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備考)第八課時浮力(中考真題)(附答案)_第1頁
(物理中考備考)第八課時浮力(中考真題)(附答案)_第2頁
(物理中考備考)第八課時浮力(中考真題)(附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課時浮力一、選擇題1. 2021,山西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雞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鑒 別其是否新鮮.為了驗證其真實性,小亮買了些新鮮雞蛋,并拿其中 一顆進行實驗.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雞蛋沉入水底 如圖甲,取出雞蛋 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時雞蛋漂浮在水面如圖乙,看來網 傳是真的.以下分析正確的選項是BA .雞蛋兩次所受的浮力一樣大B. 甲圖中雞蛋排開水的重力大C. 乙圖中雞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D .放置50天后的雞蛋密度變大2. 2021,廣州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滿了兩種不同的液體, 把甲、乙兩球分別輕輕放入兩杯液體,最后處于如下圖狀態(tài).甲、 乙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CA .甲

2、所受浮力更大B. 乙所受浮力更大C. 甲、乙所受浮力一樣大D .不知道液體密度無法比擬浮力大小3. 2021,廣安如下圖,甲、乙兩個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中分別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 A、B,液體對兩個容器底的壓強相等.現(xiàn)將兩個質量相等的物體分別放入兩個容器中,靜止時一個漂浮、一個 懸浮液體均無溢出,那么液體密度p A、PB和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 甲、p乙的大小關系正確的選項是CA . p ApBp 甲卩乙C. p A pp 甲 V p 乙D .p aVpbp 甲卩乙4. 2021,河南如下圖,水平桌面上放著底面積相等的甲、乙 兩容器,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且深度相同,兩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 壓強分

3、別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那么A7,乙 , 乙 F 乙 :一F 一一 甲 甲 甲 F F r 宀 B C乙P甲P乙P甲P乙5. 2021,邵陽潛入海底觀光是人們現(xiàn)代旅游休閑方式之一.某 潛水愛好者從水下2 m深繼續(xù)下潛的過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對 他的壓強變化的情況分別是不考慮海水的密度變化CA .浮力逐漸變大,壓強不變B .浮力逐漸變大,壓強逐漸變大C.浮力不變,壓強逐漸變大D .浮力逐漸變小,壓強逐漸變大甲乙6. 2021 ,泰安 如下圖,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相同容器, 分別裝有密度為p 1、p的兩種不同液體,將兩個相同的小球分別放 在兩容器中,小球靜止時,兩容器液面相平,兩個小

4、球受到的浮力分 別為F2,那么以下判斷中AFi F2p p甲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大于乙容器 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 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小于乙容器對桌面的 壓力A .只有正確B .只有正確C.只有正確 D.只有正確7. 2021,玉林如下圖,是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 龍 AG600,以下分析正確的選項是DA .飛行時,機翼下外表氣流流速大于上外表氣流流速 B .飛行時,機翼下外表氣流流速等于上外表氣流流速 C.航行時,速度越大受到水的浮力越大D .航行時,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b=-=z8. 2021,昆明一個物體靜止在水中,如圖a所示,將它提高到 最高位置如圖b靜止釋放,假設

5、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那么物體會 向下運動到最低位置如圖c,然后在最高和最低兩個位置之間不停 地做上下運動.忽略容器內液面高度變化.那么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C I MSM I . I abcA.物體向下運動過圖a位置時,速度最大B .物體到達最低位置時,浮力大于重力C.物體向上運動過圖a位置時,浮力小于重力D .物體到達最高位置時,速度等于0甲乙9. .2021,黃石某同學自制的簡易密度計如下圖, 它是用木棒 的一端纏繞銅絲做成的,將其放入不同的液體中,會呈豎直漂浮狀態(tài), 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CA .木棒漂浮在水面上,靜止時密度計的重力等于水對其浮力B .木棒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說明該液體密度越

6、小C.讀數(shù)時需用手扶住密度計D .木棒越細,測量誤差越小二、填空題10. 2021,涼山州實踐課上,小張同學用橡皮泥p橡皮泥p水制 作了兩條小船,使它們能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小船受到浮力 F 浮三G船G船表示小船受到的重力選填“v “或“=“.如圖 所示,假設使用注射器向兩條小船之間快速注水, 小船將向中間靠攏選 填“靜止不動 “向中間靠攏“向兩邊分開.qV11. 2021,泰州如圖,在大玻璃瓶與小玻璃瓶內各裝入適量的水, 將小瓶瓶口向下放入大瓶,使小瓶恰好懸浮.塞緊大瓶瓶塞,用氣筒 向大瓶內打氣,大瓶內水面上方氣壓增大,小瓶會下沉 選填“下 沉“上浮或“繼續(xù)懸浮;繼續(xù)打氣直到瓶塞跳起,瓶

7、口出現(xiàn)“白霧,此過程大瓶上方的氣體對瓶塞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一.12. 2021,福建如下圖,氣球下面用細線懸掛一石塊,它們恰 好懸浮在水中.石塊與氣球的總重力為G總,那么氣球受到的浮力F浮 “ 2.8x 10 kg/m ,所以此構件是混凝土中帶有鋼鐵骨架.能力提升1. 2021,通遼改編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甲、 乙兩種不同液體,將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 A、BVaVb,按如 圖兩種方式放入兩種液體中,待靜止后B剛好浸沒在甲液體中,A剛好浸沒在乙液體中,兩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BA .甲液體密度小于乙液體密度B .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C.甲

8、液體對B下外表的壓強小于乙液體對 A下外表的壓強D .裝甲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小于裝乙液體的容器對水 平桌面的壓力2. 2021,威海改編一個質量為80 g的圓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 內裝10 cm高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再將玻璃瓶 分別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種未知液體的容器中,靜止后,瓶內、外液面 的高度差如圖乙和圖丙所示pk= 1X 103 kg/m3, g= 10 N/kg,瓶壁厚 度忽略不計.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CnlOrni1甲乙m6CIA .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未知液體中受到的浮力B .玻璃瓶底的面積為50 cm2C.未知液體的密度為 0.75 g/cm3D

9、.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5 N3. 2021,廣東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線拉著正方體 物塊緩慢浸入某未知液體中,物塊受到的拉力F與其下外表浸入液體 中的深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那么物塊受到的重力為15N,物塊 剛好浸沒在液體中時其下外表浸入的深度為10cm,未知液體的密度為 0.9X 103kg/m3.(g 取 10 N/kg)甲4. (2021,東營)如下圖,物理興趣小組用金屬塊研究浮力的實C1.4、0.4 I)E(1)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1N.(2) 比擬ABC(ABD)(填字母代號)三圖可得出結論:金屬塊受到的 浮力大小與其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3) 比擬

10、ACD(填字母代號)三圖可得出結論:金屬塊受到的浮力 大小與其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4) 金屬塊的密度為2.7X 103kg/m3.(5) 在實驗中,排除測量誤差因素的影響,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金屬塊排開水的重力明顯小于所受的浮力,請指出實驗操作中可能造成這種 結果的原因:溢水杯沒有裝滿水.(6) 糾正了錯誤,繼續(xù)實驗,興趣小組得出結論: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有同學對此結論提出質疑,他認為僅采用浸沒的金屬塊做實驗不具備普遍性,使用漂浮的蠟塊做實驗未必遵循以上結論.針對這個質疑,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蠟塊、細線、量筒、燒杯、小木塊、小桶、輕質塑料袋(質量可忽略)、適

11、量的水.請你根據(jù)需要選擇器材并設計實驗,研究使用 漂浮的蠟塊做實驗是否遵循興趣小組所得出的結論.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蠟塊、細線、量筒、水實驗步驟:用細線拴好蠟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重力 G向 量筒中參加適量水 v 1,把蠟塊放入量筒中漂浮,讀出量筒示數(shù) V 分析與論證:蠟塊漂浮,所受浮力大小 F浮=6,蠟塊排開水的重力 G排=m排g= p水V排g= p水(V? Vi)g; 假設 F浮與 G排相等,用漂浮的蠟 塊所做的實驗遵循物理實驗小組得出的結論;假設F浮與G排不相等,不遵循得出的結論1.0x 103 kg/m3 x 10 N/kg17. (2021,宜賓)如圖甲所示,用鋼絲繩將一個實心圓柱形混凝土構件從河里以0.05 m/s的速度豎直向上勻速提起,圖乙是鋼絲繩的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整個提起過程用時100 s,河水密度 為1.0x 103 kg/m3,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