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調查研究_第1頁
關于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調查研究_第2頁
關于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調查研究_第3頁
關于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調查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調查研究 關于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調查研究 摘 要:案例教學是根據(jù)教學目的之需要,把案例引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種教學方法。對行政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目前的案例教學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教師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定位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反思當前案例教學中的教師角色錯位現(xiàn)象,并提出教師角色轉變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案例教學;教師;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30-0155-02 案例教學是根據(jù)教學目的之需要,把案例引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實例的形式向學生提供假設干特定的情景,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去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

2、的一種教學方法【1】。這種方法產(chǎn)生以后取得了明顯的成成效應,逐漸風行商業(yè)、醫(yī)學、管理學等領域的職業(yè)培訓及MBA教學,而后又廣泛進入高校各學科的課堂教學。在我國,案例教學于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并作為教學改革之舉措為人們津津樂道。然而,實踐中案例教學的成效卻是眾說紛紜,有人不認同成功之說,一些學生也對此法頗有微詞。原因何在?為尋找答案,我們于2021年以所就職學校學生為對象,采用問卷并配合訪談的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稍后又于2021年進行了補充調查,意在了解案例教學效果不佳的癥結所在。 一、研究設計 對象與樣本 本項調查的對象是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yè)管理的在校學生,鑒于一年級學生對案例教學可能缺乏深入

3、的認知,我們僅就二至四年級學生展開調查,兩次調查共涉及813名學生。調查采取隨機方式,先后發(fā)放并收回3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280份,有效回收率為93%。樣本的具體構成如下:行政管理專業(yè)學生130人,占46.4%,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學生150人,占53.6%;三個年級的學生占比分別為32.1%、35%、32.9%。 調查內容 有研究者指出,教師是案例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和控制者【2】。這一界定說明了教師角色的重要性,據(jù)此我們推測學生之所以對案例教學不滿意,主要是因為教師的角色定位不準確。因此,這項調查涉及案例教學的實施狀況、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學生對案例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及期望與要求

4、等內容。問題設置圍繞調查內容展開,針對實施狀況,調查的問題包括案例教學的使用頻率、案例的呈示方式、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學生的參與度;對于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調查是以教師是否引導案例討論、是否進行思路傳授以及是否進行點評總結等問題來衡量;學生的評價那么根據(jù)被調查者關于是否獲益的答案以及給予案例教學的評分來采集信息;至于學生的期望與要求,那么通過被調查者對案例教學存在問題的看法、案例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建議來反映。 二、研究結果分析 實施狀況 從案例教學使用頻率看,答復“有時使用的比例最高,為64.3%,另有19.6%和16.1%的被調查者選擇“經(jīng)常使用和“偶爾使用。在三個年級中,大四學

5、生選擇“有時使用或“偶爾使用的比例最高,大二學生答復“經(jīng)常使用的比例最高。經(jīng)訪談發(fā)現(xiàn),學生對案例教學的認知有差異,一些學生將教師課上的舉例也視作了案例教學。如果剔除舉例局部,那么案例教學實際使用頻率并不高。關于案例的呈示方式,不外乎視頻和PPT文字兩種,其中后者居多,占76.3%。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小組討論最常見,占66.4%,其次是集體辯論,占31.1%。從學生參與度來看,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參與度不高,討論時間被少數(shù)“精英所占用,半數(shù)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實際參與討論的人數(shù)低于50%,其中37.1%的人認為這一數(shù)字低于20%。 教師角色 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角色在案例教學中經(jīng)常發(fā)生“錯位現(xiàn)象,要么急于向

6、學生灌輸自己的觀點,要么在學生討論時充當“隱形人。超過半數(shù)的被調查者認為,教師看重的是自己講解,而不是引導學生分析討論,超過七成的被調查者認為案例教學缺少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的過程。對于反映教師角色的要素,學生整體評價不高,評價略高的是點評和總結,超過六成的被調查者認為教師經(jīng)常且及時地對討論給予總結。但是,在教師是否引導討論上學生的評價較低,近七成的被調查者認為教師不是經(jīng)常給予引導,而且也不重視分析方法和思路的傳授,對于偏頗觀點也不是經(jīng)常及時給予糾正。 學生評價 在被調查者中,反映案例教學有價值的占50.7%,反映局部有價值的占48.2%;超過八成的學生答復討論或辯論加深了自己的認知,九成以

7、上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當然,學生給案例教學的打分并不高,評分設計以數(shù)字1-5定義,5分為最高分,1分為最低分,學生打分最高為4分,占31.4%,54.3%的學生給了3分,其余那么在3分以下。顯然,學生對案例教學的肯定是有保存的。此外,大二學生的總體評價較低,訪談了解到的原因是其知識儲藏有限,沒有教師啟發(fā)引導,案例討論幾乎流于形式。 學生的期望 從所獲信息來看,學生對教師的角色定位有很高的期望,但現(xiàn)實與期望卻存在偏差,教師角色“錯位現(xiàn)象十分普遍。針對案例教學收獲欠佳的影響因素,學生選擇較多的是缺乏教師的啟發(fā)引導、點評總結過于籠統(tǒng)、教學組織形式單一以及案例脫離實際等,其中前兩項

8、因素尤為重要。在改良教學效果的建議上,最多的是建議教師少灌輸,多啟發(fā)引導,多點評總結。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發(fā)現(xiàn)學生總體上對案例教學給予了有保存的肯定態(tài)度,原因是學生對教師角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提高案例教學質量,關鍵是教師角色定位要準確,而這意味著教師必須實現(xiàn)角色定位的根本性轉變。 首先,要提高案例教學的組織能力。教師是案例教學的組織者,其組織能力上下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在案例教學中,無論采用哪種組織方式,學生都是討論的主角,他們思維活潑,但知識和經(jīng)驗有限,常常會萌發(fā)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面對這種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師只有給予正確的引導,才能保證案例教學有效進行下去。為此

9、,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專業(yè)理論學習,扎實掌握并及時更新專業(yè)知識;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加強實踐,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實踐,一直以來都是個大難題,渠道狹窄、時機少,如今這種境況已有所改善,校政、校企協(xié)同合作平臺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時機,借助這些平臺,教師可以多方位地與實際工作部門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社會開展動態(tài),熟悉并準確把握相關案例信息,進而提高案例教學的組織能力。 其次,組織案例教學要有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就是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及受眾特點選擇引導方式、啟發(fā)的深度和點評的側重點。對于知識儲藏較少的低年級學生,既要描述案例背景、提出案例討論需要解決的問題,又要給出明確、具體的討論要

10、求,以便于學生能夠迅速找到研判的切入點,至于點評總結,主要應以觀點提煉和理論升華為主,正確的論點要明確肯定,有爭議的觀點可以啟發(fā)學生做進一步的思考;對于知識儲藏較多的高年級學生,那么只需要清晰地呈示案例背景材料并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可視討論狀況適當加以啟發(fā)引導,點評總結時也不應急于給出結論性的意見,而是側重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審視案例問題,并引導學生對多個決策方案給予可行性評價,然后得出最終的結論性意見。 再次,案例選材要有現(xiàn)實性。案例教學要到達預期效果,案例選材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陳舊、脫離實際的案例缺乏現(xiàn)實意義,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選材時應以教學需要為核心,以

11、現(xiàn)實社會環(huán)境為背景,篩選適合課堂教學目標與內容要求的案例素材,并按照生動、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氣息的原那么編寫案例材料。在將案例呈示給學生時除采用傳統(tǒng)方式外,還可以適當運用小電影、微視頻等更易于學生接受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貼近社會實際的選材不是憑空想象的,它同樣需要教師擁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而校政、校企協(xié)同合作平臺的建設恰好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 最后,充分發(fā)揮控制者的作用。學生個性千差萬別,有些善于辭令和表現(xiàn),有些那么不善言談。于是,案例課上常常是少數(shù)活潑分子搶占了發(fā)言的時機,多數(shù)人那么成為旁觀者,這也是很多學生認為無所收獲的重要原因。對此,可行的解決方法是教師要為每一位學生能夠有效參與其

12、中創(chuàng)造條件,如安排小組討論,要求小組成員自由討論交流,但組內成員之間要適當分配發(fā)言的時間,每一位成員都必須發(fā)表見解,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此外,作為案例教學的控制者,教師還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情景,以一個當事人的視角尋求答案。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可以使學生得到鍛煉。 參考文獻: 【1】陳德智.管理案例編寫與教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43. 【2】胡佳.公共管理案例教學中的教師角色定位研究J.南方論刊,2021:104-106. Research on Teachers Role Positioning in the Case Teaching ZHAO Li,HE Yi-min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survey into case teaching on the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articl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ase teaching effects and teachers role, re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