx x p dp 隔離體下側(cè)切應(yīng)力;隔離體下側(cè)切應(yīng)力; dy y d y 0 x F 0)()(bdxdbdydppp l b h Q 1 p 2 p 則:則: dx dp dy d l pp 12 l pp 21 l p U dy dx ?dQ ?dQ du 縫隙流中粘滯力

56、起主導(dǎo)作用??p隙流中粘滯力起主導(dǎo)作用。 慣性力忽略不計,即定常流。慣性力忽略不計,即定常流。 流量流量: 與與 同向同向 )( 212 3 0 pUbh U p l bh ubdyQ h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則:則:) 0, 0(dydu dy du 而:而: 1 cy l p dy l p d 1 cy l p dy du 則:則: dy c ydy l p du 1 0y 2 1 2 2 cy c y l p u 邊界條件:邊界條件:當(dāng) 當(dāng) hy 時,時, 時,時, 解得:解得: 0u h l p h U cc 2 , 0 12 Uu 則流體速度則流體速度 分布:分

57、布:y h U yyh l p u )( 2 dy du 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 h U yh l p )2( 2 h U yh l p h l p h U y l p dy du )2( 2 ) 2 ( ( 沿流向長度)沿流向長度): l (圖(圖5-125-12: , ,流向長流向長 )lrRhdb,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討論三種情況下的縫隙流:討論三種情況下的縫隙流: (速度分布、切應(yīng)力分布(速度分布、切應(yīng)力分布和流(泄漏)量的計算和流(泄漏)量的計算) 兩板不動兩板不動 且且 :(軸向軸向)壓差流。壓差流。 )0(U0p p l bh Q 12 3 上板

58、移動上板移動 下板不動;且下板不動;且 :(周向周向)剪切流。剪切流。 )0(U0p bh U Q 2 (圖(圖5-145-14: 寬度寬度 )rUrRhb, 軸向流量:軸向流量: 周向流量:周向流量: 作業(yè)圖:軸向壓差流。作業(yè)圖:軸向壓差流。 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 )2( 2 yh l p 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 h U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上板移動上板移動 ,下板不動,且,下板不動,且 :壓差流與剪切流:壓差流與剪切流 合成流動。合成流動。 )0(U0p bh U p l bh Q 212 3 (圖(圖5-165-16、1818:供油或卸載:供

59、油或卸載 ,流向長,流向長 , lrRhdb, 與與 同向:取同向:取 (原推導(dǎo)式);(原推導(dǎo)式); pU 與與 反向:取反向:取 。 pU : 軸向或周向流量:軸向或周向流量: (例(例3 3圖:齒輪油泵周向壓差流與周向剪切流)。圖:齒輪油泵周向壓差流與周向剪切流)。 (例(例4 4圖:柱塞移動時軸向壓差流與軸向剪切流)。圖:柱塞移動時軸向壓差流與軸向剪切流)。 軸向壓差流與軸向剪切流)。軸向壓差流與軸向剪切流)。 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流體切應(yīng)力分布: h U yh l p )2( 2 沿流向長沿流向長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1 1、兩板不動、兩板不動 且且 :壓差流。:壓

60、差流。 )0(U0p 速度分布:速度分布: 拋物面。拋物面。 )( 2 2 yhy l p u 0,yhy當(dāng)當(dāng) 2hy (上下邊壁):(上下邊壁): (縫隙中心):(縫隙中心): 0 min u 2 max 8 h l p u 如相對固定油缸與柱塞間如相對固定油缸與柱塞間 的環(huán)形縫隙流。的環(huán)形縫隙流。 圖圖5-12(a) 5-12(a) 軸向壓差流軸向壓差流 l db Q 0U h 0U 圖圖5-12(b5-12(b) 同心環(huán)同心環(huán)(軸向軸向)縫隙流縫隙流 Q 1 p 2 p )(h h )(h 1 p 2 p Q l p d 第五章第五章 粘性流動及阻力粘性流動及阻力 流體上切應(yīng)力流體上切應(y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