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上面是寶蓋的字,其余筆畫應(yīng)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余筆畫應(yīng)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如:績、議、讀 (5)有橫擔的字,中橫應(yīng)該寫得長些;如:喜、吾、安 (6)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yīng)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筆不應(yīng)彎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筆不應(yīng)直長。如:句、勻、勿 (9)橫短撇長;如:左、在、尤、龍 (10)橫長撇短;如:右、有、灰 (11)橫畫短豎畫長的字,撇捺應(yīng)延伸。如:木、本、朱 (12)橫畫長豎畫短的字,撇捺應(yīng)縮短。如:
2、樂、集 (13)橫長豎短。如:十、上、下、士 (14)橫短豎長。如:才、斗、豐、井 (15)上下有橫畫的字,應(yīng)上短而下長。如:丕、正、亞 (16)左右有豎畫的字,左邊應(yīng)收而右邊伸展。如:目、自、因、固 黃自元間架結(jié)構(gòu)摘要九十二法(8張)(17)左為撇畫右為豎畫的字,應(yīng)左撇短右豎長。如:川、升、邦 (18)左為豎畫右為撇畫的字,左豎應(yīng)手斂而右撇應(yīng)放展。如:伊、侈、修 (19)有幾點的字,各點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變化。如:亦、赤、然 (20)有數(shù)橫畫的字,各橫長短要不同,使其不顯得呆板。如:三、冉 (21)由兩個相等部分組成的字,左右要均勻。如:顏、顧 (22)由三部分組成的字,中間務(wù)正。如:御、
3、謝、樹 (23)由上下兩部分構(gòu)成的字,上下兩部分各占一半,中間稍加變化。需、留 (24)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的字,頭和尾伸縮要得當。如:章、意、素、累 (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邊取齊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邊取齊。如和、知、細 (27)外為四疊的字(四個口),整個字形要正方。如:囂、器 (28)內(nèi)為四疊的字,布置要均勻、緊密。如:爽、齒 (29)斜勒筆畫不要寫平,寫平了則沒有氣勢。如:七、也 (30)平勒畫若寫斜了則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縱捺之字,要積聚起筆,收攏尾筆。如:丈、尺、史、又 (32)縱戈之字,最忌無力而又彎曲。武、成、或 (33)橫戈筆畫不怕彎
4、曲。如:恩、息、必、志 (34)伸鉤之字應(yīng)抱持。如:勉、旭、拋 (35)承上之“人”字,應(yīng)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屈鉤筆之勢,應(yīng)縮小才好。如:鳩、輝 (37)馬齒的鉤鋒,應(yīng)對著四點之中。如:鳥、馬 (38)上邊為平畫的字,其頂應(yīng)相齊。如:師、明、既、野、 (39)下邊為平畫的字,應(yīng)與底對齊。如:朝、故、辰 (40)有幾個捺畫的字,應(yīng)有縮有伸。如:談、茶、黍 (41)有幾個鉤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鉤,有的要藏筆鋒。如:禁、林、森 (42)上下有鉤提的字,下鉤明顯而上鉤要隱藏。如:哥、柔 (43)有俯鉤和仰鉤的字,俯鉤要短,仰鉤要長。如;冠、寇、宅 (44)以上部為主的字,應(yīng)讓上邊寬。如:普
5、、皆、齊 (45)縱腕筆,應(yīng)彎曲而有力。如:風、飛、氣 (46)橫腕筆,應(yīng)圓潤俊秀。如:先、見、元、毛 (47)縱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 (48)有并排幾個撇的字,不要寫成象一排牙齒。如:友、及、反、皮 (49)連著三撇的字,下撇應(yīng)頂著上撇的中間。如;修、參、須、形 (50)三點的寫法,下點的提鋒應(yīng)與上點的結(jié)尾相對應(yīng)。如:治、洪、流、海 (51)以下部為主的字,下部應(yīng)寬。如:表、禹 (52)以右部為主的字,右部可豐滿些。施、騰、靖 (53)以左部為主的字,左部應(yīng)大些。如:敬、斂、劉 (54)以左右為主的字,中間宜小。如;弼、辯、衍、仰 (55)以中間為主的字,中部應(yīng)大。如:擲、番;
6、 (56)以上下為主的字,中間應(yīng)小。如:鶯、寡 (57)卜字要寫正不要偏,與上截的中間相對。如:是、足、走 (58)土字要寫正不要偏,與下截左邊的豎畫要對正。如:者、老、考 (59)結(jié)構(gòu)錯綜復雜的字,要穿插對應(yīng)退讓,但不能亂。如:繁、馨 (60)結(jié)構(gòu)緊密的字,布置要得當,不要顯得擁擠雜亂。如:繼、纏 (61)當懸針的筆畫若成垂露(結(jié)尾如露珠、圓形),則不美觀。如:車、申、中、巾 (62)當垂露的若懸針,則顯得無力。如:卓、單 (63)字體雖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字體本是正的,要寫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65)字本來就瘦的,字形不要寫得太短。如:身、目、耳、貝
7、; (66)字本來就矮的,就寫得粗壯些。如:白、工、日、四 (67)蓋下(指人)的寫法要使撇和捺勻稱。如:會、合、金、命; (68)趁()的寫法要左右相稱。如:琴、吝、各、谷 (69)雖宜肥的字,但不要顯得臃腫;如:土、山、公、止 (70)雖宜瘦的字,但不要顯得太瘦。如:了、寸、才、卜 (71)筆畫少的字,要寫的豐滿些;如:上、下、千、小 (72)筆畫多的字,要寫的均勻。如:贏、鼎 (73)堆疊的字,也要消溶納實,既不擁擠,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74)積累的字,要筆畫清晰。如:糜、零、靡 (75)下面的橫畫,應(yīng)該稍微長點,以與右豎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鉤應(yīng)該稍微拖長一點
8、,使之好象帶有往下的趨勢。如:丁、宇、亭 (77)走之上的字,應(yīng)上略大而下稍小。如:遠、還、逮 (78)橫長撇短 的字,右邊不宜用捺。莫、矣、矢、契 (79)左豎不嫌短,右豎不嫌長;如:作、仰、沖、行 (80)左豎不嫌長,右豎不嫌短。如:臣、巨、佳 (81)寶蓋的鉤,要寫的象鳥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樣就妙;如:官、空、宰、 (82)纂集排列的筆畫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樣就好。如:赫、鷓、鬻(yu) (83)從“卩”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印、叩、卻 (84)從“邑”(右阝)的字,以此為標準;如:郊、鄭、鄰 (85)從“阜”(左阝)的字,以此為標準。 如:阪、陔 (86)從“登”字頭的字,以此為標準。如:登
9、、凳 (87)從“祭”字頭的字,以此為標準;如:祭、蔡、察 (88)從“聚”字底的字,以此為標準;如:聚 (89)從“豕”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家、象、豪 (90)從“亻”的字,以此為標準;如:仁、儀、俯、休 (91)從“彳”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徐、循、行、很 (92)從“亂”字中的豎彎鉤的字,以此為標準。如:乳、亂、色、包 書法間架結(jié)構(gòu)28法 第1法 首點居正 唐太宗論筆法云:“夫點要作棱角,忌圓平,貴通變,”首點者,應(yīng)以 龍睛鳳眼之姿、高山墜石之態(tài),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顯,颯爽精神,是為點筆技法之要訣。 第2法 通變顧盼 李陽冰論筆法云:“夫點不變,謂之布棋?!币蛔种?,點筆當為至
10、要,而兩點以上者要顧盼通變,各有形制,應(yīng)首尾意連,彼此呼應(yīng)。若平直相似,整齊劃一,便不為書。 第3法 點豎直對 一字之中,上有點下有豎者,當思是否直對,如直對,再思點筆位置。點豎直對,有在字之中間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謂直對,是為重心垂直相對,萬不可偏側(cè)。此法應(yīng)先思后書,目測位置,手后隨之。 第4法 中直對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兩中豎者,兩豎均應(yīng)垂直對正,若能對正,則字身不倒。然兩豎中有一豎須堅挺垂直,以立其勢,而另一豎則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對正之法,是以重心為準,如兩筆僵直,神韻必失。 第5法 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應(yīng)垂直勁挺、管逐勢行。無論懸針垂露、有鉤無鉤,屈體彎身是為大忌。右軍論中直曰:
11、“緊如春筍之抽寒谷是也?!碧谝苍疲骸盀樨Q必努,貴戰(zhàn)而雄?!敝兄彪m應(yīng)垂直勁挺,但須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 底豎斜位 凡豎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側(cè)于右,側(cè)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當不可強為,強為居中字身必倒。底豎筆鋒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觀之務(wù)細,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勢擇其形態(tài)。 第7法 橫筆等距 橫筆之間凡無點、撇、捺者,間距基本相等,其法同“豎筆等距法?!?第8法 豎筆等距 豎筆之間凡無點、撇、捺者,間距基本相等,楷書即是,行書亦然。豎距雖然相等,但其寬窄當隨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勢各異者,當有右傾左斜、陰陽粗細之別,或懸針,或垂露,遲速緩急,變化
12、有致。 第9法 上收下展 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結(jié)體之字必擇其一。上收者,陰柔華麗,涵蓄謙和,以避讓而留地步;下展者,陽剛豪放,行筆雄奇,以開張而壯豐滿。陰陽頓挫,妍美遒勁,錯落而生奇勢,對應(yīng)而求壯和。 第10法 上展下收 上展者,飄揚灑脫,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穩(wěn)健,以標其端莊。行筆揮運,應(yīng)先急后緩,當急不急是為澀滯,當緩不緩是為浮滑。 第11法 上正下斜 上正者,豎筆務(wù)須垂直;下斜者,重心則應(yīng)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勢,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結(jié)體之字,務(wù)須注意斜正,當斜則斜,當正則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動勢,斜中取其穩(wěn)健。 第12法 上斜下正 凡上下結(jié)體之字,上斜下正者居多。
13、上以斜勢而呼于下,下以收縮而呈于讓。顧盼相應(yīng),神氣貫連。飄然飛動中求其肅穆,穩(wěn)重古樸中存于風神。稟陰陽于動靜,體物象而成形。 第13法 下方迎就 凡上有撇捺開張、寬博舒展之字者,下方宜上移迎就。上移則為抱緊,下墜必為脫節(jié)。上移者,鉤環(huán)盤紆,緊密而勢出;下墜者,中宮散渙,軟弱而緩滯。 第14法 左收右放 凡左右結(jié)體者,以左收右放者居多。一獨體字,如置于左部,其形必變,以收斂而遜于右,“林”、“雙”、“晶”即是。 第15法 左斜右正 凡左右結(jié)構(gòu)者,以左斜右正者居多,左斜為呼,右正為應(yīng),有呼無應(yīng),字勢必殤,有應(yīng)無呼,無源之水,均不能立。呼者以斜而取勢,應(yīng)者以平而安神。呈左動而右穩(wěn),書呼疾而應(yīng)遲。 第
14、16法 對等平分 陳繹曾翰林要訣論書云:“對者宜等,間者宜半?!狈沧笥医Y(jié)構(gòu)字,有避讓迎就者,也有對等平分者。對等平分,是為高低對等、寬窄平分,不可一方過高、一方過小。雖有呼應(yīng),但各占一半,以求平實。 第17法 左右對稱 凡左有撇右有捺者均需應(yīng)平穩(wěn)對稱,其高、低、長、短應(yīng)識字形而定。撇筆未出,先思捺筆位置;捺筆輕重,當依撇筆長短。顧盼呼應(yīng),筆意相連。若撇捺不對稱,必重心不穩(wěn),其勢必危。 第18法 主筆脊柱 字中必有一筆是主,余筆是賓,主不立,賓不隨,主不穩(wěn),賓不靠。主筆擔其脊梁,樹其重心;賓筆附其血肉,輔其裝飾。主賓相顧,四面停勻。右軍云:“欲書先構(gòu)筋力,然后裝束?!比恢鞴P者,不可長有余而失于短
15、,強逾弩而乏于韌。 第19法 中宮收緊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云:“凡字無論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結(jié)之處,是字之中宮,然中宮有在實畫,有在虛畫,有在虛向,必審于字之精神所注”中宮者,核心也,中宮收緊,余筆外拓,以字中為核心,分領(lǐng)縱展,神韻必生。 第20法 收縮縱展 此為常用之法,學書凡不可悖。收縮為其縱展,縱展反為收縮。一展一收,神采飛動,不展不收,緩弱呆板。包世臣曰:字體收展“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直摯,痛癢相關(guān)。”但又不可肆意揮就,全無法度,以少知而炫奇,以意足而不顧顛錯。 第21法 牽絲粘連 使轉(zhuǎn)粘連,字之精神挽結(jié)所在,而行、草者尤甚。清蔣和書法正宗云:“字無一筆可以不用力,無一法可以不
16、用力,即牽絲使轉(zhuǎn)亦皆有力,力注筆尖而以和平出之,如善舞竿者,神注竿頭,善用槍者,力在槍尖也?!惫P畫是筋骨,牽絲為血脈,真行雖別,法度同一。 第22法 斜抱穿插 兩部合一最忌遠離,遠則疏,離則散,尤兩部斜勢穿插者為甚。形雖斜而體勢不倒,貌雖偏而重心不移。雙肩合抱,互帶穿插,鱗羽錯落,呼應(yīng)曲直。斜勢中應(yīng)有一番韻律,合抱中更具幾分精神。 第23法 大小獨具 一幅書作中,無論楷、草、篆、隸,其字必有大小,筆畫多者字身宜大,筆畫小者字身宜小。大字不可令小,小字亦不可令大,應(yīng)自然天成,各臻其妙。 第24法 聯(lián)撇參差 一字多撇者,最忌排牙之狀、車軌之形。應(yīng)發(fā)筆不同,指向不一,或縱或收,或輕或重。鱗羽參差,錯
17、落有致。清馮武書法正傳中云:“一字之中,亦有重(chong)筆,不可不變?!睍F變不離其本,字尚新不悖其源。 第25法 三部呼應(yīng) 凡三部者,應(yīng)朝揖顧盼,避就相迎。如只書一部,絕不可成其獨字。行書急就,也不可雜亂無章。 第26法 鉤趯匕刃 包世臣曰:“鉤為趯者,如人之趯腳,其力初不在腳,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腳尖,故鉤未斷不可作飄勢挫鋒,有失趯之義也?!笨ㄖ?,鉤身不宜長,猶如匕刃。古人云:“趯峻而勢生?!?第27法 圍而不堵 圍而不堵、守不宜困為“口”之常法。凡書大“口”,均不可堵塞過于嚴緊,過于嚴緊使人有呆板、滯悶之感,行書尤甚,古人有“興致不弘曰速”之說。 第28法 筆畫增減 古人多有精妙之
18、法于異寫、帖寫中,筆畫增減意在求美,但沿習相傳已有公認,今不可亂造,亦不可類推。元陳繹曾云:“太繁者減除之,太疏者補續(xù)之,必古人有樣,乃可用耳?!?院體 【院體】書法術(shù)語。宋太祖時曾置御書院,書院成員都是學習王義之的字,以用于書寫當時朝廷的各種文告敕令。這種字,體輕勢弱,多呆板無神,了無高韻,人稱“院體”。后來,人們不管其書者為誰,書為何體,凡無骨力、無神韻的書法皆被人稱為“院體”。故這一書法術(shù)語。用以對書法氣格的品評,一般含有貶意。 鉤填 【鉤填】書法術(shù)語。復制法書的一種方法。以較透明的紙蒙在法書上,先以細筆雙勾,后用墨廓填故稱。亦稱“雙勾廊填”。南宋姜夔續(xù)書譜謂:“雙勾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
19、外,或廓填其內(nèi)、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體?!?法帖 【法帖】亦稱“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跡,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的法書及其拓本;稱為“法帖”,即可供效法者。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書學士王著摹刻祕閣所藏法書,編為十卷,每卷首刻“法帖第x”,湯淳化閣法帖,其“法帖”之名相傳由此始行。法帖譜系稱:“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歷代所藏真跡,命王著摹刻禁中,厘為十卷,此歷代法帖之祖?!?書法 【書法】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之一。是以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來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shù)。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軟的毛筆,二是書寫形象豐富的漢字。因此,其有兩義:一指毛筆字書寫的法則,主要包括執(zhí)筆、用筆、點劃、結(jié)構(gòu)、分
20、布等方法;一指以書寫漢字來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shù)。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動的造型來表達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學養(yǎng)、氣質(zhì)等精神因素,其為側(cè)重于“心畫”。二者相融合,便構(gòu)成了中國的書法藝術(shù)。所以從書法構(gòu)成的要素來說,包括了三個方面:一是筆法,要求熟練地執(zhí)使毛筆,還握正確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筆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筆勢。要求妥當?shù)亟M織好點畫與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承接呼應(yīng)關(guān)系;三是筆意。要求在書寫過程中表現(xiàn)出書者的氣質(zhì)、情趣、學素和人品。從書體、風格上說,更是多姿多態(tài),美不勝收。我國的書法藝術(shù)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之所以成為一門藝術(shù),主要取決于中國人善于把實用的東西上升為美的藝術(shù),同時與中國
21、獨特的文字和毛筆關(guān)系密切有關(guān)。其文字以象構(gòu)思、立象盡意的特點醞釀著書法藝術(shù)的靈魂,而方塊構(gòu)形,燦然于目的姿質(zhì)又構(gòu)成書法藝術(shù)的形式基礎(chǔ)。其工具,“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圓藏露、逆順向背的韻味,輕重肥瘦、濃淡濕澀的情趣,抑揚頓挫、聚散疏密的筆調(diào)。斷連承接、剛?cè)嵝坌愕臍鈩?;再輔以專門制作的紙墨,使書法藝術(shù)更趨變幻莫測。韻味無窮。書法不僅成為表達最高意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shù),而且居于所有藝術(shù)之首。書法在中國不僅舉世同好,千古一風,而且早已走出國門,成為傳播友誼的媒介,在東方世界頗有影響,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矚目。 款識 【款識】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漢書·郊祀志下:“今此鼎細小,又有款識,
22、不宜薦見于宗廟?!鳖亷煿抛⒃疲骸翱睿桃?;識,記也?!贝送猓€有三說:一款是陰文凹入者,識是陽文凸出者;二,款在外,識在內(nèi);三,花紋為款,篆刻為識。(均見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后世在書、畫上標題姓名,也稱“款識”、“題款”或“款題”。畫上款識唐人只小字藏樹根石罅,書不工者多落紙背。至宋代,始記年月,也僅細楷,書不兩行。唯蘇拭有大行楷,或跋語三、五行。元人從款識姓名年月發(fā)展到詩文題跋,有百余字者。至明清題跋之風大盛,至今不衰??梢姡钭R,有二義:一、指書畫作上的署名后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鑄刻之文字。 結(jié)體 【結(jié)體】亦稱“結(jié)字”、“間架”“結(jié)構(gòu)”。指每個字點劃間的安排與形勢的布置。漢字尚形,
23、書法又是“形學”(清康有為)故結(jié)體尤顯重要。元趙盂頫蘭亭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jié)字亦須用工。”漢字各種字體,皆由點劃聯(lián)結(jié),搭配而成。筆劃的長、短、粗、細、俯、仰、縮、伸,偏旁的寬、窄、高、低、欹、正,構(gòu)成了每個字的不同形態(tài),要使字的筆劃搭配適宜、得體、勻美,研究其結(jié)體必不可少。正如清馮班在純吟書要中所云:“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jié)字也;間架既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結(jié)字,晉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庇衷疲骸皶o他秘,只有用筆與結(jié)字耳?!笨梢?,結(jié)字在書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筆鋒 【筆鋒】筆毫的尖鐵。姜夔續(xù)書譜·用墨云:“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有力
24、,圓則妍美?!弊值匿h芒,也叫“筆鋒”。能將筆之鋒尖保持在字的點劃之中者,叫“中鋒”;能藏在點劃中間的不出角者,叫“藏鋒”;將筆之鋒尖偏在字的點劃一面者,叫“偏鋒”。一般以“偏鋒”為書法之病。清周星蓮臨池管見云:“能將此筆正用、側(cè)用、順用、逆用、重用、輕用、虛用、實用,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渾身都是解數(shù),全仗筆尖毫末鋒芒指使,乃為合拍?!?飛白 【飛白】亦稱“草篆”。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字體。筆畫是枯絲平行,轉(zhuǎn)折處筆路畢顯。相傳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啟發(fā)而作飛白書。唐代張懷瓘書斷載:“飛白者,后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也。王隱、王愔共云: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
25、署,勢既尋丈,字宜輕微不滿,名曰飛白?!北彼吸S伯思稱“取其若絲發(fā)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泵鞔w宦光稱“白而不飛者似篆,飛而不白者似隸?!苯袢藢嫷母煽莨P觸部分泛稱為“飛白”。傳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飛白題額,如晉祠銘、昇仙太子碑等。清張燕昌、陸紀曾有飛白錄二卷。 章法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yīng)、照顧等關(guān)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稱“大章法”。習慣上又稱一字之中的點畫布置,和一字與數(shù)字之間布置的關(guān)系為“小章法”。明張紳書法通釋云:“古人寫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終篇結(jié)構(gòu)首尾相應(yīng)。故云: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主”。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評書法云:“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余見米癡小楷,作西園雅集圖記,是紈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軍蘭亭敘,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住宅小區(qū)地下車庫車位買賣協(xié)議范本2篇
- 2025年度個人帶車庫帶儲藏室公寓買賣協(xié)議
- 2025年度個人二手挖掘機買賣合同范本全新升級版2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智能安防巡檢機器人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胃電刺激裝置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可調(diào)鎖骨矯正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4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題庫
- 2025年度頁巖磚生產(chǎn)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shù)研發(fā)合同4篇
- 2025年度老舊小區(qū)改造工程維修管理服務(wù)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櫥柜品牌授權(quán)生產(chǎn)與銷售代理合同3篇
- 醫(yī)保政策與健康管理培訓計劃
- 無人化農(nóng)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課件
- 社區(qū)團支部工作計劃
- 拖欠工程款上訪信范文
- 2024屆上海市金山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原卷版)
- 學生春節(jié)安全教育
- 《wifi協(xié)議文庫》課件
- 《好東西》:女作者電影的話語建構(gòu)與烏托邦想象
- 教培行業(yè)研究系列(七):出國考培的再研究供需變化的新趨勢
- GB/T 44895-2024市場和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問卷編制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