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語文試題 及答案_第1頁
江蘇省揚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語文試題 及答案_第2頁
江蘇省揚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語文試題 及答案_第3頁
江蘇省揚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語文試題 及答案_第4頁
江蘇省揚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語文試題 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 高 三 語 文 2015.02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試卷共6頁;滿分為16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2答題前,請將學校、姓名、考試證號等認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請認真核對規(guī)定填寫的項目是否準確、條形碼上的信息與本人是否一致。3所有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主觀題答案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語文試題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m370失聯(lián)成了無法破解的謎。在一些人看來,2

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馬航的 。及時公布細節(jié)真相本來是馬航的責任,但 的是,馬航并沒有這么做。而另一方面,多個國家主動參與到搜救活動中。各國動用了從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個領域的高科技設備,展開了一場 的國際大搜索。a忽視 事與愿違 震古爍今b漠視 事與愿違 史無前例c忽視 出人意料 震古爍今d漠視 出人意料 史無前例2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在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涌現(xiàn)的互聯(lián)網精英以其嶄新的理念和獨特的方式,詮釋著時代的大趨勢。b為減少細顆粒物(pm2.5)濃度,北京將進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業(yè),以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治理北京市工業(yè)污染。c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祖父

3、一輩被我們忽略了,他們離我們如此遙遠,以至于不知道他們有著怎樣的孤獨和悲傷。d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市委市政府不僅表現(xiàn)出了應有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媒體也顯示出了難得的寬容和真誠。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一個人立志從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應該是出于自身最內在的精神需要。 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對外部世界時的心態(tài)是平靜的。在精神生活與世俗生活之間,他的價值取向是明確的,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困惑。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圍內幾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他自己是在做著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環(huán)境還允許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所以對于他來說,不管世道

4、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張三棄文經商,成了大款,李四媚俗嘩眾,成了大腕,這一切與他何干?a b c d4 下列詩句與“細水浮花歸別澗”對仗工整的一項是(3分)a 碧天如水倚紅樓 b 斷云含雨入孤村 c 冷紅泣露嬌啼色 d 雁迷寒雨下空壕5下列詩文引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a“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應及早進行,而不能等險情出現(xiàn)后再補課,這一點已成為人們的共識。b當下有些人看不到事物的發(fā)展進步,一味地抱怨、不滿,對此,我們要善意地提醒一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c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才華橫溢而又狂放不羈,宣傳道家思想,蔑視世俗禮法,正所謂“大行不

5、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轉載這篇介紹德國企業(yè)發(fā)展經驗的文章,是希望國內企業(yè)更加重視管理細節(jié),提高產品質量。二、文言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孫 武蘇洵天下之士與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幾人?求之于言而不窮者幾人?言不窮矣,求之于用而不窮者幾人?嗚呼!至于用而不窮者,吾未之見也。孫武十三篇,兵家舉以為師。然以吾評之,其言兵之雄乎!其書論奇權密機,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書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為人,必謂有應敵無窮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與書所言遠甚。吳王闔廬之入郢也,武為將軍。及秦楚交敗其兵,越王入踐其國,外禍內患,一旦迭發(fā),吳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無

6、一謀以弭斯亂。若按武之書以責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敵,則交不得合?!倍涫骨氐寐牥阒裕霰瘸?,無忌吳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戰(zhàn)曰: “久暴師則鈍兵挫銳,諸侯乘其弊而起?!鼻椅湟跃拍甓コ?,至十年秋始還,可謂久暴矣。越人能無乘間入國乎!其失二也。又曰: “殺敵者,怒也?!苯裎淇v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復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敵,此司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吳也。勾踐不頹舊冢而吳服,田單譎燕掘墓而齊奮,知謀與武遠矣。武不達此,其失三也。然則始吳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蓋亦鮮耳。夫以武自為書,尚不能自用以取敗北。況區(qū)區(qū)祖其故智余論者而能將乎!且吳起與武,

7、一體之人也,皆著書言兵,世稱之曰“孫吳”。然而吳起之言兵也,輕法制,草略無所統(tǒng)紀,不若武之書詞約而意盡,天下之兵說皆歸其中。然吳起始用于魯,破齊;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復霸。而武之所為反如是,書之不足信也,固矣。 (選自權書,有刪改)【注】舊冢:這里指吳王的祖墳。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武殊無一謀以弭斯亂 弭:消除 b威加于敵,則交不得合 交:交戰(zhàn)c況區(qū)區(qū)祖其故智余論者而能將乎 祖:效法 d草略無所統(tǒng)紀 略:簡略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求之于用而不窮者幾人 b兵家舉以為師 勾踐不頹舊冢而吳服 若按武之書以責武之失c其失一也 d至于用

8、而不窮者,吾未之見也殺敵者,怒也 書之不足信也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久暴師則鈍兵挫銳,諸侯乘其弊而起。(4分)(2)夫以武自為書,尚不能自用以取敗北。(4分)9第段中,蘇洵分條列出孫武的“三失”,表明了他對孫武怎樣的看法?請用一句話概括。(4分)三、古詩詞鑒賞(11分)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念 奴 嬌南宋 葉夢得云峰橫起,障吳關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盡處、秋水粘天無壁。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追尋如夢,漫馀詩句猶杰。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fā)。萬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滅。鼓吹風高,畫船遙想,一笑吞窮發(fā)。當時曾照,更誰重問山月?!咀?/p>

9、】這首詞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時,登鎮(zhèn)江北固山有感而作。孫郎,即孫策,曾經常攜酒登臨此山游宴。(1)“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運用了哪兩種手法?(2分)(2)詞的下闋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請具體分析。(5分)(3)全詞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4分)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蟹六跪而二螯,_,用心躁也。 (荀子勸學)(2)_,舉匏尊以相屬。 (蘇軾赤壁賦)(3)_,往往取酒還獨傾。 (白居易琵琶行)(4)總角之宴,言笑晏晏。_,不思其反。 (詩經衛(wèi)風氓)(5)前者呼,后者應,_,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歐陽修醉翁亭記)(6)_,五十弦翻

10、塞外聲。 (辛棄疾破陣子)(7)孔子登東山而小魯,_。 (孟子盡心上)(8)余霞散成綺,_。 (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五、現(xiàn)代文閱讀(一)(20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西敏大寺(節(jié)選)美華盛頓歐文時方晚秋,氣象肅穆,略帶憂郁,早晨的陰影和黃昏的陰影,幾乎連接在一起,不可分別。歲云將暮,終日昏暗,我就在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幾個鐘頭。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氣,和陰沉沉的季候正好調和;我跨進大門,覺得自己已經置身遠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我是從西敏學校的內庭走進去的,先走過一條弧頂?shù)陌拈L廊,墻壁很厚,墻上有圓孔,略有光線透入,廊中幽暗,似在地底行走。黑廊盡頭,我遠遠地可以

11、看見里面的拱廊。我從當年僧院遺址那條路進入古寺,景象分外凄涼,我心也更適宜于往凄涼方面冥想了。拱廊仍舊保留幾分當年的幽靜出世之慨?;疑膲Ρ谑苊箽馑簦呀涳@得斑斑駁駁,年代已久,頹壞之象,也很明顯。墻上長了一層白蒼蒼的苔蘚,非但上面的碑文不可讀,連骷髏像以及別種喪用標志都模糊不清了。弧頂上布滿雕刻花紋,可是斧鉆的痕跡,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可是當年枝葉茂美之狀,已經不可復見。每樣東西都可以看出年久衰敗之象,可是即使處在頹朽之中,依然不乏動心悅目之處。一道帶有秋意的黃色陽光,正從拱廊的方場上空傾瀉下來,照耀著場中央一塊稀疏的草圃,同時把拱廊的一角抹上一層陰郁的光輝。從拱廊之間,向上望

12、去,可以瞥見一抹藍天,或一朵游云,還有那鍍著陽光、伸向碧空的寺頂尖塔,也巍然在目。我躑躅于拱廊之間,時而默想著這幅輝煌和頹敗的景象,時而竭力去辨認那些刻在墓石上的碑文。我腳下的鋪道都是墓石砌成,墓石上有三個浮雕像吸引我的注意,雕工很粗陋,經過好幾代人的踐踏,差不多已磨損殆盡。這是早先三位寺院住持的遺像,他們的墓志銘都已磨光,只剩下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也無疑是后來重刻的。我停留了一會兒,對著古人這些殘缺不全的遺跡,不禁幽然沉思。它們就像幾艘爛船,被時間的洪流沖到了遙遠的此岸:它們并不告訴你什么故事,只表示這幾個人曾經活過,現(xiàn)在已經不在。假如它們含有什么道德方面的教訓,那只諷示那種希望死后還能受人

13、尊敬,能借著墓志銘長存下去的驕傲心理,是如何的空虛。再過些時候,連這些殘存的記錄都會消失,紀念碑也將不成其為一件紀念物了。我正俯視著這幾塊墓石,耳旁突然傳來大寺的鐘聲,回蕩墻壁之間,整個拱廊都響起了回聲。墓地里傳來的鐘聲,聽起來真叫人有悚然之感,它警告你又是一個鐘頭過去,時光的消逝,就像一個大浪,在不停地把我們卷向墳墓。我繼續(xù)前進,來到一扇通往大寺內院的拱門之前。我跨步入內,里面的建筑在拱廊的襯托之下,益顯其宏偉,給人深刻的印象。游客抬頭一望,看見一根根龐大的圓柱,圓柱上面架著高不可攀的拱梁,不由心驚肉跳;這些建筑也是人類手工所造,但是人在廊柱下面漫游,好像縮小得微不足道了。這座大寺空曠幽暗,

14、使人生出一種深刻而神秘的敬畏之感。現(xiàn)在這些偉人只是橫七豎八地擠在泥土之中。他們在世之時,堂堂英國都不足以供他們的馳騁,如今在遵照經濟的原則下,他們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塊土地,那么貧瘠而黑暗的一個角落。他們曾企圖使自己的英名占有世世代代人的思想,獲得人人的敬羨,如今他們的墳墓上,卻千方百計地雕出種種裝飾,只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顧,免得在短短的幾年之中,就把他們的名字忘懷。看了這些,想到人生的虛空,我又幾乎忍不住要慘然一笑了。 (夏濟安譯)12第一段用語典雅、情景交融,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6分)13第三段寫了西敏大寺周圍色彩明麗的秋景,請分析其作用。(4分)14解釋第四段劃線句子的含義。(4分)

15、15探究作者游覽西敏大寺時對歷史和人生的感想。(6分)六、現(xiàn)代文閱讀(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題(18分)中國繪畫里所表現(xiàn)的最深心靈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為有限的圓滿的現(xiàn)實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無盡的世界作無盡的追求,煩悶苦惱,彷徨不安。它所表現(xiàn)的精神是一種“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它所啟示的境界是靜的,因為順著自然法則運行的宇宙是雖動而靜的,與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雖動而靜的。它所描寫的對象,山川、人物、花鳥、蟲魚,都充滿著生命的動氣韻生動。但因為自然是順法則的,畫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畫幅中潛存著一層深深的靜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鳥、蟲魚,也都

16、像是沉落遺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曠邈幽深。它表現(xiàn)著無限的寂靜,也同時表示著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結構。有如柏拉圖的觀念,縱然天地毀滅,此山此水的觀念是毀滅不動的。中國人感到這宇宙的深處是無形無色的虛空,而這虛空卻是萬物的源泉,萬動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創(chuàng)造力。老、莊名之為“道”、為“自然”、為“虛無”,儒家名之為“天”。萬象皆從空虛中來,向空虛中去。所以紙上的空白是中國畫真正的畫底。西洋油畫先用顏色全部涂抹畫底,然后在上面依據遠近法幻現(xiàn)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體的一域。中國畫則在一片空白上隨意布放幾個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間,還是空間因人物而顯。人與空間,溶成一片,俱是無盡的氣

17、韻生動。我們覺得在這無邊的世界里,只有這幾個人,并不嫌其少。而這幾個人在這空白的環(huán)境里,并不覺得沒有世界。因為中國畫底的空白在畫的整個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笪重光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边@無畫處的空白正是老、莊宇宙觀中的“虛無”。中國山水畫是最客觀的,超脫了小己主觀地位的遠近法以寫大自然千里山川?;蚴堑歉哌h眺云山煙景、無垠的太空、渾茫的大氣,整個的無邊宇宙是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國畫家不是以一區(qū)域具體的自然景物為“模特兒”,對坐而描摹之,使畫境與觀者、作者相對立。中國畫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見人跡,沒有作者,亦沒有觀者,純然一塊自然本體、

18、自然生命。所以雖然也有陰陽明暗,遠近大小,但卻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觀點所看見的形色陰影如西洋油畫。西畫、中畫觀照宇宙的立場與出發(fā)點根本不同。一是具體可捉摸的空間,由線條與光線表現(xiàn)。一是渾茫的太空無邊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無陰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畫法于一張畫面,結果無不失敗,因為沒有注意這宇宙立場的不同。中國畫中不是沒有作家個性的表現(xiàn),他的心靈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筆墨里面。有時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渾然坐忘于山水中間,如樹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體。(節(jié)選自宗白華美學散步,有刪改)16結合文章第一段談談你對中國繪畫中“靜”的理解。(6分)17簡要分析第二段的論述層次。(6分)18西洋畫和中國畫的差

19、別主要有哪些?(6分) 七、作文(70分)19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眹褰缫灿姓f法:“二十歲不成國手,終生無望?!敝嫾引R白石在五十七歲時,畫作仍然不被人所賞識。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2015.21d(忽視:不注意,不重視;漠視:冷淡的看待,不注意。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壞、情況的變化、數(shù)量的大小等出于人們的意料;在人們的意料之外。事與愿違: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史無前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震古爍今:震動古代,顯耀當世,形容事業(yè)或功績非常偉大。)2a (b動賓搭配不當,“

20、減少危害”或“降低濃度”;c成份殘缺,在“以至于”后面添加“我們”;d關聯(lián)詞位置不當,“不僅”移到“市委市政府”前面)3c4b(語出韓偓春盡a“水”字重復且意境不合;c“嬌啼色”“歸別澗”不對仗且平仄不合;d“雁迷寒雨”和“細水浮花”不對仗)5c(指的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節(jié),有大禮節(jié)的人不責備小的過錯。)6b(交:結交)7c(a表轉折,卻/表因果,因而 b介詞,把/連詞,來 c均表判斷 d代詞,這種情況/主謂之間,無意義)8(1)長久出兵在外,就會使軍力受損(譯為“使兵器破敗”亦可),使銳氣受挫(如果將“鈍兵挫銳”當互文意譯為“使得士氣大減”亦可),別國就會乘你疲憊時而起兵進攻你。(“暴師”

21、“鈍兵”“挫銳”“弊”各1分)(2)憑借孫武自己寫兵書(的能力),尚且不能自己(熟練)運用因而遭到失敗。(前一個“以”、“為”、“自用”、“敗北”各1分)9孫武理論與實踐相脫離(或“紙上談兵”)。(單方面強調“理論出色”或“用兵不力”,給2分)【參考譯文】同天下的士人談論用兵的事,說“我不會用兵”的人有幾個?(在這些人中)向他提出理論上的問題而難不倒他的,又有幾個?在理論上難不倒他,用他來領兵打仗而能夠難不倒他的,又有幾個?哎!至于說領兵打仗而能始終難不倒他的人,我從來沒有見過哩!孫武寫了孫武十三篇,軍事家都把他當作老師。然而依照我的看法,孫武是談論兵法的杰出人物!他的書論述奇特、權變、秘密、

22、機智這些用兵的技巧,神出鬼沒,自古以來那些談論用兵的著作,極少能比得上的。從這一點來揣測他這個人,一定具有應付敵人的無窮才能。(卻)不知道他領兵打仗竟不能每戰(zhàn)必勝,而且和他在書中談的相距甚遠。當吳王闔廬攻入郢都的時候,孫武為統(tǒng)帥。等到秦國和楚國聯(lián)合打敗吳國的軍隊,越王勾踐率大軍進入踐踏了他的國家,外禍內患一朝接踵而來,吳王奔逃,來不及自救。孫武完全沒有一點辦法消除這些禍亂。假如依據孫武自己的書來指責他的過失,總共有三條。九地中說:“把威勢加在敵人頭上,就要使他不能同別國結交。”然而孫武卻使秦國能夠聽到申包胥(楚國大夫。吳兵入郢都,申包胥至秦求救,哭于秦廷七日七夜,秦終于出兵救楚,大敗吳軍)的話

23、,出兵援救楚國,對吳國沒有忌懼之心,這就太沒有威勢了。這是孫武的第一條過失。作戰(zhàn)中說:“長久出兵在外,就會使軍力受損,使銳氣受挫,別國就會乘你疲憊時而起兵(進攻你)。”孫武在吳王闔廬九年冬季攻打楚國,到十年秋季才返回,可以說是長久出兵在外了。越國人怎能不乘虛攻入吳國呢?這是孫武的第二條過失。作戰(zhàn)又說:“戰(zhàn)士奮勇殺敵,是由于憤怒?!睂O武縱容伍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后奔吳,為大夫,終因直諫而死)、伯嚭(也是楚國人,后奔吳夫差為太宰。越滅吳,殺伯嚭)鞭打楚平王(姓畢,熊氏,初名葉疾,即位后改名居,在位十三年)的尸體,發(fā)泄一個人的私忿,來激怒敵人;這就是司馬戍(即沈尹戌,楚國左司馬)、子西(楚平王子,名

24、申,時為令尹)、子期(亦楚平王子,子西之弟,名結,時為大司馬)誓死向吳國報仇的原因。勾踐(攻占吳國后)不去毀壞吳王的祖墳,因而吳國人民順從他,田單(戰(zhàn)國時齊國人。燕軍攻齊,占領七十余城,僅莒、即墨二城未破。即墨守將戰(zhàn)死,城中人民推田單為將軍,田單用計大破燕軍,收復所有被占城市,因功封安平君)欺詐燕軍,使他們掘了齊人的墳墓,因而齊國人民奮起作戰(zhàn)。他們的智謀遠在孫武之上。孫武不能通曉這個道理,這是他的第三條過失。既然這樣,那么,當初吳軍能夠攻入郢都,是借用了伍子胥、伯嚭、唐國(春秋時諸侯國,都城在今湖北省隨縣西北唐城鎮(zhèn))、蔡國(春秋時諸候國,都城在今河南省新蔡縣,唐、蔡二國國君均曾被楚囚禁受辱)的

25、憤怒,以及乘楚國不仁的時機,孫武的功績大概也是很少的了。憑孫武自己寫兵書(的能力),尚且不能自己(熟練)運用而遭到失敗。更何況幾個只知學習孫武舊有的計謀和理論的人,怎么可以用他們來領兵打仗呢!吳起(戰(zhàn)國時衛(wèi)國人,著名軍事家:著有吳子一書,屬兵家)與孫武是一樣的人,都著書談論兵法,世人并稱他們叫做“孫吳”。然而吳起談論用兵,不注重法令制度,文字粗糙簡略,沒有統(tǒng)領全書的綱紀,不及孫武的書語言精練而意思詳盡,天下所有的用兵理論都歸于其中。但是,吳起開始被魯國任用,就大破齊軍;等到了魏國,又能制服秦國軍隊;到了楚國后,使楚國再次稱霸諸侯。可是孫武的所作所為,反而造成了這種(失敗的)結局,(可見)書上的理論不值得(完全)信賴,本來就是這樣啊。10(1)對比,比喻。(每點1分)(2)虛寫:三國孫策游宴高歌;未來談笑收復失地(2分)。實寫:瓜步暮云、落日旌旗、鼓聲風聲(2分)。虛實相生,拓展了詞的意境(1分)。(3)對眼前大好山河的贊美;對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