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學導學案第四單元(簡家偉)_第1頁
四上科學導學案第四單元(簡家偉)_第2頁
四上科學導學案第四單元(簡家偉)_第3頁
四上科學導學案第四單元(簡家偉)_第4頁
四上科學導學案第四單元(簡家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仁懷市實驗小學“星光課堂”導學案 四 年級 班 學科: 科學組 學習內容4.1身體的結構 時間2015.8.29主 備簡家偉個 備共 備陳紅、史健導學步驟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流程和內容個性化設計課前:定標試學課前定標一、單元定標:1、初步掌握人體的每一個部分。2、初步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協調工作,特別是人體的外觀,身體的肢體運動所涉及到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人的呼吸與肺的氣體交換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的關系等。3、感受人體構造的特點。二、課文定標:1、人體根據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做事情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2、人體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

2、到,內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到。3、能夠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內部的結構。4、能夠根據觀察目的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觀察方法。5、能夠在對人體的觀察活動中,將想象與實際的觀察區(qū)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6、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器材準備學生準備:教師準備:每組1張空白紙、1-2個放大鏡、1把尺子、人體基本結構圖一張等。 學標預習預習課文64頁65頁收集身體結構的相關知識課前展示展示收集到的身體結構相關知識三導三學導學流程一導 師:動物的本領和它們的身體特點有關。1、提出問題: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蟲能手,青蛙為什么善于捕蟲?老鷹

3、為什么能抓住機靈的老鼠?啄木鳥為什么能吃到樹干中的害蟲?2、放映錄像帶:青蛙的眼睛、后腿、舌頭具有善于捕蟲的特點,膚色用偽裝來保護自己;老鷹有堅硬而帶彎鉤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適于捕捉老鼠;啄木鳥的嘴尖尖的適合啄食隱藏在樹干中的蟲子,爪子兩趾在前兩趾在后,適于抓住樹干。3、小結:動物的本領和它們身體的特點有關系。4、引出課題:人有哪些本領?人為什么這樣有本領?今天我們來觀察自己的身體。三導三學導學流程初學: 1、觀察身體的外形。我們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讓學生觀察到人體可以分成頭、頸、軀干、四肢幾個大的部分外,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把這些大的部分再劃分為小的部分。如軀干部還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

4、、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體是左右對稱的。(1)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從頭頂開始,通過鼻尖畫一條線,把人的身體分為左右兩部分,發(fā)現了什么?(2)讓學生親自體驗身體左右對稱這種結構的好處。二導:1、教師用解暗箱的游戲引入教師準備一個牛皮紙袋,里面有一個塑料瓶,瓶里裝半瓶水,另外還有其它的如夾鉗、鐘表等物品。教師讓學生想辦法推測里面的物品,并說出自己這樣猜測的理由。學生通過用手摸、捏、搖、聽等方法最后終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2、接著教師出示一幅畫,上面畫有一個人體外表的輪廓,告訴學生人體好比剛才那個紙袋子,外面由皮膚包裹著,看不見里面,讓學生想辦法推測內部有什么。這時學生的思路打開了,想出了許多

5、好辦法:讓學生根據大家用看、摸、聽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綜合想象一下人體的內部是什么模樣?三導師:身體怎樣工作:利用學生熟悉的身體活動,讓學生在對活動的體驗中,利用泡泡圖的方式把活動中多個身體部分共同參與的情況表現出來。思考:如果按照人體工作的類型劃分,我們更深夜靜可以怎么看待人體的組成呢?展學。師:直立行走是人區(qū)別于其它動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請查閱資料了解人體具備什么樣的結構特點,使其能直立行走?課后:師生反思教師三查查:目標達成、學生狀態(tài)、教學得失等學生三思思:學習收獲、參與狀態(tài)、問題不足等仁懷市實驗小學“星光課堂”導學案 四 年級 班 學科: 科學組 學習內容4.2 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時間20

6、15.11.2主 備簡家偉個 備共 備陳紅、史健導學步驟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流程和內容個性化設計課前:定標試學課前定標一、單元定標:1、初步掌握人體的每一個部分。2、初步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協調工作,特別是人體的外觀,身體的肢體運動所涉及到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人的呼吸與肺的氣體交換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的關系等。3、感受人體構造的特點。二、課文定標:1、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不同。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做出上肢結構形態(tài)的觀察記錄,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3、能查

7、閱資料,了解有關上肢結構的知識,能夠對照資料完善并糾正自己對人體結構的認識。4、能夠將動態(tài)的身體活動過程分解為若干動作分別進行細致有目的的觀察活動。5、能夠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愿意合作交流。6、能夠正確對待觀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結果,善于在反復觀察、研究中完善認識。器材準備教師準備:人體基本結構圖、骨骼模型等。學標預習預習課文66頁68頁收集身體結構、骨骼的相關知識課前展示展示收集到的身體結構、骨骼相關知識三導三學導學流程一導 師:我們的身體里有一個支架,這就是骨骼。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身體,保護著我們的內臟器官,使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骨骼能獨立運動嗎?有哪些組織與骨骼協調

8、工作呢?二、觀察上肢的運動1、拿重物:學生體驗一側手臂完成拿起重物的動作。感受肌肉在運動中的變化和作用;三導三學導學流程嘗試使用不同的觀察方法來了解運動中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調運動。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時都在用力、肌肉變化不同。2、觀察初學:觀察上肢運動,降低觀察難度。借助對上肢活動的感受,了解骨骼關節(jié)與肌肉的關系。3、記錄我們的觀察用圖文記錄觀察所得,強調將學生觀察到的事實、體驗到的感受,通過圖畫、文字真實的表現出來。4、交流與相關資料比對(完善自己的認識)通過觀察,學生把自己對于上肢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在活動中的關系,直觀表現出來。5觀察與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相似的物體對骨骼、肌肉、關節(jié)認識的拓展,

9、利用現代機械上的類似構造,直觀地表現三者的功能特點。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fā)達、關節(jié)更加靈活。再次明確三者關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三、課的延伸。參加體育鍛煉和我們的骨骼、肌肉、關節(jié)的關系。四、作業(yè) 實驗錄表附:板書設計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骨骼關節(jié)肌肉課后:師生反思教師三查查:目標達成、學生狀態(tài)、教學得失等學生三思思:學習收獲、參與狀態(tài)、問題不足等仁懷市實驗小學“星光課堂”導學案 四 年級 班 學科: 科學組 學習內容4.3 運動起來會怎樣時間2015.11.2主 備簡家偉個 備共 備陳紅、史健導學步驟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流程和內容個性化設計課前:定標試學課前定標一、單元定標:1、

10、初步掌握人體的每一個部分。2、初步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協調工作,特別是人體的外觀,身體的肢體運動所涉及到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人的呼吸與肺的氣體交換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的關系等。3、感受人體構造的特點。二、課文定標:1、人體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2、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進更多的氧氣。3、經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4、合理使用實驗記錄單,能夠測量單位時間內心跳與呼吸的次數,并進行數據分析。5、能夠結合實驗現象、相關信息資料,對呼吸次數加快原因的分析。6

11、、愿意與同學相互交流,能夠在合作中完成實驗活動。7、能夠耐心、細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數的測量活動。器材準備教師準備:秒表、聽診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測量儀(每組1個)學標預習預習課文69頁71頁測量肺活量的相關知識課前展示展示收集到的測量肺活量的相關知識三導三學導學流程一導 當我們跳動的時候,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都參與了運動,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的身體里還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二、新課教學1、測量心跳和呼吸(1)體驗:學生跑步后的體征表現,如流汗、氣喘、疲憊(2)匯報交流:運動后身體發(fā)生哪些變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三導三學導學流程(3)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我們的

12、身體在運動后究竟會發(fā)生哪些變化。2、探究運動前后呼吸次數的變化(1)測試運動前的心跳和呼吸次數發(fā)現:呼吸次數20到30次之間;心跳每分鐘7o-80次(2)測試運動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數發(fā)現:運動后呼吸次數50多次,60多次;心跳每分鐘100-120次(3)小結:運動后人體的呼吸次數明顯加快了。(板書:運動后呼吸次數加快、心跳也加快了)三、呼吸為什么加快1、提出問題: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伴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那么運動與呼吸有什么關系呢?2、體驗活動:反復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氣,有什么感覺?試著解釋為什么會這樣。驗證活動:比較三瓶不同的氣體。借助資料,認識到呼吸是氣體的交換

13、過程。3、對運動和呼吸之間的關系做出解釋。運動要消耗氧氣,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氣的交換。四、知識延伸。每天堅持跑步鍛煉,如果我們的呼吸量增加了,說明我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五、作業(yè) 實驗記錄表課后:師生反思教師三查查:目標達成、學生狀態(tài)、教學得失等學生三思思:學習收獲、參與狀態(tài)、問題不足等仁懷市實驗小學“星光課堂”導學案 四 年級 班 學科: 科學組 學習內容4.4 跳動起來會怎樣(二)時間2015.11.2主 備簡家偉個 備共 備陳紅、史健導學步驟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流程和內容個性化設計課前:定標試學課前定標一、單元定標:1、初步掌握人體的每一個部分。2、初步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協調

14、工作,特別是人體的外觀,身體的肢體運動所涉及到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人的呼吸與肺的氣體交換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的關系等。3、感受人體構造的特點。二、課文定標:1、人體需要的氧氣又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在排出體外。2、人體運動量的增加,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心臟跳動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運輸血液的數量。3、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4、能夠通過實驗的方式,了解到心臟工作強度和工作量。5、愿意與同學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實驗活動。6、感受人體呼吸與循環(huán)過程中,身體各個器官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的過程

15、,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器材準備教師準備:每組1個吸耳球、2個水槽、水、心臟模型1個學標預習預習課文72頁73頁收集身體結構的相關知識課前展示展示收集到的身體結構相關知識三導三學導學流程一導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運動和呼吸的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將研究運動和心跳的關系。心跳為什么會加快?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心臟二、探究運動前后心跳次數的變化1、認識心臟和心跳(出示心臟模型)了解人的心臟是什么樣子的?講解心臟的位置和大小??磿私庑呐K不停跳動是在干什么?講解:我們的心跳就是心臟在跳動,也就是心臟在收縮和舒張。(板書:心跳心臟收縮和舒張)心臟收縮和舒張一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跳一

16、次。認識心臟在收縮和舒張使血液在人體循環(huán)的過程。(板書:血液循環(huán))三導三學導學流程2、運動后心跳會怎樣?3、認識劇烈運動后心跳加快的原因(1)提問:劇烈運動后我們的呼吸和心跳會加快,這是為什么?(2)心臟不停跳動使血液循環(huán)過程有什么作用?用一個洗耳球和塑料管來體驗(模擬)心臟收縮與舒張過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運輸的形式。(3)談話:心跳使血液在人體內不停地循環(huán),血液向人體各處不斷輸送氧氣和養(yǎng)分,同時又將身體內產生的廢氣通過肺部排出體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心跳加快使人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三導、課外延伸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樓時有的同學會出現氣喘吁吁的現象,而有的同學

17、呼吸卻沒多大的變化?討論:這種差別是什么原因造成。2、討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會怎樣?不鍛煉或少鍛煉的人又會怎樣?3、分析原因:四、總結:同學們,身體健康是第一,增強體質靠運動。我們要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讓我們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 讓我們的心肺功能更強,實現健康工作50年,幸??鞓芬惠呑印OM銈兂蔀樯硇慕】?、充滿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課后:師生反思教師三查查:目標達成、學生狀態(tài)、教學得失等學生三思思:學習收獲、參與狀態(tài)、問題不足等仁懷市實驗小學“星光課堂”導學案 四 年級 班 學科: 科學組 學習內容4.5 食物在

18、體內的旅行時間2015.11.2主 備簡家偉個 備共 備陳紅、史健導學步驟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流程和內容個性化設計課前:定標試學課前定標一、單元定標:1、初步掌握人體的每一個部分。2、初步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協調工作,特別是人體的外觀,身體的肢體運動所涉及到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人的呼吸與肺的氣體交換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的關系等。3、感受人體構造的特點。二、課文定標:1、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2、人體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體內將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3、能夠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做

19、出食物消化過程圖,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4、能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食物在體內消化的知識,對照資料能夠完善自己對人體消化器官的認識。5、能夠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愿意合作交流。6、能夠正確對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認識,善于在反復觀察、研究中完善認識。 器材準備學生準備:小饅頭及搜集到的關于良好飲食習慣的諺語。教師準備:小饅頭,聽診器,有關消化過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體課件。學標預習預習課文74頁75頁收集關于良好飲食習慣的諺語相關知識課前展示展示收集到的身體結構相關知識三導三學導學流程一導 1、講述:同學們大都比較喜歡出去旅游吧?今

20、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去旅行,好嗎? 我們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覽壯麗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險尋寶,我們將要鈉里去呢? 先請我們的導游閃亮登場,(亮出饅頭),今天我們將饅頭導游到一個時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2、學生猜測后導出本課研究內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書課題。二導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三導三學導學流程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1)提問,旅游時旅客可以更著導游走,我們增氧才能跟著饅頭導游到我們身體里去旅行呀? (2)學生咀嚼饅頭,并且體會饅頭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3)學生匯報2、學生根據自己的感知經驗,處不認識特難題的消化器官。(1)講述:當饅頭導游進到胃里

21、的時候沒,我們看不到也感覺不到了,饅頭導游,還會帶我們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現在請同學們猜測并繪制一幅旅行圖吧/(2)提出要求,繪制的景點名雀,消化器官路線清楚。群學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繪制旅行圖。交流、展示繪制的旅行圖個不幸同,但是大家都認為自己小組設計的旅行圖最準確路線組合理,其實饅頭旅行的景點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線也是固定的,怎樣才可以知道誰畫的旅行圖是正確的呢。交流討論。(3)我們找來了最精確的旅行圖,和標準圖比較 找出差異。(4 ) 各小組學生對照正確的消化器官進行自我修正。各小組在一次繪制旅行圖。(5)各小組進行比較先后畫的旅行圖,找出先后內兩次的差異 。(6)小組交流,比較那個同學

22、繪制的消化器官明確。消化順序清楚。 學生匯報對消化器官的認識。三導:老師提問:食物是怎樣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別起到什么作用?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感受匯報。教師通過計算機可將向學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過程。對學生有爭議的胰臟何肝臟是否屬于消化器官進行分析。展學(一)、認識消化道的蠕動是推進食物前進的主要方式(二)認識保護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呢?板書設計: 食物在體內的旅行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課后:師生反思教師三查查:目標達成、學生狀態(tài)、教學得失等學生三思思:學習收獲、參與狀態(tài)、問題不足等仁懷市實驗小學“星光課堂”導學案 四 年級 班 學科: 科學組

23、學習內容4.6 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時間2015.11.2主 備簡家偉個 備共 備陳紅、史健導學步驟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流程和內容個性化設計課前:定標試學課前定標一、單元定標:1、初步掌握人體的每一個部分。2、初步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協調工作,特別是人體的外觀,身體的肢體運動所涉及到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人的呼吸與肺的氣體交換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的關系等。3、感受人體構造的特點。二、課文定標:1、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過程,會利于整體消化器官的工作。2、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過程,他們的功能各不相

24、同。3、牙齒有三種,門齒、犬齒和臼齒,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要保護好牙齒,利于身體健康。4、能夠在觀察和已有經驗的的基礎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內部變化和牙齒形狀特征和分布的記錄,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5、愿意與同學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觀察研究結果。6、能夠認真細致的觀察牙齒的形狀特征。7、愿意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愿意合作交流。器材準備教師準備:兒童牙齒模型每組1套、饅頭14份、鏡子14面學標預習預習課文76頁77頁收集身體結構的相關知識課前展示展示收集到的身體結構相關知識三導三學導學流程一導 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呢

25、?它是怎樣工作的呢?初學1、觀察口腔請學生分別慢慢咀嚼一小塊饅頭,把他們的感覺說出來,從食物形狀和我們的感覺兩個方面觀察,并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饅頭會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時間內,食物可能在口腔中發(fā)生了變化。三導三學導學流程體驗牙齒、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過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協調的工作方式。要特別關注“安全問題”,在不能夠保證衛(wèi)生的情況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實驗??梢宰寣W生在家中完成體驗活動,在課堂中進行匯報。二導觀察牙齒觀察牙齒,討論牙齒的不同形狀,并畫牙齒分布排列圖,按形狀給牙齒分類及標名。討論牙齒的作用。知道牙起著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齒承擔著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食物由大

26、變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體驗三類牙齒在咀嚼活動中的協調工作。三導討論對牙齒的保護討論什么是蛀牙(齲病牙)?通過課前調查,讓學生討論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時是怎樣護牙的?(2)你覺得哪些壞習慣是會影響牙齒生長的?.以下是老師預設的問題。(1)怎樣選牙刷和牙膏?(2)在換牙時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3)你發(fā)現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壞習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4)如果發(fā)現你的同桌有這些壞習慣,你會怎么辦?4、作業(yè)板書設計:口腔里的變化牙齒 舌 唾液切碎、研磨食物齲病牙課后:師生反思教師三查查:目標達成、學生狀態(tài)、教學得失等學生三思思:學習收獲、參與狀態(tài)、問題不足等仁懷市實驗小學“星光課堂”導學案 四 年級 班 學科: 科學組 學習內容4.7 相互協調的人體器官 時間2015.11.2主 備簡家偉個 備共 備陳紅、史健導學步驟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流程和內容個性化設計課前:定標試學課前定標一、單元定標:1、初步掌握人體的每一個部分。2、初步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協調工作,特別是人體的外觀,身體的肢體運動所涉及到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人的呼吸與肺的氣體交換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的關系等。3、感受人體構造的特點。二、課文定標:1、人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2、能夠用畫圖的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