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海市普陀區(qū)2011-201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_第1頁
初二物理上海市普陀區(qū)2011-201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_第2頁
初二物理上海市普陀區(qū)2011-201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_第3頁
初二物理上海市普陀區(qū)2011-201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_第4頁
初二物理上海市普陀區(qū)2011-201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物理學科調(diào)研試卷(時間:70分鐘,滿分:100分)考生注意:答題時,考生務必按答題要求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一律無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托盤天平的橫梁上有標尺和游碼,移動游碼的作用是( )。a.調(diào)節(jié)天平水平 b.調(diào)節(jié)橫粱平衡 c.相當于向左盤上加小砝碼 d.相當于在右盤上加小砝碼2、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當人遠離平面鏡時,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人的像變大,像離人的距離也變大。 b 人的像變大,像離人的距離變小。 c 人的像大小不變,像離人的距離變大。 d 人的像大小不變,像離人的距離變小。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

2、,入射角是45º,則折射角可能是( ) a 0º。 b 30º。 c 45º。 d 55º。4、下列關于實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眼睛能看見的像是實像。 b 凸透鏡成的像是實像。c 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實像。 d 與物體一樣大小的像是實像。5、某人站在湖邊看到水中的魚和云,他所看到的( )a 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虛像。 b 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虛像。c 魚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實像。 d 魚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實像。6、放映幻燈時,幻燈片離鏡頭的距離應為( )a 小于一倍焦距。 b 等于一倍焦距。c 在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 d 大于兩倍焦距。

3、7、用照相機給物體拍照時,照相底片的位置離鏡頭的距離( )a 小于焦距。 b 等于焦距。 c 在一倍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 d 大于兩倍焦距。8、物體放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在距透鏡40厘米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則該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a 40厘米。 b 30厘米。 c 20厘米。 d 10厘米。9、物體放在焦距為16厘米的凸透鏡主光軸上,在透鏡的另一側(c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的像,則該物體離透鏡的距離可能是(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10、如圖1所示,f1、f2是凸透鏡的焦點,ab是放在凸透鏡前的物體,ab是ab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下列四個圖中,其

4、中關于ab所的成像情況正確圖是( )f1f2baab f1f2baab a b f1f2baab f1f2baab c 第10題 圖1 d二、填空題(每空1分,23題每格2分,共38分)11、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_。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_, 如圖2所示,物體的長度是_。12、如圖3所示,利用打點計時器,甲、乙兩條紙帶分別記錄了甲、乙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1) 打點計時器的振針每秒上下振動_次,每振動一次的時間間隔為_秒。(2)在甲紙帶上點1和點之4間的時間間隔t14與點5和點7之間的時間間隔t57相比較,t14 _t5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乙紙帶上c點到g點的

5、時間為 秒。 甲乙 第11題 圖2 第12題 圖313、單位換算:(1)無線電波在1秒內(nèi)通過的距離是3×105千米,合_米。 (2)課本面積約540厘米2 =_米2 。(3)900克的水凝固成冰,則冰的質(zhì)量為_千克。(4)一天為24小時,24小時_秒。14、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50度,入射角為_度,反射角為_度,若入射角增加5度,則反射角為_度。15、我們能在平面鏡中看到物體的_像(選填“虛”或“實”),這是由光的_現(xiàn)象形成的;能在太陽光下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是由于光在空氣中_而形成的。16、某人高1.7米,立于平面鏡前,這個人在鏡子里的像離本人3米,這個人距鏡面_米,這個人在鏡子里

6、的像高_米。17、斜著看插入水中的筷子,浸在水中部分變得向_折,這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當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_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玻璃時,折射角_入射角(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如圖4,mn是空氣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射到mn面的o點處,發(fā)生了折射和反射現(xiàn)象,則入射角_度,折射角_度,mn的_方是空氣(選填“上”或“下”)。 第18題 圖4 第19題 圖5 19、如圖5所示各種透鏡中_是凸透鏡,而_是凹透鏡。凸透鏡、凹透鏡和平面鏡中,能夠會聚太陽光的是_ 鏡,能成實像的是_ 鏡。20、一物體放在凸透鏡前30厘米處,在凸透鏡另一側(cè)的光屏上成一個縮小的像,如果透鏡的

7、焦距為10厘米,則光屏的位置離透鏡的距離是在_之間。21、一物體放在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前,在凸透鏡另一側(cè)的光屏上成一個放大的像,則物體的位置離透鏡的距離是在_之間。22、小李在利用照相機拍攝東方明珠電視塔的全景時,發(fā)現(xiàn)不能將整個電視塔照全。則根據(jù)學過的光學知識分析,小李他要拍攝東方明珠電視塔的全景。他的做法是將照相機向_電視塔方向移動,而底片向_鏡頭方向移動。(均選填“靠近”,“遠離”)23、小張同學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畫出如圖6所示的(a)、(b)、(c)四圖,根據(jù)圖中所示現(xiàn)象(1>2,1=3,1>2,1>3),可以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1)比較圖a和b_。(

8、2)比較圖a和c_。(a) (b) (a) 第23題 圖6三、作圖題(每圖2分,共10分)24、如圖7所示,根據(jù)入射光線,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25、如圖8所示,根據(jù)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在圖示方框中填入合適的透鏡。26、如圖9所示,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 mnab 第24題 圖7 第25題 圖8 第26題 圖927、如圖10所示,根據(jù)給出的入射光線,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28、如圖11所示,根據(jù)給出的折射光線,畫出相應的入射光線。 第27題 圖10 第28題 圖11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34分)29、天平的使用。(1) 使

9、用托盤天平時,被測物體應放置在 盤中,砝碼應放置在 盤中。(2) 如果在測量前看到天平的左盤翹起,則左側(cè)的平衡螺母應向_調(diào)節(jié),右側(cè)的平衡螺母應向_調(diào)節(jié)(均選填“左”或“右”)。(3) 天平調(diào)節(jié)平衡后,測量金屬塊的質(zhì)量。天平右盤內(nèi)砝碼如圖12(a)所示,游碼位置如圖12(b)所示,則該金屬塊的質(zhì)量是_克。 20克 100克20克 (a) (b) 第29題 圖1230、研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1)在研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要注意觀察入射光線和_的位置,并記下入射角和_的值 。(2)圖13是研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其中on是法線。實驗時,當入射光線為 ao 時,反射光線為 ob;當入射光線為co時,反射

10、光線為 od ;當入射光線為 eo 時反射光線為of,從這一現(xiàn)象可以初步表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_. (3)填寫下表,將每次實驗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shù)填入表格中相應的空白處實驗序號入射光線入射角(度)反射光線反射角(度)1aoob2cood3eoof第30題 圖13(4)并分析表格中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可以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_。(5)若把此裝置中的小門向后轉(zhuǎn)動一個角度,則在小門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一現(xiàn)象表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_。31、如圖14所示,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 第31題 圖14 第31題 圖15(1)應選用_ (選填“鏡子”或“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其目的是_。(

11、2) 圖14中_(選填“a”或“b”)為點燃的蠟燭。在實驗中應觀察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再分別測量像到鏡面與物到鏡面的_,并進行比較。(3)若將光屏放在a的位置上,光屏上_(選填“會”或“不會”)成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像。(4)實驗時,要使鏡后的蠟燭與鏡前相同的蠟燭成的像完全重合,這是為了_。(5) 如圖15所示, 蠟燭在a、b、c位置時,所成像的位置分別是a、b、c,從圖中得出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結(jié)論是:_。32、在“驗證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在實驗前,應首先觀察并記下凸透鏡的_。(2)在如圖16所示的實驗裝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蠟燭,d是凸透鏡。在組裝和調(diào)試實驗裝置時,應使

12、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跟燭焰的中心大致在_。第32題 圖16(3) 當調(diào)整好凸透鏡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鏡的兩倍焦距后,要移動光屏找像。在移動過程中,眼睛要注意觀察_。(4) 在歸納實驗結(jié)果時,要將從光具座上讀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別跟凸透鏡的_相比較,并記錄相應的成像情況。(5) 如果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這個像是_像(選填“虛”或“實”)。當燭焰在凸透鏡的焦點以內(nèi)時,應從_(選填“光屏”或“燭焰”)一側(cè)透過凸透鏡觀察像。(6) 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厘米,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應在光具座的_厘米刻度范圍內(nèi)移動(選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鏡位置不變,當蠟燭在45厘米刻度處時,移動光屏

13、,_在光屏上成像(選填“能”或“不能”)。(7) 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教師為了幫助同學們直得出結(jié)論,于是在黑板上畫出圖17所示的示意圖。同學們在交流時,根據(jù)測得物距和像距,在圖中畫出物和像的大致位置。為了得出凸透鏡成像的普遍規(guī)律,必須要多組數(shù)據(jù),于是要求各組同學都將觀察的結(jié)果畫在黑板上這個同一個圖上,然后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順利得出了凸透鏡成像的普遍規(guī)律。你認為這種做法_。(選填“合理”、“不合理”)第32題 圖17 (8) 為進一步找出凸透鏡成像實像時,像距、物距及成像大小之間的關系,某同學用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鏡和3厘長的發(fā)光管,進行多次實驗,測得物距、像距和成像的大小,填入下表一中。 表一

14、:實驗次數(shù)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光屏上成像長度(厘米)11260.015.021530.06330151.5435141.2(a) 分析表一中_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凸透鏡成像實像時,像距隨物距的增大而減小。(b) 分析表一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數(shù)據(jù),凸透鏡成像實像時,光屏上成像長度和物距之間的關系,可得出初步結(jié)論是:_ _。(c) 該同學還想進一步研究凸透鏡成像實像時,成像大小與凸透鏡焦距之間的關系,除了能完成上面實驗的器材之外,還需要增加的實驗器材是_,測量時,所預設的數(shù)據(jù)應滿足的條件是_。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2345678910dcbcaccddd二、填空題

15、(113每空1分,14題每空2分,共38分)11、米; 刻度尺; 2.6厘米。 12、(1)50; 0.02;(2)大于; (3) 0.08。 13、(1)3×108; (2)0.054 ;(3)0.9 ; (4)86400。 14、400; 400; 45。15、虛; 反射; 沿直線傳播; 16、1.5; 1.7。 17、上; 折射; 大于; 等于。18、43;30;上。19、ace;bdf;凸透;凸透。20、1020厘米。 21、1020厘米。22、遠離;靠近。23、(1)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減小而減??;(2)光從空氣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水和玻璃中,斜射入玻

16、璃中的折射角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角小,即玻璃的折射本領比水強。(只要合理均給分)(條件和結(jié)論各1分)三、作圖題(每圖2分,共10分)24、均正確得2分,反射光線、反射角、法線每錯一項扣1分;其它正確,但光線偏離較大或光線不直扣1分,總扣2分為止。25、畫“凹透鏡”2分26、完全正確得2分。(不對稱、沒用虛線、沒有垂直符號,每少一項扣1分,扣完2分為止)27、完全正確得2分。每線完全正確得1分。(沒箭頭、光線不直、不通過焦點等,每一項扣1分,扣完2分為止)28、完全正確得2分。每線完全正確得1分。(沒箭頭、沒輔助虛線、光線不直、反向沿長不通過焦點等,每一項扣1分,每圖扣完2分為止)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32分)29、(1)左;右。(2)左;左。(3)141.230、(1)反射光線;反射角;(2)法線兩側(cè)。(3)50、50;40、40;20、20。(全部填寫正確得1分)(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同一平面內(nèi)31、(1)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看見玻璃后面未點燃的蠟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