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之方與治學之道_第1頁
求學之方與治學之道_第2頁
求學之方與治學之道_第3頁
求學之方與治學之道_第4頁
求學之方與治學之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求學之方與治學之道戴建業(yè)邢福義先生在他一生的學術生涯中, 先后發(fā)表了 480多篇學術論 文,僅在中國語文上就發(fā)表了 28篇,出版了 21部獨著的學術 著作。在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的六次評獎中,他個人撰寫的4部專著接連4次獲得一等獎,不僅在全國語言學界無出其右, 在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界也絕無僅有,它是學界眾口相傳的學術佳話, 也是我們學生后輩難以復制的“學術神話”。季羨林先生生前主編的“二 十世紀杰出語言學家叢書”中收錄了邢先生的代表作,2002年香港理 工大學還為他舉行了 “杰出學人成就表揚典禮”,在表彰辭中稱頌“邢福 義教授是聞名中外的杰出漢語語言學家”。時代對邢先生這一代學人并無

2、偏愛,他前半生受到一個接一個政 治運動的干擾,后半生又遇上全社會的人心浮躁。 他同學同行中的許 多才俊與世沉浮,最后大多數(shù)都“泯然眾人”,是什么精神品格讓邢先 生能堅毅自守?是何種治學態(tài)度讓邢先生能獨拔時流?鄧天玉博士的專著邢福義為學路(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 司2014年),正好為我們回答了這些問題。該著是在她博士論文基 礎上修改而成,全書凡四章約 33萬字,前三章分別論述邢先生語法 學、傳授學和國學的思想理論,最后一章考索邢先生的“為學步履”。 作者不僅總結了自己導師的治學成就,還探究了自己導師的治學路 數(shù),更追溯了自己導師的治學歷程。 這個論文選題具有雙重的學術意 義一一既能闡明先生的治

3、學之道,又能昭示學生的求學之方。鄧天玉開始執(zhí)意要選這個題目做學位論文時,也許沒有這么明確 的學術意識,她的初衷不過是想從導師那兒取到“真經(jīng)”。好不容易拜 到仰慕已久的名師,她說要不把邢老師的治學方法學到手,自己這次 博士就算白讀了。她這點“個人私心”倒符合“學術公理”,詩經(jīng)有 言“伐柯伐柯,其則不遠”。通過研究自己導師的“為學路”,有了更多 與導師接觸和求教的機會,從前寫在紙上的那些治學方法,現(xiàn)在老師 將它們生動地展示在自己眼前。晉朝東海王司馬越告訴兒子拜師求學 的方法說:“夫?qū)W之所益者淺,體之所安者深。閑習禮度,不如式瞻 儀形;諷味遺言,不如親承音旨?!北绕鹱约涸诎抵小凹埳系脕怼保蠋?當面

4、的“現(xiàn)身說法”,無疑更為真切形象,更容易加深自己的理解,也 更有助于激發(fā)自己的思考。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tǒng)伍德羅威爾遜在任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時,曾說過一則與司馬越意思相近的名言:“讀書 并不一定能使人善于思考,但通過與善于思考的人交流,通常能使人 變得好學深思?!?Men are not always made thoughtful by books; but they are gen erally made thoughtful by association with men who think.)可是, 人們習慣于貴遠賤近,總是向往地平線那邊的“風景”,卻遺忘了自己 身邊的“名勝”。很多連黃鶴

5、樓也沒有登過的武漢人,說起意大利比薩 斜塔便眉飛色舞。難怪韓非子曾感嘆說,眼睛能視千里之外,卻看不 見自己眉睫之前。有些研究生常常好高騖遠,連走路尚未學會,就想?yún)⒓忧组L跑。既然自己的導師“其則不遠”,做研究生的又何必舍近 求遠?做學問與練書法的方法極其相近。練書法先要找一本好帖反復臨 摹,直到完全掌握了帖字的筆法構架,一下筆就能酷肖其筆意和神韻, 打下這個堅實基礎后再臨他帖,并由形似而臻于神似,最后慢慢形成 自己的書法風格。做學問也是一樣,先必須在導師指導下反復精讀專 業(yè)經(jīng)典,然后再精讀與泛覽結合拓展知識面,在閱讀、思考和寫筆記 中培養(yǎng)自己對本專業(yè)的直覺和敏感, 跟著老師學會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學

6、 會如何邏輯地論證自己的觀點,甚至跟著老師學習他的述學語言。 學 會自己導師的治學路數(shù)后,再根據(jù)專業(yè)方向和個人興趣轉(zhuǎn)益多師。 經(jīng) 由研究自己導師,來掌握他治學的“看家本領”,看來鄧天玉博士研究 生階段的入門很正。當然,不是所有導師都有自己的治學路數(shù),也不是每個導師都“值 得”模仿,更不是每個導師都“可以”模仿。不妨以詩壇上的李白與杜甫 為例,宋人說“少陵詩法如孫吳,李白詩法如李廣”。李廣用兵如神卻 不著痕跡;孫吳著有兵書讓人有法可依。學者也是如此,從學術個性 上講,有些學者以才華取勝,有些學者以功力見長,有些學者則才情 與功力兼?zhèn)?;從學術實績來看,有些學者一生“但開風氣”,有些學者 能解決學術

7、難題,有些學者取得了令人仰慕的學術成就, 有些學者則 創(chuàng)建了可重復操作的學術范式。憑才華和直覺做學問的老師,讓人佩 服卻難以仿效,有些漂亮的論文論著,他本人也可能不知是如何“弄 出來”的,這種“無法之法”他人更不可琢磨。那些功力深湛又兼具才情 的學者,往往能取得過人的成就,又善于總結行之有效的治學方法, 或者能歸納出一套可供操作的學術范式,這一類學者特別值得我們研 究。邢福義先生就屬于后一類學者一一他作出的學術成就令人驚嘆,他留下的治學方法讓人受益。一生能出一兩本專著,能寫幾篇有見地 的文章,就可能成為小有成就的學者甚至學術名家, 只有提出了許多 理論命題,歸納出了許多學術規(guī)律,解決了不少學術

8、難題,這才可能 成為學術大家。邢先生一生不僅著作等身,而且在本專業(yè)領域留下了 一大串“邢氏理論”:“小句中樞說”、“句管控”、“兩個三角”、“三個充分”、“動詞核心、名詞賦格”、“主觀視點”、“語表趨簡,語義兼容”、“詞性 判定法”等等。這些理論有些已成學界定論,有些引起學界持續(xù)的熱 烈爭論;已成定論的觀點固然是大家共享的精神財富,引起爭論的觀點同樣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如此之多的“邢氏理論”,表明邢先生具 有極大的學術原創(chuàng)性。那么,什么是形成“邢氏理論”的內(nèi)在機制?什 么是驅(qū)動邢先生進行學術創(chuàng)造的深層動因?我們又得回到鄧天玉的專著邢福義為學路中來尋找答案。單憑才氣也可能把文章寫得非常巧妙,但要

9、想把學問做深做大做出氣象,在才氣之外還必須有鍥而不舍的毅力, 必須有正確的治學態(tài) 度和獨到的治學方法。由于邢先生是杰出的語言學家,又是寫文章的 高手,他的治學方法都凝練為生動警策的名言, 全然不是那種干巴巴 的說教。他許多淺顯活潑的“邢氏警句”,蘊含著深刻豐富的治學義理。 這里從邢福義為學路中拈出幾則治學名言與大家分享一一“抬頭是山,路在腳下”。這八個字包含了理想與行動、目標與干 勁的內(nèi)在張力?!疤ь^是山”的“山”,既可解釋成相對模糊的事業(yè)理想, 也可指實為比較具體的學術目標。上句強調(diào)任何一個立志向?qū)W的人, 都應樹立崇高的學術理想,確立自己遠大的學術目標。眼中無山的人 怎么可能去奮力爬山?胸無

10、大志的人怎么可能刻苦努力?要是年輕 時沒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懷,杜甫怎么可能成就他后來“集大成詩人”的偉業(yè)?司馬光也認為及早確立人生目標至關重要:“夫 射者必志于的,志于的而不中者有矣,未有不志于的而中者也。”“抬 頭”無“山”便沒有方向感,有方向感人生便無著力點。道欲通方而業(yè) 須專一,心無旁騖則事半功倍。下句“路在腳下”強調(diào)必須從零起步, 堅定地一步一步朝自己的目標邁進。 求學者多如牛毛,學成者卻少如 麟角。很多學生雖然能抬頭見“山”,但學術的“無限風光在險峰”,他 們既沒有登山的決心,也沒有探險的勇氣,有的未曾起步,有的半途 而返,能在險峰絕頂上領略學術“無限風光”的人畢竟是少

11、數(shù)。2013 年9月全校新生開學典禮演上我做了題為一切皆有可能的演講, 鄧天玉在該著中摘引了我演講辭中的一段話:“同學們應該有自己的 夢想,有了夢想我們才會滿懷希望,有了夢想我們心中才會灑滿陽光。 但僅有夢想還遠遠不夠,如果沒有相應的拼勁、毅力、恒心,如果沒 有付出持續(xù)的努力,沒有流下拼搏的汗水,沒有流下痛苦的眼淚,沒 有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艱辛,任何夢想都將成為曇花一現(xiàn)的空想,人 生的美夢將成為折磨我們的噩夢?!毙侠蠋熤挥冒藗€字就闡明了理想 與行動的關系,它早已成了語言學系的系訓,成了許多學子求學的座 右銘?!柏i往前拱,雞往后扒”。這八字不知是中國鄉(xiāng)村的常用俗語,還 是來源于他對生活現(xiàn)象的觀察,

12、邢老師將它用于治學真讓人受用無 窮。此八字訣的內(nèi)涵可分幾個層次來闡述: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所長 和所短,再來學會如何揚長避短?!爸馈弊约旱淖扉L,豬吃食便用嘴 朝前拱;“知道”自己的爪利雞覓食便用爪往后扒一一豬和雞都“懂得” 用其所長,所以它們都能各得其所。古代學者早就明白人的能力“鮮 能備善”,有人長于考證,有人長于思辨,有人善于歸納,有人善于 演繹,有人直覺敏銳,有人記憶驚人,只有極少智者才能淹有眾長。 清人章學誠在答沈楓墀論學書中說:“人生難得全才,得于天者 必有所近,學者不自見也。博覽以驗其趣之所入,習試以求其性之所 安,旁通以究其量之所至,是亦足以進乎道矣。”大多數(shù)學者都是才 智普通的

13、中人,大多數(shù)大學問都出自才智普通的學者之手。 俗話說“寸 有所長,尺有所短”,章氏告訴我們要用其所長就必須識其所長,經(jīng) 由“博覽”、習試”和“旁通”等方法來不斷試錯一個學者認識自我的 不二法門。其次,此八字訣強調(diào)學者既要自信自立,又不能自滿自夸。 在學術分科越來越細的今天,只要能將自己某一長處發(fā)揮到極致, 你 就能成為某一領域的頂尖專家,長于文獻考辨的學者不用在長于思辨 的人面前自卑,豬朝前拱能填飽肚皮,雞往后扒也不會餓死,戰(zhàn)場上 長槍短劍都能致敵于死地。章學誠在又答沈楓墀論學書中形象地 說:“居布帛者不必與知米粟,市陶冶者不必愧無金珠?!辟u布匹的商 店里沒有米糧,賣陶器的商店沒有金珠,店主不

14、必因此而抱愧。另一 方面又不能以己之長輕人之短,雞不得嘲笑“豬朝前拱”的樣子丑陋, 豬也不能挖苦“雞往后扒”的方法笨拙。最后,此八字訣強調(diào)向別人學 習時不能喪失自我,做學問更不能在時代大潮中趨時跟風, 任何環(huán)境 中都要能堅守自己,因此,他不斷告誡學生要“自己走路,走自己的 路”??匆粋€學者是否能獨自成家,一是要看他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學 術個性,二是要看他是否提出了自己的學術問題。 有些人一生都是在 用別人的語言,用別人的方法,解答別人提出的問題,我把這類人稱 為“學術打工者”。還有些人一生都是在為長官意志作辯護,為上面的 各種政策唱贊歌,這類人根本就沒有資格稱為“學者”?!澳昴隁q歲,春夏秋冬”。

15、這平實的八個字是邢先生成就學術大業(yè) 的得力處。治學數(shù)十年來,邢先生沒有休息日,沒有寒暑假,楚天金報記者稱他是“360天從不休息的勇士”。做學問沒有聰明當然不 行,但是單憑聰明更不能行。有些學者賣弄小聰明投機取巧,不斷改 變專業(yè)方向,不斷玩弄新的花樣,邢先生輕蔑地把這些家伙稱為東跳 西竄的“流寇”。他說做學問先要打下厚實的基礎,再沉潛下去咬住問 題不放,“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自己寫下的研究計 劃”。他從來不到外面吃飯應酬,更不到娛樂場所消費享受,把分分 秒秒都用于自己的學術事業(yè)。別人從事學術研究是為了生活,他的整 個生活都是為了學術研究。就我所知,華中師范大學老一代學者中有 兩位先

16、生最守作息規(guī)律,一位是已故的國學大師張舜徽先生, 一位是 健在的語言學泰斗邢福義先生。張先生每天凌晨都“聞雞而起”,他在八十自敘中說:“余之一生,自強不息,若駑馬之耐勞,如貞松 之后凋。”邢先生不僅每天早晨準時起床,一日三餐也要準時開飯, 每天傍晚晚餐后必準時散步。據(jù)說康德當年每天傍晚散步極其準時, 以至于鄰居以他散步到窗下的時間來校對自家鐘表。 邢先生作息之規(guī) 律庶幾近之。荀子修身篇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 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遠矣?!边^人的毅力,過人 的付出,才有邢先生今天過人的成就?!拔恼戮抛衷E”:“看得懂,信得過,用得上”。邢先生以這九字訣律 人,更以這九字訣

17、律己。大家一看就明白這九字訣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 性,時下許多人寫論文端起架子來故作高深, 不時鑲鉗一些花哨新名 詞賣弄學問,像是存心要讓別人“看不懂”,這就是蘇軾所說的“以艱深 文淺陋”。邢先生的學術論文明晰、清通、謹嚴、精審,不少文章是 述學的典范之作。初讀邢先生文章很可能順著意思輕輕滑過, 意識不 到自己讀到了上好的文章,掩卷之后才能品咂出無窮妙處。 他有些論 文看起來好像一揮而就,事實上經(jīng)過了作者的百煉千錘,如發(fā)在中 國語文上的那篇論定名結構充當分句,他從寫作初稿到反復推 敲花了 12年才最后定稿,真所謂“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現(xiàn)在大學的管理體制有時逼良為娼,很多人“文章初成

18、不留夜”,匆匆 寫出,匆匆發(fā)表,匆匆過時,用當下時髦的話來說,“來也匆匆,去 也匆匆”。這些文章連作者自己也不會相信,又怎么要別人“信得過” 呢?連“信得過”都是個疑問,“用得上”就更是無從談起。顧炎武一生 不徒作“無用之文”,邢先生要求文章“用得上”是對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 承和發(fā)揚。邢先生很多治學理念都發(fā)人深省,女口,“大器早成”挑戰(zhàn)“大器晚成” 的成說,“邊積邊發(fā)”一反“厚積薄發(fā)”的舊規(guī);又如,“師法別人,更要 師法自己”之獨辟蹊徑,“治學之道,學風先導”之推陳出新。邢福義 為學路一書雖難免這樣那樣的遺憾,但它可以說是邢先生治學箴言 的“百寶箱”,隨便翻開哪一章都保你能滿載而歸。鄧天玉把自己第一本專著名為邢福義為學路,書名恰如全書 行文那樣平易樸實。作者大學階段曾是我的學生,轉(zhuǎn)眼之間她又從我 的老師邢福義先生門下博士畢業(yè)。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