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群書治要譯注 六韜歡迎流通,功德無量群書治要譯注 六韜六韜 陰謀 鬻子、亠 iw六韜【題解】六韜,又稱太公六韜 太公兵法 ,舊題為周 初呂望(姜太公)所著。經(jīng)后人研究,大多認為是戰(zhàn)國晚期至秦漢之間作品。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后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全 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 此書在漢書 ?藝文志 諸子略兵家類中不見 著録,但在道家列太公二百三十七篇 ,其中謀八十一篇, 言七 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儒家類著録有國史六 即今之六韜也,蓋言取 天下及軍旅之事。字與韜同也。隋書 ?經(jīng)籍志明確記載: 太公六韜五卷,周文 王師姜望撰。但 從南宋開始,六韜一直被懷疑為偽書
2、,特別是清代,更 被確定為偽書。然而,一九七二年四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古墓中,發(fā)現(xiàn)了大 批竹簡,其中就有六 韜的五十多枚,這就證明六韜至少在西漢時已廣泛流 傳了,對它的懷疑與否定二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 六韜 陰謀 鬻子 也不攻自破了。司馬遷史記 ?齊太公世家稱: 后世之言 兵及周之陰權(quán)。皆宗太 公為本謀。北宋神宗元豐年間, 六韜 被列為 武經(jīng)七書 之一,為武學必讀之 書。六韜在十六世紀傳入日本,十八世紀傳入歐洲,現(xiàn) 今已翻譯成日、法、朝、 越、英、俄等多種文字。今本六韜共分文韜 武韜 龍韜虎韜豹 韜犬韜六卷,共六十篇,約兩萬余字,但在群書治 要中并沒有收録豹 韜。魏征在群書治要中輯録的六韜
3、保存了該書的 佚文。群書治要輯録的六韜的內(nèi)容,主要涉及如何治國, 君主如何修身,如何 選將擇吏等方面;而有關(guān)軍事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的細節(jié),未録。 六韜序言指出: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 也。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 之者,仁也。仁之所在。 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 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 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歸 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 得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此一段 堪稱六韜之精要,從 中可看出,魏征等人節(jié)録此書之目的,旨在勸諫唐太宗倡行 仁義大道,而非習軍事、 爭霸之術(shù)。
4、本卷所選六韜的內(nèi)容,精彩而豐富,雖流傳 千古,仍熠熠生輝,其中 不乏許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觀魏征對太宗的諫言,可 知其從本書中亦獲益良多。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 六韜 陰謀 鬻子三 【作者簡介】六韜一書,隋書 ?經(jīng)籍志題為周文王師 姜望撰,實際為 后人所著,作者已不可考,成書約在戰(zhàn)國晚期至秦漢之間。 四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 六韜 陰謀 鬻子 序【原文】文王田 ?乎渭?之陽?。見太公 ?坐茅而釣。問之曰。 子樂得魚耶。太公曰。夫釣以求得也。其情 ?深??梢杂^大矣。文王曰。愿聞其情。太公曰。夫魚食其餌。 乃牽于緡 ?。人食其祿。 乃服于君。 故以餌取魚。 魚可殺。以祿 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國。國
5、可拔。以國取天下。天下可畢 也?。天下者。非 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擅 ? 天下之利者失天 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 下歸之。免人之 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 天下歸之。與人同 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歸之。凡人惡 死而樂生。好得而 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注釋】 ?田:狩獵。 ?渭:水名。黃河最大支流,源出甘肅 省鳥鼠山,橫貫陜西省中部,至潼關(guān)入黃河。 ?陽: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太公:即姜子牙。 商周之際軍事家,中國歷史上最負 盛名的政治家、 軍事家和謀略家。 生卒不詳。
6、 又名尚, 姜姓, 呂氏,字子牙,俗稱姜太公。據(jù)史 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 六韜 陰謀 鬻子五記?齊太公世家載,尚窮困年老,釣于渭濱。文王出獵,遇 之,與語大悅,曰: 吾太公望子 久矣。故稱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周武王即位后, 尊呂望為師尚父。后佐武王滅殷,封 于齊,為齊國始祖。 ?情:道理,情理。 ?緡:釣絲。 ?以國取 天下,天下可畢也:劉寅直解 曰:以國而取人之天下, 則天下可盡得而服之。 ?擅:獨攬, 專?!咀g文】周文王在渭水北岸打獵,見到姜太公正坐在長滿茅 草的河岸上釣魚,便問 道:您喜歡能釣上魚嗎?太公說: 凡是垂釣都是為了得 魚。這其中包含的道理很深奧,從中可以看出大的道理。
7、文王說:我想聽聽這其 中的道理。太公說:魚貪吃魚餌,就會被釣絲牽制;人享受國家的俸祿,就會 服從于君王。所以用魚餌釣魚,魚可供烹食;用爵祿網(wǎng)羅人才,就可使其竭盡所能; 以家為基礎(chǔ)來取得國,國就會為你所有; 以國為基礎(chǔ)來奪取天下, 天下就可全部征服。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 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同享天下利益的人,就 可以取得天下;獨占天下利益者,就會失去天下。天有四時,地有財富,能和人民共 同享用,就是仁愛,實施仁愛的人,天下人就歸附他;使人民免遭死亡,解除人民的 困難,救助人民的災(zāi)患,接濟人民的急需,這些就是恩德,布施恩德者,天下人就歸 順他;和人民同憂同樂,同好同惡,就是義。重義者,
8、天下人就歸附他;所有的人都 害怕死亡而樂于生存,六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六韜陰謀鬻子喜歡得到好處和利益。能使天下人都獲得利益的,就是道。 有道者,天下人就歸附他。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六韜陰謀鬻子七文韜【題解】文韜,即治國用人的韜略。本篇所選內(nèi)容,以太公 與文王、武王對話的形式,圍繞治國之道展開論述。 在與文王的談話中,太公指出: 天下治亂,禍福在君,不在天時;治國之道在愛民,治國之所貴在于法令之必行,治國之大失在于不依法令制度行事,又從善惡兩方面說明君主的所作所為 與天地自然的感應(yīng);以及人君當長持六守的原則,保全三寶 ,如此國家才能 安定昌盛。 【原文】文王問太公曰。天下一亂一治。其所以然者何。
9、天 時?變化自有之乎。太公曰。 君不肖 ?則國危而民亂。 君賢圣則國家安而天下 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文王曰。古之賢君可得聞乎。太公曰。昔帝堯。 上世 ?之所謂賢君也。堯王 ?天下之時。金銀珠玉弗服 ?。錦繡 ?文綺?弗衣 ?。 奇怪 ?異物弗視。玩好之器弗寶。淫佚 ?之樂弗聽。宮垣 ?室屋弗崇。茅茨 ? 之蓋不翦。衣履不敝 ?盡不更為。滋味 ?重累 ?不食。不以役作之故。留 ?耕 種之時。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為。 其自奉 ?也甚寡。 役賦也甚薄。故萬民富樂 而無饑寒之色。百姓戴 ?其君如日月。 視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 大哉賢君之德 矣。八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 六韜 陰謀 鬻子【注釋】 ?天
10、時:猶天命。 ?不肖:不成材,不正派。 ?上世: 遠古時代。 ?王:念去聲。統(tǒng)治,稱王。 ?服:佩戴,佩帶。 ?錦繡:花紋色彩精美鮮艷的 絲織品。 ?文綺:華麗的絲織物。 ?衣:穿 (衣服)。?奇怪:不尋常的事物。 ?淫佚:恣縱逸樂。 ?宮垣: 泛指房舍或其他建筑物的圍墻。特 指皇宮的圍墻。 ?茅茨: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 ?敝:破 爛,破舊。 ?滋味:美味。 ?重累:猶 重疊。相同的東西層層相積。形容多。 ?留:拖延,擱置。 自奉:謂自身日常生活的供養(yǎng)。 ?戴: 尊奉,擁戴。【譯文】文王問太公,說: 天下紛雜,有時安定,有時混 亂,之所以這樣,是什 么原因呢?是天命的變化自然就會這樣嗎?太
11、公說: 君 主不賢明則國家危亡而人 民動亂;君主賢明則國家安定而天下大治。國家的禍福在于 君主的賢與不賢,而不在 于天命。文王說:可以把古時候賢君的事跡講給我聽聽 嗎?太公說: 從前的 堯帝,上古時代的人們稱他是賢君。堯帝統(tǒng)治天下時,不佩 戴金銀珠玉,不穿著錦繡華美的衣服; 不觀賞珍貴奇異的物品, 不珍藏供玩賞的寶器; 不聽淫佚的音樂,不修 建高大的圍墻和宮室;不修剪茅草覆蓋的屋頂;衣服鞋子不 破舊就不去更換;不食眾多的美味佳肴,不因服役勞作的緣故而耽誤百姓耕種的農(nóng) 時;去除私心、約束欲望, 致力于無為之治。堯帝自身日常生活的供養(yǎng)則很微薄,征用 勞役賦稅也很少,所以天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 六韜
12、 陰謀 鬻子九 下萬民富足安樂而沒有饑寒的面色。百姓尊奉他們的君主如 同日月一樣,看待他們的君主如同父母一般。 文王說:偉大??! 這就是賢君的德行。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 愿聞為國 ?之道。太公曰。愛民。文王曰。愛民奈 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 樂而勿苦。喜而勿 怒。文王曰。奈何。太公曰。民不失其所務(wù)。則利之也。農(nóng) 不失其時業(yè)。則成 之也。省刑罰。則生之也。薄賦斂。則與之也。無多宮室臺 池。則樂之也。吏 清不苛。則喜之也。民失其務(wù)。則害之也。農(nóng)失其時。則敗 之也。無罪而罰。則殺之也。重賦斂。則奪之也。多營宮室游觀以疲民?。則苦之也。吏為苛擾 ?。則怒之也。故善為國者。 御民 ?如父母之愛子。 如兄之慈弟也。 見之饑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文王曰。善哉?!咀⑨尅??為國:治國。 ?疲民:使民窮困。 ?苛擾:狠虐、騷 擾。 ?御民:謂統(tǒng)治人民?!咀g文】文王問太公說: 我想知道治國的方法。 太公答: 愛民。文王問:如何愛民呢?太公答: 要給予人民利益而不要加以傷 害;要幫助成全人民而不一群書治要譯注卷三十一六韜陰謀鬻子 要加以毀壞;要保護、生養(yǎng)人民而不要濫用刑罰殺害;要施 與人民恩惠而不要掠奪; 要使人民安樂而不要使他們勞苦;要讓人民心生歡喜而不要 使他們怨怒。文王說:應(yīng)該怎樣做呢?太公說: 不使人民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發(fā)展邏輯思維學會理性表達-《邏輯的力量》(大單元教學設(shè)計)高二語文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
- 第8課《珍愛環(huán)境·活動三 廢舊電器的回收和利用》 教學設(shè)計 2023-2024學年粵教版《綜合實踐活動》七年級下冊
- 后拋實心球 教學設(shè)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第1課 項目一《科技節(jié)里我挑戰(zhàn)·創(chuàng)意制作我參與》(教學設(shè)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浙教版
-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數(shù) 教學設(shè)計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 三角式懸挑架專項施工方案
- 洪梅專業(yè)白蟻防治施工方案
-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同步測試題
- 三年級數(shù)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質(zhì)量作業(yè)模擬題
- 二年級數(shù)學100以內(nèi)加減法豎式計算題能力檢測試題大全附答案
- 瑜伽課程合同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范本
- 個人經(jīng)營性貸款合同模板
- 2025年山東化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課題申報參考:生活服務(wù)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下社區(qū)生活圈建設(shè)理念、模式與路徑研究
- 舞臺機械基礎(chǔ)知識培訓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 第16章 二次根式 單元測試(含答案)
- 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中學班主任培訓內(nèi)容
- 心理學基礎(chǔ)知識考試參考題庫500題(含答案)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
- DCMM練習題練習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