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語文教案_464_第1頁
精編-語文教案_464_第2頁
精編-語文教案_464_第3頁
精編-語文教案_464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語文教案 篇1一、教材說明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小說,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魯濱孫因乘船遭遇暴風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課文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孫“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jié),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屬歷險小說類,重點是魯濱孫在島

2、上艱難、驚險的經(jīng)歷。魯濱孫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是關(guān)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難,是驚心動魄的,“難”中處處透著“險”。課文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荒島: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是亂石野草。魯濱孫孤獨無助,面臨的是嚴酷的生存問題。要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樣的意志和創(chuàng)造力!課文敘述魯濱孫在荒島上選擇合適的容身地方:有水源、有樹陰、能防野獸,蓋起簡陋的住所,解決了生存的重要條件居所。描寫魯濱孫“把捕到的活山羊畜養(yǎng)起來”“用這點兒麥種反復(fù)種收”解決了生存的必要條件食物。通過這些敘述,展現(xiàn)了主人公的聰明才干和堅強的意志。在荒島上生活,還要面對被野人屠宰的恐懼,這也非常驚險。發(fā)現(xiàn)野人的腳印,“恐懼

3、萬分”“不安的心情”,并不是說魯濱孫膽小,而是突出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魯濱孫在荒島為生存所做的種種努力,不外乎解決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獨這四個最基本的問題。而在與世隔絕、荒無人煙的海島上,一個人要解決這四大難題,無疑是一種極其嚴酷的挑戰(zhàn)。魯濱孫面對困難毫不畏懼,自己想辦法,利用周圍可以利用的一切,積極改善生存環(huán)境。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jīng)驗,對于處在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二、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fù)述故事。2.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zhàn)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jīng)歷,體會魯濱孫敢于戰(zhàn)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三、教學建議1.本課是略讀課文,內(nèi)容比較淺顯。教學過程主要是

4、引導(dǎo)學生自讀自悟。先讓學生讀一讀“閱讀提示”,再按要求讀課文,多讀幾遍,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然后,讀課文重點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講一講魯濱孫戰(zhàn)勝種種困難的經(jīng)歷。最后,交談一下自己學習本課的感受。2.教學本課,要使學生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并從魯濱孫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jīng)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要達到這一目標,關(guān)鍵在于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熟悉魯濱孫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經(jīng)歷。因此,應(yīng)讓學生反復(fù)讀課文重點部分,練習講述魯濱孫荒島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談?wù)剰聂敒I孫的經(jīng)歷中想到什么,從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么。進而討論一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應(yīng)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3.

5、魯濱孫漂流記屬于歷險小說類。記敘探險、歷險的故事,以“險”扣人心弦,情節(jié)跌宕曲折,向來擁有眾多的讀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奇”與“險”相結(jié)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魅力。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學完課文后因勢利導(dǎo),鼓勵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的原著。還可向?qū)W生推薦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等,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語文教案 篇2【學習目標】認知目標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炫耀”、“懂得”;2、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本文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技能目標1、學會運用“炫耀”、“懂得”;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xiàn)中,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情意目標在理解“給予是快樂的”過程中

6、,學會關(guān)愛別人與尊重別人的關(guān)愛?!菊n前準備】按常規(guī)預(yù)習課文?!菊n時安排】兩課時?!緦W習過程】第一課時課時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理解、運用“炫耀”、“懂得”;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本文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理解“給予是快樂的”。過程建構(gòu)教師組織流程學生活動流程設(shè)計意圖:一、批注入文,自主探求1、你能讀懂什么?適當注上記號。能讀好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嗎?(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注意各知識點達成狀況的調(diào)控。) 自主閱讀; 小組交流; 全班反饋: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學習就是放任自流。 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語”要體現(xiàn)“小”的特點,“知識與技能”是“三個維度”的首席。2、適當小結(jié),

7、點撥升華在交流中達成。二、主動參與,探究方法從寫作的角度看,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示?暢所欲言,各抒已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自我反饋、調(diào)節(jié)、總結(jié)“閱讀”中的方法,無疑有利于激發(fā)“習作”的積極性,有利于實現(xiàn)“語”與“文”的和諧發(fā)展與相互促進。三、聯(lián)系生活,體驗情感1、今天這節(jié)課上你給予了誰什么?或誰給予了你什么?今天來聽課的老師中誰曾經(jīng)給予你什么?2、在你的記憶中曾經(jīng)有誰給予了你什么?你給予了誰什么? 好朋友交流; 全班反饋: 對學生的評價重在內(nèi)在素質(zhì)的提高。 既是“反省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體”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四、作業(yè)超市,拓展延伸1、揣摩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xiàn),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

8、表演。2、回顧你給別人帶來快樂或別人給你帶來快樂的一件事,并學習本文寫法寫一個片斷。課后選擇完成“延伸提升鋪墊”。第二課時課時目標進一步品味、感情朗讀課文,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xiàn),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回顧你給別人帶來快樂或別人給你帶來快樂的一件事,并學習本文寫法遷移習作。過程建構(gòu)略。語文教案 篇3教材分析: 圓圓的沙粒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十單元“奇妙的海底世界”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采用對話的形式敘述了一顆圓圓的沙粒不被同伴們的議論所動搖,鉆進蚌殼里,幾十年后變成了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說明朝著預(yù)定目標、堅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從網(wǎng)上找來形色各異、美不勝

9、收的各種珍珠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沙粒與珍珠的反差,幫助學生領(lǐng)會故事的寓意。這篇童話故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對白極富兒童情趣,特別適合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閱讀,我把朗讀作為訓(xùn)練重點,通過有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領(lǐng)悟重點詞 “真誠、坦然、議論紛紛、動搖”的意思。從而使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學生為文章中的情感、情境所吸引時,我適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設(shè)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顆沙粒,你會怎么議論呀?”等發(fā)散性問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領(lǐng)悟“朝著預(yù)定目標、堅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實現(xiàn)愿望?!钡母呱衅焚|(zhì),從而激勵學生朝著目標,奮發(fā)前進的積極態(tài)

10、度。 2、指導(dǎo)學生按分好的段落,領(lǐng)悟每段的內(nèi)容,概括段意。 3、有感情有語氣的朗讀課文。教學重點: 1、領(lǐng)悟“朝著預(yù)定目標、堅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實現(xiàn)愿望?!钡母呱衅焚|(zhì), 2、有感情有語氣的朗讀課文。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課件(各種形狀、色彩的珍珠,沙灘景,海浪聲,)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guān)描寫珍珠的精彩詞句。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反差,激趣導(dǎo)課: 1、同學們,在神奇的大海里,有一種美麗的珍寶。你們想看看嗎?(課件出示配有音樂的各種形狀、色彩的珍珠圖片) 同學們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贊嘆不已,你能選擇一個恰當?shù)脑~來形容形容它嗎? 學生看了圖片激動萬分,紛紛用“熠熠閃光,光彩照人,光滑柔亮,絢麗奪目”等詞來

11、形容。 2、大海孕育了如此瑰麗的珍珠,真是令人叫絕,下面請同學們再來欣賞海邊的另一景物(課件出示沙灘圖) 請你也用一個詞來形容形容它。 充滿期待的學生看了沙灘圖后情緒一落千丈,教室一片唏噓聲,有的用“黯淡無光”,有的用“普普通通”,有的用“不起眼”來形容。 3、在晶瑩璀璨的珍珠和黯淡無光的沙粒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同學們趕快翻開書,讓我們來學習童話故事圓圓的沙粒二、讀悟結(jié)合,自主學文。 1、請學生開火車初讀全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明段落起止幫助學生給課文劃分段落。 3、學習第一部分(19自然段): (1)、劃重點,迅速感悟。 默讀第一部分,在文中找出寫

12、圓圓的沙粒的句子,并劃下來。 請學生讀一讀劃出的句子,你讀明白了什么? 學生甲:我從“我要變成一顆珍珠,成為有用之材”,讀懂了這顆圓圓的沙粒有美好遠大的理想。 學生乙:我從“一顆圓圓的沙粒十分真誠地向同伴們說”讀明白了這顆圓圓的沙粒已經(jīng)仔細地想好了,下定了決心要變成有用之材,不是隨隨便便說的。 學生丙:我從“圓圓的沙粒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坦然地鉆進蚌殼里”讀明白了這顆沙粒不在乎別人的議論和嘲笑,已經(jīng)拿定了主意。 學生丁:我從“圓圓的沙粒在蚌殼里聽得清清楚楚”也不動搖,發(fā)現(xiàn)這顆圓圓的沙粒不在乎別人的風言風語,非常堅定。 (2)、讀全段,整體體驗。 *自由讀,讀中悟:找出你最喜歡讀的句子,入情入境的讀

13、一讀。 (想象當時的場景,有感情的練習朗讀,還可以帶上表情、配上動作表演讀) *你為什么這樣讀? *小組交流評議,推薦朗讀的恰如其境的同學參加全班分角色賽讀。 *推薦出的學生分角色讀,推薦出的同一角色賽讀。 (在分角色賽讀、評議過程中相機點播學生對“異想天開”,“議論紛紛”等詞意的領(lǐng)悟。)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顆沙粒,你會怎么議論呀? (3)、這段講什么? 4、學習第二部分(1013自然段): (1)、播放浪花輕輕拍打海灘的聲音,教師抒情、緩慢地引述:圓圓的沙粒懷著美麗的憧憬靜靜的呆在蚌殼里,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到,就這樣(引讀)“時光伴著” 學生銜接讀完第二部分。 (2)、這段講什么? (

14、3)、這部分的“”獨立成段,它省略了什么?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圓圓的沙粒在想什么,做什么? 5、學習第三部分(1418自然段): (1)、在蚌殼里孤獨度日的沙粒最終變成珍珠了嗎?(齊答)這顆珍珠美嗎?你從哪里知道的?趕快在課文里找找。(默讀) 學生甲:我從“珠光閃閃”知道這顆珍珠非常美。 學生乙:我從采珍珠的姑娘驚喜的高聲贊美知道的,采珍珠的姑娘見過很多很多美麗的珍珠,一般的珍珠她都不稀罕了,她能驚喜的叫道“多么美麗的珍珠啊!”那肯定是她從來沒見過的最美的珍珠! 學生丙:我從沙粒們看見奇異的光彩,不敢相信那就是圓圓的沙粒變成的,知道這顆珍珠美的驚人!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課件出示一棵碩大無比,璀璨

15、奪目的珍珠圖片。 請你讀吧,通過他們各自的口氣讀出珍珠的美來! (3)、這段講什么?三、演繹課文,深化體驗。 請你們來當演員和小導(dǎo)演,把這個童話故事排成課本劇演一演,好嗎? 四、感悟寓意,拓展思維: 1、從這顆圓圓的沙粒的奇妙的經(jīng)歷中,你懂得了什么? 2、你還知道和這篇課文類似的童話、成語或故事嗎? 你的經(jīng)歷中有沒有類似情況,你是怎么做的? 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堅定不移的去努力,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實現(xiàn)! 五、回顧全文,質(zhì)疑。 在這篇文章中,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六、自主選擇,彈性作業(yè): 1、查找珍珠形成的有關(guān)資料。 2、選做:續(xù)編故事。 寫讀后感。板書設(shè)計: 圓圓的沙粒 堅 定 不 移

16、珍珠 有用之才 珠光閃閃語文教案 篇4知識目標:1、朦朧詩的特點及背景2、理解“變奏曲”的含義能力目標: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義教育目標:珍惜美好生活重點難點:暗喻句子的含義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展示星空圖片,播放著名音樂家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引入學生入境。二、介紹作者及朦朧詩。1、江河,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星星變奏曲,是他1980年在上海文學上發(fā)表的處女作,是“朦朧詩”的一首重要詩作。2、“朦朧詩”:朦朧詩是新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青年(舒婷、顧城、江河、楊煉等)利用詩歌的形式,對現(xiàn)實進行反思和追求詩歌獨立的審美價值的產(chǎn)物。朦朧詩作為一種

17、新詩潮,一開始便呈現(xiàn)出與傳統(tǒng)詩歌不同的審美特征。對人的自我價值的重新確認,對人道主義和人性復(fù)歸的呼喚,對人的自由心靈的探求構(gòu)成朦朧詩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體化和隱喻性,則是朦朧詩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重要特征三、聽讀詩歌,整體感知、討論。1、詩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詩人反復(fù)詠嘆星星表達了怎樣的渴望?(象征著光明,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他對光明的渴望)2、兩小節(jié)詩在結(jié)構(gòu)上及語言上有什么異同點?(都用“如果-誰還需要-還會-”開頭;從第五行看,有變化,用“誰不愿意”和“誰愿意”)四、問題研究。1、這首詩為什么題為星星變奏曲?這是借用音樂術(shù)語來說的,它提示這首詩是圍繞一個主題與主要意象變換情境,委婉抒

18、情。詩的上下兩節(jié)結(jié)構(gòu)相稱,基本手法和用語相同或相近,有同樣的韻律。但上下兩節(jié)的情境,意味發(fā)生了變化,如用“誰不愿意”和“誰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詞語)這種情形如同音樂,兩段錄音曲在保持基本輪廓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一點變化。2、詩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五、拓展練習。星星因為它遙不可及,我們就對它抱有無限的遐思;因為它的明亮而美麗,我們就對它產(chǎn)生了無窮而美麗的幻想。是的,人正是因為有思想才高于其他動物,正是因為有了想象才有了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造。別剪斷了你想象的翅膀??!請以“星星”為題寫一段話將你的想象展示出來。語文教案 篇5知識目標:朗

19、讀全詩,感悟詩中的詩句的深刻含義。理解“山”和“?!彼N含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能力目標:反復(fù)朗讀,品味語言,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情感目標:相信理想可以實現(xiàn),要為之不懈奮斗。教學重點:順暢地朗讀這首詩,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教學難點:理解詩中“?!焙汀吧健彼N含的深刻意義。教學方式:朗讀,討論分析,合作學習。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重點是朗讀全詩,整體感知課文,初步學會如何朗讀、齊讀,討論第1節(jié)詩。教學過程:一、導(dǎo)入新課:1、學情分析:人教版新課程改革教材,各個單元以專題形式出現(xiàn),第一單元專題:怎樣面對人生的困難與不幸。對剛?cè)?/p>

20、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詩的第一節(jié),詩人以孩子的口吻敘述,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2、導(dǎo)語設(shè)計1: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古老悠久,充滿魅力的首都北京,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入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么呢?(課件播放大山的畫面),由同學的回答,導(dǎo)入新課:同學們的想法和詩人王家新小時候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詩人根據(jù)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二頁第一課在山的那邊。導(dǎo)語設(shè)計2:同學們回憶以下,你的童年有過怎樣的幻想?導(dǎo)入新課。3、作者簡介和題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

21、省山區(qū)-武當山下,一直到1978年讀大學才走出大山。1982年畢業(yè),到師專任教。后來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國,1994年回國到北京教育學院任教。本詩是作者“小時候”的真實寫照。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教師范讀課文。2、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利用工具書,、詞典解決字詞(投影)提出齊讀課文的要求。癡想ch 隱秘yn 鐵青ti 凝成nng 誘惑yu 喧騰xun 扎下zh 漫濕mn 一瞬shn間3、學生自己讀課文,讀出語氣,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提出朗讀課文的要求。(如何讀出語氣和感情)同學回答,互相補充。第1節(jié)詩,寫了我童年時候的想望和困惑,現(xiàn)實中“山”和“海”;第2節(jié)詩,寫了我

22、長大后的拼搏和奮斗,山”和 “?!笔抢硐胫械木辰?。三、朗讀、分析第1節(jié)1、 自己大聲讀(要求讀出語氣來,體會作者感受)2、 投影出示下列問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1)這一節(jié)寫作者什么時候的事?(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3)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同學們通過想象思考)(4)這里“山”與“?!狈謩e指什么?討論明確:(1)童年時。 (2)山外世界,爬到山頂看海,沒看見海,看到“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我”哭著回來了。 (3)“我”沒看見大海,看見的依然是山,非常沮喪、失望,看到山也好像“鐵青著臉”嘲笑“我”。擬人手法。 (4)現(xiàn)實中的山,也是一種阻礙他們想實現(xiàn)的

23、實際生活的世界。大海,一個想象中世界。四、作業(yè):讀一讀寫一寫 每個詞一行,每行5遍。第2課時:重點是討論第2節(jié)詩,感知全詩內(nèi)容,感悟人生。教學過程:一、字詞擂臺賽,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略二、朗讀第2節(jié),思考、分析:1、 自己大聲讀(要求讀出語氣來,體會作者感受。)2、 投影下列問題,分組討論:(1)這一節(jié)中的“山”與“?!庇种甘裁??(2)指名朗讀“因為我聽到還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你怎樣理解這些詩句?(3)指名朗讀“在山的那邊,是海嗎?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你對這些詩句如何理解?討論明確:(1)“山”重重艱難險阻,“?!崩硐刖辰纾ā坝眯拍钅傻暮!币竭_理想境界,必須歷盡

24、千辛萬苦,有堅定信念,百折不撓。 (2)作者相信理想是可以實現(xiàn)的,渴望理想的實現(xiàn)。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蕩,鼓舞“我”不懈地奮斗,滋潤著心靈;充實而有活力,給“我”鼓舞,令“我”激動??莞桑簩硐氲目释#?)相信人生存在著一種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終會攀上這樣一個頂峰,相信在歷盡磨難后,那最終的“海”終會照亮我們的眼睛。三、聯(lián)系生活,感悟人生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圍繞: 要不怕困難,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2、詩人的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呢?引導(dǎo)學生理解:詩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nèi)涵的。3、 小組合作學習:請找出你喜歡的并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或者你最喜歡的一句,說

25、明理由。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互相交流??凑l的眼睛最敏銳,能發(fā)現(xiàn)美,能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dǎo)、點撥:(1)、“鐵青著臉”這句詩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見大海,結(jié)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望見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喪極了。(2)、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 “終于”這個詞可見爬上山頂費了很大力氣,花了不少時間。這正是詩的語言特點: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詩人主觀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的時候,看見美麗的花也像在流淚一樣。(3)你能讀出這種感情么?“媽媽,那個海呢?”(師故意帶著怨恨的口吻朗讀) 主要是疑惑不解,因為媽媽一般不會欺騙自己的孩子,“我

26、”沒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問媽媽。在這里主要是失敗之后仍不灰心,繼續(xù)尋找、追求。你用這種心情把這句詩讀一下。(4)難點: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么會下深根?點撥:“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所以說是飄來的。后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梢姡硐氲臉淞⒁残枰辗e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他扎下深根。那么,在朗讀時,應(yīng)該怎么讀?那么,在朗讀時,應(yīng)該怎么讀? 全班齊讀,體會讀法?!帮h”和“扎”都作重音處理?!耙淮斡忠淮巍?,強調(diào)了“我”失望次數(shù)多;“又一次次”,強調(diào)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

27、,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5)如果對這些困難估計不足會怎么樣? 從這句詩你得到什么啟示?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就灰心喪氣,不要企圖一舉成功,要能承受住失敗和挫折,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6)為什么說“枯干的心靈”?說明要實現(xiàn)理想必須經(jīng)歷失敗,“我”對理想的非??释?。只有理想能滋潤“我”的心靈,使“我”的心靈不再枯干,而變得充實而有活力?!笆堑?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的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戰(zhàn)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边@句詩很有人生哲理,當理想實現(xiàn)的時候,人們是多么興奮、驚喜啊!

28、可見,遇到困難時,理想能激勵我們戰(zhàn)勝困難。4、寫作特點:1、運用象征手法,意象壯闊,意蘊豐富。2、詩歌語言凝練,含義深刻。四、在深入理解了詩的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五、延伸與拓展: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shù)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同學自由暢談。六、結(jié)束語: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正如歌中所唱“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有很多困難正等著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沒有信心?好,那就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克服重重困難,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七、布置作業(yè):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用文字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